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2011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六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6分) ( 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因为: (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凋: ( 3)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暂: ( 4)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 便宜: ( 5)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 ( 6)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 答案:( 1)因为:因:于是 为:创作;( 2)凋:使动用法,使 凋谢;( 3)暂:忽然,一下子;( 4)便宜:方便;( 5)彰:清楚;( 6)惑:糊涂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 ( 1)连峰去天不盈尺, 。
2、(蜀道难) ( 2) ,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 3) ,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 ( 4)沧海月明珠有泪, 。(锦瑟) ( 5)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 6)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 ( 7)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过秦论) ( 8)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答案: ( 1)枯松倒挂倚绝壁 ( 2)无边落木萧萧下 ( 3)东船西舫悄无言 ( 4)蓝田日暖玉生烟 ( 5)申之以孝悌之 义 ( 6)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7)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翻译下列课文中的句子。( 8分) (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2
3、分) 译文: (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分) 译文: ( 3)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3分) 译文: 答案: ( 1)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 2)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 3)秦人大开关门引敌深入,九国的军队(却)迟疑起来,不敢入关。 选择题 下列加点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闻道有先后 答案: D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 A树之以桑 B假舟楫者,
4、非能水也 C天下云集响应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答案: C 下列句式属定语后置的一项是( 2分)(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节选自课文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鲁镇永远是过新年,腊月二十以后就忙起来了。四叔家里这回须雇男短工,还是忙不过来,另叫柳妈做帮手,杀鸡,宰鹅; 然而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只肯洗器皿。祥林嫂除烧火之外,没有别的事,却闲着了,坐着只看柳妈洗器皿。微雪点点的下来了 。 “唉唉,我真傻。 ”祥林嫂看了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 “祥林嫂,你又来了。 ”柳妈不
5、耐烦的看着她的脸,说。 “我问你:你额角上的伤疤,不就是那时撞坏的么? ” “唔唔。 ”她含胡的回答。 “我问你:你那时怎么后来竟依了呢? ” “我么? ” “你 呀。我想:这总是你自己愿意了,不然 。 ” “阿阿,你不知道他力气多么大呀。 ” “我不信。我不信你这么大的力气,真会拗他不过。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 ” “阿阿,你 你倒自己试试看。 ”她笑了。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 ”柳妈诡秘的说。 “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
6、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 ,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 ” 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 “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 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价目是大钱十二千。 【小题 1】这篇小说在环境描写上用墨不多却作用
7、很大,简要分析文中 “微雪点点的下来了 ”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4分 ) 答: 【小题 2】这篇小说收入彷徨时作了修改。下面的句子未经修改,对照课文画 “ ”线的句子,扼要说明修改后的好处。 (3分 ) 然而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只肯洗器皿。微雪点点的下来了。 答: 【小题 3】 “唉唉,我真傻。 祥林嫂看了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 ”在这里祥林嫂又要重复她讲了多次的阿毛的往事。对她这种反复的、近乎机械的讲述,你是怎样理解的? (4分 ) 答: 【小题 4】对柳妈讲的阴司的故事 ,人们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这是柳妈为了让祥林嫂死后不再受阴司的折磨而为她想的一个好主意,其出发点是好的;
8、有人认为柳妈和鲁四老爷是一样的封建礼教和神权的维护者,她的这个可怕的故事一直缠绕着祥林嫂,直到她临死前还向 “我 ”询问人死后究竟有没有魂灵。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3分 ) 答: 答案: 【小题 1】 【小题 2】 【小题 3】 【小题 4】 【小题 1】略 【小题 2】略 【小题 3】略 【小题 4】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 “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 孟子对曰: “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 汤一征,自葛始。 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 形 笪遥俊 裢 舸蠛抵
9、 颇抟病槭姓卟恢梗 卟槐洹锲渚跗涿瘢 羰庇杲怠翊笤谩!妒椤吩唬骸 形液螅 罄雌渌铡! 裱嗯捌涿瘢 跬 髦 褚晕 河谒 鹬 幸玻 焓澈 杂 跏 羯备感郑 道燮渥拥埽 倨渥诿恚 渲仄鳎 缰 纹淇梢玻刻煜鹿涛菲胫 恳玻 裼直兜囟 恍腥收 嵌 煜轮 病跛俪隽睿 雌潇改撸 蛊渲仄鳎 庇谘嘀冢 镁 笕蛴炭杉爸挂病! 孟子 梁惠王下 ) 【小题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 A齐人伐燕,取之伐:攻打 B系累其子弟系累:捆缚,拘禁 C诛其君而吊其民 吊:慰问,这里指对百姓安抚 D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 倍:违背 【小题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A 今燕虐其
10、民,王往而征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王好战,请以战喻 C 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 赢粮而景从 【小题 3】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 “解民倒悬 ”(把受苦难的人民解救出来 ),文中能体现这种思想的一组是( 3分)( ) 东面而征,西夷怨 南面而征,北狄怨 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 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 是动天下之兵也 A B C D 【小题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齐国攻打燕国,占领了它之后,却 要面对一些诸侯联合抗齐的局面,齐宣王与孟子的对话就是
11、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 B孟子肯定了齐宣王发动战争是以 “救民于水火 ”为目的,因此老百姓才会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 C孟子认为诸侯本来就害怕齐国,如今齐国战胜了燕国,扩大了疆土,增强了国力,因此不用担心诸侯的反应。 D文章中把齐国占领燕国比作一场及时雨,肯定了它是 “谋于燕众 ”的正义之举。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4】 A 【小题 1】(倍:动词,扩充一倍。) 【小题 2】(于:都是介词,译为 “从 ”。 A项之:代词,他们 /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B项以:连词,表目的,来 /介词,用。 D项而:连词,表转折,却 /连词,表承接。) 【小
12、题 3】( 从不同侧面写出正义战争是人民渴望并拥护的; 齐宣王伐燕的本意并不是救民于水火,而是想称霸天下; 这是孟子对这次战争后果的分析。) 【小题 4】( B项文中 “民以为 ”说明老百姓误以为齐王是来拯救自己的,因而表示欢迎,实际并非如此。 C项孟子认为天下的人本来就忌惮齐国的强大,如今地盘扩大而不施仁政,会激怒天下。 D项文中 “及时雨 ”是比喻商汤伐纣, “谋于燕众 ”是孟子为齐王指出的解决眼前危机的途径之一 。) 参考译文 齐国攻打燕国,打下了燕国。别的诸侯国合谋去救燕国。宣王说: “很多诸侯谋划着来攻打我,怎么对付他们呢? ” 孟子回答道: “我听说凭七十里见方的地方就统一了天下的
13、,商汤就是这样。没有听说凭着千里见方的地方还怕别人的。尚书上说: 商汤的征伐,从葛开始。 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汤,他向东征伐,西边的民族就埋怨;向南征伐,北边的民族就埋怨, (他们埋怨 )说: 为什么 (不先征伐我们这里,而要 )把我们放到后头呢? 人民盼望他,如同大旱时节盼望乌云虹霓一样。 (汤的军队到了一地, )赶集市的照常做买卖,种田的照常干农 活。杀了那里的暴君,慰问那里的百姓,像是及时雨从天而降,百姓欣喜若狂。尚书上又说: 等待我们的君王,君王来了,我们就得到新生。 现在,燕国虐待它的百姓,大王去征伐它,百姓都以为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竹筐盛了饭,瓦壶装了酒,迎接大王的军队
14、。如果您杀戮他们的父兄,囚禁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搬走他们国家的宝器,那怎么行呢?天下本来就忌惮齐国的强大 ,现在齐国扩大了一倍的土地却不施行仁政,这就使得天下的诸侯要出兵攻打您了。大王赶快发布命令,把被抓的老人孩子遣送回去,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同燕国 人商量,选立一个新国君,然后撤离燕国,那么还来得及阻止 (各国动兵 )。 ”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1)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香菱说: “想来烟如何直
15、?日自然是圆的;这 直 字似无理, 圆 字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 ”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3分 ) 答: (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赏析。(3分 ) 答: 答案: ( 1)有道理。因为诗歌的意境不仅指诗所描绘的寄寓着诗人情思的生活图景,而且含有言外之意,画外之情。理解意境,读者必须展开想象、联想,于头脑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 2)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孤苦无依,对不能完成使命的一丝忧郁之情。 阅读下面的蜀道难选段,按要求答题。( 6分) 噫吁 剑 :醺咴眨 竦乐 眩 延谏锨嗵欤洗约
16、坝阗欤 蚊弧 此耐虬饲 辏 挥肭厝 搜獭鞯碧 子心竦溃 梢院峋 朊坚邸乇郎酱葑呈克溃 缓筇焯菔 幌喙沉 嫌辛 厝罩 弑辏 掠谐宀 嬲壑 卮 ;坪字 缮胁坏霉 斥 瘸钆试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 1)诗的开篇连用两个叹句,其用意是什么?( 2分) 答: ( 2)诗人借助艺术想象,运用夸张、衬托手法,极写山势高危,请选择一个方面加以分析。( 4分) 答: 答案: ( 1)作用是:统摄全诗,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击主旨,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2分) ( 2)答案:示例一: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极写山势高危,蜀 道难行,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
17、,山高得连黄鹤也不能飞度,猿猱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就难上加难了。 答案:示例二: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2分)(举一个例子并分析即可) 语言表达 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位古代诗人的名句,仿写两个句子。要求结构一致。 (4分 ) 生活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白居易说: “生活是 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的闲适。 ” 答: 答案:陶渊明说: “生活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恬静。 ”辛弃疾 说:“生活是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的痛苦。 ” 名著导读 三国演义阅读( 10
18、分) 填空题( 5分) ( 1)袁绍死后,为助曹操夺取冀州, 献计,令曹操决漳河之水淹城。 ( 2)谋士 被曹操骗去许昌,离开刘备前走马推荐 ,之后刘备便有三顾茅庐之美谈。 ( 3)曹操败走华容道, 面对昔日恩人,几番犹豫之后,义释曹操他的重情义得到刘备的原谅和后人的敬重。 ( 4)周瑜气死之后, 与赵云前往柴桑口吊祭。他亲自奠酒,跪读祭文,哭诉二人合力抗曹之谊及从此更无知音之憾。 简答题 请简述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字数 100字左右)( 5分) 答案:( 1)许攸、徐庶、诸葛亮、关羽、诸葛亮 ( 2)刘备寄于曹操篱下,以种菜掩人耳目。一日,曹操请刘备坐饮畅谈。曹操问天下谁是英雄,刘备答了袁
19、绍等人的名字,曹操只是摇头。操说 “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言大为吃惊,匙箸落地。此时雷声大作,刘备借雷声掩饰吃惊,使曹操认为其胆小如鼠,不复怀疑。 论语选读( 6分)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8 7) 棘子成曰: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子贡曰: “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 犹犬羊之 。 ”( 12 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7 38) (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士不可不弘毅 ( ) 2.威而不猛,恭而安 ( ) ( 2
20、)根据本段文意,请概括什么是 “君子之风 ”?( 4分) 答: 。 答案:( 1) 1.意志坚定; 2.安详 ( 2) 以仁为己任,不怕任重道远; 既要有纯真的品质,又要注重外表的文饰,做到文质彬彬。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当土地供给你营养,任你不断向上攀登时,你需要低下头看看土地的面容和伤痕。人往高处走,高处有无尽的奇观;水往低处流,低处是需要爱心浇灌的土地。人到了高处,才觉察到低处的广阔无际;但也只有在低处,才可以看到高处的雄伟气派。 人时时都要面对高处与低处。 请以 “看高处与看低处 ”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内容应在话题范围之内,文题自拟,立
21、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答案:参考例文: 理想在高处,起点在低处 “我们不单靠吃米活着。 ” 人之所以有 “天地之精华,万物之灵长 ”的美誉,是因为人对未来心怀理想。没有理 想的人生就像没有帆的船,在茫茫大海中失去了前进的方向;没有梦想的人生就像失去了双翅的雄鹰,在横无际涯的天空中失去了翱翔的资本:理想是催人前进的动力。 忆往追昔,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一句句梦想的追问与回答声中成长的。小时候懵懂无知的我当被问及理想时,回答常常是一定要做科学家;随着年龄的增长,无数个理想在升腾 破灭、破灭 升腾的同时也见证着自己的成长。回忆时,常常笑自己的幼稚、傻气,明白了那些不基于现实的理想终究只能是一场“梦
22、 ”而已,于是开始为树立真正的 “理想 ”努力了。 父亲告诉我,一个人一定要有理想,没有理想 、碌碌而为的人生是可悲的。理想不一定要远大,但必须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就好比登一座山,有志于到达那山峰,我们必须从山脚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爬起,想要一下子到达山顶是不现实的 。即使你真的上去了,也会因未欣赏到沿路旖旎的风景而叹息不已;然而,选择哪一座山峰,就完全掌控在你自己手中了。 我遵照父亲的教导,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心也就变得踏实了。 我的理想不远大,不再幻想成为科学家,不再幻想成为金融巨头,也不再幻想摇身一变成为公主。因为那些太高、太远、太空、太虚,我开始对自己说把本职工作做好:好好
23、学习, 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将来相夫教子,孝敬父母。为了这些理想,我犹如一只蜗牛努力奋斗着,尽管爬得很慢却很踏实,因为我知道,每一次成功都是由辛勤的汗水浇灌的。 起点总在最低处,也只有在最低处才能让自己更憧憬最高处的巍峨、壮观,也只有在最低处才能给予自己攀登高处的动力。那些 “高处 ”不断变化着,当你到达了第二个、第三个高处的时候,回头望望,也许前不久还被你唤作高处的地方转眼已成了低处。我的目标不大,只求到达能够到达的高度。 理想在高处,它不断激励我向前,为了那无尽的神秘、美丽、惊险、刺激 起点在低处,它不断提 醒我现实,让我明白:奋斗是通向高处的唯一途径 点评: “我们不单靠吃米活着 ”,一语道破天机,表明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每个人都有远大的理想和追求,都想让最完美的自己展现出来,可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文章语言质朴无华,内容平实易懂,让人读来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