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宜兴市树人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31269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江苏省宜兴市树人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届江苏省宜兴市树人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届江苏省宜兴市树人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届江苏省宜兴市树人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届江苏省宜兴市树人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江苏省宜兴市树人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中 ,前者是物理变化 ,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食物腐烂 B汽油挥发、胆矾研碎 C酒精燃烧、铁生锈 D水的电解、干冰升华 答案: A 试题分析: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冰雪融化并没有改变水的组成,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食物腐烂后变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汽油挥发是汽油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胆矾研碎也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 C、酒精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铁生锈后变成了不同于铁的的物质,所以都 是化学变化; D、水电解后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2、,属于化学变化,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从固态变为液态,三态变化都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 考点: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某班同学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1/5。下列对这两种现 象解释合理的是 甲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甲同学可能没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乙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乙同

3、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 B只有 C只有 D只有 答案: B 试题分析: 的操作都会使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溢出,导致进入瓶内的水超过瓶内空气体积的 1/5; 的操作都会导致进入瓶内的水少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考点:用红磷燃烧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的误差分析 金属元素 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0,它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已知它与碳酸根组成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0,则它与硝酸根组成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164 B 136 C 402 D 428 答案: A 试题分析: 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0,碳酸根的相对质量为 60,而 M与碳酸根组成的物

4、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0,所以其化学式为 MCO3, M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其硝酸盐的化学式为 M( NO3) 2,所以相对分子质量 =40+( 14+163)2=40+622=164 考点:化学式与化合价的关系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中拿出导管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可加入硫酸铜溶液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 21%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分解反应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一薄层沙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后,如果先熄

5、灭酒精灯,再从水中拿出导管,试管中的气体冷却会导致气压减小,水槽里的水会通过导管流入试管使其遇冷炸裂,所以不准确;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可加入硫酸铜溶液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的 21%,而不是只质量;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氧气比氮气的沸点高,使氮气先蒸发留下液态氧,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需要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一薄层沙,可以防止生成的融化物溅落而炸裂瓶底 考点:实验室和工业上制取氧 气的原理、空气中氧气含量等 关于下列几种微粒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有 是离子 B 和 属同种元素 C 和 化学性质相似 D

6、 属非金属元素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在离子中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 都是离子; B、 的质子数相同,都属于氟元素的粒子; C、 和 的最外层都有 7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一个电子,所以化学性质相同; D、 是氟元素的原子,氟属于非金属元素 考点:对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正确认识 我市盛产茶叶, “雪青 ”、 “清润茗芽 ”等绿茶享誉省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 C76H52O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 26个氢分子 B单宁酸中含有 76个碳原子、 52个氢原子和 46个氧原子 C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 76: 52: 46 D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只含有 52个氢原子而不存在氢分子; B单宁酸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只能说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 76个碳原子、 52个氢原子和 46个氧原子 ; C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应该是12X76:52:16X46,计算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时应该用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后再相比,所以只有 D是正确的 考点:正确理解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氢气在空气中燃

8、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的现象是正确的,但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应该是产生大量白烟,化学中的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小液滴,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小颗粒而不是小液滴,所以这两种说法是错误的, 是正确的实验现象。 考点:对燃烧现象的正确描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C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例如

9、碳元素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磷元素的单质有红磷、白磷,氧元素的单质有氧气、臭氧等等,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还可能是混合物;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正确; C、分子只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一,有的物质由原子或离子构成,如铁和 的混合物中就没有分子; D、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只能由两种元素组成,如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 考点:纯净物、混合物、氧化物的元素组成和微观构成构成 下列符号中数字 “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 2Cl两个氯原 子 B CO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 氧化镁中镁原子的化合价为 +2价 D Fe2+ 一个铁离子带

10、两个单位正电荷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一个数字后就只表示原子个数,正确; B、二氧化碳分子中只含有氧原子而没有氧分子; C、氧化镁中应该说 元素的化合价是 2价,而不是 原子; D、 Fe2+是亚铁离子而不是铁离子,把两种离子符号张冠李戴了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和化合价的用语描述 人们常说菠菜中富含铁质,这里所说的 “铁质 ”应理解为 A铁原子 B铁单质 C铁离子 D铁元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质由元素组成。菠菜中不可能含有铁单质,所以也不会有铁原子,所以 A、 B 两项都不对;铁离子在溶液中呈黄色,而菠菜是绿色的,所以也不含铁离子 考点:物质组成的正确描述 下列

11、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 A、读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 B、称量固体时应该是左物右砝,而这里放颠倒了; C、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导流; D、把块状固体放入试管时应该先把试管横放,然后把固体放在试管口,慢慢竖立试管让固体缓缓滑到试管底部,以免击破试管底 考点:学生实验基本操作 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人的呼吸过程 B铁质菜刀生锈 C蜡烛燃烧 D农家肥料的腐熟过程 答案: C 试题分析:上述四个过程都发生了氧化反应,其中 A、 B、 D反应的速率很慢,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属于缓慢氧化;而蜡烛燃烧有发光发热的现象,反应速率快,属于剧烈氧化 考点:区分缓慢氧化和

12、剧烈氧化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碘酒 C矿泉水 D冰水共存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 B、碘酒是碘溶解在酒精里形成的混合物; C、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也是混合物; D、冰和水的成分相同,都是水,所以选 D 考点:区分化合物与纯净物 家庭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如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就含有放射性元素氡。若一种氡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86,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22,这种氡原子的中子数为 A 86 B 136 C 222 D 66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所以氡原子的中子数 =22

13、2-86=136 考点: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和中子数以及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 从分子角度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膨胀 -袋内的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B向篮球中充气 -分子间有间隔 C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分子是可以分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水加热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了,分子本身的体积是一定的,所以错误; B、气体分子之间有很大的间隔,所以气体容易被压缩; C、酒精分子会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证明分子是可分的 考点:

14、 用分子的有关性质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填空题 (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格。 2个氮分子 ; 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 +5价 ;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过氧化氢分解 ”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答案: N2; P2O5( +5标在 P的正上方); H2O; H、 O 试题分析: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每个氮气分子含有 2个氮原子;磷元素的化合价 +5应该标在磷元素符号的正上方;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考点:分子、原子、化学式、化合价的书写和表示方法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

15、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族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0 2 3 Li 锂 6 941 4 Be 铍 9 012 5 B 硼 10 81 6 C 碳 12 01 7 N 氮 14 01 8 O 氧 16 00 9 F 氟 19 00 10 Ne 氖 20 18 3 11 Na 钠 22 99 12 Mg 镁 24 31 13 Al 铝 26 98 14 Si 硅 28 09 15 P 磷 30 97 16 S 硫 32 06 17 Cl 氯 35 45 18 Ar 氩 39 95 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硼元素的一条信息: _。 16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

16、变化中比较容易 (选填 “得 ”或 “失 ” )电子,形成的粒子符号为 。 第 11号元素与第 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 ,构成该物质的粒子是 (选填 “分子 ”、 “原子 ”或 “离子 ”)。 答案: 硼的原子序数为 5或相对原子质量为 10 81等 得; S2-( 2-写在右上角) MgCl2;离子 试题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小方块分别告诉了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和相对原子质量; 16号元素最外层有 6个电子,容易得到 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 11号元素是钠元素, 17号元素是氯元素,它们形成的化合物跟氯化钠一样是由离子构成的。 考点: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小方块提

17、供的信息、根据最外层电子数推断化学式,物质构成的知识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在括号内注明是化合反应还是分解反应 (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 ) ( 2)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 ) (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答案:( 1) 2H2 O2 2H2O 化合反应 ( 2) 2KClO3 2KCl+3 O2 分解反应 ( 3) 2KMnO4 K2MnO4 +MnO2+ O2 试题分析:这几个化学方程式都是教材上出现过的,一定要先把化学式书写正确、然后配平,最后标明反应条件、气体或沉淀符号。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

18、 1)净化水的方法有: 过滤 加明矾吸附沉降 蒸馏 消毒杀菌 活性炭吸附。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将 所选用的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填序号) 。 ( 2)自来水厂常用次氯酸钙 Ca(ClO)2进行消毒,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 3)若用过滤的方法在实验室净化一杯浑浊的河水,必须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该仪器的作用是 。 ( 4)如果地下水硬度大,或者坑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不能直接饮用,都可以采取 的方法,来降低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区分硬水和软水的常用方法是(写出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 。 ( 5)小刚利用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

19、1中所收集的气体为 , 与试管 2中电极相连的是电源的 (填 “正 ”或 “负 ”)极;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通电分解水的符号表达式为 。 答案:( 1) ( 2) +1( 3)玻璃棒、引流( 4)煮沸;分别加入肥皂水,搅拌,起浮渣的是硬水,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 5)氢气;正;氢元素和氧元素; H2OH2+O2 试题分析:( 1)自来水的生成过程是吸附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投药消毒( 2)次氯酸钙中钙是 +2价、氧是 -2价,所以氯是 +1价( 5)电解水是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而且二者的体积比为 1: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记得了这些就很容易解答这一小

20、题了 考点:水的净化方法、根据化学式推求化合价、过滤操作、硬水和软水的区分与硬水的软化方法、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和结论以及化学符号表达式 现有 A、 B、 C、 D四种元素,其中 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元素是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元素的原子失去 1个电子后仅剩下 1个质子, D元素的原子失去三个电子后与氖原子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 A元素单质的符号是 , B元素的离子符号是 , A、 C、 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答案: O2、 Na+ 、 Al(OH)3 试题分析:地壳中含 量最高的元素是氧;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是氯化钠,所以钠元素是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21、氢原子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D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2、 8、 3,应该是铝元素。铝元素的化合价为 +3,氢氧根的化合价为 -1,就不难推出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了。 考点:元素的推断以及化学式的书写 探究题 小明发现一种淡黄色的粉末可以用于杀菌、消毒和漂白,于是想探究该固体的成分。 提出问题 该淡黄色固体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 1)硫单质是一种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点燃硫单质,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2)过氧化钠( 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 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少量该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 2mL水,振荡并观察现象。 方

22、案二:在燃烧匙里放少量该固体,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比较以上两方案,你认为的最佳方案是 ,理由是(从环保、操作等角度分析) 。 实验验证并得出结论 小明向盛有少量该固体的试管中加入 2mL水,立刻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并且验证出该反应同时生成了氢氧化钠( NaOH)。通过实验验证,确定该淡黄色粉末为过氧化钠。 小明想对生成的气体成分判断,他 提出了以下两种假设: 该气体是 CO 该气体是 O2 你认为上述假设哪个更合理?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合理假设(写出简要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计算 在过氧化钠( Na2O2)中, 氧元素的化

23、合价为 ; 过氧化钠中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78克过氧化钠与多少克二氧化碳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列式计算 ) 答案:方案一,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对环境无污染。 假设 合理,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 2mL水,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燃烧 证明是氧气 计算 在过氧化钠( Na2O2)中, -1 ; 3:16 44克 试题分析:硫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空气,而且把过氧化钠直接放入水中更简便;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不可能生成一氧化碳气体;氧气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是检验氧气的方法;过氧化钠中钠元素显 +1价,所以氧元素显 -1 价;过氧化钠中钠、氧元素的质量比 =232: 162=23: 16;78g过氧化钠含氧元素质量为 78162/232+162=32g,所以二氧化碳质量为32g(12+162)/162=44g 考点: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污染空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根据化学式推求化合价以及化学式的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