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佛山佛山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31592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广东佛山佛山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广东佛山佛山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广东佛山佛山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广东佛山佛山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广东佛山佛山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广东佛山佛山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悭 吝 歼 灭 缄 默信 笺蒹 葭 B采 撷携 带和 谐挟 持 靴 子 C 癖 好 匹 敌 纰 漏 痞 子 否 泰 D 倔 强 崛 起诡 谲攫 取乖 角 儿 答案: D 试题分析: D项都读 “ju”。 A悭吝 qin,其余读 jin ; B靴子 xu,其余读 xi ;C纰漏 p,其余读 p。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A 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形声字的字音。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声旁

2、相同的形声字的读音一要平时读得准,二要对选项逐个排除选择。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吆 喝喝 彩 喝 西北风大 喝 一声严词 喝 问 B 奔 跑 奔 走疲于 奔 命投 奔 光明 奔 走呼号 C蛮 横横 祸大发 横 财 横 死车下 横 暴不法 D 荷 花负 荷荷 枪实弹肩负重 荷荷 塘月色 答案: C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端详倏忽冒味甜蜜旁征博引 B震撼气慨和蔼搭讪再接再厉 C荧屏寒暄诡异缥缈声名雀起 D蹩进洗刷摩挲皈依历历在目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冒昧; B气概; C声名鹊起。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

3、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A级。 点评:音同或音近而字形不同的词语在使用中最容易出现错别字,命题选用这样的字最具有迷惑性。对这类词,结合字、词的意义来记忆特别重要。做字形题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找出音同或音近的 “别字 ”。这里可以用义辨法、形辨法、对文定形法去找出选项中的 “别字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资源,减少使 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 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有些人早就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需要 的事情,现在谈起他来却这样窃窃私语,这一点也足以证明他引起人们何等浪漫的遐想了。 一次,有人看到鲸鱼在歌唱的间歇,完全跃出水面,然后背着水,全

4、身沉浸于阔鳍击出的波涛之中。 A遏制避讳不止 B遏制忌讳不只 C遏止忌讳不止 D遏止避讳不只 答案: A 试题分析: “遏制 ”的侧重点是 “控制 ”, “遏止 ”的侧重点是 “使停止 ”,而目前对“环境恶化 ”只能 “控制 ”还不能 “使其停止 ”; “避讳 ”的侧重点是有所回避 ,“忌讳 ”的侧重点是有所顾忌,有所畏惧; “不只 ”是连词,相当于 “不但 ”、 “不仅 ”,后面要有与之相呼应的连词。例如:这些措施不只发展了经济,还保护了环境。“不止 ”的解释: 1.不停。 2.不仅 ;不限于;应选择 “不止 ”。 考点: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实词、虚词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实词的考查

5、的重点是近义词的使用和词义的辨析,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关联词、介词、副词等。其中近义词的辨析是难点也是重点。辨析的关键是同中求异,重点把握异。具体可从词义的适用对象、词义的轻重不同、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方面去辨析,从词义的感情色 彩不同、词语的语体色彩不同去辨析,也可以从用法上加以辨析。具体辨析时,应细读语言材料,把握具体的语境。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他的就职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 闪烁其词 ,台下的听众无不为之动容。 B一听到胡同里 沸反盈天 的声音,家里人急忙跑出去看个究竟。 C父子关系建立在血缘的基础之上,不是一纸声明就能解除的, 藕断丝连 ,谁也无法彻底割断与生身父亲

6、的血缘关系。 D随着蔡家沟矿难 33条人命的 戛然而止 ,交口县安监局局长武小莉两年敛财数百万的贪婪面目暴露在公众面前。 答案: B 试题分析: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闪烁其词:闪烁,光摇晃不定的样子。词,言语,说话。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指不肯透露真相或有意回避要害问题。贬义词。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多指男女间情意未绝。此处与语境不合,应用 “不容置疑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级。 点评:任何语言能力的提高最终都离不开训练,所以提

7、高成语运用能力也必须通过系统而扎实的训练。在训练 中积累,在训练中辨析,在训练中培养能力。成语运用的训练提供了一定的语境,而成语也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会准确地表现出它的所指义。因此,考前做一定量的成语辨析题,有助于考生成语运用能力的提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些发达国家的建筑业,新技术应用之迅速,见效之广泛,都是我们所不能及的。 B “中国未成年网络工程 ”系列活动将围绕 “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与 “文明上网 ”为主题,开展专家讲座、图片展览等活动。 C一部小说的优劣高下,不在于它是否塑造了典型的人物,而在于它是否构筑了独特的心灵世界。 D每一位立志成才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

8、成为一个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贡献的人。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搭配不当,应改为 “应用之广泛,见效之迅速 ”。 B句式杂糅,应为 “围绕 的主题 ”或 “以 为主题 ”。 D语序不当,应为 “都希望将来自己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病句每年轮考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高考的热点应是搭配不当,特别是动宾搭配不当居首,同时重视语序不当的关联词位置不当,结构混乱中的句式杂糅,不合逻辑中 的暗换概念,一面与两面不协调,尤其是否定不当。当然,成分多余中的介词滥用也要注意。 以下几句话,排列最恰当的一项

9、是 自从祖冲之算出圆周率的数值介于 “约率 ”和 “密度 ”之间以来,一直有人在计算圆周率的更精确数值,最近利用电脑算到了小数点后两百多万位! 圆周率本是圆周与直径之完全确定的比值,但它产生的无穷数列却具有最大的不确定性,我们不能不为大自然的神奇奥妙而感到惊讶和震憾。 此外还有人利用电脑将已算出的圆周率数值化为二进位数列后,对之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它像随机数那样具有最大的不确定 性。 就算用最快的超级电脑不停地算下去 ,一直算到地老天荒,也无法穷尽! 但比起 “此率绵绵无绝期 ”来,连沧海一粟也不如。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对这几句,可抓住句中的一些标志性的关键词语,比如 “此

10、外 ”“就算 ”“但 ”。 句强调有人借助电脑算出小数点后的数字之多, 由此一转,强调圆周率永远无法穷尽。 “但 ”字表转折,紧承 句; “就算 ”让步假设,接 句。 句用 “此外 ”转述另一些人的做法, 句用 “本来 ”相承,可见 句接 句,它们接 句后。 考点: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能力层次 E级。 点评点评:句子的衔接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要特别把握句首与句尾的关键词,关注句中的语序词、代词等重要词语。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呼应自然。 现代文阅读 这个世界的音乐 (节选 ) 刘易斯 托马斯 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是随着我们拥挤

11、地生活在一起,我们的通讯系统越来越复杂,我们彼此发出的声音变得更像嘈杂声,是偶然的或无关紧要的,我们很难从这噪声里选择出有意义的信号来。当然,原因之一,是我们似乎不能把通讯 仅限于携带信息的、切题的信号。假如有任何新的技术来传播信息,我们好像一定会用它来进行大量的闲聊。我们之所以没有灭顶于废话之中,只是因为我们还有音乐。 使人聊以慰藉的是,听说较新的学科生物声学须得研究别的动物相互发出的声音中存在的类似问题。不管它们有什么样的发声装置,大多数动物都要发出大量含糊不清的嘟哝声。需要长期的耐性和观察,才能把那些缺乏句法和意义的部分加以剔除。为保持聚会进行而设计的那些无关紧要的社交谈话占了主导地位,

12、大自然不喜欢长时间的沉寂。 然而总有一种持续不断的音乐潜在于所有其它信号之下。白蚁在蚁穴中黑暗的、发着回响的走廊里用头部敲击地面,彼此发出一种打击乐式的声音。据描述,这声音在人的耳朵听起来,像是沙粒落在纸上,但最近对这种声音的录音进行的摄谱学分析显示,在这敲打声中,有着高度的组织规律。这敲击声以有规律的、有节奏的、长度不同的短句出现,就像定音鼓部的谱号。 蝙蝠必须几乎连续不停地发出声音,以便借助声纳来察知周围所有的物体。它们可以在飞行时准确地发现小昆虫,并像有导向装置一样准确无误地向喜欢的目标快速前进。有这种高超的系统来代 替眼睛的扫视,它们必定是生活在一个常伴有工业声、机器声的蝙蝠的超声世界

13、里。然而,它们也彼此交流,也发出咔嗒声和高调的问候。另外,有人还听见,它们在树林深处倒挂身体休息时,还发出一种奇异的、孤凄的、清脆如铃的可爱声音。 鸟类歌声中事务性通讯的内容已有人作了那么多分析,以至于看起来它们没有多少时间从事音乐。但音乐还是有的。在警告、惊叫、求偶、宣布领地、征募新友、要求解散等词汇的背后,还有大量的、重复出现的美妙音乐,说这些是八小时以内的事务性语言是难以讲通的。我后院里的画眉低首唱着如思如慕、流水般婉转的歌曲 ,一遍又一遍,我强烈的感觉是,它这样做只是自得其乐。有些时候,它似乎像一个住在公寓里的专业歌手一样练唱。它开始唱一段急奏,唱到第二小节的中间部分哑然而止,似乎那儿

14、应该有一组复杂的和声。它重新从头再来,但还是不满意。有时它明显地改用另一套乐谱,似乎在即兴来几组变奏。这是一种沉思的、若询若诉的音乐。我不能相信它只是在说, “画眉在这儿。 ” 人类普遍地表现出创作音乐和欣赏音乐的需要。我不能想像,甚至在我们最古老原始的时代,当一些天才画家在洞穴里作画之时,附近就没有一些同样具有创造才能的人在创作歌曲。 其他器 乐演奏家,比如蟋蟀或蚯蚓,它们单独演奏时听起来或许不像音乐,但那是因为我们听的时候脱离了上下文。如果我们能一下子听到它们合奏,配上全套管弦乐器,那巨大的合唱队集合在一起,我们也许就会听出其中的对位音,音调和音色的平衡,还有和弦和各种亮度。录制的座头鲸歌

15、曲,充满力度和肯定,模糊和暗示,不完整,可以将它当作一个声部,好像是管弦乐队的一个孤立的音部。假如我们有更好的听力,听得见海鸟的高音,听得见成群软体动物有节奏的定音鼓,甚至听得见萦绕于阳光中草地上空的蚊蚋之群飘渺的和声,那合成的音响大约会使我们飘然欲飞的。 假如像我所相信的那样, 制造某种音乐的驱力如同其他的基本生物功能一样,也是我们作为生物的特点 ,那么其中必有某种道理。那有节奏的声音,也许是另外什么事的重现 是一种最最古老的记忆,是一支舞曲总谱,记载了混沌中杂乱无章的无生命的物质转化成违反几率的、有条有理的生命形式的过程。 【小题 1】根据节选的文段,下列选项不属于动物音乐的是( )( 3

16、分) A白蚁在蚁穴中黑暗的、发着回响的走廊里用头部敲击地面,传出有规律的、有节奏的、长度不同的敲击声。 B我后院里的画眉低首唱着如思如慕、流水般婉转的歌曲。 C鸟类发 出警告、惊叫、求偶、宣布领地、征募新友、要求解散等事务性通讯。 D蝙蝠在树林深处倒挂身体休息时,发出奇异的、孤凄的、清脆如铃的可爱声音。 【小题 2】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第 段的加点词语体现了科普文什么样的语言特色。( 4分) 【小题 3】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 “制造某种音乐的驱力如同其他的基本生物功能一样,也是我们作为生物的特点 ”?你对作者这句话有何感想?( 5分)

17、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萦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蚊蚋之群和声的 缭绕不散(或盘旋环绕) ,“飘渺 ”写出和声的 若有若无 , “飘然若飞 ”写出了我们听见这和声时的 愉悦陶醉 ,忘乎所以,这些描述性的词语体现了科普文 形象化(或生动形象) 的语言特色。(划线处一个要点 1分) 【小题 3】这句话是说其他生物与人类一样, 都有创作音乐和欣赏音乐的需要(分) 。从中我感受到其它生物的那些有节奏的音乐,同样记载了 有条有理的生命形式 的过程( 1分)。 人类不过是地球生物的一分子 ( 1分),我们要 善待其它生命 (或 尊重其它生命 ,尊重整个世界)( 1分)。(理解 2分,感想

18、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原文第五段中与之 相关的内容是这样表达的: “在警告、惊叫、求偶、宣布领地、征募新友、要求解散等词汇的背后,还有大量的、重复出现的美妙音乐,说这些是八小时以内的事务性语言是难以讲通的。 ”可见, “警告、惊叫、求偶、宣布领地、征募新友、要求解散等词汇 ”不属于动物音乐。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级。 点评:辨析正误的方法提示: 1、选项的表述是否偏离概念的内涵。 2、选项是否脱离具体语境,衔接是否失当。 3、选项的表述是否篡改文意,张冠李戴。 4、对概念外延的限制是否得当。 5、是否改变叙述主体,偷梁换柱。 【小 题 2】 试题分

19、析:第七段加点的词词语都是在第七段最后一句话中,分别 “萦绕 ”、 “飘渺 ”和 “飘然若飞 ”这三个词。要结合原文弄清这几个词所属的对象, “萦绕 ”和“飘渺 ”这两个词用来写阳光中草地上空的蚊蚋之群和声的,而 “飘然若飞 ”是用来形容那合成的音响带来愉悦感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现力的能力,能力层次为级。 说明文类的语言特色主要有两种,一是平实性语言,一是生动形象的语言。文中加点的三个词所体现出来的是属于后者。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一题包括两问,一是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二是谈自己的看法。这两问,第 一问是第二问的基础,也即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是结合实际谈自己看法的基础。因此,首

20、先要准确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而要理解句子的含义,就要联系上下的语境。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可从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入手。高考设置的 “重要句子 ”多为揭示文章主旨、体现行文思路、传达作者情感、蕴涵丰富意味的语句。一般情况,这些语句都有突显其含意的一个或几个关键性词语。抓住了关键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意之门的钥匙。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了,就可以推知整句的意思。 上帝没有打瞌睡 邢可 北京某报来函,邀我去哈尔滨市的阿城参加笔会。此时,凉爽的 “冰城 ”对我太有吸引力了,恨不得立即飞往哈市。 路

21、上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然而,我的双脚终于踏上了阿城车站。待 我走出车站四处寻找,却不见有来接站的车。我一问,车刚走。等吧,据说还会来的。 这时,一位六十余岁的老婆婆,赶着一头小毛驴,拉了一辆特别的车走过来。那车和一般的车不同,车架上放着一块比双人床板还要长一点的木板,上面铺着厚厚的棉被,如同待寝的床铺。我正疑惑,老婆婆亮起沙哑的嗓门招揽顾客上车,正好到我要去的地方。一问车钱,一毛钱,即使公家不报销,我自己也掏得起。我决心开开 “洋荤 ”。 不断有人走来,熟练地坐到那软软的棉被上,掏出钱递给老人。我也东施效颦似的坐好,心里始终怀着新奇感。我掏出一角很旧的票子递过去,老人接 过塞进衣兜,看都没看。

22、 大家背对背地坐在 “床 ”上,把腿耷拉在车边,仿佛一家人围坐在床上聊天。坐到八九个人时,老婆婆把鞭子一摇, “吁 ”一声,小毛驴立刻精神抖擞,四蹄一蹬,腰一弓,拖在地上的牵绳立即绷紧,拉着车轮向前滚动。小毛驴走出几步,还颇为自豪地打个响鼻,摆摆头。我忍不住想笑,说不清这独特的车辆给我带来的是 “洋 ”味,还是 “土 ”味。 车轮轻快地向前滚动。小毛驴不时摇摇尾巴,打个响鼻。走出一百多米时,从横里杀出一个小青年颇为老练地一伸手,把车拦住,然后,充满优越感地一扭扁平的屁股,坐到了车上。 车轮又开始滚动, 职业病使我终于忍不住和老婆婆交谈起来。让我吃惊的是,她竟然是位基督教徒。她不顾年老,不怕艰辛

23、地赶车,并不单是为了挣钱,而是想为人们做点好事。难怪她只收一毛钱。老婆婆坦率而健谈,思路清晰,口才灵利。言谈举止,表现得坦然、自信,还带点清高,似非等闲之辈,令我起敬。 快到终点时,那位年轻人突然向老婆婆一摆手,老人鞭子一摇,发出一声低沉的 “吁 ”。车尚未停稳,那位青年便跳下车。扬长而去。 “他怎么不给钱? ”我忍不住问。 老人慈祥地看着我,在胸前虔诚地划了个十字: “阿门,愿上帝饶恕这年轻的罪人! ” “请等一下! ”我说 着蹦下车,向青年追去。 “等等 请等一下 ” 我边追边喊。 他停住步,转回身。 “你坐车为啥不给钱? ” “钱?我 从来没给过。 ”他坦然地说。 “我问你为什么? ”我

24、火了。 “你 我劝你少管闲事! ”他口气硬起来。 “我今天非管不可! ”我理直气壮。 “神经病! ”他骂我一句,转身要走。我一把拉住他。 “你今天不交这一毛钱,我就叫你的名字上报! ”我气愤地说,把记者证亮到他眼前。 他看了一眼,很不情愿地慢慢把手伸进衣兜,掏出一把票子,抽出一角钱递给我。 我瞪他一眼,转身往回跑。坐上车,我把钱交给老婆婆。她接过钱, 看看我,然后在胸前虔诚地划着十字说: “阿门,愿上帝保佑你,好心人! ” 我看她一眼,想笑但没笑。我才不信什么上帝呢!我只相信真理和正义,那才是真正的上帝! 【小题 1】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 “上帝没有打瞌睡 ”?(分) 【小题 2】文章对 “棉被

25、 ”和 “小毛驴 ”进行了细节描写,请说明作者的意图。( 4分) 【小题 3】面对蛮横的坐车不给钱的青年,老婆婆和 “我 ”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做法,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原因。( 4分) 答案: 【小题 1】 “上帝没有打瞌睡 ”,是指我帮老婆婆向青年追回了一角钱的车钱(分),维护了我所信奉的上帝 真理和正义(分)。 【小题 2】描写 “棉被 ”,突出了 棉被给人的温暖和亲切之感 ( 1分),从侧面表现了 老婆婆对人的热心与爱心 ( 1分)。 描写 “小毛驴 ”突出了 小毛驴精神抖擞和自豪 ( 1分)的特征,从侧面烘托了 老婆婆坦然、自信,清高的言谈举止 ( 1分)(或与老婆婆的坦然、自信,清高

26、相互映衬)。 【小题 3】 老婆婆是位 基督教徒 ,她信奉的是耶稣,心态比较平和,内心向善,能够忍让 宽容 一切。 “我 ”信奉的上帝是真理和正义, 有正义感,面对不公敢挺身而出, 抱打不平 。 (划线处一个要点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上帝在文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老婆婆所信奉,一是指 “我 ”所信奉的真理和正义。标题中的 “上帝 ”是指 “我 ”所信奉的真理和正义, “上帝没有打瞌睡 ”, “我 ”帮老婆婆追回了一角的车钱,维护了真理和正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级。 点评:抓住关键词语,瞻前顾后;紧扣段落大意,上下联系。理解含义类的题目,最好的也是最常见

27、的技巧是还原法或者叫置换法,也就是根据上下文的文意,将形象的、含蓄的、有着特殊意义或有复指意味的词语或句子,还原成原来的意义。并且问题的答案:往往就在这个词句的前后。 答题时,并且注意修辞等技巧。 【小题 2】 试题分析:文章对 “棉被 ”和 “小毛驴 ”进行了细节描写,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都是侧面描写老婆婆这一人物形象的。在具体解答这一问题时,一定要抓住这两个细节描写所呈现出的特征。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考查行文思路结构,要把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回答,解题提示: 答“用意 ”可从三方面考虑:内容上,为表达某种意思;结构上,为铺垫

28、照应、推动行文发展;艺术手法上,为更加强烈突出,富于表现力。回答作用类题目,一要注意本身的内 容作用,二要注意与上下文的作用,三要注意对思想主题的作用。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一题的回答稍有些难度。面对蛮横的坐车不给钱的青年,老婆婆和 “我 ”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做法,主要的原因是两人的信仰不同,老婆婆所信仰的是基督教, “我 ”所信仰的是真理和正义。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根据选项内容,在文章中找到相关区间。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判断选项的正误。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 文言文阅读 黄子澄,名 ,分宜

29、人。洪武十八年, 会试第一。由编修进修撰,伴读东宫,累迁太常寺卿。惠帝为皇太孙时,尝坐东角门谓子澄曰: “诸王拥重兵,多不法,奈何? ”对曰: “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 ”太孙是其言。比即位,命子澄与齐泰同参国政。谓曰: “先生忆昔东角门之言乎? ”子澄顿首曰: “不敢忘 。 ”退而与泰谋,泰欲先图燕。子澄曰: “不然,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 ” 会有言周王 环撸 烀 罹奥 粗 妗 罡 谑欠 搬和 F为庶人;幽代王桂于大同; 囚

30、齐王 _于京师 。湘王柏自焚死。敕燕议周王罪。燕王上书申救,帝览之恻然,谓事宜且止。 子澄与泰争之 ,出相语曰: “今势如此,安可不断? ”明日又入言曰: “今所虑者独燕王耳,宜因其称病袭之。 ”帝犹豫曰;“朕即位未久,连黜诸王,若又削燕,何以自解于天下? ”子澄对曰: “先人者制人,毋为人制。 ”帝曰: “燕王智勇,善用兵。虽病,恐猝难图。 ”遂止。乃命都督宋忠调缘边官军屯开平,选燕府护卫精壮隶忠麾下,召护卫胡骑指挥关童等入京,以弱燕。皆泰、子澄谋也。时燕王忧惧, 以三子皆在京师,称病笃,乞三子归 。竟遣还。未几,燕师起,泣誓将吏曰: “陷害诸王,非由天子意,乃奸臣齐泰、黄子澄所为也。 ”

31、及燕兵渐南,与齐泰同谪外。子澄微服由太湖至苏州, 与知府姚善倡义勤王 。善上言: “子澄才足捍难,不宜弃闲远以快敌人 。 ”帝复召子澄,未至而京城陷。乃就嘉兴杨任谋举事 ,为人告,俱被执。子澄至,成祖亲诘之。 抗辨不屈,磔死 。族人无少长皆斩,姻党悉戍边。一子变姓名为田经,遇赦,家湖广咸宁。 (选自明史 列传第二十九有删节)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伴读东宫 ,累 迁 太常寺卿迁:升职 B汉七国非不强, 卒 底亡灭卒:最终 C太孙 是 其言是:认为 正确 D族人 无 少长皆斩无:没有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2、3分) A惠帝 为 皇太孙时先人者制人,毋 为 人制 B临 以 六师,其谁能支何 以 自解于天下 C退 而 与泰谋未至 而 京城陷 D 乃 命都督宋忠调缘边官军屯开平 乃 奸臣齐泰、黄子澄所为也 【小题 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王子澄 “做事不轻易放弃 ”的一组是 ( 3分) 子澄顿首曰: “不敢忘。 囚齐王 _于京师 子澄与泰争之 与知府姚善倡义勤王 乃就嘉兴杨任谋举事 抗辨不屈,磔死 A B C D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黄子澄和齐泰一起谋划削夺诸王兵权的事,齐泰提出先对付燕王,而王子澄认为应该先讨伐周王。 B惠帝命燕王议定周王

33、的罪行,燕王上书求救,惠帝看了很悲伤,认为事情应暂且停止,对此王子澄和齐泰的意见彼此不一致。 C为了削弱燕王势力,子澄还与齐泰共同谋划了挑选燕府精壮的护卫归属于宋忠部下以及召集护卫和指挥入京等事宜 。 D王子澄受车裂之刑而死,他的同族无论长幼都被斩了,只有一个儿子改姓名为田经,才得以幸免。 【小题 5】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9分) ( 1)明日又入言曰: “今所虑者独燕王耳,宜因其称病袭之( 3分) ( 2)以三子皆在京师,称病笃,乞三子归。( 3分) ( 3)子澄才足捍难,不宜弃闲远以快敌人。( 3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4】 B

34、【小题 5】( 1) 第二天 又进言: “现在所顾虑的人只有燕王了,应该 趁 他称病的时候袭击他。 ”( “明日 ”、 “因 ”各 1分,句意 1分) ( 2) 因为 他的三个儿子都在京城,于是就称病情 加重 ,乞求三个儿子回去。( “以 ”、 “笃 ”各 1分,句意 1分) ( 3)子澄的才干能够 抵御 灾难,不应该弃置他到无关紧要的偏远的地方不用而使 敌人感到 痛快 。( “捍 ”、 “快 ”各 1分,句意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无:无论、不管。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 级。 点评: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题一般是三对一错,我们可

35、以认定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的选项,把它排除掉;对没有把握、持怀疑态度的选项,则可或推断,或代入,根据上下文进行甄别。但是真正需要 警惕的,反而是比较熟悉的词,它的解释恰恰是常见却又常常出错的。 【小题 2】 试题分析: B项两个 “以 ”均是介词, “凭 ”或 “用 ”; A项第一个 “为 ”是动词,译为 .”;第二个 “为 ”是介词,译为 “被 ”。 C 项第一个 “而 ”是承接关系,译为 “之后 ”,第二个 “而 ”是转折关系,译为 “但是,却 ”; D项第一个 “乃 ”连词,译为 “于是 ”,第二个 “乃 ”动词,译为 “是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36、,能力层次为 B级。 点评:根据文言虚词考查的命题特点 ,我们有必要对中学教材的文言课文温故知新 ,做到有印象 比较熟悉 印象深刻 见句知文。因此要有计划地重新温习中学所学文言诗文,尤其是重点文言篇章。要了解并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各类用法和意思,采取分词类复习和一词多义复习相结合。还应做一定量的练习,在练习中熟悉并掌握文言虚词运用的细微规律或习惯用法,以达到见多识广,熟能生巧。 【小题 3】 试题分析: 表明王子澄没有忘记和惠帝说过的话; 是惠帝所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级。 点评:解答这类题时,考生要按照 “题文对应,由文及题 ”的原则,分析题干中的语句与文章

37、有关内容的对应关系,从文章 内容出发来判断选项的正误,并且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关注筛选标准,要明确题干要求的筛选标准,依据标准进行分析;明确陈述对象,要辨析选项中所列举的语句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不能把文章中其他人的事情、品格等归到题干所考查的人物身上;把握整体含义,要全面理解题干中的语句的意思以及语句出现的环境,不能孤立地理解题干中的语句。 【小题 4】 试题分析:应是王子澄、齐泰两人与惠帝的意见不一致,两人和惠帝争论。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这类题是对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的 考查,涵盖广泛,要求考生整体把握文意,是对文言文阅读能

38、力的高层次要求。题目所给选项特点是差别细微,似是而非,稍不留神就可能致误。做题要诀是严格比照原文,细心辨察正误。 【小题 5】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要先理解所要翻译的句子,了解它们的基本意思,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字字落实:( 1)句要抓住 “明日 ”和 “因 ”这两个关键词。它们古今用法不同,是得分点。明日,第二天;因,趁机。( 2)句中要注意虚词 “以 ”的翻译和 “笃 ”和解释。以,因为;笃,浓,重。( 3)句中要注意 “捍 ”“快 ”这两个词,它们后面都有名词,因此它们都充当谓语 动词,具体是什么意思,取决于后面的宾语。捍,后有宾语 “难 ”,灾难, “捍 ”就作 “抵御 ”“抵挡 ”讲;

39、 “快 ”本形容词,其后有宾语 “敌人 ”,因此此处应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是使动用法,使 痛快。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级。 点评: “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 ”这个考点年年必考,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能力考查。要做好这道题,就必须养成良好的文言文阅读习惯,如 “单音词 ”意识,利用古代文化常识理解内容的意识,自觉运用 “实、虚词知识,句式知识、史传文知识 ”的意识,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沟通的意识,古今生活 沟通的意识。尤为重要的是整体阅读理解的意识,不注重整体理解,就可能从开始就错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黄子澄,名 ,分宜人,洪武十八年,取得会试第一名。由编修晋升为修撰,

40、担任太子伴读,多次得到升迁而担任太常寺卿。惠帝做皇太孙时,曾经坐在东角门对黄子澄说: “诸位王叔拥有力量雄厚的军队,很多都不合法度,怎么办? ”黄子澄回答说: “诸王拥有守卫的军队,才能保护自己。如果有突发事件,凭皇帝的禁卫军到来,难道有谁能抵挡?西汉七国诸侯不是不强大,最后还是灭亡了。这是因为大小强弱的势力不同,而顺正与邪逆的事理更是不同啊。 ”皇 太孙认为他的话正确,等到登上皇位,命令黄子澄与齐泰共同参与国家政事,惠帝对他说: “先生还记得以前东角门的话吗? ”黄子澄跪拜说: “不敢忘记。 ”退朝之后和齐泰谋划,齐泰想先图谋对付燕王。黄子澄说: “不能这样,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的

41、时候,尚且有很多不合法度的做法,削夺他们的兵权会有名义。如今要讨伐有罪的王,应该先讨伐周王。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弟弟,除去周王犹如是剪断燕王的手和脚。 ” 适逢有人说周王 蛔袷胤 龋 谑敲 罹奥 时 迪 侥盟 髁讼妗 钔酰 谑欠削砹酥芡 搬和 F并贬他们为庶人;在 大同幽禁了代王桂;在京城囚禁了齐王 _。湘王柏自焚而死。惠帝命燕王议定周王的罪行。燕王上书求救,惠帝看了书信很悲伤,说事情应该暂且停止。王子澄与齐泰两人和惠帝争论,王子澄出来对齐泰说: “现在形势已经这样了,怎么能够不果断? ”第二天又进言: “现在所顾虑的人只有燕王了,应该趁他称病的时候袭击他。 ”惠帝犹豫说: “我登上皇位不久,接

42、连废黜了诸王,如果又除去燕王,我用什么来向天下人解释自己? ”王子澄回答说: “领先于别人的人控制别人,您不要被别人控制啊。 ”燕王智勇双全,善于用兵,即使抱病,恐怕仓猝间也难以谋取。 ”于是就 中止了这事。于是惠帝命都督宋忠征调边界的官兵在开平驻扎,挑选燕府精壮的护卫隶属于宋忠部下。召集护卫胡骑和指挥关童等人入京,借此来削弱燕王。这些都是王子澄与齐泰谋划的。当时燕王很担忧和恐惧,因为他的三个儿子都在京城,于是就称病情加重,乞求三个儿子回去。惠帝终于让他的三个儿子回去了。不久,燕王的军队发动战事。燕王哭着告诫将领和官员说: “陷害诸王,不是出于天子的意思,是奸臣齐泰、黄子澄所谋划的。 等到燕军

43、渐渐往南,王子澄与齐泰一同被降职外调。子澄换了普通百姓的衣服从太湖到了苏州,和知府姚善倡议共同为王事尽力。姚善 上书说: “子澄的才干能够抵御灾难,不应该弃置他到无关紧要的偏远的地方不用而使敌人感到痛快。 ”惠帝于是重新征召王子澄,王子澄还没有到京城,京城却沦陷了。于是去找嘉兴的杨任商量起事,被人告发,和杨任一起被捉。子澄被押到京城,成祖亲自审问他,他坚决反抗和争辩,不肯屈服,最终受车裂之刑而死。他的族人无论长幼都被斩,由婚姻关系而结成的亲族全部被发配去戍守边疆。有一个儿子改姓名为田经,得以赦免,在湖广咸宁安家。 诗歌鉴赏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

44、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1)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在词中有什么作用?( 3分) ( 2)请概括周瑜形象。( 4分) 答案: 【小题 1】 “江山如画 ”总结上文 所描绘的雄奇壮丽的 赤壁之景 ( 1分), “一时多少豪杰 ”既 照应 开头 “千古风流人物 ”( 1分) ,也 为 下阕 写周瑜作了铺垫 ( 1分),由描景 过渡到写人 (或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1分),非常自然。(划线处一个要点 1

45、分,答到 3个要点即得满分 3分) 【小题 2】 儒雅从容 (或气度非凡)、 自信洒脱 (或成竹在胸,指挥若定)、年轻有为 的 儒将 (或英雄)形象。(划线处一个要点 1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是词的下片最后一句话,它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具体来说, “江山如画 ”上承前文雄奇壮丽的赤壁之景;“一时多少豪杰 ”,既指开头的 “千古风流人物 ”,又指下文的周瑜。这两句,由景及人,既为下片写周瑜作铺垫,又表明了词上片写景下片写人的写作思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次为级。 点评:问诗歌 的某一句或某一联在诗中的作用,回答这类题目,可以从两

46、个方面入手来考虑问题:一是诗歌的章法结构,比如绝句、律诗和词的章法结构;二是作用类的题目通常的答题思路是内容结构,即从这两个方面来回答问题。 【小题 2】试题分析:抓住词下片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这几句话来概括即可。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写出了周瑜是年轻有为的英雄; “羽扇纶巾 ”表现周瑜的儒雅;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表现周瑜的从容、自信洒脱。 考点: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D级。 点评:鉴赏 诗歌形象,首先要感知形象,要了解诗中写了哪些具体形象,有时还要了解这些具象合起来要表现一个什么形象。再者要分析形象的特点

47、。人物形象自会有其性格品质特点,物象和景象也都会呈现出各自的特性,鉴赏诗歌时要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最后要体会形象中寄寓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注】 吴公台,在今扬州北,南朝古迹。 摇落:零落。 【小题 1】作者登临远眺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3分) 【 小题 2】第三联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小题 1】登台,秋景秋意,勾起了作者 怀乡思归 的感情( 1分);凭吊零落萧条寂静的南朝古迹,触景生情,抒发了 朝代更替 (或昔盛今衰、物

48、是人非、人世无常)的 惆怅悲伤 之情。( 2分) 【小题 2】从 视觉和听觉 ( 2分)的角度写景,写诗人 看到夕阳依旧照在吴公台上,听到悲凉的钟声在寂静的林子里回响 (分析 1分)。从而描绘了 悲凉 、 寂静 (意境 2分)的环境特点。 评分标准补充说明:只分析 “寒磬满空林 ”的手法,只能得一半的分,例如运用了以动衬静( 1分)的手法,以悲凉的钟声在寂静的林子里回响衬托环境的寂静、荒凉(分析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悠悠古台,树叶飘落,景物萧条,诗人在一个秋天的日子里站在古台上遥望着故乡。可是眺望远处的山峰却阻隔着一条很深的水。见到眼前的如此荒凉景物,此时此刻的诗人内心更是寂寞,空虚,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