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学年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31353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12学年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1-12学年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1-12学年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1-12学年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1-12学年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12学年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选出下列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长篙 (go)寥廓 (lio)漫溯 (shu)以飨士卒( xing) B浮藻 (zo) 浪遏 () 彳亍( ch) 目视之( chn) C颓圮( p) 河畔( pn) 百舸 (g )切而啖之( dn) D青荇 (xn)火钵( b)刀俎 (z)共其乏困 (gng) 答案: B 选出书写无误的一组词语( ) A峥嵘沧茫彷徨星辉斑斓 B寂廖凄清沉淀挥斥方遒 C糅碎瓦菲团箕目眦尽裂 D戮没漫江笙箫激扬文字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讨论会上,他的一番话却暗有所指

2、,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B这个饭店服务质量之差是 有口皆碑 的,但因别无分店,只好在这里吃饭了。 C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 4.4环,中国选手邱健 功败垂成 ,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D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 无所不为 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为了避免学生不再发生考试舞弊的现象,这个学期学校对学生加强了组织纪律教育。 B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C通过这次 “树标兵,促后进 ”的评选活动,激发了许多个体经营者奋发向上,文明经商的意识

3、。 D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在农业的生产、收购和销售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回转长沙以后,我就在政治上做更直接的活动了。自五四运动以来,我的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学生政治活动上。我是湖南学生报纸湘江评论的编者,这个报纸对于湖南的学生运动有很大的影响。在长沙,我帮助成立文化书社,这是一个研究新文化和政治趋向的团体。这个社和新民学会都激烈反对当时的湖南都督大混蛋张敬尧。新民学会更是厉害,领导了一次学生大罢课来反对张,要求将他撤换,同时派遣代表到北平和西南去,去煽动反对张敬尧。当时孙中山在西南活动,张为报复起见,就禁止湘江评论出版。 这件事过后,我

4、代表新民学会到北平去,并在那里组织了 一个反军阀的运动,新民学会将反张的斗争扩大而为普遍反军阀的运动了。在北平我做了一个新闻社的社长,来推动反军阀工作。在湖南,这个运动得到了相当的成功。张敬尧被谭延 打倒,并在湖南成立了一个新政府。这时学会中开始分成两派,左翼和右翼 左翼主张来一个社会、经济及政治的彻底改革。 1919年,我第二次到上海。在那里我又一度的碰到陈独秀。我和他第一次相见是在北平,当我在北大的时候,他给我的影响也许比那里任何人所给我的都大。那时我也见过胡适,访问他,要他援助湖南的学生斗争。在上海我和陈独秀讨论我们的计划,组织一个湖南 建设协会。过后我回长沙,开始组织这个协会。我在那里

5、得到一个教员的位置,同时继续我在新民学会里的活动,那时协会有回湖南 “独立 ”的计划。 1920年冬,我将工人第一次政治地组织起来,并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苏联革命史的影响下,领导他们。我第二次到北平时,我读了许多关于苏联的事情,同时热烈地寻找当时中国所能见到的一点儿共产主义书籍。三本书特别深印在我的脑子里,并且建立了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它是历史的正确解释后,此后丝毫没有过动摇。这几本书是:共产党宣言,第一本以中文印的马克思主义书籍,考茨基的 阶级斗争和柯卡普的社会主义史。1920年夏,我在理论上和某种程度的行动上,变成马克思主义者,并且自此以后,我自认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同年我

6、与杨开慧结婚。 【小题 1】对这个时期自己政治活动的叙述表现出毛泽东怎样的特点? 【小题 2】本文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6分) 答案: 【小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追求自己的理想却总也得不到的那种无限的苦闷与惆怅的心情。思想上坚定( 1分),政治活动有热情( 1分),充满对未来的信心( 1分)。 【小题 1】事件更真实可信;( 2 分)自传贴近人物心灵,字里行间流露着自然、亲切与真切,传主在回忆中的叙述饱含情感,易打动人,拉近读者与文章的距离;( 2分)语言个性色彩更浓厚,所叙事物多含自谦意味。( 2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 刘心武 从 1950年到

7、 1959年,我 8岁到 17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 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自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 面的朋友交口称誉,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 “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 ”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

8、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 “正经饭 ”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 当然很多年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地指认为对我的 “娇惯 ”和 “溺爱 ”。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 “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这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 ”母亲回答得很坦然: “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 ” 1959年,我被师范专科学校录取,

9、勉勉强强地报了到。我感到 “不幸中的万幸 ”是,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深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 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 “依然故我 ”地那样生活。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 “推 ”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 1960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进门就发出情况异常,仿佛在准备搬家似的 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我留下?如果说几间屋

10、都留下太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子退了,母亲呢,思想 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地生活。父亲迁离 北京后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里的那张上铺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 自然到

11、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 “被套也还是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为你寄上一床 ” 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 “学雷锋,做好事 ”,仿佛是 “义务劳动 ”呢?现在我才醒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 “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 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她所给予我的种种 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

12、春晖! 【小题 1】( 1)文章的结尾一段 “母亲将我放飞以后 ” 其中 “放飞 ”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2分) ( 2)文中共写了几次 “放飞 ”,请作简明概括。( 3分) 【小题 2】作者认为母亲 “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来 ”,请结合全文,谈谈母亲给予了 “我 ”哪些人生启示。( 5分) 【小题 3】( 1) “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 ”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2) 答: ( 2)母亲注重孩子的 饮食,对衣着和家中摆设却毫不讲究,却给孩子订 “几十种报刊 ”,你能从中悟出母亲的 “育子 ”之道吗?( 2分) 答: 【小题

13、 4】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4分) A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家刘心武主要通过回忆生活中母亲对自己的种种关心和照顾,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浓浓的舐犊深情。 B文中的母亲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有独到之处,她不是把孩子紧紧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而是将孩子 “放飞 ”,只有敢于 “放飞 ”,孩子将来才会真正有出息。 C对于母亲给予的爱,作者并不是当时就理解的,而是在经历过种种的人生体验之后,才能领悟到这 种高层次的母爱。 D作者写自己被母亲 “放飞 ”后的种种痛苦感受,描绘了自己心灵成长的艰辛,写作的目的是告诉我们,真正的母爱,就是能为子女作长远打算的爱。 E本文文字朴实无华,虽然没有用华丽的辞藻来歌

14、颂母亲,却能使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母子之间那种浓郁的深情。 答案: 【小题 1】 “放飞 ”在文中是个比喻,意思是孩子一旦长大,就应让他 “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 2分)共写了三次:( 1)儿子考上北京师专,本来可以在家住宿,她却把儿子 “推 ”到学校去住。( 2)举家外迁,却不给儿子在北京留下一间可以作为 “家 ”的房子。( 3)把替儿子做被套当做 “义务劳动 ”。( 3分) 【小题 1】( 1)吃正经饭走正经路做正经人。( 2分)( 2)重精神轻物质( 1分)( 3)独立生活,独立解决困难。( 2分) 【小题 1】( 1)尊重孩子的个人爱好。( 2分) ( 2)把 “身体好 ”

15、放在首位,培养孩子不贪慕虚荣的纯朴天性。( 2分) 【小题 1】 A D( A“母亲对自己的种种关心和照顾 ”错,母亲主要是通过对我的“放飞 ”来培养我独立的能力; D 写作本文的目的是对母亲的怀念)(每个答案:2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 章,回答下列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 锬稀 杂谥 唬骸肮 樱 羰怪蛑 浼 鼐 赝恕!惫 又 窃唬 u“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

16、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 “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小题 1】下列 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辞 (拒绝 )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 C晋军(军队)函陵 D朝济(渡河)而夕

17、设版 【小题 2】下列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以其无礼于晋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还也 【小题 3】下列句子中, “以为 ”的用法与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的 “以为 ”相同的一组是: 吴广以为然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以为妙绝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 功 A B C D 【小题 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 A烛之武 “夜缒而出 ”,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 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

18、,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 D烛之武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小题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分) (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分) (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4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小题 1】 【小题 1】 【小题 1】( 1)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 ”

19、(“犹 ”、“无能 ”各 1分,句意 1分 ) (2)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夫 之有? 1 分;既 西封, 1分;若 取之 1分。每句重点词和句子正确才能得分) (3) 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四个短句每句 1分,每句重点词和句子正确才能得分) 【小题 1】 【小题 1】其,还是。、都是代词 【小题 1】 C. 意思为 “把 作为 ”其余是 “认为 ”。 【小题 1】晋国并

20、没有把城池给秦国 【小题 1】略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新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11分) 消 息 徐志摩 雷雨暂时收敛了, 双龙似的双虹, 显现在雾霭中, 夭矫,鲜艳,生动, 好兆!明天准是好天了。 什么!又是一阵打雷, 在云外,在天外, 又是一片暗淡, 不见了鲜虹彩, 希望,不曾站稳,又毁了。 ( 1)阅读诗的第一小节,结合 “雷雨 ”“双虹 ”“雾霭 ”等意象的含义,分析本小节的内容。( 4分) 答: 。 ( 2)诗的第二小节表现了诗人什么感想?( 4分) 答: 。 答案:( 1)诗的第一小节写雷声收敛,诗人因这个消息而激动,仿佛在阴沉的 “雾霭 ”中看到了预兆天晴的 “双虹 ”。 (

21、2)诗的第二小节写诗人正在庆幸幻想变成现实时,远处又是雷声阵阵,冷酷的现实击破了他的梦想。 语言表达 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分句前后的内容,句式对应。( 4分) 诗词,如一束空谷幽兰,沁人心脾;诗词,如一声冲霄清吟,豪迈坦荡。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让我仿佛看到了陶渊明的超然境界, 。 答案:答案:示例: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让我感受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志向 远大。(所举诗句要豪迈坦荡 2 分,表述 2 分) ( 1)请指出下面的对联所写的是谁。( 2分)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一代文章推子夜,毕生心血似春蚕。 ( 2)请

22、以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中 “橘子洲头 ”作为开头,为所给的上联写一句下联。( 2分) 上联:康桥河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 下联:橘子洲头 。 答案:( 1)司马迁( 1分) 茅盾(沈雁冰)( 1分)(这两题来自教材奇妙的对联) ( 2)示例:橘子洲头热血青年追问大地主宰( 2分,词性、意思相对即可,不要求平仄) 某班举行诗歌朗诵会,根据你对下面诗歌的内容、风格等的理解或评价,在三首诗之间为主持人报幕各设计一段衔接语。(每段不超过 40字)( 4分) 徐志摩再别康桥 衔接语: 戴望舒雨巷 衔接语: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答案:(示例)( 1)让我们挥一挥手,告别柔美、静谧的康桥,随诗人去感受小巷丝

23、雨的江南情调吧!( 2分,能前后衔接 1分,有文采 1分)( 2) “康桥 ”“雨巷 ”牵动诗人的情思,祖国的无限风光更是激励伟人歌咏祖国雄姿,抒发革命豪情!( 2分,能前后衔接 1分,有文采 1分) 默写 补出名句名篇( 6分,每空 1分) 1)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2) 那河畔的金柳, ;波光里的艳影, 3)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 。 4)荆轲受燕太子丹之请入秦刺杀秦王,燕太子丹和宾客送他到易水岸边,在荆轲的好友高渐离的击筑声中,荆轲慷慨悲歌: “ , 。 ” 答案:( 1)万类霜天竞自由( 2)是夕阳中的新娘;在我的心头荡漾。( 3)丁香般的惆怅( 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作文 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事,可能是欣赏一朵花一首歌,可能是被粗糙但温柔的手轻轻抚摸,可能是知己的月下倾谈,可能 是对头的握手言和,可能是一次壮举,也可能是一件平凡的小事 请以 “美丽 ”为题,记叙和美丽有关的事情。 要求: 1.文体明确,叙事生动; 2.情节富有波澜; 3.中心突出,立意深刻; 4.不少于 800字。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