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九年级中考二轮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ealItalian200 文档编号:31322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九年级中考二轮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4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九年级中考二轮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4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九年级中考二轮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4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九年级中考二轮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4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九年级中考二轮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九年级中考二轮模拟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 A蔬菜腐烂 B面包发霉 C灯泡通电后发亮 D菜刀生锈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蔬菜腐烂是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面包发霉也属于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灯泡通电后发亮,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菜刀生锈,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 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

2、化的判别 为了鉴别硬水和软水,我们应该用 。生活中可以用 来软化硬水。 答案:肥皂水 煮沸 试题分析:硬水和软水,应加入肥皂水进行鉴别,泡沫丰富为软水,泡沫少且起浮渣,为硬水,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加热煮沸(用于生活中)或蒸馏 考点:硬水和软水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 A汽油和蒸馏水(闻气味) B FeCl3溶液和 KNO3溶液(观察颜色) C硬水和软水(称量或过滤) D食盐水和双氧水( MnO2) 答案: C 试题分析:鉴别物质一般都是抓住物质的性质不同,然后通过一定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加以区分, A、汽油和蒸馏水,汽油有气味,而蒸馏水无气味,所以可以通过闻

3、气味进行鉴别,正确, B、 FeCl3溶液和 KNO3溶液, FeCl3溶液是黄色溶液, KNO3溶液无色,观察颜色可以鉴别,正确, C、硬水和软水,应加入肥皂水进行鉴别,泡沫丰富为软水,泡沫少且起浮渣,为硬水,故错误, D、食盐水和双氧水,双氧水在 二氧化锰催化下会产生氧气,而食盐水加入二氧化锰,无现象,正确,故选 C 考点:物质的鉴 别 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B物质的缓慢氧化均放出热量 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人们使用化石燃料是利用它燃烧产生的热量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化学反应往往伴随能量的变化,而能

4、量的变化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放热反应,如燃烧或氧化钙与水反应等,也有吸热反应,错误, B、缓慢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不发光,但放热,正确,C、化学反应往往伴随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故正确, D、人们使用化石燃料是利用它燃烧产生的热量,正确,故选 A 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A、 B、 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t1 时, A的饱和溶液 65 g中含有溶剂 50 g B将 t2 A、 B、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时,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在 t2 , A、 B两种溶液中溶

5、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同 D要从 B溶液中得到 B,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其结晶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t1 时, A的溶解度是 30g,表示在 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溶解 的 A质量是 30g,所以 A的饱和溶液 65 g中含有溶剂 50 g,正确, B、将t2 A、 B、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时, A、 B,有晶体析出,而 C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的溶质、溶剂质量并没有变,所以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正确, C、在 t2 , A、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两中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同,但由于没有说是不是饱和溶液,故错误, D、由于

6、物质 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所以要从 B溶液中得到 B,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其结晶,正确,故选 C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从 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好酒不怕巷子深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 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D空气是混合物 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好酒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正确, B、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间的间隔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错误, C、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分化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所以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分成

7、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D、由分 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因为空气是混合物,所以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正确,故选 B 考点:分子的基本性质,化学变化的实质,物质的微观构成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M、 N、 Q、 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 (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 (g) X 26 2 12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 M的质量为 l3g C反应中 N、 P的质量比为 5: 4 D物质 Q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

8、化剂 答案: A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物、生成物, N 反应前 1g,反应后 26g,说明是生成物,生成了 25g, P反应前 32g,反应后 12g,说明是反应物,反应了 20g,而 Q 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所以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这样可以判断 M也应该是反应物,故反应可表示为: P+MN,是化合反应,所以 A错误,因为生成了 25gN,反应了 20gP,所以参加反应的 M质量应是 5g,所以反应后 M的质量是 13g,所以 B正确, C、反应中 N、 P的质量比=25: 20=5: 4,正确, 故选 A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合反应 绿色能源不会产生或残留对环

9、境造成污染的物质,下列能源中不能称为绿色能源的是( ) A铅蓄电池 B氢能 C风能 D太阳能 答案: A 试题分析:绿色能源不会产生或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氢气燃烧只生成水,而风能和太阳能同样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都是绿色能源, A、铅酸蓄电池用填满海绵状铅的铅板作负极,填满二氧化铅的铅板作正极,并用1 28的稀硫酸作电解质,会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故选 A 考点:燃料的利用及污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冰、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 B盐酸、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 C不锈钢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硬币都是铁合金 D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冰是固态水、干冰

10、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正确, B、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都是混合物,错误,C、不锈钢是铁合金,但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硬币(第五套), 1元硬币是钢芯镀镍, 5角硬币是钢芯镀铜合金, 1角硬币是铝合金,所以错误, D、纯碱是碳酸钠,是盐,熟石灰是氢氧化钙,是碱,错误,故选 A 考点:混合物、纯净物,合金、碱 的概念 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 A有人不慎跌入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深洞中,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立即下洞救人 B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露时,立即关闭气阀,不能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C眼睛里不小心溅进氢氧化钠溶液,立即滴入稀盐酸来中和 D图书档案起火,用大量

11、水浇灭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因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所以有人不慎跌入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深洞中,不能立即下洞救人,错误, B、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露时,立即关闭气阀,开窗通风,禁止一切跟电、火有关的举措,正确, C、眼睛里不小心溅进氢氧化钠溶液,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并不断地眨眼睛,错误, D、图书档案起火,应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以免破坏图书档案,错误,故选 B 考点:事故的正确处理方法 市场上有很多 “加碘食盐 ”, “加铁酱油 ”,这里的 “碘 ”, “铁 ”是指 ( ) A原子 B元素 C离子 D分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 “补钙 ”、 “补锌 ”、 “补铁 ”等,其中的钙、锌

12、、铁都是指物质中的元素,故选 B 考点: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向某种溶液中滴加 AgNO3溶液和稀 HNO3,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是稀盐酸 B可用适量的硝酸钡溶液,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C要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碳粉,可采用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混合物的方法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时中和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向某种溶液中滴加 AgNO3溶液和稀 HNO3,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一定存在 Cl-,并不能该溶液一定是稀盐酸,错误, B、除杂质的时候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若用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发生反应: Na

13、2CO3+ Ba(NO3)2= BaCO3+ 2NaNO3,很显然生成的 NaNO3,是新的杂质,错误, C、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碳粉,若采用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混合物的方法,铜也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错误, D、除了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也都生成盐和水,正确,故选 D 考点:氯离子的检验,物质的除杂,中和反应 某同学有关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有如下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A Ca2+中的 “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B 2CO 中的 “2”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 C 中的 “2”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 D CO2中的 “2”表示一个

14、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 B 试题分析:小结各种数字的含义: 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某种元素的原子个数, 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某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所以 D错误, CO2中的 “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两个氧原子,故选 B 考点: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下列操作能将物质完全分散成分子的是( ) A在研钵里用杵研磨粒状胆矾 B将蔗糖溶于水 C把植物油滴入水中用力震荡 D加热高锰酸钾 答案: B 试题分

15、析: A、在研钵里用杵研磨粒状胆矾,知识物质的形态发生改变,即由颗粒状变为粉末状,并没有分散成分子,错误, B、溶质溶于溶剂后,溶质往往会 “消失 ”,原因是:溶液分散其实就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蔗糖溶于水,就是蔗糖分子分散到了水中,正确, C、把植物油滴入水中用力震荡,形成的是乳浊液,是以液体小液滴分散带水中,错误, D、加热高锰酸钾发生了化学变化 ,说明分子发生了分化,错误,故选 B 考点:物理、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溶液和乳浊液 对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分别点燃一小块棉纤维和

16、羊毛纤维,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 D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答案: D 试题分析:对于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要注意准确性,尤其是物质燃烧的现象,一定要注意分清是在空气中还是在纯氧中,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错误, B、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 ,发生反应; 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生成的氨气有刺激性气味,错误, C、羊毛纤维,是动物纤维,燃烧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棉纤维是植物纤维,燃烧会产生烧纸的气味,错误, D、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确,故选 D 考点:物质

17、燃烧的现象,氨盐的检验,动物、植物纤维的鉴别,氧气的助燃性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错误, B、气体验满时,应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而不是伸入瓶中,错误, C、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 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正确, D、选择量筒时,量取的液体体积应接近量筒量程最大范围,以减少误差,错误。故选 C 考点:实验操作

18、注意事项的探究 填空题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结合下图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 1)若用 A装置制取氧气,仪器 a中需加入 ,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 (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当你选用 加热 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时,若选择 B装置来完成该实验,需进行的改动是 。 ( 3)你认为可选择收集氨气的装置最好是 (填序号),原因是 。 答案:( 1) H2O2溶液 2H2O2 2H2O+O2 ( 2)将试管口略向下倾 斜 ,并用酒精灯加热 ( 3) F 氨气有毒,这样

19、收集可减少污染;同时可防止发生倒吸。 试题分析:( 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用的发生装置为A,是固液在常温下反应,所以若用 A装置制取氧气,仪器 a中需加入 H2O2溶液,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 2)用 加热 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时,很明显是固固加热型,所以若选择 B装置来完成该实验,需进行的改动是: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并用酒精灯加热 ( 3)根据生成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选择收集方法,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故不可用排水,再加上氨气有刺激性气味,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所以还要考虑尾气处理,所以收集氨气的装置最好是 F,原因是:氨气有毒,这样

20、收集可减少污染;同时用一个倒置的漏斗来增大吸收的面积,可防止发生倒吸 考点: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方法选取方法,氨气的性质 某镇有座硫酸厂,设备简陋,技术陈旧,该厂每天排放大量含 SO2的废气和含 H2SO4的酸性废水。当地的其他工厂和居民均用煤炭作燃料。只要下雨就下酸雨,对该镇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 1)分析该镇下酸雨 的原因: ( 2)举一例说明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 3)该镇某中学环保小组提出了治理酸雨的下列措施,你认为其中不妥的是 A将硫酸厂搬离该镇 B建议环保部门限令整改 C将硫酸厂排出的废气中的 SO2处理后排放 D工厂和居民改用较清洁的燃料 ( 4)可用熟石灰来处理硫酸厂排

21、出的酸性废水,处理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 。 ( 5)浓硫酸弄到手上后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若是稀硫酸弄到手上, (填 “需要 ”或 “不需要 ”)这样做,理由是 。 答案:( 1)工厂排放二氧化硫废气、用煤作燃料 ( 2)酸化土壤、腐蚀、破坏森林植物、腐蚀建筑物 ( 3) A ( 4) Ca(OH)2+ H2SO4= CaSO4+2H2O ( 5)需要 稀硫酸中的水蒸发后会变成浓硫酸 试题分析:( 1)燃料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溶于水,当溶解在雨水中时,就形成了酸雨。所以该镇下酸雨的原因:硫酸厂每天排放大量含 SO2的废气,还有含硫的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 ( 2)酸雨

22、的危害:破坏森林、腐蚀建筑物、使水体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等 ( 3) A、将硫酸厂搬离该镇,这种做法只是对这个镇有效果,搬到其它地方一样会对当地环境产生影响,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错误 ( 4)熟石灰来处理硫酸厂排出的酸性废水,处理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 H2SO4= CaSO4+2H2O ( 5)浓硫酸弄到手上后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若是稀硫酸弄到手上,也需要这样做,因为稀硫酸中的水蒸发后会变成浓硫酸 考点:酸雨的形成及危害,中和反应的应用,实验事故的正确处理 长沙新奥燃气公司给用户输送的是天然气,在初次使用之前需要通入氮气,通入氮气的目的是什么? 请写出 天然气燃

23、烧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赶走里面的空气,防止点燃时发生爆炸 CH4+2O2 CO2+H2O 试题分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具有可燃性,而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检验纯度 ,以防止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在初次使用之前需要通入氮气,通入氮气的目的是赶走里面的空气,防止点燃时发生爆炸 考点:甲烷的可燃性 在家庭生活中,人们往往用纯碱来中和面团中的酸,那么纯碱( Na2CO3)属于 ( “酸 ”、 “碱 ”或 “盐 ”) ,如果该酸可以用 HR来表示的话,则纯碱与该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24、盐 Na2CO3+2HR=2NaR+H2O+CO2 试题分析:盐:由金属离子 (或 NH4+)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所以纯碱( Na2CO3)属于盐,碳酸盐都会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所以纯碱与该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2HR=2NaR+H2O+CO2 考点:碳酸盐的性质 用化学用语填空 ( 1) 2个氢氧根离子 ( 2)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3)氧化镁中镁的化合价 。 答案:( 1) 2OH- ( 2) CO2 ( 3) 试题分析:( 1)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数字为 1时,可省略不写,因为氢

25、氧根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故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 OH-,要表示离子的个数:在离子符号前面加数字,所以 2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 2OH- (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即 CO2 ( 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出化合价。符号在前,数字在后。若数字为 1时,不能 省略,因为在氧化镁中,氧的化合价为 -2,故镁 的化合价为 +2,所以氧化镁中镁的化合价表示为: 考点:化学用语的书写 计算题 将某生铁(铁和碳的合金)样品 5 8克投入到 100克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剩余黑色不溶物 0 2克,求该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6、(相对原子质量H:12, Cl:35 5, Fe :56 ) 答案: 3% 试题分析:因为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其中铁会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方程式为: Fe +2HCl=FeCl2+H2而碳不会与稀盐酸反应,所以根据题意,剩余黑色不溶物 0 2克,即是合金中碳的质量,则可进一步判断铁的质量为: 5 8g-0 2g=5 6g,在根据方程式中铁与 HCl的质量关系,就可算出盐酸中溶质的质量,进而可求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解:设稀盐酸中 HCl的质量为 x Fe + 2HCl = FeCl2 + H2 56 73 5 6g x 56: 73=5 6g: x x=7 3g 则该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7 3g

27、/100g100%=7 3%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计算 探究题 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某化学探究小组打算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加以区别。请回答: ( 1)化学方法: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 pH试纸的情况 下,按表中方法一(示例)填写。所选试剂须属于不同物质类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等)。 所选试剂 判别方法 方法一 锌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锌反应,有气体产生的是稀盐酸,没有的是氯化钠溶液。 方法二 方法三 ( 2)物理方法:同学小王使用了酒精灯和玻璃棒两种仪器,就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了。请你猜测一下他的做法: 操作方法: 判断方法: 答案:( 1) 所选试

28、剂 判别方法 生锈的铁钉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铁锈,铁锈消失,且溶液变为黄色的是稀盐酸,没有的是氯化钠溶液。 碳酸钙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碳酸钙反应,有气体产生的是稀盐酸,没有的是氯化钠溶液。 ( 2)操作方法: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两种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 判断方法:有固体出现的是氯化钠溶液,没有的是稀盐酸 试题分析:( 1)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应抓住这两种化学物质的性质不同点,1、酸除了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2、还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可用生锈的铁钉来鉴别,盐酸会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而氯化钠溶液不会与氧化铁反应, 3、酸还能与碳酸盐反应产生

29、二氧化碳,所以可加入碳酸钙,盐酸会与碳酸钙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而氯化钠溶液不会与碳酸钙反应 ( 2)根据稀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所以可以采用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两种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 的操作方法,然后根据是否有固体析出来判断,有固体出现的是氯化钠溶液,没有的是稀盐酸 考点:酸、盐的性质 推断题 有 A、 B、 C、 D四种物质,如图所示, A、 B、 C在一定下可以发生转化,在 C溶液中通入 CO2,溶液变浑浊,生成白色沉淀 A。 D与 A、 B、 C均能发生反应, D与 C发生中和反应, D与 A反应有 CO2气体产生, D与 AgNO3溶液反

30、应,可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请根据已知条件推断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A B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与 A反应 答案:( 1) A、 CaCO3 B、 CaO ( 2) CaCO3+2HCl=CaCl2+H2O+CO2 试题分析:解答这种类型的试题,就好比破案,寻找出对破案游泳的线索,找准突破口(又称 “题眼 ”)是题的关键,突破口主要包括:沉淀、气体、溶液的特殊颜色;特征的反应、反应条件、反应形式、转化规律、基本类型等 ,根据突破口进行,对所给信息通过综合分析和思维加工,进行推理、比较、论证等,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1)像这题的 “题眼 ”就是: C溶液中通入 CO2,溶液变浑浊,生成白色沉淀 A,可以推断 C 为氢氧化钙, A 为碳酸钙,再结合 D 与 A、B、 C均能发生反应, D与 C发生中和反应, D与 A反应有 CO2气体产生, D与 AgNO3溶,液反应,可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以判断 D为盐酸,B自然为氧化钙,所以 A的化学式为: CaCO3, B的化学式为 CaO ( 2)因为 D是盐酸, A是碳酸钙,所以 D与 A反应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考点:碳的化合物化学性质:框图型推断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