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九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31095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九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届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九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届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九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届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九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届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九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九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熔化 B钢铁生锈 C汽油挥发 D石墨导电 答案: B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冰块熔化、汽油挥发、石墨导电都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钢铁生锈是化学变化。选 B。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点评:基本概念,难度不大,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实验中常出现 “1+l=2”或 “l+l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 “l+l= 2”的事实是 A常温下, 1L水与 1L酒精混合后的体

2、积等于 2L B 20 , lg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 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 2g氯化钠溶液 C在常温下, 1g锌与 1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得到氢气的质量为 2g D在点燃条件下, 1g硫粉在 lg 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 2g二氧化硫 答案: D 试题分析:常温下, 1L水与 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 2L; 20 , l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 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 1g氯化钠溶液;在常温下, 1g锌与 1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得到氢气的质量远小于 2g;在点燃条件下, 1g硫粉在 lg 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 2g二氧化硫。选 D。 考点:微粒的性质;饱和溶液;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

3、较多,难度中等;硫与氧气反应的质量比是 1: 1,故1g硫粉在 lg 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 2g二氧化硫。 央视 3.15晚会曝光,少数不法厂家向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了二甲醚( C2H6O),二甲醚会对液化气罐的配件造成腐蚀,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关于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每个分子中含有 9个原子 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52.2%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二甲醚( C2H6O)的化学式可知:二甲醚( C2H6O)属于有机物,含有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每个分子中含有 9个原子;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38;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52.2%。选

4、 A。 考点:氧化物;物质的组成;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质量分数。 点评: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的比。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 能用来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方法是 A通入稀盐酸中 B通入澄清石灰水 C闻气味 D观察颜色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其他,都不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能用来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方法是通入澄清石灰水。选 B。 考点: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点评:鉴别物质,要根据物质的性质,通过特有的化学反应现象来区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

5、要除去河水中的泥沙,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方法是 A洗涤 B过滤 C蒸馏 D蒸发 答案: B 试题分析:泥沙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要除去河水中的泥沙,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方法是过滤。选 B。 考点: 过滤。 点评:过滤是除去水中固体不溶物的方法,记住过滤时 “一贴二低三靠 ”原则。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 A体积增大 B质量增大 C间隔增大 D个数增多 答案: C 试题分析: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间隔增大,气体的质量、个数保持不变。选 C。 考点:微粒的性质。 点评:识记内容,难度不大,微粒的性质有:微粒很小;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间隔。 市

6、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放有一包固体物质和一袋水,饮用前撕开包装袋,摇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明显降低,你认为这包固体物质可能是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食盐 D蔗糖 答案: A 试题分析: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食盐、蔗糖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选 A。 考点:物质溶解时的能量变化。 点评:识记内容,难度不大,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明显降低,这是个特征现象,同学们要牢记。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 不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A该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B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C该原子的质子数为 16 D该原子核外最外电子

7、层上有 6个电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题中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该原子的质子数为 16;该原子核外最外电子层上有 6个电子。不能得到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选 B。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外面的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下列变化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A水分的蒸发 B燃料的燃烧 C动植物的呼吸 D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水分的蒸发,液态水变为了气态水;燃料的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动植物的呼吸,将氧气转化为二氧

8、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选 D。 考点:燃烧;光合作用。 点评: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二氧化碳消耗的主要途径,也是氧气的主要来源,识记内容,难度不大。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金属铜放入盐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 C点燃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重新燃烧 答案: A 试题分析:金属铜的活动性弱与氢,放入盐酸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点燃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重新燃烧。选 A。 考点:红磷、铁丝燃烧的

9、现象;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现象,识记内容,难度不大,注意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 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下列图示中 ,对环境有污染的发电方式是 A太阳能发电 B风力发电 C火力发电 D潮汐发电 答案: C 试题分析: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潮汐发电都不会对环境有污染,但火力发电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等危害环境的物质。选 C。 考点: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 点评: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环境能源危机,又能避免环境污染。本题属于识记内容,难度不大。 据说文解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已经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A

10、风吹日晒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B风吹日晒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C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D风吹日晒使水分蒸发从而使氯化钠结晶析出 答案: D 试题分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风吹日晒使水分蒸发从而使氯化钠结晶析出。风吹日晒不能使氯化钠蒸发,也不能改变氯化钠的溶解度。选 D。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蒸发结晶。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蒸发是一定可以使溶质析出的做法。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读取体积 D闻气体气味 答案: B 试题分析: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借火,防止引起失火; 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标签对着手心,瓶塞倒放;

11、读取液体体积,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闻气体气味时,应该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闻气味。 选 B。 考点:点燃酒精灯;倾倒液体;读取体积;闻气体气味。 点评:识记内容,注意实验操作的细节,只有按照规范的实验操作做实验,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和安全。 关于生活中常用的一些金属材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家用的锅、铲等一般是由铁的合金制成的 B建筑上用的门窗,一般是由铝合金制成的 C常见的导线,一般是由铜或铝制成的 D 量体温的温度计中的金属,一般用的是银 答案: D 试题分析:家用的锅、铲等一般是由铁的合金制成的;建筑上用的门窗,一般是由铝合金制成的;常见的导线,一般是由铜

12、或铝制成的;量体温的温度计中的金属,一般用的是水银。 选 D。 考点:金属的用途。 点评:识记内容,难度不大,水银是液态金属,用于温度计中,利用其热胀冷缩的原理工作。 实验时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A隔绝空气 B降低温度 C清除可燃物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 A 试题分析:实验时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隔绝空气。选 A。 考点:灭火的方法。 点评:识记内容,难度不大,灭火的方法有: 1、撤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填空题 (15分 )请根据要求填空: (1)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 2个氢原子 ; 3个氧分子

13、; 氯离子 ; 水 ;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硫在氧气中燃烧 ; 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三氧化二铁 。 (3)我们学习过的一些物质,在实际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现有下列物质: A乙醇 B活性炭 C稀有气体 D镁 E、二氧化碳 F、氧气。请根据它们的用途,用字母代号填空: 可供给呼吸,急救病人; 可用于制干冰、温室气体肥料; 可用高梁、玉米和薯类等经过发酵而制得,该物质可做酒精灯燃料; 可用作冰箱的除臭剂; 可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可用于制作造明弹,它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答案:( 1) 2H 3O2 Cl- H2O ( 2) S +

14、 O2 SO2 Fe2O3+ 3CO 2Fe + 3CO2 ( 3) F E A B C D 试题分析: (1) 2个氢原子: 2H; 3个氧分子: 3O2; 氯离子: Cl-; 水:H2O;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硫在氧气中燃烧: S + O2 SO2; 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三氧化二铁: Fe2O3+ 3CO 2Fe + 3CO2。 (3) F、氧气可供给呼吸,急救病人; E、二氧化碳可用于制干冰、温室气体肥料; A、乙醇可用高梁、玉米和薯类等经过发酵而制得,该物质可做 酒精灯燃料; B、活性炭可用作冰箱的除臭剂; C、稀有气体可在通电时能发出不

15、同颜色的光; D、镁可用于制作造明弹,它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考点:化学符号;化学方程式;物质的用途。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若表示原子个数,就在元素符号前标上适当的数字;分子用化学式表示,表示分子的个数,就在化学式前加上适当数字表示;离子则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上适当的电荷数就行了,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两个原则,注意化学式要正确,不要 忘记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 ( 14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备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 1)仪器 a的名称是 ;仪器 b的名称是 ; (

16、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 3)若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实验室收集氧气可以选用的装置有 。 ( 4)右图是 A、 B、 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A、 C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为 P。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t1 时, 和 的溶解度大小相等。 t2 时,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关系是 。 t2 时,将 A、 B、 C三种物质各 25g分别放入 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将其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 。 答案:( 1)试管 集气瓶

17、 ( 2) B C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3) A C(或 E或 CE) ( 4) A C A B C C 降低温度到 t1 以下 增加水(或溶剂) (后两空不规定顺序) 计算题 (4分 )将 24g由木炭和氧化铜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其中木炭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剩余物冷却,称得固体质量为 19.6g,请计算: ( 1)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 ( 2)反应前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 1) 4.4g ( 2分) ( 2) 95% ( 2分) 试题分析:解:由题意可得: (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4g-19.6g=4.4g。

18、( 2)设,反应前混合物中碳的质量为 X。 C+2CuO 2Cu+ CO2 12 44 X 4.4g 12: 44=X: 4.4g X=1.2g 反应前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为 24g-1.2g=22.8g。 反应前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95%。 答:(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4.4g。 反应前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95%。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点评:本题中氧化铜没有全部反应,题目难度较大,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解题的步骤,设、写、找、列、解、答。 简答题 ( 7分)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研究其性质十分必要。 (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 2)人们对铝

19、的利用比铜和铁晚。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主要与 (填序号)有关。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导电性 C 金属的导热性 ( 3)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对金属镁和铁性质的对比研究。 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如右图所示实验。试管内的镁和铁表面均被打磨过,且形状、大小均相同,向两支试管中同时加入相同质量的稀盐酸。 可观察到单位时间内产生气泡多的是 (填 “镁 ”或 “铁 ”),可得出的结论是:金属活动性 (填元素符号)。 已知化学反应一般伴随着能量变化,因此,还可以观察到反应在相同时间内,两支长颈漏斗内的液面高度不同,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高的是 (填 “镁 ”或 “铁 ”,下同),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单位时间

20、内,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等质量的盐酸反应放出的热量多的是 。 答案:( 1)铝(或 Al) ( 2) A ( 3) 镁 ; Mg Fe; 镁 镁 试题分析:(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或 Al)。 ( 2)人们对铝的利用比铜和铁晚。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主要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选 A。 ( 3) 由图示可知,观察到单位时间内产生气泡多的是镁,可得出的结论是:金属活动性 Mg Fe; 还可以观察到反应在相同时间内,两支长颈漏斗内的液面高度不同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高的是镁,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单位时间内,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等质量的盐酸反应放出的热量多的是镁。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含量;金属活动性;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涉及金属活动性和大气压的知识,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顺序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Ag、 Pt、 A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