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31438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盗 跖 ( zh) 刽 ( gu)子手 尸 骸 ( ha) 罪 愆 ( qin) B天 堑 ( qin) 罗 绮 ( q) 羽扇 纶 ( ln)巾 料 峭 ( qio) C自怨自 艾 ( y) 殷 ( yn)红 孱 ( chn)头 国 粹 ( cu) D 涎 ( yn)皮 属 ( zh)文 樯 ( qing)橹 蹩 ( bi)进 答案: A 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3分) 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2、。 B因事物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C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答案: D 下列对词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这里作者用两个动作写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意欲沙场立功却无用武之地,空有一番雄心壮志而无处施展,内心极为苦闷、急切和悲愤。 B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作者写此情景,意在控诉侵略者恣意妄为的侵略行径。作者正气凛然,言语犀利,体现了深沉的爱国情感。 C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总领全词,为下文赞周郎埋下伏笔,创造

3、出雄浑的气氛。 D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这里写的是杭州官员的游乐。 “乘醉听萧鼓 ”,写的宴酣之乐, “吟赏烟霞 ”,写的山水之乐,这里既表现了官员的儒雅风流,也衬托了山水的美丽。 答案: B 下列各句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代表作品 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B词是诗歌的一种,最初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根据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由于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为长短句。 C元杂剧的角色主要有旦、末、净、杂四类;正旦是女主角,女配角有小旦、贴旦、搽旦,正末是男主角,男配角有外末、冲末等;元杂剧的表演一般由唱、白

4、、科三部分组成。唱即指曲词部分,是剧中人物用以展示人物心理,抒发感情,有时也用来交待剧情。白即 “宾白 ”,包括对白、自白及带白、对白等;科即动作表演,又称为 “介 ”。 D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间 200多年的历史。作者是南北朝时的范晔。 答案: D 下列各项中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子卿尚复谁为乎?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求人可使报秦者 C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D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答案: C 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相如 引 车避匿虞常果 引 张胜 B君 因 我降 因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5、C而君 幸 于赵王 幸 蒙其赏赐 D单于 益 骄,非汉所望也武 益 愈,单于使使晓武 答案: B 下列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作为 “梅兰竹菊 ”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 。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围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 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 , 遗世独立的佳人。 A钟爱洋洋洒洒浮动好像 B喜爱纷纷扬扬浮动犹如 C钟爱纷纷扬扬飘动好像 D喜爱洋洋洒洒飘动犹如 答案: B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刘老师是前天才调到我们学校的,许多老师还不认识。 B与其他节日一样,今年五一期间,各 大商场,无论家电还是服装,减价促销

6、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这让许多消费者怦然心动。 C中国网民在 “就业 ”、 “增长 ”、 “代表 ”等词前加上 “被 ”字,既表达出没有话语权的弱势一方的无奈,也表现出中国人性格中具有冷幽默的一面。 D经过激烈的争论和广泛的公众参与之后,终于使中山歧江公园设计组提出了以产业旧址历史地段的再利用为主旨的设计方案。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写文章都是 文不加点 ,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B怪了,我的文具盒怎么不见了呢?难道会 不胫而走 ! C两岸统一是必然的。如果台湾当局还搞 “正名 ”,妄想 暗渡陈仓 ,必将引火烧身。 D成都五牛俱乐部的雄厚

7、财力令其他甲 B球队 望其项背 。 答案: C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秘而不宣挺而走险计日程功抱负 B如火如茶毛骨耸然滥竽充数摄服 C默守成规杳无音信礼尚往来慰籍 D绿草如茵出奇制胜 并行不背家具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共 9分, 3小题) 何 为 国 学 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 “科学 ”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 “学无分中西 ”),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 “缓行 ”。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或 “缓行 ”,不如在约定俗成

8、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 “国学 ”,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广义的国学是 “一国所 有之学 ”,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 “中国学 ”或 “汉学 ”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 “古学 ”、 “旧学 ”或 “国故学 ”,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 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 “四部 ”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

9、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 “六艺统四部 ”,“国学者六艺之学也 ”。中国古代的学问是 “通人之学 ”,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 学政贯通 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 “通 ”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汉书 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隋书 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不仅国学是山,而且其中的每一类都是一座山。就其内容之宏博而言,事实确实

10、如此。就以四部中的 “子部 ”来说,四库全书总目又分为十四类,其中每一类 都内涵丰富,比如 “医家 ”,最近出版的一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历代中医古籍13000余种,说它是 “一座山 ”,并非夸张之言。 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国学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就学术内涵来说,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实际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国学的地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资料积累的丰富, 理论和方

11、法的成熟,国学古为今用的任务可能还会不断有所调整和发展变化,在重建国学的过程中出现认识分歧和 “百家争鸣 ”的情况也是很正常的。对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要把包括古典文献、出土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祖先的丰富馈赠保护好,保存下来,对其进行整理、研究和合理利用,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小题 1】下列关于 “国学 ”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的学者建议暂时不要用 “国学 ”的概念,因 为它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内涵笼统、模糊而且外延边界不清。 B广义的国学和海外

12、的 “中国学 ”或 “汉学 “研究的对象、范围上大体相同,即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 C狭义的国学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是从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的角度界定的,也是多数学者所达成的共识。 D作者认为,国学是个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它是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总和、总称。 【小题 2】下列说法不属于 “国学内涵丰富 ”的内容的一项是( ) A因为在学术内涵方面,国学和现代学科体系存在着大量 交叉重合,因此国学与文、史、哲是并列的一级学科。 B国学内容宏博,仅四库全书总目的 “子部 ”就分为十四类,涵盖了哲学、宗教、政治学、军事学、医学等多方面的内容。 C中国

13、中医古籍总目,收集了一万三千余种历代中医古籍,因此说国学是 “一座山 ”,没有任何夸张。 D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既可以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 “四部 ”之学,也可以是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 【小题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 A国学是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它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就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 B “通 ”是中国传统学术分类的前提,这种分类到隋书 经籍志时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这样一套完整体现中国传统学问知识体系的分类法。 C以成人之道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学问其实就是 “通人之学 ”,它包括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

14、贯通、真善美贯通等。 D对于国学,我们正确的态度是既要心存敬意,又要对其进行整理、研究与合理利用,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A 【小题 1】 B 【小题 1】缺少 “中国传统学术文化 ” 【小题 1】对照原文可知,国学与经、史、哲不是同一级别的学科 【小题 1】 “通 ”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且隋书 经籍志只是形成分类法的雏形,只有到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时才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读下面这篇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18分) 上帝的花园 我一直对树这个意象非常迷恋。随便的一棵树,都是那么自然地站在那里,无论在山野、广场、路边,永远那么

15、潇洒大方。人类的姿势要挑拣环境,不信你去舞台上走一圈,会发觉自己竟然不会走路!就算那些整天呆在台 上的时装模特儿,就我看还是矫揉造作,远不如一棵树优雅。一棵树并不把自己的一切呈现出来,而是谦虚地隐藏一半在地下,变成根系,从而形成了树的深度。只有最智慧的人才明白这个道理,不去夸耀自己的全部。树的枝条向所有方向延伸,树叶密密麻麻敞开,只要能接受到阳光,并没有特别的忌讳。有多少人能珍惜来自宇宙的每一点营养呢?我们不是担心食物有毒,就是担心消化不良,深怀戒心,结果戒心影响了吸收。一棵树全身没有累赘的东西,每一棵树形态上都有不同,却同样简洁、完美,这正是许多思想家理想中的人类,一种保持了个性的完美。 现

16、在,我看着 自己停在键盘上的两只手,可以自如地伸展、弯曲、合拢,十个指头都能灵活地打击键盘。最大的奇迹是,手能从地上拣起一根针,能挤牛奶,能写字画画,能举杯、握剑、摘花,能接住一个远远扔来的球。它还能表达意见和感情:同意或拒绝,依依不舍,无限温柔地抱起一个婴儿,拭去对方的眼泪 有一次,看到小孩在搭积木,我对朋友说 :“不要把这双手看成只有几年的历史,它是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人类的祖先留给我们的远不只是火、铁器、文字和婚姻制度。 孩子没有创造自己的手,他只是在复习,发现一双现成的手的各种意义。 ” 古人每恨海棠无香 ,鲫鱼多刺,觉得天地间有许多憾事。我的儿子也说 :“鱼为什么长这么多刺

17、!兔子为什么有皮!我不爱吃! ” 我瞪着眼说 :“它们不是生来给你吃的! ” 万物有它们自己生存的理由。鱼的生理结构对鱼来说是合适的,它的生活目的不是为人类提供食物。我们觉得世界有缺陷,是因为它不尽如人意。上帝的目的和人类的目的原本不同 ,所以你看到园丁修剪树枝,遗传学家随心所欲地篡改生物基因。上帝的花园对人来说既然有缺陷,那么人类自己去创造一个自己的花园好了,于是某国就有科学团体建立人工生物圈。尽管里头借用了不少旧世界的材料,试验者们还是呆了两年 就赶紧逃了出来。 有时,我们能从没有目的的活动中获得巨大的满足。从前我常去野外,只是胡乱走走。见到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池心一平如镜,手痒痒的,就捡

18、块石子打“水漂 ” ,石子仿佛蜻蜓点水,在水面上激起一串涟漪。树林子空荡荡的,没有野生动物,地上铺满了厚厚的松针和腐叶,踩在脚下,充满弹性。偶尔能见到一两朵明艳的小花,像幽静的美人,自开自落。透过浓阴的一缕阳光打在一丛什么蕨类植物上,逆光看去,叶绿得透明,仿佛可见叶脉中汁液在流动。我就这样在林子里逗留几个小时,把攥紧的骨髓和灵魂摊开,仿佛一朵花、一棵草,被宏伟的自然 环绕并轻盈地托起,矫健、灵敏而单纯。除了上帝的花园,我们在哪里还可以这么自由地徘徊,充满惊喜和依赖?在哪里还能如此深切地体会生命中的美感,像宇宙一样深沉? (选自散文天地,有改动) 【小题 1】文章首段 “我一直对树这个意象非常迷

19、恋 ”,我 “迷恋 ”它什么?请结合原文分条列出。( 4分) 【小题 2】请根据语境回答:( 5分) 为什么说 “孩子没有创造自己的手,他只是在复习,发现一双现成的手的各种意义 ” ?( 3分) “上帝的目的和人类的目的原本不同 ”一句中, “上帝的目的 ”是 ( 1分) “人类的目的 “是 ( 1分) 【小题 3】 “上帝的花园 “指什么?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分) 【小题 4】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这是一篇兼具抒情色彩和哲理意味的散文,深刻、抽象的思索与丰富形象的细节描写巧妙结合,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B首段运用对比、类比的手法,托物言志,表达

20、了对一些美好品格的热烈赞美,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C作者认为自然是上帝创造的,反对人为改变基因,不相信科学家能建造出可以真正满足人类需要的人工生物圈。 D末段景物描写情景交融,凭借丰富的感觉和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种自然、静谧、物我合一的意境。 E文章前半部分选取树和手这两个人们十分熟悉的意象,分写自然与人;后半部分则主要表现自然与人的联系。 答案: 【小题 1】 自然、大方、优雅; 谦虚,有深度(或 “不去夸耀自己的全部 ”); 珍惜宇宙中的每一点营养; 简洁、完美而有个性。( 1点 1分) 【小题 1】 手的活动能力是在上百万年的人类进化中形成的,人在幼年时手功能的发展,只是对手已有功能的

21、开发,并不是创造。( 3分,意对即可) “上帝的目的 ”是万物按各自的需要 而生存; “人类的目的 ”是让万物都适应人类的需要。( 1点 1分) 【小题 1】 “上帝的花园 ”指大自然。( 2分)表达的情感是:自然是美好的,人类应该尊重、热爱、享受原本的自然。 【小题 1】 AD 【小题 1】 “迷恋 ”它什么,结合文意推断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 “上帝的目的 ”是万物按各自的需要而生存, “人类的目的 ”是让万物都适应人类的需要。 【小题 1】 3分。答出 “自然是美好的 ”1 分,答出 “尊重、热爱、享受

22、 ”等主要词语 1分,答出 “原本的 ”1 分。 【小题 1】 A “丰富形象的细节描写 ”错误。 D“创造了一种自然、静谧、物我合一的意境 ”有误。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 “他日救时宰相也。 ”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师还,赏赉与诸大臣等。 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帝知谦可大任,会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省巡抚,乃手书谦名授吏部,超迁兵部右侍郎,巡

23、抚河南、山西。 正统六年疏言: “今河南、山西积谷各数百万。请以每岁三月,令府州县报缺食下户,随分支给。先菽秫,次黍麦,次稻。俟秋成偿官,而免其老疾及贫不能偿者。州县吏秩满当迁,预备粮有未足,不听离任。仍令风宪官以时稽察。 ”诏行之。河南近河处,时有冲决。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并令种树凿井,榆柳夹路,道无渴者。大同孤悬塞外,按山西者不及至,奏别设御史治 之。尽夺镇将私垦田为官屯,以资边用。威惠流行,太行伏盗皆避匿。在官九年,迁左侍郎,食二品俸。 初,三杨在政府,雅重谦。谦所奏,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及是,三杨已前卒,太监王振

24、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 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 山西、河南吏民伏阙上书,请留谦者以千数,周、晋诸王亦言之,乃复命谦巡抚。 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 振挟帝亲征。谦与尚书邝野极谏,不听。野从治兵,留谦理部事。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 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 “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王是其言,守议乃定。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

25、固志。谦请王檄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即迁本部尚书。 (节选自明史 于谦传 ) 【小题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 按 江西,雪冤囚数百按:巡查 B 责 以督率修缮责:责备 C初,三杨在政府, 雅 重谦雅:向来 D 擅 举人自代擅:擅自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 手书谦名授吏部今君 乃 亡赵走燕 B请 以 每岁三月少 以 父任,兄弟并为郎 C 而 谦每议事京师夫赵强而燕弱 , 而 君幸于赵王 D一动 则 大事去矣如有地动,尊 则 振龙 【小题

26、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谦在宣德初就受到皇帝重视,在 王主政时官至兵部尚书。他也尽心国事,在 “土木堡之变 ”之后,力主不迁都并做出了妥善的防守安排,基本安定了人心。 B于谦在山西、河南吏民及周、晋请王的请求下重任巡抚,他采取了一系列救灾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他父母去世,都让他回去办理丧事,但不久又担任原职。 C于谦在发生朝臣围打马顺的事件时,设法稳住了 王,并让他宣谕不予追究众人打马顺之事,安定了朝局,受到了吏部尚书正直的高度赞扬和朝臣们的依重。 D于谦在 “三杨 ”主政时,极受重视,所奏请之事都能得到即时批准。 “三杨 ”去世 后因顶撞过王振,差点因被人生

27、事陷害而判处死刑,后被降职为大理寺少卿。 【小题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 4分) ( 2)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6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D 【小题 1】 D 【小题 1】( 1)后来王振知道搞错了,把他放出来,降职为大理寺少卿。 ( 2)事情已经这样了,必然会牵涉到我,等到被侮辱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小题 1】责:负责 【小题 1】 A.于是;竟然。 B.在;因为。 C.表转折;表递进。 D.表承接,就。 【小题 1】顶撞王振的是与于谦姓名相似的一个御史 【小题 1】( 1) “已

28、而 ”“得释 ”“左迁 ”各 1分,大意 1分。( 2) “及 ”“见犯 ”“重 ”“负 ”各 1分,大意 2分。 译文: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 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 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了进士。 宣德初年,任命于谦为御史。奏对的时候,他声音洪亮,语言流畅,使皇帝很用心听。顾佐任都御使,对下属很严厉,只有对于谦客气,认为他的才能胜过自己。护从皇帝驻扎在乐安时,高煦出来投降,皇帝让于谦口头数说他的罪行。于谦义正词严,声色俱厉 。高煦伏在地上颤栗,自称罪该万死。皇帝很高兴。班师回朝北京,给于谦赏赐和各大臣一样。 于谦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

29、。他上疏奏报陕西各处官校骚扰百姓,诏令派御史逮捕他们。皇帝知道于谦可以承担重任,当时刚要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接派驻省的巡抚,于是亲手写了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 正统六年,于谦上疏说: 现在河南、山西各自储存了数百万谷物。请于每年三月,令各府州县上报缺粮的贫困户,把谷物分发给他们。先给菽秫,再给黍麦,再次给稻。等秋收后还给官府,而年老有病和贫穷无力的 ,则免予偿还。州县吏员任满应该提升时,储存预备粮达不到指标的,不准离任。并命令监察官员经常稽查视察。 下诏令照此执行。河南靠近黄河的地方,常因水涨冲缺堤岸。于谦令加厚防护堤,计里数设置亭,亭有亭长,负责督促修缮堤岸

30、。又下令种树、打井,于是榆树夹道,路上没有干渴的行人。大同单独远在边塞之外,巡按山西的人难于前往,奏请另设御史管理。把镇守将领私自开垦的田全部收为官屯,用以资助边防经费。他的威望恩德遍布于各地,在太行山的盗贼都逃跑或隐藏起来。在职九年,升任左侍郎,领二品官的棒禄。 当初,杨士奇、杨荣、杨博主持朝政 ,都很重视于谦。于谦所奏请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准,都是 “三杨 ”主办的。但于谦每次进说商议国事时,都是空着口袋进去,那些有权势的人不能不感到失望。到了这时, “三杨 ”已经去世,太监王振掌权,正好有个姓名和于谦相似的御史,曾经顶撞过王振。于谦入朝,推荐参政王来、孙原贞代替自己。通政使李锡

31、逢迎王振的指使,弹劾于谦因为长期未得晋升而不满,擅自推举人代替自己。把他投到司法部门判处死刑,关在狱中三个月。后来王振知道搞错了,把他放出来,降职为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宫门前上书,请求于谦留任的人数以 千计,周王、晋王等藩王也这样上言,于是再命于谦为巡抚。当时的山东、陕西流民到河南求食的,有二十余万人,于谦请求发放河南、怀庆两府积储的粟米救济。又奏请令布政使年富安抚召集这些人,给他们田、牛和种子,由里老监督管理。前后在任共十九年,他父母去世时,都让他回去办理丧事,不久便起用原职。 正统十三年,于谦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第二年秋天,也先大举进犯,王振挟持皇帝亲征。于谦和兵部

32、尚书邝野极力劝谏,不听。邝野跟随皇帝管理军队,留于谦主持兵部的工作。待到英宗在上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成 王监 国,命令群臣讨论作战和防守的方略。侍讲徐 说星象有变化,应当迁都南京。于谦厉声说: “主张南迁的,该杀。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摇动则国家大计完了,难道没有看见宋朝南渡的情况吗! ”成 王肯定了他的说法,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人心震惊惶恐,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于谦请成 王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马上开赴京师,依然策划部署,人

33、心稍为安定。于谦立即被升为兵部尚书。 诗歌鉴赏 阅读 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4分) 浣 溪 沙 晏 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小题 1】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 “酒醒人散得愁多 ”一句是理解全词思想感情的关键。词中 “愁 ”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 “关键 ”之说?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案: 【小题 1】 “愁 ”在词中是富贵者叹息时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难留的淡淡闲愁。( 1分)同意关键之说。( 1分)本词前面的词句描写了极富情感的景物:“重帘燕过、红花落庭、栏入凉波、翠幕风生、雨 滴园荷

34、 ”, “酒醒 ”句实属点睛之笔。()( 2分,两种分析都可,大意相近即可得分) 【小题 1】本词从写景入手,上片写帘外之景,从视觉所及落笔,下片由帘外转入帘内,从听觉着墨,写阁中人的感受,末句以情语作结,总束全词,兴起感情波澜,似神龙掉尾,极有跌宕之致。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 “丹霞地貌 ”形成原因的四个关键词语。( 4分) 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范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柱、缓坡丘

35、陵等地貌。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 答案:抬升 侵蚀 崩塌 溶解( 1个 1分) 默写 名句默写。( 6分) 【小题 1】念去去,千里烟波, 。 【小题 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 【小题 3】 ,帘 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小题 4】想当年,金戈铁马, 。 【小题 5】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小题 6】吾所以为此者, 。 答案: 【小题 1】暮霭沉沉楚天阔 【小题 1】也无风雨也无晴 【小题 1】莫道不销魂 【小题 1】气吞万里如虎 【小题 1】此情无计可消除 【小题 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作文 作文 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字。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