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31525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怃 w然阙 qu如辍 chu学阿弥 m陀佛 B社稷 j玉帛 b孝弟 d礼崩乐 l坏 C柙椟 d钟磬 qng谄 chn媚向隅 y而泣 D聚敛 lin游弋 g 章甫 f大腹便便 bin 答案: C 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译:中庸的品德,它应该是到了最高的程度吧! B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译: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不要告诉我好了。 C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 译:人纵使想自行断绝与太阳和月亮的关系,那对太阳和月亮又会有什么伤害呢? D “如

2、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 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它就是在这样说吧? 答案: C 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异乎三子者之撰 A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 B甚矣吾衰也 C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D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答案: D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夫子喟然叹曰 B文学:子游,子夏 C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D有酒食,先生馔 答案: A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B窥见室家之好 C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D友直,友谅,友多闻 答案: C 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己欲立而立人

3、 A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B则修文德以来之 C尧舜其犹病诸 D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使民以时(让)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劝导) B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回归) 钻燧取火,期可已矣(期限) C 吾党之小子狂简(集团) 必也临事而惧(恐惧) D 有教无类(种类,类别) 愿无伐善,无施劳(夸耀)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为政以德 何以伐为 B 必不得已而去之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C 回虽不敏,请事其语矣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D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趋而避之 答案: 下列句子中不都含有通假字的

4、一项是 A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 周监于二代 民无错手足 C 植其杖而芸 士不可以不弘毅 D 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莫春者,春服既成 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B 10月份以来,江东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银杏树叶飘舞,满地金黄,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 C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 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D现代医学一再证明,当一个人精力衰退、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时,循环系统

5、功能也会跟着退化。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警察的质问,闯红灯的司机侃侃而谈,为自己的违纪行为辩护。 B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 ,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C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拍手称快。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成明日黄花。 答案: D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礼教思想之强化虽肇始于宋,但事实上宋代的社会并不如元明清那么保守。 B理学家方苞更是大量撰文表彰贞女节妇不贻余力。 C孔子在

6、多次碰壁之后已知自己的主张、报负不能实现,仍然坚定地为之奋斗,被称为 “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人。 D有些硕士生、博士生的文稿文句不通,错字联翩,被编缉退稿。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论 诚 意 朱自清 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总算账。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作伪的时候。还有一层,这些人对人对事有

7、时候自觉的加减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态度出于必 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 “世故人情 ”的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容许。 但是一般人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看法,不诚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样用 “虚伪 ”那个词,又似乎太宽泛了一些。这些跟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 “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同样犯了笼统的毛病。 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 。诚实的品性确是不可多得,但人孰无过,不论哪方面,完人或圣贤总是

8、很少的。 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 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日常生活里所谓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 “相敬如宾 ”,别人可想而知。总之,在不同的局势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 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 。 看人,请客,送礼,也 都是些过场

9、。有人说这些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但是这些其实也是表示诚意的。总得心里有这个人,才会去看他,请他,送他礼,这就有诚意了。至于看望的次数,时间的长短,请做主客或陪客,送礼的情形,只是诚意多少的分别,不是有无的分别。看人有回看,请客有回请,送礼有回礼,也只是回答诚意。古语说得好, “来而不往非礼也 ”,无论古今,人情总是一样的。有一个人送年礼,转来转去,自己送出去的礼物,有一件竟又回到自己手里。他觉得虚伪无聊,当做笑谈。 笑谈确乎是的,但是诚意还是有的 。 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份 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这样宽大的看法也许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兴趣

10、些。西方有句话: “人生是做戏。 ”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客气等等一定有人觉得是做戏,可是只要为了大家好,这种戏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诚恳、诚意也未必不是戏。现在人常说, “我是很有诚意的 ”,自己标榜自己,大有卖瓜的说瓜甜的神气,诚实的君子大概不会如此。不过一般人也已习惯自然,知道这只是为了增加诚意的分量,强调自己的态度,跟买卖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儿。常人到底是常人,得跟着局势斟酌加减他们的诚意,变化他们的态度, 这就不免沾上了些戏味。 (有删节) 【小题 1】理解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 “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 ”。 答: (

11、 2分) “笑谈确乎是的,但是诚意还是有的 ”。 答: ( 2分 ) 【小题 2】文章围绕 “诚意 ”展开讨论,请分析文章的思路。( 3分) 【小题 3】文章说 “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 ”,请找出作者这样说的例证。( 5分) 答案: 【小题 1】 客气是一种诚意,但客气也要适度、得体,否则就降低了诚意的价值。 【小题 1】 首先提出诚意是品性,也是态度。 接着进 一步指出只把诚意当做品性是片面的,率性是诚意,客气也有诚意,由此说明诚意作为态度是有价值的。 最后得出结论:为了别人的好,做戏也有诚意。 【小题 1】【小题 1】本题考查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组织答案:时一定要找到答题区间,联

12、系上下文拟定答案:。如 可联系画线句子的上一句话 “总之 ” ,得出 “客气可以表示诚意 ”,再结合画线句子得出 “客气要有一个度 ”,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小题 1】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的分析能力。作答时要把握作者的思维脉络,把握每一段的大意,抓住关键词,理出答案:。 【小题 1】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 。管子对曰: “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 桓公曰: “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 管仲对曰: “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 ”桓公曰:“请闻其说。 ”管仲对曰: “信也者,民信之

13、;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 ”桓公曰: “善哉! ” 桓公又问曰: “寡人欲修政以干时 于天下,其可乎? ”管子对曰: “可。 ”公曰 :“安始而可? ”管子对曰: “始于爱民。 ”公曰: “爱民之道奈何? ”管子对曰: “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 “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

14、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 ”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 “二子何故不对? ”管子对曰: “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 ”桓公 曰: “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岂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 ”管子对曰: “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 “敢问何谓其本? ”管子曰: “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 ”桓公曰:

15、“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 ”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 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 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已:停止 B泽命不渝,信也渝:坚持 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修:治理 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济:渡过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故燕王欲结于君 B拱手而问曰朝济而夕设版焉 C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D寡人闻仲父之言此

16、三者此亡秦之续耳 【小题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项是 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 省刑罚,薄赋敛 乡建贤士,使教于国 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 A B C D 【小题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信 ”“仁 ”“严 ”“礼 ”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义 。 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

17、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小题 5】用 “ ”为文中画线句字断句(分) 明 日 皆 朝 于 太 庙 之 门 朝 定 令 于 百 吏 近 者 示 之 以 忠 信 远 者 示 之 以 礼 义 行 此 数 年 而 民 归 之 如 流 水 【小题 6】论语翻译(每小题 2分,共 6分)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答: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答: 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 C哉? 答: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A 【小题 1】 C 【小题 1】略 【小题 1

18、】 用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用礼义来约束我的言行,使人想停都江堰市停不下来。 鸟兽不可跟它们同群,我不跟世上人群相处又跟谁呢? 观察他的经历,考察他的习惯兴趣,一个人能躲到哪里呢? 【小题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一定要结合字形推求 字义,并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原句,看是否合乎语境。 “渝 ”,在文中的含义应是 “改变 ”“违背 ”,才和后面的 “信也 ”语意一致。 【小题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答题时,需要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C项,两个 “则 ”均为连词,表假设。 A项, “于 ”,前者为介词,到;后者为介词,和,

19、同。 B项, “而 ”,前者为连词,表修饰;后者为连词,表承接。 D项, “之 ”,前者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后者为助词,的。 【小题 1】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解答本题要把握住选择标准,即题干中 “全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 ”。 强调国君要了解百姓疾苦,以仁德为百姓分忧; 说国君要减轻刑罚,减少赋税; 是把齐国百姓看做国家的根本:这三者都是民本思想的直接体现。 说的是当前严刑重赋下百姓生活悲惨的事实,不是民本思想的体现。 是重视教化,不能体现民本思想。 是桓公对管仲的赞许。 【小题 1】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意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审准题意,找出文段中与选项

20、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反复比较,找出 “不正确的一项 ”。由 “管子对曰: 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句可知,管仲对于齐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并未明确反对。 【小题 1】略 【小题 1】略 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 “凡治理人民,必须知其疾苦,要厚施德惠,不要用刑罚恐吓百姓,不要用强力制止百姓。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 ”桓公说: “好。不要停止,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 ”管仲回答说: “诚信而极仁,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者,就可以实行。 ”桓公说: “请详细加以说明。 ”管仲回答说: “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仁政,人民就怀德;严肃,人民就敬畏;有

21、礼,人民就赞美 。常言说:舍掉性命而不肯违背,就是信;非其所欲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 ”桓公说: “好啊! ” 桓公又问说: “我想修明政事以会诸侯于天下,可以做到吗? ”管子回答说: “可以。 ”桓公说: “从哪里做起呢? ”管子回答说: “从爱民做起。 ”桓公说: “爱民之道如何? ”管子回答说: “公治理公族,家治理家族,使他们事业互相关联,俸禄互相补助,人民就相亲了。减少刑罚,薄收赋税,人民就富裕了。各乡选用贤士,使之施教于国,人民就有礼了。 (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便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这 些就是爱民之道。 ” 桓公坐在位置上,管仲

22、、隰朋进见。站了一会儿,有两只鸿雁飞过。桓公叹息说: “仲父,那些鸿雁时而南飞,时而北飞,时而去,时而来,不论四方多远,愿到哪里就到哪里。是不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 ”管仲和隰朋都没有回答。桓公说: “你们两位为什么都不回答? ”管子回答说: “君上您有成就霸王之业的心愿,而我则不是成就霸王之业的大臣,所以不敢回答。 ”桓公说: “仲父何必这样?为什么不进直言,使我有个方向呢?我有仲父,就像飞鸿有羽翼,过河有船只一样。仲父不发一言教导我,我虽然有两只耳 朵,又怎么听到治国之道,学得治国的法度呢? ”管子回答说: “您想要称霸诸侯、成就一番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的

23、根本做起。 ”桓公移动身体离开席位,拱手而发问说: “敢问什么是它的根本? ”管子说: “齐国百姓,便是它的根本。百姓很怕饥饿,而当前收税很重;百姓很怕死罪,而当前刑政严酷;百姓很怕劳顿,而国家举事竟没有时间限定。您若能轻征赋税,百姓就不愁饥饿;宽缓刑政,百姓就不愁死罪;举事有时间限定,百姓就不怕劳顿了。 ”桓公说: “我听到仲父说的这三点,算是懂得了。我不敢私听这些话,要举荐给先君才行。 ”第二天,全体都在太庙的 门庭朝见,命令百官确立法令。对近处示以忠信,对远处示以礼义。这样实行了几年,人民归附之势,竟好像流水一样。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24、(共分) 忆秦娥 朱熹 梅花发,寒梢挂著瑶台月。瑶台月,和羹 心事,履霜时节。 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注】和羹: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后用以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 从词句上推知,这首词写的大致是 时节,词眼应该是 。( 2分) 本词在意象的选择上有何特点?试加以分析。( 3分) 答案: 腊月(或 “冬 ”),愁(或 “愁绝 ”) 出现在词中的意象充满了冷色调,如:梅,月,霜,野桥,呜咽的流水,这些意象对于抒发作者愁绪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 语言表达 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敏看见后说: “你

25、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 ”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3分) (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1分) (2)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 1分) 答案:名著导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4分)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联系以上两段文字,你觉得孔子和颜回因何而 “乐 ”?( 1分) 答: 如今社会盛传 “神马 (什么)都是浮云 ”,如果从孔子的角度看,他老人家会赞同人们的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 50字左右, 3分) 答: 答案: 默写 默写(每题 1分,共 6分) 仰之弥高, , ,忽焉在后。 ,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 。 ,则以学文。 往者不可谏, 。已而,已而 ! 。 子曰:其身正, ;其身不正, 。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 答案: 钻之弥坚,瞻之在前 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来者犹可追,今之从政者殆而 不令而行,虽令不从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作文 以 “孔子,我想对你说 ”为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 700字。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