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江苏省镇江市第九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fatcommittee260 文档编号:31567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江苏省镇江市第九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年江苏省镇江市第九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年江苏省镇江市第九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年江苏省镇江市第九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年江苏省镇江市第九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年江苏省镇江市第九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分) ( 1) , 一览众山小。 ( 2)学而不思则罔, 。 ( 3)西当太白有鸟道, 。 ( 4)千古江山, 。 ( 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 ( 6)少焉, ,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答案:( 1)夙兴夜寐;(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6)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 (每空 1分,错一字则该空不得分)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蜷缩 /

2、拳拳之心脸颊 /汗流浃背纤夫 /纤尘不染 B过磅 /气势磅礴发轫 /万仞高峰瑕疵 /龇牙咧嘴 来 C锒铛 /琳琅满目咋舌 /啧啧称赞蔓延 /不蔓不枝 D吭声 /引吭高歌驽钝 /强弩之末落色 /落落大方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B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谈判代表连续两天在哥本哈根对美欧日进行了直接点名式的批评,一向在媒体面前低调的中国此次的直率受到关注。 C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学校长向大学推荐优秀学生的现象很普遍,但在当下中国,把推荐的权力交给校长,谁又能确保

3、他们是否为权钱而动? D根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近期发布的 2009年江苏公共就业招聘服务网职业供求状况显示,专业技术类、服务类和办公室行政类岗位成为三大热门岗位。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5分 ) 媒体与学术 学术被认为是象牙之塔,媒 体则是面向大众的。近些年,媒体与学术出现了互相渗透的情形。一方面,大学教授纷纷走上媒体,设席开坛,担当评委,评点时事。另一方面,媒体不断干预学术,既揭露腐败,抨击造假,又胡编学术,乱造大师。 对此,反对者和支持者各有道理。其实,学术与媒体互相渗透,其得失在于人,在于媒体人有无学术根基或是学者对媒体有无驾驭能力。我国自有报刊始,学

4、者与媒体就互相交融。报纸副刊,是学术与媒体沟通的最好渠道。许多知名副刊,主其事者和作者,多为大学教授,学术根底厚实。学者与媒体人合二为一,提高了媒体的文化品位,学术也转变为社会生活的思想资源。 自上个世纪 90年代起,报纸副刊纷纷萎缩,文化版转型为娱乐。这让媒体的学术见识大为减弱,也令学术与社会渐离渐远。直到近些年,电视等媒体相继开设大讲堂,将学者引入新型传播方式,化学术叙述为大众话题,重新构筑学术与媒体的桥梁。不过,这与传统媒体和学术的结合,不是一回事。 从前的学者多是通才,学术是他们的根基,报刊是他们的心 声,社会是他们启蒙的对象。今天,学者被媒体看好的前提是专业,讲什么以观众的市场需求为

5、前提,带有很大的被动性。文笔是过去学者介入媒体的基础,在学术底气的映照下,优美晓畅的文字带给读者思想和情趣。现在的学者进入电视和广播,首先需要讲解故事的能力、编排故事的技巧, “三分钟一个亮点,五分钟一个高潮 ”。阅读、思索是今天的弱项,盯住屏幕接受才是主流,而屏幕里最容易传播的是现成的结论、引人入胜的情节、拍案惊奇的形象、且听下回分解的期待。 时代不同,媒体人、学者、受众不同,媒体与学术互相渗透的结果自然也不相同。最大的不同就 是思想换作故事,启蒙改为娱乐。现在人们需要的是消遣,所以,学术必须具备大众文化市场需求的基本要素才可以进入媒体。丧失学术独立,这就是准入证。而许多媒体用 “眼球效应

6、”替代社会效应,学术价值从属于新闻价值,这是通行证。 今天,在电视里讲故事不能不说一口流畅的普通话。但我也奇怪,过去的学问大家,大多地方口音浓重,却四处设帐授徒,桃李满天下。是不是那时的人们更尊崇思想与文化,而现在一切都系于表演,别的只是一种装饰? 【小题 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近些年出现的媒体与学术互相渗透的现象,指的是 二者互相介入甚至干涉的情况,这引起了一定程度的争议,而且反对者和支持者各执一词。 B媒体与学术互相渗透,其得失在人,但本文对其前景并不乐观,最主要的原因是当今学者没有通才,即使介入媒体也缺少对媒体的驾驭能力。 C媒体与学术在当今的重新渗透,反映了

7、大众文化市场需求的变化,今天大众对文化的需求无疑要比上世纪 90年代更强烈。 D本文认为,目前大众文化市场需求还较多地停留在听故事消遣的层次上,缺少独立思考和辨析,这是媒体看重 “眼球效应 ”的原因之一。 【小题 2】媒体与学术互相渗透,在今天体现出哪些特点? ( 6分) 【小题 3】媒体与学术互相渗透,可能具备哪些积极意义?( 6分) 答案: 【小题 1】 B(媒体人的学术根基、学者对媒体的驾驭能力同等重要; “没有通才 ”不当。) 【小题 2】媒体根据大众文化市场需求选择学者;学者要善讲故事,讲什么缺少主动性(或:学术失去了表达内容和表达方式的独立性);渗透的结果是用故事实现娱乐。(每点

8、2分) 【小题 3】有利于媒体提高文化品位,加大对学术界的监督力度;有利于学术转化为社会生活的思想资源;有利于提升读者思想和情趣,推进社会启蒙,促进崇尚思想与文化的社会风气的形成。(每点 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23分 ) 活着的祖先 马国福 祖先的坟静静地卧在山坡上、河滩旁。白云从头顶掠过,向大地微笑致意,他们看不见;飞鸟从旁边飞过,翅膀划过气流的声音,他们听不见;风在草尖上奔跑,脚步轻柔,仪态万方,他们感受不到;野花藏在草丛间悄悄私语,释放出一缕淡淡的芬芳,他们闻不见。祖先是寂寞的。 祖先们活着的时候,彼此牵连在血缘的纽带下,像一棵藤蔓上的瓜,沿着家族的根系,分享不同屋檐下

9、有着相同温度的阳光,也承担着屋檐外不同方向吹来的风风雨雨。他们曾经荣耀,也曾经坎坷,曾经争斗,也曾经和睦。他 们老了,累了, 病了,一个个最后或安顺或无奈地辞别人世,谁也没能走出生命无常、枯荣自守、顺道而去的宿命。 祖先们走了,( 1) 从此,家族的家谱上多了一个亡者的姓名以及他在村庄里的功过口碑;从此,家族的饭桌上少了一副碗筷和一串串断断续续的咳嗽;从此,村庄的土地上,少了一个俯向大地劳作的身影 。他们把所有的恩怨情仇风光荣辱全部带到了土里,带进时间深处,最终成为泥土的一部分;生前的种种如意、不是、斗争和计较,统统化为尘埃,化为子孙后代奠念他们时的一把把香火、一场场祭祀。 在传统的节日里,尤

10、其是家族里举办红白喜事的 时候,当后代们把一炷炷香裱在坟前点燃,当一缕缕青烟从坟茔升起,一滴滴酒水、奠茶瞬间渗入泥土,一张张燃尽的纸灰随风飘远,当感恩的叩拜、祈求风调雨顺人丁兴旺的祷词自心间涌起,祖先们复活了。祖先们不再寂寞。 一系列奠祭仪式结束后,子孙们从坟头经过田头,最后回到自家的檐头。或许,祖先们思谋着,以何种方式沿着子孙白天留下的脚印回家。白天,祖先们幻化为一只鸟,回到曾经的家门前,站在高高的大树上,俯视曾经居住了一辈子的房子,哪里少了一片瓦,哪里多了一块砖;晚上,祖先们幻化成一阵风,乘着夜色,潜入依旧留有自己气息的院落里 ,抚摸曾经烙有自己掌纹的农具,哪里多了一片锈,哪里多了一个豁口

11、,心微微作痛。乘着后代们熟睡的时候,祖先们悄悄从窗缝里潜入粮仓,巡视粮仓是否盈实。清晨,当晨曦穿过林梢,撒在庭院里,他们已经把每个角角落落看了个遍。当看到一处处变化以实物的形式呈现生活逐渐美好的样子,他们方才安心离去。 这些年来,每逢重大传统节日的夜晚,我常常独坐一隅,反思我们的祖先。尽管祖先不可能幻化成风抚摸后代所使用的工具,也不可能幻化成鸟飞到阳台看我们的粮仓,但我一直觉得祖先并没有远离我们。他们如同脚下一粒粒泥沙,翻滚着,流淌着,翻滚到他 们曾经走过的田间小路,流淌进他们曾经含辛茹苦劳动过的麦田。以他们灵魂的磷、腐朽肉体的肥,滋养生于斯安于斯的土地、河流、山川及其子孙。 前不久,我到祖先

12、的坟上烧纸。简短的仪式结束后,我坐在坟前的一道田埂上,静静地看着香火缭绕四散。坟头上一棵棵枸杞树蓬勃如华盖,挂满了红红的果实。这串串枸杞像一盏盏小小的红灯笼。莫不是它们在每个夜晚悄然亮起,给潜入村庄的祖先们照明?架在枸杞树上的鸟巢偶有鸟雀飞来飞去,是不是为了慰藉地下的祖先,在这远山远野间,还有家的气息?那叶齿锋利俗名叫冰草的青草,长得茂盛无比,像是守护要地的 卫士,个个英姿飒爽,士气十足。( 2)难道它们也在冥冥之中听从祖先的召唤,护佑祖先在大地上永久的家园 ?我们的祖先以生命的另一种方式存活着,成为大地的一部分。 小小的坟头是一个个路标,祖先在那头,我们在这头。祖先是我们生命的源头,我们是一

13、条条游走远方的支流。祖先已经不在世了,但那一 gg黄土垒就的坟头,如同静放在大地上的一部久远发黄的教科书,支撑着我们生命的走向。 (选自 沙地 2009年第 1期,有删改) 【小题 1】开头一节,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6分 ) 【小题 2】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作 者什么样的情感 (5分 ) 【小题 3】文章第 段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写 “活着的祖先 ”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 【小题 4】文题是 “活着的祖先 ”,请联系全文探究作者认为祖先还 “活着 ”的含意。(6分 ) 答案: 【小题 1】精选坟地典型景物细加描绘,以欢乐之景衬托伤惋之情,烘托祖先们的寂寞( 4分),为下

14、文写祖先们的复活、不再寂寞埋下伏笔(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2】 对祖先去世的伤感之情;对平凡而辛劳祖先的怀念、赞美之情。(答出一点给 2分,答出二点个 3分) 对祖先 “以生命的另一种方式存活着 ”护佑后代家园和子孙 的感念之情。( 2分) 【小题 3】第一问:作者运用了想象(以虚写实或拟物)和细节描写的方法来写 “活着的祖先 ”的。( 2分)第二问:通过想象祖先们幻化为鸟和风,回到曾经的家园的细节和场景,( 1分)生动形象而又具体地表现了祖先们对家园一草一木及劳动成果的珍视、( 1分)对子孙后代的期望和关心( 1分),表达了作者对祖先们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1分)。 【小题 4】

15、(1)祖先虽已逝去,但他们的精气神仍激励着后代,为后代指引人生的方向;( 2分) (2)祖先虽已逝去,子孙们仍一直觉 得他们并没有远离,他们仍然如活着一样关注、呵护、滋养着后代。( 2分)( 3)祖先虽已逝去,但祖先是子孙生命的源头 ,子孙是祖先生命的延续(承续),祖先以另一种方式活在子孙中。( 2 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命题问对 “文章内容的表达 ”的 “作用 ”,首先要以理清全文的抒情思路,整体把握文本的大意为基础,然后据此分析本段与文章主题的关系,从行文思路和感情基调入手加以分析概括。 【小题 2】本题考查

16、“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的能力,重在体悟内容的思想性,能力 层级为 C级。答题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本主旨的基础上,结合该句的上下文意,以句中的关键词的解释为突破口,来整合作答。 【小题 3】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和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级 C和 D级兼而有之。要注意对文本的整体 把握,并明确常见的写作手法(修辞法、表达法、 “艺术法 ”)。其答题模式是:运用了 手法(技巧),表达了 (内容),有 效果。 【小题 4】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人文精神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F级。解答本题要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如 “当看到 一处处变化以实

17、物的形式呈现生活逐渐美好的样子,他们方才安心离去。 以他们灵魂的磷、腐朽肉体的肥,滋养生于斯安于斯的土地、河流、山川及其子孙。 我们的祖先以生命的另一种方式存活着,成为大地的一部分。 小小的坟头是一个个路标, 支撑着我们生命的走向 ”等等,然后在全文主旨的观照下加以整合。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9分 每小题 3分) 傅弈,相州邺人也。尤晓天文历数。隋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及谅举兵,谓弈曰: “今兹 荧惑 入井,是何祥也? ”弈对曰: “不为怪异。 ”谅不悦。及谅败,由是免 诛,徙扶风。高祖为扶风太守,深礼之;及践祚,召拜太史丞。太史令庾俭,以其父质在隋言占候,忤炀帝

18、意,入狱,竟死狱中,遂惩其事;又耻以数术进,乃荐弈自代,遂迁太史令。弈既与俭同列, 数举俭之过,而俭不之恨。 时人多俭仁厚,而称弈之率直。弈所奏天文密状,屡会上旨。 武德七年,弈上疏请除去释教曰:佛在西域,言妖路远,汉译胡书,恣其假托。故使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今之僧尼,请令匹配,即成十万余户,产育男女,自然益国,可以足兵。四海免蚕食之殃,百姓知威福所在。又上疏十一首,词甚切直。高祖付群官详议 。中书令萧 与之争曰: “佛,圣人也。弈为此议, 非圣人者无法 ,请置严刑。 ”弈曰: “礼本于事亲,终于奉上。而佛逾城出家,逃背其父;以匹夫而抗天子,以继体而悖所亲。萧 乃遵

19、无父之教, 臣闻 非孝者无亲 ,其 之谓矣! ”不能答,但合掌曰: “地狱所设,正为是人! ”高祖将从弈言,会传位而止。 贞观十三年卒,年八十五。临终诫其子曰: “释教乱华, 举世皆惑,唯独窃叹,众不从我,悲夫! 汝等勿学也。 ” 弈生平遇患,未尝请医服药,虽究阴阳数术之书,而并不之信。又常醉卧,蹶然起曰: “我其死矣! ”因自为墓志曰: “傅弈,青山白云 人也,因酒醉死,呜呼哀哉! ”其纵达皆此类。 (节选自旧唐书 傅弈传,有删改) 注解: 荧惑:火星。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今兹荧惑入井,是何祥也祥:预兆 B以其父质在隋言占候以:凭借 C弈所奏

20、天文密状,屡会上旨会:符合 D礼本于事亲,终于奉上奉:侍奉 【小题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傅弈为人率直的一组是 (3分 ) 弈对曰: “不为怪异 ” 高祖为扶风太守,深礼之 弈既与俭同列,数举俭之过 弈所奏天文密状,屡会上旨 又上疏十一首,词甚切直 虽 究阴阳数术之书,而并不之信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傅弈侍奉汉王杨谅时,杨谅希望傅弈把 “荧惑入井 ”这一自然现象解释为他的起兵符合天象,而傅弈的回答令杨谅很不高兴。 B高祖做扶风太守时,对被免于杀头而调到扶风的傅弈非常敬重,等到高祖登基做了皇上后,就召见傅弈并任命他为太史丞。

21、 C傅弈上书请求废除佛教时说,翻译佛经时,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肆意地加以附会,使得百姓不忠不孝,游手好闲。 D傅弈平日遇到生病,从来不请医吃药。但他喜欢喝酒,又经常在醉卧时突然惊起,终因醉酒而死,这足见他的放纵旷达。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数举俭之过,而俭不之恨。( 3分) 臣闻 “非孝者无亲 ”,其 之谓矣!( 3分)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分)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2分) 答案: 【小题 1】 B(本题考查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的能力,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 B级。本题采用 “三实一

22、虚 ”的形式考查。要自然联系课文所学, 在整体把握全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来推断文言文词的意义。 B项中的 “以 ”是 “因为 ”的意思。 ) 【小题 2】 B(本题考查 “筛选文中的信息 ”的能力,考查的重点是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能力层级为 C级。其中 是写傅弈被唐高祖赏识和礼遇,侧面说明他有才学,不能说明他率直; 是说明傅弈懂得猜测皇帝的心意; 是不相信阴阳数术之书,是他 “纵达 ”的表现。 ) 【小题 3】 D(本题意在考查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的能力,重点考查对文章的某一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本题 D项 “终因 醉酒而

23、死 ”文中无依据。 ) 【小题 4】 ( 3分)(傅弈)多次举报庾俭的过失,但是庾俭不恨他。(得分点:省略句式、 “举 ”、 “过 ”、宾语前置) ( 3分)我听说 “非议孝道的人,他眼中没有父母 ”,说的就是你萧 吧!(得分点: “非 ”、 “亲 ”、 “其 之谓 ”) ( 3分)所有的人都被迷惑了,我只能独自偷偷地叹息,大家不听从我的建议,可悲啊!(得分点: “惑 ”、 “窃 ”、 “从 ”、省略句式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本题涉及理解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力求做到 “信、达、雅 ”。 考生还要要树立采分点的意识。评分时,先看句子理解是

24、否正确,再采点给分。如果整个句意理解错误,即使个别得分点翻译正确,也不能得分。 )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悲 秋 南宋 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 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注】诗人黄公度因反对朝廷推行的投降求和政策,被扣上 “讥谤 ”国事的罪名,贬为肇庆府通判。 【小题 1】请从 “景 ”与 “情 ”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分) 【小题 2】颈联中 “山鸟 ”和 “井梧 ”是带有喻意的艺术形象,指出 “山鸟 ”和 “井梧 ”分别喻指哪类人( 2分) 【小题 3】黄公度的这

25、首悲秋格调高致,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小题 1】颔联融情于景( 1分),诗句描写了远处的别浦、远去的行舟,广漠而静谧的荒野,寥廓苍茫的天空等萧瑟落寞的景象( 2分),寄寓了诗人的怅惘、孤独的情感( 1分)。 【小题 2】 “山鸟 ”喻指那些只求一时的欢乐和和平、沉湎于偏安局面的权贵们;“井梧 ”喻指那些看到暂时繁荣背后隐伏着危机的、关心国家命运的有识之士。 【小题 3】一般古人写悲秋大多从自己的身世经 历诉离情,写别恨,寄愁思,多作 “儿女悲 ”的个人感慨( 2分),而本诗却借悲秋抒发忧国之思,表现了诗人个人得失不萦于怀的豪迈气度和胸怀天下的伟大抱负( 2分)。 【小

26、题 1】本题重点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解题时要注意从题目指定的 “景 ”与 “情 ”的角度进行赏析,赏析 “景 ”的区域为颔联,但 “情 ”的赏析要注意联系上下诗句。 【小题 2】本题重点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级。解题时要注意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及身世遭际。作者关切时事,借眼前实景委婉曲折地表达对朝廷投降政策的不满。 “雨意欲晴 ”和 “寒声初到 ”,是自然气候的变化,又实中寓虚,隐喻政治气候的变化。诗人赋予 “山鸟 ”“井梧 ”以人的性格,用带有喻意的艺术形象,抒情的笔调,告诉人们:山鸟只是为目前的晴天而高兴,井边的梧桐却敏感地觉察到季节

27、的变易。作者借此表现在宋金对峙的那个时代,那些沉湎于偏安局面的权贵们,仅希求一时的和平和欢乐,惟有关心国家命运的有识之士,才能看到隐伏着的危机。 【小题 3】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查评赏诗歌意境格调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悲秋是唐宋诗词的一个重要题材,诗人们往往以之诉离情,写别恨,寄愁思,多作 “儿女悲 ”,其中不乏名篇佳作,但像这一首借悲秋抒发忧国之思的,却并不多见。作者以 “丈夫感慨关时事 ”的壮语作结 ,断然鄙弃伤时悲秋、惆怅自怜的儿女之情,痛快淋漓地托出全篇主旨,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度和伟大抱负。 语言表达 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适当的语句,组成一段语

28、意贯通、前后句式一致的文字。( 5分) 你见过古代的铜钱吗?一枚圆圆的小钱,中间透着棱角分明的小方孔。铜钱的形状 “ 外圆内方 ”,正如做人一样。方,就是做人要有正气,有原则;圆,就是 a 。但如果一个人过于方正,就会像生铁一样,一拗就容易断,不易与人相处;而如果一个人过于圆滑, b ,也不会得到周围人的喜爱。 答案:示例:做人要讲圆通,有技 巧( 2分) 就会像气球一样,一碰就远离,不愿与人交心( 3分,有比喻 2分,语意连贯 1分)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 “社会公信力 ”。 (不超过 45个字 )( 4分) “民无信不立 ”,国家机关或社会公共服务部 门也应如此。国家机关或社会各种公共服务部门在处理公务中必须能够妥善解决问题,考虑其政策与行为的合法性、公正性与公益性,考虑公民的心理因素和利益需求,以及社会文化和社会环境影响。自己的一切行为必须让民众认同,让民众信任,让民众满意。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把增强政府公信力作为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社会公信力是 。 答案:国家机关或公共服务部门( 1分)在处理社会公共事务中( 1分)所具备的为社会公众所认同和信任的影响能力( 2分)。 作文 作文( 70分) 请以 “呼唤 ”为题写一篇文章, 字数不少于 800字。 要求: 角度自选; 立意自定; 记叙文。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