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31611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谄 媚( chn)彳 亍 (ch)着 陆( zhu) B 弄 堂( lng)河 畔 (pn)开 辟 ( b) C 戮 力( l) 菲 薄( fi) 飨 士卒( xing) D惩 创 ( chung)颓 圮 ( p)彷 徨 ( hung)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应为 “开辟( p) ”; C项,应为 “菲薄( fi) ”; D项,应为“惩创( chung) ”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并正确朗读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点评:本题所选词语均出自于教材,并且

2、都是常见易的多音错字。如 “创 ”与 “伤口 ”有关的都读第一声,学生容易混淆。本题有利于引导学生多关注课内词语,为高考打好基础。 湖南某市仿古建筑步行街。街道建成后,举行楹联征集大赛。其中一幅获奖的上联是 “画栋雕梁,溢彩流光,十里长街添胜景 ”,请选出它的下联是( ) A灿烂文明,人杰地灵,千年古道辉史策。 B行商坐贾,怀仁守信,千年古道拂新风。 C楼台簇锦,市肆争荣,一派堂皇新气象。 D市繁井华,珠玉溢彩,千秋大业创伟绩。 答案: B 试题分析:对联最基本的要求是平仄相对,仄起平收。而选项中只有 B是 “平收 ”,所以很容易得出答案:。当然从句子结构、内容相关上也可排除其它选项。 考点:

3、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点评: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掌握一定的对联知识是有必要的,既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又可使自己的语言更加含蓄优美,增强自己的文学底蕴。 下列加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 东道主 B约为 婚姻 C 财物 无所取 D终已 不顾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B、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男女婚事。 D、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管。 考点:本题考查辨析并理解古今异义词的能力。 点评:古今异义词虽然不多,但很容易给学生理解文章造成障碍。学生平时学习时看到形式上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双音节词或多

4、音节词,要将该词的各个语素分开来理解,看是不是古今异义。如本题的 “不顾 ”, “不 ”与现代汉语一样, “顾 ”是 “回头 ”之意, “不顾 ”为 “不回头 ”之意。 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 ) 沛公 军 霸上 素 善 留侯张良 项伯杀人,臣 活 之 君为我呼入,吾得 兄 事之 秋毫不敢有所 近 项伯乃 夜 驰之沛公军 范增数 目 项王 沛公旦日 从 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使以 闻 大王 此其志不在 小 A / / / B / / / / C / / / / D / / / / 答案: B 试题分析: 名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使动用法; 名词作状语; 形容词活用作

5、名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理解词类活用的能力。 点评:词类活用在文言文考试中地位十分重要,它涉及到实词的理解,句子的翻译,文意的理解,所以先从课内内容开始熟悉各类词的活用十分有必要。 下列各句按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敢以烦执事 欲呼张良与俱去 得复见将军于此 何厌之有 因击沛公于坐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此乃天子气也。 沛公安在 若属皆且为之虏。 A / / / B / / / / C / / / D / / / / 答案: D 试题分析: 判断句; 状语后置句; 省略句; 宾语前置句; 被动句。 考点:本题考查辨析特殊

6、句式的能力。 点评:文言句式是常考的知识点,学生只有在熟练掌握课内特殊句子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辨析课外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扶贫工作组的同志经常下到农村了解情况,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 B一位老工人向国家文物部门捐献了一枚祖传的硕大珍珠,具有极高的观赏、保存价值。 C他们被老人那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以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D善不善于选择最恰当的完整可靠的材料,对一篇文章的成败,常常有很重要的关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项, “足迹踏遍大江南北 ”搭配不当,应将 “踏遍 ”改为 “遍布 ”; B项,结构混乱,应将 “捐献了 ”改为

7、 “捐献的 ”; C 项,搭配不当,不能被 “思路 ”所感染。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 点评:本题质量不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所选句子都是多次考试过的,缺乏新意。二、考查的点不全面,只考到了搭配不当和结构混乱两个知识点。 下列 说法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传说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书共十三卷,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为 “春秋三传 ”。 B战国策,最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等名称,由汉代刘向撰写。它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权论辨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8、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余年的历史。全书 130篇,包括本纪 12篇,世家 30篇,列传 70篇,书 8篇,表 10篇。鲁迅先生赞之很高。 D被誉为 “民族魂 ”的鲁迅先生的代表作有很多,如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南腔北调集、华盖集等,其中纪念刘和珍君选自鲁迅的杂文集华盖集续编。 答案: B 试题分析:战国策并非由汉代刘向撰写,而是由刘向在前人已有的基础上按国别编写的。其原文到底由谁撰写,至今没有定论。 考点: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点评:文学常识是学生了解中国历代文学最基本的要求,

9、所以作为高中生识记一些文学常识,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学生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而自豪。 下面对作家作品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记念刘和珍君以作者的悲愤感情为线索,边叙边议,是一篇记叙、抒情和议论结合得很完美的文章。 B小狗包弟一文思路清晰,行文自然;以身边琐事入文,抒发了真挚的情感,在构思上做到了以小见大。 C包身工一文,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原型来揭露丑恶现实的一篇小说。 D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篇幅虽然非常简短,但文意深刻、高远,格调高雅,气势雄浑。 答案: C 试题分析: C项,包身工是一篇报告文学。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内文章内容理解和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10、 点评:本题考查到了课内文章的结构、构思、情感等,这有助于学生将课内知识进行迁移,由已知推未知,举一反三。让学生养成注重课内知识的习惯。 与下面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的升华。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凡有成就的人,_。 A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B往往是固然最有才能,但首先耐得住寂寞的人 C往往不是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 “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这句话可知,后文是强调 “寂寞 ”的重要性,据此可以排除

11、 D;从 “在一定意义上 ”这句话可知,后文不能将 “寂寞 ”的作用绝大夸大,据此可以排除 C;加之 A、 C两项也不符合事实,所以选 B。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点评:本题既考查了语言的连贯,还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本题也提醒学生既要有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也要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受美国次贷危机、美元贬值和石油价格不断攀升等因素的影响,沪深两市股指连续下跌,股民对此 忧心忡忡 。 B曾有厂家信誓旦旦,多长时间不会降价。结果,日子未到就陡降了,厂家应当 一言九鼎 ,消费者要的是诚信。 C这位艺人可谓心细手巧,技艺高超,

12、只要说出你的想法,他就可 信手拈来 ,几分钟就剪出你想要的剪纸作品。 D近年来,湖南卫视的收视率直线攀升,如 “天天向上 ”等娱乐节目办得 绘声绘色 ,确实深受观众的喜爱。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一言九鼎,比喻量大,能说话力起很大作用。此处应改为 “一诺千金 ”。 C项,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此处属于对象误用。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此处应改为 “有声有色 ”。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成语既要积累,更要理解,尤其是易混淆的成语。比如本题中的 “一言九鼎 ”很容易被误用为讲 诚信。所以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

13、多在语境中去理解成语的含义,从而正确使用成语。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 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 ,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 “流言 ”的种子。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 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故事。 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 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 。 A竟然至多 营利制订 B居然至多营利制定 C居然至少盈利制订 D竟然至少盈利制定 答案: B 试题分析: “居然 ”和 “竟然 ”都是副词,都表示出乎意料,都可用于好的方面和不好

14、的方面。 “居然 ”的语气较重,可用于主语后,也可用于主语前; “竟然 ”的语气较轻一些,用于主语后,不用于主语前。此处应用语气更重的 “居然 ”,所以排除 A、 D。 “盈利 ”指获得的纯利润。 “营利 ”即经营后获得的所有利润。由此可知 应为 “营利 ”。 “制定 ”强调决定、使确定,多强已完成的行为结果。 “制订 ”是 “创制拟定 ”。 “订 ”则有 “拟 ”的意思,未必形成最终结果,多强调行为的过程由此可见,此处应 该是 “制定 ”。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点评:近义词的区分可运用 “拆词组词法 ”来解答,用近义词中的不同语素组成,从而区分其细微的差别。学生平时要多

15、阅读,培养语感,从而区分其细微的差别。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忸怩气慨震慑直接了当 B箕踞屠戮扼腕头晕目眩 C恶耗浮藻窒息陨身不恤 D牌匾 目凄惋 天纶之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慨 概,接 截; C项,恶 噩,陨 殒; D项,纶 伦。 考点:本题考查正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能力。 点评: 本题所选词语均出自教材,体现了以教材为本,拓展延伸的理念。本题的错别字是学生很容易混淆的,考生可以通过字义去区分,如 “陨 ”与 “殒 ”, “纶 ”与 “伦 ”。另外要注意有的资料书说 “直接了当 ”同 “直截了当 ”,但现代汉语词典并没有这样认定,所以还是以现代汉语

16、词典为准。 现代文阅读 300万年前的上新世,全球气温比现在高出 2-3度。那时的北半球不存在大陆冰川,北极地区生长着树木,海平面比现在高出 25米。若未来亦是如此,亚马逊热带雨林的消失将是不可避免的,届时全世界将失去 10的光合作用产物;原先大量贮藏在土壤和半腐烂植物中的碳,当土壤变暖时,细菌的作用加速了碳的分解,使更多的碳进入大气,碳的反向循环将致使全球气温再升高 1.5 度。而变暖的海洋将引发特强的飓风,引发海水倒灌,毒素将侵入地下水,致使粮食生产严重下降,更多的老年人将因抗不住热浪而死亡。 非洲、中美洲的情况将更糟,粮食供应将发生困难。美国同样将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高山冰雪消失,西

17、部城市和农场将出现水荒,一丁点火星就可以引发森林和草场的大火,直至全部毁灭。同时,印度次大陆将面临尘土侵袭,土地干旱,人们要么就地挨饿,要 么四处漂泊,为饮食而争斗;由于海平面的不断抬升,北冰洋将至少失去 80的冰,海水涌进纽约,像 1953年曾发生在英格兰东部的惨境将变得司空见惯,北海将使荷兰变得支离破碎,饥民流将无法控制。 【小题 1】下列各项中,可用来说明 “碳的反向循环 ”的一项是( ) A碳是一切有机物的基本成分,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B生物体内的碳都来源于大气中或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 C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把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

18、,放出氧气。 【小题 2】对地球变暖时面临的危 机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极地区形成大面积森林。 B海洋引发特强飓风,海水倒灌。 C更多的老年人抗不住热浪而死亡。 D更多的人面临饥饿的危险。 【小题 3】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高山冰雪消融后,不少国家将出现水荒。 B森林会沦为引火的干柴,直至全部烧毁。 C有些地区的人们因全球变暖而纷纷迁移。 D海平面抬升后,有的国家会变得支离破碎。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B 【小题 1】 试题分析:由原文 “原先大量贮藏在土壤和半腐烂植物中的碳,当土壤变暖时,细菌的作用加速了碳的分解,使更多的碳进

19、入大气,碳的反向循环将致使全球气温再升高 1.5度。 ”可知:碳的反向循环是指大量的碳进入大气之中。所以 C是正确的。 考点:本题考查分析并概括重要概念的能力。 点评:本题是 “理解重要概念 ”的变式题,要选出正确的选项来支撑 “碳的反向循环 ”,就必须理正确理解它的定义。 【小题 2】 试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首先要找到答题区间,从 “若未来亦是如此 ”一直到文章最后,都是写其危害的,而 A项是由北极地区曾经的情况主观推断 将来的情况,这是犯了主观臆断的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因为有明显的答题区间,但本题有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答此类题一定要找到答题区

20、间,题文对照。 【小题 3】 试题分析:原文 “美国同样将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高山冰雪消失,西部城市和农场将出现水荒,一丁点火星就可以引发森林和草场的大火,直至全部毁灭。 ”,由此可见,是指美国西部,而且是 “可以 ”并非一定。 B项犯了扩大范围和将或然说成已然的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并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也不大,同样要求 学生要找到相应的答题区间,然后对照题文,看推断是否合理,比如是否有以下错误:无中生有、主观臆断、强加因果、张冠李戴、混淆时地、未然变已然、或然变必然等。 文言文阅读 翻译下列句子。( 9分) 【小题 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分 ) 【小题

21、 2】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3分) 【小题 3】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3分) 答案: 【小题 1】否则,你们这些人都将要被俘虏。 【小题 2】削减秦国(的土地)来使晋国获利,希望你考虑这件事。 【小题 3】如今听说(秦王)为了获取将军的头颅,愿意用一千斤黄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奖赏,你打算怎么办? 试题分析:第一句注意考查的知识点: “不 ”通 “否 ”, “若属 ”译为 “你们这些人 ”,“为所 ”被动句的标志。第二句注意考查的知识点: “利 ”是使动用法, “唯 ”是 “希望 ”之意, “图 ”有 “图谋 ”之意,译为 “考虑 ”。第三句注意考查的知识点: “金千斤

22、 ”“邑万家 ”是定语后置, “奈何 ”是固定结构,译为 “怎么办呢 ”, “购 ”由 “购买 ”义引申为 “悬赏 ”。 考点:本题考查句子翻译和理解重实词和虚词的能力。 点评:翻译课内句子是为准确翻译课外句 子服务的,所以选用的句子一定要有代有性。本题所选句子比较有代表性,涉及到了通假字、倒装句、词类活用等重要的知识点。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 “汉皆已得楚乎 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23、”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 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 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

24、俱惊,辟易数里。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 舣船待,谓项王曰: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且籍与江东于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 (选自史记 项羽本纪,有删节 ) 注: 赤泉侯:汉骑将杨喜,后封赤泉侯。 舣船;使船靠岸。 【小题 1】下列句子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 壁 垓下壁:营垒。 B骑能 属 者百余人耳。属:跟随 。 C此天下亡我,非战之 罪

25、 也。罪:过错。 D项王身亦 被 十余创。被:遭受。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均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汉军及诸侯兵围 之 数重顷之未发,太子迟 之 B于是项王 乃 悲歌慷慨 乃 不知有汉 C 以 故汉追及之樊将军 以 穷困来归丹 D项王 目 而 叱之夜缒 而 出 【小题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 力拔山兮气盖世 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A B C D 【小题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

26、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B为了证明 “天之亡我,非战之罪 ”,项羽奋起神威,斩将杀敌, 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C项羽带领骑兵,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八百余人,到阴陵时迷路,被一老农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及。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4】 C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项,壁:名词活用为动词, “修筑营垒 ”。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重要实词的含义的能力。 点评:本题所选的实词都是常见的,重要而且易错的词语。这

27、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识记和理解重要实词,识记课内重要实词可以为理解课外文言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题 2】 试题分析: A 项,代词,他; B 项,副词,于是 /副词,竟然; C 项,介词,因;B项,连词,表修饰。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重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点评:本题所选的虚词都是重要而且易混淆 的词语。例如 “而 ”表修饰的与表承接是最难区分的,例如 “夜缒而出 ”理解为表承接也说得通,但最好是表修饰,所以要从题目中其它选项来区分。本题可以让学生得到启示:文言虚词题要综合所有选项来选取最佳的选项。 【小题 3】 试题分析: 表现的是项羽的刚愎自用,不知悔改。 是正面写其勇猛善战。

28、是从侧面写其勇猛善战。所以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偏小, 明显与题干要求不符,而三个选项都包含了 ,用排除法很容易选出 D。所以本题的区分度不大。 【小题 4】 试题分析: 原文 “项王渡淮,骑 能属者百余人耳。 ”由此可见,渡过淮河后,只剩下一百多人了,与题目中 “剩下八百余人 ”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点评:本题错误点设置得很好,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是一个定语后置句,学生必须正确理解此句,才能正确判断选项是否正确。命题者抓住了重点和难点。 诗歌鉴赏 镜 子 艾 青 仅只是一个平面 / 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爱真实 /

29、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人 / 谁都能从它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酡颜 / 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 / 因为自己美 有人躲避它 / 因为它直率 甚至会有人 / 恨不得把 它打碎 【小题 1】下面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咏物的哲理小诗,阅读时可以感受到一种清晰的理性思辨力,因为这里面熔入了诗人艾青对人生的深切体验。 B诗人以简短的诗节构筑全篇,其中前六句从正面描述镜子的特征,后面八句则写镜子的遭遇。 C在诗人的目光里,镜子是很一般的物象,因此对镜子本身无需多费笔墨。 D有人从镜子身上找见了自己的美丽,从而喜欢它;有人不敢在它面前直视自己,躲避着自己的丑陋,甚至恼羞成怒, “恨不得把

30、它打碎 ”。 【小题 2】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世界是复杂的,镜子也许太天真了,但它却是认真的,一丝不苟地照出人生的美丑。 B诗中的镜子意象已不是一个具象物了,而是人类普遍认知的一个抽象物。 C诗人透过意象表层的 “一个平面 ”,看到了其 “深不可测 ”的本质,并且将意象提升到人类认知的普遍高度,使理性获得了超越。事实上,每个人都能从 “镜子 ”身上照见自己的所作所为,看到自己的灵魂。 D镜子一诗凝结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对事业的热爱,可谓匠心独具。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1】 试题分析:从诗歌 “仅只是一个平面 / 却又 是深不可测它最爱真实 /

31、决不隐瞒缺点它忠于寻找它的人 ”来看,它绝对不是一般的物象,这是因为,在诗人的目光里,镜子意象已从具体物象剥离出来,成为一种理性参照物。我们可以透过 “镜子 ”发现人世间的真假美丑。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重要意象的能力。 点评:中国诗歌讲究的含蓄,所以诗歌中的意象都是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不可能是无关轻重的事物。本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诗歌中的意象,从而正确分析诗歌的意象,尤其是意象的象征义。 【小题 2】 试题分析: D项 “对生活对事业的热爱 ”错误。本诗表达的主旨是:有人从它身上找见了自己 的美丽,从而喜欢它;有人不敢在它面前直视自己,躲避着自己的丑陋,甚至恼羞成怒, “恨不得把它打碎。

32、 ”世界是复杂的,镜子也许太天真了,但它却是认真的,一丝不苟地照出人生的美丑。重在 “镜子 ”认真的态度,而非对事业的热爱。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主旨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点评:现代诗歌虽然不是高考中的常见题,但现代诗歌也是最美的文学之一,所以学习、鉴赏一定数量的现代诗歌对提升自己的文学品位,增加一点诗意是有帮助的。本题的用意也在于此,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分,共 9分) 【 小题 1】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 【小题 2】又前而为歌曰: “ , ! ” 【小题 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小题 4】真的猛士, , 。这是怎样

33、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小题 5】 , ,发尽上指冠。 答案: 【小题 1】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小题 2】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小题 3】粪土当年万户侯 【小题 4】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小题 5】复为慷慨羽声 士皆 目 试题分析:注意易错字:漫溯、斑斓、萧、侯、惨淡、慷慨、羽声、 考点:本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 点评:本题选用三篇不在高考默写范围内的文章。虽说这几篇文章不在高考范围内,但都是名篇,让学生通过背诵默写,熟悉更多的名篇名句,增加自己的文学积淀还是相当有必要的。 作文 生命是一场美好的相遇。 钟子期遇见了俞伯牙,便有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 牛郎遇见了织女,留下的是一场魂牵梦萦的爱情,以及年年夏夜,在星空里再版又再版的永不褪色的神话。 感谢生命的因缘让我们有了这奇妙的相遇,请你以 “相遇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1 立意自定。 不少于 700字。 不得抄袭。 卷面整洁。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