1、2013届山东东营济军生产基地实验学校初三上学科阶段性评估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以下关于宇宙、分子及其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质子组成的 C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固体分子间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没有空隙 D组成物质的分子都是完全固定不动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A是正确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B错误的;分子间存在间隙,不管是固体还是气体和液体, C错误;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D错误。 考点:分子、物质 点
2、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分子动理论的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 如图所示,是中国第五代隐形重型歼击机 歼。 2011年 1月 11日 12时 50分,歼 20在成都实现首飞,历时 18分钟。下列与歼 20及其试飞过程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飞机质量大约为 100 kg B飞机长度大约为 1.5 m C飞机飞行速度大约为 1.5108 m/s D飞行过程中飞行员通过电磁波与地面通话 答案: D 试题分析:飞机质量大约为 20000kg, 100kg太轻了, A不符合实际;飞机长度大约为 30m左右, 1.5m太短了, B不符合实
3、际;飞机飞行速度大约为 300m/s左右, 1.5108m/s太快了, C不符合实际;电磁波可以在真空和空气中传播,并且传播速度很快,所以飞行过程中飞行员是通过电磁波与地面通话的,选 D。 考点: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的估测 点评:对一些物体的实际物理量数值要能正确估测,对物理量单位要有 初步的认识;知道飞机与地面的信息传递是靠电磁波来完成的。 如图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 ( ) A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 B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 C两列火
4、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 D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孰道上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若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可以从车头看到车尾,符合题意, A正确;两列火车均向前 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符合题意, B正确;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快, C错误;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孰道上,符合题意, D正确。 考点: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难度较大。 篮球是大家喜爱的运动,有关篮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抛出去的球,上升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拍球时手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球出手后,继续运动,是受到了推力
5、的作用 D飞行中的球会落向地面是由于球具有惯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人抛出去的球,上升时不计空气阻力,只收到重力作用,所以不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A错误;拍手时手感到疼,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正确;球出手后,继续运动,是由于球具有惯性, C错误;飞行中的球会落向地面是由于球受到重力的作用, D错误。 考点:重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设计到重力和惯性以及平衡力,属于基础题。 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 ) A桨划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
6、体是同时存在的;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水对船桨的力,选 D。 考点:力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在力的作用时,会判定谁是施力物体,难度中等。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运动的速度 v越大,通过的路程 s越长 B物体运动的速度 v越大,所用的时间 t越少 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物体 v由 s/t决定,但与 s、 t的大小无关 答案: D 试题分析: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的直线 运动,速度的大小和路程以及时间无关,由 s/t决定,选 D。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7、属于基础题。 在沅江上,有一人坐在橡皮艇上顺流下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橡皮艇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B以江岸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C以人为参照物,江岸是静止的 D以橡皮艇为参照物,江水是运动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以橡皮艇为参照物,人和皮划艇之间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人是静止的, A错误;以江岸为参照物,人和江岸之间有位置的改变,所以人是运动的, B正确;以人为参照物,江岸和人之间有位置的改变,所以江岸是运动的, C错误;以橡皮艇为参照物,由于人是顺流而下,所以江水是静止的, D错误。 考点: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点评:判定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看研究对象和物体
8、之间是否有位置的改变,有位置的改变,所以研究物体是运动的;反之,是静止的。 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总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 ”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 1400 的高温,而密度只有 3kg m3。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 高强度结构钢( =7.8103 kg m3)制造,耗钢 130吨;若采用 “气凝胶 ”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 飞机,则需 “气凝胶 ”的质量为 ( ) A 0.05吨 B 0.26吨 C 2.6吨 D 50吨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大型飞机采用超高强度结构钢制造的体积为:, 使用气凝胶代
9、替钢材两者的体积相等,所以使用气凝胶的质量是: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密度以及变形公式,属于中考常见题型,属于中等试题。 下面列举的语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此过程中铁棒的质量减小 B “蜡炬成灰泪始干 ”,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 C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D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 答案: D 试题分析: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水流的过程中密度减小,说明水受到地球的吸引力,总是往下游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水的密度是
10、不变的, D错误。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点评:本题是一道名言警句与物 理知识相结合的试题,需要挖掘其蕴含的物理知识,属于中等难度试题。 我们现行所用的物理教材的质量最接近 ( ) A 3 kg B 310-1kg C 310-2kg D 310-3 kg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理教材的质量约为 0.5kg左右,所以最接近的是 B。 考点:质量的估测 点评:本题考查对一些常见物质质量的估测,属于基础题。 甲、乙两个物体的体积相等,分别将甲、乙两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和右盘中,结果天平的指针向右偏,则( ) A甲物体质量大,密度也大 B乙物体质量大,密度也大 C甲物体质量大,但密度小 D乙物体质量小
11、,但密度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将甲、乙两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和右盘中,结果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说明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即 ;根据 ,甲乙体积相等,但,所以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选 B。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天平的使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密度公式的应用,属于中等难度试题。 小朗同学打乒乓球时,不小心将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裂。对于该球内的气体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密度 C压强 D体积 答案: A 试题分析: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形状、体积、温度无关;乒乓球被踩瘪,由于没有破裂,物质的多少没有改变,所以质量不变;由于被踩瘪,体积改变;根据 ,密度也改变;压强也发生改变。
12、 考点:质量及其特性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铝块、铜块和铅块分别放入这三个杯子里,水不溢出,水面最低的是( 铝 铜 铅 )( ) A放入铝块的杯子 B放入铜块的杯子 C放入铅块的杯子 D无法判断 答案: C 试题分析:质量相等 的铝块、铜块和铅块,由于 铝 铜 铅 ,根据 , V 铝 V 铜 V 铅 ,把它们放入装有完全相同水的杯子里,由于三个小球的密度都大于水的密度,所以三个小球都会浸入水底,所以水面最低的铅球,选 C。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密度公式的应用,难度中等。 小
13、华同学在探究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 ,做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 ,以下说法错误的 ( ) A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质量有关 B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体积无关 C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 D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图像可知,横坐标表示体积,纵坐标表示质量,可看出乙的密度大于甲的密度,说明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同;但对于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A 是错误的。 考点: m-v图像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够理解质量 -体积图像的含义,找出有用的信息,难度较大。 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
14、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如: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作为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等。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 ) A用塑料 做电源插座的外壳 B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 C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D用橡胶做汽车轮胎 答案: B 试题分析: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主要是考虑塑料是绝缘体, A不符合题意;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 “石头 ”,主要是因为相同体积的石头,塑料泡沫的密度小,所以质量也小,所以不能伤人, B符合题意;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物体改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C不符合题意;用橡胶做汽车轮胎,是因为
15、橡胶的弹性好, D不符合题意。 考点:密度以及特性、比热容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物质的性质,考查范围广,属于基础题。 实验题 小明参加学校田径了进行短跑训练。王老师为了帮他进一步提高成绩,对他的百米成绩进行了分析测试 .每隔 20m处安排一名计时员,各计时员在发令员鸣枪时启动秒表,小明跑到指定位置时,计时员按停表 .记录的时间分别是:2.9s、 5.5s、 7.9s、 10.7s、 12.8s.通过这些数据可知道: (以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1)小明跑 100m的平均速度是 m/s. (2)小明在第 个 20m速度最快,平均速度是 m/s. 答案 :( 1) 7.8 ( 2) 5
16、 9.5 试题分析:小明跑 100m用的时间为 12.8s, 100m平均速度:( 2)由题意可知,在 5个 20m内所用的时间分别为: t1=2.9s, t2=5.5s-2.9s=2.6s, t3=7.9s-5.5s=2.4s, t4=10.7s-7.9s=2.8s, t5=12.8s-10.7s=2.1s, 在第五个 20m 小明用的时间最短,跑得最快,平均速度 。 考点:速度的测量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计算出各个阶段的时间,然后根据公式计算,难度中等。 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 水 =1.0g/cm3)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
17、量 m1; 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 V1; 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再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 V2; 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 m2 ( 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 ( 2)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请根据图中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 3)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答案:( 1)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放在天平上测量 ( 2) 400 16 0.15 ( 3)让软木塞事先吸足水或用保鲜膜包好 试题分析:实验中错误的操作是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放在天平上测量,由于软木塞具有吸水
18、性,从量筒中取出已经潮湿,不能直接放在天平上,需要放在器皿等容器里进行称量;如图所示,将软木塞浸没水中 V2=400cm3,质量m2=16g,软木塞所吸水的质量 m吸 =m2-m1=16g-6g=10g, 软木塞所吸水的体积 ; 吸水前软木塞体积 V=400cm3-370cm3+10cm3=40cm3, 干燥软木塞的密度 =0.15103kg/m3;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让软木塞事先吸足水或用保鲜膜包好。 考点:密度的测量 点评:此题是一道固体物质密度测量,但该固体是能够吸水的,难度较大。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 1)图 a所示,刻度尺测出 A的长度是 _ _ _ cm。 ( 2)如图
19、b所示,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作出物体所受到力的示意 a b 答案:( 1) 1.30或 1.31 ( 2)如下图所示: 试题分析:( 1)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 A物体的长度是: 7.30cm-6.00cm=1.30cm; ( 2)根据题意知,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如图所示。 考点:刻度尺的使用、力的示意图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物体是否受力,难度中等。 填空题 72km/h= m/s 答案: 试题分析:速度的单位有 , ,它们之间的换算
20、关系是:。 。 考点:速度单位的换算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速度单位的换算: ;。 如图所示漫画说明的物理原理是 。 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试题分析:人推箱子的同时,箱子也同时推人,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考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点评:只要有力存在,就必须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并且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刻舟求剑 ”是人人皆知的典故,如图所示。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 “刻舟 ”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 的物理知识所致。 答案:参照物 试题分析:当剑掉下去的时候,舟继续行驶,舟和剑之间有位置的改变,所以剑已经不在舟上标注的位置,所以他不懂得参照物的知识。 考点:参照物、运动与静止的相
21、对 性 点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 足球运动员射点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奋力将球接住,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 答案:运动状态 试题分析: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后来由运动变为静止,速度的大小改变,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 点评:力的作用效果有: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 体的形状,难度较小。 将质量是 54 g的铝制成体积是 28 cm3的空心盒,则空心体积是 cm3。( 铝
22、 =2.7103 kg m3)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铝制品的质量: , 铝 =2.7103 kg m3, 铝的体积是: , 空心的体积是: 28 cm3-=8cm3。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点评: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灵活选用两套单位( -kg/m3、 m-kg、 V-m3或 -g/cm3、 m-g、 V-cm3)、掌握密度单位换算: 1103 kg/m3=1g/cm3。 南京到北京的列车第一天晚上 10时发车,至第二天下午 3时半到达,全程1050千米,该列车的平均速度是 _千米 /时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 s=1050km,t=17.5h, 他跑
23、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考点:速度公式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时间的计算,能够正确的计算出时间,带入公式即可解决。 1000米跑是中招体考的项目之一,其对速度、耐力、技巧要求很高小宇在今年的体考中跑出了 3min20s的好成绩,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他跑过终点处无法立即停下是由于 。 答案:惯性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 s=1000m,t=3min20s=200s, 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他跑过终点处无法立即停下是由于惯性。 考点:速度公式的应用、惯性 点评:在处理变速运动的题时,无论中间的速度如何变化,只需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可求出平均速度。 两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它
24、们所用时间之比为 2: 1,行驶的路程之比是 4: 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_。 答案: :3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 , ,所以速度之比为:考点:速度公式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应用速度公式解题,难度中等。 有三个质量 和体积均相同的小球 , 一个为铜球 ,一个为铁球 ,一个为铝球 ,则 _一定为空心球 ._可能为空心球 . 答案:铜球 铁球 铝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质量相同的铜球、铁球、铝球,由于 ,所以铜的实际的体积最小,但由于三种小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铜球一定是空心的,铁球和铝球可能是空心的。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会熟练应用密度的公式,难度较大。 一同学测量
25、一物体长度 4次 ,测得数据如下 :18.39cm,18.40cm,18.41cm,18.52cm,他测量的结果是 _cm. 答案: .40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在这四个数据中, 18.52cm这个数值与其他几个数的相差太大,所以它是错误的;测量的结果是:考点:长度的测量 点评:有关长度测量的时候,首先去掉错误的数据,然后根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算出结果。 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只容积为 的瓶内盛有 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 0.01kg 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 25 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 ( 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2)石块的密度。 答案: (1)1
26、0-4m3 (2) 2.5103kg/m3 试题分析:已知瓶的容积,以及瓶中水的质量,可以求出水的体积,然后用瓶的容积减去水的体积计算出石块的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石块的密度;已知: , , 水的体积为:, , 石块的体积是: V= ; 石块的密度为: 。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应用密度公式,难度较大。 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 2 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 头中央距马路边沿 3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
27、现一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 15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为 30m,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 1.2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 1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 (1)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 (2)若人以 1.5m/s的速度匀速行走,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 (提示:该车的宽度约 1.8m (3)请你为驾驶人和行人各提出一条文明交通的警示语。 答案:( 1) 18m (2) 能撞上 提示:人走在 3m-3.9m间会发生车祸 ( 3) 请勿酒后驾车 请按信号行走 过马路时小心车辆等 试题分析:已知:反应时间是 t=1.2s,速度是 v=15m/s, 反应距离;再经过 1s的时间汽车到行走路线,此时人走过的路程为: ,考虑到车的宽度,汽车能撞上行人。为了行车安全,请勿酒后驾车 请按信号行走 过马路时小心车辆等。 考点:速度公式的应用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速度公式以及变形公式,难点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