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执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31593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广东执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广东执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广东执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广东执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广东执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广东执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卓 (zhu)著刚 愎 (b)自用 颔 联( hn)纨 绔 子弟( k) B 给 养( j)危如 累 卵( li) 处 理 (ch)妩 媚多姿( w) C奶 酪 ( lu) 沆 瀣一气( hn) 俟 机( s)不容置 喙 ( hu) D奇 葩 ( p)不 谙 水性( n)城 垣 ( hun)风流倜 傥 ( tn)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 “处理 ”中的 “处 ”作动词,应读 ch; C项 “奶酪 lo”; D项 “城垣yun”。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汉代汉语

2、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A 级。 点评:本题除了 B项的 “给养 ”“危如累卵 ”和 “处理 ”考的是多音多义字外,其余的都是考查形声字的字音。高考对字音的考查主要以形声字和多音字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采用以点连线的方法来复习形声字。所谓的 “点 ”,指的是形声字的声旁, “线 ”就是指声旁相同的形声字。我们以声旁为点向外扩散,就可以将很多形声字连成一条线,组成一个整体,大大的提高了记忆积累的效率。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价值最初是在商品交换中 出来的 一个经济学概念。 终身教育改变了学校教育的功能,拿了毕业证并不意味着学习 。 对文学作品中的许多知识

3、内容,同学们不必从概念上去 。 没有 过人生的苦辣,又怎能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A概括终止推敲体察 B抽象中止推求体验 C概括中止推敲体会 D抽象终止推求体味 答案: D 试题分析: “概括 ”是形成概念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即从思维中把某些具有一些相同属性的事物中抽取出来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具有这些属性的一切事物,从而形成关于这类事物的普遍概念。 “抽象 ”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 “终止 ”指结束、停止; “中止 ”指(做事)中途停止; “推敲 ”斟酌字句,亦泛指对事情的反复考虑。 “推求 ”以知道的条件为据 ,推究、探索未知。 “体察 ”指 “体

4、验观察 ”; “体味 ”指仔细体会;结合语境应填 “体味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本题 主要考查对近义实词的辨析。对近义词的辨析选择,一是要理解近义词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一般要从使用的对象、使用的范围、词语搭配和感情色彩等几个方面把握。一是要抓住具体的语境。在把握近义词之间的本质区别之后,结合语境就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下列各句中 加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李鸿章虽暂时被压制,但终究又 粉墨登场 ,大权在握了。 B作为时事评论员,他思维敏捷,说话讲究艺术:时而掷地有声, 力透纸背 ;时而幽默风趣,通俗易懂。 C “读了书稿,有些想法

5、,写了上面这些话,算是 狗尾续貂 ,放在后面吧。 ” D有关部门整顿房地产市场,那些 八字还没一撇 就热热闹闹售房的开发商,终于尝到了自己酿造的苦酒。 答案: B 试题分析: “力透纸背 ”形容书法遒劲有力,也可以形容文章深刻有力,而非指说话技巧。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含贬义,表讥讽。狗尾续貂,续:连接。晋代皇帝的侍从官员用作帽子的装饰。指封官太滥。亦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八字还没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倪。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注意积累成语,从形、义、来源出处等方面加以把

6、握,这是解题的基础。成语的使用涉及范围、意义、色彩、对象等方面,特别是一些两用成语,如本句中的 “粉墨登场 ”;另外,特别要重视对一些常用成语中的关键语素的把握,提高准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这是高考命题的习惯性角度。紧紧把握词语所在的具体语言环境,结合上下文加以思考辨析,要考虑成语本身的意义、色彩、范围、对象与语境是否一致,这是解题的关键。 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氮元素,如果添加到奶粉中,就可以提高奶粉中蛋白质的检测数值,这是许多 不良厂家用以牟取暴利的罪魁祸首。 B美国德州大学的科研人员已经成功研制出一种能让物体在微波下隐身的超薄材料,这让人类离拥有隐身衣的梦想

7、又近了一步。 C实践证明: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D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 3月 27日在南非德班举行,围绕本次会晤主题“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的伙伴关系 ”发表看法和主张。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不合逻辑, “这 ”所指代的内容不可能是 “罪魁祸首 ”。 C项 “真知灼见 ”与 “意见 ”重复,删除 “具有 ”和 “的意见 ”。 D项主语残缺,在 “围绕 ”前面加“五国领导人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临场辨析语句是否有病,要掌握分析的方法,如:主干枝叶梳理法,就是从语法的角度进行分

8、析,先紧缩出句子的主干,看主、谓、宾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如果句子主干没有问题,再检查枝叶,看修饰成分是否语序得当,修饰是否得当。还可以用语感审读法,在读的过程中,感知语句的说法有些别扭,就要进一步的分析比较,从理性上明辨。 现代文阅读 今世的五百次回眸 毕淑敏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 顿生气馁 ,这辈子是没的指望了,和谁路遇和谁接踵,和谁相亲和谁反目,都是命定,挣扎不出。特别想到我今世从医,和无数病患咫尺对视。若干垂危之人,我手经治,每日查房问询,执腕把脉,相互间凝望的频率更是不可胜数,如有来世,将必定与他们相逢,赖不脱躲不掉的。于是这一部分只有作罢,认了就是。但尚

9、余一部分,却留了可以掌握的机缘。一些愿望,如果今生屡屡瞩目,就埋了一个下辈子擦肩而过的伏笔,待到日后便可再接再厉地追索和厮守。 今世,我将用余生五百次眺望高山。我始终认为高山是地球上最无遮掩的奇迹。一个浑圆的球,有不屈的坚硬的骨骼隆起 ,离太阳更近,离平原更远,它是这颗星球最勇敢最孤独的犄角。它经历了最残酷的折叠,也赢得了最高耸的荣誉。它有诞生也有消亡,它将被飓风抚平,它将被酸雨冲刷,它将把溃败的肌体化做肥沃的土地,它将在柔和的平坦中温习伟大。我不喜欢任何关于征服高山的言论,以为那是人的菲薄和短视。真正的高山不可能被征服的,它只是在某一个瞬间,宽容地接纳了登山者,让你在它头顶歇息片刻,给你一窥

10、真颜的恩赐。如同一只鸟在树梢啼叫,它敢说自己把大树征服了吗?山的存在,让我们永保谦逊和恭敬的姿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事物必须仰视。 今世,我 将用余生一千次不倦地凝望绿色。我少年戍边,有 10年的时间面对的是皑皑冰雪,看到绿色的时间已经比他人少了许多。若是因为这份不属于我选择的怠慢,罚我下辈子少见绿色,岂不冤枉死了?记得在千百个与绿色隔绝的日子之后,我下了喀喇昆仑山,在新疆叶城突然看到辽阔的幽深绿色之后,第一反应竟是悚然,震惊中紧闭了双眼,如同看到密集的闪电。眼神荒疏了忘却了这人间最滋润的色彩,以为是虚妄的梦境。就在那一瞬,我皈依了绿色。这是最美丽的归宿,有了它,生命才得以繁衍和兴旺。常

11、常听到说地球上的绿地到了 年就全部沙化了,那是多么恐怖的期限 。为了人类的常盛不衰,我以目光持久地祷告。 今世,我将一万次目不转睛地注视人群。如果有来生,我期望还将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动物或是植物。尽管我知道人类有那么多可怕的弱点和缺陷,我还是为这个物种的智慧和勇敢而赞叹。我做过一次人类了,我知道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做人, 做人是一门长久的功课,当我们刚刚学会了最初的运算,教科书就被合上。卷子才答了一半,抢卷的铃声就响了,岂不遗憾? 把自己喜欢的事一一想来,我还要看海看花,看健美的运动员,看睿智的科学家,看慈祥的老人和欢快的少女,当然还有无邪的小童,突然就笑了。想我这余生,也不用干

12、其他的事了,每天就在窗前屋后呆呆地看山看树看人群吧,以求个来世的擦肩而过。这样一路地看下去,来世的愿望不知能否得逞,今生的时光可就白白荒废了。于是决定,从此不再东张西望,只心定如水,把握当前。 不为虚缈的擦肩而过,而把余生定格在回眸之中。喜欢山所表达的精神,就游历和瞻仰山的英拔和广博,期望自己也变得如许坚强。喜欢绿色和生命,喜爱人的丰饶和宝贵,就爱惜资源, 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小题 1】第一段在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 ”后展开议论,这些议论表达了作者哪些想法?( 4分) 【小题 2】第四段中: “做人是一门长久的功课,当我们刚刚学会了最初的运算,教科书就被合上。卷

13、子才答了一半,抢卷的铃声就响了,岂不遗憾? ”句子中的“最初的运算 ”含义是什么?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分) 【小题 3】从五百次回眸到决定不再东张西望,作者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一变化的看法。( 6分) 答案: 【小题 1】 对今世的一部分 “都是命 定 ”十分气馁 对来世的一部分 “赖不脱躲不掉 ”的无奈 对来世的一部分可由今生 “掌握 ”感到庆幸,充满期望。(两点 3分,三点 4分) 【小题 2】做人的 基本 道理和方法。( 1分) 比喻 。( 1分)这样写更加 生动形象 ( 1分)地表明了如果不好好把握今生,就会给人生留有遗憾。( 2分)(

14、若写表明做人的道理很难学习,需要漫长的过程,适当给 1分) 【小题 3】表明作者从 寄希望于来生 ( 1分)到 决意把握当前 ( 1分), 从一般的注视到有所行动 ( 1 分,也可以表述为不能只是空想,要及时实践的意思。) 看法(自己的看法 1分 +联系实际 2分)言之有理即可 酌情给分。 【小题 1】试题分析:本题题干说得很明显:第一段在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 ”后展开议论,这些议论表达了作者哪些想法?实际上就是对作者议论的部分进行概括,就可以得到答案:了。所以解答本题,先找出议论部分,然后就作者议论的部分的意思分层,概括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

15、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级。 点评: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和分析文章的中心,应关注题目所覆盖的范围,要紧扣材料中的关键文句,重点理解关键词、重点段,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 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因此寻找概括性语句来概括内容要点,是最重要的途径。 【小题 2】试题分析:本题涉及三个小问题。第一是理解句子中 “最初的运算 ”含义。对此理解,要联系具体的语境,可抓住句子前的一句话 “我知道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做人 ”来理解 “最初的运算 ”的含义。从具体的语境,能很容易地答出第二小问,即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至于第三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对此解答,应联系比喻的修辞

16、功能来考虑。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和表现力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D级。 点评: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要注意以下几个 方面: 分析句子的结构,留心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 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和与文句对应的解说句,结合段意和全篇中心来理解把握; 有时要联系时代背景、创作意图以及作家的人生经历、作品的语言风格,领悟句子的含义。品味精彩语言的表现力,就是要善于分析这一类语句在文中的修辞作用,分析它们在文中的表现力。 【小题 3】试题分析:文章开头谈及五百次的回眸,文章第五段谈及于是决定从此不再东张西望。把握了这一点本题的回答也就不难了,只不过对文章第六段的内容要高度概括罢了,这一点有难

17、度。至于要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可就这认识中 的某一点来谈即可。 考点:考查学生分析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级。 点评:要找准答题区间,不能遗漏。要紧抓区间材料中的关键文句,重点理解关键词、中心句。如果没有明显的中心句、重点句,就必须对每个独立句的句意或几个相对重要的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提取内在的 “公因式 ”,概括出内容要点来。 城市准入与共同体精神 21世纪中国几大城市都在讨论准入制度,以便把 “低素质 ”的人排除在城市之外,维持基本的社会秩序。准入制度的提出是有其现实背景的。这个背景就是城市治安的恶化。有人认为城市的外来闲杂人员是造成人 们缺乏基本安全感的罪魁祸首,必

18、须限制。可是这种变相的户籍制度和市场经济有着根本的冲突。经济学家们早就发现,在一场经济博弈中,当那些追求最大利益的博弈者们知道这场博弈是不断重复的交易或游戏时,当他们对其他博弈者过去的表现都相当了解时,当博弈人数有限时,他们之间就更喜欢合作。 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过去说农民老实厚道,特别是那些越住在偏远地区的农民就越老实厚道。如今突然把这些农民称为 “低素质 ”的闲杂人员,说他们是犯罪的根源,原因之一,是他们离开了过去那个面对面的生活圈子,来到了谁也不认识的大城市。来无踪去无影, 老实厚道已经不符合他们生存的利益。大家要做的都是一锤子买卖,一锤子买卖当然就没有必要信守不断重复的交易或游戏规则,

19、偷偷抢抢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就需要社会成员都意识到彼此打交道不是一锤子买卖,意识到他们之间的交易或者游戏要不断重复,彼此要不断增进了解,共处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圈子 ”之中。这样,大家即使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必须时时顾及对他人的责任。再简单地说,构成社会基础的是一个共同体或者社区。 现代国家成了维护陌生人之间游戏规则并确保这种游戏不断重复的权威。比如,当 你到美国的一个大都市,可以把自己的信用卡交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用不着担心自己受欺诈。现代国家的管理已经如此周密,保证了这种不相干的人之间的交易也是要重复的。不过,所有这些都不能取代基层的制度建设;在人

20、们从村庄一样的面对面社区走进现代大都市所代表的陌生人社会时,怎么在最大限度上维护传统的共同体纽带?城市化进程恰恰是这方面的一块试金石。 在城市化中吸收外来人员方面最成功的,还是战后的日本。一位日本官员在10年前说了一句话:日本是一个村庄!高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也没有打破村庄里那种面对面的社会人际纽带。战后日本给 农民的福利非常丰厚,农村的基础教育是世界一流的。在工业化进程中,东京的一个大公司跑到一个村子,一下子把村子里一年毕业的学生全雇下来。这样,村子里一代人集体进城,到了一个公司,有了终身的工作和优厚的福利。他们自然以公司为家,在大都市还和在村子里一样,维持着对小共同体的忠诚。 从世界工业化的

21、大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准入制度不仅无助于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治安问题,从长期看,可能会把治安搞得更坏。城市治安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外来 “闲杂人员 ”失去了传统的共同体和面对的人际网络,同时又不能进入新的共同体,并建立新的 人际网络。这样的环境自然促使他们在和周围的人打交道时进行一次性的交易。上述各国国情虽然不同,但解决城市化过程中治安问题的根本都是城市的社区接纳外来人员,使他们把城市看做是自己的家园,建立新的共同体的归依感和责任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本文取材于薛涌不要把穷人拒于城市之外) 【小题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提供的信息的两项是( 5分)( ) A由于城市治安的恶化, 21世

22、纪中国几大城市都制定了准入制度,把 “低素质 ”的人排除在城市之外,以维持城市基本的社会秩序。 B城市的外来闲杂人员是造成人们缺乏基本安全感的罪魁祸首,必须限制。 C越住在偏远地区的农民就越老实厚道,是因为他们处在一个小的共同体中。 D在人们从村庄一样的面对面社区走进现代大都市所代表的陌生人社会时,城市化进程是衡量传统的共同体纽带维护好坏的标准。 E战后的日本在城市化中吸收外来人员方面最成功的原因是日本是一个以农民为主要社会成员的村庄。 【小题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解决城市化过程中治安问题的根本方法是( 3分)( ) A城市的社区接纳外来人员,使他们把城市看做是自己的家园 B给农民以丰厚的福利

23、,大力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 C建立新的共同体的归依感和责任感 D让外来人员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小题 3】根据文章内容,说说 “共同体精神 ”的内涵是什么。( 4分) 【小题 4】作者认为现代城市怎样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4分) 答案: 【小题 1】 CD 【小题 2】 B 【小题 3】社会成员都意识到彼此打交道要不断重复,彼此要不断增进了解,共处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人际网络之中。( 2分)大家必须时时顾及对他人的责任。( 2分) 【小题 4】 社会成员形成共同体意识(或摘抄第三段内容也可) 国家应具有维持 陌生人之间游戏规则并确保这种游戏不断重复的权威。 最大限度地维护传统的共同体纽带。 城市接

24、纳外来者为城市共同体中体面的一分子(城市的社区接纳外来人员,使他们把城市看做是自己的家园,建立新的共同体的归依感和责任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或,让外来 “闲杂人员 ”能进入新的共同体,建立新的人际网络。) (每点 1分,共 4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A“没有制定 ”,只是 “讨论 ”, “以便 ”把 “低素质的人 ”排除在城市之外,而没有真的那么去做; B是 “有人认为 ”; E“日本 ”“是一个以农民为主要社会成员的村庄 ”错了,成功的原因应 是 “高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也没有打破村庄里那种面对面的社会人际纽带。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级。 点评

25、: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要注意联系题肢前后分析。要理清文章结构,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依次筛选。原文内容与选项保持一致,选项与题干要能构成因果关系。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如举例、描写等,抓住本质特征。 【小题 2】试题分析: B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根据选项内容,在文章中找到相关区间。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判 断选项的正误。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 【小题 3】试题分析:这篇文章由城市准入制度谈到共同体精神,文章从第三自然段开始谈及共同体精神。对此,可先找出相关的句子,特别是作者

26、议论性的语句。从文章的结构来看,第三段是重点阐释共同体精神的,以下两段加以例说,最后一段得出结论。因此,抓住第三段内容,对此进行取舍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级。 点评:如何解答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 1、养成精心审题、明确方向的读题习惯。无论 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都存在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的致命陷进,准确审题、明晰答题方向是做对题、答准题的前提。 2、养成全文搜寻、逐段圈点的阅读习惯。 “重要概念的含义 ”大都不会集中出现在某一处或某一段,而是有序地分布在多个段落中。 3、养成回文对照、辨同析异的做题习惯。选择题的众多选项基

27、本上都来自于原文,因此辨析原文语句与选项的差别是正确解答的前提。 4、学会摘录原文、组织答案:的答题方法。针对涉及 “重要概念 ”的主观题,通过找概念、找限制、找要求、找暗示等方法准确审题,然后判定问题涉及的段落区间,联系上下文,圈定关键 词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将其组织起来。5、学会分段概括、分点列举的答题方法。 “重要概念 ”的属性与内涵往往分散于文章各个段落,这就需要一段一段地搜寻、概括,然后分点列举,形成条理清楚的答案:。 【小题 4】试题分析:从文章的内容来看,本题的解答也因抓住文章的第三段及以下各段,根据各段中的一些标志性的词语,从而抓住一些关键语句,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比如:再简单

28、地说,构成社会基础的是一个共同体或者社区;现代国家成了维护陌生人之间游戏规则并确保这种游戏不断重复的权威;但解决城市化过程中治安问题的根本都是城市的社区接纳外 来人员,使他们把城市看做是自己的家园,建立新的共同体的归依感和责任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考点: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级。 点评:内查语意。对照原文,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外查关系。查找时,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话题关系 与前后文是否属于同一话题;逻辑关系 在逻辑上与前后文是否一致。 文言文阅读 艺

29、祖 仕周世宗,功业初未大显。是时,江南李 据一方,国力全盛。闻世宗亲至 淮上,而滁州其控扼,且援寿州,命大将皇甫晖、监军姚凤提兵十万扼其地。太祖以周军数千与晖遇于清流关隘路,周师大败。晖整全师入憩滁州城下,令翼日再出。 太祖兵再聚于关下,且虞晖兵再至,问诸村人,云有镇州赵学究 在村中教学,多智计, 村民有争讼者,多诣以决曲直 。太祖微服往访之。学究者固知为赵点检也,迎见加礼。太祖再三叩之,曰: “彼方胜,我已败,畏其兵出,所以问计于君也。 ”学究曰: “然且使彼来日整军,再乘胜而出,我师绝归路,不复有噍类 矣。 ”太祖曰: “当复奈何? ”学究曰: “我有奇计,所谓 因败为胜,转祸为福 者。今

30、关下有径路,人无行者, 虽晖军亦不知之,乃山之背也,可以直抵城下 。方西涧水大涨之时,彼必谓我既败之后,无敢蹑其后者。诚能由山背小路,率众浮西涧水至城下,斩关而入, 彼方战胜而骄,解甲休众,必不为备,可以得志 。所谓 兵贵神速,出其不意 。若彼来日整军而出,不可为矣。 ” 太祖大喜,且命学究指其路。学究亦不辞,而遣人前导。即下令誓师,夜出小路亟行。三军跨马浮西涧以迫城,晖果不为备,夺门以入。既入,晖始闻之,旋率亲兵擐 甲与太祖巷战,三纵而 三擒之。既主帅被擒,城中咸谓周师大兵且至。城中大乱,自相蹂践,死亡不计其数,遂下滁州。 (节选自宋代王 默记 卷上) 注: 艺祖:始祖,与后文出现的 “太祖

31、 ”、 “赵点检 ”均指宋太祖赵匡胤。 赵学究:即宋开国功臣赵普。 噍类: jio 能咬嚼的动物,特指活着的人。 擐:hun 套、穿。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监军姚凤提兵十万 扼 其地控制,把守 B令 翼 日再出同 “翌 ” C问 诸 村人众多 D无敢 蹑 其后者追随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三军跨马浮西涧 以 迫城夺门 以 入 B太祖兵再聚 于 关下所以问计 于 君也 C 且 虞晖兵再至城中咸谓周师大兵 且 至 D再乘胜 而 出三纵 而 三擒之 【小题 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的句式类型相同的一句是( ) 例

32、句:既主帅被擒 A晖整全师入憩滁州城下 B学究者固知为赵点检也 C与晖遇于清流关隘路 D我师绝归路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匡胤在周世宗朝做官,当初功业并不显赫。在滁州城下和皇甫晖打了一仗,寡不敌众,败下阵来。 B太祖打听到附近有个教书先生叫赵普,很有谋略,便身着便服去拜访他,赵普对太祖也是恭敬有加。 C太祖让赵普为他指路,赵普没有推辞,还派人为太祖做向导,使太祖的部队成功地从西涧渡河而进,逼近滁州城。 D太祖的军队入城之后,与皇甫晖的军队展开巷战。城中的人乱成一团,自相践踏,死的人不计其数,太祖的军队最终攻下了滁州。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 12

33、6分 ) 【小题 5】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0分) ( 1)村民有争讼 者,多诣以决曲直。( 3分) ( 2)虽晖军亦不知之,乃山之背也,可以直抵城下。( 3分) ( 3)彼方战胜而骄,解甲休众,必不为备,可以得志。( 4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D 【小题 4】 A 【小题 5】 村民有什么 纷争和官司 的,大多 到 赵学究那里请他 评判是非 。 评分点:争讼( 纷争和官司 ,任何一部分没写出, 1分就没有),诣( 到 ),决曲直( 评判是非 ,任何一部分没写出, 1分就没有) 即使 皇甫晖的军队也不知道这条小路,(它)是在山的背面,可以通过(这条

34、路)直接 到达 滁州城下。 评分点:虽( 即使 ),乃 也(判断句,必须补主语),抵( 到达 ) 他们 刚刚 打了胜仗,因而会 气骄意盛 ,会解下铠甲, 让士兵休息 ,一定不会有所防备(准备),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 如愿以偿 (或把对方打败)。 评分点:方( 刚刚 ),骄( 气骄意盛) ,休(使动用法, 让士兵休息 ),得志( 如愿以偿 ,实现愿望的意思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诸:兼词,相当于 “之于 ”。 考点: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级。 点评:联系上下文推断多义词在文中的特殊含义。第一,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隐含意义。第二,理解临时意义,辨别

35、 不同义项。 【小题 2】试题分析: A均为连词,同 “而 ”,表承接。 B均为介词,在;向。 C连词,表并列,又;副词,将要。 D连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表转折。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级。 点评:文言虚词的学习,主要是归纳整理出大纲规定的十几个虚词在课本中出现过的用法,并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有以下一些技巧: 1. 注意词性,凡是词性不同,那么它的意义和用法肯定不同。 2. 注意虚词所在的位置以及在句中的成分。 3. 注意人称的不同。 4. 注意平时把课文中典 型句子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类、比较。 【小题 3】试题分析

36、:例句与 D句都是被动句。 A省略句,省略 “于 ”。 B判断句。C介词结构后置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在考试中往往不直接对文言文句式进行考查,常常把它放在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中来考查。其中的固定句式,它常常是几个文言虚词的组合,因此明白其组合的虚词,也有利于对文言文固定句式的理解。固定句式的释义也是固定的,如果不了解,也容易出现错误。了解它,翻译时也能得心应手。所以,平时对一些常见的固定句式也应作适 当的积累。 【小题 4】试题分析: “滁州城 ”错,应为 “清流关隘路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

37、层次为 C级。 点评: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是文言文阅读理解的重点。文言文关于这个考点的设题最难,排在三道题目之后,就是明证。但相对于现代文阅读鉴赏来说,能力层级还只是 C级 “综合分析 ”。四个选项的内容都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只要找准原文所在文段、层次,仔细对照,这种题目实际上不难。 【小题 5】试题分析: 句要注意这样几个关键词:争讼,纷争和官司;诣,到;决曲直,评判是非。 句首先要注意句式,乃 也,既是判断句,也是省略句,省略了句子的主语,必须补主语。 句主要是把握住句子里的关键词语:方,刚刚;骄,气骄意盛;休,使动用法,让士兵休息;得志,如愿以偿,实现愿望

38、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级。 点评:要翻译句子,必须先理解句子。理解文中的句子,要求能够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每一语句的具体含意,并能对该句从内容和表达等方面作出准确的解释。正确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抓 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特别是多义实词、重点虚词、相关句式,并且要把握某些句子的特殊含意。 【文言文参考译文】 宋太祖赵匡胤为周世宗臣下时,功业最初并没有突显。当时,江南李 割据一方,国力非常强大。他听说周世宗亲征到淮水岸边,(他认为)滁州是个险要之地,一面阻遏周军,一面也可以增援寿州,便派大将皇甫晖、监军姚凤率兵十万驻守滁州。赵匡胤率领几千周军与皇甫晖相遇于清

39、流关一条狭窄的路面上,周军被打得大败,皇甫晖整军回到滁州城下休息,约定第二天再战。 赵匡胤的军队再次聚集到清流关下,又担忧皇甫晖再次率兵杀到,他向周围的村 民打听,听说附近一个村子里有个做教书先生的赵学究(赵普)很有谋略,村民中有什么官司和纷争的,大多到赵学究那里让他评判是非。太祖全便身着便服去拜访他。赵学究本来就知道对方是赵点检赵匡胤,迎接会见他,礼节隆重。太祖多次向学究问计,说: “他们已经胜利,我方已经失败,只是我担心他会再次出兵前来,这就是向您问计的原因。 ”学究说: “既然这样,如果将来让他日后再休整军队,再次乘胜出击,我们军队就没有退路,就不再有活着的人了。 ”太祖问: “那应该怎

40、么办? ”学究说: “我有一条奇计,正是所说的 借败势成转为胜势,转祸为福 。清流 关下有一条小道,没有人会从那里走,即使皇甫晖的军队也不知道这条小路,(它)是在山的背面,可以通过(这条路)直接到达滁州城下。此时正是西涧里的水大涨的时候,他们一定会认为我军失败之后,必定不敢绕到他们的后面来。如果能从山的背面的小路上下去,再率领士兵从西涧渡河到城下,夺得关隘,进入滁州城,他们刚刚打了胜仗,因而会气骄意盛,会解下铠甲,让士兵休息,一定不会有所防备,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如愿以偿(或把对方打败)。这就是兵法所说的 兵贵神速,出其不意 。如果来日他们整军出城,那情况就不可能实现了。 太祖听了非常 高

41、兴,就让学究指明路的方向。学究也不推辞,就派人作向导。马上下令誓师,趁夜从小路快速行军。三军跨马从西涧渡河过去,逼近滁州城,皇甫晖果然没有任何防备,太祖的军队夺得城门,进入城内,入城之后,皇甫晖才得到消息,马上率领亲兵穿上铠甲和太祖的军队展开巷战,多次想要逃跑,多次被擒住。主帅皇甫晖被擒,城中的人都说周的军队将要进城。城中乱成一团,自相践踏,死的人不计其数,于是就攻下了滁州。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7分) 隋宫 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 1,锦帆应是到天 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 2,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 ,岂宜重问后庭花? 【注

42、】 日角:指隆起如日的额骨,古代以为是帝王之相,此指唐高祖。 隋炀帝很喜欢收集萤火,广种垂柳,劳民伤财,以供个人玩乐。 陈后主:南朝陈皇帝。公元 582589 年在位。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日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 ( 1)此诗颈联颇受赞赏,请分析它使用的艺术手法。( 3分) ( 2)此诗尾联蕴涵丰富,意味深长,请简要赏析。( 4分) 答案:( 1)颈联运用了 对比 (手法, 1分),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写今日之现实 , 隋炀帝喜欢收集萤火,广种垂柳,如今只剩片片腐草,阵阵暮鸦 (描述诗意, 1 分),何等荒唐可笑 ! 鲜明突出,在辛辣冷峻的讽刺中,流露出无穷的 盛

43、衰兴亡之感 (讽刺隋炀帝劳民伤财,穷奢极欲招致灭亡也可,效果 1分)。 ( 2)尾联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通过 想象(或虚写 )( 1分),设想隋炀帝在地下若与陈后主相遇,难道还好意思再提起游乐艳词歌舞吗 ( 1 分)以 反问 ( 1 分)作结,问而不答,寓答于问的写法,显得奇警道劲,增强了批判力度,很好地体现了 “婉而多讽 ”的特色。这首诗批判 隋炀帝不接受历史教训,步了陈后主之后 尘,为唐末帝王敲响了警钟 ( 1分)。 试题分析:第一小问是要求分析诗的颈联所使用的艺术手法。对此,先要分析诗歌颈联的表现特征。颈联中, “于今 ”与 “终古 ”, “无 ”与 “有 ”,对比明

44、显。第二小问要求赏析尾联的丰富蕴涵,对此,首先要答出尾联诗句本身所表现出的内容,其次,要答出尾联背后所隐含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本题在答题最容易出现失误的地方就是表现手法的遗漏,赏析类的题目,一是要析手法,二是要赏好处。好处,即表达效果,就本题来说就是蕴含丰富,意味深长。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D级。 点评:表达技巧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解题时应先明确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指出诗中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如反衬,要阐明用什么来反衬什么,回答要具体。最后要阐明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效果。而表达效果常涉及到内容和诗人的情感。 语言表达 班里开展 “读书交流会 ”,请根据

45、下面的资料,向同学们推荐柴静所写的看见这本书。 要求: 把下面有关看见内容的介绍,改写成一段推荐文字。 字数不得超过 80字(包括标点符号)。( 6分) 附:看见内容摘要 看见是央视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其个人成长的告白书。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屡遭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 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真实地记录了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所以该书从某种程

46、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答案:示例: 柴静个人成长的告白书(分) , 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分) 。十年间, 她战胜了挫折(分) , 真实地记录了每个重大事件的动人细节(分) 。如果你想知道柴静何以成为柴静,看见不可不读( 6分。能够准确地从材料中筛选、概括出所需内容, 5 分;能够体现出 “推荐 ”的意思, 1 分) 试题分析:将看见内容摘要改写成一段推荐的文字,应该知道取哪些内容,添加哪些内容。要提取的内容,就是看见这本书的内容及其对它的评价。当然,对于书的内容要作适当的概括。从材料来看,这本书的内容主要是两大方面,一是作者柴静个人成长的告白书,一是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

47、忘录。这可从材料的一头一尾中提出。要添加的内容,就是对看见这本书推荐的文字,这样的文字不需多,一般一两句就行。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压缩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为某本书拟写推荐性的文字,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书的评价,一是对书的推荐。其中对书的评价也应就两个方面的内容展开,一是要概括出本书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是本书的艺术成就或是表现方法。对于推荐性的文字,就可基于上述的两个方面,即或就书的内容,或就书的艺术表现手法向读者推荐。 请认真观察下面的图片,完成下面的两个问题。( 6分) ( 1) 请仔细观察图片特点,根据图片内容,完成下面的仿写。( 4分) 老,是布满黑白的孤

48、独的世界: 老,是写满沧桑的深深的皱纹; 老,是 ; 老,是 。 ( 2)根据图片内容,拟写一句公益广告词。字数不超过 20 字(包括标点符号)( 2分) 答案:( 1)示例:老,是充满期待的含泪的双眼;老,是等待聆听的无言的嘴。( 4分。所仿写的句式和所给例句一致 1分,所仿的内容分别是有关眼睛和嘴的 1分,对双眼和嘴的描述切合图片内容 2分) ( 2)示例:多一点关怀,就是老人们最大的温暖。( 2分。能体现出 “关爱老人 ”的意思即可得分。) 试题分析 :本题是图文转换题,共两个小题。第一小题要求仔细观察图片特点,根据图片内容,完成下面的仿写。图片截取老人的面部特写组成一个 “老 ”字的图案,图片上老人苍白的头发,深深的皱纹,期待的双眼等都很醒目。了解了这些内容,再根据例句仿写就不难了。第二小问要求根据图片内容拟写一句公益广告词,一方面要表现出 “关爱老人 ”的主题,一方面要符合广告词的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