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广东湛江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feelhesitate105 文档编号:31520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度广东湛江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度广东湛江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度广东湛江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度广东湛江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度广东湛江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 学年度广东湛江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押解 /解数绯闻 /蜚声噤声 /情不自禁 B炮烙 /炮制回溯 /朔风沮丧 /含英咀华 C单薄 /薄暮 赎罪 /渎职赝品 /义愤填膺 D伺候 /伺机诠释 /栓住箴言 /三缄其口 答案: D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思路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的 把这些印象、看法、态度或 感情理出个头绪,就是所谓思路 作者的思路是他对客观事物怎样观察 、理解、认识的反映 客观事物反映在作者头脑里,经过观察、理解、认

2、识的过程,形成了他对事物的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 而思路是否清晰严密,又表明他对所写的客观事物是否形成鲜明的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 人总是根据思路来结构文章的。因而,文章的结构组织形式是否清晰严密,就表明作者的思路是否清晰严密 B C D 答案: D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A风风雨雨中,他每天都在山里敲呀、凿呀 ,他用手锤敲醒了太阳,他又用手锤敲落了月亮,敲得石头都有了感情。 B在人生大树上,做一颗平静掉落、饱满结果的果实;在人生舞台上,做一个从容谢幕、认真演戏的演员,这是人生的大智慧。 C我们这一代人的前途命运,犹如一天的气候,一大早只见阳光灿烂,红霞满天,岂料转瞬间

3、乌云密布,阴风袭人。 D李清照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陆游那样和朋友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甚至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 答案: A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新华文摘在促进思想解放、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广大 读者厚爱,受到思想界、学术界、文艺界和知识界的信赖。 B不但这里的蔬菜新鲜并且价格低廉,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你也不妨和商贩们讨价还价一番,往往你就能用令你满意的价格买到你想要的蔬菜。 C在阔别 1992年的辉煌后,中国女篮能够再次成为世界四强,其根本原因是中国队员 的年龄结构的合理及世界级中锋陈楠的进步、成熟造成的。 D实

4、施名牌战略,精心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是加入 WTO 之后,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我国各大企业相继制定的发展策略。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为了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武汉市 旅游市场健康发展,有效遏制违法违规行 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武汉 市 11日开展了规范旅游市场的执法行动。 B为了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深入开展基层安全创建和平安建设活动,切实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部委联合开展了 “平安家庭 ”创建活动。 C据湖南日报报道,全景式反映三峡移民历程的我国首部长篇报告文学新作国家行动,已由极具实力的作家何建明先生完成。 D计划于 20l

5、2年全面建成的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拥有 2万亿美元的生产总值和 1.2万亿美 元的贸易总额,成为继北美、欧盟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答案: D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新疆青河县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草原文化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每年夏天,前往游览观光的中外客人及考古探秘的学者不绝如缕。 B 2007年,江苏队一举夺得了全国男子 手球锦标赛亚军, 2008年,他们在主力门将受 伤缺赛的情况下,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又再次卫冕。 C惠普公司能在竞争激烈的黑白打印机市场中仍稳执牛耳,赢得市场 66.9的份额, 是因为他们根据用户需求,不断创新技术,完善销售体

6、系。 D日前,在广州上演的大型音诗画晚会永远的春天,给观众带来了如诗如画的视听 体验,每当节目结束,全场就爆发出如雷贯耳的掌声。 答案: C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 )( 3分) 韩国大邱田径世锦赛,是刘翔伤愈复出后最重要的赛事,其在刘翔心中所占的分量之重是 不言而喻 的。然而谁能想到这场巅峰对决会以这样 出乎意料 的演出展现。这事儿放在谁的身上,可能谁都难以 不以为然 地一笑而过,但这个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的男人却能坦然面对对手的拥抱。在这一刻,成绩已经 无足轻重 了,因为这次 “剐蹭 ”事故使他收获了一枚成熟男人的金牌。而这对于不到 30岁、今后还有很长人生路的刘翔来说

7、,分量更重,成色更足。 A不言而喻 B出乎意料 C不以为然 D无足轻重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你的这个不情之请让我很为难,过两天 我再答复你吧。 B心理思想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我国战国时代内经一书中,就有了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诊断和预防中起者重要作用的系统总结。 C夏日炎炎的七月,新安百货公司举行 “反季节促销 ”活动,看到价格比平时便宜了两到三成的名牌服装,许多顾客慷慨解囊,大量抢购。 D对这个问题,你说应这样,他说应那样,我真是莫衷一是。 答案: B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参与 y/付与 y纤夫 qi

8、n/纤维 xin登载 zi/怨声载道 zi B飘泊 b/湖泊 p禅让 shn/封禅 shn给予 j/自给自足 j C聘请 pn /娉婷 /png答应 d/回答 d累赘 li/连篇累牍 li D折腾 zh/折本 sh差劲 jng/强劲有力 jn哄堂大笑 hng/一哄而散 hng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什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特性 吴炫 最近常常思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中西方知识分子,除了一些共同特征以外,比如以自己的独立思想向社会说话、承担对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责任等等,有没有因文化的差异而呈现的不同品格呢 在走向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当代文化进程中,这样的不同品格是应该被特

9、别强调,还是应该尽量去消弭,使得全 人类只有一种知识分子呢 我首先想到的是萨伊德和哈维尔。这两个学者近年被中国知识分子热衷谈论,显然与中国学界特别倾向的一种对知识分子的独立理解有关。哈维尔先不去说他,在知识分子论一书中,萨伊德特别肯定班达认为的知识分子具有 “反对现状的状态 ”,激赏米尔斯的主要论点是 “大众与个人的对立 ”,均在表明一个观点:知识分子是敢于 “对抗现实 ”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我赞同萨伊德的独立的知识分子是向社会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也赞同他所认为的 “专业态度 ”是 “今天对于知识分子的特别威胁 ”,但在这种 “独特见解 ”是 “对抗现实 ”的,还是也可以以 “尊重现实 ”为前

10、提去 “穿越现实 ”的问题上,我认为涉及到对东西方知识分子独立品格的文化差异性理解。这种差异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关系到能否形成“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论 ”的问题,也关系到中国知识分子能否以现代东方式形象去影响世界的问题。 所以, 与萨伊德赞赏伏尔泰、萨特、阿多诺这些 “辩护者 ”“冒险者 ”“流浪者 ”不同,我更愿意从苏轼、黄永玉身上提炼知识分子独立的 “中国品格 ”。说到独立的知识分子应该有自己对世界的哲学性理解,上述东西方知识分子不同程度都具备,但我发现苏轼、黄永玉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不是直接 “对抗现实 ”的。苏轼两次提出 “御史监察机构 ”的建议,均不是为了颠覆现行政治体制,而是一种 “修

11、补 ”或 “合理化 ”倡议,有健全、深化现实政治的作用。在文学观上,苏轼从来没有公开反对 “文以载道 ”,但他的琴诗 题西林壁 大江东去却不是 “文以载道 ”可以 解释的。这样的情况,就是 “尊重载道又突破现有的道 ”的“穿越现实 ”的独立品格,决然不是 “对抗现实 ”的品格。有了这种品格,一个作家与现实的关系就会变得从容而大气,没有剑拔弩张的对抗心理。有中国式独立品格的知识分子,对世界具有一种宽和理解进而平静的心态。 这个问题放到有老顽童心态的黄永玉身上,问题就更饶有意味了。贸然一看,萨伊德恐怕不会承认黄永玉是一个自由独立的知识分子,因为他太不面对政治和现实秩序了,也没有多少自己的理论来使自

12、己站立,不像哈耶克那样发起组成培勒林山学会去讨论国家与自由的关系。然而,他面对 “专业画 家 ”那种以 “不太讲道理 ”的心态去画专家们感到震惊、却又很难归类的绘画,不被任何组织和行政收编的自由创作状态,也不遵守儒家 “忧患社会 ”的创作意识,更以自己对生活用品、花鸟虫草的哲理性思考突破道家式的 “恬淡人生 ”和 “忘知美学 ”,给人特别的意味和震撼体验,你又不得不说他身上有一种我们还没有很好挖掘的“中国式独立 ”品格。黄永玉有句名言,叫 “人家跳出红尘,我要往红尘里钻 ” (见黄永玉火里凤凰 画像一 ),表面上看,这似乎与知识分子应批判和超越世俗生活的独立品格大相径庭,但仔细想想,黄永玉式的

13、 “独立 ”奥妙就在一个 “钻 ”字 “ 钻 ”表明黄永玉是不 “轻视世俗 ”的,甚至有些 “喜欢世俗 ”; “钻 ”也表明黄永玉又是 “不限于世俗 ”的,并且可以 “钻出去 ”的。这种 “亲和又能穿过 ”的 “穿越精神 ”,正体现出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知识分子面对世俗的一种观念差别: “对抗现实 ”必然会有康德式的 “超越世俗 ”道德姿态,也必然会有边沁那样完全 “功利主义 ”之逆反式对抗,而黄永玉的 “钻 ”却提供了一种东方式的 “不限于世俗 ”的“非对抗性 ”之独立品格。 所以我认为,尽管萨伊德、哈维尔、哈耶克等把西方知识分子的自由和独立性质阐述得多么令东方知识分子心向往之,我还是要指 出

14、其文化错位而带来的 “价值有限性 ”。中国知识分子在独立与自由问题上如果没有中国原创性理解,就不可能弥补这种有限性。因为自晚清以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一直是以西方的 “个体权利 ”理论为依托进行 “文化批判 ”的。 “人人有自主之权 ”这一晚清以来知识界典型的启蒙话语,并未在 “中国问题 ”视角下进行过深入追问。即独立与自由,对中国个体究竟 “主 ”在哪里 又如何去“主 ”,一直是模糊不清的。是随心所欲即算自主 还是一个人必须有自己的意志或独特的对世界的理解才能自主 如果是后者,存在不存在自主的 “中国方法论 ”问题 或自主者对世界的东方式态度问题 这些问题,

15、是否必须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独立与自由的理性建构 而这样的建构要求,是否必然会推导出我们对萨伊德、哈维尔、哈耶克等西方思 想家的独立与自由理论的审视态度与批判实践 (选自 2007年 10月 26日文摘读书周报 ) 【小题 1】下列各项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 A中西方知识分子,都具有以自己的独立思想向社会说话、承担对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责任等共同特征,但也因文化 的差异而呈现不同品格。 B能否理解东西方知识分子独立品格的差异性很重要,这关 系到中国知识分子能否以现代东方式形象去影响世界的问题。 C中国的知识分子应该向伏尔泰、萨特、阿多诺等这些 “辩护者 ”“冒险者 ”“流浪者 ”学

16、习,敢于向社会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而不应以 “尊重现实 ”为前提去“穿越现实 ”。 D苏轼虽然从来没有公开反对 “文以载道 ”,但他的琴诗题西林壁大江东去却又表明他是反对 “文以载道 ”的。 E康有为、梁启超、严复、陈独秀等知识分子,一直是以西方的 “个体权利 ”理论武装自己,对现实进行着 “文化批判 ”的。 F中国知识分子对萨伊德、哈维尔、哈耶克等西方思想家的独立与自 由理论不应一味盲从,而应一分为二地辨证分析。 【小题 2】作者说黄永玉 “身上有一种我们还没有很好挖掘的 中国式独立 品格 ”,对其论据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A他面对 “专业画家 ”,抱着 “不太讲道理 ”心态,却创

17、作让他们感到震惊和另类的画。 B他是一个自由职业者,不加入任何组织,不属于任何行政单位,处于完全自由状态。 C他在绘画创作时,不像其他画家那样怀有儒家所提倡的 “忧患社会 ”的创作意识。 D他凭借自己哲理性的思考来描绘生活用品、花鸟虫草,完全摆脱了道家思想的束缚。 【小题 3】西方知识分子和中国知识分子的 “独立特性 ”有什么不同?中国知识分子的 “独立特性 ”有怎样的积极意义 ( 4分) 【小题 4】为什么对萨伊德等西方思想家的独立与自由理论要持审视、批判态度?( 4分) 答案: 【小题 1】 CD 【小题 1】 D 【小题 1】西方知识分子:对抗现实;中国知识分子:穿越现实 (以 “尊重现

18、实 ”为前提去 “穿越现实 ”)(各分 ) 积极意义: 能够让中国知识分子以现代东方式形象去影响世界( 1分) 能使知识分子与现实的关系会变得从容而大气(或:使知识分子对世界具有一种宽和理解进而平静的心态。 【小题 1】 因为 他们的理论不完全符合中国知识分子的实际;(答 “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知识分子面对世俗的有观念差别 ”得 1分) 因为他们的理论存在文化错位,从而带来 “价值有限性 ”,如果没有中国原创性理解,这种 “有限性 ”就不可能得到弥补。 【小题 1】 C D(C作者认为以 “尊重现实 ”为前提去 “穿越现实 ”是中国知识分子独立的 “中国品格 ”,作者对此持肯定态度。 D原文讲苏

19、轼 “尊重载道又突破现有的道 ”) 【小题 1】 D (原文只是说突破道家式的 “恬淡人生 ”和 “忘知美学 ”,故 “完全摆脱了道家思想的束缚 ”有误 ) 【小题 1】略 【小题 1】略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韦叔裕字孝宽,京兆杜陵人也,少以字行。父旭,武威郡守。永安二年,拜右将军、南幽州刺史。时氐贼数为抄窃,旭随机招抚,并即归附。寻卒官。 孝宽沉敏和正,涉猎经史。 弱冠,会萧宝夤作乱关西,乃诣阙,请为 军前驱 。朝廷嘉之,即拜统军。随冯翊公长孙承业西征,每战有功。拜国子博士,行华阴郡事。属侍中杨侃为大都督,出镇潼关,引孝宽为司马。侃奇其才,以女之。永安中,授宣威将军、给

20、事中,寻赐爵山北县男。孝武初,以都督镇城。文帝自原州赴雍州,命孝宽随军。及克潼关,即授弘农郡守。从擒 窦泰 ,兼左丞,节度宜阳兵马事。时边境骚然,乃令孝宽以大将军行宜阳郡事。寻迁南兖州刺史。 是岁,东魏将段琛、尧杰复据宜阳,遣扬州刺史牛道恒扇诱边民。 孝宽深患之乃遣谍人访获道恒手迹令善学书者伪作道恒与孝宽书论归款意又为落烬烧迹若火下书者还令谍人送于琛营 。 琛得书,果疑道恒,其所欲经略,皆不见用 。孝宽知其离阻,日出奇兵掩袭,擒道恒及琛等,崤、渑遂清。 北周大象六月,诏发关中兵,以孝宽为元帅东伐。七月,军次河阳。尉迟迥所署仪同薛公礼等围逼怀州,孝宽遣兵击破之。进次怀县永城桥之东南。其城既在要冲

21、,雉堞牢固,迥已遣兵据之。诸 将士以此城当路,请先攻取。孝宽曰:“城小而固,若攻而不拔,损我兵威。 今破其大军,此亦何能为也。 ”于是引军次于武陟,大破迥子 崞锉稼 淖猿稣剑 制浦 那钇茸陨薄 u兵士在小城中者,尽坑于游豫园。诸有未服,皆随机讨之,关东悉平。十月,凯还京师。十一月薨,时年七十二。 孝宽善于抚御,能得人心。所遣间谍入齐者,皆为尽力。亦有齐人得孝宽金货,遥通书疏。故齐动静,朝廷皆先知。时有主帅许盆,孝宽托以心膂,令守一戍。盆乃以城东入。孝宽怒,遣谍取之,俄而斩首而还。其能致物情如此。 (节选自周书 韦孝宽列传) 【小题 1】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寻赐爵山

22、北县男寻:不久 B孝宽托以心膂,令守一戍戍:城池 C北周大象六月,诏发关中兵发:传达 D进次怀县永城桥之东南次:驻扎 【小题 2】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于是引军次于武陟 尽坑于游豫园 B 诸将士以此城当路,请先攻取 孝武初,以都督镇城 C 盆乃以城东入 乃令孝宽以大将军行宜阳郡事 D 孝宽知其离阻 其城既在要冲,雉堞牢固 【小题 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倒装句式的一项是( )( 3分) A所遣间谍入齐者,皆为尽力。 B侃奇其才,以女妻之 C兵士在小城中者,尽坑于游豫园。 D孝宽托以心膂。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23、A韦叔裕是京兆杜陵人,在他任右将军、南幽州刺史期间,氐族多次抢掠财物,他根据情况,加以安抚,氐人都迅速地降附他。 B韦叔裕跟随文帝攻克潼关后,立即担任了弘农郡守,并独立带兵俘虏了大将窦泰,并兼任左丞,统辖宜阳郡兵马。 C韦叔裕善于抚慰部下,而且深得人心。有齐人得到他的财物,与他遥通书信。所以,北齐的一举一动都为北周所掌握。 D韦叔裕任元帅带兵东伐,先后打败了薛公礼、尉迟 木 樱 移仁刮境馘淖陨保恢链耍 龉囟 厍 黄蕉 【小题 5】断句和翻译。( 16分) ( 1)用 “/”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4分) 孝宽深患之乃遣谍人访获道恒手迹令善学书者伪作道恒与孝宽书论归款意又为落烬烧迹若火下书

24、者还令谍人送于琛营。 2)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弱冠,会萧宝夤作乱关右,乃诣阙,请为军前驱。( 3分) 琛得书,果疑道恒,其所欲经略,皆不见用。( 3分) 城小而固,若攻而不拔,损我兵威。( 3分) 兵士在小城中者,尽坑于游豫园。( 3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A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孝宽深患之 |乃遣谍人访获道恒手迹 |令善学书者伪作道恒与孝宽书 |论归款意 |又为落烬烧迹 |若火下书者 |还令谍人送于琛营。(每错两处扣 1 分,扣完为止。) 他二十岁时,恰逢萧宝夤在关西发动叛乱,于是他前往都城,请求作为大军的前锋。

25、 “会 ”、 “前驱 ”、句子大意各 1分) 段琛得到信, 果真对牛道恒产生了怀疑,牛道恒策划的事情,都不被段琛许可。( “所经略 ”、“见 ”、句子大意各 1分) 城虽然小但是很坚固,如果进攻却没有攻下,那么会削减我们的军威。(第一个 “而 ” “拔 ” 句子大意各 1分) 在小城中的士兵,全部在游豫园被活埋。(句式 “坑 ” 句子大意各 1分) 【小题 1】 C(出动,派出) 【小题 1】 A(都是介词,都是 “在 ”的意思; B第一个 “以 ”是动词, “认为 ”的意思,第二个 “以 ”是介词, “凭借 的身份 ”的意思; C 第一个 “乃 ”是连词, “却、竟然 ”的意思,第二个 “乃

26、 ”是连词, “于是 ”的意思; D第一 个 “其 ”是人称代词,代 “敌人 ”,第二个 “其 ”是指示代词,是 “那 ”的意思。) 【小题 1】 B( A、 C为定语后置, D是状语后置) 【小题 1】 C( A任右将军、南幽州刺史的是韦旭; B“独立 ”表述有误; D因果有误,原文还有 “诸有未服,皆随机讨之 ”的句子。) 【小题 1】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 韦叔裕字孝宽,京兆杜陵人,自小便用他的字作名。他的父亲韦旭,曾任武威郡太守。永安二年,韦旭被任命为右将军、南幽州刺史。当时氐族贼人多次抢掠财物,韦旭根据情况,加以安抚,氐人都迅速地降附他。不久,韦旭死在官位上。 韦孝宽为人深沉机敏,温 和

27、正直,好读经史。他二十岁时,遇到萧宝夤在关西发动叛乱,于是他前往都城洛阳,请求朝廷 让他作为大军的先锋前去平定叛乱。朝廷很欣赏他的这种行为,便任命他为统军。韦孝宽随冯翊公长孙承业挥师西进,每次作战,都有战功。被任命为国子博士,代理华阴郡太守的职务。恰好侍中杨侃担任大都督,出京镇守潼关,让韦孝宽做都督府司马。杨侃对韦孝宽的才干感到惊奇,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永安年间,朝廷任命韦孝宽为宣威将军、给事中,不久又授予他山北县男的爵位。孝武帝初年,韦孝宽以都督的身份,独立镇守襄城。北周文帝从原州进军雍州,命令韦孝 宽随大军前往。等到攻下潼关后,当即任命他为弘农郡太守。后随宇文泰俘东魏大将窦泰,兼任行台

28、左丞,统辖宜阳郡兵马。当时边境极不安宁,于是命令韦孝宽以大将军的身份代理宜阳郡太守的职务。不久升任南兖州刺史。 这一年,东魏将段琛、尧杰再次攻占宜阳,派扬州刺史牛道恒鼓动招诱西魏边境的百姓,韦孝宽为此深感忧虑。于是派间谍寻求到牛道恒的手迹,让善于模仿笔迹的人伪造了一封牛道恒给韦孝宽的信,信中说到牛道恒归顺的意图,又假造了灯灰烤焦的痕迹,就像这封信是在灯下书写的一样,又让间谍回头把这封信送到段琛的军营中。段琛得到这封信后, 果然怀疑牛道恒。牛道恒所策划的事情,都不被段琛许可。韦孝宽知道敌方已经离心,相互牵制,于是天天出动奇兵突然袭击,终于俘获了段琛和牛道恒等人,崤山、渑池一带于是安定了。 北周大

29、象年六月,皇帝下令出动关中军队,任命韦孝宽为元帅向东讨伐。七月,军队驻扎在河阳。尉迟迥任命的仪同薛公礼等人围攻怀州,韦孝宽派兵打败了他们。又进军驻扎在怀县永城桥的东南。那座城既已处在要塞地带,城墙坚固,尉迟迥又已派兵把守它。众将士认为这座城处在要害,请求先攻占它。韦孝宽说: “城虽然小但是很坚固,如果没有攻下,那么会削减我们的军威。如果 我们打败了他们的主力部队,这座小城里的军队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于是带领军队驻扎在武陟,大败了尉迟迥儿子尉迟 木 樱 境 炻硖拥搅粟 恰境馘那鬃猿稣剑 碛执虬芰怂 境馘淖咄段蘼繁黄茸陨薄侵械氖勘 吭谟卧氨换盥瘛;褂忻挥薪捣 牡胤剑 矶几 菥咛迩榭稣鞣 牵 囟

30、谑侨 科蕉 拢 邮 氐骄 恰 辉挛 砣溃 蹦昶呤 辍 br韦孝宽善于安抚驾驭部下,深得人心。他所派往北齐的间谍,都为他尽力效命。也有齐人得到他的财物,与他遥通书信。所以,北齐的一举一动都为北周所掌握。当时有一主 帅许盆,韦孝宽把他视为心腹,命令他去镇守一城,他领命后竟然向东投降北齐。韦孝宽大怒,派间谍前去刺杀他,不入便斩其首而回。他就是能够像这样收揽人心。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 临江仙 探梅 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

31、月黄昏。 (1)“花态度 ”“雪精神 ”具体指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3分 ) (2)作者为何而 “醉 ” 请作简析。 (4分 ) 答案: (1)花态度:一般花的鲜艳 娇嫩 的样子(献媚的姿态);雪精神:傲雪耐寒的神韵(不惧风霜)。 (答对一项得 1分,两项都对得 4分 )(2)作者为梅而 “醉 ”。作者陶醉于梅的 “先破春 ”和 “雪精神 ”,不知不觉中天色昏暗。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6分)。 2011年 10月,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老师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为教育其上进,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你如何看待该校的做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32、,不少于 50字。 答: _ 答案:有观点( 1分)如:这是对这些学生的歧视,是一种缺乏人道的教育暴力。(或 “激励 ”)有分析( 3分)如:绿领巾在客观上已变相给孩子划分了等次,这容易让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自卑感,不利于心理健康。这样做,只会伤害孩子的幼小的心灵,给他们留下可怕的心理阴影。(侵犯学生价值取向和其尊严 阻碍学生向上求进取的通道)(围绕绿领巾和自己的观点)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题,多选按前 3题计分)( 6分) (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 所学也; , 。劝学 (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 。逍遥游 ( 4) ,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三峡 答案:( 1)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2)吾尝 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4)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浮躁 ”在字典里解释为: “急躁,不沉稳 ”。这个字眼,现在越发流行。王菲有专辑命名为浮躁,贾平凹也写过浮躁这部小说,可以说浮躁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 你对浮躁有什么感悟和见解?请以 “浮 躁 ”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800字以上,卷面整洁。文体特征明显,有一定的思辨性。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