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31436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拓 片 t 黏 液 nin 胳 肢窝 g 穷兵 黩 武 d B新 正 zhng 惘 然 wng 悄 然 qo 未雨绸 缪 mi C暮 砧 zhn 盥 洗 gun 榫 头 sn 崖转石 png D 炮 烙 PO 歆 享 Xn 和 面 hu 间 不容发 Jan 答案: C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倔强 踝骨 照例 不寒而粟 B、踌躇 胳搏 角逐 臭名昭著 C 仓皇 辨认 亵渎 白浪涛天 D、鱼凫 抚膺 钿头 瓜熟蒂落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

2、当的一句是 A山浪慢转,曲径轻摇,柳色乍染,黄莺初啼,几间茅屋在白云深处若隐若现,这一切令人 耳目一新 。 B故乡的槐树,成簇成片,遍布四野,似乎散漫凌乱,却又井然有序;似乎千篇一律 ,却又各具情致。 C满耳的阵阵蛙鼓,激昂亢奋地噪闹着,将静夜和旷野喧嚣得如同 这季候一般,热情洋溢, 生机勃勃 。 D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队队小巧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 活灵活现 。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B所谓 “生态自觉 ”,其要义固然包含了对生态的反省,但

3、更重要的是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 C目前,我国是联合国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D为纪念建党 90周年, “唱支山歌给党听 ”歌咏比赛将于 7月 1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 答案: A 默写( 8分) _,渚清 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琵琶行中运用侧面描写方法表现歌女高超技艺的两句是_, 、任写两句锦瑟中用典的诗句 _, 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了桑地亚哥的形象,颂扬了人类挑战困难、捍卫尊严的 “ 精神 ”。 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是鲁迅的 。 白居易在文学上的

4、著名主张是 “文章合为时而著, ”。 答案:略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14分)。 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哥伦比亚 加卡列尔 加西亚 马尔克斯 鸟笼做成 了。巴尔塔萨习惯地把它挂在房檐底下。刚吃完午饭,就听人到处在说,他做了一个全世界最漂亮的鸟笼。来瞧热闹的人多极了,巴尔塔萨房前简直门庭若市,吵吵嚷嚷的,他只得摘下鸟笼,把木工作坊的门关上。 “你该刮刮脸啦。 ”乌尔苏拉对他说。两个星期以来,丈夫一心扑在鸟笼上,干木工活儿就不用心思了,她很不高兴,可是鸟笼一做好,她的烦恼就顿时烟消云散了。 “你能赚多少钱呢? ”她问。 “不知道, ”巴尔塔萨回答, “我想要价三十 比索。末了总能到手二

5、十吧。 ” “你先要五十比索, ”这半个月来,你起早贪黑的。再说,这鸟笼多大呀。我这辈子 见过的鸟笼,就数这个大哩。 ” 有关鸟笼的消息早就传开了,老大夫希拉尔多的夫人爱养鸟,那天下午,大夫出诊归来,就去看个究竟。 饭厅里挤满了人,那鸟笼放在桌上,供人观赏。偌大的鸟笼用铁丝扎成,分成三层,上下有通道,里面搭着专供鸟儿吃食和栖息的小房。空域部分,装有鸟儿嬉戏用的吊杆。整个鸟笼,犹如一座大型冰厂的模型。老大夫左看右瞧,他寻思,这鸟笼果然名不虚传,比他想给妻子买的那种漂亮多了。 “ 这鸟笼根本不用养鸟,只要在树上一挂,它自己就会叫起来。 ”说着,他当着众人把鸟笼转了几转,又把鸟笼搁回桌上, “得,我

6、买下了。 ” “已经卖给别人啦。 ”乌尔苏拉说。 “蒙铁尔的儿子,是他订做的。 ”巴尔塔萨补充道。 大夫又瞧瞧鸟笼。 “你可以再做一个嘛! ” “很抱歉,大夫, ”巴尔塔萨说, “可是已经出手的东西是不能再卖的呀。 ” 大夫耸耸肩膀, “他们出多少钱买下的? ” 巴尔塔萨把目光转向乌尔苏拉。 “六十个比索。 ”她说。 大夫又看看鸟笼。 “真漂亮, ”他赞叹着, “漂亮极了。 ”说罢,转身朝门口走去,“蒙铁尔可真有钱啊! ” 财主蒙铁尔对于鸟笼的新闻无动于衷。他就住在离这儿没有多远的地方,一间堆满家具什物的房子里。他那形容憔悴的妻子,一吃罢午饭就紧闭门窗,在黑洞洞的屋子里,睁着眼睛整整待上两个钟

7、头。她忽然听见人声嘈杂,不仅吃了一惊。开门一看,之间门前聚集着一大帮人,巴尔塔萨拿着一个鸟笼也在那儿。他穿一身白,胡子刮得精光,神情严肃纯朴。 “这玩意儿真太妙啦, ”蒙铁尔的妻子喊了起来,顿时容光焕发,她把巴尔塔萨青岛屋里, “我这一辈子都能没见过这么好的玩意儿。 ” “彼贝在家吗? ”巴尔塔萨把鸟笼搁在饭厅的桌子上。 “他还在学校里呢,一会儿 就回来。 ”她答道。接着补上一句: “蒙铁尔这会儿在洗澡呢。 ” 蒙铁尔体态肥大,浑身毛茸茸的,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从卧室的窗户里探出身来: “那是什么呀? ” “彼贝的鸟笼呗。 ”巴尔塔萨说。 那女人疑惑地瞧他一眼: “是谁的? ” “彼贝的呀,

8、”巴尔塔萨的语气十分肯定, “是彼贝让我做的呀。 ” 蒙铁尔穿着裤衩就从卧室走了出来。 “彼贝! ”他大喊了一声。 “孩子还没有回来呢。 ”他妻子喃喃地说。 彼贝在门洞里出现了。他约摸十二岁,眼睫毛弯弯的,沉静忧伤,活像他母亲。 “你过 来, ”蒙铁尔对他说, “是你让他们做鸟笼的吧? ” 孩子 低下脑袋。蒙铁尔一把揪住孩子头发,硬要孩子看着他的眼睛, “你说呀。 ” 孩子咬咬嘴唇,一声不吭。 “蒙铁尔! ”妻子埋怨了。 蒙铁尔放开孩子,转身朝巴尔塔萨走来。 “抱歉得很哪,巴尔塔萨,你事先应该跟我商量 一下嘛。只有你才会跟小孩子打交道。 ”他把鸟笼还给巴尔塔萨, “你赶紧拿走,能卖给谁就卖给谁

9、。 ” 那孩子一直木然不动地呆着,连眼皮都不眨一下。等巴尔塔萨接过鸟笼,迟疑地瞧了他一眼,他才像狗打呼噜似的,喉咙里发出一声闷响,然后趴到在地,嚎啕大哭。 蒙铁尔冷眼瞧着,无动于衷。母亲想上去抚慰一阵。 “别管他。 ”蒙铁尔毫 不妥协。 巴尔塔萨瞧那孩子半死不活的,活像一头害了传染病的牲畜 。 “彼贝! ”巴尔塔萨笑盈盈地走到孩子跟前,把鸟笼递给他。那孩子一跃而起,抱住跟他差不多大小的鸟笼,透过密集的铁丝瞧着巴尔塔萨,不知说 什么好。 “巴尔塔萨 , ” 蒙铁尔轻声说, “我不是说了吗,你把鸟笼拿走吧。 ” “还给人家吧。 ”母亲吩咐孩子。 “你留着吧。 ” 巴尔塔萨说。 “你别犯傻了,巴尔塔

10、萨, ” 蒙铁尔边说边拦住他, “你把这玩意儿带回家去吧,我一个子儿也不会给你的呀。 ” “没事儿。我就是特意做了送给彼贝的,没想过要什么钱嘛。 ” 巴尔塔萨从 挤在门口瞧热闹的人群里拨开一条路,走了出去。 巴尔塔萨在台球房受到热烈欢迎。这时候,他还在想,他做的鸟笼比别人的好,为了不让蒙铁尔的儿子哭哭啼啼,只得把鸟笼送给他,诸如此类的事情没什么新鲜的。可是过不了多久,他发现这类事情对 许多人还挺重要,不禁兴奋起来。 “他们到底还是给了你五十比索才买下鸟笼的吧。 ” “六十比索。 ”巴尔塔萨答道。众人给巴尔塔萨斟上一杯啤酒,他一一回敬。天刚擦黑,他就喝得酩酊大醉,漫无边际地胡扯起来。他说他要做一

11、千个鸟笼,每个售价六十比索。然后,再做它一百万个,攒满六千万比索。电唱机由他出钱不停地唱了整整两个钟头。大家举杯敬祝巴尔塔萨身体健康,走运,幸福。 乌尔苏拉做好一盘葱头炸肉,一直等他。有人告诉她,她丈夫在台球房里欢喜若狂地跟大伙儿喝啤酒呢。她不相信,因为巴尔塔萨从来没有喝过酒。差不多半夜了,巴尔塔萨还在灯火通明的台球房里,一步也动弹不得。他花了不少钱,只得留下手表抵押,保证次日还清欠款。过了一会儿,他劈腿坐在街上。清晨五点钟,赶去望弥撒的妇女们看见他还坐在那儿。 (选自高兴主编小说中的小说,有删改 ) 【小题 1】请用简明的语言 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4分) 【小题 2】依据小说的相关 内容

12、,概括蒙铁尔形象的特点。( 2分) 【小题 3】对小说中画线 处的人物语言进行赏析。( 4分) 【小题 4】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 4分) 答案: 【小题 1】示例一 做好鸟笼拒卖鸟笼给老大夫,送鸟笼给彼贝,台球房醉酒(事件发展脉络)示例二 期待好价钱,信守与彼贝的约定不忍孩子失望决定送乌笼,送乌笼后兴奋与失落交织(主人公心理变化脉络) 【小题 2】蒙铁尔:当地的财主,粗暴专制,冷酷,吝啬 【小题 3】运用了夸张、比拟的手法;写出了乌笼的精美,表达了老大夫对乌笼的赞赏之意。 【小题 4】示例: 角

13、度一 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纯朴、善良的巴尔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还有爱面于、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巴尔塔萨性格的复杂性 角度二 使情节更为曲折,做好乌笼期待出手却拒绝卖出乌笼,想卖高价却无偿送出乌笼这样的情节本己曲折生劝; “醉酒 ”让主人公欠下债务,狼狈不堪,使情节再生波澜,引人入胜 角度四 使环境更具典型性 小说中共有三个场景:巴尔塔萨家赏鸟笼,蒙铁尔家送乌笼和台球房醉酒,台球房 是唯一的公共场所,醉酒情节把场景从家庭空问转移到社会空间集中辰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 阅读下面的文字( 12分) 走进腾格里(节选) 学群 这是我第三次走进沙漠。每一次,

14、沙漠总是让我变得跟一个小孩子似的。 先是骑在骆驼上往沙漠里走。就这样,沿着沙地的起伏一路走下去,把身后的那个世界远远地甩在沙漠以外,甩掉人身上一切多余的东西。 晚餐就在沙地上进行。两只馒头,一瓶水,再加上一点取自沙漠的野菜,就这样几样东西。面包、水和盐,人的生活,最基本的无非就这几样东西。几千年几万年,真正支撑起 人类历史的,也就是这几样。 暗黑中,身子下面的沙丘仿佛在不断隆起,直到接近天空的高度。我仿佛是在地球的最高处,静静 地、静静地面对浩瀚的星空。幽邃的夜空下,整张大地剩下来的就只有宁静,原来这宁静中有着永恒的东西。、 月亮升起来。这曾在千里之外照亮过童年的月亮,在李白的吟咏里传递千年的

15、月光,有着嫦娥和桂花树的月亮。我们大老远地赶来,来到沙漠中间,就是为了这轮月亮! 就像沙漠一样简单地面对,面对月亮,面对天空,很多年不曾 这样静静地面对。天空是灵魂一样的蓝色,一轮明月就悬在灵魂中央。与身后无垠的宇宙相比, 它是多么渺小。可是从那里传过来的光辉,却把大地照亮 对于我们来说,是这么辽阔的大地。月光就像浓情的乳汁,在地面上流淌。这喂养灵魂的乳汁! 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 早在生命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海潮;早在我们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母性的血液。现在,它是如此深刻地牵动我。我感到,我所要表达的,全都在那月亮上。你没法把你心里的东西说出来,月亮静静地把你要说的全部都铺在

16、你面前。你一动,就有一道道逶迤的线条跟着你。你每走一步,都把沙漠、把大地的起伏、把遍地月光牵动。 在我驻足的沙丘上,月光显得特别明亮 。明晃晃的沙地上,一只甲虫爬过的痕迹显得格外醒目,六条腿,每一条都拖着一道带痕。在我的眼里这就是一部沙之书,一部自然的圣经。在这里,一只虫子的吟咏,一缕风,一一株草,还有这充骞天地间的宁静,都带着哲人的意味。 月亮是地球的一个梦,是人冻结在天空的一个梦。 (摘自生命的海拔,有删节) 【注】腾格里:位于内蒙古西南部和甘肃中部边境交界处,面积 4 27万平方公里,为我国第四大沙漠。 【小题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2分) ( ) A第 段

17、“身后的那个世界 ”是指喧嚣的物质世界,不包括被扭曲的精神世界,因此, “一切多余的东西 ”指的是物质的东西。 B第 段连用 “爬 ”、 “漫 ”、 “浸 ”三个动词来写沙漠夜色渐渐加深的过程和个人的感受,形象生动,让人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C第 段写月亮与无限的宇宙相比虽然渺小,但它的光辉却可以照亮大地。作者借此暗示,人和大自然相比虽然渺小,但可以创造世界。 D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月光,突出了在宁静中,对大自然的永恒、人类历史文化的悠久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内涵丰富。 E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依次写了作者进入 腾格里沙漠、沙地晚餐、月夜静观、从沙漠返回等片段,每个片段都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感悟。 【小题

18、2】文章第 段划线的句子 “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 ”这 “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 ”有哪些?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4分) 【小题 3】文章第 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 4分) 答案: 【小题 1】 AC 【小题 2】答题要点: 我的童年记忆( “曾在千里之外过童年的月亮 ”); 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 “在李白的吟咏里传递千年的月亮,在嫦娥和桂花的月亮 ”) ( “早在生命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海潮 ”); 生命感受 ( “早在我们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母性的血液 ”)。 【小题 3】( 6分)答题要点: 对城市 “物资 ”生活的不满和批判( “用自来水冲洗

19、身上的汗渍和沙粒 ”, “用汉堡包、用啤酒填塞肠胃 ”, “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 ”, “诅咒过的物资 ”); 对沙漠的不舍和不得不离开的无奈( “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在这里 ”, “像一匹骆 驼 ”, “把这里的两面天空,这里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间,带回去 ”, “我还得回到那个世界里去 ”, “我没有办法 一匹驼驼 ”, “我只能回到刚刚诅咒过的物资中去 ”); 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让它照亮我的精神 ”, “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 ”)。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19分)。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

20、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 见而说之,因病免, 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 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 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 “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 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 ,之后称病 ,使从者谢吉 ,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 “令有贵客,为具召之。 ”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

21、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 ”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 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 “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 ”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文君久之不乐,曰: “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 ”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着犊鼻 ,与 保庸杂作,涤器

22、于市中。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 “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奈何相辱如此! ”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选自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有删改) 【注】 缪 (mi):假装。 ( kn):裤子。 梁惠王曰: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 民不加多,何也? ” 孟子对曰: “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

23、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 曰: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曰: “王如 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 闯兀 惚畈豢墒骋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

24、。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小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如见而说之说:通 “悦 ”,高兴 B于是相如往,舍都亭舍:居住 C长卿谢病不能往谢:推辞 D长卿第俱如临邛如:如同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故其亲名之曰犬子 其孰能讥之乎 B 为武骑常侍 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C 乃著子虚之赋 良乃入,具告沛公 D 卓王孙闻而耻之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相如凭借资财担任郎官一职,早期侍奉不喜欢辞赋的景帝,后来到了梁国

25、并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多年。 B王吉当时担任临邛县令,交好并帮助司马相如摆脱困境。他坚持拜访司马相如,提升了司马相如在富人心中的地位。 C卓王孙为临邛县富人,与程郑置办酒席款待王吉和司马相如。司 马相如受邀参加宴会,他的风采倾倒满座宾客。 D卓文君寡居父亲家,席间偷窥并喜欢上司马相如,与其私奔成都。后来卓文君因当垆卖酒感动父亲而得到资助。 【小题 4】与 “申之以孝悌之义 ”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 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 D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小题 5】把第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26、) ( 1)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 3分) 译文: ( 2)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3分) 译文: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分) 译文: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4】 A 【小题 5】正赶上粱孝王去世,相如只好返回成都。然而家境贫寒,又没有可以维持自己生活的职业。 卓文君乘夜逃出家门,私奔相如,相如便同文君急忙赶回成都。 译文:司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字长卿。他少年时喜欢读书,也学习剑术,所以他父母给他取名犬子。司马相如完成学业后,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就改名相如。最初,他凭借家中富有的资财

27、而被授予郎官之职,侍卫孝景帝,做了武骑常侍,但这并非 他的爱好。正赶上汉景帝不喜欢辞赋,这时粱孝王前来京城朝见景帝,跟他来的善于游说的人,有齐郡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县人庄忌先生等。相如见到这些人就喜欢上了,因此就借生病为由辞掉官职,旅居粱国。粱孝王让相如这些读书人一同居住,相如才有机会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 正赶上粱孝王去世,相如只好返回成都。然而家境贫寒,又没有可以维持自己生活的职业。相如一向同临邛县令王吉相处得很好,王吉说: “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可以来我这里看看。 ”于是,相如前往临邛,暂住在城内的一 座小亭中。临邛县令佯装恭敬,天天都来

28、拜访相如。最初,相如还是以礼相见。后来,他就谎称有病,让 随从去拒绝王吉的拜访。然而,王吉却更加谨慎恭敬。临邛县里富人多,象卓王孙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郑家也有数百人。二人相互商量说: “县令有贵客,我们备办酒席,请请他。 ”一并把县令也请来。当县令到了卓家后,卓家的客人已经上百了。到了中午,去请司马长卿,长卿却推托有病,不肯前来。临邛令见相如没来,不敢进食,还亲自前去迎接相如。相如不得已,勉强来到卓家,满座的客人无不惊羡他的风采。酒兴正浓时,临邛县令走上前去,把琴放到相如面前 ,说: “我听说长卿特别喜欢弹琴,希望聆听一曲,以助欢乐。 ”相如辞谢一番,便弹奏了一两支曲子。这时,卓王孙有 个女儿

29、叫文君,刚守寡不久,很喜欢音乐,所以相如佯装与县令相互敬重,而用琴声暗自诱发她的爱慕之情。相如来临邛时,车马跟随其后,仪表堂堂,文静典雅,甚为大方。待到卓王孙家喝酒、弹奏琴曲时,卓文君从门缝里偷偷看他,心中高兴,特别喜欢他,又怕他不了解自己的心情。宴会完毕,相如托人以重金赏赐文君的侍者,以此向她转达倾慕之情。于是,卓文君乘夜逃出家门,私奔相如,相如便同文君急忙赶回成都。进家所见,空无一物,只有四 面墙壁立在那里。卓王孙得知女儿私奔之事,大怒道: “女儿极不成材,我不忍心伤害她,但也不分给她一个钱。 ”有的人劝说卓王孙,但他始终不肯听。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文君感到不快乐,说: “长卿,只要你同我一

30、起去临邛,向兄弟们借贷也完全可以维持生活,何至于让自己困苦到这个样子! ”相如就同文君来到临邛,把自己的车马全部卖掉,买下一家酒店,做卖酒生意。并且让文君亲自主持垆前的酌酒应对顾客之事,而自己穿起犊鼻裤,与雇工们一起操作忙活,在闹市中洗涤酒器。卓王孙听到这件事后,感到很耻辱,因此闭门不出。有些兄弟和长辈交相劝说卓王孙, 说: “你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家中所缺少的不是钱财。如今,文君已经成了司马长卿的妻子,长卿本来也已厌倦了离家奔波的生涯,虽然贫穷,但他确实是个人才,完全可以依靠。况且他又是县令的贵客,为什么偏偏这样轻视他呢! ”卓王孙不得已,只好分给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

31、被褥和各种财物。文君就同相如回到成都,买了田地房屋,成为富有的人家。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4分) 鹊桥仙 陆 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渔 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消日出不见人, G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和 “烟消日出不见人, G乃一声山水绿 ”两句都是写渔父的生活,但表现手法不同,试作分析。( 4分) 答: 答案:陆词该句是正面直接写渔父的生活,而柳诗该句是从侧面(只

32、闻其声不见其人)来间接表现渔翁的生活;陆词该句主要运用白描手法(排比手法亦可)。柳诗该句则是情景交融,将渔翁的高洁情操跟一尘不染的山水景物浑然融合在一起。(两个角度比较,每个角度 2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 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 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 4分) 答: ( 2) “渭北

33、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4分) 答: 答案: 1赏析: 对李白奇伟瑰丽的诗篇,杜甫在题赠或怀念李白的诗中,总是赞扬备至。从此诗坦荡真率的赞语中,也可以见出杜甫对李白的诗作十分钦仰。这不仅表达了他对李白诗的无比喜爱,也体现了他们的诚挚友谊。清代杨伦评此诗说: “首句自是阅尽甘苦上下古今,甘心让一头地语。窃谓古今诗人,举不能出杜之范 围;惟太白天才超逸绝尘,杜所不能压倒,故尤心服,往往形之篇什也。 ”(杜诗镜铨)这话说得很对。这四句是因忆其人而忆及其诗,赞诗亦即忆人。但作者并不明说此意,而是通过第三联写离情,自然地加以补明。这样处理,不但简洁,还可避

34、免平铺直叙,而使诗意前后勾联,曲折变化。 2表面看来,第三联两句只是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 “渭北 ”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 “江东 ”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 “春天树 ”和 “日暮云 ”都只是平实叙出,未作任何修饰描绘。分开来看,两句都很一般,并没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 ,却有了一种奇妙的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之时;而作者遥望南天,惟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惟见远处的树色,又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好像 “春树 ”、 “暮云 ”,也带着深重的离情。故而清代黄生说: “五句寓言己忆彼,六句悬度彼忆己

35、。 ”(杜诗说)两句诗,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情思。回忆在一起时的种种美好时光,悬揣二人分别后的情形和此时的种种情状,这当中有十分丰富的内容。这两句,看似平淡,实则每个字都千锤百炼;语言非常朴素,含蕴却极丰富,是历来传颂的名句。 ”唐诗别裁称它 “写景而离情自见 ”,杜臆引王慎中语誉为 “淡中之工 ”,都极为赞赏。 上面将离情 写得极深极浓,这就引出了末联的热切希望: “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欢聚,像过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 “中国 ”,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

36、感情。例如, “英国 ”为什么不译作 “阴国 ”? “美国 ”不译作 “霉国 ”? “德国 ”为什么不译作 “歹国 ”?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 字来命名这些国家。用什么字呢?用 “英雄 ”的 “英 ”、 “美丽 ”的 “美 ”、 “道德 ”的 “德 ”、 “法律 ”的 “法 ”、 “芬芳 ”的 “芬 ”、 “祥瑞 ”的 “瑞 ” 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 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 (不超过 30字 )。( 4分) 答: _ 答案:参考答案:对别国国名的翻译,中文能表达美好的感情,而外文不能。 下面的例句是一位老师利用拆字

37、谈人生。请你 模仿老师的这种思维方式,从 “赶您达恩 ”中任选两个汉字联系人生写两个句子。( 4分) 例句:铁:连 “金 ”子 “失 ”去都不觉得可惜,铁面无私人人知。 路: “各 ”人都有 “足 ”,路靠自己去走。 答: 答案:答案:示例:赶:说 “干 ”就干,必然 “走 ”在别人前头。 您:大家都把 “你 ”往 “心 ”下面是盐城市某报的一则新闻,请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20 字)( 4分) 本报讯 3月 29日,在上海世博局举行的世博会会徽设计颁奖仪式上,上海市有关领导为世博会会徽中标者盐城市青年广告设计师邵宏庚颁发了获奖证书和 20万 元奖金。 始宏庚今年 34岁。去年年底,当他得知上海世博会正在征集会徽后马上行动,接下来的时间里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设计中。今年 2月他将自己最满意的第1001件作品送到上海,这件作品最终从 9046件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被正式确定为上海世博会会徽。 答案:答案:示例:盐城青年邵宏庚获上海世博会会徽设计大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