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初中升学调研测试(一)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2013年的 1月 5日以 “满城冰雪 欢乐天地 ”为主题,第 29届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盛装开幕。这是哈尔滨人的盛大节日,是世界四大冰雪节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为了防寒保暖人们常穿羊毛衫,其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 B冰块下的内衬钢材属于金属材料 C艺术家们雕塑出冰雕艺术作品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D冰雪活动需要能量,其中油脂可为人体提供日需能量的 60%以上 答案: D 试题分析:棉麻丝毛属于天然纤维,钢材属于合金是金属材料,冰雕制作的过程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糖类提供。
2、考点:天然纤维,金属材料,物理变化等。 加热一定质量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固体一段时间后,测得剩余固体中铜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64: 3则已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占原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分数为 ( ) A 40 B 60 C 30 D 50 答案: D 试题分析:设碱式碳酸铜质量为 a,已分解的为 b,其分解产物为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剩余固体中铜元素,就是原来碱式碳酸铜中铜元素,质量为 a,碳元素存在于剩下的碱式碳酸铜中,质量为 ( a b),由题意得:a : ( a b) = 64:3,解得 =0.5所以选 D 考点:化学计算。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3、( )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O2 HCl气体 先通过适量 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NaOH溶液 Ca(OH)2溶液 先加入过量 Na2CO3的溶液,再过滤 C NaCl Na2CO3 加入澄清的石灰水,过滤 D CaO Ca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 答案: A 试题分析: B加过量的碳酸钠会引入碳酸钠杂质; C加澄清石灰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引入了新杂质; D稀盐酸与氧化钙也能发应 考点:常见物质的除杂。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t1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 30 B t1 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
4、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C温度从 t2 降至 t1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D t2 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溶解度的单位为克; B是恒温蒸发,蒸发的水的质量相等,所以析出晶体质量也相等; C温度从 t2 降至 t1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都有晶体析出,但析出晶体的质量要看原来溶液的质量,不一定是甲大于乙; D 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但甲溶液的质量分数与乙溶液的质量分数无法比较,因为两种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考点:溶解度概念即相关计算。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 ) 选项 要区分的物质
5、方法一 方法二 A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加入大理石 加入硫酸铜溶液 B 氯化铵和硫酸钾固体 加氢氧化钙研磨 加入适量水观察是否溶解 C 羊毛制品和纯棉制品 点燃闻气味 观察颜色 D 黄铜和黄金 观察颜色 在空气中加热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加大理石,一个有气泡产生,一个无现象,加硫酸铜,乙无现象,一个有蓝色沉淀产生,所以两种方法都合理;B氯化铵和硫酸钾固体,加氢氧化钙研磨,氯化铵会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硫酸钾无现象,加水,两种物质都溶解; C羊毛制品和纯棉制品,点燃,羊毛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棉制品没有,观察颜色无法区别; D黄铜和黄金,黄铜是铜的合金,观察颜色,两种
6、都呈黄色,加热,黄铜会变黑,而黄金无现象。 考点:常见物质的区分方法。 下列有关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约 71%被水覆盖着,不必节约用水 B大气资源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氧气 C宝贵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 D综合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唯一途径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地球表面约 71%被水覆盖着,但其中大多数为海水,淡水的量很少,所以应该节约用水; B大气资源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C宝贵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地壳中有含有许多金属元素,海水中存在一些无机盐; D综合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一条途径,其他的如开发新能源也可以。 考点:自
7、然界中的水,元素的存在,新能源的开发。 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硫酸分子中含有氢元素 B 空气压缩可以变成液态空气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D 加热时,水蒸发快 水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答案: A 试题分析: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其溶液中又氢离子存在,空气可以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组成它们 的分子不同,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考点:分子的性质及相关现象的解释。 春季是感冒高发期,食用大蒜可起到预防作用,大
8、蒜中主要成分大蒜素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大蒜素的化学式为 C6H10S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蒜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B大蒜素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 C大蒜素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 10: 3 D大蒜素的一个分子中含有 19个原子核 答案: C 试题分析: C: 6: 10: 3 是原子个数比,由大蒜素的化学式可知其属于有机物,因为含有碳元素,且有三种元素组成,一个分子中 共有 19个原子。 考点:化学式的含义及其周边数字的含义。 人体健康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铁、锌、钙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B只要胃液的 pH7,人体就是健康的 C缺少铁元素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9、 D为防止龋齿,应在牙膏中添加大量的氟元素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钙不是微量元素; B: pH小于 7是酸性,但酸性不能太强; C:不能加大量的氟元素,可能引起氟斑牙 考点:人体健康与化学元素。 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是利用各组分沸点的不同,灯泡的发光也是物理变化,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也是物理变化,淀粉转化为葡萄糖是化学变化。 考点: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原子的是 (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同一横行指的同一周期,则其电子层数应该是相等的,又是原子
10、,所以核电荷数应该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 2和 3就不属于原子, 1和 5属于原子且电子层数相同。 考点:原子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答案: A 试题分析: B:试纸不能放入待测液中测量; C:稀释浓硫酸是应将浓硫酸加入水中 D: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考点:常见的实验操作。 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铝是金属具有导电性; B:聚乙烯塑料可 以用在制作蔬菜大棚;C:石墨具有吸附性,能吸附颜色和气味,但有毒的气体无法吸收; D:氢气和氯气反应制氯化氢。 考点:常见的物质的用途。 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11、 A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可用加热的方法封口 B用食盐水去除铁锅内的铁锈 C乡村井水浑浊时,向其中加明矾可以净水 D被蚊虫叮咬后涂肥皂水可以止痒 答案: B 试题分析: B:食盐水不能与铁锈反应,所以不能用于除铁锈,明矾可以用作净水剂,肥皂水是碱性可以中和酸性,可以止痒。 考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 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 A煤炉内产生蓝色火焰的反应 : 2C+O2 2CO化合反应 B焦炭用于炼铁: 3C+ Fe2O3 Fe + 3CO2置换反应 C检验二氧化碳: CO2+2NaOH Na2CO3+H2O复分解反应 D用稀盐酸除去铁锈: Fe
12、2O3+6HCl=2FeCl3+3H2O复分解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产生蓝色火焰的是一氧化碳的燃烧; B:没有配平; C:此反应是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检验用澄清石灰水 考点: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即反应类型的判断。 填空题 在用红磷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红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 1)请写出 B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 2)实验观察到 A、 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答案:( 1)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放出热量,气球鼓起 ( 2)红磷燃烧消
13、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 C气球比 A气球瘪 试题分析:( 1)红磷燃烧的现象时产生白烟,放出热量,然后瓶内压 强变小所以气球鼓起 ( 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 C气球比 A气球瘪 考点:燃烧过程中伴随的现象的解释。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火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为祸。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 熄灭液化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 木材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
14、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 标准( 1) ,包括事例( 2) (填序号 ) 答案:( 1)隔绝空气 ( 2) ,其他合理答案:给分。 试题分析:( 1)隔绝空气 ( 2) ,其他合理答案:给分。也可从降低温度角度来考虑。 考点:燃烧的条件。 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请回答: ( 1)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有 ; ( 2)生活中你节约用水的一种方法是 。 答案: 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业污水 用投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试题分析: 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业污水 用投米水浇花,答案:合理即可 考点:
15、水污染,节约用水。 如图是某同学在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在图中标出仪器 A的名称; ( 2)将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 ( 3)写出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 4)仪器 A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 。 答案:( 1)试管 ( 2)画图要求: 有棉花; 伸入试管中不能过长; 密封管口,涂黑; 钝角; 有胶管,涂黑; 弯管口不能超过集气瓶颈部; 水中有气泡; 画出水面实线,中间虚线; ( 3) 2KMnO4 K2MnO4+MnO2+O2 ( 4)加热时,盛少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 试 题分析:( 1) A的名称叫试管 ( 2)画图要求: 有棉花; 伸入试管中不能
16、过长; 密封管口,涂黑; 钝角; 有胶管,涂黑; 弯管口不能超过集气瓶颈部; 水中有气泡; 画出水面实线,中间虚线;( 3) A到 B变化的实质是一个氢分子分成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分子分成两个氧原子 ( 3)此装置只能是高锰酸钾制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 4)仪器 A为试管作用是加热时,盛少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 考点: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装置及其操作。 用 “ ”和 “ ”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下图是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在 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 2)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 ( 3
17、)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 A到 B变化的实质是 答案:( 1)在 B中在画两个氢原子 ( 2)氢分子和氧分子 ( 3)在点燃条件下,( 1个)氢分子分裂成( 2个)氢原子,( 1个)氧分子分裂成( 2个)氧原子 考点:从微观角度看化学变化。 世界范围内都提倡绿色出行, 绿色骑行成为新的生活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自行车的材质多采用铝合金,主要利用了它( 1) 的物理性质;自行车链条涂抹润滑油,既减小阻力,又可防止生锈,其防锈原理是( 2) ;科研工作者发明了一种便携式灌装充气罐,只需稍稍振荡就可快速的为车胎充气。其充气的原理可以是罐中的硝酸铵分解生成空气中两种主要的成分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
18、程式为( 3) ,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4) ; 为保障体力,出行前要食用一定量的米饭、馒头,这些食物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 5) ;为了补充维生素,还要食用一定量的蔬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常需施用氮肥,氮肥的主要作用是( 6) 。 答案:( 1)密度小、强度高 ( 2)可以隔绝铁制品与空气、水的接触 ( 3) 2NH4NO3 2N2+O2+4H2O ( 反应条件振荡可不写) ( 4) -3价、 +5价、 0价 ( 5)糖类 ( 6)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 考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合金的特点,防锈的方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元素化合价的求法,氮肥的作用
19、。 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1)醋酸的化学式为 ; ( 2)树木上涂刷石灰浆的作用是 ; ( 3)用炉具清洁剂去除油污是因为 。 答案:( 1) CH3COOH ( 2)保护树木,防止冻伤,并防止害虫生卵。 ( 3)炉具清洁剂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它能和油污发生化学反应,去除油污 考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 计算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 20g石灰石样品(假设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向其中加入 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固液混合物的质量为 113.4g。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列
20、出求解该样品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 x)的比例式 ; ( 3)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 4)向反 应后的固液混合物中加入 113.6g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只含一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则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5)欲配制 150g上述实验所用的稀盐酸,需要 36.5%的浓盐酸质量为 。 答案:( 1) CaCO3 +2HCl= CaCl2 + H2O+ CO2 ( 2) 100/44=x/6.6g ( 3) 75% ( 4) 7 5% ( 5) 45g 试题分析:( 1)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CaCO3 +2HCl= CaCl2 + H2O+ CO2 (
21、2)( 3)由题意知道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0+100113.4=6.6g 设碳酸钙质量为 x CaCO3 +2HCl= CaCl2 + H2O+ CO2 100 44 X 6.6g 100/44=x/6.6g 解得 x=15g 所以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5g/20g = 75% ( 4)向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中加入 113.6g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只含一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加水后固液混合物的总质量为 227g,其中不溶性的杂质为5g,即所得溶液质量为 222g,溶质为氯化钙,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得生成的氯化钙为 16.65g,质量分数为 16.65/222g = 7.5% ( 5)欲配制
22、 150g上述实验所用的稀盐酸,先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10.95%,所以 150克此稀盐酸中含有的 HCl质量为 15010.95% = 16.425g,设所需 36.5%的浓盐酸质量为 y,则 36.5%y= 16.425g,解得 y= 45g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探究题 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现标为 A、 B、 C、 D,分别是碳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镁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 【提出问题】如何区分出四种溶液 【进行实验】甲同学取少量 A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氢 氧化钡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由此甲同学认为 A一定不是( 1) ,甲同学继续向实验后
23、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则甲同学得出结论: A是氢氧化钠溶液。 【表达与交流】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结论,乙同学的理由是( 2) 。 于是乙同学另取少量 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一种试剂是( 3) 溶液,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4) ,由此证明了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同时确定了 A。 同学们继续实验:取 B、 C、 D三种溶液置于试管中,分别依次滴加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观察现象。 【收集证据】观察到 C 中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后 ,沉淀溶解,产生气泡;D中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 B中无明显现象。 【解释与结论】写出 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 同
24、学们最终通过实验区分出了四种溶液。 答案:( 1)碳酸钾溶液和硫酸镁溶液 ( 2)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也可能是由于氢氧化钡溶液过量引起的,所以无法判定溶液一定是氢氧化钠溶液 ( 3)紫色石蕊 ( 4)由紫色变为红色 ( 5) MgSO4+BaCl2 BaSO4 +MgCl2 试题分析:( 1)加入一定量氢氧化钡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钡不反应,稀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但无现象,所以溶液一定不是碳酸钾溶液和硫酸镁溶液 ( 2)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如果是稀盐酸,且氢氧化钡过量也可能有这样的现象,所以原来溶液不一定就是氢氧化钠溶液 ( 3)( 4)甲的结
25、论错误,即 A溶液为稀盐酸,检验稀盐酸用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5) D 中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则产生的沉淀为硫酸钡沉淀,所以 D应该是硫酸镁,反应的方程式为 :MgSO4+BaCl2 BaSO4 +MgCl2 考点:物质之间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反应现象的描述。 推断题 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 1)用两个圆形表示 C(氢氧化钾溶液)、 D(硫酸铜溶液)两种物质,请将C、 D两个圆画到图中 A、 B周围适当的位置,并标出物质名称; ( 2)写出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写出 A、 B反应的现象 。 答案:( 1)如图 ( 2)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 3)银白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试题分析:( 1) C氢氧化钾能和稀硫酸反应所以和 B相连,而硫酸铜即可和铁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钾反应所以和 AC都要相连, ( 2)中和反应时酸和碱的反应,方程式为: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 3)铁和稀硫酸反应的现象为银白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考点:物质之间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反应现象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