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中考模拟(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31329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中考模拟(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届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中考模拟(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届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中考模拟(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届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中考模拟(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届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中考模拟(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中考模拟(二)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金刚石制作刀具 B水作溶剂 C用 16%的食盐水选种 D氧气供给呼吸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A、金刚石制作刀具利用硬度,属于物理性质, B、水作溶剂利用水能溶解其它的物质,物理性质, C、用 16%的食盐水选种是根据食盐水

2、的密度,属于物理性质, D、氧气供给呼吸是利用氧气与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反应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属于化学性质,故选 D 考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 ( 8分)水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 1) “水 ”有很多种。下列 “水 ”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河水 B自来水 C矿泉水 D蒸馏水 ( 2)水是重要的溶剂和化工原料。氯碱工业以饱和食盐水为原料获得烧碱等化工产品, 反应原理为: 。 20 时, NaCl 的溶解度是 36 g。该温度下,饱和食盐水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烧碱可用于处理硫酸泄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 3)水在化学实验中具有重要作用。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

3、气中(如 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导管内液面下降,导管口有 气泡冒出,关闭 K。请解释导管内液面上升和下降的原 因: 。 答案:( 1) D ( 2) 9: 25 2NaOH+H2SO4=Na2SO4+2H2O ( 3) 铁丝生锈消耗了烧瓶内的氧气,使烧瓶内的气体量减少,压强降低,故导管内液面上升,打开 K, 滴入盐酸,与铁反应,产生氢气,使使烧瓶内的气体量增多,压强增大,故导管内液面下降 试题分析:( 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自然界的水都是混合物,故属于纯净物的是蒸馏水 ( 2) 20 时, NaCl 的溶解度是 36 g,表示该温度下,在 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氯化钠质量为

4、 36g,故饱和食盐水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36g:100g=9:25 烧碱是氢氧化钠,可用于处理硫酸泄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 3)导管内液面上升和下降的原因:铁丝生锈消耗了烧瓶内的氧气,使烧瓶内的气体量减少,压强降低,故导管内液面上升,打开 K,滴入盐酸,与铁反应,产生氢气,使使烧瓶内的气体量增多,压强增大,故导管内液面下降 考点:混合物和纯净物,溶解度的理解,铁的化学性质 下图是 KNO3和 NaCl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NaCl 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B t10C时 , 100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 20

5、g KNO3 C t20C时 , KNO3的饱和溶液和 NaCl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D温度高于 t20C时,任一温度下 KNO3的溶解度都大于 NaCl 的溶解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看出, 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而不是不受温度的影响,错误, B、根据溶解度曲线图, t10C时 , KNO3的溶解度是 20g,表示的是在 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溶质的质量是 20g,而不是 100g KNO3饱和溶液,错误, C、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在 t2 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故 KNO3的饱和溶液和 NaCl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6、数一定相等,错误, D、根据溶解度曲线图,温度高于 t20C时,任一温度下 KNO3的溶解度都大于 NaCl 的溶解度,正确,故选 D 考点:溶解度曲线意义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 ) A用酚酞溶液鉴别 NaCl溶液和盐酸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 CO2和 N2 C用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D用 pH试纸鉴别 NaOH和 CaCl2溶液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酚酞溶液遇碱或碱性溶液变红,遇酸、酸性、中性溶液都不变色,所以用酚酞溶液不能鉴别 NaCl溶液和盐酸,错误, B、 CO2和 N2都既不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用燃着的木条不能鉴别 CO2和 N

7、2,错误, C、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是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用石蕊溶液不能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错误, D、 NaOH溶液呈碱性, PH大于7, ,CaCl2溶液呈中性, PH=7,故可用 pH试纸鉴别 NaOH和 CaCl2溶液,正确,故选 A 考点:酸、碱、盐的性质, CO2和 N2的化学性质 自然界中有几千万种含碳物质,并循环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碳循环 B森林的减少对碳的循环没有影响 C金刚石中碳原子间没有间隔 D地下的煤中碳原子是静止不动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碳循环,正确, B、森林的减少直接影响

8、植物的光合作用,错误, C、不管物质是什么状态,微粒间都有间隔,错误, D、构成物质的微粒始终在不断地运动,地下的煤中碳原子也在不停的运动,错误,故选 A 考点:碳循环,微粒的基本性质 豆浆被称为 “植物奶 ”,其中含有的异黄酮( 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异黄酮中共含有 27个原子 B异黄酮中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1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 1个氧分子 D异黄酮中 C、 H、 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5: 10: 2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故应该说一个异黄酮分子中共含有 27个原子,错误, B、根据元素质量分数

9、的表达式计算,异黄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正确, C、分子由原子构成,故 1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 2个氧原子,错误, D、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个数,所以异黄酮中 C、 H、 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5: 10: 2,而不是质量比,错误,故选 B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式计算 工业上常用乙炔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来切割金属。若用 R表示乙炔,其燃烧的化学方程 式 ,则乙炔的化学式是 ( ) A C2H4 B C2H2 C CH3COOH D C2H6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故不难推出则乙炔的化学式是 C

10、2H2,故选 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从分子得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 A端午时节粽飘香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干冰升华变为气体,所占体积变大 气体分子变大 C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 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 D 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 40L的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端午时节粽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正确, B、干冰升华变为气体,所占体积变大,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体积变大,错误, C、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是因为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正确, 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 40L的钢瓶中,说明气体分子间有间隔

11、,且间隔较大,容易压缩,正确,故选 B 考点:分 子的基本性质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取用固体 C测溶液 pH D过滤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滴加液体时,滴管应竖直悬于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能接触试管的内部,错误, B、取用固体,瓶塞应倒放在实验桌上,以免造成污染,错误, C、测溶液 pH的正确方法: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 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 pH,正确, D、过滤时,应用玻璃棒进行引流,错误,故选 C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12、 ( )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C是银白色的固体 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大多数金属硬度很大、熔点很高,但像汞在常温下为液态,熔点较低,错误, B、金属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延展性等,正确, C、大多数金属是银白色的固体,但像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等,错误,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会与酸反应,错误,故选 B 考点:金属的性质 下列灭 火措施不正确的是 ( ) A油锅着火 用锅盖盖灭 B图书馆着火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房屋着火 用高压水枪扑灭 D电视机着火 用水扑灭 答案: D

13、 试题分析: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以隔绝氧气或空气,正确, B、图书馆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这样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不会损坏图书、档案、资料等,正确, C、房屋着火,用高压水枪扑灭,以降低温度,使温度低于着火点,正确, D、电视机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来灭火,以免触电,错误,故选 D 考点: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填空题 ( 10分)如图是实验中常用仪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指出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实验反应装置为 (填字母) (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应选取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能否用

14、C来收集二 氧化碳, 回答并说明理由 ; ( 4)如图的 F装置有多种用途,若用 F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 (填 a或 b下同) 端通入;医院内给病人输送氧气时也用到它,先在 F中装半瓶水,后从 端通 入氧气 ,通过此装置可以观察氧气的输出速度。 答案:( 1)铁架台 水槽 ( 2) 2KClO3 2KCl + 3O2 A ( 3) B 不能,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 4) b a 试题分析:( 1)常见仪器的识记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KClO3MnO2 2KCl + 3O2 ,制取气体的反应装置的选择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由于是固体和固体

15、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故应选择实验反应装置为 A ( 3)因为制取二氧化碳是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故应选取的发生装置为 B,而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不能用 C(即排水法)来收集 ( 4)若用 F装置收集氢气,同样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应从 b端通入,而医院内给病人输送氧气时也用到它,先在 F中装半瓶水,后从 a端通 入氧气 ,通过此装置可以观察氧气的输出速度,若从 B端通入,那就会把瓶中的水排出 考点:常见仪器的识记,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 12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 甲 +乙 丙 +

16、丁 ( 1)若甲、丙为化合物,乙、丁为单质,则上述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写出一个符合该反应类型的方程式 : 。 ( 2)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 ,且甲溶液呈蓝色,乙为烧碱,则乙的化学式为 ,反应发生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 3)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且丙为水,丁为盐,则该反应 ( “一定 ”或 “不一定 ”)是中和反应,理由是 。 ( 4)若甲、乙、丙为化合物,丁为单质,且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该反应在工业上的用途是 。 答案:( 1)置换 C+ 2CuO 高温 2Cu + CO2 ( 2) NaOH 产生蓝色沉淀 ( 3) 不一定 中和反应是指酸碱发生反应,而甲、乙不一定是

17、酸、碱 ( 4)冶炼金属 试题分析:( 1)置换反应概念: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 ,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若甲、丙为化合物,乙、丁为单质,则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符合该反应类型的方程式: C+ 2CuO 高温 2Cu + CO2或 H2 + CuO Cu + H2O ( 2)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名,化学式为 NaOH,因为甲溶液呈蓝色,说明含铜离子,故反应发生时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蓝色沉淀 ( 3)中和反应是指酸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虽然生成物丙为水,丁为盐,但反应物并不能确定是酸碱,如反应: 2NaOH + CO2 = Na2CO3 + H2O,生成盐和水,但不是复分

18、解反应 ( 4)若甲、乙、丙为化合物,丁为单质,且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则可推断乙应为 CO,丙为 CO2,体现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在工业上的用途是冶炼金属 考点: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和反应,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化学反应的现象 ( 6分)农作物的无土栽培可以显著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某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 7 08%的 KNO3。 ( 1) K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KNO3属于 (选填“氮肥 ”、 “钾肥 ” 、 “磷肥 ”或 “复合肥料 ”)。 ( 2)农业生产中用 35 4%的 KNO3溶液来配制 150kg该营养液,需要水的质量 kg。 答案:(

19、1) 13 9% 复合肥料 ( 2) 120 试题分析:( 1)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表达式, K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4/101100%=13 9%, KNO3中含 K、 N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料 ( 2)溶液的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故可设需要 35 4%的 KNO3溶液质量为 x,可列式为: 35 4%x=150kg7 08%, x=30kg,所以需要水的质量=150kg-30kg=120kg 考点: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化学肥料,溶液的稀释 ( 8分)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 (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钙 B乙醇( C2H5O

20、H ) C二氧化碳 (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是 (写化学式)。 ( 3)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 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 ( 4)在 440 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 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5) “碳海绵 ”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下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答案:(

21、1) B ( 2) 石油 CH4 ( 3) +2 ( 4) 4Na+3CO2 C+2Na2CO3 ( 5) ABC 试题分析:( 1)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二氧化碳、碳酸钙、一氧化碳、碳酸等,虽然含碳元素,但仍然属于无机物,故选 B (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 煤、石油、天然气,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 CH4 ( 3)根据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而CO3的化合价为 -2,故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2 ( 4)在 440 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 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a+3CO2 C+2Na2CO3

22、 ( 5) “碳海绵 ”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 可恢复原状,故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 石油泄漏都正确 考点:有机物的概念,化石燃料,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吸附性 ( 5分)节假日外出旅游是许多人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 ( 1)旅游时,多数人喜欢携带轻便而不易摔的塑料瓶,塑料属于 (填序号)。 合成材料 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 ( 2)为防止旅途皮肤意外擦伤感染,常备有碘酒,碘酒中的溶剂是 。 ( 3)在野外饮用含有一定悬浮物的水时,可用干净的棉纱口罩罩住水杯口,

23、再经过口罩将水倒入杯中,这个操作属于物质分离中的 (填操作名称)。 答案:( 1) ( 2) 酒精 ( 3) 过滤 试题分析:( 1)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故选 ( 2)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故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 ( 3)含有一定悬浮物的水时,可用干净的棉纱口罩罩住水杯口,再经过口罩将水倒入杯中,这个操作属于物质分离中的过滤 考点:合成材料,溶液的名称,过滤操作 计算题 ( 13分) A、 B、 C分别是 Zn、 Cu、 Ag三种金属中的一种。为了从它们的混合物中分离 出金属 A,并获得 B和 C的盐,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请回答以下问题: 写出步骤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24、式 A、 B、 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操作 b都需要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 金属 A是 (填化学式,下同), B的硝酸盐是 。 把 13 克的锌投入到 98 克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是多少?答案:( 1) Zn + H2SO4 = ZnSO4 + H2 ( 2) C、 B、 A ( 3) 防止液体局部受热而飞溅 ( 4) Ag Cu(NO3)2 ( 5) 0 4g 试题分析:( 1)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三种金属 Zn、 Cu、 Ag,只有锌能与稀硫酸反应,所以步骤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 + H2SO4 = ZnSO4 + H2,从而可以判断金属 C为锌 ( 2)根

25、据步骤 ,在金属 Cu、 Ag化合物中,加入 A的硝酸盐,结果置换出了金属 A,所以可判断 B为铜, A自然为银,故 A、 B、 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CBA ( 3)操作 b是从溶液中结晶得到固体,故为蒸发,其中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体局部受热而飞溅 ( 4)根据上面的分析件数 A为银,化学式为: Ag, B的硝酸盐是通过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故为硝酸铜,化学式为: Cu(NO3)2 ( 5)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 Zn + H2SO4 = ZnSO4 + H2中锌与氢气的质量关系,即可求出氢气的质量 解: 设氢气的质量为 x Zn + H2SO4 = ZnSO4 + H2 2

26、 13g x 65:2=13g: x X=0 4g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蒸发操作 探究题 ( 8分)以下是某化学探究的过程。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向NaOH溶液中滴 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 ( 1)提出问题:是什么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呢? ( 2)查找资料: NaOH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有大量的 H2O、 Na 、 OH 和极少量的 H 。 ( 3)猜想:是大量的 OH 使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 ( 4)实验探究步骤及其说明: 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 2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 说明 ; 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 2mL氯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

27、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 变色,说明 。 ( 5)结论:原猜想 。 (填 “成立 ”或 “不成立 ”) 答案:( 4) H2O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Na 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蓝色,说明 O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 5)成立 试题分析:( 4) 实验探究过程中可以采用的一种方法是:逐一排除法,在一支干净试管 中加入 2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说明 H2O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 2mL氯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几乎不变色,说明 Na 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蓝色,说明 O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 5)结论:原猜想成立 考点:探究性实验方案的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