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江苏省省锡中实验学校九年级 3月适应性练习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灾害中常有如下变化发生。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川融化 B房屋坍塌 C森林火灾 D山体滑坡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冰川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B、房屋坍塌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房子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C、森林火灾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水等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山体滑坡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山体形
2、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已知 CaCO3+H2O+CO2=Ca(HCO3)2, Ca(HCO3)2可溶于水。下列关于图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图 表示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 CO2 B图 将镁条和锌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C图 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大量的水 D图 表示将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份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各反应中各物质的量的变化分析。 A、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 CO2,
3、随着二氧化碳的通入,二者反应产生沉淀,且质量不断增大,直至氢氧化钙完全反应,沉淀达到最大值;继续通入二氧化碳,会与水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故沉淀又消失,图像与事实一致,正确; B、将镁条和锌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由于硫酸均会完全反应,故生成氢气应一样多;且镁比锌活泼,故镁的反应速度快,会比锌先反应完,图像与事实一致,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 pH值大于 7,向其中加入大量的水,溶液被稀释,碱性减弱,则溶液的 pH值变小;但由于溶液中始终含有 OH-,故其 pH值始终大于等于 7,图像与事实相符,正确; D、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则有溶质析
4、出,故溶液始终饱和,但由于温度不变,溶解度也不变,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曲线与事实不符,错误。故选 D 考点:碱的化 学性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 点评:本题是化学反应中定量关系和图象相结合的题型,题目难度较大;要准确解答此类题,关键要对化学反应的知识熟练掌握,并能结合图象的数学意义,综合考虑;图象的意义要抓住三点: 抓图象的起点, 抓图象的终点, 抓图象的变化过程。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物 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KOH溶液 ( K2CO3) 适量的 Ca
5、(OH)2溶液、过滤 B N2气体 ( O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CuO ( Cu) 稀硫酸溶液、过滤 D KNO3 ( NaCl) 热水、降温结晶、过滤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主要物质和杂质的性质的不同来分析。 A、主要物质 KOH溶液与除杂剂 Ca(OH)2溶液不反应,杂质 K2CO3能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主要物质氢氧化钾,故先用滴加适量的Ca(OH)2溶液再过滤的方法,可除去 KOH溶液中的 K2CO3,正确; B、将混合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杂质氧气会与铜反应而除去,主要物质氮气不反应,故可以除杂,正确; C、主要物质 CuO 能与稀硫酸反应,而
6、杂质 Cu 不反应,故除去的是主要物质,而不是杂质,错误; D、由于 KNO3和 NaCl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主要物质 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而杂质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故可将其加热水制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过滤,以获得较纯净的 KNO3晶体,正确。故选 C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点评:一般的除杂质题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 ,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反应时不能加入新的杂质,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的 pH大于 7 B反应前的溶液均可导电,反应后
7、的溶液不导电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 Na 和 Cl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分析。 A、根据反应后的容器中的离子种类可以看出,反应后的溶液中只有氯离子、钠离子和水分子,没有氢氧根离子,故 pH等于 7, A错误; B、溶液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离子,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带正电的钠离子和带负电的氯离子,所以反应后的溶液依然能导电,错误; C、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后的溶液中除了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外,还有水分子,错误; D、钠元素、氢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都是 +1价,氯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是 -1
8、价,氧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是 -2价,都没变,正确。故选 D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点评:理解和熟 练掌握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图是 A、 B、 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 时, A和 C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B、将 45 g A放入 50 g t2 的水中,所得溶液为 95g C、 A的溶解度比 B的溶解度大 D、通过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均可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其饱和溶液的物质是 C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固
9、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可以比较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可以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趋势等。 A. 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t1 时 A、 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00%,可知 t1 时 A、 C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但由于没有说明溶液的质量,故无法比较溶质质量,错误; B.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t2 时, A物质的溶解度是 80g,即每 100g水中最多溶解 80gA物质而达到饱和状态,则此温度下, 50g水中最多溶解 40gA物质,故所得溶液为 90g,错误; C. 不同物质的溶解度要在相同的
10、温度下才能比较其大小,由于没有标明温度,故无法比较 A、 B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错误; D. 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A、 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 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通过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均可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其饱和溶液的物质是 C,正确。故选 D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实验测得某些食物的近似 pH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食物 泡菜 葡萄 番茄
11、 苹果 牛奶 玉米粥 pH 3.4 4.2 4.4 3.1 6.5 7.8 A、牛奶和玉米粥均属于碱性食物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泡菜 C、番茄的酸性比苹果强 D、用湿润的 pH试纸蘸取葡萄汁测其 pH 答案: B 试题分析:当溶液的 pH等于 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小于 7时,呈酸性,且 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 pH大于 7时,呈碱性,且 pH越大,碱性越强。 A牛奶的 pH为 6.5,小于 7,显酸性;玉米粥的 pH为 7.8,大于 7,显碱性,错误; B泡菜的 pH为 3.4,小于 7,呈酸性,故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泡菜,正确; C番茄的 pH为 4.4,苹果的 pH为 3.1
12、,番茄的 pH大于苹果的 pH,故苹果的酸性比番茄强,错误。 D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 pH试纸不能湿润,否则会稀释待测液,造成其酸碱性减弱,而使测量结果出现偏差,错误。故选 B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用 pH试纸测定溶液 pH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和熟练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 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 B用酚酞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C用食盐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要鉴别的两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 A、由于氢气和一氧化碳都不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13、故不可以区分; B、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不可以区分; C、区分硬水和软水,要用肥皂水,而食盐水与这二者均不反应,故不可以区分; D、由于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会吸热降温,而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会放热升温,故可以用加水的办法进行区分。故选 D 考点:物质的鉴别 点评:本题属于物质的鉴别题,解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尤其是物质的 特殊性质,然后利用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加以鉴别。 生活中的洗涤很多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洗涤剂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C食醋可洗去热水瓶内壁的水垢 D金属制品表面除锈应加过量
14、稀盐酸长时间浸泡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 A、厨房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能对油污起乳化作用,所以可用于除油污,正确; B、有机物质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故油渍能溶解在汽油中而被除去,正确; C、热水瓶内壁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二者可以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从而将水垢除去,正确; D、金属制品在表面除锈时,若加过量稀盐酸并长时间浸泡,不仅锈会被反应掉,而且金属(若是活泼金属)制品也有可能会与稀酸反应而被消耗,错误。故选 D 考点:乳化剂及乳化作用,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酸的化学性质,金属的性质 点评: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所以熟记常见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
15、关键;另外,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 会发生改变,其中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都有关的是 铁 氢氧化钠 氧化钙 浓盐酸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相关物质的性质分析。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潮解,并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与二者都有关; 氧化钙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反应生成熟石灰,熟石灰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生成碳酸钙,与二者都有关;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而使自身质量减小,与空气中二氧化 碳
16、和水无关。故选 B 考点:金属的锈蚀与防护,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点评:理解和熟记常见酸碱盐的正确存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对于易挥发的酸(浓盐酸和浓硝酸)和易吸水的酸(浓硫酸)都要密闭保存;由于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会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所以也要密闭保存。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生理盐水 B净化后的空气 C干冰 D生铁 答案: C 试题分析: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A、生理盐水是由氯化钠和水等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错误; 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错误; C、
17、干冰是由一种物质 二氧化碳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正确; D、生铁是铁的合金,是由铁和碳等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错误。故选 C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由多种物质组成就属于混合物。 日本发生核泄露后,人们纷纷抢购加碘盐以防辐射,这里的碘指的是 A单质 B元素 C分子 D原 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加碘盐中含有的碘,是以化合物(如碘酸钾)的形式存在于加碘盐中的,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的形式存在的,是指元素。故选 B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点评:理解分子、原子
18、、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列常用调味品中,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 B白醋 C芝麻油 D食盐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溶液的特征分析,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 A蔗糖能溶于水,故能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属于溶液,正确; B白醋能溶于水,故能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属于溶液,正确; C芝麻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错误; D食盐能溶于水,故能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属于溶液,正确。故选 C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
19、与溶液的区别 点评:理解和熟练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是解题的关键;此外,解答本题还要分析物质的水溶性,如果物质易溶于水,就能够和水形成溶液,如果物质不溶于水,就不能够 和水形成溶液。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向试管中加锌粒 B点燃另一酒精灯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向试管中加入锌粒时,要先将试管平放,再将锌粒放在试管口部,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来,让锌粒滑到试管底部,如图示放入,则可能会砸碎试管,错误; B、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严禁用一盏点燃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否则有可能造成失火,错误;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
20、,要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散失,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否则酸液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错误。故选 C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下列各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食盐: NaCl B纯碱: NaOH C小苏打:NaHCO3 D熟石灰:Ca(OH)2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对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
21、A、氯化钠俗称食盐,化学式是 NaCl,正确; B、碳酸钠俗称纯碱,化学式是 Na2CO3,错误; C、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化学式是 NaHCO3,正确; D、氢氧化钙俗称消石灰、熟石灰,化学式是 Ca(OH)2,正确。故选 B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 ,就要理解和熟记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区分名称相近的物质的成分,会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铜片投入到稀硫酸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C浓盐酸打开瓶盖有白烟 D用玻璃棒将肥皂水滴到 pH试纸上,试纸由黄色变为红色
22、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相关实验现象分析。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 B、铜属于 H 后金属,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铜片投入到稀硫酸中无现象产生,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会有白雾产生,错误; D、由于肥皂水呈碱性,故用玻璃棒将肥皂水滴到 pH试纸 上,试纸由黄色变为蓝色,错误。故选 A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金属的活动性及其应用,常见酸的性质,用 pH试纸测定溶液 pH 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现象的描述是化学实验考查的重点,熟练掌握相关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填空
23、题 ( 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就在我们身边。在 “纯碱、食盐、不锈钢、石墨、熟石灰 ”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属于合金的是 ; 可用作防腐和调味品的是 ; 常用作电极的是 ; 可用于洗涤剂生产的是 。 ( 2)现有 H、 C、 O、 Ca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一个: 可做还原剂的气体化合物 ; 由三种元素组成的酸 ;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 可作补钙剂的盐 。 答案:( 1) 不锈钢 食盐 石墨 纯碱 ( 2) CO H2CO3 Ca(OH)2 CaCO3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析。 ( 1) 合金是由金属和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融合而成的、具
24、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不锈钢就属于铁的合金; 用食盐腌制的食品可以存放很长的时间,故食盐可用作防腐剂;同时食盐也是重要的调味品,炒菜如果不 放食盐,菜将食之无味; 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故可常用作电极; 碳酸钠广泛应用于生产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 ( 2) 可做还原剂的气体化合物是一氧化碳,故其化学式为 CO; 由三种元素组成的酸是碳酸,故其化学式为 H2CO3;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熟石灰,故其化学式为 Ca(OH)2; 可作补钙剂的盐是碳酸钙,故其化学式为 CaCO3。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常用盐的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点评:本题较简单,熟练掌握常
25、见物质的组成特点和性质,以及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轻松作答。 月球表面富含钛铁矿,钛因其硬度大、熔点高、常温下耐酸碱、耐腐蚀等优良的性能,被誉为 “未来金属 ”。我国四川省有大型钒钛磁铁矿,由钒钛磁铁矿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过程如下: 钛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FeTiO3(钛酸亚铁),其中钛的化合价为 价。 TiCl4在高温下与足量 Mg反应生成金属 Ti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上述生产过程中得到的金属钛中混有少量金属杂质,若在实验室提纯上述金属钛,可将其先 加入 (填试剂名称)中,再 (填操作名称)。 答案: +4价 TiCl4+2Mg Ti+2MgCl2 , 置换反应 。
26、 稀盐酸(稀硫酸) , 过滤(过滤、洗涤、干燥) 。 试题分析: 根据化合价的原则,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已知亚铁的化合价为 +2价, O 的化合价为 -2价,设 FeTiO3中 Ti元素的化合价为 x,则有( +2) +x+( -2) 3=0,解得 x=+4价。 根据题意, TiCl4在高温下与足量 Mg反应生成金属 Ti,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可知,生成物中还应有氯 化镁,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TiCl4+2Mg Ti+2MgCl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新的单质和一种新的化合物,故属于置换反应。 根据上述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分析
27、,由于反应中使用了足量的镁,故可判断得到的金属钛中混有的少量金属杂质是镁;根据题意,钛不能与酸反应,而镁是H前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故要除去镁,可加入稀酸,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即可。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置换反应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本题是在新的问题情境下,对化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学生除了 要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外,还要能在新的问题情境下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简答题 根据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式 ,并在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 1)用稀硫酸来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 ( )反应 ( 2)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易变质,这是
28、因为 ( 3)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 答案:( 1) Fe2O3+3H2SO4=Fe2(SO4)3+3H2O 复分解反应 ( 2)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 3) Al(OH)3+3HCl=3H2O+AlCl3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反应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 ( 1)稀硫酸和铁锈(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由于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属于复分解反应; ( 2)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易变质,是因为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
29、成碳酸钠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 3)氢氧化铝和胃酸(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 AlCl3+3H2O。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类型的判定 点评:在解此类方程式的书写题时,首先确定反应原理,然后再依据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 a 。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
30、 。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 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 ( 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 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 端进入(填 “b”或 “c”)。 ( 4)实验室常用装置 C代替装置 B制取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通过开关活塞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下列反应适用于该装置的有 (填序号)。 大理石和稀盐酸 过氧化氢溶液与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锌粒与稀硫酸 答案:( 1) a长颈漏斗 ( 2) A 2KClO3 2KCl+3O2 ( 3) CaCO3 2HCl CaCl2 CO2 H2O 浓硫酸 b ( 4) 试题分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回答,图中仪器 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
31、 2)氯酸钾 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ClO3 2KCl+3O2;由此可知,该反应是固体的受热分解反应,故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 A。 (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同时还生成氯化钙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 根据题意,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需要选用 D 装置作为气体的干燥装置,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故可选用浓硫酸做干燥剂; 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能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用 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
32、化碳气体应该从长管 b进入,从下面向上排空气。 ( 4)根据题意, C装置的优点是通过开关活塞来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即当关闭活塞时,装置内由于气体增多,压强增大,将部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使液面降至多孔隔板以下,由于固体留在了隔板上,故使固液体分离,从而导致反应停止;打开活塞,气体放出,压强减小,液体再次进入并与固体接触、反应。由于 中用的是二氧化锰粉末,无法与液体实现分离,故不适用此装置。故选 考点:常用气 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熟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此外,本
33、题的重点是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要学会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制取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的大小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 探究题 小亮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量分数为 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 化钙或是碳酸钠中的一种。 ( 1)小亮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 0.18g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是 。 ( 2)小亮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 pH 试纸上,测得 pH=9,他判断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
34、正确的是 ; A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且结论正确 B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 C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 D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但结论不正确 ( 3)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亮继续进行下列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甲:选择氯化 钡溶液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方案乙:选择稀硫酸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进行实验 在两个方案中选一个方案,填写步骤、现象、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滴加 。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反思 有同学认为还可以用一种常见的碱溶液来确定是碳酸钠,该碱溶液可以是 溶液。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小亮经
35、过反思,向同学们提出如下建议,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填字母)。 A、倾倒液体时应注意保护标签不被腐蚀 B、要有严谨的科学实验的态度 C、无法辨认的药品,直接倒掉,无需保留 ( 4)用 “侯氏制碱法 ”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明称取该样品 11 g,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烧杯中物质总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 0.1%,下同)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1) 10% (2) B (3)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滴加 氯化钡溶液(或稀硫酸) 。 有白色沉淀 (或有气泡) 该
36、溶液是碳酸钠溶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l2+Na2CO3=2NaCl+BaCO3。 是 Ca(OH)2 , Ca(OH)2+Na2CO3=2NaOH+CaCO3 C ( 4) 96.4% 21.4% 试题分析:( 1)根据溶解度与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00%,结合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 0.18g可知,常温下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00%=0.18%,远小于10%,故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 ( 2)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不能把 pH试纸用水湿润,因为这样相当于把待测溶液稀释,溶液酸碱性会减弱,这样测定出来的碱溶液的 pH偏小,
37、但根据测得的 pH为 9,判断溶液呈碱性还是正确的,故选 B。 ( 3) 进行实验 根据实验结论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结合实验方案可知:方案甲滴加氯化钡溶液,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2NaCl+BaCO3;方案乙滴加稀硫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泡(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H2SO4=Na2SO4+H2O+CO2,都能证明溶液为碳酸钠。 实验反思 根据题意,结合已有知识可知,碳酸钠溶液能与 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而使溶液变浑浊,故可利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碳酸钠的存在,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
38、a2CO3+ Ca(OH)2=CaCO3+2NaOH。 根据实验室药品使用规则分析。 A、倾倒液体时应注意保护标签不被腐蚀,正确; B、要有严谨的科学实验的态度,正确; C、对于标签被腐蚀、无法辨认的药品,要尽可能确定药品的组成,不可随意扔弃,既不安全又造成浪费,错误。故选 C ( 4) 根据题意,碳酸钠样品中加入稀盐酸,二者反应生成 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气体的逸出,故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会变小,且变小的质量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图示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61g-56.6g=4.4g。 根据题意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以及二氧化碳与碳酸钠的质量
39、比,可求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出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x,生成的氯化钠是 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4.4g 106: x=44: 4.4g 解得 x=10.6g 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 100%96.4% 由于所得溶液中的 NaCl的质量为原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之和,故需求出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原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 117: y=44: 4.4g 解得, y=11.7g 则氯化钠的质量 =11.7g+( 11g-10.6g) =12.1g 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00%21.4% 考点: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点评:对于验证 型实验探究,要熟记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根据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和探究,并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的实验现象,来验证该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