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2.5.1植物的光合作用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31707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2.5.1植物的光合作用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2.5.1植物的光合作用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2.5.1植物的光合作用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2.5.1植物的光合作用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2.5.1植物的光合作用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 2.5.1植物的光合作用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为了提高果树的产量,果农往往在果树枝干上横割一道或数道深至木质部的圆环,这种做法的道理在于 A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正常运输 B促进有机营养物质的正常运输 C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 D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有机营养物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果树枝干上横割一道或数道深至木质部的圆环,实际是割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又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 “筛孔 ”,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这样暂时性

2、的使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部,而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有机营养物质,提高坐果率,提高果树的产量。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导管、筛管的位置及功能的知识。 点评:此题较新颖,分清两种管道 -导管与筛管,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的实验中,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A维生素 B淀粉 C蛋白质 D脂肪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实验的现象为,叶片的遮盖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这部分没有淀粉产生,叶片的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说明这里产生了淀粉,因此,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叶片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掌握实验

3、的主要步骤:暗处理 部分遮光、光照 摘下叶片 酒精脱色 漂洗加碘 观察颜色,并说出每一步骤的目的。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A二氧化碳和水 B无机盐和水 C有机物和氧气 D二氧化碳和氧气 答案: C 试题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由此得出,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化。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 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瓜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

4、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很 大,详见下表: 根据资料推理正确的选项是 平均温度 甲地 乙地 白天 33 33 夜间 12 22 A甲地夜间温度较低,甜瓜的呼吸作用弱,有机物的消耗少 B乙地夜间温度较高,甜瓜的呼吸作用弱,有机物的消耗多 C甲地夜间温度较低,甜瓜的呼吸作用强,有机物的消耗多 D乙地夜间温度较高,甜瓜的呼吸作用强,有机物的消耗少 答案: A 试题分析: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弱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消耗的有机物就越多, A甲地的夜间温度低,由于在夜间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消耗的有机物就比较少, B夜间乙地的温度高,呼吸作用强,消耗的有机物就多, C夜

5、间甲地的温度低,甜瓜的呼吸作用弱, D夜间乙地的温度高,呼吸作用强,消耗的有机物就多。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点评:此题较新颖,有一定难度,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植物的呼吸作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消耗的有机物就越多。 综合题 冬天,我省的许多菜农利用温室栽培蔬菜。在温室中,蔬菜可直接在土壤中 栽培,也可利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菜农常采用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夜晚适当降低室温的措施,以提高蔬菜产量。其中的道理是增加光照可使 增强,降低温度可使 减弱 ,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2)菜农常常对温室内

6、的土栽蔬菜施用有机肥,不但培育了绿色蔬菜,而且温室内的 CO2浓度也大大增加。 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3)无土栽培也称为溶液栽培。在配制培养液时,除了考虑到溶液的酸碱度、含氧量外,还应该考虑到无机盐的 。 (4)某温室从 16点开始持续密封 48小时,测得温室内 C02体 积分数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试分析:曲线 b c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 ,曲线 c d的成因是 。检测结果表明,要提高温室内的蔬菜产量必须适时通风。你认为每天通风的时间最好选在曲线 区段相对应的时间内进行。 答案: (1)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2) 有机肥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 ,产生无机盐和二氧化碳 (3)种类、比例

7、(或数量、浓度)等 (4)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 C02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 C02 b c(或 de) 试题分析:( 1)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才能进行,因此增加光照可以使光合作用增强,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越高,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强,环境温度越低,呼吸作用就越弱,因此降低温度可以使呼吸作用减弱,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 2)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使用有机肥,不仅提高了蔬菜的品质,而且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肥会产生二氧化碳,为温室内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 3)无土栽培是以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轻质材料做育苗基质固定植株,让植物根系直接接触营养液

8、,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不 同植物和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时期所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和比例是不同的,因此在配制培养液时除了考虑到溶液的酸碱度、含氧量外,还应该考虑到无机盐的比例和种类, ( 4)由图示可知,温室密封后于第二天的凌晨 4点开始,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大幅下降,这是因为此时光照逐渐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也逐渐增强,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曲线 c d的成因是到了夜间,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只进行呼吸作用,因而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又逐渐增加,曲线的 b c或 d e是每天的凌晨 4点到下午的 16点,此时段植物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此时通风可以增加温 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从

9、而增加了光合作用的强度。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点评:此题比较新颖,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熟知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因为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光合作用原料的吸收和运输需要的能量是呼吸作用释放的。 将 2株大小一样、发育相同的健壮薄荷苗 A、 B,分别在加土的雨水和雨水中培养,经过一段时间, A、 B两株植物在长势和重量上的差别很大,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植株 培养液 植株的重量( g) 重量增加量 ( g) 实验前实验后 A 加土雨 92 378 268 水 B 雨水 91 145 54 (

10、1)植株重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植株进行 _作用,合成了有机物;其原料除了来自根尖的 _从溶液中吸收的水分外,还需要吸收大气中的 _。 ( 2)植株 A、 B吸收的水分除了一小部分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外,大部分通过叶片上的 _,散失到空气中。因此,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 ( 3)植株 A与 B的差别说明植物的生长除了需要吸收水分外,还需要从培养液中吸收 _。在培养过程中,要向培养液中不断通如空气,以保持根部细胞进行 _。 答案:( 1)光合作用 成熟区 二氧化碳 ( 2)气孔 ( 3)无机盐 呼吸作用 试题分析:( 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

11、,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光合作用会使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增加,植株重量增加,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分,二氧化碳是 空气中的,水分是由植物根尖的成熟区吸收的, ( 2)植物一生要吸收大量的水,但是这些水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由叶片的气孔散失到空气中,而这样做并不是浪费,而是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促进水分吸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完成植物相关的生理活动,只有很少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 ( 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A重量增加的多, B重量增加的少,然而二者的不同是培养液是否加土(即是否含有无机盐),说明植物生长还需要吸收无机盐,在培养过程中要向培养液中不断通如空

12、气,以保持根部细胞进行呼吸作用。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 ,植物生活需要水、无机盐、二氧化碳等物质。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以实验的形式考查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同时考查到植物的三大作用的知识,题目不难,但综合性较好。 甲、乙两地出产同种甜瓜,甲地甜瓜比乙地的甜。经调查,在甜瓜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详见下表。请将下面关于环境温度与呼吸作用强弱关系的推理过程补充完整。 平均温度( ) 甲地 乙地 白天 33 33 夜间 12 22 ( 1)因为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甜,所以甲地甜瓜体内所含有机物比乙地的多。 ( 2)因为甲、乙两地

13、出产的甜瓜是同一品种,所以有机物含量多少的差别不是由其体内 决定的,而是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 3)因为甜瓜体内的有机物由光合作用制造又被呼吸作用消耗,所以外界环境条件可以通过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来影响其含量。 ( 4)因为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 进行,而两地外界环境条件的唯一差别为 _的温度,所以甲、乙两地甜瓜体内有机物含量不同是因为温度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不同。 ( 5)因为,甲地甜瓜体内所含有机物比乙地的多,所以,甲地甜瓜比乙地甜瓜消耗的有机物 _,呼吸作用 _。 ( 6)又因为甲地比乙地夜间温度低,所以,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为_。 答案:( 2)遗

14、传物质 ( 4)全天(只答夜间不得分) 夜间 ( 5)少 弱 ( 6)呼吸作用强弱与温度高低成正相关(或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 试题分析:( 2)因为甲、乙两地出产的甜瓜是同一品种,因此体内的遗传物质相同,所以有机物含量多少的差别不是由其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而是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 3)因为甜瓜体内的有机物由光合作用制造而又被呼吸作用消耗,所以外界环境条件可以通过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来影响其含量, ( 4)因为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白天和夜间都能进行,而两地外界环境条件中白天的温度相同,而夜间温度不同是唯一的差别,所以甲、乙两地甜瓜体内有机物含

15、量不同,是因为温度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不同, ( 5)因为,甲地比乙地的夜间温度低,甜瓜的呼吸作用弱,甲地甜瓜比乙地甜瓜消耗的有机物少,所以,甲 地甜瓜体内所含有机物比乙地的多, ( 6)又因为甲地比乙地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乙地夜间温度高,呼吸作用强,所以,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为呼吸作用强弱与温度高低成正相关(或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相互关系。 点评:此题较新颖,稍有难度,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甜瓜的甜度与体内的有机物的多少有关。 探究题 根据探究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的实验回答。 ( 1)此

16、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 实验前,要将一盆天竺葵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 夜的目的是 。 ( 3)将暗处理过的天竺葵的一片叶部分遮光后,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 30min。然后摘下这片叶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其目的是 。 ( 4)此实验的变量是 。 ( 5)右图示步骤( 3)中用酒精处理的叶片, A是遮光部分, B是见光部分。用清水冲洗叶片后,在上面滴加碘液,其中变蓝色的是 。此实验说明了绿叶只能在光下产生 。 答案:( 1)绿叶制造淀粉需要光吗? ( 2)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 3)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或答脱色) ( 4)光 ( 5) B部分;淀粉 试题分析: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 部分光照

17、光照 摘下叶片 酒精脱色 漂洗加碘 观察颜色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 1)提出问题: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是淀粉吗?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 2)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 3)将暗处理过的天竺葵的一片叶部分遮光后,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 30min,然后摘下这片叶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 其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 ( 4)做出假设: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将暗处理过的天竺葵的一片叶部分的上下两面遮光的目的是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设计照光和不照光两种环境,控制变量光为惟一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对研究对象有影响的因素是光,此实验的变量是光, ( 5) A 是遮光部分, B 是见光部分,用清水冲洗叶片后,在上面滴加碘液染色,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色变化,遮光部分不变蓝色,见光部分变蓝色,淀粉遇碘变蓝,结论:叶片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 造淀粉,此实验说明了绿叶只能在光下产生淀粉。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叶片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点评:此题较新颖,有一定难度,理解实验步骤,明确实验目的,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