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届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高三适应性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 咋 ( zh)呼清 癯 ( q)三 棱 (lng)锥罪行 累 (li)累 B瓜 蔓 ( wn) 叶 ( xi)韵 涮 ( shun)羊肉 斗 ( du)转星移 C眩 晕 ( yn) 稔 ( rn)知洋 绉 (zhu)裙 毋 (w)庸置疑 D 饕 (to)餮 抹 ( m)墙 槲 (h)寄生刀耕火 种 ( zhng) 答案: B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黑木耳、糯米做成粥吃,有降肥减压的作用。 / 避免日晒雨淋,珍惜自家坐驾。 / 浮于表面的寒暄,暗含讥讽的攀比,让回乡者恐慌莫
2、名。(生活信息) B印度是现阶段俄罗斯最大的武器装备客户,也被俄罗斯看作是牵制中国的法码。 / 冰激凌,美丽而美味,一旦开始融化,口糊、手黏,让人狼狈不堪。(摘自新浪网) C颓靡生活、怪异发型、夸张文身似乎成了调酒师的特定符号。 / 无忧无虑的童年仿佛稍纵即逝。 / 中国将向阿富汗提供不符加任何条件的支持和援助。 /(摘自报刊) D哈根达斯店现场互动气氛热烈,高潮迭起,为来宾们奉上了一场视觉和味觉的盛宴。 / 锻炼身体,焕发精神,缓解心理压力。 / 战士们视死如归,表现出了大义凛然的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摘自读者)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组是 A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3、中方 敦促 菲方切实尊重中国的领土主权,不再采取任何使事态扩大化、复杂化的行动,并坚持通过外交渠道解决分歧,恢复黄岩岛的和平安宁。 B中国游客出门上路,犹如从鸟笼里释放出来的晨鸟,心情亢奋,鸡毛蒜皮的小事,看见了就 呼幺喝六 ,哗哗哗急于与同行者分享。 C为人民服务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准则。老百姓哪里有难处,干部就应深入基层 ,时时为百姓着想, 哪壶不开提哪壶 ,对症下药,切实帮助百姓解决各种难题。 D离奇 “失踪 ”、领空饷、代表澳大利亚参赛,当 “黄穗事件 ”闹得 纷纷扬扬 之时,身处风口浪尖的黄穗昨日也终于打破沉默,发表了个人声明,自己将选择反击,揭开谎言。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4、的一项是 A奥地利的一项研究发现宠物主的身份有助于增加社会接触,增加邻里间的交往 (比如邻居之间在遛狗的时间会聊聊天 ),甚至于邻里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B 2012年 5月 3日,第四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拉开了帷幕,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机制已经被舆论看作是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探索相处之道、共谋合作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平台。 C曾在大都市奋斗打拼过的客栈老板们,之所以留在云南丽江,是因为贪图舒适的空气和干净的气候,厌倦了上班的快节奏,想要一份自由与洒脱。 D如今全世界的人都在为林书豪这个小伙子狂欢,我们沉浸在他人成功的喜悦里,洗刷各种加诸在自己身上的不平等,仿佛成功的不仅是林书豪,而且是依然生活
5、在底层的你、我、他。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0分) 白 狼 沈石溪 当寨子里接二连三地发生羊羔神秘失踪的事件后,有经验的猎人断定附近一定出现了狼,黑狼 !于是,寨子里组织了一支捕猎队进山追剿。几天后,嗅觉灵敏的猎狗把我们引进戛洛山一个隐秘的石洞里,我们打开手电,发现洞里有一只黄毛狼崽子,还没满月,刚刚会蹒跚行走。没见母黑狼的踪影,估计是外出觅食了。 “这家伙长大后也是一个偷羊贼 !”村长说着,抽出长刀就要往狼崽子的脖颈上砍。 老猎人波农丁一把拦住村长说: “母狼回来后看到狼崽子被杀,没了牵挂,也没了顾忌,就会嗅着气味找到我们寨子进行疯狂报复的。 ” “那该怎
6、么办 ”我问。 “最好的办法是把狼崽子的四条腿弄断。这样一来,母狼既舍不得扔掉残废的狼崽子, 又不敢再继续待在这片给它带来灾难的土地就会叼着这只狼崽子远走他乡。 ” “不行不行, ”村长断然否定, “这样做我们这儿倒是安宁了,可其他寨子的牛羊又会遭殃,我们怎么能把祸水乱泼呢 ”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把这只狼崽子带回寨子当做 人 质,不愁母狼不来送死。 ”波农丁胸有成竹地说。 于是,我们用麻绳套住狼崽子的脖子,拴在村外石灰窑旁的一根木桩上。四周是一片开阔地,便于观察和射击。捕猎队两人一组,握着上了膛的猎枪,趴在距狼 崽子约 20米远的石灰窑顶上,白天黑夜轮流值班。 第三天下半夜,轮到我和波农丁值
7、班了。据前面那些猎人说,前两天夜里,母狼都曾光临过石灰窑,但都在离木桩约 200米远的树林里徘徊嗥叫,没敢踏入开阔地来。我和波农丁爬到石灰窑顶,正当这时,天上一块厚厚的乌云遮住了月亮,明亮的月夜转眼间变得漆黑一片,我们看见母狼闷声不响地突然从树林里蹿出来,疾风似的奔向拴着狼崽子的木桩。但就在它快接近木桩时,那块乌云被风吹开,大地重新被月亮照得如同白昼,我和波农丁发现情况不妙,赶紧朝母狼开了两枪。虽然在慌乱中未能射中,但母狼却被枪声震 住,转身逃回了树林。波农丁强调说,他看得清清楚楚,那是一只毛色灰黑的母狼,两只眼睛就像绿灯笼。 木桩旁边,狼崽子有气无力地哀叫着。 几天来,我们只喂它喝了一些米汤
8、,小家伙现在已经瘦得皮包骨头,快饿死了。 我趴在石灰窑顶上,不时地仰望天空。 夜空越来越晴朗,看不见大块大块的云朵, 鸡叫二遍时,启明星升起来了 。我放下猎枪,疲倦地打了个哈欠。 “别大意,狼崽子快要死了,今夜母狼无论如何会来救它的。 ”波农丁说。 “它不会那么傻,白白来送死。 ”我说。正说着,我们突然听见石灰窑下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波农丁和我立刻把枪口对 准发出响动的角落,手指紧扣着扳机。一会儿,石灰窑的阴影下钻出一条白狗来。月光下,我们看得清清楚楚,确实是一条毛色雪白的狗,白得没有一丝杂质。波农丁放下枪,嘟囔道: “谁家的狗三更半夜跑出来捣乱 !” 我也再次放下猎枪,把头枕在臂弯上,想打个
9、瞌睡。白狗从我们的眼皮子底下不紧不慢地向木桩跑去。 “嘘,嘘,滚开,别过去 !”波农丁挥手驱赶白狗。 白狗扭过头来望了波农丁一眼,仍小跑着靠近木桩。在它回头一瞥的时候,我觉得脸上被两道绿莹莹的寒光扫过,忍不住打了个寒噤。我从没见过如此凶恶的狗眼。我想把这个不祥的感觉告诉身边的 波农丁,又怕他嘲笑我胆小如鼠,便将快到舌尖的话又咽进了肚里。 白狗来到木桩边,低着脑袋忙活起来。因为它背对着我们,所以我们看不见它究竟在干什么。但狼崽子却奇怪地停止了哀叫。 “妈的,难道是大白狗把狼崽子咬死了 ”波农丁放下猎枪,跳下石灰窑,扯了根树枝, “老子打断它的狗腿,打烂它的狗嘴 !” 波农丁奔到木桩前,突然恐怖地
10、大叫起来: “它在咬麻绳,狼崽子在吃它的奶,它不是狗,是狼 !快,快开枪 !” 我头皮发麻,赶紧端起猎枪瞄准,嘿,惊慌失措的波农丁也在我的准星里呢,我总不能连人带狼一起送上西天吧 !好不容易让波农丁闪到 了一边,那白狗,不,那白狼已咬断麻绳,叼着狼崽子飞也似的逃进了树林。 “明明是匹黑狼,怎么突然间变得一身白了呢 ”波农丁大惑不解地问。 是啊,只听说过北极有白狼,滇南一带的狼不是黑的就是黄的,从没听说过有白的 ! 我和波农丁拿着手电,在木桩前的草地上照了照,只见草叶上铺了一层石灰,我们这才解开了黑狼变白的奥秘。原来,母狼钻进石灰窑,蹭了一身的生石灰,乔装打扮,化装成一条狗。真是一只 的母狼 !
11、 (本文有删改) (原载微型小说选刊 2012年第 2期 ) 【小题 1】把握整篇小说,把最后的一句话补写完整。( 2分) 【小题 2】前后照应(即前面伏笔,后面交代)是小说常见的技法,请找出文中的两个例子,简析这种方法的作用。( 4分) 【小题 3】作者为什么用不少的篇幅写村长、老猎人波农丁和 “我 ”如何处置狼崽、引出母狼? ( 4分) 【小题 4】赏析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5分) 【小题 5】有人说小说黑狼变白狗的情节安排不合理,你的看法怎样?请结合作品分析( 5分) 答案: 【小题 1】勇敢而绝顶聪明(也可包括爱心、母爱)。(共 2分,一个要点得 1分) 【小题 1】 “两只眼睛就像
12、绿灯笼 ”与 “我觉得脸上被两道绿莹莹的寒光扫过 ”相照应, “拴在村外石 灰窑旁的一根木桩上 ”、 “石灰窑的阴影下钻出一条白狗来 ” 和“母狼钻进石灰窑,蹭了一身的生石灰,乔装打扮,化装成一条狗 ”相照应。 作用: 前呼后应,使小说结构更加严谨。 使小说的故事更显真实,情节合乎生活逻辑。 使读者不会顿生突兀之感。 【小题 1】 运用对比(或衬托)手法,三人密谋策划与下文黑狼化装成白狗救出孩子形成对比。 突出黑母狼的聪明。 增强小说讽刺的力量,深化小说的主旨。 使狼的形象更丰满。 【小题 1】 渲染了夜空晴朗明晰的特征,意味着母狼作案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烘托出人们麻痹大意、疲惫不堪的感觉。
1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母狼救出孩子的情节蓄势,增强了故事出人意料之感。 【小题 1】 符合小说情节发展的逻辑,前文写到母狼能够利用天气变化救狼崽,为此情节作好铺垫。 能使小说的母狼形象更加丰满,突出母狼的勇敢机智。 符合小说虚构的艺术特点,这一情节更能显示艺术的真实性。 更能突出主题,讽刺了人类自以为是的愚蠢可笑,体现了人类要尊重自然和生命的内涵。 【小题 1】把最后的一句话补写完整,是在变相的考查人物形象的特征。结合全文可知这是一只勇敢而绝顶聪明(也可包括爱心、母爱)的母狼。 【小题 1】此题考查前后照应 的技法,答此题要先举出两个例子,再谈它的作用,共 4分,举例和作用各占 2分,作用
14、答对一个要点得 1分 【小题 1】能涉及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母爱等主题且分析合情合理的,即可酌情给分 【小题 1】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赏析,可从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形象,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三个角度答题。 【小题 1】此题考查情节的安排合理有否,结合文本的倾向可知合理,再来分析这样安排的作用,写出三点得 4分,语言组织 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9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世界联系的加强,人际交流空间日益扩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 流也更加频繁。然而,文化的差异性,特别是文化传统差异、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差异、宗教信仰差异以及对文化意义符号系统、社会关系及其重要性的不同理解等,往往引
15、发国际传播中的文化 “敏感性 ”和传播 “排异性 ”问题,造成国际传播的文化困境,如文化焦虑与文化冲突等。为了减少、改变这种 “敏感性 ”和 “排异性 ”,我们需要转换传播模式,注重从最具基础性和根本性的交流入手,即通过日常生活化的交流与互动 (日常生活传播化 ),凝聚共有的 “文化记忆 ”,加深相互了解,培育彼此认同,并以 “传播日常生活化 ”的方式尽量减少异质文化间的直接碰撞,达到潜 移默化的 “梯度 ”文化涵化之目的,从而在世界 “观念市场 ”中构建植根于民众的积极的国家形象和涉华国际舆论。 所谓 “软传播 ”,是相对于 “硬传播 ”而言的。 “硬传播 ”主要是指大众新闻媒介每日每时进行
16、的新闻报道、时事评论、政治宣传等传播,其带有比较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政治色彩和宗教色彩。 “软传播 ”则是尽量弱化甚至彻底消除传播中的意识形态、政治与宗教色彩,寻求传播中的 “去政治化 ”。对此,本人认为, “软传播 ”主要是将某些生硬、刻板的传播方式予以 “软化 ”,将传播的信息予以生活化和情景化,重视表达方式的情感与理性诉求的双重协 调,注重传播内容的亲和力、震撼力以及鲜活性、新颖性,特别是将某些政治色彩较浓的、容易受到受众自我心理防线隔离的信息通过受众在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予以传播。通过日常化、平民化的表达,化 “硬传播 ”于日常生活之中,实现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外到内、由边缘
17、到中心的 “梯度 ”文化涵化的目的,这便是 “传播日常生活化 ”的实质之所在。可见, “传播日常生活化 ”是 “日常生活传播化 ”的另一面:前者主要着眼于实现传播方式的转变,变 “硬传播 ”为 “软传播 ”,而后者重在实现传播内容的拓展,将人们的日常生活纳入传播范围之中。 近年来 的一些实证调查也显示,我们历来重视的以一些国粹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符号,由于高度语境化,在国际传播中造成理解上的困难,难以在其他文化体系的民众中产生较好影响。此所谓 “高度语境 ”,即所传播的信息并不是明晰地在当前 “讯息 ”中表现出来,而是需要结合语境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理解的传播环境。这说明,只有不断了解、熟悉传播对象的
18、民族性格、思想情况和生活方式等,并深入其日常生活之中进行传播,才是国际传播的第一要件。因此,在国际传播中,基于构建积极国家形象和涉华国际舆论的考虑,需要加强 “软传播 ”的力度,发挥日常生活的 “甜化效应 ”, “从日常生活中来,到日常生活中去 ”,让国际公众能 “触摸到、感知到 ”,在日常生活化的 “和风细雨 ”之中实现异质文化间的交流与互动。 选自国际传播中的文化困境与传播模式转换(新华文摘 2012年第5期) 【小题 1】下列对 “软传播 ”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软传播 ”是一种传播模式,着眼于寻求传播中的 “去政治化 ” ,旨在减少、改变文化 “敏感性 ”和传播 “排异性 ”。 B
19、“软传播 ”是将传播的信息予以生活化和情景化,注重传播内容的亲和力、震撼力以及鲜活性、新颖性。 C “软传播 ”重视表达方式的情感与理性诉求的双 重协调,在日常生活化的 “和风细雨 ”之中实现异质文化间的交流与互动。 D “软传播 ”是为了实现传播内容的拓展,在新闻报道、政治宣传等传播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日常生活化的传播。 【小题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化的差异性,往往引发国际传播中的文化 “敏感性 ”和传播 “排异性 ”问题,造成国际传播的文化困境,如文化焦虑与文化冲突等。 B “硬传播 ”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政治色彩与宗教色彩,所以生硬而刻板,在国际传播当中不利于异质文
20、化间的交流与互动。 C由于高度语境化,许多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国粹,在国际传播中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所以一直为其他文化体系中的民众所拒绝排斥。 D加强国际传播力度,发挥日常生活的甜度效应,有利于构建植根于民众的积极的国家形象和涉华国际舆论。 【小题 3】 “龙 ”是中华文化图腾,深受国人的喜爱与崇拜,右图是 2012年的中国龙年邮票,有西方人认为这条龙 “面目狰狞,凶神恶煞 ”,并因此误解中国龙文化与中国人的性格。用文中内容,谈谈如何向异国人士传播中国文化。 (不超过 80字, 3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C 【小题 1】 采 取日常化、平民化的表达,运用受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
21、,促成 “传播日常生活化 ”。 不断了解、熟悉传播对象的民族性格、思想情况和生活方式,深入其日常生活之中进行传播。 【小题 1】 “新闻报道、政治宣传等传播方式 ”属于 “硬传播 ”。 【小题 1】 “所以一直为其他文化体系中的民众所拒绝排斥 ”与原文的 “难以在其他文化体系的民众中产生较好影响 ”不符。 【小题 1】注意要求中的 “向异国人士传播中国文化 ”,要让外国人懂得,并宣传民族的魅力。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5分) 子曰: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
22、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 (论语)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老子第二章 ) 【小题 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孔子和老子什么样的治国之道。( 2 分) 孔子: 老子 【小题 2】孔子认为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你认为 “庶人不议 ”是指 “庶人不敢议 ”还是 “庶人无可议 ”。请作比较评析。 ( 3分) 答案: 【小题 1】孔子:以礼(德)治国。老子:无为而治。 【小题 1】应是庶人无可议。因为天下有道,天下太平,政权稳定,百姓相安无事,无所指摘。所以庶人没有什么可以议论的,当然,就是 “议 ”也是提
23、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使社会更加美好。如果是 “庶人不敢议 ”,这样的社会实行的是暴政,百姓敢怒而不敢言,正如孔子所说 “天下无道 ”。 【小题 1】结合文段可知孔子:以礼(德)治国,老子:无为而治。 【小题 1】此题为评析题,有两种观点,孔子认为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而你认为 “庶人不议 ”是指 “庶人不敢议 ”还是 “庶人无 可议 ”,进行评析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 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 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
24、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 “阅江 ”云。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夫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见江汉之 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 之严固,必曰 : “此朕栉风沐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 ”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 “此朕德绥威服,延及内外之所及也。 ”四陲之远,益思有以柔之 。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 之勤,必曰: “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
25、也。 ”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思,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止阅夫长江而已哉!彼临春、结绮,非不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不过乐 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不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 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 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 有登斯楼而阅 斯江者当思圣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耶! 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功者,勒诸碑铭。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 (宋濂阅江楼记
26、 ) 【注】 这篇散文是奉明太祖朱元璋的旨意而作的。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 正确的一项是 A由是声教所暨, 罔 间朔、 南罔:无。 B以 俟 夫一统之君俟:等待。 C此朕栉风沐雨,战胜攻取之所 致 也致:取得。 D欲上 推 宵旰图治之功者推:推辞。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必悠然 而 动遐思奚以之九万里 而 南为 B今 则 南北为一家位卑 则 足羞,官盛则近谀 C无不寓其致治 之 思不知东方 之 既白 D而登 于 衽席者也中丞匿 于 溷藩以免 【小题 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阅江楼位于狮子山上,因这里地势雄伟,景色壮
27、丽,皇帝下诏令而建造,目的是与百姓共同分享游览的乐趣,作者奉命为其写记,并给它取了一个美好的名字,叫做 “阅江楼 ”。 B那临春楼、结绮楼,不是不华美;齐云楼、落星楼,不是不高大。但它们只不过是用来欣赏管弦发出的淫靡之音,藏匿燕赵美女的,转瞬之间人们就会为之感慨。这些内容从反面议论,对明太祖暗含劝勉意,写得含蓄而隽永。 C本文充满了大量的对明王朝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但在盛赞朱元璋文治武功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劝勉皇帝励精图治,以国计民生为重,这在应制文章中是难能可 贵的。 D本文写景、叙事与议论三者紧密结合,穿插自然,语言简洁精当。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材上也取舍得当,至于其他那些如流连风光景色的言辞
28、,都略去不写,是生怕对皇上旨意有所亵渎。 【小题 4】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圣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耶! 【小题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 ( 1)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 3分) ( 2) “此朕德绥威服,延及内外之所及也。 ”四陲之远,益思有以柔之。( 4 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D 【小题 1】 A 【小题 1】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 /当思圣德如天 /荡荡难名 /与神禹疏凿之功 /同一罔极 /忠君报上之心 /其有不油然而兴耶! 【小题 1】( 1) 到
29、了我大明皇帝在这里定都,才足以跟这里王气相称 ( 2)这是我用恩德安抚、凭威力降服,恩泽传布到国内外才达到的啊。四方的边境这样遥远,更感到要想办法使那里的人得到安抚。 【小题 1】推:追述 【小题 1】于,到、在。介词。 A 项: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承接。 B 项:是,动词 /就,连词。 C项:的,助词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 【小题 1】是皇上命名 【小题 1】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结合句意进行断句。 【小题 1】( 1) “逮 ”“ 兹 ”“ 当 ”( 2) “绥 ”“ 所及 ”“ 益 ”判断句式 译文: 金陵是帝王居住的地方。从六朝到南唐,大抵都是偏安一方,不能与山川出现的王气相称
30、。到了我大明皇帝在这里定都,才足以跟这里王气相称。从此,声威教化施及南北,无所阻隔,涵养精神,和穆清平,与天同为一体,即使是一次娱乐,一次游玩也值得天下后世效法。在京城的西北方有座狮子山,从卢龙山蜿蜒伸来。长江犹如虹霓一样盘绕在它的脚下。皇上因这里地势雄伟壮丽,诏令在山顶上建造一座楼,与百姓同享 游览的乐趣。于是,赐给它一个美好的名字叫做 “阅江 ”。 登上阅江楼眺望的时候,可以见到各种景物纷然罗列,似乎千载奥秘一下子全部显露出来。这难道不是天造地设,等待那一统天下的君王,而展现出千秋万代的奇伟壮观的景色吗?当风清日丽,皇上光临,登上高山之巅,凭栏远眺,遐想一定会悠然而生。看到那长江、汉水,滔
31、滔东去,各地的官员纷纷前来述职,城高池深,关隘险固,这时一定会说: “这是我栉风沐雨,征战攻取才得到的啊!中华土地这样广阔,更感到要想办法来保住它。 ”看到那波涛浩浩荡荡,张满风帆的船只随着波浪上下起伏,海外的船舶接道 来朝,南方的珍宝争相入贡,一定会说: “这是我用恩德安抚、凭威力降服,恩泽传布到国内外才达到的啊。四方的边境这样遥远,更感到要想办法使那里的人得到安抚。 ”看到那长江两岸、四郊的田野上,耕地的人有烈日烤晒皮肤,寒风冻裂双脚的痛苦,农家女子有采桑送饭的辛勤,一定会说: “这是被我从水火中拯救出来,安置在床席上的人。天下有这样多的臣民,就更觉得要想办法让他们安居乐业。 ”接触到类似
32、的事物,便引起联想,不止一桩。我知道这个楼的兴建,是皇上用来振奋精神的。由不同的事物而产生各种的感慨,无不寄寓着使天下大治的想法,哪里仅仅是 为了赏阅长江呢!那临春楼、结绮楼,不是不华美;齐云楼、落星楼不是不高大。但它只不过是用来演奏放荡的乐曲,收藏燕赵的美女。转瞬之间便使人为之感叹,我不知道这到底该怎样去解释。 虽然如此,长江发源于岷山,逶迤七千余里而流入东海,白浪奔腾,碧波翻卷。六朝的时候,常常凭借它作为防御敌人的天然屏障。现在则已南北一家,把长江看作一条和平的江水,不再用于战争了。那末,这究竟是谁的力量呢?读书人有登上这座楼而观赏这长江风景的,应当想到皇上的圣德如青天一样,浩荡宏伟,难以
33、称说,与神禹开山引水的功业同样是无边无际的。忠于君王, 报答皇上的心情,难道能不油然而生吗?我很愚钝,奉皇上的旨意撰写这篇记文。希望借此列述皇帝夙兴夜寐操劳治国的功绩,铭刻在精美的碑石上。其他如留连风光景色的言辞,都略去不写,唯恐有所亵渎啊!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7分) 卜算子 徐俯 天生百种愁,挂在斜阳树。绿叶阴阴占得春,草满莺啼处。 不见生尘步,空忆如簧语。 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 【小题 1】词人为何而愁?哪两句最能体现词人的愁因。( 3分) 【小题 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4分) 答案: 【小题 1】词人因离情别恨而愁。暮春黄昏的景色也惹人愁。 “不见
34、生尘步,空忆如簧语 ”两句最能体现词人的愁因。 【小题 1】( 1)想象回忆,侧面虚写。心上人 “不见 ”,只能 “空忆 ”。( 2)细节描写。写意中人,通过写她的轻盈步态、美妙声音体现了女子容貌之美。( 3)用典。凌波步,形容女子步态轻盈,语出曹植洛神赋: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如簧语 ,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 ,有如音乐 ,语出诗经 小雅 巧言 “巧言如簧 ”。 【小题 1】词人为何而愁,结合 “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 ”可判断是因离情别恨而愁。 【小题 1】本题 答对 1点给 2分,只要答对两点即给满分。另外,答借代或比喻的给 1分,以 “轻灵步态 ”“美妙声音 ”借指美女整
35、体形象, “如簧语 ”是比喻 语言表达 日前,山东省教育厅规定,见义勇为受政府表彰的,可降 20 分向高校投档。这一消息在教育微博上发布后立即引发了争议,不少人认为此举是在鼓励未成年人冒险。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跟帖简要评论。要求观点鲜明,用语得体,表达流畅,言之有理。( 80字以内, 5分) 答案:示例一:见义勇为不是一种功利行为,而是个人的一种优秀品质,教育部门给予见义勇为行为 “政策性加分 ”,是对考生思想道德水平的 充分肯定,是褒奖鼓励考生的积极行动,更是对社会的一种正向引导。 示例二:虽然倡导道德风尚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学生本身就属于有待保护的弱势群体,将这种自觉行为与高考联系在一起,
36、就显得牵强了。 示例三:见义勇为可以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但不可给高考加分,以免引发新的教育不公平。这跟招 “特长生 ”是不一样的。 澳大利亚的约翰 库缇斯自小就失去双腿,后来他学会了用手走路,并于1994年获得了全国残疾人网球赛冠军。在一次演讲中,约翰问现场的听众:“你们之中,有多少人不喜欢自己的鞋子? ”看到听众中有许多人举起了手,约翰的语气 变得严肃,他缓缓地举起手上的红色橡胶手套,说: “ ? ”顿时会场变得异常安静。 请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句子,使其符合语境,语意连贯。(不超过 30 字, 4 分) 答案:这是我的鞋子,我愿意和不喜欢自己鞋的人交换,你们谁愿意? 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
37、息,用一句话概括其观点。(不超过 15字, 3分) 武汉实行教师轮岗制,规定中小学教师在同一学校任教不得超过 6年,以遏制择校风。通过人员交流,让名校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影响更多的学校,惠及更多孩子,的确是件好事,但其难度也不容忽视。首先,稳定的师资力量更有利于学校、老师和学生 的发展,哪个学校会轻易把好老师交流出去?其次,名校与普通学校在硬件设施、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各学校之间的财政拨付也不一样,这些都难以在一朝一夕拉平,一纸规定能否扭转择校风,实在令人捏把汗。 只有建立长效的成长呵护和利益保障机制,让交流出去的教师在经济利益上尝到甜头,业务提高上看到希望,职业发展上能有奔头,这
38、样教育均衡发展战略才有希望真正落实,择校之风才能最终得到遏制。但就目前情况看,做到这样希望不大。 答案:教师轮岗制难以贯彻落实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小题) 【小题 1】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 ,咏而归。 (论语 ) 【小题 2】披绣闼, ,山原旷其盈视, 。 (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 3】问君西游何时还? 。但见悲鸟号古木, 。 (李白蜀道难) 【小题 4】天之苍苍, ?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逍遥游) 【小题 5】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 。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答案: 【小题 1】浴乎沂 风乎舞雩 【小题 1】俯雕甍 川泽纡其骇瞩 【小题 1】
39、畏途 f岩不可攀 雄飞雌从绕林间 【小题 1】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小题 1】莫不殷忧而道著 功成而德衰 作文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们总是强调勤学好问,遇到不懂的多问问别人,在 “问人 ”中不断提高,不断发展。但俗话说 “求人不如求己 ”,世上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全在于自己。正如荀子所说的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有时候,多问问自己,多一些独立思考,多一些自我反思,多一些自我鞭策,多一些自我暗示,多一些自我鼓励 我们也许会在 “自问 ”中不断成长,走向成熟。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 “自问 ”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要求】 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