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江苏省东台市时堰镇中学九年级第三阶段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金刚石用来裁玻璃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乙醇被用作内燃机中的燃料 D铝用于制造电线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利用的是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故错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属于干冰的物理性质,故错误; C乙醇被用作内燃机中的燃料,利用的是乙醇的可燃性,需要燃烧这个化学反应来表现,属于乙醇的化学性质,故正确; D铝
2、用于制造电线,是利用了铝的导电性,属于铝的物理性质,故错误。故选 C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美国首颗 “嗅碳 ”卫星在 2009年 2月 24日在发射升空过程中因运载火箭出现故障坠毁,这颗卫星的主要任务是绘制全球二氧化碳循环地理分布图。下面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 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 C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消耗途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D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时可吸收大量热,因而用作制冷剂 答案:
3、 C 试题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A、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正确; 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糖类物质,正确; C、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消耗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不是呼吸作用,错误; D、二氧化碳的固体俗称干冰,由于干冰升华时会吸收热量,故可做制冷剂,正确。故选 C 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点评:熟记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是解题的关键;此外,要明确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的,而呼吸作用是呼出二氧化碳的。 为验证 Fe、 Cu、 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是依次减弱的,某化
4、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图 2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不必进行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 A、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铁氢; B、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氢铜; C、 银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氢银; D、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说明铜银,由此可知,利用 ABD三个实验,即可证明 Fe、 Cu、 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是依次减弱的,所以 C没必要进行。故选 C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点评: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发现室内煤气泄漏使人中毒时,应首先做的是 ( ) A迅速做人工呼吸 B
5、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 C拨打急救电话 120 D立即打开换气扇开关 答案: 国家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用玉米、高粱发酵可以制得乙醇汽油 C用石油可以制得乙醇汽油 D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答案: D 试题分析: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乙醇,据此分析。 A、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了乙醇,故乙醇汽油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故属于混合物,错误; B、用玉米、高粱等,可以发酵制得乙醇,但不能制得乙醇汽油,错误; C、利用石油分馏可以制得汽油等燃料,但不能制得乙醇汽 油,错误; D、
6、使用乙醇汽油做燃料,可以减小对汽油的消耗,故能减少因燃烧汽油而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排放,正确。故选 D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点评:熟练掌握物质的分类知识,熟记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的一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C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解答。 A、由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故混在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错误 B、通过澄
7、清的石灰水,主要物质二氧化碳会被反应掉,而杂质一氧化碳不反应,错误; 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杂质一氧化碳会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不反应,故可以除去一氧化碳,正确; D、通过倾倒混合气体,无法将气体分离,错误。故选 C 考点:气体的净化(除杂) 点评:进行物质除杂时,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要求所选的除杂试剂只与杂质反应, 不能与原有物质反应,且反应后不能生成新的杂质。 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腐蚀最慢 ( ) A在干燥、致密的土壤中 B在干燥、疏松的土壤中 C在潮湿、致密的土壤中 D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 答案: A 试题分析: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钢铁
8、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和盐溶液能促进金属生锈。 A、在干燥、致密的土壤中,由于缺乏氧气和水,故铁制品不容易生锈; B、在干燥、疏松的土壤中,由于缺乏水,故铁制品的生锈速率很慢; C、在潮湿、致密的土壤中,由于缺乏氧气,故铁制品的生锈速率很慢; D、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由于铁制品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故最容易生锈。故选 A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点评:理解和熟记钢铁生锈的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即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水和氧气,二者缺一不可。 将少量灰黑色的生铁粉末,投入盛有过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待完全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有黑色的残渣。该黑色残渣的主要成
9、分是 ( ) A铁 B碳 C铁、碳混合物 D硫酸亚铁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铁是铁的合金,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少量碳的单质;由于铁能与稀硫酸反应,而碳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且不溶于水),又因为硫酸是过量的,所以生铁中的铁会完全反应,而生成的硫酸亚铁又是可溶性的盐,故剩余的残渣一定是碳。故选 B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生铁和钢 点评:掌握铁的化学性质,熟记生铁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下面对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是 ( ) A用铁回收含银废液中的银 B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古代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 D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金
10、属的活动性顺序,分析判断。 A、由于铁的活动性比银强,故能将位于其后的银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用铁回收含银废液中的银,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 B、由于锌是位于氢前的金属,能与稀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故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 C、由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金银的活动性很弱,故性质比较稳定,在通常情况下不会与氧气等发生反应,故能较长时间的保存,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 D、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是利用其密度小、硬度大的性质,与金属的活动性无关。故选 D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点评: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 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
11、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卡拉 OK歌厅的装修材料使用了许多吸音材料,如泡沫、海绵等。它们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浓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泡沫、海绵是可燃物 B泡沫、海绵的着火点很高 C燃烧的浓烟中含大量有毒气体 D着火时尽快用湿布捂住口鼻,撒向安全处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有机物的特点,结合安全常识分析判断。 A、泡沫、海绵属于有机物,具有可燃性,是可燃物,正确; B、泡沫、海绵属于易燃物,其着火点很低,错误; C、泡沫、海绵 是有机合成材料,含有卤素,燃烧时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正确; D、湿布有防毒面具的部分作用,能防止吸入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烟尘,正确。故选 B 考点:易燃
12、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点评:关注生命安全是当今社会的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重点,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相关方面的知识,特别是生产、生活中易燃易爆物的安全问题等。 实验时不小心打翻酒精灯着火了,最简便合理的灭火方法是 ( ) A用水浇灭 B用嘴吹灭 C用湿抹布盖灭 D用灭火器扑灭 答案: C 试题分析:灭火的原理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停止,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A由于水的密度比酒精的密度大,酒精会在水的上层,水无法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故用水不能浇灭酒精失火,错误; B用嘴吹,空气流动量太小,无法带走大量的热,温度不会降低太多,故不能灭火,错误; C用湿抹布铺盖,既可以
13、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又可以隔绝空气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 D用灭火器扑灭,从原理上是可以将火扑灭的,但不是最简单合理的方法,错误。故选 C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点评:理解和熟练掌握灭火的原理和方 法,以及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 ) 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向容器中放入几小块石灰石; 按要求装好仪器;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收集气体。 其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进行分析解答,由于本实验是要制取并获得二氧化碳气体,因此本实验需要装置
14、具有良好的气密性,所以需要先 按要求装好仪器,并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气密性良 好,则可以加药品,药品的加入顺序为先固体、后液体,故先 向容器中放入几小块石灰石,再 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当装置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时, 收集气体。故操作顺序是 。故选 C 考点: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点评:熟练掌握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水银不是银 干冰不是冰 铅笔不含铅 金刚石不含金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 金属汞俗称水银,是一种液态的金属单质,不是银,正确; 二氧化碳的固体俗称干冰,干冰不是固态的水,正
15、确; 铅笔芯主要是由粘土和石墨组成的,不含铅,正确; 金刚石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只含碳元素,不含金元素,正确。故选 D 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 点评: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元素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质量相同的下列金属,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 A Mg B Al C Cu D Zn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书写各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利用各金属与氢气的质量比,计算出相同质量的各金属(可均取 1g)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最后进行比较即可。 A、 Mg+H2SO4=MgSO4+H2 24 2 1g x 24: 2=1g: x 解得 x
16、= g 即 1g镁生成 克氢气; B、 2Al+3H2SO4= Al2(SO4)3+3H2 54 6 1g y 54: 6=1g: y 解得 y= g 即 1g铝生成 克氢气; C、由于铜的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故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即气体为 0; D、 Zn+H2SO4= ZnSO4+H2 65 2 1g z 65: 2=1g: z 解得 z= g 即 1g锌生成 克氢气。由此可判断,质量相同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l。故选 B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熟练掌握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能灵活应用金属与氢气间的固定质量比进行计算
17、,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今年世界地球日主题为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 ”。下列做法违背该主题的是 ( ) A利用秸杆、垃圾发电 B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 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D大量开采、使用化石燃料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 ”分析。 A、利用秸杆、垃圾发电不仅能节约能源,还能减少环境污染,正确; B、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需求,故能节约能源,正确; 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节约金属资源,同时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正确; D、大量开采、使用化石燃料,不仅浪费资源,还会造成环境污染,错误。故选 D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
18、开发 ,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 点评:理解和熟记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以及与 之相关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填空题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 (1)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 ; (2)刚开始预热,试管 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 ; (3)继续加热,观察到石灰水逐渐变浑浊,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物质。请你写出带点部分的化学方程式: 、 ; (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 中撤出,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待试管 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 答案:( 1)使火焰集中的并提高温度( 2)开始排出的是试管内的空气 ( 3) C+2CuO 2Cu+CO2 CO2
19、+Ca(OH)2=CaCO3 +H2O (4)防止外面的空气进入玻璃管使铜重新被氧化 试题分析:( 1)根据酒精灯的使用进行分析,酒精灯加灯罩可以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 2)由于试管内有空气,加热时空气体积膨胀,故先出来的气体是空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较少,故石灰水不变浑浊; ( 3)木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铜,有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生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CuO 2Cu+CO2;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 +H2O; ( 4)停止加热时,先将导管从试管 中撤出,可防止试管 中的石灰水倒
20、吸入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 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待试管 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可防止空气进入试管 ,而使试管 中生成的灼热的铜再次被氧化。 考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操作,解答这类题目,就要熟记和理解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操作及注意事项和现象,以及二氧化碳的检验等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解答。 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 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着火点为 40 ,红磷着火点为 240 ,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烟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他按下图所示装置进
21、行对比实验: (1)用图 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再用图 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2)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 ;用扇子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 (填序号 )。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图 A与图 B所示实验相比,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填或) 答案:( 1)通常需要
22、接触空气(或氧气),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2) A、B C( 3)图 B 试题分析:( 1)由图 A可知,红磷未燃烧是因为热水的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 240 ),而水下白磷未燃烧是因为缺乏氧气(热水中含有氧气极少);同样,在 B中,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 40 ),但白磷因缺氧而未燃烧,在通入氧气后燃烧,说明氧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故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或氧气),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 2)同样是扇子煽火结果不同,是因为炉火温度较高,产生的热量较多,煽走的热量不能使温度降到其着火点以下,相反煽火的时候能补充氧气,所以炉火会更旺,故选 AB;而蜡烛产生的热量较
23、低,煽火时温度会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故蜡烛熄灭,故选 C。 ( 3)磷的燃烧会产生五氧化二磷,而五氧化二磷有毒,会污染空气,图 B中是在水下反应,可使产生的五氧化二磷留在水中,可防 止对空气的污染,故选B。 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点评:熟练掌握燃烧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即燃烧的条件是:(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把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 Y、 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 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假如 X、 Y、 Z都是 +2价金属,
24、则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答案:( 1) YXZ ( 2) ZYX 试题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稀酸反应生成氢气,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反应的越剧烈,即反应的速率越快,在坐标中的斜线就越陡,根据坐标可以看出,最陡的是 Y,最坡的时 Z,所以其活动性为 Y X Z; 若在生成的盐中金属的化合价相同,则相同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的氢气越少;根据图示, Z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最少,则 Z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大, X生成的氢气质量最大,则 X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小,故其相对原子质量关系为 Z Y X。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25、 点 评:熟练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以及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特别要熟记:相同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的氢气越少。 燃料的燃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在煤气、沼气和氢气中,首选的燃料是 _;与广泛采用的化石燃料相比有什么优点 _ 近年来农村中大力推广使用沼气,沼气的主要成份是 _;煤气的主要成份是 CO,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 答案:( 1) H2 ( 2)来源广泛生成物是水无污染 (3)CH4 ( 4) 2CO+O22CO2 试题分析:根据三种燃料燃烧后的产物分析,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
26、碳,燃烧后会生成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故不利于环境保护;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后也会生成二氧化碳;而氢气燃烧后只生成水,对环境无污染,所以首选燃料是氢气。与广泛采用的化石燃料相比,氢气有来源广、无污染和热值高三个优点。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CH4;而煤气的主要成分是 CO,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且反应条件为点燃,故其燃烧的化 学方程式为 2CO+O2 2CO2。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
27、化碳的装置图: 指出图中有关仪器的名称: a_; b_ 指出图中错误的地方并加以改正: _ _ _ 答案:( 1) a.锥形瓶 b.集气瓶 2 指出图中错误的地方并加以改正: 长颈漏斗下端未伸入液面下,应伸入液面下 导气管伸入锥形瓶内过长,只需伸出橡皮塞少许 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太短,应伸入瓶底。 试题分析:( 1)根据实验常用仪器回答,图中仪器 a的名称是锥形瓶, b是集气瓶。 ( 2) 由于长颈漏斗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故生成的二氧化碳可能会从漏斗的下端逸出,故长颈漏斗下端应插入液面以下,进行液封,可防止二氧化碳从漏斗中逸出; 由于导气管伸入到了锥形瓶内的液面以下,故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无法排出,
28、为便于生成气体的排出,导气管只需伸出橡皮塞少许即可; 集气瓶中的导气管伸入的太短,不利于集气瓶中的空气的排出,故在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导气管应插到集气瓶底部,这样二氧化碳可以先充满集气瓶的底层,然后把空气往上排出。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点评:熟练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注意事项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H2、 O2、 CO2、 CO、 CH4五种气体中, 一般 情况下不能燃烧又不支持燃烧的是 _,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 _, 点燃前必须检验其纯度的是 _, 有毒的是 答案:( 1) CO2 ( 2) O2
29、( 3) H2、 CO、 CH4( 4) CO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分析。 由于 CO2不可燃,也不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故选 CO2; 由于 O2具有助燃性,故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 O2; 由于可燃性气体在不纯时被点燃或加热,有可能会发生爆炸,故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其纯度,故选 H2、 CO、 CH4; 由于 CO易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不能很好的与氧气结合,从而使人窒息,甚至死亡,所以 CO具有毒性,故选 CO。 考点: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熟悉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并能在实际解答中灵活应用。 计算题 化学兴趣小组对某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30、进行探究。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报告。(分) 实验目的 测定某生铁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 资料支撑 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 碳在生铁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碳(石墨),另一种是化合碳(如Fe3C等);硅、锰、磷、硫存在形式较为复杂;这些物质通常都不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方案 生铁样品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测定反应前后可称量物质的质量差。 实验过程 (1)取一只烧杯,称得其质量为 70.4g,加入一定量生铁样品碎屑,称得烧杯和样品的总质量为 102.4g; (2)向盛有生铁样品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边加边搅拌,直到烧杯中不再产生气泡, 再加入少量稀硫酸以确保过量,测
31、得共用去稀硫酸 247.3g; (3)静置,称量。称得烧杯和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 348.7g。 数据处理 计算该生铁样品中单质铁的 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 交流讨论 (1)实验称量时称量物应放在托盘天平的 盘(选填 “左 ”或 “右 ”); (2)实验过程中稀硫酸要过量的原因是 ; (3)经质检部门精确测定,该样品中铁元素的总含量为 95.2%。假设没有与硫酸反应的铁都以 Fe3C形式存在,则样品中 Fe3C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 左 确保生铁样品中铁单质与稀硫酸完全反应 8.25% 试题分析:( 1)根据天平的使用可知,称量时物品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 ( 2)为了确
32、保生铁样品中铁单质与稀硫酸能够完全反应,故稀硫酸要过量; (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烧杯中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氢气的质量,即生成H2的质量 =102.4g+247.3g-348.7g=1g;则根据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再由样品质量和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可以计算出样品中铁元素的总质量,去掉单质铁的质量,就是没有与稀硫酸反应的铁元素的质量;最后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 Fe3C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样品中 Fe3C的质量分数。 解:设生铁样品中含铁的质量为 x Fe+H2SO4 = FeSO4+H2
33、56 2 x 1g 56:2=x: 1g 解得 x=28g 则生铁样品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87.5% 根据题意,该样品质量为 102.4g-70.4g=32g, 则样品中铁元素的总质量为 32g95.2%=30.464g, 所以样品中 Fe3C的铁元素质量 =30.464g-28g=2.464g, 则样品中 Fe3C的质量 =2.464g 100%=2.64g, 所以样品中 Fe3C的质量分数 = 100%=8.25%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 及含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就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
34、的计算步骤、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此外还要能够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从而得到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这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探究题 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 1)填表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在 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无明显现象 在 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结论:金属活动性 Al Fe Cu (2) 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 ( 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
35、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 Al Fe H Cu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 ; ( 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 Al Fe H Cu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只需将小刚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 。 答案: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铜丝 铝丝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用砂纸打磨其表面的氧化铝 把铜丝插入稀盐酸中 Cu Fe Al 试题分析:(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铝铁 H铜,故 铁能和稀盐酸反应,并生成浅绿色硫酸亚铁和氢气; 由于铜不能硫酸亚铁反应,而铝能置换出硫酸亚铁中的铁并生成无色的氯化铝溶液,则根据观察
36、到的现象 “无明显现象 ”可知,在 所得的溶液中,插入的是铜; 在 所得的溶液中插入铝,可观察到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 2)由于铝的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影响反应的进行和反应速度,故使用前应把保护膜除去。 ( 3)由于小刚同学设计的实验能得出:铝铁铜,以及铝铁氢的活动性顺序,但不能证明铜和氢的活动性,故要想证明,只要把铜插入盐酸中即可。 ( 4)由于铝、铁位于 H前,而铜位于 H后,故可先将铜丝插入盐酸,通过不反应来证明铜位于 H后;结合铝铁 H,可再将铁丝插入盐酸,通过有气泡产生来证明铁位于 H前,再结合铝能置换出硫酸亚铁中的铁,最后把铝插入上面反应后所得溶液,通过观察到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来证明铝铁;故调整后插入金 属的顺序是 Cu、 Fe、 Al。 考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点评: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