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31617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对红楼梦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黛玉刚进贾府时宝玉对她的印象是 “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 B薛宝钗具有浓厚的封建意识,她一有机会就要劝贾宝玉学些应酬世务,讲些仕途经济,使宝玉越发反感,虽和宝玉结婚,却做了封建主义的牺牲品。 C红楼梦中,在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里,探春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但并无私弊之物。 D红楼梦第六十六回, “情小妹痴情归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门 ”中的情小妹是尤三姐,冷二

2、郎是柳湘莲。 E宝玉看到蔷薇架下龄官在地上划 “蔷 ”字产生恻隐之心;下起雨来,宝玉淋雨回家,众人不知是宝玉不给开门。宝玉生气,冒失地踢了前来开门的袭人一脚。 答案: A、 C 试题分析: A项,是众人对黛玉的印象,宝玉对黛玉的印象是 “两弯似蹙非蹙 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 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 C项,不是在 “怡红院 ”里,是在秋爽斋。 考点:本题考查阅读并理解名著名篇的能力。 点评:本题是一大亮点,通过考试的形式促使学生平时多阅读课外书籍,从而让语文教学回归到阅读的本位上,这也是新课程理

3、念的切实体现。 现代文阅读 谈中西爱情诗 朱光潜 各国诗都集中几种普通的题材,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伦。西方关于人伦的诗大半以恋爱为中心。中国诗言爱情的当然也很多,但是没有让爱情把其他人伦抹煞。朋友的交情和君臣恩谊在西方诗中几无位置,而 在中国诗中则为最常见的母题。把屈原杜甫一批大诗人的忠君爱国忧民的部分剔开,他们的精华便已剥丧大半,他们便不成其为伟大。友朋交谊在中国诗中尤其重要,赠答酬唱之作在许多诗集中占其大半。李杜的交谊古今传为美谈,他们的来往唱和的诗有很多的杰作。在西方诗人中像歌德和席勒,虽以交谊著,而他们的集中叙朋友乐趣的诗却不常见。 这并非说,中国诗人不能深于情,不过表现的方式不同。西方爱

4、情诗大半作于婚媾之前,所以称赞美貌,申诉爱慕者特多;中国爱情诗大半作于婚媾之后,所以最好的往往是惜别、怀念和悼亡。西诗最善于 “慕 ”,但丁的新生 是 “慕 ”的胜境。中国诗最善于 “怨 ”,迢迢牵牛星是 “怨 ”的胜境。中国诗亦有能 “慕 ”者,陶渊明的闲情赋是著例;但是末流之弊, “慕 ”每流于 “荡 ”,如西厢的 “惊艳 ”和 “酬韵 ”。西方诗亦有能 “怨 ”者,罗塞蒂的短诗是著例;但是末流之弊, “怨 ”每流于 “怨 ”,如拜伦的当我们分手时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所以是诗的一个很高的理想。 中西情诗词意往往有暗合处。赫芮克的劝少女绝似杜秋娘的金缕曲。但是通盘计算,中西诗风味大有

5、悬殊。大体说来,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 张胜,中诗以简隽胜。在西方情诗中,我们很难寻出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的境界;在中国情诗中,我们也很难寻出莎士比亚的当我拿你比夏天的境界。 通则都有特例。中诗虽较西诗委婉,但也有很直率的。大约国风、乐府中出自民间的情诗多自然流露。像 “愿为西北风,长逝入君怀 ” “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 ”之类如在欧洲情诗中出现,便难免贻讥大方,而在中诗中却不失其为美妙。西方受耶稣教的影响,言情诗对于肉的方面有一种 “特怖 ”,所以尽情吐露有一个分寸,过了那个分寸便落到低级趣味。 肉的 “特怖 ”令

6、西方诗 人讳言男女燕婉之私,但是西方人的肉的情欲是极强旺的,压抑势所不能,于是设法遮盖掩饰,许多爱情都因为要避免宗教道德意识的裁制,借化装来表现。弗洛伊德派心理学家曾经举过许多实例。但在中国,情形适得其反。不但与宗教道德意识相冲突的爱情可以赤裸裸地陈露,而且有许多本与男女无关的事情反而要托男女爱情的化装而出现。诗经中许多情诗据说是隐射国事的,我们倒很希望弗洛伊德派心理学家对此种事例下一转语。(有删减) 【小题 1】下列对中国爱情诗的认识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中国爱情诗大半作于婚姻之后,所以最 好的往往是惜别、怀念和悼亡。 B中国爱情诗最善于 “怨 ”, 也有能 “慕 ”者,

7、如陶渊明的闲情赋。 C中国爱情诗都是以委婉、微妙、简隽取胜,如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 D在中国与宗教道德意识相冲突的爱情,用诗表现时尽情吐露有一个分寸。 【小题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顶是 (3分 ) A中西诗都以人伦为最重要的题材,西方诗都以恋爱为中心,中方诗没有让爱情把其他人伦抹煞。 B中西诗人都能深于情,不过表现的方式不同,西诗最善于 “慕 ” ,中诗最善于 “怨 ”。 但中西情诗词意也有暗合处。 C “愿为西北风,长逝入君怀 ” 之类不能在欧洲情诗中出现的原因是,西方言情诗对于肉的方面有一种 “特怖 ”。 D中国诗中许多本与男女无关的事情反而要托男女

8、爱情的化装而出现,如诗经中许多情诗据说是隐射国事的。 【小题 3】请结合文本,简述西方爱情诗的特点。( 3分) 答: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西方爱情诗大半作于婚媾之前,所以称赞美貌,申诉爱慕者特多;西方爱情以直率、深刻、铺张取胜。(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D项,原文:但在中国,情形适得其反。不但 与宗教道德意识相冲突的爱情可以赤裸裸地陈露,而且有许多本与男女无关的事情反而要托男女爱情的化装而出现。所以 “尽情吐露有一个分寸 ”错,是可以赤裸裸地陈露。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 理解文章内容要求考生将题目内容与原文进行仔细

9、的比对,重点比对时间词、限制词、关联词、数量词等。本题只要关注 “但在中国,情形适得其反 ”这句话,就很容易判断了。 【小题 2】 试题分析: A项,原文:中国诗言爱情的当然也很多,但是没有让爱情把其他人伦抹煞。由此可见题中 “中方诗没有让爱情把其他人伦抹煞 ”错误,属于偷换概念,张冠李戴。 考点:本题考查概括并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点评:本类题型往往考查强加因果、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或然变必然、未然变已然等,本题考查的就是漏掉了 “中国诗 ”的限制词而造成偷换概念、张冠李戴的错误。 【小题 3】 试题分析:原文:( 1)西方爱情诗大半作于婚媾之前,所以称赞美貌,申诉爱慕者特多。中国爱情诗大半

10、作于婚媾之后,所以最好的往往是惜别、怀念和悼亡。( 2)西诗以直率胜,中 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张胜,中诗以简隽胜。从中西诗对比中就隐含了诗歌的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只要找到了答题区间,就能较容易地回答本题。另外本题有一个优点,将中西方诗歌的特点隐含在双方的对比之中。增加了学生理解难度,但只要认真阅读文本,研究题目,答题也并非难事。 中国式尊严 冯 华 近几年,大批富起来的中国游客蜂拥前往世界各地观光,你能在不同的陌生国度看到越来越多的中文警示牌:禁止随地吐痰、禁止随地大小便、禁止吸烟 这让我们这些能看懂中文的人真 有些无地自容。

11、如何在全世界面前保持尊严?我去吉隆坡读书的第一天就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来自各国的留学生 (比例最大的是中国人 )必须先通过一次语言水平测试,依据测试成绩确定入学等级。考试地点在一个大阶梯教室,学生们自由落座,由英语系两位老师监考。当其中一位深色皮肤、一口标准英式英语的 S小姐草草视察过座位布局后,忽然暂停发试卷,匆匆跑上讲台。 “请注意,所有中国学生不允许坐在相邻的座位! ”她大声宣布, “中国学生必须和其他国家的学生相邻而坐。 ” 很多学生英语水平差,没听懂她的话,交头接耳地打听。我听懂了,并且知道邻桌 的也是位中国学生,但是我没动。教室一片大乱,在 S 小姐的再三催促下,大部分中国学生都按

12、她的要求间隔开来落座了。 我身边的中国学生也要换开,我阻止了他。 “如果我们换位置,就证明我们的确有作弊的嫌疑。 ”我说, “反正我不换。 ”他也不换了。 S小姐很快走到我们面前。 “你们都是中国学生吧? ”她说, “请将座位换开。 ” 我坐在原地一动不动,心平气和地用英语回答她: “别国的学生不换,我也不会换。如果你因为我们是中国学生就认定我们会作弊,你可以一直站在我们身边监考。这总可以了吧? ” 她看了我几秒钟,没说什么,转身走开,宣布 考试开始。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一直能感觉到她刀子似的目光。她不时从我面前走过,我视若无睹。后来我提前完成试卷离场,并且顺利地通过了这次测试,直接进入专业课的

13、学习。 那天和几个中国同学在电梯里又碰到了这位 S小姐。 “祝贺你,你这次考得很好! ”她显然记住了我,态度热情,同时瞥了一眼电梯里另外几个中国学生,语速很快地补充说, “但很多中国学生必须从最低级别开始英语学习,并且那天的确抓到几位中国学生作弊。 ” 我承认我被她的态度刺激了,接下来我头脑一热,选择了她所教的一门功课作为专业课之一。为了维护尊严,我吃尽了苦头。每 次上她的课之前,至少要用足两小时做预习,查清所有生词,否则完全无法跟上她那语音标准但语速极快的讲课。那段时间,除了学校课程之外,我正在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并决定要以写作作为终身职业。我买了电脑,开始第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在小说写

14、到近一半时,我终于决定暂停学校课程,专心把小说写完。去办休学手续时,最令我踌躇的就是 S小姐的课,虽然有充足的理由,但仍有逃离的羞愧。 在办公室看到 S小姐,出乎我的意料,她非常温和坦诚地告诉我,她看到了我自入学以来付出的所有努力,也看到了我的每一点进步。 “如果你认为分数会给你目前 的学习造成过大的压力 ” 她非常诚恳地对我说,“以后的测试我可以不为你打分,直到你自己认为解脱困境为止,你觉得怎么样? ” 我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然后我告诉她,为了尽快完成我的小说,我必须休学半学期,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她显得非常惊讶,兴致勃勃地询问了小说的内容,并大加赞赏,直到我脸红为止。 “你为维护尊严所做的一

15、切 ” 她说, “我都明白,对不起,我为你骄傲! ” 最后这句话害得我差点儿掉下泪来。 【小题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 (5分 ) A小说开头部分写各种中文警示牌,说明很 多中国旅客在国外缺少尊严,为下文故事的发生提供背景,该部分在结构上也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B “我 ”通过测试之后,在电梯里和 S小姐相遇,她对 “我 ”补充说的话是想表明自己之前的做法是有道理的。 C虽有充足的理由暂停课程,但 “我 ”仍感到羞愧,原因是自己暂停学业,有知难而退的嫌疑,有损尊严。 D文章结尾说 “我差点儿掉下泪来 ”,这泪里既有 “我 ”通过努力获得尊严的欣慰,也有对

16、S小姐给予 “我 ”理解和鼓励的感动。 E文章开头写 S小姐对中国学生的偏见,要求中国学生必须和其他国家的学生隔开,而后来却对 “我 ”大加赞赏,可见, S小姐是个虚伪的人。 【小题 2】小说中的 “我 ”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4分 ) 【小题 3】小说为什么以 “中国式尊严 ”为题?这篇小说给你怎样的启示? (6分 ) 答案: 【小题 1】 A、 E 【小题 2】 有主见和魄力: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不随波逐流;无论是换座还是中止学业写小说都表现出我的主见和魄力。 自尊心强:在有损于中国人尊严的情形面前,据理力争,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 刻苦勤奋:能够为自己的选择付出努力。(答对一点

17、得 2分,两点得 4分;只写性格,没有举出实例分析,只得一半分数。) 【小题 3】标题:作者以 “中国式尊严 ”为题,意在强调尊严对于那些早已失去尊严的中国人的重要,从而使小说主题更突出,且更能激发读者的共鸣。 (2分 )启示: 一个人的尊严是要靠不甘落后、坚韧不拔的精神来维护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尊严更是如此。 尊严不是别人给的,要通过自己的坚持、完善自我、强大自我才能赢得。 (答出一点即可, 4分 )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项,小说的开头部分是小说的序幕部分,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推动情节发展 ”分析失当; E项分析 “S小姐是个虚伪的人 ”,过于武断。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

18、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点评:本题的亮点在于五个选项涉及的知识点很丰富,有表达技巧、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这使得考查的点更丰富,考查的内容更深入,有助于考生全面理解文章内容。 【小题 2】 试题分析:小说主要写了 “我 ”三件事:坚持不换座位,坚决选 S小姐的课,休学写小说。分析人物的形象要从情节、环境、人物自身的言行举止等方面分析,本题主要情节方面分析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分析人物形像,概括人物特点的能力。 点评:分析人物形象既要概括人物的性格、社会地位,也要分析其现实意义。本题很好的把握了这一点,即从小说人物身上折射出来的社会意义。考生平时阅读时要有意识地注重小说人物的社会意义。

19、【小题 3】 试题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主要以下几点: 1.吸引读者关注一篇好文章的题目要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让读者看了你的题目会产生遐想,随之饶有兴趣地看下去。 2.文章主旨的归纳文章的题目要归纳出文章的主旨,这样才能让别人一目了然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文章的线索有的文章,是以文章中最能体现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道理的东西来作为文章 的题目,读者看完题目后,对文章中的这样东西就会特别关注。 本文的标题很明显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主旨 尊严。第二问启示,只要学生把握了文章的中心应该不难了。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和探究的能力。 点评:这是考查 “标题的作用 ”的变式题,比简单地问 “标题有何

20、作用 ”更灵活些。另外本题将作用题与探究题放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先理清思路,再答题,这对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也有帮助。 文言文阅读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 摇瑁 旁逑嗬唷赣讯乓准虺浦 唬骸按送跏先 槭饕病!辈 晡醇肮冢 乃鼐偌暗凇 獬酰 桡谏稀跺酚味 浪獭贰倍 荚烨 睿 稚稀肚 钏獭贰嫱跸臀牌涿 傥 娓 拮 醢 刂 钔醵芳 惺海 肺 断 跫摹贰咦诶乐 唬骸熬荽耸墙还怪 !奔慈粘獠 涣钊敫 弥 闺街莶尉 br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 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交趾

21、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 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 。行俭曰: “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 ”果如其言。 (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 “四杰 ”。炯闻之,谓人曰: “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当时议者,亦以为然。 其后崔融、李峤、张说俱重四杰之文。崔融曰: “王勃文章宏逸,有绝尘之迹,固非常流所及。炯与照邻可以企之,盈川之言信矣! ”说曰: “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 耻居王后 ,信

22、然; 愧在卢前 ,谦也。 ” (选自旧唐书) 【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勃年未及 冠 冠:古代的一种礼仪 B勃往交趾 省 父 省:探望 C 坐 勃左迁交趾令坐:因为 D 耻居王后 , 信 然 信:相信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王勃 “浮躁浅露 ”的一组是( ) (3分 ) 诣阙上宸游东岳颂 勃戏为檄英王鸡文 勃恃才傲物 乃杀达以塞口 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王勃六岁时就才情过人,与其兄王 遥 璨呕 嗟薄值苋 宋 盖椎呐笥讯乓准蛩 奚汀

23、B裴行俭认为王勃能善终就是幸运,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三人必当显赫富贵,职位应该会达到长官之首。 C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时 “四杰 ”。但对于他们的排位先后,杨炯很有意见,并不心服口服。 D从崔融、张说等人对王勃的评语中可以看出,历来 ”初唐四杰 ”的排序并非公允,杨炯的文采不逊于王勃。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 3分) 译文: 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 3分) 译文: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B 【小题 4】 王勃自倚仗自己有才能而看不起别人,被同僚嫉恨。(得分点 “恃、

24、傲、为 ”3 分) 士人想走得长远,应以器量见识为先而以文才为后。 (得分点 “致、先 /后、器识 ”3 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D 项,信:确实。文中的 “信然 ”是 “确实这样 ”之义。祭十二郎文中有 “其信然耶?其传之非其真耶? ”即此义。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实词含义的能力。 点评:本题与课内知识联系得很紧密, “信然 ”一词与祭十二郎文中有 “其信然耶?其传之非其真耶? ”中的 “信然 ”意义完全一样,这有利于考查知识迁移的能力。 【小题 2】 试题分析: 体现他的才华。 是杨炯的话。 考点:本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点评:本题比较规范,题干 “浮躁浅露 ”限制了答题区间

25、,但在同一区间内,也有不能表现 “浮躁浅露 ”这一点的内容,而且学生对 “浅露 ”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选项内容既有非区间内的内容,又有区间内不能体现 “浮躁浅露 ”的内容,有一定的迷惑性,是一 道较好的考查学生能力的题。 【小题 3】 试题分析:原文: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可见,是李敬玄认为他们四人必当显贵。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本题在原文上有选择性的设置了一个小陷阱,将李敬玄的话说成是裴行俭的话,属于张冠李戴,其它没牵涉到更多的方面,所以难度不大。符合考纲中 “浅易 ”的要求。 【小题 4】 试题分析:注意关键词: 恃:倚仗。傲:看不起(

26、别人), “傲 ”带宾语,所以应为动词。为 所 :被。 致远:走得长远。器识:器量见识。先 /后:以 为先 /后。 考 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的能力。 点评:本题句子选得较好,知识点与教材和日常生活用语联系得很紧。 “恃才傲物 ”“致远 ”是常用词语; “先器识而后文艺 ”与岳阳楼记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用法一致。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6分)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端居:闲居。 素秋:秋天的代称。 【小题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 “敌 ”

27、可否换成 “对 ”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2 分 ) 答: 【小题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4 分) 答: 答案: 【小题 1】不能换成 “对 ”或其它词。用 “敌 ”字不仅突出 “空床 ”与 “素秋 ”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 “素秋 ”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2分) 如果认为用 “对 ”或其它词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小题 2】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 “青苔 ”、 “虹树 ”以及 “雨 ”景、 “月 ”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

28、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4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理解本题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诗歌的前两句写在外的游子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宵醒后寂寥凄寒的感受。所以 “敌素秋 ”就有了诗人排斥、抵制 “素秋 ”的情感,而 “对 ”则没有。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点评:本题是一道炼字题的变式题,这种 考试形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区分重要词语的细微差别,从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使用优美语言的能力。 【小题 2】 试题分析:诗的后两句写青苔、红树在月夜雨中显得那么寂寥、忧愁。这是很典型号的借景抒

29、情,借写青苔、红树来写自己。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点评:这是一道诗歌鉴赏的常规题,但是本题两句在表达技巧上还有更多的点来答题,如拟人的手法,互文的手法等。命题者应该鼓励考生多角度答题。 语言表达 请你将以下这个长句改成三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 。( 3分) 长句: “山寨 ”是涉及手机、游戏机、汽车等不同领域进而发展到文化领域的具有仿造性、快速性、平民化、低成本、高回报的特点的一种产业现象。 短句: 答案:示例 “山寨 ”是一种产业现象。 “山寨 ”涉及手机、游戏机、汽车等不同领域进而发展到文化领域。 “山寨 ”具有仿造性、快速化、

30、平民化、低成本、高回报的特征。(一句 1 分,满分 3分) 试题分析:本题是将长句变换成短句,解答这种题首先要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再将句子的主干组成一个短句,将句子的定语或状语组成若干个短句。 考点:本题 考查语言运用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点评:长句变短句、短句变长句的考试形式是最能考查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生必须弄清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并且能够组织通顺的语言。个人认为这种题可以推广。 下面是一副赞颂诸葛亮的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3分) 上联: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授;

31、 下联内容(已被打乱):八阵名成,两川福被,十倍荷褒荣,三分功定属元勋,所合精锐四方。 下联调整为: 答案: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 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3分) 试题分析:答这类题不难,首先从字数上确定对应的分句,然后从词性、意义、平仄上仔细对照,就可得出正确答案:了。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与应用的能力。 点评:本题有两大特色:一、选取了一个考生相当熟悉的历史人物,让不至于感到陌生。二、为对联排序,对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引领作用。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 2015年第八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将在我省福州市举办。 城运会既能反应一个城市体育运动发展水平,就

32、能展示一个地区社会综合实力。 体育也是一种生产力,可以产 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都让当地城市面貌有了 的发展。 全国大型体育运动会落户福州,是福州新一轮发展的( q) 机,必将促进我市双文明建设获得大丰收。 全市人民闻讯 ,无不欢欣鼓舞,精神振奋。 ( 1)第 句横线处,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 1分) ( 2)在 句横线处填写一个合适的成语 ( 1分) ( 3)本段文字有两处语病,指出并改正。 序号 ,修改意见 ( 2分) 序号 ,修改意见 ( 2分) 答案:( 1)契 ( 1分) ( 2)突飞猛进 ( 1分) ( 3)序号 ,修改意见: “就 ” 改

33、为 “也 ” ( 2分) 序号 ,修改意见: 删去 “上海世博会 ” ( 2分) 试题分析:两处语病,第一处是关联词搭配不当。第二处是不合逻辑, “世博会 ”不属于体育运动会。其它几处容易。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与应用的能力。 点评:这是一道全新的题,一个语段综合了多个考查点,是真正的考查学生能力的题,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真正体现了语文的功能。 名著导读 简答题( 5分)(任选一题) 【小题 1】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宝玉便伸手先将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 ”橱门开了,拿 出一本册来,揭开一看,只见这首页上画着一幅画,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墨 迦

34、镜穆 轿谠谱俏矶 选:笥屑感凶旨 吹氖牵忽 履逊辏 试埔咨 谋忍旄撸 砦 录 缌髁榍烧腥嗽埂儇捕嘁蚧侔 嗲楣 涌涨睢 红楼梦第五回 ) 这说的是哪一位女子?她的 “灵巧 ”最突出表现在哪件事上?她最终是什么结局? 【小题 2】王熙凤生病,王夫人委托探春等人代行管家之责。在此期间,探春因为什么事与赵姨娘发生争执?后来又推行了哪些 “兴利除弊 ”之事?请简述。 答: 答案: 【小题 1】晴雯( 1分)宝玉的雀金裘被烧了一个洞,晴 雯在病中连夜织补,将雀金裘补得不露痕迹。 (2分 )晴雯因在抄检大观园时顶撞了王善保家的,被毁谤而逐出贾府,病死在兄长家。 (2分 )(5分 ) 【小题 2】 赵姨娘的兄

35、弟去世,探春依照往例赏银, 引发赵姨娘的不满,因此发生争执。 探春取消宝玉、贾环、贾兰三人上学的点心、纸笔费用, 免去了每个姑娘每月的头油脂粉费, 将大观园里的田地、苗圃、花木等包给专人管理。(一点 1分) (5分 ) 【小题 1】 试题分析:晴雯是很有特点的奴仆,她自尊、自重,她身为奴才但绝无奴性,她顶撞宝玉,绝不向王夫人低头,所以最终被逐而凄然死去。曹雪芹 给她的判词是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晴雯撕扇、晴雯补裘、晴雯的悲惨结局,都体现了她的这些特点。 【小题 2】 试题分析:探春管家,探春改革都是红楼梦中很著名的情节,其中探春顶撞赵姨娘的情节最能体现探春作为封建家族大小姐的身份。她的那

36、一句 “她只管这么想,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 ”充分体现了她潜意识里浓厚的主子情节,以及因自己为庶出因自卑而生的强烈自尊。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了解文学名著的能力。 点评:作为期中考试题,重点考查一部文学名著很针对性,不至于让学生顾此失彼。不过可以在题型上有点变 化,仅仅是概括情节过于死板,是否可以从人物、环境待方面作一点探索。 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 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 宪问) 子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 里仁)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也

37、。 (孟子 梁惠王上) 【注】 久要:长久处于穷困中。 【小题 1】根据 选段,概括孔子的义利观。( 2分) 答: 【小题 2】结合 选段,简析孟子反对 “后义而先利 ”的原因,并谈谈孟子义利观 的现实意义。( 4分) 答: 答案: 【小题 1】 见利思义,重义轻利; ( 1 分) 重义方能成仁(或 “重义方能成为君子 ”)。 ( 1 分) 【小题 2】 因为 “先利后义 ”,就容易放纵贪欲 (2 分) 要点提示孟子的“义利观 ”启示我们:要行义以求利,通过做合乎 道义 ”的事,来获得正当的利益;不可利欲熏心、见利忘义,从政者不能滥用职权,经商者不可巧取豪夺 各行各业都应坚守道德的底线 .(

38、2 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的大意是:如今完美的人见到利益能想到道义,面临危难能付出生命,长期处于贫困之中也不忘记平素的诺言。 的大意是:君子但知公义,小人但知私利。综合这两的含义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文化经典题比较难,首先是文意的理解学生有难度,所以应有适当的注解,减轻学生的阅读难度。其次,文段思想的理解更难,最好选择关系较紧的文段,否则学生很难下手。本题的文段理解难度较大,但两个材料的联系还是挺紧密的。 【小题 2】 试题分析: 的大意是:如果以道义为后却以利益为先,不夺得国君 的地位不会满足。从来没有讲 “仁 ”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从来没

39、有讲义的人却不顾君王的。由此可得出结论:先利后义的人就会逐利。然后就此谈自己的启示。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及探究的能力。 点评:本题将文化经典、理解文意、探究三个知识点放在一起考查,难度较大,但能充分考查学生的能力,一套题有一道这样的题,还是能体现考试的选拔功能。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7分) 【小题 1】三径就荒, 。 【小题 2】寓形宇内复几时? ? 【小题 3】依南窗以寄傲, 。 【小题 4】渔舟唱晚, 。 【小题 5】 ,穷岛屿之 萦回 【小题 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小题 7】 ,报养刘之日短也。 答案: 【小题 1】松菊犹存 【小题 2】曷不委心任去

40、留 【小题 3】审容膝之易安 【小题 4】响穷彭蠡之滨 【小题 5】鹤汀凫渚 【小题 6】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小题 7】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试题分析:注意易错字:犹(易误写为 “尤 ”)、曷(易误写为 “何 ”)、蠡、汀、凫、渚、僮。 考点:本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 点评:本题最的特点是难写字多,所以提醒学生在平时的积累中一定要正确书写,特别是对难写字,不能有畏难情绪和侥幸心理。 作文 从前有户人家,主人每天提着水桶到几里外的井里打水。他用的两个水桶,一个完好无损,另一个却有一条裂缝,每次即使把水盛满,回到家里也只有半桶水了。这只有缺陷的水桶为此常常闷闷不乐,有一天,它终于对主人说: “

41、我感到非常过意不去,每天你打水都要从我身上漏掉一半,害得你要多走几趟。你不如换一个新桶,把我扔掉吧。 ”主人没说什么,只是在下次打水时让水桶留意它们走过的小路:只见沿路开遍了美丽的鲜花! 主人告诉这只水桶,就是因为它会漏水,所以特地在路边撒下花种,这样有裂缝的水桶反而成了最方便也最有效的灌溉工具! 要求全面理解 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写一篇不要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略 试题分析:分析材料可得,本题其实是一道常见的话题作文,即 “缺陷也能创造美 ”,然后往这个思路上去分析:所谓 “缺陷 ”是指欠缺或不够完备的地方。由“缺

42、陷 ”可以联想到的东西很多,因此,只要确定一个自己最能驾驭的主题即可。比如,可以从 “要坦率地对待缺陷 ”、 “缺陷也能创造美 ”等角度来立意。也可从对 “缺陷 ”认识的角度来立意: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完善都是相对的,一个人总会有他的缺陷;在一 个人身上,突出的优势与突出的缺陷常常是并存的;心理的缺陷可能更可怕。例如自卑、仇视他人、自私自利等;只有了解自己的不足与缺陷,知己知彼,才可能成功;艺术上也有一种缺陷美,如断臂的维娜斯、红楼梦中湘云的 “咬舌 ”等等。 也可以从如何对待 “缺陷 ”的角度来立意:缺陷促使人加倍奋斗,使缺陷成为优势;要学会扬长避短 (“缺陷 ”);用人要用人之长,不能光盯着 “缺陷 ”不放;等等。 至于文体,本题已要求写成议论文,本题也适合于写议论文。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与应用的能力。 点评:本题所选的观点很好,贴近学生的生活 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本观点对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缺陷,提高自信心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既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也体现了高考的教化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