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31409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0年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0年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0年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0年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其他 默写( 6分 ) ( 1)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 。 ( 2)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 。 ( 3)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 。 答案: ( 1)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 2)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 3)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迷惘( wng) 干瘪( bi)愀然( qio) 汗流浃( ji)背 B粘合( nin) 甄( zhn)别 墓冢( zhng) 恪( k)尽职守 C妥帖 (ti)思忖( cn) 麻痹( b) 毛骨悚( sng)然 D悲

2、怆( chung) 打夯 (hng) 戕( qing)害 瞠( chng)目结舌 答案: C 填入下面画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澄河产瓜鱼, ,背部有细骨一条,烹制后骨亦酥软可吃,极鲜美。这种鱼别处其实也有,有的地方叫水仙鱼,北京偶亦有卖,叫面条鱼。但我的家乡人认定这种鱼只有我的家乡有,而且只有文游台前面澄河里有。 A长四五寸,通体雪白,莹润如羊脂玉,无鳞无刺 B通体雪白,长四五寸,无鳞无刺,莹润如羊脂玉 C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莹润如羊脂玉 D莹润如羊脂玉,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 答案: A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则凡

3、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D木欣欣以向荣作师说以贻之 答案: C 下列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B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答案: A 下列对课文主要句子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有什么事情可以比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更令人满意开怀啊!人生如有知己,应该以自己的孩子为最。(十八岁和其他) 作者认为父子关系应该是挚友加知己的关系,这才是父子关系中的最高境界。 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沁园春 长沙) “ 击 ”字形象地写

4、出了雄鹰矫健的身姿, “翔 ”字生动地描绘了游鱼在水中自由自在轻快自如的神态。 C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我 心归去) 作者用一个夸张了的细节对孤独与无聊进行描写,表现了身处异地他乡的空虚寂寞之情。 D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前方) 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因为只有离开家,向着理想的目标走向前方,心灵才能有所依靠和寄托。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也是文章的文眼。 答案: D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一种合乐可唱、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它的特点是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在宋代发展到最高峰,可分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 B摄影散文

5、是一种新兴的文体,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其审美特点是具有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 C老舍是一位 “北京味儿 ”很浓的作家,如骆驼祥子、茶馆等小说,都是用北京话写的。韩愈,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竭力主张 “文以载道 ”,提出了 “惟陈言之务去 ”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深远。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四言诗为主,分风、雅、颂三部分,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风、雅、颂 ”和 “赋、比、兴 ”合称 “六义 ”。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 A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跨越青藏高原,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

6、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 B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信赖的。 C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D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匮乏危机已经迫在眉睫了,我们必须给予应有的关心和重视。 B这里天气的恶劣是出了名的,这不,刚才还是一片晴空,现在竟飘起了沸沸扬扬的大雪。 C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有论语,则有孟子

7、。 D那个时候的她可真是鸡肠小肚,别人提一点意见,她都记恨在心里,现在长大了,心境开阔多了。 答案: B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惆怅遗撼望洋兴叹嘻游莫名其妙 B戕害苦涩峥嵘岁月沉湎名副其实 C沉溺斑斓忐忑不安至高无尚针贬时弊 D枯稿斟酌 一如即往入不付出良晨美景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4分 ) 白露为霜 虞邯 要到了白露,方知道什么是秋色。 倒不是因为这个时候,西北的胡杨,大片大片如融金;也不是因为各处的枫叶,都如同猎猎的火焰;也不是因为南方的湿地蒹葭白茫茫开得正盛,一年丰繁的色泽,此时为最。而是因为白露才是秋天的本色。到了这时节,早晨起来

8、,风将一条路刮得发白,空气里仿佛都流动着透明的铅灰色。心里寥落又开阔,好比一幅笔法疏淡的水墨,便晓得,秋天当真来了,随同一个终古美丽的名词。 这个名词,从先秦的诗歌源头,溯流而下,唐风宋韵里,都可以听到它的脆响 一直到今天,它和惊蛰一样,依然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富诗歌意象、最易触动心底柔软部分的名词。 秋天是生命的提醒。而白露,是秋天的结绳记事上,另一个细节的提醒 。有三个最美的绳结,打在历史的诗章上,也打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骨血里 关于对宇宙、所爱与自身存在的美感体验,我们可以拈取它们来重温梦境,那几乎是每个人都曾经经历或将去经历的梦境。 第一个是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这八个字读出来,凡识

9、得汉字的,无不心旌神摇。诗三百是诗歌,也是原典。即 使没有后文 “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 ”的伊人,这八个字,也允为最美的文字。它开启了一个传统 这是一个可以意会,难以言明的传统。天地如此静默美好,自身如在其内,如在其外;深情如若可言,如不可言。唐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慨然千古,怆然泪下的意境,似乎都可追溯到此。日本枕草子描写春天,说: “春,曙为最,逐渐转白的山顶,开始稍露光明 ”,文字简约、意境优美庶或近之,但却没有那苍茫辽远之感。 美丽到了苍茫的境界,这八个字,是不可企及的上古文字 。 秋天的气质,不管硕果红叶,如何渲染它的热闹,终归是偏于幽冷肃杀的 礼记 月令里说: “孟秋之月,用始行戮

10、 ”。说的是旧时天子们多半在这个时节用兵。即使没有实力出 征,也得杀几个罪犯,所谓 “秋后正法 ”。掌管刑罚的司寇因此被称为 “秋官 ”,而文人不遇,迟暮无成,多半被称为 “秋士 ”。秋天被附丽的感伤色彩越来越浓厚,人们面对秋天时的情感,也就越来越偏于血亲人伦。所以第二个美丽的绳结打上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何事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此刻思乡怀远,衣裳正单,往往催生出无限的愁怨。这种思乡怀远的深情,和诗经中那种几乎能带来宇宙本体论的触发而言,体现了一种文明的进路和文化的烙 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总是那么沉郁不露,然而一咀嚼间,就有一种逝水难追、乐土不返的悲凉。被逐出

11、伊甸园的人们再也返回不去了,就好像我们知道了,就永远抹不去成人的记忆。这里面所追怀的,是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流失 而流失的总是如此美丽,我们保有的美丽回忆,如此刺伤我们的心灵。 失却了本体,徒留了追怀,白露于是越来越清冷幽怨,但还有第三个绳结 “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时间已经是宋朝,有一个超迈豪绝的人物,和友人一起泛舟赤壁。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清冷肃杀间,他居然有 吞吐宇宙的豪气。和他同行的友人,不能免俗,拿了个洞箫,呜呜咽咽地吹将起来。说:你瞧瞧,清秋好时节,转瞬即过,我们与草木同腐,如何不伤心 那人一听,就说了一段高论: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

12、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他又说,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在文明已经行进到一种衰糜难振的状态时,还有人发此浩然之音, 斯人可谓 不负清秋 。 这个人,我们都晓得,叫苏轼,发明东坡肉的那一位。他的无数旷达之作,都是在秋天写出来的 一那草尖上可怜可爱的白露,在他的醉眼睥睨里,竞可以横大江接水光,让他歌诗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于是草木摇落而变衰的年节,照样就倜傥行过了。在文明的末世,能够拯救

13、自己的,其为一心乎? 眼看就要秋深了。 【小题 1】请简要分析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2分 ) 秋天是生命的提醒。而白露,是秋天的结绳记事上,另一个细节的提醒。 答: 【小题 2】文中第 2段,作者为什么要写到胡杨、枫叶和蒹葭 (3分 ) 答: 【小题 3】 “美丽到了苍茫的境界,这八个字,是不可企及的上古文字。 ”根据文章第 5段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渲染这八个字的美丽境界的 (6分 ) 答: 【小题 4】作者为什么说 “斯人可谓不负清秋 ”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 答: 答案: 【小题 1】( 1)提醒:从旁指点,促使注意。说秋天和白露是生命的提醒,赋予秋天和

14、白露以人的感情色彩,读起来很亲切温暖。 【小题 1】一方面,白露会给胡杨、枫叶和蒹葭留下鲜明的季节特征;另一方面,作者又用这些景物特征烘托出自露自身的时分特点,突出自露和秋天的牺切关系。 【小 题 1】作者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正面阐述,八个字表达了一种美好的妙不可言的境界;其次,用陈子昂诗歌的高远境界作衬托;再次,和日本作品枕草子对比,突出这八个的美丽境界。 【小题 1】作者认为,苏轼面对个人的不幸境遇,面对宋朝的文明衰退,乐观豁达,潇洒风流,尽情享用无边秋色。所以说苏轼不负清秋。 【小题 1】( 1)两个 “提醒 ”的含义不难理解,在句子中运用拟人的手法,将秋天人格化,富有情趣。 【小题

15、1】文中第二段作者选取了秋季白露时最有季节特征的事物,这些事物的作用能够突出秋季季节的特征。 【小题 1】第 5段是分三 个层次来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进行阐释的。第一层到 “如不可言 ”,写美好的妙不可言的境界;第二层到 “似乎都可以追索到此 ,用陈子昂诗歌高远境界来衬托,余下的是第三层,和日本作品对比,突出这个美丽境界。概括层意即可。 【小题 1】信息检测区间在第 10段和第 11段。第 10段结合赤壁赋是苏 轼于 “乌台诗案 ”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轹副便时所作的写作背景,再结合本段苏轼对人生乐观豁达的态度;第 11段结合 “在文明的末世 ”信息,可以概括得出。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6、下列各题。( 14分 ) “深蓝 ”的胜利意味着什么? 美 戴 森 1997年 5月,人类的象棋冠军加里 卡斯帕罗夫被软件程序 “深蓝 ”击败,这一事件对于那些熟悉计算机发展步伐的人们来说不算什么惊奇。然而,我们一定会对卡斯帕罗夫的失败感到伤心。人类大师是个艺术家,在棋盘上创造走棋的模式,艺术家被机器击败是真正的悲剧,它被公众视为是一个历史性事件。 卡斯帕罗夫突如其来的失败更伤害了人类的自尊。卡斯帕罗夫进入赛场时自信十足,走出赛场时疲劳沮丧。比赛应当安排得像 1972年鲍比 费舍尔和鲍里斯 司帕斯基的历史性比赛那样。那是由二十一局棋组成的一系列比赛,让两位棋手有充分的时间了解彼此的优势和弱点,

17、从暂时的挫折中恢复过来,从他们的错误中学习。这是一场公平的比赛,双方都有机会做到最好。相反, 1997年卡斯帕罗夫与 “深蓝 ”之间的战斗太过仓促,总共才有六局棋。 卡斯帕罗夫因单独一局棋的失败而士气低落,没有时间恢复过来。 “深蓝 ”有接口进入由卡斯帕罗夫多年来所下的棋局组成的数据库,而卡斯帕罗夫则只能接触 “深蓝 ”与他下的那几盘棋。我们可以期望在人类冠军与机器之间的下一次比赛会像 1972年的那次一样。 机器的胜利 将不意味着象棋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终结。从长期看来,象棋艺术将会被 “深蓝 ”的继承者所丰富。将会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比赛:一些只为人类举办,一些只为机器举办,一些为得到机器协助的

18、人类举办。这三种类型将为这种游戏开拓艺术视野,加深对它的理解。人类冠军与分析机器的共生将把象棋带到远远超出费舍尔和卡斯帕罗夫止步的地方。 “深蓝 ”的胜利对于人类社会整体意味着什么?象棋是高度人为的消遣,并不比天体物理学或者洞穴学与大多数人有更大的关系。但是,在 “深蓝 ”对于棋手的冲击和计算机网络对于普通百姓的冲击之间存在着强烈有效的类似之处。 对于人类社会整体来说,个别的机器或者像 “深蓝 ”这样的个别程序没有什么威胁。对于人类尊严和我们制度的自主性的威胁来自小机器在我们家庭和办公室里的泛滥,再加上由电话线和光缆组成的不可思议的网络。这些小机器把我们五岁大的孙儿、孙女变成了电脑迷,把我们的

19、公司经理变成了电脑界面。互联网和万维网正在渗进我们的社会并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全世界的一般公民既不能逃避也不能控制网络的迅猛发展。当然,今天的网络还处在萌芽状态,但注定要长成成熟的结构,其威力是我们还想像不到的。卡斯帕罗夫的失败是我们将要置身其中的人类处境的一个隐喻 ,如果我们让自己被网络的发展蒙蔽了双眼的话。 另一方面,我所设想的象棋的光明未来,是人的技艺与计算机威力同以一种创造性共生的状态一起进化,也是对于人类社会在网络世界中的未来可能进化的一个隐喻。在过去,进化总是由竞争与共生之间的平衡改变所驱动,在未来必定也是如此。我们作为人类的任务就是保持平衡的均势。今天,这一平衡已经失去控制,严重

20、倾斜了。 网络驱使我们进入了一个进行生死之争的世界,我们中的许多人发现这一世界是毁灭性的,网络强加的文化和经济张力令我们感到无力抗拒。作为网络赖以生存的机器和方案的创造者,我们有能 力理解网络,也有能力影响它们的功能。我们有责任让网络服务于社会公正和人类自由的利益。进化的游戏,就像象棋游戏一样,在未来将由人类和机器一起来玩。电脑空间的景色给我们提供了与棋盘的景色一样的发挥艺术创造力的机会。 (选自太阳、基因组与互联网:科学革命的工具,有删改) 【小题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4分) A “深蓝 ”击败了人类象棋冠军,艺术家被机器击败,令人类的自尊受到伤害,这被 公众视为是一个历史

21、性的事件。 B人类象棋冠军与 “深蓝 ”的第一次较量,严格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时间仓促,局数过少 ,彼此了解的程度不平衡。 C计算机或像 “深蓝 ”这样的程序正渗进我们社会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但对整个人类社会来说,并不存在威胁。 D网络迫使人类步入了一个无力抗拒的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新世界,它充满了生与死的抗争,对人类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E人类有能力使机器为社会公正和人类自由的利益服务,因为我们是机器和程序的创造者,有能力影响它们的功能。 【小题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 “机器的胜利将不意味着象棋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终结 ”理由的一项是( 3分) A象棋艺术将会为 “深蓝 ”的继承者所丰富并且

22、拓展其艺术视 野。 B个别的机器或像 “深蓝 ”这样的个别程序对人类没有什么威胁。 C人类的技艺与计算机威力同以一种创造性共生的状态一起进化。 D人类有能力理解计算机,象棋在未来将由人类和机器一起来玩。 【小题 3】文中 “卡斯帕罗夫止步的地方 ”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3分) 【小题 4】 “深蓝 ”的胜利给了人类警醒和启发,请根据文意加以概括。(分) 答案: 【小题 1】 CD 【小题 1】 B 【小题 1】象棋艺术所处的人与机器之间无法互相了解(学习)、不公平的比赛阶段。 【小题 1】 计算机的发展正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威胁,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人类有能力、有责任让计算机与人类以

23、一种创造性共生的状态一起进化。 【小题 1】 C “并不存在威胁 ”应是就 “个别的机器 ”和 “个别的程序 ”而言。D原句: “网络驱使 无力抗拒 ”中的 “毁灭性 ”是指对原有文化和经济的摧毁,而非选项中说的 “对人类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 【小题 1】选项是对人类社会整体意义而言,并非说 “象棋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终结 ”。 【小题 1】 4分。 “象棋艺术所处的阶段 ”1 分, “人与机器 ”1 分, “无法互相了解(学习) “不公平 的比赛 ”1 分。 【小题 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答对一点得分,答对两点得分。其中,“冲击和威胁 ”分, “清醒认识 ”分; “有能力、有责任 ”分,

24、 “一起进化 ”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18分)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 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与市,农夫相与忭 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 “五日不雨可乎? ”曰: “五日不雨则无麦

25、。 ”“十日不雨可乎? ”曰: “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月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 以雨,使吾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有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 “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 ;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日三雨,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 注: 扶风:凤翔府的古名,治所在今陕西省凤翔县。 忭( bin):快乐。 襦( r):短衣、短袄。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26、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亭以雨名,志喜也志:表示 B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治:整 修 C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占:占卜 D使天而雨珠使:假如 【小题 2】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民方以为忧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B 以属客而告之 举匏尊以相属 C 引流种树 引觞满酌 D 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小题 3】划横线词语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予至扶风之 明年 B 今天 不遗其民 C寒者不得 以为 襦 D以为 休息 之所 【小题 4】对喜雨亭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记叙亭子命名缘由、建亭经过以及亭子落成恰逢甘雨等,表达了作者关心农事,与民同乐的

27、思想感情。 B本文以 “喜 ”字贯穿全篇。以 “喜 ”字开头,又以 “喜 ”字结尾,前呼后应,结构严谨。 C文章虽篇幅短小,但笔法多姿。集记叙、抒情、对话、歌咏等多种写作方法于一体,在轻巧的行文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 D本文没有点明题旨的议论,写的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来源 :学 &科 &网 【小题 5】翻译句子 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分) 译文: ( 2)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 v为类( 2分) 译文: (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分) 译文: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B 【小

28、题 1】 D 【小题 1】 D 【小题 1】 ( 1) 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那么智慧明达行动就没有 过错了。 ( 2)这才知道这座山的独特卓立,与小土丘实非一类 。 ( 3)何况我和你在江中捕鱼,在沙洲上打柴,和鱼虾作伴与麋鹿交友。 【小题 1】志,记、记载、纪念。 【小题 1】劝酒。 A项前 “以为 ”,把 作为,两个词,后 “以为 ”,认为; C项前 “引 ”疏导,后 “引 ”举、拿; D项前 “一 ”,一样,后 “一 ”作形容词专一。 【小题 1】 A 项 “明年 ”文中是 “第二年 ”的意思; B 项 “今天 ”是两个词,现今上天;C项 “以为 ”是 “用它做 ”。

29、【小题 1】本文写得较为明朗。 【小题 1】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小题 1】本诗以 “落日怅望 ”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3分) 【小题 2】借景抒情是诗歌常见的表现 手法,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 3 分) 答案: 【小题 1】客中久滞、思乡情切( 1分);年华渐老、感时伤逝( 2分)。 【小题 1】(示例一)作者见景生情,由 “孤云 ”“归鸟 ”的疾速飞去,想到自己的久滞不归;由夕阳落山,想到自己年华已老。联想自然

30、,真切感人。 (示例二)一、三句写景,二、四句写情,情景相间,层次分明。先是落日时云去鸟飞的景象引起乡思之 “念 ”,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景象唤起迟暮之“惊 ”。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给 “功能性文盲 ”下一个定义,并请从政府和个人角度分别给 “功能性扫盲 ”提一点建议。 ( 5分) 9月 8日是第 43个 “国际扫盲日 ”。记者从教育部门了解到,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现代化生活设施日益增多,人们无论是否受过教育,都有可能沦为 “功能性文盲 ”。 “功能性扫盲 ”与 “基础性扫盲 ”同样重要。 据了解, “功能性文盲 ”已成为所有国家的严重问题,我国也普遍存在无法适

31、应现实社会生活的 “功能性文盲 ”现象。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有可能因为不主动探求新知识,导致不能适应社会生活,进而影响生存和发展。 “功能性文盲 ”指的是 政府: 个人: 答案: “功能性文盲 ”指的是不能识别现代信息,跟不上知识的更新速度 (1分 ),不能利用现代化生活设施 (1分 ),从而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人 (1分 )。 ( 1)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推进 “功能性扫盲 ”。 (1 分 ) ( 2)每个人建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学习,把更新知识作为日常的自发行为。(1分 ) 作文 作文( 60分 )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 ,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以说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变化都与速度不无关系。火车大幅度提速,我们的生活比过去更便捷;火箭以惊人的速度飞入太空,人类的空间视野变大 了;网络传播速度之快,可以使信息一瞬间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人类在生物遗传基因领域的突破,使生物的生长速度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一年一熟的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三熟 过去所说的嫦娥奔月长生不老只是神话,现在都成为现实或正在成为现实。 请结合自己的感受与思考,以 “速度 ”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诗歌除外。字数 800左右。 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