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31236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只要功夫深,铁柱磨成针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是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 A、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铁柱磨成针是铁被磨损,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 B错误; C、野草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等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 C 正确;D、风吹花落,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 D错误。答

2、案:为 C。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军事上用作照明弹的是 A镁条 B红磷 C木炭 D铁丝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在夜晚可以看得很清楚,故 A 正确;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 B 错误; C、木炭燃烧发出红光,故错误; D、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故 D错误。答案:为 A。 考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 NO2 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 NO时可选用的集气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B排水集气法 C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3、D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答案: B 试题分析: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 B正确。答案:为 B。 考点:气体的收集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气体,要先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 B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必须检验其纯度 C给玻璃器皿加热时都需垫上石棉网 D实验产生的废液需倒入指定的容器内 答案: C 试题分析:部分玻璃仪器可直接加热,如试管,故 C错误。答案:为 C。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正确读写化学符号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读法或写法正确的是 A 2Mg+2 2 个镁离子 B 3H23 个氢分子 C硫酸钠 NaSO 4 D氧化铁 FeO 答案:

4、 B 试题分析: A、离子符号书写时所带电量在前,电性在后,故 A错误; C、硫酸钠中要 2个钠离子与 1个硫酸根离子结合,故 C错误; D、氧化铁为三氧化二铁, FeO 是氧化亚铁。答案:为 B 考点:化学用语 以下做法与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不相符的是 A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 B节日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C将废弃的稻草或垃圾就地焚烧 D积极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等能源 答案: C 试题分析:稻草或垃圾就地焚烧,虽然能解决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但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造成空气污染,故 C错误。答案:为 C。 考点:化学与环境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春天柳絮四处

5、飘飞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C用水银温度 计测量体温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 AB 试题分析:柳絮飘飞是在风等外部力的作用下运动的,不是分子运动造成了,故 A错误; B、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但分子本身的体积不变,故 B错误。答案:为 AB。 考点:微粒的性质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B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C人体呼吸时吸入的是空气,呼出的全部是 CO2 D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等其

6、他成分 1 答案: A 试题分析: B、空气污染指数越高,质量越差,故 B错误;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除二氧化碳外,还有水蒸气、氮气等,故 C错误; D、空气中各成分的百分比是指体积分数,故 D错误。答案:为 A。 考点:空气 “酒驾 ”是当前热门话题之一。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酒后驾驶是一种违法行为,交警检查驾驶员是否饮酒的仪器里装有重铬酸钾(化学式为K2Cr2O7)。下列关于重铬酸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氧化物 B含有 K、 Cr、 O 三种元素 C钾、铬、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9:52:56 D重铬酸钾是由 2个钾原子、 2个铬原子、 7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 BC 试题分析: A、氧

7、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故A 错误; B、根据化学式,重铬酸钾是由 K、 Cr、 O 三种元素组成; C、钾、铬、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9*2: 52*2: 16*7=39: 52: 56,故 C正确; D、重铬酸钾是由重铬酸钾分子构成,故 D错误。答案:为 BC。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 以科学原理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 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B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因此可以利用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新物质 C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就

8、一定是由原子构成 D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一定大于原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 B、物质的组成要遵守客观事实,不能主观臆造,故 B错误; C、构成物质的微粒除原子和分子外,还有离子,故 C错误; D、分子的体积不一定大于原子的体积,但分子比构成他的原子的体积大,故 D错误。答案:为 A。 考点:推理题 某同学往如图所示的烧杯(用石蜡将烧杯和塑 料片粘在一起)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氯化钠 D蔗糖 答案: B 试题分析:石蜡熔化,说明物质溶于水时放出了热量,故 B 正确。答案:为 B。 考点:物质溶解时的吸放

9、热 下列操作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A静置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答案: D 试题分析:蒸馏可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故 D正确。答案:为D。 考点:水的净化 调味品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面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蔗糖 C味精 D芝麻油 答案: D 试题分析:芝麻油不溶于水,加入水中形成的是乳浊液,故 D错误。答案:为D。 考点:溶液 实验室存有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蒸发掉108g水后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 20。 求 :( 1)原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 2)原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溶质多少克 答案:( 1)原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10、是 144克。 ( 2)原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溶质 7 2克。 试题分析:( 1)设原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 x X 5% = ( X - 108 ) 20% X = 144g ( 2)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 = 144g 5% = 7 2g 考点:溶液的计算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左盘放物质,右盘放砝码,故 D错误;答案:为 D。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用铝做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氧气用于炼钢 D用活性炭来净化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铝做导线利用的是其导电性,故 A错误; B、干冰用于

11、人式降雨利用的是其升华吸热,故 B错误; C、氧气用于炼钢利用的是其助燃 性,故 C错误; D、活性炭净水利用的是其吸附性,故 D错误。答案:为 C。 考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是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金刚石、水、食醋 B氦气、氧化铜、水 C木炭、食盐、冰水 D氧气、碳酸钙、空气 答案: A 试题分析: B、水是纯净物,故 B错误; C、食盐是化合物,冰水是纯净物,故C错误; D、碳酸钙是化合物,故 D错误。 考点:物质的分类 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 “铁 ”、 “锌 ”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答案: C 试题

12、分析:物质中含有铁、锌、钙等都是指元素,而不是单质。故 C正确。答案:为 C。 考点:元素 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铁原子的质子数为 26,相对原子质量为 56,则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56 B 30 C 28 D 26 答案: D 试题分析: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故 D正确。答案:为 D。 考点:原子 钛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FeTiOx,其中铁元素和钛元素的化合价均显 +3价,则 x为 A 2 B 3 C 4 D 6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 0 原则,( +3) +( +3) +( -2)*x=0, x=3,故 B正确。答案:为 B。 考点:化合价 不

13、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核外电子数不同 D中子数不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 B正确。答案:为 B。 考点:元素 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A SiO2 B Al2O3 C NO2 D Fe2O3 答案: C 试题分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故 C正确。答案:为 C。 考点:元素、化学式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地球表面约 71%被水覆盖,因而供人类生产生活用水极为丰富 B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C电解水得到氢气

14、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2 1 D江河湖泊的水经沉淀、过滤、消毒、杀菌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 答案: A 试题分析:地球上水的问题虽然很大,但淡水资源有限,可供人利用的淡水就更少,故 A错误。答案:为 A。 考点:水资源、水的组成 填空题 以下是研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 。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 _。 (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其中 MnO2起 作用,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发生装

15、置应选择 _ 。由此可知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考虑的因素 _。 ( 4)若用如图所示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 收集 H2,则 H2导入端为 (填 “a”或 “b”) 答案:( 1)酒精灯,分液漏斗 ( 2) A , E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 3)催化, H2O2 H2O + O2 , B,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 4) b 试题分析:( 2)高锰酸钾为固体,需要加热,故选用的装置为固固加热型装置,A;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为 E;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 2)二氧化

16、锰在分解过氧化氢的实验中是起催化作用;过氧化氢分 解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为液体,二氧化锰为固体,不需要加热,故发生装置应选固液不加热型, B;发生装置的选择主要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4)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要长进短出,将空气从 a端排出。 考点:氧气的制取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集气瓶中的燃烧匙内放有一定量的红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后,打开弹簧夹。 (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_ ( 2)该实验的现象是 _,可代替红 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药品是 _(填序号)。

17、 A木炭 B铜丝 C铁粉 D蜡烛 ( 3)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_(填化学式),由此实验可推知该气体具有 _ 性质。 ( 4)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_ 。(任写一条) 答案:( 1) P + O2 P2O5 ( 2)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约占总体积的 1/5 , B ( 3) N2 , 难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4) 红磷的量不足或未冷却至室温或装置气密性不好等 试题分析:( 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2)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剩余体积的 1/5;木炭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使集

18、气瓶中的压强变化不大,故 A错误;铜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故 B正确;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生锈时会与水反应,故 C错误;蜡烛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故 D错误;( 3)红磷燃烧时与氧气反应,集气瓶中剩下的是氮气,从实验中可知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溶于水;( 4)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原因主要是集形瓶内的压强减小太少,原因可能有:装置气密性差、红磷量不足等。 考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回答下列有关实验仪器和实验操作的问题。 ( 1)取用块状药品一般用的仪器是 _ 。 ( 2)进行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_ 。 ( 3)配制 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和量取、 _、装

19、瓶贴标签,量取时用到的仪器是 _,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 _。 答案:( 1)镊子 ( 2)引流 ( 3)溶解, 量筒、胶头滴管, 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试题分析:( 1)用镊子取用块状药品;( 2)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溅出;( 3)溶液配制时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最以时要用量筒,有胶卷滴管,以便准确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溶液的配制 有关水 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 1)图 A 为简易净水装置,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_ ; 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 _ ; ( 2)图 B为简易水电解器,是将 _能转化为化学能,与

20、B管相连的电极是 _极,这一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_。 答案: ( 1)吸附异味,过滤 ( 2)电, 负, 氢原子和氧原子 试题分析:(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净水时用于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小卵石和石英沙的作用主要是过滤;( 2)水电解时,是将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从A、 B管中收集的气体的体积比较,可知 B管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 考点:过滤和水电解 用化学符号表示: ( 1)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 ( 2)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 ; ( 3)分析 KClO3中氯酸根的构成和化合价,则氯酸钙的化学式为 _; ( 4)水通电分解的符号表达式 ; ( 5)镁条

21、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 答案: ( 1) N ( 2) CuO ( 3) Ca(ClO3)2 ( 4) H2O H2 + O2 ( 5) Mg + O2 MgO 试题分析:( 1)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氮元素, N;( 2)要先写出氧化铜的化学式,再在铜元素上标出化合价;( 3) KClO3中氯酸根为 +1价,故与钙离子结合要 2 个氯酸根离子;( 4)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5)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考点:化学用语 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 ( 1)小军要配制 50g溶质质量分数为 24的硝酸钾溶液,需硝酸钾质量为 g。 ( 2)量取水时,如果按照

22、图 A的方法读数,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 “偏大 ”或 “偏小 ”); B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 答案:( 1) 12 ( 2)偏小 ( 3)加快硝酸钾溶解速度 试题分析:( 1) 50g*24%=12g;( 2)仰视会使量取的水偏多,故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可加快溶解的速率。 考点:溶液的配制 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 1)锶属于 (填 “金属 ”或 “非金属 ”)元素。 ( 2)从图 1、 3中可获取的一条信息是 。 ( 3)图 2所表示的微粒的化学符号是 。 答案:( 1)金属 ( 2)核电荷数为 38、相对原子质量

23、为 87 62等(合理即可) ( 3) Sr2+ 试题分析:( 1)锶由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2)图 1可获得的信息有核电荷数、电子层数等;图 3可获得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等;( 3)比较图 2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可知该粒子为离子。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 计算题 化学实验室加热用的酒精灯里的燃料是乙醇,化学式为 CH3CH2OH,试计算: ( 1)一个乙醇分子里含有 个原子; ( 2)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3)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 4)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至 0 1%) 答案:( 1) 9 ( 2) 4

24、6 ( 3) 12: 3: 8 ( 4) 52 2% 试题分析:( 1) 1 个乙醇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为: 1+3+1+1+2+1+1=9;( 2)相对分子质量为: 12*2+1*6+16=46;( 3)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2:1*6: 16=12: 3: 8;( 4)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2 2%。 考点:化学式的计算 在 20 时,向质量均为 50g的 5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然后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如有不溶解的氯化钾,则过滤除去)加入氯化钾的质量与所得溶液的质量见下表 实验编号 1 2 3 4 5 加入氯化钾的质量 /g 5 10 15 20 25

25、溶液的质量 /g 55 60 65 67 67 ( 1)在 20 时,实验 3所得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之比为 _; ( 2)在 20 时,实验 5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_g; ( 3)在 20 时,实验 1所得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_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 4)在 20 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 3_ 实验 4_ 实验 5(用“”或 “”或 “=”填空) 答案:( 1) 3:10 ( 2) 17 ( 3)加氯化钾、蒸发水、降温(任写一条即可) ( 4) , = 试题分析:( 1)实验 3所得溶液为 65g,溶剂为 50g,故溶质为 15g,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15: 50=3: 10;( 2)实验 5中溶液的质量为 67g,溶剂为50g,故溶质的质量为 67g-50g=17g;( 3)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方法有加氯化钾、蒸发水或降温;( 4)实验 3为不饱和溶液,实验 4和5为饱和溶液,故溶质质量分数为实验 3小于实验 4和 5,实验 4和 5的相等。 考点:饱和溶液和溶解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