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学年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孔子认为仁必须要以礼为规范。在家说话时温和恭顺;与下大夫谈话时无所顾忌, 侃侃而谈 ;而与上大夫或国君谈话时和颜悦色,十分谦逊。 B兽首买家蔡铭超拒付拍卖款的消息如 石破天惊 ,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网友们唇枪舌剑,讨论激烈。 C该剧导演激动地表示,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摄影创意的 溢美之词 ,给了他们极大的肯定和鼓舞,他们一定拍出更好的电影以飨观众。 D以发泄和煽情为主流的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作文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冲击,学生往往不自觉地去模仿,写一些内容空泛、文
2、体模糊的 “异文 ”,令人 不忍卒读 。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A市场经济的概念虽已深入人心,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充分作用。 B由于一至四号 “神舟 ”无人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C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 实现的。 D交管部门首次在长安街上使用交通疏导流动提示牌,以缓解 “两会 ”期间会务交通对社会交通造成的压力。 答案: D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
3、分) 怎样才能进入文学作品的意境呢? _ 必须驰骋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这样才能进入它的意境 诗歌鉴赏需要运用想象和联想,已无须赘言,这里只讲讲戏曲的鉴赏 而在读剧本的时候,眼前不但没有布景,而且没有演员,所见到的只是纸上的文字 那山山水水,千军万马,都要由观众自己去想象 读者要借助这些文字想象出舞台的情景,让死的文字一个个活起来,变成一些生动的场景 中国戏曲的表演有很强的虚拟性,乘车荡舟,骑马作战,叩门登楼,各种各样的动作都是由演员通过虚拟的方式加以表现,舞台上并没有真实的布景 A B C D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5分) 伍连德:永远的防
4、疫战士 慕景强 几年前,我还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图书馆工作。记得在校部图书馆和分子生物学馆之间,矗立着一座半身人物石雕像。雕像不算高大,人 物面容平和。由于座基周围有一个圆形的花坛,在花坛外流连的人们并不容易看清楚雕像的介绍信息。 有些来图书馆办事的人,看到雕像总会好奇地问一句: “这个人是谁呀? ”在场的老同事便会直言相告: “伍连德。 ”如果提问的人一脸茫然,老同事便会加一句: “哈医大的老校长。 ”提问的人多半依然一脸迷惑,然后若有所悟地走掉了。其实,这也多少体现了伍连德在当代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不要说普通人,即便身在医疗卫生系统的人,了解甚至知道伍连德的也为数甚少。 真实的伍连德是个什么样子
5、呢?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历史上没有伍连德,东北三省不会发展成现在这般模样;甚至可以说,没有伍连德,中国历史的轨迹也会改变许多。他为世人所知始于近一个世纪前那场骇人听闻的瘟疫。 1910年 10月 25日,满洲里首发鼠疫,数月内波及 5省 6市,死亡达 6万多人。疫情如江河决堤般蔓延开来,患病较重者,往往全家毙命。一时从城市到乡村,人们无不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当时有 “哈尔滨鼠疫死亡数千人,尸体泼油焚烧三天三夜 ”的记载。 消息传到北京,朝野为之震惊。清廷唯恐日俄借机侵略,慌忙委任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很快,伍连德便探明传染 病源来自于旱獭,并组织力量灭杀病源。为搞清病因病理,他在疫区亲手实
6、施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例病理解剖。为阻止呼吸传染,他设计并命令赶制了一种特殊的加厚口罩,被后人称作 “伍氏口罩 ”;他以钦差大臣身份在疫区紧急征用学校、戏院、浴室,把它们改装成临时消毒所,又把庙宇和教堂改为急救医院 在回忆录中,他如此生动地描述自己的角色: “我扮演了庞大组织总司令的角色,对医生、警察、军人,甚至地方官吏下命令。 ” 经过 3个月的艰苦工作,这场可怕的疫情方才告止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例以科学防疫专家实践与政府行为相结合、有效控制大型 瘟疫的记录。那年,伍连德 31岁。 之后的 1911年,伍连德在哈尔滨建立起我国第一个鼠疫研究所,并于当年 4月在盛京(沈阳)召开国际鼠疫学术会议
7、 万国鼠疫研究会。这是近代中国举办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学术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英、美、法等 11个国家的 34位著名鼠疫专家。伍连德在大会上做了关于东北鼠疫防治经验的学术报告,得到各国专家的高度评价,被冠以 “鼠疫斗士 ”的称号。 上世纪 20年代,著名学者梁启超曾这样评价伍连德: “科学输入垂 50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伍连德)博士一人而已。 ” 1879年,伍连德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 17岁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医学学士学位,后在英国疟疾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Ronald Ross门下学习。 1903年,他又前往法国巴斯德研究院,在俄裔细菌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El
8、ie Metchnikoff 教授指导下研究破伤风。 24岁时,伍连德获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从此开始了他的医学生涯。 伍连德是我国首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科院校的创始人和领导人,先后兴办检疫所、医院、研究所、学校 20余所,发起建立中华医学会等 10余个学会,并创办了中华医学杂志。在他的倡议下,北平中央医院成 功创办,这是我国自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医院,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前身。他曾在 1914年积极向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派出的中国医学委员会进言,要求在北京地区建立一所现代化的医学教育机构。 192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建成,伍连德为之倾注了不少心血。 对于预防医学,伍连德也有独到的见解。在 1928年
9、给国民政府的建议中,他首先对国内公共卫生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在我国倡行公共卫生的障碍、前景及办法进行了论说。他认为,对于医界中人,不能只一味地专注于治疗,更要注重预防。他的观念即便现在提起,依然令人肃然起敬。也是在他的竭力推动下,我国收回了海港检疫的主权。 1960年,与瘟疫搏斗一生的科学家伍连德永远地安息了。回顾他的生前语录,其中鲜有豪言壮语,他只是这样总结道: “我觉得一个人择定了他的工作后就应该认真去做,千万不可敷衍因循。如果是本着良心做事,便不可怕负责任。 ”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科学家伍连德在医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0、但由于他个人行事低调,不事张扬而陷入默默无闻的境地。 B在作者看来,伍连德不仅影响了我国东北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发展的轨迹。 C 1910年 10月,中国东北地区发生了大型瘟疫,这一消息震惊了全国,清廷唯恐日俄借机侵略,慌忙委任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 D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科院校的兴办都与伍连德有关,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前身 北平中央医院就是在伍连德的倡议和支持下创办的。 E伍连德认为医界中人不仅要专注治疗,更要注重预防,他的 “防病重于治病 ”的观念指导现在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题 2】伍连德在回忆东北鼠疫防疫的经历曾说: “我扮演了庞大组织总司令的角色,对医生
11、、警察、军人,甚至地方官吏下命令。 ”请结合传记内容,概括伍连德为东北鼠疫事件所做的工作。( 6分) 【小题 3】作者认为 “伍连德是永远的防疫战士 ”,请结合传记内容,谈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 6分) 【小题 4】伍连德说: “我觉得一个人择定了他的工作后就应该认真去做,千万不可敷衍因循。如果是本着良心做事,便不可怕负责任。 ”这段话对你有哪些启示?请联系结合传记内容和你的生活经历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8分 ) 答案: 【小题 1】答 B给 3分 答 E给 2分 答 C给 1分 答 A或 D给不给分 【小 题 1】 临危受命,担任防疫全权总医官 探明传染病源,并组织力量灭杀病源 在疫区亲
12、手实施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例病理解剖以查明病理病因 设计并命令赶制防疫用加厚口罩 征用公共建筑,改建临时消毒所和急救医院 从理论总结东北鼠疫防治经验,促进鼠疫防治的国际交流。 【小题 1】 正式从医之前,伍连德重点学习和研究了防疫相关知识 回国后主导扑灭了我国东北地区的鼠疫。 建立中国第一个鼠疫研究所。 在国际鼠疫学术会议上介绍防疫经验,被誉为 “鼠疫斗士 ”。 提倡预防医学。 推动收回海港检疫主权。 【小题 1】示例:伍连德的这句话启示 我们:人们应慎重地选择从事的工作,一旦选定了就要认真;做人要有道德底线,勇于担当。伍连德用自己的一生实践了他的这句话。他很早就把防疫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选定之后
13、潜心学习,认真实践,面对东北的鼠疫疫情他敢于担当,临危受命,深入疫区,将专家实践与政府行为相结合、有效控制了大型瘟疫;同时为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尽心尽力。我们在学习和生活应当像伍连德一样,谨慎的选择人生道路,认认真真做事,干干净净做人,做一个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人。 【小题 1】 A项中 “个人行事低调,不事张扬 ”无中生有。 C项基本正确,但 “震惊全国 ”理解不 当,应是 “消息传到北京,朝野为之震惊 ”。 D项中应是 “伍连德是我国首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科院校的 ” 创始人,北平中央医院成功创办是伍连德的倡议。 【小题 1】注意题干中 “为东北鼠疫事件 ”这一限定词,扑灭鼠疫后的后续工作也要
14、归纳进来。每点 1分,完全照抄原文不得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 1】注意伍连德求学的细节。每答出一点给 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要全面理解伍连德话语中的要点。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 4分; 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 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 “见 ”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 “见 ”的作用如何,见是产生诗的境界的重要条件。 诗的 “见 ”为 “直觉 ”,有 “见 ”即有 “觉 ”,
15、觉可为 “直觉 ”,亦可为 “知觉 ”。直觉得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得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 “名理的知 ”。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 “这是梅花 ”“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 ”“它的花香,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 ”等等,你所觉得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 它的 “意义 ”。意义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就是 “名理的知 ”。但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把全副精神专注在它本身形象,如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的 “意象 ”。这种 “觉 ”就是 “直觉 ”。 诗的境界是用 “直
16、觉 ”见出来的,它是 “直觉的知 ”的内容而不是 “名理的知 ”的内容。比如说读崔颢长干行,你必须有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在你的意识全部,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 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 “它是一首唐人五绝 ”“它用平声韵 ”“横塘是某处地名 ”之类的联想。这些联想一发生,你就从诗的境界迁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这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美备。但是在用思考引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
17、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酝酿工作,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 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然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人称为 “灵感 ”,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 一种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独立自足的意象来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就不能算是好诗。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
18、续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当 时当境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生命。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无限的,是永远新鲜的。 (摘编自朱光潜诗的境界) 【小题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见 ”无论是在诗歌欣赏中还是在诗歌创造中都很重要,有 “见 ”才有 “觉 ”,“觉 ”可以是 “直觉 ”,也可以是 “知觉 ”。 B凡所见皆成境界,这种境界能否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见是产生诗的境界的重要条件。 C对于个别事物的知是 “直觉 ”,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是 “知觉 ”,因此, “知觉 ”比 “直觉 ”更重要也更有意义。 D看到一株 梅花,觉得是梅花,
19、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可插瓶或送人,这就觉出了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种 “觉 ”是知觉。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读崔颢长干行,马上把诗中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出生动的戏剧,暂时忘去其他事物,这就用 “直觉 ”见出了诗的境界。 B欣赏诗歌,同时还思索诗歌的意义以及诗歌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从诗的境界迁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C作诗和读诗都离不开思考和联想,思考越是周密,诗的境界也就越深刻;联想越是丰富,诗的境界也就越美备。 D经过艰苦思索后豁然贯通,灵光一现似的,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就是灵感,灵感造就了诗歌的境界。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
20、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直觉的知可以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也可以转化成直觉的知,因此,要想感觉出完整的诗的境界,需要二者同时进行。 B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而好的诗歌一定要有独立自足的意象,不能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 C不同的人读同一首诗,所 “见 ”出的境界不会完全相同,这是因为每个欣赏者当时当境的性格与情趣是有差别的。 D诗的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 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因此,它超越了时空而永远新鲜。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D 【小题 1】 A 【小题 1】 “知觉 ”比 “直觉 ”更重要也更有意义 错 【小题 1】 “灵感造就
21、了诗歌的境界 ”说法有误 【小题 1】 “二者同时进行 ”有误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19分) 杨爵,字伯珍,富平人。年二十始读书。家贫,燃薪代烛。耕陇上,辄挟册以诵。兄为吏,忤知县系狱。爵投牒直之,并系。会代者至,爵上书讼冤。代者称奇士,立释之,资以膏火。益奋于学,立意为奇节。从同郡韩邦奇游,遂以学行 名。 登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帝方崇饰礼文,爵因使王府还,上言: “臣奉使湖广,睹民多菜色,挈筐操刃,割道殍食之。 假令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何补老羸饥寒之众! ”奏入,被俞旨。久之,擢御史,以母老乞归养。服阕,起故官。 帝经年不视朝。岁频旱,日夕建斋醮,修雷坛,屡兴工作。方
22、士陶仲文加宫保,而太仆卿杨最谏死,翊国公郭勋尚承宠用事。二十年元日,微雪。大学士夏言、尚书严嵩等作颂称贺。爵抚膺太息,中宵不能寐。逾月乃上书极谏。 先是,七年三月,灵宝县黄河清,帝遣使祭河神。大学士杨一清、张璁等屡疏请贺,御史鄞人周相抗疏言: “河未清,不足亏陛下德。今好谀喜事之臣张大文饰之,佞风一开,献媚者将接踵。愿罢祭告,止称贺,诏天下臣民毋奏祥瑞,水旱蝗蝻即时以闻。 ”帝大怒,下相诏狱拷掠之,复杖于廷,谪韶州经历。 及帝中年,益恶言者,中外相戒无敢触忌讳。 爵疏诋符瑞,且词过切直。帝震怒,立下诏狱 s掠,血肉狼藉,关以五木,死一夕复苏。所司请送法司拟罪,帝不许,命严锢之。狱卒以帝意不测,
23、屏其家人,不许纳饮食。屡滨于死,处之泰然。既而主事周天佑、御史浦 以救爵,先后棰死狱中,自是无敢救者。 逾年,工部员外郎刘魁,再逾年,给事中周怡,皆以言事同系,历 五年不释。至二十四年八月,有神降于乩。帝感其言,立出三人狱。未逾月,尚书熊浃疏言乩仙之妄。帝怒曰: “我固知释爵,诸妄言归过者纷至矣。 ”复令东厂追执之。爵抵家甫十日,校尉至。与共麦饭毕,即就道。尉曰: “盍处置家事? ”爵立屏前呼妇曰: “朝廷逮我,我去矣。 ”竟去不顾,左右观者为泣下。比三人至,复同系镇抚狱,桎梏加严,饮食屡绝,适有天幸得不死。二十六年十一月,大高玄殿灾,帝祷于露台。火光中若有呼三人忠臣者,遂传诏急释之。 居家二
24、年,一日晨起,大鸟集于舍。爵曰: “伯起之祥至矣。 ”果三日而卒。隆庆初,复官,赠光禄卿,任 一子。万历中,赐谥忠介。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爵投牒直之,并 系 系:拘囚 B从同郡韩邦奇 游 游:交往 C爵抵家 甫 十日甫:刚刚 D 比 三人至比:等到 【小题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杨爵敢于直言进谏的一组是 ( )( 3分) 假令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何补老羸饥寒之众 爵抚膺太息,中宵不能寐。逾月乃上书极谏 爵疏诋符瑞,且词过切直 帝震怒,立下诏狱 s掠 屡滨于死,处之泰然 左右观者为泣下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
25、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杨爵少年时就因为为兄长鸣冤而被称为 “奇士 ”。后来中进士后被授官行人,出使王府回来后向皇帝上奏章,得到同意。 B因为杨爵上疏诋毁符瑞,嘉靖帝大怒,下令锦衣卫将他下狱进行刑讯。狱卒摸不清皇帝的意图,不准家人给杨爵送饭,因而杨爵几乎死去。 C在扶乩时,嘉靖皇帝被神言感动,下令释放杨爵等三人,但后来又命令东厂追捕他们。杨爵被捕时非常镇定,围观的人对此感动流泪。 D嘉靖帝因火灾在露台祈祷时,听见火光中有呼杨爵等三人是忠臣的,虽然很不情愿释放他们,但因怕神降罪,所以就把他们放了。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 1
26、)假令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何补老羸饥寒之众!( 5分) ( 2)及帝中年,益恶言者,中外相戒无敢触忌讳。 ( 5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A 【小题 1】 D 【小题 1】( 1)即使周公制作的礼仪今天全都恢复了,对这些衰老、瘦弱、饥饿、寒冷的百姓又有什么补益呢! ( 2)等嘉靖帝到了中年,更加讨厌进谏的人,朝廷内外的人都互 相告诫,不敢去触犯他的忌讳。 【小题 1】游:游学。 【小题 1】 说明杨爵泰然面对死亡; 不是杨爵的行为 【小题 1】 “虽然很不情愿释放他们,但因怕神降罪 ”,文中没有提及 【小题 1】( 1) “制作 ”1分, “复 ” 1分 “ 补 ”1分,整
27、句通顺 2分( 2) “益 ”1分,“恶 ”1分, “相 ”1分,整句通顺 2分 参考译文: 杨爵,字伯珍,富平人。 20岁时才开始读书。家里贫穷,烧柴代替蜡烛。到田间耕作时,总是带上书来诵读。他的兄长做县吏,得罪了知县被囚在狱中。杨爵投状申诉,被一并关押。适逢知县的代任到了,立即释放了他,并且资助他学习的费用。杨爵更加发奋学习,立志做一个有才能有节操的人。他跟随同郡的韩邦奇游学,以学识与品行而闻名。 嘉靖八年他考中进士,被授予行人的职务。皇帝当时正崇尚礼仪,杨爵趁着出使王府回来,向皇上进言: “臣奉命出使湖广,看到百姓满脸饥色,提着筐子拿着刀,割取路边饿死人的尸体吃。即使周公制作的礼仪今天全
28、都恢复了,对这些老弱饥寒的百姓又有什么补益呢! ”奏书呈上后,得到皇上同意。 在这以前,嘉靖七年三月,灵宝县黄河变清,皇帝派人祭祀黄河神。大学士杨一清、张璁等多次上疏请求祝贺,御史鄞人周相上奏疏反驳说: “黄河没有变清,不值得亏陛下之德。如今喜好阿谀喜事的大臣夸大文辞美化这件事,谗佞的风气一旦开始,献媚的人将接踵而至。希望取消祭告,停止称贺,下令天下的巨子和百姓不要奏报祥瑞,水灾旱灾蝗灾随时奏报。 ”嘉靖帝非常生气,就把他下狱拷打,又在朝廷上施杖刑,贬为韶州经历。 嘉靖帝累年不临朝听政。连年发生旱情,皇上却早晚忙着建设斋醮,修立雷坛,屡次兴建工程。方士陶仲文因此加官宫保,太仆卿杨最因进谏而死,
29、翊国公郭勋还蒙受皇帝宠幸执掌政权。二十年的第一天,下了点小雪。大学士夏言、尚书严嵩等人都作了颂文称贺。杨爵抚胸长叹,半夜睡不着觉。过了 一个月,就上书极力劝谏。 等嘉靖帝到了中年,更加讨厌进谏的人,朝廷内外的人都互相告诫,不敢去触犯他的忌讳。杨爵上书诋毁符瑞,并且言辞过于激切。皇帝震怒,立即下令把他入狱拷打,把他打得血肉模糊,运用了各种酷刑,他昏死一夜才苏醒过来。锦衣卫奏请把他送往法司定罪,嘉靖帝不允许,命令把他严加看管。狱卒因为摸不清皇帝的意图,不准杨爵的家人给他送饭。杨爵多次濒于死亡,但他仍处之泰然。不久主事周天佑、御史浦 因为救助杨爵,先后被杖死在监狱中,从此没有人再敢去救他了。 过了一
30、年,工部员外郎刘魁,又过了一年,给事中周怡,都因 为进言被收捕,过了五年还没被释放。到了嘉靖二十四年八月,在扶乩的时候有神降临了。嘉靖帝被神言感动,下令立即把杨爵、刘魁、周怡三人从狱中放了出来。之后还不到一月,尚书熊浃上疏说乩仙的话是虚妄不实的。嘉靖帝生气地说: “我本来就知道释放杨爵后,那些乱说话乱诿过的人就会纷纷而至了。 ”于是就命令东厂特务追捕杨爵等三人。杨爵被释放回家后刚刚十天,追捕他的校尉就到了。杨爵与校尉们吃完麦饭,就要上路。校尉说: “为会么不把家中的有关事情安排一下呢? ”杨爵站到屏风前对他的妻子说: “朝廷逮捕我,我要走了。 ”终究头也不回地随校尉走 了,周围观看的人都为他流
31、下了眼泪。等到杨爵等三人都被抓来了,又一同被关押在镇抚的狱中,给他们所施的刑罚更加严酷了,饮食也多次断绝,幸亏老天保佑他们得以不死。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宫中大高玄殿发生了火灾,嘉靖帝于是在露台祈祷消灾。听见火光中好像有呼杨爵等三人是忠臣的,于是传诏立即把三人释放了。 杨爵在家里住了两年,一天早上起床,看见有大鸟聚集在屋舍上。杨爵说: “当年伯起死时的祥瑞又到了。 ”果然三天后他就去世了。穆宗隆庆初年,朝廷追复了他的官职,并赠予光禄卿之职,荫任一个儿子。神宗万历年间,朝廷赐予他“忠介 ”的谥 号。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雨多极凉冷 韩 W 焉知三伏雨,已作九秋风。 木叶凉应脱,
32、禾苗润必丰。 地偏山吐月,桥断水浮空。 鸡犬邻家外,鱼虾小市中。 【小题 1】请赏析颈联中 “吐 ”“浮 ”两个词运用的妙处。 (5分 ) 【小题 2】诗题为 “雨多极凉冷 ”,为什么读后却无瑟缩之感 请结合尾联作简要分析。 (6分 ) 答案: 【小题 1】 “吐 ”字运用比拟手法,赋予 “山 ”以生命,把月亮从山间升起的瞬间写得极有动感,极具神韵; “浮 ”字不仅表明了雨后水涨的情状,又呼应了题目。 【小题 1】尾联描写了雨后邻家外鸡犬撒欢、集市上有待售的鲜活鱼虾的情景,极富生机与活力;传达的是作者对安逸生活的恬适、愉悦之情;读后令人心旷神怡。 【小题 1】此题考查练字, “吐 ”字运用比拟
33、手法,赋予 “山 ”以生命, “浮 ”字不仅表明了雨后水涨的情状,又呼应了题目。 【小题 1】结合 “鸡犬邻家外,鱼虾小市中 ”所描写的极富生机与活力的农家生活答题。 语言表达 按要求把下列短语组织成句子,可适当增删词语( 6分) 原籍江苏 八岁学戏 京剧旦角艺术大师 梅兰芳 震动 生于北京 十一岁登台 中国以至全世界 逝世 ( 1)组织成一个长单句 ( 3分) ( 2)组织成三个连贯的短句( 3分) 答案:( 1)原籍江苏,生于北京,八岁学戏,十一岁登台的京剧旦角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的逝世震动了中国以至全世界。 ( 2)京剧旦角艺术大师梅兰芳 先生原籍江苏,生于北京。他八岁学戏,十一岁登台。他
34、的逝世震动了中国以至世界。 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然后用一句话揭示漫画的寓意。( 5分) 内容: _( 4分) 寓意: _(不超过 8个字)( 2分) 答案:内容:画面上,一个中年男子侧着身子,嘴里叼着一支烟,右手举着打火机正在点烟;而他投在墙上的巨大黑影则变成了右手举着一只手枪正对着自己的嘴在扣动扳机。 寓意:吸烟如同自杀。 默写 根据相关情景默写诗句。 诗缘情,亦蕴理:如王安石登飞来峰 “ , 。 ”就蕴含着 “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的哲理;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 。 ”和杜甫登高“ , 。 ”则表达了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答案:
3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作文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有一家人生活很贫困,一位富有的女士很想帮助他们。一天,这家人的邻居去找那位女士,劝她不要管他们,因为他们是在装穷。这个邻居说: “这家的孩子天天都能吃上美味的食物。 ” 当天中午,富有的女士去拜访那家人。她刚要叫门就听到屋里有人说话,一个小女孩说: “今天你要吃酱肉吗? ”另一个女孩答道: “不,今天我想吃烤鸡。 ”听完这番话,女士敲了一下门,然后走了进去。她看到两个小女孩坐在桌前,而桌子上只有几片薄薄的干面包,两个冰凉的土豆和一罐水。那位女士询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家人说,他们把这点可怜的食物想象成各种各样的美食,一个小女孩说: “当您把面包当作水果饼时、面包就会变得非常可口。 ”“如果把面包当成冰淇淋的话,它会更加美味。 ”另一个小女孩说。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请自选角度, 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要求:文体特征鲜明,不得宿构,所写内容不得脱离材料含意和范围。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