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31273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 “生态文明建设 ”首次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合理开发清洁能源 B全面关停化工企业 C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 D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和塑料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C、 D都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做法, B虽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但该做法无法实施,因为化工企业关系到民生、国防等方方面面,不能全面关闭,只能关闭部分高污染的企业,大部分化工企业应该尽量减少排污,朝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考点:环境保护 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 C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氧气和空气 D用硫酸铜溶液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质的鉴别,是加入某试剂后会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根据不同的现象,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对它们作出判断与区分。 A、加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没变浑浊的是氧气。可以区分。 B、两种气体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无法区分。答案:选 B。 C、带火星木条伸入,复燃的是氧气,没明显变化的是空气。可以区分。 D、加入硫酸铜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溶液(因为硫酸铜溶液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没有现象的是水。可以区分。 考点:物质

3、的鉴别 化学家创造出一种物质 “干水 ”, 其每个颗粒含水 95,外层是 SiO2 ,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清水高三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干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 B干水中的水分子不 再运动 C用干水吸收 CO2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D通常情况下,干水为液态。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由题知,干水属于混合物,其成分为水和二氧化硅,而冰的成分为水,所以干水和冰不是同一种物质。错误。 B、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错误。 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干水将二氧化碳吸收,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正确,答案:选 C。 D、由于干水外层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一种固体物质,所以通常情况下,干水为

4、固态。错误。 考点:分子的性质,二氧化硅的状态,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五个氢原子 -: H5 B三个水分子: 3H2O C两个钙离子: 2Ca+2 D四个铵根离子: 4NH3+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氢原子用 H表示,粒子个数应写在符号前面,正确写法应该是5H。 B、正确,答案:选 B。 C、离子符号书写时,应在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正负号。正确写法应该是 2Ca2+。 D、铵根的写法应该是 NH4, NH3是氨气。正确写法应该是 4NH4+。 考点:化学用语的书写 2013年 1月 19日,首个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发布。如图为元素汞的信息,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

5、一项是 A汞属于非金属元素 B汞的核电荷数为 80 C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00.6g D在化学反应中,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汞的汉字结构中虽没有金字旁,但却是金属元素。错误。 B、方框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序数,该数值等于原子的核电荷数,也等于质子数,也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正确。 C、方框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但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克,而是 “1”,通常省略不写。错误。 D、根据汞原子结构示意图,其最外层为 2个电子,比 4小,在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错误。 考点:元素周期表每个方块各数字或符号所表示 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信息 下列物质由离子

6、构成的是 A水 B硫酸铜 C氦气 D C60 答案: B 试题分析:水、 C60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氦气是由原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教材中经常提到的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氯化钠,它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考点:物质的构成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使用节水型马桶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答案: C 试题分析:爱护水资源分为两方面,一为节约用水,二为防止水体污染。 A属于第一方面, BD属于第二方面。 考点:爱护水资源措施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为: 下列从图中所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图中有两种不同的氧化物 B反应前后分子的

7、种类不变 C反应过程中没有单质生成 D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图中从左到右 1、 3两种物质符合要求,故 A正确。 B、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一定会发生变化,变成新的分子。故 B 错误。 C、单质是指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图中第 4 种物质是单质,故 C错误。 D、从图中看出,反应前碳为单质,反应后变成了化合物 CO,碳元素的化合价由 0 变成 +2,另外,氢元素的化合价也发生了改变,由 +1 变成了 0,故 D错误。 考点:根据微观粒子判别氧化物、单质及化学反应 如图所

8、示,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A图表示向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的 MnO2反应过程中生成 O2的质量与时间关系 B图表示向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的 MnO2反应过程中溶液中水的质量与时间关系 C图表示一定量 KMnO4加热制取 O2过程中,残留固体中 Mn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D图表示加热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的反应过程中 MnO2的质量变化关系 答案: B 试题分析:化学图像识别,一般应该看起点、拐点和变化趋势三个方面。 A、起点:从图上看,当反应时间为 0的时候,纵座标(生成氧气的质量)已有一定的量,而事实上当反应时间为 0的时候,产生氧气的质量也是 0,故单从起点看, A不符合该图。如果要符

9、合,应将图中的两条线整体向下平移,直到线的起点在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上。 B、起点:当反就时间为 0的时候,纵座标(溶液中水的质量)已有一定的量,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反应还没开始的时候,过氧化氢溶液中就已 有一定量的水存在,从起点看,满足要求;拐点:所谓拐点是指线条突然发生变化的点。结合变化趋势分析如下: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水的量越来越多,图上表现为直线向上变化,但当反应进行到完成时,水的量就突然不再增多,而是保持原有的水的质量不变,图上表现为直线平行与横座标,从直线向上变化到直线平等与横座标,必然存在一个拐点。故 B符合该图。答案:选 B。 C、从起点看,该图不符合,因为反应时间为 0的时候,残

10、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也应该是 0。如果要符合,也该将两条线整体下移到起点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D、双氧水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 作为催化剂来使用的,其质量并不发生改变,图上应体现为是从左到右的一条平行于横座标的直线,且起点不在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上,因为反应时间为 0的时候,二氧化锰就已有一定的质量了。故 D错误。 考点:化学图像的识别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O2 B Na2O2 C SO2 D NO2 答案: A 试题分析:氧分子是一种单质分子,只含氧元素一种元素,且为双原子分子。故答案:选 A。 考点:化学式书写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11、 A在点燃的条件下,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三氧化二铁 B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铁、硫、石蜡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具有氧化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黑色物质不是三氧化二铁,而是四氧化三铁。错误。 B、硫燃烧,生成的气体是有刺激性气味的,错误。 C、铁、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都只有一种,确实属于化合反应,但石蜡燃烧,生成物有二氧化碳和水两种,不符合化合反应的定义,错误。 D、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氧可以是氧单质即氧气,也可以是化合物中的氧,也就是

12、说,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确实属于氧化反应,氧气也是具有氧化性的,而且氧气是最常用的氧化剂。 D正确。 考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净水器能杀菌消毒 B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 C小卵石和石英沙的作用都是过滤 D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简易净水器中装的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等物质具有过滤作用,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活性炭还具有吸附作用,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异味等,经过该净水器处理的河水,只是除去了上述杂质,河水中含有的一些可溶性杂质,如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是除不掉的,要除去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只能采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水

13、中的病菌等也无法杀死。故答案:选 C。 考点:简易净水器净水原理 厨房里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拉面条 B磨豆浆 C切黄瓜 D酿米酒 答案: D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指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A、拉面条只是面粉由粉末状变成丝状,并没产生新物质。 B、磨豆浆只是豆的状态发生变化,由块状变成粉末状,没有产生新物质。 C、切黄瓜只是黄瓜由块状变片状,也只是状态发生变化,没产生新物质。 D、酿米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考点:化学变化判别 生活中常接触到 “加碘食盐 ”、 “高钙牛奶 ”,其中的 “碘 ”和 “钙 ”应理解为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 “加

14、碘食盐 ”、 “高钙牛奶 ”都是宏观物质,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故碘、钙都是指元素, C正确, B、 D错误。这些元素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故 A错误。 考点: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 下列物质既是空气的成分,又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化铝 B氧气 C水蒸气 D稀有气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空气的成分中不包含氧化铝,故 A肯定错误。根据氧化物的定义: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剩余的三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只有 C。 考点:空气成分,氧化物判别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点燃酒精灯时不能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错误。 B、过滤操作时应符合 “一贴

15、、二低、三靠 ”这些要求。本题中有以下错误:应用玻璃棒引流;滤纸应低于漏斗边缘;漏斗下口应紧靠烧杯内壁,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错误。 C、正确。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答案:选 C。 D、用天平称量时,应将称量物放左盘,砝码放右盘。错误。 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现象 解释 A 50mL水与 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八月桂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1滴水中约含 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D 水电解 分子不会变成其他分子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正确,因为分子间

16、有间隔,混合后水分子钻到了酒精分子的空隙中,致使总体积比 100小。 B、正确,分子从桂花运动进入人的鼻子。 C、正确,一滴水的体积很小,这么小的一滴水中还有这么多个分子,可见每个分子的体积、质量都非常小。 D、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该变化中,水分子变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发生了改变, D错误。 考点: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下列含有硫元素的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 H2SO3 B H2SO4 C KHSO3 D Na2S2O3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0的原则,分别求算出硫元素的化合价,再进行

17、比较即可。假设硫元素化合价为 X。 A、 (+1)2+X +(-2) 3=0,解得 X=+4。 B、 (+1)2+X +(-2) 4=0,解得 X=+6。 C、 (+1)+ (+1)+X +(-2) 3=0,解得 X=+4。 D、 (+1)2+2X +(-2) 3=0,解得 X=+2。化合价最高的是 B。 考点:化合价计算 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食物腐烂 C钢铁生锈 D植物呼吸 答案: A 试题分析:缓慢氧化是指进行的很缓慢的氧化反应。蜡烛燃烧,反应很剧烈,发出光,放出大量热,所以 A不属于缓慢氧化。 考点:缓慢氧化与燃烧的判别 下列物质不作为空气污染物计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18、基本监测的是 A CO2 B SO2 C CO D PM10、 PM2.5 答案: A 试题分析: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三种气体及可吸入颗粒物,现在将臭氧也作为大气污染物而列入空气质量预报范 围。 D选项中的 PM10、 PM2.5是指直径为 10或 2.5微米的固体颗粒物,属于可吸入颗粒物的范围。对照上述可知,本题选 A。 考点:大气污染物 填空题 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 的仪器名称 。 (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选用的装置组合最好是。某小组同学使用的实验装置气密性很好,且是

19、在气泡连续并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氧气,但收集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始终在 95%左右,试分析原因可能是 。 ( 3) F是一种可用于洗气、集气等多种功能的装置。小强想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较干燥的氧气,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A和 F进行组装,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验满的方法是 。 ( 4)实验室也常用 A装置制备甲烷( CH4)气体,推测其反应物是 (填序号)。 A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 B Na2CO3固体和水 C CO2和 H2 答案: 集气瓶 BD,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含有一定的水蒸气 KClO3 KCl O2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20、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 b处,观察是否复燃,若复燃,则已满。 A 试题分析:( 2)气体发生装置分两种:固固加热型( A)和固液不加热型( B)。过氧化氢制氧气,过氧化氢为液体,催化剂二氧化锰为固体,且反应不需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 B。气体收集装置选择要依据气体的密度及水溶性。如果密度比空气大,选择向上排空气法( C),如果密度比空气小,选择向下排空气法( E ),如果不溶于水,选择排水法( D)。另外,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优点还有:收集到的气体干燥;而排水法收集气体的优点是:收集到的气体较纯净。综合起来,本题要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 ,故选 BD。 ( 3)任何固体物质,尤其是粉末

21、状固体在保存的过程中,都会吸收一些空气中的水份,这些水在加热的时候就会变成水蒸气在较冷的试管口冷却下来变成液态水,如果管口向上,这些水就会倒流到热的管底,引起试管的破裂。 ( 4)根据( 2)中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不难推出反应物都应该是固体,故选A。 考点: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收集装置的比较,制取氧气的表达式。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自然界大部分水不能直接使用,都是要经过净化后方可使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洪涝地区 的灾民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的步骤有: 用明矾进行化学沉降; 用漂白粉消毒杀菌; 过滤; 加热煮沸。 上述处理过程中有关步骤合

22、理的顺序是 (填序号)。 ( 2)许多地下水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这种水叫硬水,不能直接饮用。请用你所学知识来证明某城市的地下水是硬水,方法是 。 ( 3)水在自然环境中不易分解,但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在右图所示的装置中,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甲管中气体的体积与乙管中气体的体积之比为 。 答案: 取样,向其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搅拌,产生较多的浮渣,是硬水。 H2O H2 O2 1 2 试题分析:( 1)所谓合理的顺序是指净化水的效果由差到好排列。用明矾化学沉降尽管能吸附水中的小颗粒固体杂质,但这些固体杂质仍在容器底部,只是与水分层,并没有分离,故效果最差。过滤能除去

23、固体杂质,得到的水中不再含固体,但病菌、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并没有除去,故效果次之。用漂白粉消毒杀菌能去除病菌,但其效果没有加热煮沸好,加热煮沸除可除去病菌外,还能除去部分或全部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 2)硬水的检验是加入肥皂水搅拌,观察 有没有泡沫或浮渣。其原理是利用肥皂的成分硬脂酸的钠盐与钙镁化合物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硬脂酸钙、硬脂酸镁形成沉淀(即所谓的浮渣),所以看到有浮渣即意味着该水为硬水。 考点:水的净化,硬水的检验,电解水实验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 周期 IA 0 1 1 H 1.008 A A A V A A A 2 He 4.003 2 3 Li 6.941 4

24、 Be 9.012 5 B 10.8l 6 C 12.01 7 N 14.0l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3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符号 ;人体内含量最高的元素名称 ; 由 1、 8、12号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 2)相对原子质量为 35.45的元素是 (填 “金属 ”或 “非金属 ”)元素,它在反应中容易 (填 “得到 ”或 “失去 ”)电子;氦元素最外

25、层电子数为 ,表中与其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 (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序号 )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电子数不同 ( 4)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填粒子符号)阳离子 ,阴离子 。 答案: ( 1) Al 氧 Mg(OH)2 ( 2)非金属 得到 2 氖和氩 ( 3) A ( 4) Na+ O2- 试题分析: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依次为氧、硅、铝、铁,其中氧、硅为非金属,铝、铁为金属。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1、 8、 12三种元素分别为氢、氧、镁,对于由 3种或以上元素组成化合物,一般先把其中的两种组成原子团,然后

26、再与第三种元素结合形成化合物。书写化学式时,应将正价元素放在前面,负价元素放在后面。所以答案:为 Mg(OH)2。 ( 2)每个方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查表得知相对原子质量为 35.45的元素是氯元素,它是非金属元素。由于氯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7,比 4大,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氦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它与有多个电子层的最外层为 8个电子的结构一样,都属于稳定结构,或者说周期表中同一纵行中的元素化学性质都是相似 的。故答案:为氖和氩。 ( 3)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由定义知,只要核电荷数、质子数相同,这一类原子就

27、属于同种元素。所以不难理解,元素与元素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 ( 4)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面为第一层 2个,第二层 8个。阳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那该原子应该有 3个电子层,且第 3层上的电子数小于 4,所以符合答案:的有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等。阴离子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的,那该原子应该有 2 个电子层,且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大于 4,满足要求的有氧离子、氟离子等。 考点: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示 意图,离子符号及化学式的书写等。 某同学用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放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 2)若某同学得出的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1/5。能得出此结

28、论的实验现象为 。 ( 3)小明利用如右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 白磷的着火点 40 。 实验准备 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 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 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 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 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被引燃;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 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一是: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原因是 ;现象二是: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 4mL时停止流下。利用必要的数据说明原

29、因 。 答案: ( 1)产生大量白烟 P+O2 P2O5 ( 2)集气瓶中水面上升约点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 3) 先变大,后恢复原样。 白磷燃烧,将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气压减少,故水被吸入。现象二分析:集气瓶体积为 230mL,白磷燃烧将其中约五分之一的氧气消耗,其体积占 46mL,注射器中的 46mL水就会被吸入集气瓶,注射器中剩余水的体积就约为 50-46=4mL 试题分析:( 2)空气中氧气体积有多少,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只能通过等量替换法来推测,即把氧气消耗,并用水来替代消失的氧气的体积,通过观察水占空气体积的多少,间接推知氧气占体积多少。所以答案:为集气瓶中水面上升约点空气总体积

30、的五分之一。 考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改进 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在括号中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 ( 2) 加热暗紫色固体制取氧气 ,( ); ( 3)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 ( 4)在 “宏观 微观 符号 ”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答案: ( 1) Fe+O2 Fe3O4 化合 ( 2) KMnO4 K2MnO4+MnO2+O2 分解 ( 3) C+O2 CO2 ( 4) CO+NOCO 2+N2 试题分析:( 2)暗紫色固体指高锰酸钾,氯酸钾是白色固体,过氧化氢是无色液

31、体。 ( 4)根据右侧图例,我们不难得出,反应物为 CO和 NO,生成物为CO2和 N2。 考点:化学符号表达式的书写、反应类型的判别,微观粒子的认识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1)现有 H、 N、 O、 Ne四种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能用于炼钢的气体是 ;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 通电发红光的气体是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 2)日常生活中的不少用品与水银有关,体温计就是其中之一。小明偶患感冒,量体温时不小心将体温计滑落摔碎,地面上散落许多水银珠。小明就想:水银有毒吗?怎样清理?经网络搜寻,小明获取以下

32、有关水银的资 料:水银学名为汞, 常温下是银白色液体, 密度大, 易蒸发且吸附性特别好, 不溶于水, 汞及汞的大多数化合物有毒。汞在化合物中常表现为 +2价, 能与硫反应生成不易溶于水的无毒物质 硫化汞。依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水银物理性质的有 (选填序号)。 水银是由 构成(填粒子符号)。 汞和硫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该反应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 (填粒子符号)。 答案: ( 1) O2 H2O Ne N2 ( 2) Hg 汞 +硫 硫化汞 Hg、 S 试题分析:( 1) 氧气的用途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炼钢属于支持燃烧这一范围。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氧化物必须含氧元素,且另

33、一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必须要尽可能小,这样组成的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才能最小,另一种元素一定是氢元素,没有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氢更小了,所以该氧化物为氢与氧组成的水或过氧化氢,当然只能选择其中的水。 通电会发出各色光的是稀有气体,这里只出现氖气。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占空气总体积的 78%。 ( 2) 物理性质是指不需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色态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及溶解性等。这 里有 符合要求。 水银是金属,它由原子直接构成,故填写汞原子的符号 Hg。 根据题目信息,可得出反应物为汞、硫,生成物为硫化汞,反应条件没有明确指出,即为在通常情况下,故表达式写成:汞 +硫 硫化汞

34、。该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包括汞原子( Hg)和硫原子( S)。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物理性质的判别,物质的构成,信息表达式的书写,原子概念的理解 探究题 人教版新课标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以及 “寻找新的催化剂 ”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别量取 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 A、 B 两支试管中,向 A试管中加入 ag氧化铁( Fe2O3)粉末,并分别在 A、 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

35、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 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待 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将实验 中的剩余物进行分离,并将所得氧化铁粉末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 ag。 分别量取 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 C、 D 两支试管中,向 C试管中加入 ag氧化铁粉末,向 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 1)在第 步中,要使剩余物分离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必须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玻璃棒、烧杯和 ,玻璃棒的作用是 。 ( 2)在第 步实验中,可以用点滴板(如右图所示)代替试管C、

36、 D完成, 改进后的优点是 。 【实验结论】 ( 1)实验 和 分别可以证明:氧化铁的 和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 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2)写出实验 的 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的符号表达式 。 【实验评价】 实验设计 的目的是 ; 若实验 观察到 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知识拓展】 (1)查阅资料得知, CuO、 CuSO4、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只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 MnO2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

37、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2) 马铃薯长期放置后会发芽,发芽马铃薯中含有一种致毒成分茄碱( C45H73O15N),又称马铃薯毒素,是一种弱碱性的甙生物碱,又名龙葵甙,大量食用未成熟或发芽马铃薯可引起急性中毒。 茄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茄碱中氢、氧两种元素的元素质量比为 ; 茄碱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33.5g茄碱中含有 g碳元素。 答案: 【实验探究】 过滤,漏斗,引流。 节约药品,可以做对比试验(答案:合理即可)。 【实验结论】 化学性质和质量 H2O2 H2O O2 【实验评价】 探究氧化铁是否比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更好 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铁好 【

38、知识拓展】 B 867 73:240 27.7% 270 试题分析: 【实验探究】 在第 步中,实现的是固体氧化铁与液体水的分离,故通过过滤实现。过滤用到的仪器除上述外,还缺少漏斗。 用点滴板代替试管的最大优点是节约了药品用量。 【实验结论】 实验 的实验目的是为了说明用过的氧化铁仍具有改变过氧化氢反应速率的这一性质,也就是说它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实验 中 “所得固体质量仍为 ag”,明显是为了说明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实验 的 A试管中发生的反应为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不过与教材不同的是催化剂变成了氧化铁,而不是二氧化锰。 【实验评价】 实验 、 和 是为了验证【提出问题】中的 “氧化铁能否作过

39、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这一问题,而实验设计 的目的是则是为了验证【提出问题】中的“其催化效果如何 ”这一问题。从实验设计可以看出, “催化效果如何 ”是通过与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来进行比较说明的。 通过 “实验 观察到 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 ”这一现象,不难理解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铁好。 【知识拓展】 催化剂作用是 “改变 ”化学反应的 速率,具体地说,有些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有些则是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故 A错误。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正确。比如说过氧化氢分解,其催化剂可以是二氧化锰,也可以是硫酸铜溶液,还有本题中提到的氧化铁等。所以答案:选 B。 C. Mn

40、O2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错误。二氧化锰至少还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也是错误的,比如二氧化锰,它是高锰酸钾制氧气的生成物,以后会学到,它也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物。 ( 2) 相对分子质量是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茄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5+173+1615+14=867 茄碱中氢、氧两种元素的元素质量比为 173:1615=73: 240 茄碱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615/867) 100%=27.7% 433.5g茄碱中含有碳元素为: (1245/867) 100%433.5g=270g 考点:催化剂概念,化学式计算,过滤操

41、作 推断题 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 FeO和 TiO2的混合物)提取金属钛(化学式为 Ti)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 1)上述流程中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一种化学式即可),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填一种化学式即可), TiO2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 ( 2)步骤 中 FeO和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 3)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答案: ( 1) TiO2、 FeO C 和 Cl2 4 ( 2) FeO C Fe CO2 ( 3) Mg 试题分析: ( 1)氧化物是指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氧元素。根据定义,答案:为 TiO2、 FeO。单质是指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非金属单质是组成单质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根据定义,答案:为 C 和 Cl2。根 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0的原则,列式计算出钛元素的化合价。 设钛元素的化合价 X X+( -2) 2=0 求得 X=+4 ( 2)反应物、生成物在题中都已知,反应条件在图中可查到,不难写出反应的表达式。 ( 3)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指在该流程中,既作为反应物进入到流程中,又作为反应的生成物出现在流程中。本题中的镁在第 步反应中作为反应物出现,在最后一步氯化镁通电中又作为生成物出现,故镁是循环使用的物质。 考点:物质的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