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北省鄂州市九年级上学期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31315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湖北省鄂州市九年级上学期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4届湖北省鄂州市九年级上学期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4届湖北省鄂州市九年级上学期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4届湖北省鄂州市九年级上学期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4届湖北省鄂州市九年级上学期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湖北省鄂州市九年级上学期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瓷碗破碎 C洗净的铁锅出现锈渍 D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选项石蜡熔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 B选项瓷碗破碎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 C选项洗净的铁锅出现锈渍,铁变成铁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答案:选择 C; D选项潮湿的衣服被晾干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铁画是我国工艺美术百花园

2、中的一朵奇葩。它以钢材为主料,经锻打、焊接、酸洗和上漆等多道工艺制成。下列关于铁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铁画应悬挂在干燥的环境中 B所用材料上的铁锈可用稀盐酸清洗掉 C给打制成型的铁画喷漆既美观又可以防锈蚀 D所用的主要材料 低碳钢,有较好的锻轧性能,它不属于铁的合金 答案: D 试题分析:铁生锈的条件是水、空气同时具备时才可发生, A选项铁画应悬挂在干燥的环境中,不能与水接触有利于保存说法是正确的; B选项所用材料上的铁锈可用稀盐酸清洗掉是正确的; C选项给打制成型的铁画喷漆既美观又可以防锈蚀,这样在铁表面涂了保护层可起到保护作用是正确的; D选项所用的主要材料 低碳钢,有较好的锻轧性能,它不

3、属于铁的合金说法是错误的,因为钢的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碳和其他物质,属于铁的合金故答案:选择 D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些食物的近似 pH如下: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5 4.5 2.9 3.3 6.3 6.6 7.6 8.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鸡蛋清和牛奶显碱性 B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 C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和葡萄汁 答案: A 试题分析: PH值小于 7显酸性, PH值越小酸性越强, PH值大于 7显碱性,PH值越大碱性越强。以此判断 A选项是错误的, BC 是正确的; D选项因为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如果饮用苹果汁和葡萄汁会增

4、加胃液的酸性,所以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和葡萄汁是正确的 .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 如图是 a、 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在 t2 时, b物质的溶解度比 a物质的溶解度大 C在 t1 时, a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b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在 t2 时,将 20ga物质加入到 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 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选项 a、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错误因为 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选项在 t2 时, b物质的溶解

5、度比 a物质的溶解度大的说法错误,因为在 t2 时, b物质的溶解度比 a物质的溶解度小;C选项在 t1 时, a物质饱 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b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说法错误,因为 t1 时, a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 b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选项在 t2 时,将 20ga物质加入到 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 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的说法是正确的,因为在 t2 时 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20g,所以将 20ga物质加入到 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 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据报导,某地发生火灾,有三名小孩生还。这三名小孩采取的措施是:一

6、边用湿毛巾捂住嘴,一边低姿势前行。他们在逃生时主要利用了 A湿 毛巾可以供给水分 B湿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 C低姿势前行是因为地面附近气压低 D热空气密度小会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气体相对较少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选项湿毛巾可以供给水分不是主要的,起到湿润气体防止有毒气体吸入的作用; B选项湿毛巾能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碳但不是主要的作用; C选项低姿势前行是因为地面附近有毒气体相对较少,故 C 的说法是错误的,答案:选择 D热空气密度小会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气体相对较少 考点:火灾自救安全知识 因家庭装修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纳米级材料TiOx能有效去除 因装修带来的多种有害气体

7、。已知在 TiOx中 Ti的化合价为 +4,则 x为 A 1 B 2 C 3 D 4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可算出 x=2,所以答案:选择 B 考点:化合价的计算 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C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 D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选项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石油是一种资源直接开采的没有经过加工;所以是错误的答案:选择 A; B石油是多种成分组成的一种混合物是正确的; C石油产品中的柴油等燃料燃烧后可以发电是正

8、确的; D选项石油经进一步的分馏可以得到煤油、柴油等多种产品是正确的 . 考点:化石燃料 重金属的毒性,主要是由于它与人体内酶中的巯基( SH)结合而产生的。误食重金属盐后,可尽快喝适量牛奶或鸡蛋清解毒。牛奶和鸡蛋清富含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答案: A 试题分析:因为重金属中毒的原理是主要是 由于它与人体内酶中的巯基( SH)结合而产生的,酶属于蛋白质,而误食重金属盐后,可尽快喝适量牛奶或鸡蛋清解毒,说明牛奶或蛋清中含有的营养素为蛋白质,所以答案:选择 A 考点:六大营养素 下列符号代表的意义正确的是 A 2H: 2个氢分子 B 2N2: 4个氮原子 C Ca+2:钙

9、离子 D 2SO42-: 2个硫酸根离子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选项 2H表示 2个氢原子,所以 A错误; B选项 2N2表示 2个氮气分子所以 B选项也是不正确的; C选项钙离子的写法应该是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标明数字在前符号在后,所以是错误的; D选项 2SO42-表示 2个硫酸根离子意义是对的 . 考点:化学符号的含义 为了除去灯泡中可能混入的微量氧气,有些白炽灯在灯丝的支架上附着了少量的某种红色物质。该红色物质可能是 A红色油漆 B红磷 C氧化铁 D高锰酸钾 答案: B 试题分析:因为红色物质是除去灯泡中可能混入的微量氧气,所以该物质必须能与氧气反应且为红的,由此标准排除 A、 C、

10、 D选项,故答案:选择 B. 考点:常见物质的性质 填空题 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有 2 5%的 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 NH4Cl溶液来处理此废切削液,使 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 NaNO2 NH4Cl= NH4NO2 X 第二步: NH4NO2 N2 2H2O ( 1)第一步反应中 X的化学式是 。 ( 2)第二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 。 ( 3) NH4NO2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答案:( 1) NaCl ( 2)分解反应 ( 3) 7: 1: 8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可确定( 1

11、)第一步反应中 X的化学式是 NaCl;第二步中的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所以( 2)第二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 分解反应;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乘积之比,所以( 3) NH4NO2 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142:14:162=7: 1: 8 考点: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 计算题 某工厂化验室用 1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 40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含 H2SO4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 .35g 试题分析:解: 40g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40g15% 6g 设一定

12、量的石油产品中含 H2SO4的质量为 x 2NaOH H2SO4 Na2SO4 2H2O 402 98 6g x 80/98 6g/x x 7.35g 答:一定量的石油产品中含 H2SO47.35g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后,集体创作了一个小魔术: “变色玫瑰 ” 用滤纸编制的白玫瑰喷洒无色液体乙后变红,继续喷洒该液体后又变为白色。组员揭密:喷洒无色液体乙前,白玫瑰先用某无色液体甲处理过;喷洒的无色液体乙是由两种液体混合而成的;组成甲、乙两种液体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 1)液体乙可能是 。 ( 2)液体 甲中的溶剂是 。 (

13、3)玫瑰花由红色变为白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 答案:( 1)滴加了酚酞的盐酸 ( 2)水(或 H2O)( 3)NaOH+HCl=NaCl+H2O 试题分析:由题意叙述可知此题属于溶液中的变色反应,涉及到酸碱溶液和指示剂之间的反应,因为液体乙是无色的两种液体混合物,依据酸不能是无色酚酞变色,碱能是无色酚酞变红色,可以确定( 1)液体乙可能是滴加了酚酞的盐酸或硫酸;液体甲应该是可溶性的碱溶液,所以( 2)液体甲中的溶剂是水;( 3)玫瑰花由红色变为白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NaOH+HCl=NaCl+H2O 考点:酸碱的性质 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

14、 1)写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用注射器注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在 1、 2两处中有一处有明显的现象发生,该实验现象是 。 ( 3) 3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由于 的缘故。 答案:( 1) CaCO3 2HCl CaCl2 CO2 H2O ( 2) 2处液体由紫色变成红色 (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试题分析: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1所涉及 的化学方程式为 ; CaCO3 2HCl CaCl2 CO2 H2O;因为 1处放的是蒸馏水, 2处放的是紫色石蕊溶液, 3处放澄清石灰水,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15、与紫色石蕊是色变红色,遇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可推之( 2)用注射器注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在 1、 2两处中有一处有明显的现象发生,该实验现象是 2处液体由紫色变成红色;( 3) 3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沉淀的缘故。 考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将一张滤纸(组成元素为 C、 H、 O)用 FeCl3浓溶液浸润,在酒精灯上烘干后点燃,滤纸变黑、红热,最终转化为黑褐色物质。针对该黑褐色物质,甲同学认为其中含有单质铁;乙同学则认为不含单质铁。为验证各自的猜想,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 1)甲同学将黑褐色物质放入稀盐酸中,发现有连续的

16、微小气泡产生。如果黑褐色物质中含有单质铁,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乙同学提出疑问:( 1)中实验产生的气泡也可能是滤纸碳化后吸附的空气。为此,甲同学又做了( 1)中实验的对比实验: ,观察到有微小气泡产生,但很快停止。证明( 1)中实验产生的连续的微小气泡是由铁与稀盐酸反应 产生的。 ( 3)通过以上探究,乙同学赞同甲同学的观点,在甲同学的启发下,乙同学提出了另一种证明黑褐色物质中含有单质铁的方法:将黑褐色物质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 现象,说明其中含有单质铁。 答案:( 1) Fe 2HCl FeCl2 H2 ( 2)将黑褐色物质放入蒸馏水中(或将未用 FeCl3浓溶液处理的滤纸碳

17、化后,再加入到稀盐酸中) ( 3)有红色物质析出 试题分析:( 1)甲同学将黑褐色物质放入稀盐酸中,发现有连续的微小气泡产生。如果黑褐色物质中含有单质铁,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 2HCl FeCl2 H2;( 2)因为乙同学提出疑问:( 1)中实验产生的气泡也可能是滤纸碳化后吸附的空气。所以甲同学应直接把将未用 FeCl3浓溶液处理的滤纸碳化后,再加入到稀盐酸中,观察气泡出现的多少;因为铁能够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所以( 3)通过以上探究,乙同学赞同甲同学的观点,在甲同学的启发下,乙同学提出了另一种证明黑褐色物质中含有单质铁的方法:将黑褐色物质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有红色物质析出现象,说明其中含有单质铁。 考点:探究物质的成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