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实验学校九年级 5月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测定铜和黄铜的硬度 C过滤液体 D自制汽水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B测定铜和黄铜的硬度是相互划刻,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 C过滤液体是利用物理方法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过程; D 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为化学变化。 考点:化学变化的判断 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别向来是中考的必考点,常在单项选择题里面比较靠前的位置出现,属于简单题。 密闭容器内有 a、 b、 c、 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
2、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右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g 6.4 3.2 4.0 0.5 反应后质量 /g x 2.4 7.2 0.5 A d可能是催化剂 B表中 x为 4.0 C c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 a、 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 D若 a与 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32,则反应中 a与 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答案: D 试题分析: b反应后质量减小 0.8g, c反应后质量增加 3.2g, d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减少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增加的总质量,所以a反应后的质量减少 2.4g,所以 x为 4.0; d
3、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由分析可知反应为化合反应,则有 c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 a、 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参加反应的 a与 b质量比为 5:1,若 a与 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2,设反应中 a与 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m: n,则有 3m:2n=5:1,则 m:n=10:3.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点评:此题是关于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方面的题目,属于中考的热点题目,可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考查形式较为灵活,注意仔细审题。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 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C向盛有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
4、分别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D将一定量的木炭放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至燃烧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向一定量 pH=3 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pH值会不断接近于 7,但不会达到 7; B 生石灰和水反应消耗了水,溶剂质量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所以溶质的质量减小,后因温度升高溶质质量又增大,但总体是减少的; C 相同质量的氧化镁和镁,氧化镁中含的镁元素质量较小,所以最终产生的氯化镁质量较小。 考点:数形结合 点评:此题属于数形结合类型的题目,常在选择题比较靠后的位置出现,通常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读懂所给的图形才能作对题目,对考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 现有铁、氧化铁、
5、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五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和转化关系。图中 “” 表示两端的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 X一定是碳酸钠溶液 B Y与 N 发生置换反应 C N 转化为铁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D X、 Y、 M两两之间都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 N 为氧化铁, Y为盐酸, X、 M分别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溶液中的一个,所以 X、 Y、 M两两之间都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Y与 N 发生置换反应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 N 转化为铁的反应也可能是还原反应。 考点:常见物质的推断 点评:对于常见化学物质的
6、鉴别属于中考的必考点,选择填空均可出题,考察形式较为灵活,注意积 累总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用食盐水除去菜刀表面的铁锈 用 6B铅笔的笔芯做导电性实验 用 10%的氢氧化钠溶液煮树叶制叶脉书签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放入较多的蔬菜灭火 通过大量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以提高产量,符合可持续发展 碳酸氢钠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用食盐水无法除去菜刀表面的铁锈; 铅笔芯主要成分为石墨,可以导电;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用来制作叶脉书签,除去叶肉;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应盖上锅盖; 大量使用农药,会造成污染; 碳酸氢钠可以可以和盐酸反应,可以用来治疗胃酸
7、过多。 考点:化学常识 点评:这类题目在中考中常作为选择题的一个选项出现,直接来源于课本,较为简单,注意审题,看清题意。 为除去下表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 A Cu(CuO) 通入氧气并加热 B CO2(HCl) 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C N2(O2) 气体通过炽热的铜粉 D KCl溶液( K2CO3)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通入氧气并加热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B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会将二氧化碳也除掉; D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会有氢氧化钙剩余。
8、考点:除杂 点评:对于常见化学物质的除杂问题属于中考的常考点,选择填空均可出题,考察形式较为灵活,注意积累总结。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2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分别将 t3 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丙甲 D t1 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8.6%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也就是说温度降低溶解度会增大,丙的质量分数不变,甲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减低而减小,但甲减小较多,由曲线可知最终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
9、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点评:关于溶解度曲线的题目一直是中考的必考点,常在双选中出现,得分率不是很高,注意仔细审题,避免粗心。 向 AgNO3和 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锌 B所得滤液中一定有 Zn2+、 Cu2+ C滤渣中一定有银 D所得滤液中一定有 Cu2+、 Ag+ 答案: C 试题分析:这种题目有一定的技巧性,滤渣中一定有最不活泼金属的单质,溶液中一定有最活泼金属的离子,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溶液中一定有锌离子,其他的结论并不一定。 考点:金属活动性 点评:金属
10、活动性顺序属于中考必考的知识点,较为简单,应注意细心审题,另外金属活动性顺序要熟记于心。 达菲是抗击甲型 H7N9流感的有效药物 ,合成达菲的重要中间体为莽草酸(化学式 C7H10O5)。下列有关莽草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莽草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莽草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0% C莽草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D莽草酸分子中 C、 H、 O 的原子个数比为7 10 5 答案: B 试题分析:莽草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 点评:化学式的意义分为宏观和微观,考试时经常以此为考察点,要熟悉其意义,同时注意仔细审题。 含氟牙膏能增强牙齿的坚固性。这里所说的氟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
11、元素 D单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体补充的都是各种元素,这里所说的氟存在状态并不确定,但是都是属于氟元素。 考点:元素的概念 点评:中考中常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考察基本化学知识,每年必有,同学们应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多积累总结。 下列化学 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答案: B 试题分析: A 闻气味不能直接靠近瓶口闻,应用手煽动再靠近闻; B 倾倒液体时塞子应倒置; C 取用固体药品时应使用钥匙或者镊子; D 程固体药品时应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 考点:基本化学实验操作 点评:关于实验室的基本操作属于中考的必考题型,但是可以考的操作比较有限,应注意总结。 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可以看
12、到,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下列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A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 B生活生产中以原煤为原料 C植被破坏,粉尘随风飘扬 D汽车排放的尾气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引起的是水资源的污染,并没有引起气体的污染,所以此分析不合理。 考点:环境保护 点评:环境保护类的题目一直是近几年中考的考察热点,常和实事结合,可在选择题、填空题中考察,较为简单。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 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13、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温度升高,原子间 隔变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由于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间隔增大,体积增大,从而压强增大将壶盖顶开,分子本身的体积大小不会发生改变。 考点:化学常识 点评:本题属于对化学常识的考察,近几年中考加大了对化学常识记的考查力度,特别是和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 科学家已研究出一种高能微粒 N5+,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5+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单质 B每个 N5+中含有 35个质子和 34个电子 C N5+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 D每个 N5+中含有 35个质子和 36个电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N5+是一种高能微粒,不属于单质; C
14、 N5+只是失去了一个电子,中子数没有发生改变,含有中子数为一氮原子的五倍; D N5+中的电子总数为五个氮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再减去一个电子,为 35-1=34。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 点评:化学式的意义在最近几年的中考中出现较多,难点在于审题上,注意细心读题,不要想当然。 对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分别点燃一小块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 D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 B硫在氧气中燃
15、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点燃羊毛纤维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点燃棉纤维没有; D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会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考点: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 点评:常见化学反应及其现象属于必考题型,但是考察形式比较多样,选择题中出现近年也比较多见,注意总结,记忆时注意细心。 填空题 ( 1) “化学使天更蓝,水更清。 ”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2NO+2CON2+2CO2。在该反应中化合价变化的元素为 (填写元素名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其中有一种气体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其体积分数约为 。 ( 2)在 H、 C、 O、
16、Ca 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填写化学式) 沼气的主要成分 , 最常见的溶剂 可被人体直接吸收的糖 , 溶洞中钟乳石的主要成分 答案:( 1) 氮,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78%;( 2) CH4, H2O, C6H12O6, 试题分析:( 1) 反应中氮元素由正二价变为零价;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一氧化碳可以和血红蛋白结合;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高,为百分之八十;( 2) 沼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 最常见的溶剂为水; 可被人体直接吸收的糖为葡萄糖; 溶洞中钟乳石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 考点:基本化学概念 点评:本题属于对化学常识的考察,近几年中考加大了对化学常
17、识记的考查力度,特别是和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 )反应; (2)高温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 。 (3) 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 SiCl4)反应可制得高纯度的硅,同时生成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 答案: (1) 化合反应; (2) ; (3) 置换反应 试题分析: (1)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属于化合反应; (2)一氧化碳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3)此反应为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考点:常见化学
18、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对于常见化学反应及所属类型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属于中考必考的知识点,考察较为直接,应 注意回归课本。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得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 1)流程中生成的氨气,在农业上是合成 肥(填化肥的种类)的原料。 ( 2)制取氢气的反应过程为: , 。 上述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表现氧化性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 3)原料中 N2、 H2中常含有 CO2和水蒸气,反应前要净化。净化过程中所用两种试剂的先后顺序为 。 ( 4)写出 N2、 H2反应生成 NH3的化学方程式 。 ( 5)该流程中产生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答案
19、: 氮肥 H2O 先把原料气通过 NaOH溶液(或石灰水等碱液),再通过浓硫酸(或碱石灰等干燥剂) N2 H2 试题分析: 氨气中含有氮元素,可以做氮肥;( 2)给出氧元素的是氧化剂,所以氧化剂为水;( 3)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再通入浓硫酸中除去水蒸气;( 4)注意条件,高温、高压、催化剂;( 5)由流程图可知,该流程中产生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N2 H2。 考点:合成氨 点评:此题考察知识点较为陌生,但仔细审题可知考察的思想和基本知识点都是中考要求的基本知识,此题有一定的难度,要多读提,多联系题干。 探究题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
20、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 a 。 (2)写出实验室用 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操作是 。 (4)查阅资料得知:氨气 (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编号 ),小芳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 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 答案: (1) a为试管; (2) ; (3)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4)BE,集气瓶
21、中液面上升,液体变红。 试题分析: (1) a为试管; (2) A装置不能加热,且为固液装置,则反应为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反应,生成水和氧气;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使用的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4)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液面上升,且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所以酚酞溶液显红色。 考点:实验室的基本仪器使用和常见气体的制取 点评:关于实验室的基本仪器使用和常见气体的制取属于中考的必考题型,但是可以考的操作和气体比较有限,应牢记基本知识点,注意细心。 我国青海湖采集的天然碱样品可表示为 aNa2CO3 bNaHCO3 cH2O( a. b. c为最简整数
22、比)。小红同学为测定其组成,称取该天然碱样品 16.6g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 1. 许多物质从水溶液里析出晶体时,晶体里常含有一定数目的水分子,这样的水分子叫做结晶水。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叫做结晶水合物。 天然碱样品( aNa2CO3 bNaHCO3 cH2O)是一种结晶水合物,受热时结晶水易失去; 2. 2NaHCO3 Na2CO3+CO2 +H2O ; 3. 碳酸钠比较稳定,加热时不分解。 4.图中 B处为两个单向阀:推注射器时 A1关闭, A2处打开;拉注射器时, A1打开进空气, A2关闭。 (一)实验步骤: 组装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反复推拉注射器 称量 E、 F的质量 关闭弹簧夹,加热
23、 D处试管直到反应不再进行 打开弹簧夹,再次反复缓缓推拉注射器 再次称量 E、 F的质量。 (二)问题探究: ( 1) E中的药品为 ; C、 F、 G中装有碱石灰( CaO 与 NaOH的固体混合物) G的作用是 。 ( 2)若不进行步骤 的操作,则所测得的碳酸氢钠质量分数 (填 “偏大 ”、 “偏小 ”、 “无影响 ”),该操作中推注射器时缓缓的目的是 。 ( 3)请你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该天然碱样品 16.6g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组别 反应前 反应后 甲 E的质量为 100.0克 E的质量为 102.25克 乙 F的质量为 50.0克 F的质量为 51.1克 (三)交流与反思: ( 1)在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时,小红使用了甲组数据,而小华用了乙组数据,他们惊奇的发现两个人的计算结果不一样,请问你赞成 (填 “小红 ”或 “小华 ”)的计算结果,不赞成另一位同学的原因是: 。 ( 2)最后确定 16.6g天然碱样品中结晶水的质量为 g。 答案:(二)问题探究: 浓硫酸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杂质气体进入到 F中,影响二氧化碳质量的测定 偏小 使生成的二氧化碳、水蒸气吸收充分 4.2克 (三)拓展反思:小华 E中浓硫酸吸收的水包括结晶水和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水; 1.8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