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江西省宜春中学高三10月月考语文卷.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31540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江西省宜春中学高三10月月考语文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届江西省宜春中学高三10月月考语文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届江西省宜春中学高三10月月考语文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届江西省宜春中学高三10月月考语文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届江西省宜春中学高三10月月考语文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届江西省宜春中学高三 10月月考语文卷 其他 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 (8分 ) ( 1) .我国现代小说中,祥林嫂、翠翠、方鸿渐依次是祝福、边城、 _中的主人公;其作者分别是鲁迅、 、钱钟书。 ( 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一是 “ ,无言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二是 “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凤栖梧);三是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辛弃疾青玉案) ( 3) .古代文人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如: “春江花朝秋月夜, 。 ”(白居易琵琶行) “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人生如梦

2、,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案:()、围城、沈从文 ()、昨夜西风凋碧树、为伊消得人憔悴、灯火阑珊处 ()、往往取酒还独倾、今宵酒醒何处、一樽还酹江月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黑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间 (jin)隙吮 (shn)吸踉踉 (ling)跄跄 B负荷 (h) 蛮横 (hng) 泰然处 (ch)之 C创 (chung)伤 桎梏 (k) 殒 (yn)身不恤 D真谛 (d) 中 (zhng)肯衣衫褴褛 (l) 答案: A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钦差摇曳岑寂陈词烂调 B蕴籍援例涸辄矫揉造作 C尺牍搓商孤僻成绩蜚然 D吮血锱铢罅隙命途多舛 答案: D 下

3、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B作家陈丹青到书店为其新书签售,他坦诚,这是为自己作宣传。看来作家也要为自己作品的销售摇旗呐喊了。 C对灾区人民,首先是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然后就是组织他们搞生产自救。 D同学们对如何用好语文读本介绍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最后我想补充两点作为抛砖引玉吧。 答案: C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省教育厅在给孙旗屯村建造的纪念碑上刻着: “办学功绩,永垂青史 ”八个大字。 B我忘掉了那么多眩目一时的流星,但我却永远铭记这位平凡的、引导自己步入文学殿堂的老师。

4、 C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D我一进门的时候本来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奥巴马在大选前 18个月就开始接受特勤局保护,比之前任何总统候选人都早,部分原因就在于许多带有种族色彩的言论都是针对他引起的。 B通过本届奥运会,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中国更多地了解了世界,来自 204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的运动健儿们在光彩夺目的场馆里同场竞技,用他们的精湛技艺博得了我 们的赞叹。 C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

5、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D只有坚持改善和保障民生,才能激发人民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答案: C 选出正确的两项( 3 分) ( )、( ) A女娲炼石补天,所剩一块,弃之青埂峰下。此石受天地精华,复得木叶雨露滋养,得换人形。只因未报灌溉之德,故五内郁结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意欲下凡。 B元宵之夜,甄士隐的女儿英莲被拐;不久家中失火,祸及葫芦庙。甄士隐携妻投奔岳父,遭冷遇,终随跛道人出家。 C周瑜本想借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把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不料诸葛亮用计,使周瑜 “赔了夫人又折兵 ”。 D觉新深爱着表妹梅,但父亲却以抓

6、阄的方式为他选定的李家小姐瑞珏,像一个傀儡似地,又像一个宝贝被人珍爱着,订婚,结婚。最后在觉慧的支持下反抗并逃婚。 E子夜是一部具有史诗品格的作品,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一座里程碑。小说以主人公吴荪甫的事业兴衰史为主要线索,牵动其它多重线索。最终以吴荪 甫的悲剧,象征性地暗示了作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理性认识。 答案: C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人与生物圈计划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个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获得的和创造的财富时,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的种种惩罚?因为人类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

7、退化中,已经意识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 秘密 。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 的地球环境为宗旨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 1971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发了数千个实施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 1972年参加起就抱着极大的热情。国务院于1978 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结构 UIY 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迄今为止,全国有 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 6个国家级自然

8、保护区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人与生物圈计划已经成为跨地域、跨国界联系百余个国家和地区,专家 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已经是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学科、多领域依据的窗口。 在我国长白山实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计划,可以说是这种纽带和窗口的一个缩影。 中国吉林省长白山,有个面积为 20多公顷的林区,植被没有经受太大的干扰,从山岩裸露、白雪皑皑的山巅,到针阔混交、林木遮天的山岭,十分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变化,没有夹杂人为的痕迹,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完整的东北亚山地生态系统。这里没有森林病虫害,众多的物种以最佳的形式和谐协调地生存。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正好成为欧洲病

9、态森林的最佳 参照模式地。各国专家希望从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典范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得到启示,以查清欧美 “森林死亡 ”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中国专家希望通过研究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以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林业之路。中外专家的希望,便成为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 【小题 1】第一段中 “秘密 ”一词具体指的是 ( ) A指人类为什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B指人类获得和创造了财富还会受到惩罚的原因。 C指人类应怎样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来获得发展。 D指人类搞经济建设怎样才能和环境 相适应。 【小题 2】文中说到人与生物圈的计划,它的根本目的是 ( ) A保

10、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B促进生产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C寻找并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D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小题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人与生物圈计划有益于国际交流,有益于生物圈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B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也许是欧洲病态森林最佳参照模式。 C人与生物圈计划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确有重大作用。 D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在行动。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B 【小题 1】 A、 B大同小异,从人类受惩罚的原因去分析,不全面; D侧重于谈人类怎么适应环境,只是一个方面。 【小题 2】第二段提到人与生物圈计

11、划是以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为宗旨的。 【小题 3】文中说到 “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正好成为欧洲病态森林最佳参照模式地 ”,可见作者的态度是肯定的,而不是 “也许 ”“有可能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 冷 夏 荧屏闪电的时代刺激着我们的感观。可是我们依然爱恋梦境这个虚拟世界带给我们的美妙遐想。在美丽和感动 愈走愈远的时代,我们在梦境里得到永恒的慰藉。 似乎近了,人们的距离;又似乎远了,人们的心灵。 阳光像梦一样,安静地落入我平凡琐碎的生活深处,在这个春天的下午。我坐在阳台上,手里捧着一本梭罗的瓦尔登湖。多少年来,每次阅读它,我都会闻到那片树林的青

12、涩气,那面湖水潮湿而新鲜的水汽。我感到一种非常遥远的愉快,可以在一本书里自由地跑步呼吸。 许多的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不可能重现。惟有音乐和文学,适合等待、遥望、冥想。一直认为梭罗还活着,他活在一个地方,离我的住处遥远,离我的感觉很近的某个地方。对他文字的爱恋,就 像我对生命的向往一样,永远不会消失。 阳光穿透玻璃的窗子,使我感觉温暖。梭罗的文字,是干净安静的雪,可以清凉燥渴的灵魂,可以听见来自纯粹生命深处的自然歌吟 “ 曾有个牧羊人活在世上,他的思想有高山那样崇高,在那里他的羊群,每小时都给予他营养。 ” 想到夏洛蒂 勃朗特、奥而科特和奥斯汀的时代,从古堡到庄园,马车的轱辘慢慢辗转。那些沐浴

13、在舒适阳光里的蔓草丛生的小径,夏天开满野蔷薇,秋天以山楂和黑莓著名,冬天最令人赏心悦目的是完全的寂静和无叶的安宁。可以步履缓慢、从容。可以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写一封并不长的信,用一个下 午的时间眺望牧场上丝绒似的草坪和栅栏两侧的冬青。晚上坐在炉火旁怀揣着心事,躲避祖母探询的目光,阅读或编织。却努力等待着有马车夫忽然的脚步声,急匆匆撩开寒冷的夜色带来了温暖克制的爱情的回音。 我合上瓦尔登湖,从阳台尽力向远方眺望。这个春天的午后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宽阔的街道依然人群如织,车水马龙。很多次我试着站在高处,超越自己有限的目力,尽力透过繁华而富有生命的城市,透视那些纷纭热闹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生存的紧迫和焦

14、虑带来一张张匆忙麻木的面孔,不知道在那样面孔的身体里,除了对名利的疯狂追逐,是否还留有一点 时间,对失落的珍贵东西进行偶尔打捞,是否还留有一点空间,可以温情地抗拒或冲淡什么。 世界嘈杂多变。人们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却缺乏深刻的情感交流。人们在虚拟的互联网上寻找知己,为或许根本不存在的爱情痛苦沉沦,而不在乎结局如何。人心越来越困顿,情感越来越冷酷。人们是否应该静下心来看看梭罗的瓦尔登湖? 夜晚,当一切安静下来,我对自己说:写吧,无论写什么。文字是心灵的古典音乐,是柏油路上的清泉。为了不失去它,用自己的方式来等待和怀念。喜欢阅读的人,也可以从我的文字中看见一个人心里曾经想过的事,仅此而已。 写下什

15、 么获得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无声的语言带来巨大的思维空间,像从瓦尔登湖面吹来新鲜跃动的风,把我从电脑前端正的坐姿里分离出去,在另外的世界里自由飞跑。我看见那个叫做梭罗的人,无论风雨雷电,穿行于郁郁葱葱的大自然中。他十分安静地面对着那片湖水和那片山林。就一个人,十分简单。 不是每个人都注定要相遇的,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有时想着写着,会写出满眼的泪来。 我们在现实中隔绝,在灵魂里相望,永远。 【小题 1】题目中的 “我们 ”指谁?怎么理解题目中的 “远 ”与 “近 ”( 4分) 【小题 2】文章第六段,作者描写 了 “夏洛蒂 勃朗特、奥而科特和奥斯汀的时代 ”怎样的生活情景?这

16、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小题 3】 “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现在的人们心灵与心灵相遇?( 4分) 【小题 4】作者捧读瓦尔登湖 “感到一种非常遥远的愉快,可以在一本书里自由地跑步呼吸 ”。请参照原文,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试举三例谈谈你阅读经典(包括课文中的文学作品)的愉悦感。( 6分) 答案: 【小题 1】 “我们 ”指作者与文学大师,作者与文学作品题目中的 “近 ”,指作者跨越时空从以梭罗为代表的大师们的作品中,感受到大师脉 搏的跳动、思想的节律;作者与大师情感相通、心灵相遇、灵魂相望。 “远 ”指作者与文学大师们的时空距离遥远。 【小题 2】生活

17、情景:生活环境静谧舒适,生活节奏悠闲从容,人们内心丰富善感。这是作者心中的理想生活。 作用:和瓦尔登湖中的干净而安静的环境、心境互为映衬;和人们忙于追逐名利,忙于交际应酬,却不关注内心情感,缺乏情感交流和嘈杂多变的现代社会作对比;批判了现代社会人们的冷漠、匆忙、焦躁、麻木,表达了作者对安静温暖的理想生活的热烈向往与追求。 【小题 3】消除生存的紧迫与焦虑,抛弃对名利的追逐,打捞失落的珍 贵东西,通过阅读进行情感交流。 【小题 4】 示例一:阅读经典作品可以愉悦身心。如我读安东诺夫卡苹果时,闻到了“那片树林的青涩气 ”、 “潮湿的新鲜的水汽 ”,看到了 “沐浴在舒适阳光里的蔓草丛生的小径 ”,我

18、感受到 “一种非常遥远的愉快 ”。 示例二:阅读经典可以丰富情感。如我读 示例三:阅读经典可以净化灵魂。如我读 【小题 1】 4分 【小题 2】生活情境 2分,作用 3分。 【小题 3】 4分,每一点 1分 【小题 4】每一例 2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真州东园记 欧阳修 真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涂为其判官。三人者,乐其相得之欢,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 岁秋八月,子春以其职事走京师,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曰: “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

19、,高台起其北。台,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虚之阁;水,吾泛以画舫之舟。 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 。芙渠芰荷之的历,幽兰白芷之芬芳,与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阴,此前日之苍烟白露而荆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 动摇而上下,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 鼯鸟兽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图之所载,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其为吾书其大概焉! 又曰: “真,天下之冲也。 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

20、岂独私吾三人者哉 ?然而池台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无日而不来,而吾三人者有时而皆去也,岂不眷眷于是哉?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 者始也? ” 予以为三君子之材贤足以相济,而又协于其职,知所后先,使上下给足,而东南六路之人无辛苦愁怨之声; 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之贤士大夫共乐于此 。是皆可嘉也,乃为之书。 庐陵欧阳修记。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真州当东南之水会 当:应当 B图其所谓东南者来以示予 示:指示 C吾于是信有力焉 信:相信 D而又协于其职 协:协助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而因其暇日

21、 不如因而厚遇之 B 凡图之所载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 其为吾书其大概焉 持其踵为之泣 D 乃为之书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小题 3】选出全属于真州东园美景的一项 ( ) 流水横其前 芙渠芰荷之的历 苍烟白露而荆棘 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 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 草木日益以茂 A B C D 【小题 4】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东园是施正臣、许子春和马仲涂三人于闲暇之时用监军荒废的营地建造的一座园子。 B作者欧阳修从夕日的废营地变为美丽的东园这事实中认识到有能力可以改变环境。 C东园吸引着四方人士天天前来游览,而施正臣等三人却是有空才能去,所以流连忘返。 D作者面对东园

22、艳丽典雅的景致和游人游玩的欢乐激动不已,欣然命笔,为园作记。 【小题 5】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 .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 4分) ( 2) .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 3分) ( 3) .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之贤士大夫共乐于此。( 3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C 【小题 4】 A 【小题 5】 扩建东园,修建了一座清雅的宴会厅堂,开辟了后园,作为宾客戏射的场所。 来往的四方宾客,我们可以同他们在此同享欢乐,难道这(修建东园)仅仅是为了我们三个人吗? 然后在空暇休息

23、时 ,又与各地来的贤明之人在东园同乐。 【小题 1】 A、地处、处于, B、给 看, D、协调、配合。 【小题 2】 A趁着, B、 “所 ”字结构 /表被动, C、替 /对, D、于是、就 /表判断。 【小题 3】 建园前的荒凉, 想象中的行为, 东园未来之情况。 【小题 4】发出可以改变环境感慨的是许子春。原文意思是 “三人总有离开的时候,难道会不留恋这园子吗 ”?作者并未亲到东园,只是根据一幅画而想象作文。 【小题 5】( 1)大意 1分, “敞 ”1 分, “拓 ”1 分 “圃 ”1分。 ( 2)大意 1分, “宾客往来者 ”定语后置 1分, “私 ”1 分。 ( 3)大意 1分, “

24、休其余暇 ”1 分, “同乐 ”1 分。 【参考译文】 真州正处于东南各路水上交通的交会之处,所以成了江淮、两浙 、荆湖发运使衙门的所在地。龙图阁直学士施正臣、侍御史许子春两君担任正副发运使的时候,监察御史里行马仲涂君做他们的判官。三人为他们能合作共事而感到很高兴,因而趁着闲暇时间找到州里监军荒废了的营地建造了一座东园,天天去那儿游览玩。 今年秋天八月,子春因为公事来到京城,画了他们称作 “东园 ”的图给我看,说:“东园的面积约有一百亩,前面有一条小河流过,右边有一泓清池,北面筑起了一座高台。在台上修一座拂云亭,我们可以眺望远方;在池边建一座澄虚阁 ,我们可以俯瞰池水; 在水上我们可以泛著华丽

25、的游船;扩建东园,修建了一座清雅 的宴会厅堂,开辟了后园,作为宾客戏射的场所。水面上荷花艳丽鲜美,岸边幽兰 ,白芷放出芳香,还有那些佳花美树成行排列,阴影交迭。这是过去苍烟白露和长满荆棘的地方;高高的屋脊、巨大的飞檐,在日影水光里上下摇动,宽敞而幽静,可以产生回声与阵阵清风,这便是过去断墙破壁十分荒凉的地方;现在 ,每逢良辰佳节,真州的男女 ,聚集一起吹弹歌唱,这便是过去天色昏暗如黑夜、风风雨雨,鼬鼠蝙蝠以及飞禽走兽吼叫的场所。我因此相信有力量可以改变环境。图画中所画的 ,不过是其中一点概貌。假如登上高处眺望远近的山河,在水中游玩跟踪鱼儿游动,那景 象的情趣登临的欢乐,只有游览的人自己去体味感

26、受。 .凡是画工所不能画出的一切,我也无法用言语表达。请你为我们写一篇介绍大体面貌的文章吧 !” 他又说: “真州是天下的交通要道。来往的四方宾客,我们可以同他们在此同享欢乐,难道这(修建东园)仅仅是为了我们三个人吗?然而池台亭阁一天天地修饰更新,花草树木一天天生长茂盛,四方人士没有哪天不前来游览,而我们三人总有离开的时候,难道会不留恋这园子吗?不为此事写篇文章,后人谁会知道这园子是我们三人修建的呢? ” 我认为他们三人的才能道德可以互相补益,而且又在工作上协调配合知道应 该先做什 ,(指关心国计民生)后做什 (指修建园林),使官府百姓都富裕充足,东南六路的人都没有辛苦、忧愁的埋怨;然后在空暇

27、休息时 ,又与各地来的贤明之人在东园同乐。这都是值得嘉扬的啊 !于是为他们写下了这篇文章。 庐陵人欧阳修作记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各两小题。( 8分) 浣溪沙 秦 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小题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表现出来的 ( 4分) 答: 【小题 2】 “自在飞花轻似梦 ”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 “奇喻 ”,与李煜的 “问君能有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你说说,它们的 “异 ”与 “同 ”。( 4分) 答: 答案:

28、 【小题 1】第一问:淡淡的忧愁。第二问:是通过 “轻寒 ”“晓阴 ”“淡烟 ”“丝雨 ”“如梦的飞花 ”等这些词语表现出来的;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来的。 【小题 2】同在都是写愁,都用了新奇比喻,令人耳目一新。异在李煜的词用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 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 【小题 1】第一问 2分,第二问 2点,每点 1分,共 4分。 【小题 2】异和同的分析各 2分。 作文 根据要求写一篇小作文。( 15分)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中秋佳节是团圆的时刻,请叙写一家人共度中秋时的情景片断。自拟题目, 200字左右。 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50分 ) CCTV2“ 第一时间 天气预报 ”栏目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广告语: “分享阳光,分担风雨。 ”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请以 “分享和分担 ”为题写一 篇议论文。要求: 自选角度; 自定立意; 不少于 800字。 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