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31190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上海市宝山区中考一模(即期末)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 78%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 B 试题分析:空气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其他气体和杂质构成,其中氮气最多约占空气体积的 78%。 考点:空气的成分。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 水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一氧化碳可燃、氧气助燃 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河面上的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 水分子停止运动 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不是水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而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了, A

2、错;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它们是由不同的分子构成的,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对;河面上的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是冰阻止了水的流动,分子还在不停的运动着, C错;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错。 考点:分子的基本性质。 能把氧气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氢气和空气各组气体都检验出来的是 A分别加入澄清的石灰 水 B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C分别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D上述方法均可 答案: B 试题分析:氢气和空气都不能与石灰水反应, A不能鉴别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氢气遇到燃着的木

3、条能够燃烧,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燃烧的没有明显变化, B对;氢气和空气都不能与紫色石蕊溶液反应使其变色, C也不能把氢气和空气鉴别出来。 考点: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空气的鉴别。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用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B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C活性炭用在防 PM2 5的专用口罩上 D用石灰浆粉刷墙壁 答案: C 试题分析:用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是利用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的稳定性,用生石灰作干燥剂是利用了生石灰与水反应的性质,用石灰浆粉刷墙壁是利用了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以上都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活性炭用在防PM2 5的专用口罩上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

4、性,属于活性炭的物理性质。 考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t 时 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则 t 时 KNO3的溶解度为 25克/100克水 B某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会减小 C点燃 H2和 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所以点燃 H2与 CO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如果 t 时 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则 t 时 KNO3的溶解度为 25克 /100克水,现在不知道溶液是否饱和, A错;如果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如

5、果饱和硝酸钾溶液降低温度后析出晶体其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少, B对; H2与 CO都能燃烧但没有支持燃烧的气体,点燃二者的混合气体不会爆炸, C 错;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的性质,该实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D错。 考点:溶液,二氧化碳的性质,爆炸。 下列除杂的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A高温灼烧法除去炭粉中少量的氧化铜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CO2中的 H2 C用水除净氧气中 CO2 D通过灼热的炭除去 CO中少量的 CO2 答案: D 试题分析:高温下,炭粉也会反应掉, A错;二氧化碳不燃烧,不能点然的方法去除 CO2中的 H2, B 错;氧气不易溶

6、 于水,用水不能除净氧气中 CO2, C 错;炭与一氧化碳反应但高温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D对。 考点: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 molH2中含 8mol氢 B 1mol磷酸( H3PO4)的质量为 98克 /摩尔 C 0 5molH2O2中含有 1molO2 D等质量的 O2和 O3中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 4 molH2中含 8mol氢原子, A错; 1mol磷酸( H3PO4)的质量为 98克, B错; 0 5molH2O2中含有 1molO 原子, C错;由于 O2分子和 O3分子都是由氧原子组成的,所以等质量的 O2 和

7、 O3 中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 D 对。 考点:物质的量,物质的构成。 某氮的氧化物和 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 N2和 CO2。若测得N2和 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2,则该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 NO2 B NO C N2O D N2O4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如果反应生成 1mol氮分子,则同时生成 2mol二氧化碳分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分子也应该是 2mol,则参加反应的氮的氧化物中氮原子与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的比是: 1mol2:(12 mol2-2 mol)=1:1。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量,物质的组成。 下列图像能正

8、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高温煅烧一定量的碳酸钙 B t 时在一定量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铜 C高温条件下碳还原氧化铜 D一定量的镁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 D 试题分析:高温煅烧一定量的碳酸钙剩余固体的质量在反应开始到碳酸钙反应完全的过程中一直都是在减少的, A错;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晶体,使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减少,从而又使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少,所以 t时在一定量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铜,溶液质量是在不断减少的, B错;要使碳和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即最终都没有剩余),根据 C+2CuO2Cu+CO2可知,参加反应的 C和 CuO 的物质的量比是 1:2, C错;镁在氧气中

9、燃烧,生成氧化镁,随着反应的进行,参加反应的镁的物质的质量不断减少,生成氧化镁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加, D对。 考点:物质的量,质量守恒定律。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木炭; 金刚石; 铅笔芯; 大理石; 胆矾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木炭的主要成分是碳,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金刚石是碳的单质,胆矾是硫酸铜晶体属于化合物,它们都属于纯净物;铅笔芯是由粘土和石墨组成的,大理石是由碳酸钙和其他杂质组成的,它们都属于混合物。 考点:纯净物,混合物。 下列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都可生成无色、无味气体(常温下)的一组是 A细铁丝和红磷 B木炭和硫粉 C氢气和木炭 D木炭和一氧化碳 答案

10、: D 试题分析:细铁丝和红磷燃烧生成物都是固体, A错;硫粉燃烧产物是有刺激性气味, B错;氢气燃烧后的产物是水,常温下是液体, C错;木炭和一氧 化碳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 D对。 考点:常见物质的性质。 下列物质分散到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碳酸钙 B汽油 C蔗糖 D冰 答案: C 试题分析:碳酸钙、汽油都不溶于水,都不能形成溶液, A错 B错;蔗糖能溶解于水中形成溶液, C对,冰就是水,它们是一种物质,也不能形成溶液。 考点:溶液的形成。 氯酸钾( 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3 C +5 D +7 答案: C 试题分析:已知 K 的化合价是 +1

11、, O 是 -2,设 KClO3中氯的化合价是 x,则+1+x+(-2)3=0, x=+5。 考点: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价。 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电灯通电发光放热 B石墨制成金刚石 C食物变质 D植物的呼吸作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电灯通电发光放热只是由电能变成了光能和热能,并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石墨制成金刚石、食物变质和植物的呼吸作用都有其他物质生成。 考点:化学变化的特征。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B金刚石与 C60 C汞与水银 D水与双氧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同素异形体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水与双氧水都是化合物, A错 D错;金刚

12、石与 C60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B对;汞是水银的俗称,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C错。 考点:同素异形体。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不能用吸有药品的滴管去吸另一种药品, A错;不能把 pH试纸放于被测溶液中进行测定溶液的 pH, B错;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为防止其炸裂瓶底,应在集气瓶底部放上少量的水或铺上一层细沙, D错。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生活中一些物质的 pH如下表所示,其中 碱性最强的是 A B C D 物质 洁厕灵 食盐水 肥皂水 消毒液 pH 1 7 9 13 答案: D 试题分析: pH大于 7的溶液显碱性, pH越大其碱性越强,由于在所给

13、溶液中消毒液的 pH最大,所以其碱性最强。 考点:溶液酸碱度的判断。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CO2 C +2MgO。该反应中还原剂是 A Mg B CO2 C MgO D C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中,镁得到了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氧化镁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是氧化剂。 考点:氧化 -还原反应。 化学符号与符号的意义表示正确的是 A 2CO2 2 个二氧化碳 B NH4Cl 氯化氨 C 2O2 个氧原子 D FeSO4 硫酸铁 答案: BC 试题分析: 2CO2表示 2个二氧化碳分子, A错; NH4Cl表示氯化铵, B对; 2O表示 2个氧原子

14、, C对; FeSO4表示硫酸亚铁, D错。 考点:化学符号的命名及意义。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2H2O 2H2+O2 B 2 Mg+O2 MgO C C+2CuO 2Cu + CO2 D 3Fe+2O2 Fe3O4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是分解反应, C是置换反应,都不符合要求; B没有配平,也是错误是; D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是化合反应。 考点:化合反应。 填空题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写出仪器 a的名称是 ,仪器 b的名称 。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纯的氧气,应采用的装置组合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上图的发生装置中符合启普发生器原

15、理的简易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 硫化氢( H2S)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启普发生器或简易启普发生器制取硫化氢气体, 说明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是 ;根据上述信息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的最佳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 答案: 精灯 铁架台 AF 2KClO3 2KCl+3O2 B 块状固体与液体在不加热条件下反应 I 试题分析: 据据仪器的形状和用途确定仪器的名称;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都是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应选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且不易溶于水,收集装置应选 F或 G,但若要收集到比较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应选排水

16、法 F;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启普发生 器适用于固液不加热型反应,其原理是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符合要求的装置只有 B; 启普发生器适用于块状固体与液体在不加热条件下的反应;二氧化硫有毒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所以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且把产生的尾气要处理掉,符合要求的最佳装置是 I。 考点:氧气实验室制取,气体制取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实验室用 30%的双氧水溶液配制 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 6%的双氧水溶液,需要加入水的体积为 mL。 (水的密度为 1g/mL) 某兴趣小组取 150克双氧水溶液在 3克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中

17、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 149 8克。试计算: ( 1)该实验中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 摩尔。 ( 2)参加反应的双氧水的物质的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答案: 80 0 1 设:需 H2O2Xmol 2H2O2 2H2O+O2 2 1 Xmol 0 1mol 2/x=1/0 1 X=0 2 (mol) 试题分析: 设需要加入水的体积为 x,则 100g6%=(100g-x)1g/mL30%,x=80g; 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50g+3g-149 8g=3 2g,再计算出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3 2g32g/mol=0 1mol,最后再根据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

18、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 考点:根据溶液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 以石灰石、赤铁矿为原料,进行金属铁的冶炼,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试回答: 写出步骤 和 的化学方程式: 、 。 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填物质名称)。 B中还含有未煅烧完的碳酸钙。检验方法 :取样, ,证明 B残渣中含有碳酸 钙;检验方法 : ,证明 B残渣中含有碳酸钙。 答案: 、 CaCO3 CaO CO2 Fe2O3+3CO 2Fe + 3CO2 、二氧化碳 、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取样,将样品称量 :m1克 ,将样品高温煅烧,冷却后

19、再称量 :m2克,若 m1m2 试题分析: 是石灰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要根据以上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 从图示信息可以看出,二氧化碳可以循环利用; 检验碳酸钙一定存在的方法是:取少量的样品,滴加稀盐酸后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也可以采用取样,将样品称量 :m1克 ,将样品高温煅烧,冷却后再称量 :m2克,若 m1m2的方法。 考点:碳酸钙的性质,一氧化碳的性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转化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 1) t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 2) t2 时,将 25g

20、甲固体放入 3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 3) t3 时,将三种物质各 mg 分别加入 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能形成饱和溶液,则 m的取值范围是 。 ( 4)将 t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3 ,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 。 答案:( 1)甲 =丙乙 ( 2) 37 5 ( 3) 10m 100 ( 4)乙 试题分析:从图示信息可以看出 t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甲 =丙乙; 由于 t2 时,甲的溶解度是 60g,所以 t2 时,将25g甲固体放入 30g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的是饱和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1、为: 100%=37 5%; t3 时,丙的溶解度是 10g乙的溶解度小于甲, t3 时,乙的溶解度是 100g,所以 m的取值范围是 10m 100;由于t1 时,乙的溶解度最大,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所以将 t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3 ,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乙。 考点: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分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大气和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与人类的生存休戚相关。 ( 1) “节能减排 ”是我国的重要国策,过多的 CO2排放会造成 。 ( 2)生活中,打开汽水瓶盖或给水加热时,都会有气泡冒出。请说明外界因素对气体

22、溶解度的影响情况: 。 ( 3)下列物质溶于足量的水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与被溶解的物质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A生石灰 B二氧化碳 C胆矾 D硝酸钾 ( 4)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接通直流电,两电极上有气泡产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气体汇集在 a、 b两试管内。理论上正、负极上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比为 。科学家利用电解 水的实验得出的结论 : (写一点即可)。 答案:( 1)温室效应 ( 2)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或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 3) D ( 4) 1:2 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等 试题分析: 空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23、的升高而减少,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加; 在所给的四种物质中,只有硝酸钾不能与水反应或不带结晶水,所以只有硝酸钾溶于足量的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溶质与被溶解的物质是同一种物质;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 内产生的是氢气,理论上二者的质量比是 1:8,体积比是 1:2,物质的量的比是 1:2,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等。 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水的电解 山梨酸( C6H8O2)是一种高效安全防腐保鲜剂。 ( 1)山梨酸中含有 种元素。 ( 2)山梨酸摩尔质量为 。 ( 3)含 6 0

24、21023个氧原子的山梨酸的质量是 克。 答案:( 1) 3或三或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 ( 2) 112g/mol ( 3) 56 试题分析:从山梨酸( C6H8O2)的化学式可以看出,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是相等的,所以山梨酸的摩尔质量为 112g/mol;阿佛加德罗常数为 6 021023个 /mol,故含 6 021023个氧原子的山梨酸的质量是 6 021023个 6 021023个 /mol2112g/mol=56g。 考点:物质的组成,物质的量的计算。 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氦气、氢气和二氧化硫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 1)以游离态

25、存在且具有可燃性的气体是 。 ( 2)可充入霓虹灯的气体是 。 ( 3)会引起酸雨的气 体是 。 ( 4)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 答案:( 1) H2 ( 2) He ( 3) SO2 ( 4) CO 试题分析:在所给的气体中以游离态存在的是氦气和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氦气是充入霓虹灯的气体;二氧化硫与水反应会生成亚硫酸形成酸雨;一氧化碳有毒且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 考点: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氦气、氢气和二氧化硫性质 探究题 某气体中可能含有 CO、 CO2和 H2中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该气体的组成,某实验小组按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 1)实验现象: A、 D装置中均有白色沉淀产

26、生; B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亮红色; C装置中有明显现象,该现象是 。 ( 2)依据上述实验现象,该气体的组成是 。装置 A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问题与反思: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对上述实验设计提出质疑,认为没有达成实验目的。下面请你一起对上述实验装置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 答案:( 1)白色变成蓝色 ( 2)一定含有 CO、 CO2,可能含有 H2 检验并除尽二氧化碳 Ca(OH)2+CO2 CaCO3+H2O ( 3)无法确认 H2是否存在,所以应在 AB装置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 D装置应有尾气 处理 试题分析:( 1)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到水后会生成蓝色晶体五水硫酸铜;根据 A、 D装置中均有白色沉淀产生 B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亮红色可推断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CO、 CO2,由于从 A装置出来的气体中可能会带一部分水蒸气,所以即使 C装置有明显变化也不能证明原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氢气;装置A中的清石灰水是为了检验并除尽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进行书写;( 3)为了证明氢气是 H2是否存在,应在 AB装置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为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环境,应在 D装置末端加装一个尾气处理装置。 考点: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硫酸铜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