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学年江苏省重点中学高二 5月质量检测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组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扼 腕 莞 尔 炫 示 旋 风 俾 有所悟 稗 官野史 B机 杼 纾 难舟 楫 作 揖嘀 里嘟噜 嘀 咕不已 C 望 缭 乱 簇 新 蹙 额鼓鼓 囊囊 攘 臂高呼 D 谂 知熟 稔裨 益 睥 睨 喁喁 私语一 隅 之地 答案: B 与 “则芥 为 之舟 ”中的 “为 ”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固知一死生 为 虚诞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为 C以五百岁 为 春 D君 为 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
2、句是( )( 3分) A任志强拿猪肉价和房价做对比: “2003年猪肉 5块钱一公斤,现在 15块钱一公斤,房 价自然也应涨两倍。 ”80%的网友对这种观点持否定态度, 不赞一词 。 B职场人士拥有一技之长,才能得到领导的青睐和同事的认可;相反,那些身无长物 的年轻人则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 C不管专家如何高调宣传 “蓝筹股显现罕见投资价值 ”,中国投资者都不买账,始终 无动于衷 ,股市依然 “跌跌不休 ”。 D随着光纤网络的普及,在不久的将来, “云计算 ”的广泛应用将会给我们带来 石破天 惊 的变化,彻底改变人类的信息生活。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A
3、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冲突再起,双方激烈的交战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已引起全球高度关注,巴以双方由冲突迈向和平再度被阴云笼罩。 B近日国际石油价格再次大幅上涨,截至上周末,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上涨最高点已达每桶 70美元以上。 C当然,淹没并不等于不存在,它们仍然存在于日常生活所触及不到的深处,成为每一个人无法逃避和无法面对的心灵暗流。 D为了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把创业的门槛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限度。 答案: D 下列各项中不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3分) A夙遭闵凶其正色邪 B小知不及大知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其翼若垂天之云见狱吏则头枪地 D
4、则仆偿前辱之责此小大之辩也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朱光潜的通达人生 郑涌 在北京大学我所认识的教授之中,朱先生是我接触最多,也是忘年相交最深的一个。碰到不少北大的老师,都说朱先生很勤奋,甚至是最勤奋的一个。对此,朱先生解释说,这种勤奋,并不是出于明白,而恰恰是出于自己的不明白;因为,有许多事情不明白而想尽快地搞明白 尽管如此,有些事情却始终未能搞明白。例如,关于生命究竟是怎么回事,他说自己并不了解。但是,又不能等了解了再去生活。只能是边生活,边了解。 朱先生批评那种坐而论道, “不抓住每一顷刻在实现中的人生,而去追究过去的原因与未来的究竟 ”,做 “无穷追溯 ”的
5、倾向。 “这道理哲学家们 本应知道,而爱追究最初因和最后果的偏偏是这些哲学家们。 ”这是 “不通达 ”。他认为,应该恰恰相反,求诸抓得住的现在,而不是渺茫不可知的未来。 他在意流逝,但不悲观: “孔子看水,发过一个最深永的感叹,他说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人生本来就是流动的;就 逝 的一方面来看,不免令人想到毁灭与空虚 但是,这并不是有去无来,而是去的若不去,来的就不能来;生生不息,才能念念常新。 ” 朱先生在其处女作无言之美中,就已经提出了他对生活的根本看法。他说:“我们所居的世界是完美的,就因为它是不完美的。 这话表面看去,不通已极 。但是实含有至理。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人类所过的生活便呆
6、板已极,因为倘若件件事都尽美尽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生活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世界既完美我们如何能尝创造成功的快慰? ” 生活中碰到麻烦和痛苦,这是免不了的,即便是在自己的家里,即便是出于爱。总体上,朱先生是很达观的,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很开。 在文人圈子里生活,又会有一些特别的麻烦,有那种无事生非,庸人自扰。对于这些,他是既反感又无奈,深感小鬼难缠。他回顾说,年轻的时候,自以为不问政治,就高人一等;但是 ,你想躲避是非纠纷,是非纠纷却非敲你的门不可。而事实上,最容易得罪人的,就是说真话、做实事,特别是做成功了点什么,有了一点名气,你就会引起
7、别人的注意,就容易成为靶子。 在那大张旗鼓的全国性的美学大辩论中,尽管朱先生已是 “千夫所指 ”,但他依然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也不轻易地接纳他认为并不正确的批评。他保持着他那坚持真理的读书人准则。他的精神追求是一以贯之的:不辜负世界的恢弘和人生的丰富,不勉强一切人都走一条路。 不仅如此,他还把这一点发展到了极致:他尽可能去发现批评他的人的优点。比如上世纪 80年代前期,他有一次曾 拿出一封信让我看。我感觉到这封信突出地表达了对朱先生的敬意。当时,朱先生正受到批判,心情很不好,常常吃不下饭,也不做事,两眼呆呆地望着窗外。朱先生忧心的是:我们民族的伤痛还没有从 “文革 ”的灾难中痊愈,怎么可以再往伤
8、口上撒盐呢?朱师母叫我常去陪他说说话。围绕着这封信,我们讨论了很多。尽管许多人都在声嘶力竭地对朱先生口诛笔伐;但是,主持批判的人对他仍不失尊敬。朱先生认为:由此可见他们的了不起;所以,被批判的人,气量可以大一点,不必有太多的抵触。 后来,我自己的岁数也在慢慢增大,经历也多了起来,我也看到了人生中的 悲剧的因素。我很想把自己的体会告诉朱先生,然而,这时他早已离开了我们。 【小题 1】开头的一段文字,与阐释朱光潜先生的 “通达人生 ”有什么关系?( 6分) 【小题 2】划线句子中的 “不完美 ”和 “完美 ”,其意义应该怎样理解?( 6分) 不完美: 完美: 【小题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阐释朱光潜
9、先生的 “通达 ”的?请分条概括。( 6 分) 答案: 【小题 1】 交代作者与朱先生接触多、相交深,使得后文阐释朱先生的 “通达人生 ”客观、真实; 陈述北大老师评说朱先生勤奋以及朱先生对其缘由的解释,隐含了朱先生人生的通达。( 6分) 【小题 1】不完美:生活中总是有许多的麻烦、痛苦等并不如意。 完美:不完美的生活能给人以希望、催人奋斗,并让人享受到奋斗后成功的快慰。 【小题 1】 对于人生:反对 “坐而论道 ”,能够理性地省视现在跟过去、未来之间的关系,把握现在;在意流逝,能够辩证地看待毁灭与新生。 对于生活:能够辩证地看待 “完美 ”以及 “不完美 ”,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很开。 对于人
10、际相处:说真话,做实事,坚持原则的同时,尽可能地发现批评他的人的优点。 【小题 1】开头的一段文字先交代作者与朱先生接触多、相交深,使得后文阐释朱先生的 “通达人生 ”客观、真实,它 的另一个作用是隐含了朱先生人生的通达。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不完美指生活中总是有许多的麻烦、痛苦等并不如意,完美指不完美的生活能给人以希望、催人奋斗,并让人享受到奋斗后成功的快慰。 【小题 1】作者阐释朱光潜先生的 “通达 ”,可以从对于人生、对于生活、对于人际相处三个角度答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荒漠中的苇 王剑冰 汽车穿
11、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 。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象来完成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 红柳呢 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 窄窄的戈壁公
12、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 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 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 苇 !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 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 “芸芸众生 ”。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 。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曾在双台河口湿
13、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到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向往。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 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 ,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我想象不到在这样荒凉 (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 )的地方,怎么会有苇
14、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 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 (不,哪怕是一点 )水,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 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 ,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无可夺目。如果不是我惺忪中的一瞥,一个王姓男子也就同她们连一目的交情也错过了。
15、 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 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过了童午而进入了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 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 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 就有她生命存在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 !想起金克木生命一诗中有一句 “生命是伴着芦苇的啜泣与哈欠 ”,暗自笑了。这不知写于何时何背景的诗句,有些明了又有些不明,我这时倒是想
16、改一句: “生命是伴着啜泣与哈欠的芦苇。 ” 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 (2011年第 3期散文选刊 ) 【小题 1】本文开头描写的沙漠有何特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 【小题 2】同是弱者,水乡里的苇与荒漠中的苇各有什么不同 请作比较。 (6分 ) 【小题 3】请赏析第 段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4分 ) 【小题 4】在第 段中,作者把金克木的诗句 “生命是伴着芦苇的啜泣与哈欠 ”改为 “生命是伴着啜泣与哈欠的芦苇 ”,请探究作者改动的意图。 (6分 ) 答案: 【小题 1】单调(或荒凉、缺乏生机)、辽阔(茫茫)( 2分)。突出了
17、 “苇 ”生长环境的恶劣( 1分),为下文写荒漠中的 “苇 ”给人带来的惊喜(或写苇的坚韧和生命力强)作铺垫( 1分)。 【小题 1】水乡里的苇:美丽、群居(或 繁茂)、生存条件好(或生存于一大片水域)、存活时间长(答出 3个给 3分)。荒漠中的苇:瘦削、缺少气势(或少伴,或稀稀落落)、生存环境恶劣(或生存于一小片水中)、存活时间短(答出 3个给 3分)。 【小题 1】运用比喻、拟人手法( 2分),形象地表现出柔弱的芦苇不停(或不分昼夜)地生长(或 “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 ”)的顽强生命力,抒发了作者对 “荒漠中的苇 ”的热爱之情( 2分)。 【小题 1】参考答案:一:金克木把生命比喻
18、为 “啜泣与哈欠 ”,态度消极,而柔弱的芦苇更衬托出这种消极态度(或用柔弱的芦苇来衬托出消极的人生态度 )( 3分);为此,作者作了改动,把生命比喻 “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 ”的 “芦苇 ”,态度非常积极,而 “啜泣与哈欠 ”更衬托出这种积极的态度(或用 “啜泣与哈欠 ”来衬托出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 3分)。 参考答案:二:作者改动诗句是为了: 表达对坚韧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芦苇的赞美。他把生命比做芦苇,表现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分)。 表达对芦苇一样坚强的生命的赞美。生命虽然有 “啜泣与哈欠 ”,但惟其如此,才显出生命的丰富和美好( 3分)。 【小题 1】沙漠是 “苇 ”生长
19、的恶劣的环境,环境越恶劣,越能体现苇的坚韧和生命力 强。 【小题 1】比较水乡里的苇与荒漠中的苇的不同,结合文本第四段概括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 “鉴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 ”考点,能力层次为 E,侧重“鉴赏评价 ”能力的考查。第 段画线句子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再分析其表达的情感。 【小题 1】本题考查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考点,能力层次为 F,侧重 “探究 ”能力的考查。作者把金克木的诗句 “生命是伴着芦苇的啜泣与哈欠 ”改为 “生命是伴着啜泣与哈欠的芦苇 ”,答出好处。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与元微之书 白居易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 !
20、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 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 ,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 !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云:危慑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 “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 ”悲哉 !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 !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 !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 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
21、有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 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 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 !作此书夜,正在
22、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 所牵,便成三韵云: “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 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微之微之 !此夕我心,君知之乎 乐天顿首。 (选自白氏长庆集,有删节 ) 注 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 牵挛乖隔,指各有拘牵,不得相见。 余习,这里指作诗的习惯。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人生几何,离 阔 如
23、此 阔:宽广 B形骸且健, 方寸 甚安 方寸:指心绪 C又有弟妹六七人 提挈 同来提挈:扶助 D大抵若是,不能 殚 记 殚:尽,全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 ) A微之于我也,其 若 是乎 !若 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 且 置是事,略叙近怀然后图南, 且 适南冥也 C 因 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项王即日 因 留沛公与饮 D流水周 于 舍下 州司临门,急 于 星火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自居易与元稹友情深厚,如胶似漆,却相距遥远,如处胡越。别久思切,所以悲叹人生苦短
24、,未来不可预测,命运无力改变,深感凄楚无奈。 B白居易叙写读到元稹病危时写给他的书信,吟诵元稹病中 “闻君谪九江 ”时所写的诗作,这既表达了对元稹病况的担忧,又体现了二人是患难相扶的知已。 , C自居易 倾吐了贬官后的三泰:亲人团聚,衣食自给,山水胜绝。将困窘生活诗意化,既表现了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也表现了惟恐好友 “忧望 ”的良苦用心。 D白居易夜深不寐,赠诗元稹,以往昔之富贵反衬今日之沦落,以 “笼鸟槛猿 ”喻自己和好友遭贬的困顿处境,表现出宦海浮沉、相见无期的失意抑郁之情。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 (1)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 ! (3
25、分 ) (2) 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 (3分 )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C 【小题 1】 B 【小题 1】 (1)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我的心境呢 !(或意译为:何况我处在这样的心境中呢 !)(3分 ) (2)不久前还牵挂的家人,现在都在眼前了,能够同寒暖共饥饱。 (3分 ) 【小题 1】阔:久远 【小题 1】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 “于是 ”“就 ”。 A如同,像;连词,表假设,相当于 “如果 ”“假如 ”。 B副词,相当于 “暂且 ”;副词,相当于 “将 ”“将要 ”。 D介词,表示处所,可译为 “在 ”;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
26、 “比 ” 【小题 1】 “表达了对元稹病况的担忧 ”有误,应为 “表达了对元稹信任和关怀自己的感激 ” 【小 题 1】 (1)其中 “尚 ”1 分, “闻 ”1分, “仆 ”1 分 (2)每句 1分 附参考译文: 四月十日夜,乐天对您诉说: 微之啊微之 !见不到您的面已经三年了,收不到您的信快要两年了,人生有多少时光,我和您竟这样长久离别 何况把如胶似漆般紧密相连的两颗心,分放在南北相隔的两个人身上,彼此上前不能相聚,退后不能相忘,牵制隔离,各自都要白发满头了。微之啊微之,怎么办啊怎么办 !天意造成这种际遇,对此怎么办呢 ! 我刚到浔阳时,熊孺登来访,我收到您前年病重时写的一封短信,信上说:
27、病危时,没有时间顾及其他事,只收集了一些文章,封起来, 在它上面题字: “日后送交白二十二郎,就请用它代替我的书信。 ”悲伤啊,微之对待我的情意,就是像这样的深厚啊 !又看到您寄来的听说我被贬官的诗写道: “灯油将尽,灯火将灭,映照得人影摇摇晃晃,在这样的夜晚听说您被贬谪到九江。将近死亡的我,在病中惊起而坐,看着夜风吹着冷雨进入寒窗。 ”这样的诗句别人尚且不忍听到,更何况我的心境呢 !到现在每吟诵起来,还是悲伤不已啊。 暂且放下这事,大致谈谈我近来的心境。我自从到了九江,已经过了三年。身体还算健康,心情很平静。至于家里的人,幸好都没有什么疾病。我大哥去年夏天从徐州来到这里, 还有弟妹六七人互相
28、扶助一同来了。不久前还牵挂的家人,现在都在眼前了,能够同寒暖共饥饱,这是第一件安适的事。江州气候渐渐凉爽了,当地很少有瘴气引发的疾病。湓江的鱼很肥美,江州的酒极醇美。其他的食物,大多类似北方。我家的人口虽然不少,司马的俸禄虽然不多,但只要酌量收入,节俭用度,也可以自给自足。身上穿的衣服,口中吃的食物,暂且还不用求助他人,这是第二件安适的事。我去年秋天开始游庐山,到东林寺、西林寺之间的香炉峰下,看见飞云、流水、清泉、怪石,美妙绝伦,天下无双,非常喜爱,留连忘返。于是在这里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 几株高大的松树,千余竿修长的竹子。青色的藤萝爬满墙垣,洁白的石块铺着桥面。流水环绕在草堂之下,飞泉洒落在
29、屋檐之间,红色的石榴,白色的莲花,分别生长在石阶下,水池中。大致如此,不能详尽记述。每次我独自前往,动不动一位就是十天。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了。不仅忘记回家,简直可以在此度过一生。这是第三件安适的事。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书信,一定更加担忧和盼望,现在特意记下这三件安适的事先作呈报,其余的事情,我以后逐件写信告知您吧。 微之啊微之 !写这封信的夜晚,我正坐在草堂中对着山的窗下,随手拿笔,随意乱写。写好信 封的时候,不知不觉天快亮了。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中的僧人,有的坐着,有的睡着。又听到山上谷中传来猿猴的哀号和禽鸟的鸣叫。平生老朋友,离我万里,一时间世俗的思虑,此时突然产生。我被作诗的习惯牵
30、动,写成了三韵六句诗: “回忆从前写好给你的书信的夜晚,是在天色欲明时的金銮殿后。今夜写好书信又在何处 在庐山草堂拂晓的孤灯前。虽然身似笼中的鸟、栏里的猿,但都还未死,不知人世问你我相见是在何年 !”微之啊微之 !今夜我的心情,您知道吗 乐天叩首。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石头城 (宋)刘翰 离离芳草满吴宫,绿 到台城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小题 1】 “绿到台城旧苑东 ”中的 “绿 ”用得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分) 【小题 2】 “石头明月雁声中 ”运用了什么手法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4分 【小题 3】有人认为 “一夜空江烟水冷
31、 ”中的 “空江 ”,与唐朝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中的 “空城 ”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谈谈你的理解。( 4分) 答案: 【小题 1】 “绿 ”通过色彩形象地写出了野草的绵延不断;满眼绿色。凸显出石头城的衰败荒凉。(每层 1分) 【小题 1】借景抒情(或:以景结情、融情于景。或:绘形绘声)。( 2分) 通过月色、雁声等意象来表达作者对石头城 “昔盛今衰 ”的感伤之情。( 2分) 【小题 1】 “空江 ”写开阔的江面上空空荡荡,通过江空来映衬城空;( 1分)“空城 ”直接点明城荒芜寂寞;( 1分)都写出了石头城的沉寂与凄清(或:都给人以沉寂、凄清之感)。( 2分) 【小题
32、1】 “绿 ”字考查的是练字, “绿 ”写出的是台城旧苑东的茂盛的野草,进一步反衬石头城的衰败荒凉。 【小题 1】首先确定这是一首怀古诗, “石头明月雁声中 ”属于融情于景,借月色、雁声等意象来表达作者对石头城 “昔盛今衰 ”的感伤。 【小题 1】理解 “空江 ” “空城 ”,其实是在理解 “空 ”分别解释两首诗以及所表达的情感即可。 语言表达 下面的文字针对 “紫外线辐射 ”说了哪几层意思?请简要概括。(不超过 40字)( 4分) 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虽然只占太阳总发射能量的 5左右,但是它对于地球生命系统却有很大的伤害能力,且能量越高,伤害越大。能量最高的部分,在平流层以上就被大气中的原子和
33、分子氧所吸收。接下来到波长 290纳米之间的一段,被平流层臭氧分子全部吸收。波长为 290 320nm的辐射段也有 90被臭氧分子吸收,从而大大减弱了它 到达地面的强度。如果平流层臭氧的含量减少,则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将会增加。因此,臭氧层就成为一道天然屏障,保护地球上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臭氧透过的少量紫外线,还可以杀菌防菌,对生物大有裨益。 紫 外 线 辐 射 答案:能量越高对地球生命系统伤害越大;因被吸收而减弱到达地面的强度;被臭氧层屏蔽。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 1】 ,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 【小题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逍遥游)
34、【小题 3】世事茫茫难自料, 。(寄李儋元锡) 【小题 4】共来百越文身地,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小题 5】欲为圣明除弊事, 。云横秦岭家何在,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小题 6】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始于足下。(老子 第六十四章) 答案: 【小题 1】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 【小题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逍遥游) 【小题 1】世事茫茫难自料, 春愁黯黯独成眠 。 (寄李儋元锡) 【小题 1】共来百越文身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小题 1】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小题 1】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老子 第六十四章) 作文 作文 请以 “魅力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