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福建省福州金桥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卷.doc

上传人:sumcourage256 文档编号:31551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福建省福州金桥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届福建省福州金桥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届福建省福州金桥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届福建省福州金桥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届福建省福州金桥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届福建省福州金桥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 (1) ,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2) 夜深忽梦少年事, 。(白居易琵琶行) (3) 今夜闻君琵琶语, 。(白居易琵琶行) (4) ,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5)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6)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7)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李密陈情表) (8) ,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9) 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10) 总角之宴, 。(诗经 氓) 答案: ( 1)间关莺语花底滑 ( 2)梦啼妆泪红阑干 ( 3)如

2、听仙乐耳暂明 ( 4)连峰去天不盈尺 ( 5)扪参历井仰胁息 ( 6)驽马十驾 ( 7)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 8)小学而大遗 ( 9)渺沧海之一粟 ( 10)言笑晏晏 文学名著阅读 (15分 ) 【小题 1】下列各项中,对下列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 ) A玛丝洛娃在狱中看见聂赫留朵夫,告诉他她被主人赶了出来,孩子死了。她不愿意提那些 使她屈辱和苦难的旧事,最后聂赫留朵夫给她一些 钱,她拒绝了,这让聂赫留朵夫感到陌生 而失望。复活 B琴是新女性的典型。她能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想学同学的样子把头发剪掉。在剪发遭到 母亲反对后,意识到封建势力的强大,决心走新的路,与觉民

3、一起争取婚姻的自由。家 C欧也妮三十三岁了却没有一点人生乐趣,财富并不能使她快乐,查理音讯全无,而周围的 人却开始包围这个有钱的小姐,每晚都有许多客人来访,暗示她快点结婚。欧也妮 葛朗台 D赵云保护着糜夫人、阿斗突围,好不容易脱离危险,曹操的追兵又到了。赵云苦苦劝说受 了重伤的糜夫人抱着阿斗上马,自己步行护卫。但为了让赵云全力保住刘备的骨肉,糜夫人 把阿斗交给赵云,就拔剑自杀了。三国演义 E.爱斯梅拉达在被法庭审判时,她的小山羊成为了证明她会巫术的 “证人 ”。当小山羊将皮囊 里的活动字母排成 “弗比斯 ”时,更让人确信了是巫术害死了卫队长。巴黎圣母院 【小题 2】填空题 (5分,每空 1分

4、) ( 1)曹操借司徒王允的宝刀,以献刀为名谋刺董卓,失败后逃亡。途中, 义释曹操,与曹一道来到成皋,投宿 家中。(三国演义) ( 2)请写出以下两个说话人的名字。 “这么说来,您嫁给我 只是想救我一命,并没有别的想法? ”(巴黎圣母院) “滚吧,魔鬼 !滚,杀人凶手!让我去死吧!让我和他的血变成你脑门上一个永不磨灭的污斑!要我属于你,教士!休想!休想!我们绝无结合的可能,甚至在地狱里都不行。滚蛋,该死的家伙!休想! ”(巴黎圣母院) ( 3)葛朗台让查理签了一份放弃父亲遗产继承权的声明书,然后要他填写一份申请出国的护照,把他打发到 去了。(欧也妮 葛朗台) 【小题 3】简答题。 (任选一题,

5、每题 100字左右 )(5分 ) (1) 简述高老太爷逼觉民娶冯乐山侄孙女的相关情节。(家) (2) 简述玛斯洛娃被法庭错判的经过。(复活) 第 ( )题 答: 答案: 【小题 1】 AD 【小题 1】( 1)陈宫 吕伯奢( 2)甘果瓦 爱斯梅拉达( 3)印度 【小题 1】( 1)答案:要点:写出 “冯乐山要把侄女许配给觉民 ”“老太爷答应婚事 ”“觉民逃婚 ”“老太爷大怒 ”“老太爷让觉慧替婚 ”“老太爷临死前才同意取消婚事 ”(这 6个要点中的任意 4点。) ( 2)审讯中,法官们或忙于私事,或心情不佳,或酒醉未醒,对案件审理心不在焉( 1分),检察官以犯罪的遗传学来判定马斯洛娃有罪( 1

6、分)。最后,陪审员们对马斯洛娃写定罪意见,认为马 斯洛娃没有抢劫、偷钱的意图( 1 分),可是忘了加上 “没有谋害性命的意图 ”( 1分),这样马斯洛娃被判赴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 1分)。 【小题 1】 A玛斯洛娃拿了钱 ;D糜夫人不是拔剑自杀,而是投井而亡 , 选对 1项得 3分,选对 2项得 5分。 【小题 1】 5分 【小题 1】 5分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 ) 子曰: “里 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仁 子曰: “德 不孤,必有邻 。(里仁) 【注】 里:居。 德:有德之人。 邻:亲近。 (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环境对人

7、的道德修养有重要影响,要慎重选择。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 B近朱者赤,择 “仁 ”而处,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 C选择与仁德为邻,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如不这样,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D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2) 孔子说: “无友者不如己者。 ”(学而)请结合上面有关 “择处 ”的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 答: 答案:( 1) C ( 2)答案:示例: “择友 ”和 “择处 ”,都是选择有益于仁德养成的外部环境。与修养高于自己的人交友,以友辅仁,见贤思齐,可以取友之长补己之短。(从其他角度解释,言之成理亦

8、可)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吕叔湘 叶兆言 吕叔湘先生是苏南丹阳人,与苏州人放在一起谈,是忘不了他的一口吴侬软语。他属于那种长期在北方工作的南方人,不知道公众场合说不说普通话,反正几次见到他和祖父聊天,腔调都很接近苏州话。或许因为他曾在苏州生活过,或许因为治语言学,有很强的语言能力,我一直误以为他是苏州人。 吕叔湘和俞平伯 一样,都是比祖父小,又为祖父敬重和钦佩的人物。 俞平伯多少还有些遗老遗少的脾气,吕叔湘绝对没有。以俗名论,他显然没有俞那种曾经家喻户晓的影响,但是在汉语言学这个范围,尤其是在汉语语法研究方面,被尊为一代宗师并不过分。我伯父叶至善,是开明书店的老编辑,写

9、完文章喜欢请吕叔湘过目,请他提些意见。伯父常说,文章经过吕叔湘的法眼,心里踏实许多。 他的一生,都在和不健康的语句作斗争,努力维护汉语的纯洁。八十年代中期,吕叔湘发现人民文学上的错误实在太多,忿忿不平地写信去一一订正。杂志上于是发表了一封短信,一本 正经地向吕叔湘表示谢意,可是这封短短的感谢信,竟然也是错误不断,甚至把吕叔湘的名字也写错了,写成 “吕湘相 ”。我们全家捧着那期人民文学哈哈大笑,想像不出吕叔湘会气成什么模样。记得当时人民文学正因为某篇文章的 “思想问题 ”吃批评,我父亲想写信告诉吕叔湘,希望他能在这种特定时刻放人一马,但是最终还是没敢,因为以吕叔湘的认真态度,就事论事,这种打招呼

10、只会让他更生气。 吕叔湘的文字功力是第一流的。他翻译的民俗学著作,不仅在学问知识上对人有帮助,译文本身也是很好的汉语教材。我父亲谈起自己的写作,总说他最初的文 笔就是受了吕叔湘译文的影响。在父亲的文学少年时代,吕叔湘翻译的萨洛扬的我叫阿拉木曾经风行一时。 粉碎 “四人帮 ”以后,吕叔湘的文言虚字再版,第一版就印了十七万册,可见他著作的受欢迎程度。对于学术界来说,吕叔湘最重要的两部书,无疑是汉语语法论文集和近代汉语指代词;对于学术之外的人来说,他的民俗学翻译著作和文言虚字的影响更大。吕叔湘还把许多精力放在中学教育上,非常巧妙地把学术的象牙塔,与中学生的文化普及教育联系了起来。从吕叔湘关注的问题中

11、获益,实在是太多太多。 九十年代初期,我的朋友朱 伟在读书杂志上吹捧夜泊秦淮,吕叔湘看到文章,写信给父亲,让我寄一本小说给他。父亲很激动,受宠若惊,因为一向敬重这位父执,没想到他会关心起自己儿子的习作。父亲一生中写了什么文字,也常寄给他指正,而且称呼也容易,称 “先生 ”就行,因为只低了一辈,用不着太客气。轮到我,这称呼就有些麻烦,叫 “先生 ”不行,太不恭敬,毕竟隔了两代;叫 “丈人 ”或者 “大人 ”,又过于老派,而且有一股酸腐气,最后父亲说,删繁就简,写 “吕公公教正 ”吧。 称呼吕公公,是因为平时就这么叫的。嘴上喊与写出来,感觉完全不一样。记得当时送的是台 湾版本,那时候台湾印的书,装

12、帧与大陆相比,要好得多,用纸也讲究,心想书是够漂亮的,只怕内容和扉页上的题款,要不入他老人家的法眼。因为敬,所以怕,既希望他能提些意见,又害怕他挑出一大堆毛病来。结果是没有任何反应,寄去也寄去了,吕叔湘当时快九十岁,能承他惦记着,已经非常感激。(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A吕叔湘的语言能力很强,能够模仿各种语言,以至于作者听过他说苏州话,便一 直误认为他是苏州人。 B作者认为称呼吕叔湘 “丈人 ”或者 “大人 ”有一股酸 腐气,是因为他认为吕叔湘 没有遗老遗少的脾气,这么叫不好。 C俞平伯和吕叔湘的成就不同,在学术界的影响也大不

13、一样,作者认为吕叔湘无法同俞平伯相媲美,不能算是一代宗师。 D吕叔湘做事认真,喜欢就事论事,人民文学在八十年代中期犯了思想问题,吕叔湘便写信批评该杂志。 E吕叔湘善于将自己的专业特长与中学教育结合在一起,使高深的知识得以在基础教育得到普及。 【小题 2】作者说: “吕叔湘的文字功力是第一流的。 ”这 “第一流 ”体现在哪些方面?( 4分) 答: 【小题 3】作者在结尾处写到 “因为敬,所以怕 ”,结合全文谈谈吕叔湘为何让作者如此敬畏。( 6分) 答: 答案: 【小题 1】答 B给 3分,答 E给 2分,答 A给 1分,答 C或 D不给分。 【小题 1】 他翻译的民俗学著作是很好的汉语教材; 他

14、撰写汉语语法论文集、近代汉语指代词和文言虚字等,影响很大; 他能及时发现人民文学等作品的错误,并一一订正。 【小题 1】吕叔湘是作者的长辈,又在学界有极高的成就和地位,治学态度严谨,对待后辈又十分关爱,让作者敬爱;但他做事较真,不讲情面,作者又怕他看不上自己的作品,挑出作品中很多毛 病。 【小题 1】 A项中,作者并没有说吕叔湘能够模仿各种语言,这样的推测不够准确。 B项中,这是根据上下文的合理推断,对吕叔湘的个性进行一个概括,应该得最高分。 C项中,从 “但是 ”这个词的分析来看,作者对吕叔湘的成就还是有高度的评价的,选项这么说不合理。 D项中,吕叔湘写信批评人民文学,是因为该杂志文字上的错

15、误实在太多。 E项是对本文文段的合理改造,可得 2分。 【小题 1】答对两点即可得 4分。 【小题 1】如有其它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汽车等着的时候 夜幕初降,这位穿灰色衣服的女子来到小公园里那个宁静的角落,坐在长椅上看书。她的衣服灰色朴素,她的脸蛋非常漂亮。前一天和再前一天,她都在同一时间来到这里,有一个年轻人知道这件事。 这个年轻人走近前来。就在这一刹那间,她的书滑出了她的手指,落在地上。那年轻人捡起来,有礼貌地将书还给那女孩子,说了几句关于天气的话,然后就站在那里等着。 那女孩子看看他朴素的衣服和平凡的脸。 “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坐下, ”她用女低音说,

16、“光线太差了,不宜看书。我倒愿意谈谈。 ” “你知不知道, ”他说, “你是我见到过的最漂亮的女孩子。我 昨天就看见你了。 ” “不管你是谁, ”那女孩子用一种冷冰冰的语气说, “你必须记住我是一个有身份的女人。 ” “请原谅, ”这个年轻人说, “这是我的不是,你知道 在公园里有些女孩子 当然你不会知道,但是 ” “好啦,别说啦,我当然明白。现在谈谈这条路上的人吧。他们去向何方?他们为什么如此匆忙? ”年轻人没有回答,他捉摸不透他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20090515 A作者将故事安排在夜幕初降的小公园里一个宁静的角落,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创设了特定的背景。 B男青年乐于助人,关心女子的处境和安全

17、,也不揭露女子的谎 言,显得彬彬有礼,并且善解人意。 C小说对处于下层社会女子的描写,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生活贫困的关切,表现了作家的社会责任感。 D小说主要通过对话、动作及细节描写塑造两个青年的形象,借此揭露、批评了当时社会的不良风尚。 E小说结尾出人意料,既让人俊不禁,又令人回味无穷,凸显了欧 亨利式小说结尾的艺术魅力。 【小题 2】小说结局出人意料,但前文有多处伏笔。请找出其中两处,并简要分析。( 4分) 答: 【小题 3】依据文章内容,分析女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探究汽车在文中的作用。( 6分) 答: 答案: 【小题 1】 BC 【小题 1】答案:示例:女子身穿灰色朴素的衣服,不可能马上去参

18、加宴会、音乐会、暗示并非富人。不了解香槟酒是连瓶冰镇的,暗示不熟悉宴会上的细节。对汽车轮子是否红色有些迟疑,说明不是汽车的主人。当听说男青年是 “在一家餐厅工作 ”时,便 “缩了回去 ”,暗示其羡慕富人、不想和穷人交往的心理。 【小题 1】女子形象主要特点:( 1)普通劳动者,社会地位不高(餐馆出纳);但年轻漂亮。 ( 2)装腔作势,故作矜持,自欺欺人(假装爱读书,故意把书掉在地上,以便同男子交谈,谈话中又说自己讨厌金钱等)。 ( 3)虚荣,内心空虚,羡慕富 人生活(说汽车在等自己,马上去参加音乐会等)。 汽车的作用:是财富地位的象征( 1分);推动情节发展( 1分),揭示了人物身份(或揭开故

19、事谜底)( 1分),照应小说题目( 1分)(写出三点即可。) 【小题 1】 B对男青年形象概括错误, C对主旨概括错误,并非表达对弱势群体生活贫困的关切。 【小题 1】两个例子各 2分。举例 1分,分析 1分。只举不例不分析不得分, 4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每答对 1点给 1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 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 “孝经云: 三牲之养,犹为不孝 。 汝今年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 ”因叹曰: “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

20、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 ”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沈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 或劝谧修名广交,谧以为 “非圣人孰能兼存出处 ,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然后为名乎。 ”作玄守论以答之,曰: 或谓谧日: “富贵人之所欲,贫贱人之所恶,何故委形待于穷而不变乎? 且道之所贵者,理世也;人之所美者,及时也。先生年迈齿变,饥寒不赡,转死沟壑,其谁知乎? ” 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第

21、 1页 共 13页 高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第 2页 共 13页 谧曰: “人之所至惜者,命也;道之所必全者,形也;性形所不可犯者,疾病也。若扰全道以损性命,安得去贫贱存所欲哉?吾闻食人之禄者怀人之忧,形强犹不堪,况吾之弱疾乎!且贫者士之常, 贱者道之实,处常得实,没齿不忧,孰与富贵扰神耗精者乎!又生为人所不和,死为人所不惜,至矣!喑聋之徒,天下之有道者也。夫一人死而天下号者,以为损也;一人生而四海笑者,以为益也。然则号笑非益死损生也。是以至道不损,至德不益。何哉?体足也。如回天下之念以追损生之祸,运四海之心以广非益之病,岂道德之至乎!夫唯无损,则至坚矣;夫唯无益,则至厚矣。坚故终不损,厚故终

22、不薄。苟能体坚厚之实,居不薄之真,立乎损益之外,游乎形骸之表,则我道全矣。 ”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 “书淫 ”。或有箴莫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 “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 (节选自晋书 皇甫谧传) 【小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 阙:欠缺 B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综:综合 C先生年迈齿变,饥寒不赡赡:充足 D耽玩典籍,忘寝与食耽:沉湎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皇甫谧勤奋钻研的一组是( 3分)( ) 修身笃学,自汝得之 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 沈静寡欲,始有高尚

23、之志 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 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 “书淫 ” A B C D 【小题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 ( 1)汝今年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 4分) 译: ( 2)富贵人之所欲,贫贱人之所恶,何故委形待于穷而不变乎?( 5分) 译: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1)你今年二十岁,眼睛没有阅读过书本,心中不懂道理,没有什么可以安慰我的。 ( 2)富贵是人人想得到的,贫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为什么不顾惜自已,等待困穷而不作改变呢? 【小题 1】通晓 【小题 1】 是叔母的教诲, 是皇甫谧的性格。 【小题 1】(

24、 1) 4分,意思对、语句通顺 1分,汝、道、无以译对各给 1分。 ( 2) 5分,意思对、语句通顺 1分,欲、恶、委、形译对各给 1分。 【文言翻译】 皇甫谧,字士安,小时候名叫静,是安定朝那(今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人,汉代太尉皇甫嵩的曾孙。皇甫谧过继给他叔父为子,随叔父迁居新安。他到二十岁还不好好学习,终日无节制的游荡,或有人以为他是呆傻人。皇甫谧曾经得到一些瓜果,总是进呈给他的叔母任氏。任氏说: “孝经说 虽然每天用牛、羊、猪三牲来奉养父母,仍然是 不孝之人。 你今年二十岁,眼睛没有阅读过书本,心中不懂道理,没有什么可以安慰我的。 ”因此叹息说: “从前,孟轲的母亲迁居了三次,使孟子成为

25、仁德的大儒;曾参的父亲杀猪使信守诺言的教育常存,难道是我没有选择好邻居,教育方法有所缺欠么?不然,你怎么会如此鲁莽愚蠢呢!修身立德,专心学习,是你自已有所得,我能得到什么呢! ”叔母面对皇甫谧流泪。皇甫谧深受感动,并激发了他的志气,于是到同乡人席坦处学习,勤读不倦。他家很贫穷,他在亲身参加农业劳动的时候带着经典学习,终于博通典籍百家之言,皇甫谧性格恬静,没有奢望,并从此树立了 高尚的志向,把写书作为自已的事业,自已取号玄晏先生,写有礼乐、圣真等论著,后来得了风痹症,仍然手不释卷。 有人劝皇甫谧为赢得名声而广泛结交,皇甫谧认为 “不是圣人,哪能做官交友博取好名?住在乡村照样可以享有尧舜之道的美名

26、。自已并非圣人,又何必去与达官贵人结交,为公事忙碌从而得到好名声呢? ”于是,皇甫谧写了玄守论来回答劝他广泛结交的人。他在玄守论里写道: 有的人对皇甫谧讲: “富贵是人人想得到的,贫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为什么不顾惜自已,等待困穷而不作改变呢?况且从道义上讲,最可贵的,是治理国家,而对 一般的人来讲,及时行乐便是美事,先生已经年老,牙齿也发生了变化,连温饱都没有解决,今后死在山沟河谷之中,又有谁知道呢? ” 皇甫谧回答道: “人最看重的,是生命;道最渴求的,是形体的完美。生命和形体都不应该被疾病所侵害,如果扰乱了形体以至于损及性命,又怎么谈得上脱离贫贱而存富贵呢?我听说吃人家俸禄的人,就得分担人家

27、的忧患,形体强壮的人尚不堪忍受,何况我体弱多病呢?对于文士来说,贫穷是司空见惯的,讲究道义的人的确也常受到轻视,然而处于贫穷之中而得到道的真谛,一辈子没有忧患,与那种为了追求富贵扰神耗精相比谁好谁坏, 自然不言而喻啊!另外,生时不为人知道,死时不被人惋惜,这样的人才是最得道的真谛的呀!聋哑的人,是天下最得道的人。一个人死了,天下的人都为他号啕大哭,因为他的死,对天下有很大的损失,有的人健在,全国的人都为之而欢欣鼓舞,因为他的健在,对全国人都有好处。然而,天下人的哭或笑,并不能使该死的人不死,该生的不生。所以有至道至德的人,不会因外界影响损益到他的死生。为什么呢?因为他的体魄很健壮。如果为了换回

28、天下人的悲痛而去追求损害生命的名利,顺应全国人的心意去追求无益于身的富贵,这哪是道德的至高境界呢!只有不追求名利,才会无损于性命,身体就会更坚强;只有不求无益于身体的富贵,道行才会更深厚。身体坚强就不会损及生命,道行深厚就不会变浅薄。如果能保持坚实的身体、深厚的道行,将名利、富贵置之度外,看作只是形体表面的东西,那么我的道行是最完善的。 ” 于是,皇甫谧没有去做官。他潜心钻研典籍,甚至废寝忘食,故当时人说他是 “书淫 ”。有人告诫他过于专心,将会耗损精神。皇甫谧说: “早晨学到了道理,黄昏死去也是值得的,何况生命的长短是上天预定的呢!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 6分) 题 春 晚 【北宋】周敦

29、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小题 1】本诗紧扣 “晚 ”字描绘了几幅画面?为我们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小题 2】为什么说本诗的意境是 “静而不寂 ”? 答案: 【小题 1】这首诗紧扣 “晚 ”字,描绘了三个画面:近看柴门,落花挡住夕阳余晖;远看林子,暮色中倦鸦归巢;放目遥望,樵夫、渔人担柴提鱼而归。为我们营造出村野薄暮时分谐和静谧的意境。 【小题 1】诗人笔下所现,乃是静境,之所以不显得冷清、空寂,是因为点缀了 “落 ”“飞 ”“归 ”三个动词。花自落,鸦在飞,人正归,这些活动的事物,化寂为动,为这静谧的环境增添了活泼的气息。 【小题 1】 3分

30、【小题 1】 3分 语言表达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 “低碳族 ”。 (不超过 40字 )( 3分) 随着灾难大片 2012热映, “低碳一族 ”已悄然形成。把家中灯泡换为节能灯,减少收看电视时间,用洗脸盆接水洗脸,每天坚持用手洗衣物,能坐公交就不开车 这些平日里大家都不注意的小事,如今已经有一些人开始关注。在生活上更注意节能 ,减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有些人已经开始设计自己的 “低碳生活 ”。 “低碳族 ”是指: _ 答案:低碳族是指:追求 “低碳生活 ”即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节能、减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 材料一:在小学四年级的

31、时候,小燕所在的班级中 “酷毙 ”、 “哇噻 ”等词流行起来,她也觉得喊得很 “爽 ”。不久,班里的同学开始使用 “酱紫 ”、 “GF”(女朋友)、 “PMP”(拍马屁)等词语,起先她听得一头雾水,不知同学是从何处学会这种语言的,但很快也就学会娴熟运用这些词语。小学生们说他们不喜欢 “一本正经 ”的话语交流,认为使用一些有趣的 Q 言 Q 语可以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而且简单明了,表达直接。 材料二:多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陈老师告诉记者,一次,一个学生通过 QQ给她发了条信息 “酱紫,偶要稀饭,陈老师, 88”。看到天书一样的网络语言,陈老师上网有意识的去接触网络语言。通过对网络语言的了解,她感

32、觉到,在小学阶段,网络语言应加以控制,不然,对传统正规语言的学习会产生负面影响。 (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3分 ) 答: ( 2)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两则材料体现出的问题的看法(不少于 150字)。 (7分 ) 答: 答案:( 1)在小学生使用网络语言问题上,老师和孩子各执一词。 ( 2)我赞成老师的观点:小学生使用网络语言应该加以控制。 A小学是基础阶段,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非常重要,面对五花八门的网络语言,小学生缺乏判断力。 B网络语言频繁使用,会影响学生的写作能力,经常使用网络语言符号,在写作中不知道该如何运用一些词语、成语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C网络语言爱使用怪字、替代字,让学生错误地以为语言就是如此简单,不会用心地去揣摩语言的表达。 作文 有一首歌唱道: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给我希望。 我有一双隐形 的翅膀。 带我飞,飞向远方。 请以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不少于 800字。 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