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rainfellow396 文档编号:31714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2014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2014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3-2014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3-2014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轶 事 /卷 帙脐 橙 /肚 脐炽 热 /踟 蹰 颤 栗 /颤 抖 B 潜 力 /派 遣 潦 草 /望 巷 陌 /巷 道 蹩 进 /干 瘪 C 窖 藏 /发 酵褐 色 /谒 见 骠 勇 /剽 窃编 辑 /通 缉 D伛 偻 /佝 偻皲 裂 /龟 裂 滂 沱 /磅 礴脊 鳍 /稽 首 答案: B 试题分析: 、 y/zh,q,ch/ch,zhn/chn;B qin/qin,lio/lio,xing/hng,bi/bi; C jio,h/y,pio/p

2、io,j/j;D l/lu,jn,png/png,q/q。从历年高考来看,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各组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训练、记忆相结合,以记忆为主。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寥廓凄惋直接了当当垆涤器 B嘉宾词藻不落言筌纨 膏粱 C搏弈暮霭陨身不恤仗义执言 D迷惘妆饰旁稽博彩心慌意乱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凄婉、直截了当; C博弈、殒 身不恤 ; D

3、旁稽博采。字形复习要明确考查范围、学会归类辨析,特别注意音同形异字、音同形近字、音同义近字等,然后再对比理解,加强记忆。复习时注意要明确范围,把握重点,注重积累,学会归类辨析记同音字,对比理解记形近字。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1)美国罔顾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事实, 抛出 “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 ”的言论,这一言论彻底暴露了其霸权主义的本质。 ( 2)地沟油事件表明,总有人想发不义之财。食品安全的警钟一次次敲响,是有关部门 不力,放任自流,还是无能为力? ( 3)一个多小时时间里,习近平等中央政治局

4、各同志在 3D打印、集成电路装备、节能环保、生物和健康等展区 ,同科研人员亲切交谈,询问增材制造、大数据、纳米材料、生物芯片、量子通信等技术自主研发应用情况,现场上了一堂生动的 “创新课 ”。 A竟然监管乐而忘返 B公然监督流连忘返 C公然监管流连忘返 D竟然监督乐而忘返 答案: C 试题分析: “竟然 ”,也表示结果和预期相反,出乎意料,但它常用在不好的方面,指 “不应该这样而这样 ”。公然,公开地;毫无顾忌地。监管,监视管理 ;监督管理。 监督,监察、督促。乐而忘返 ,非常快乐,竟忘记回家。形容沉迷于某种场合,舍不得离开。 流连忘返,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褒义。历年高考试题表明,在 “正确

5、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的考点中,近义词的运用是常考点。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 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 A习近平总书记全程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 “四风 ”问题进行整改的基本要求,阐述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提出了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解决自身问题

6、能力的努力方向。 B我国尽管推进改革开放已 30余年,但作为一个转型大国,客观地看,中国还有相当多的制度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有相当多的政策使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成本居高不下。 C随着国家信用体制的建设,公民不仅将拥有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到 2017年,还会有一个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交通违章等的统一平台建成,实现信息资共享。 D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了心灵的震撼。 答案: B D 试题分析: A残缺, “明确了 ”后加 “对 ”。 C 语序不当和成分残缺。应为 “不仅公民 ”,后面 “集合 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 ”。 病句题历

7、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 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篱笆青青 (宋长征 ) 篱笆青青,自乡村的深处,青绿着,蜿蜒着,像一条绿色的丝带,拴住乡村的暖,拴住庄户人的脚步,拴住千里万里之外游子的心。你见过山的险峻,见过海的宽广,却不一定就见过一围小小的篱笆,纤细,温柔,一 如母亲慈爱的眼神。等你走得近了,等你放下手中的行囊,你禁不住要停下,在这小小的篱笆旁,借着篱笆青青的思绪,想起了远方的亲人

8、。 一丛篱笆,可能是一段小小的竹林。青青的叶子,细细的竹节,繁密或稀疏的枝条,透过去,能看见鸡的逡巡,鸭的悠闲,或许还有一条狗戒备的眼神。忽而,篱笆深处闪过一张朴实的面孔,和蔼的女主人会用浓浓的方言问你:渴了,还是累了,要歇歇脚 庄户人家的日子散乱,不过水是甜甜的。没错,甜津津,凉丝丝,你不要介意隔着竹篱递过的青瓷大碗,井里汲取的凉水混着竹的清新沁人心脾。 竹篱内外,陌生也变得如此温馨。 一丛篱笆可能是一棵棵紧密相连的花椒树。尖尖的针刺均匀分布在相互交错的枝丫间,不挡风,不挡雨,却可以忠实守护好自家的小院。院子里的枣树挂满了果儿,红的青的真好看,馋煞了几个调皮的乡下小子,他们围着花椒树篱笆转了

9、好几圈儿,就是没找到一个可以下手的地方。这些,树篱都看见了,只是不想说,但等八月十五的当口,卸枣果儿,主人自会提了满满一篮子,东家西家,左邻右舍,哪个乡下的捣蛋鬼都能咀嚼上甜丝丝脆生生的大红枣。 花椒树上已然挂满了一嘟噜一嘟噜的小花椒,红红的,秋风里飘着麻酥酥的香味 儿。 一丛篱笆可能是一串长长的豆角丝瓜架。父亲随便插了一圈小木棍,母亲在春天撒上种子。单等着春风吹,单等着夏雨下,长长的木篱笆上开满了花。有吊瓜花,有丝瓜花,有紫红如梅朵的梅豆花。要不人说乡下的母亲辛苦呢 见缝插针地打扮了一下,就给小小的农家小院牵来一篱笆美丽的花。蜜蜂嗡嗡飞,蝴蝶对对舞,偶尔也有一只小虫子躲在花篱的深处,弹起柔柔

10、的丝弦。 繁花锦簇的木篱笆是母性乡村优雅的蕾丝花边,掩映间,羞怯不语。 红红的朝阳升起了,一声鸡啼唱破了黎明,一刹那乡村沐浴在七彩云霞下,鸟儿们在篱笆上唱起了情歌,歌声婉转 ,流淌着多情的音符。我自散发着谷物香醇的梦里醒,绕着青青的篱笆看了又看,像读一首诗,像欣赏一幅画,像听一曲古典的乡情乡韵。每片叶子都是清新的,每朵花都飘散着清香。就连晶莹的露珠,一旦亲近上青青的篱笆,也会久久舍不得离去。它快乐地从高处滑落,落在低处的叶面上,又调皮地跌落在篱笆下青青的草丛里;又或许被几只早起的蚂蚁匆匆抢了去,分享着自然母亲赐予的芳醇。 花墙,当我想起这个词,青青的篱笆把我包围在幸福的记忆中央。我知道,乡村是

11、贫穷的,但乡村又是那样的质朴。每一个村庄有每一个村庄的气息,每一个村庄都会有几条青青 柔柔的篱笆墙。春天,你推开料峭的春寒,跟墙角的爬山虎较着劲儿,和田野里的庄稼打个赌 一定要把乡村打扮成如花的女儿。秋天,你怎能拒绝篱笆上面青青红红的果实,长长的丝瓜,爬一路结一路,点缀其间;紫红的梅豆,站在最高处,像一面面飘扬在风中的旗帜。母亲呢,正忙着招呼路过篱笆门的大娘婶子: “多摘点,多摘点,你看这篱笆要压塌了呢 ! 平原的乡下,不见山不见水,唯独随处可见青青的篱笆。土墙呢,嫌太厚,嫌太重,让人感觉不到一丝轻松;砖墙呢,嫌太高,嫌太冷,有点不近人情;只有篱笆墙的影子,青青细细柔柔长长,像过也过不完的 青

12、葱岁月。 我从乡下走,深深懂得篱笆墙的弱德之美:不与人争辩,也不自惭形秽,只要心中永驻春天,生命的青绿会一直蔓延。 (11)轻轻的,当我的眼神再次抚摸青青的篱笆,刚好暮色渐浓。一弯新月升起在村庄的上空,皎洁的月光洒在屋檐上,流泻在安静的庭院中,穿过岁月那围青青的篱笆,投影在我安静的思绪里。这一生,是不是我也会拥有自己的篱墙,一丛青青的竹,或一排密密的小树,抑或一条开满春天的花墙,清与浊,真与假,善与恶,都不会轻易逾越。 (12)只愿与一面清寂的篱笆,与乡村相守到老 。 【小题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 A描写的几种篱笆各有特点。竹林篱笆或繁密或稀疏,温

13、馨清新;花椒树篱笆枝丫交错,香味麻酥酥;木篱笆繁花锦簇,优雅羞怯。 B文章开篇点题,作者借着篱笆青青的思绪,想起了远方的亲人,由此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即表达了对乡村、对亲人的怀念和敬佩之情。 C在第 段中,作者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繁花掩映的木篱笆给母性乡村带的优雅感与含蓄美。 D作者以土墙的厚重、砖墙的高大冷漠衬托篱笆墙,突出了篱笆墙的青细柔长和温情等特点,抒发了作者对篱笆墙的喜爱之情。 E作品的结尾出乎意料,似乎不在情理之中。那个篱笆与乡村相守到老,暗示我们不能破坏乡村,而要让篱笆阻隔喧嚣,守护乡村。 【小题 2】请分析第 段画线句子的妙处。 (6分 ) 【小题 3】文

14、章为什么以 “篱笆青青 ”为题 (6分 ) 【小题 4】文章最后一段说 “只愿与一面清寂的篱笆,与乡村相守到老。 ”请探究其深刻含义及作用。 (6分 ) 答案:【小题 1】( 4分,各 2分) BE 【小题 2】( 1)划线处表达了作者对篱笆墙温情、细柔绵长、弱德之美的赞美;( 2)这里使用了对比(或反衬)、比喻、拟人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强调突出了篱笆墙的温馨、 青细柔长、弱德之美;( 3)这里的描写与上文具体写篱笆墙的温馨质朴照应,又为下文揭示远离喧嚣、守住内心的宁静本真的主旨作铺垫。(每点 2分) 【小题 3】因为篱笆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结构上起到串联全文的作用;( 1分)是温馨、幸福、质朴的

15、象征( 2分);是抒情的载体,委婉含蓄地表达了 “坚守心中的篱笆墙,希望心中永驻春天、生命的青绿常在 ”的主题,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分) 【小题 4】 (6分 )深刻含义: 由篱笆墙的弱德之美 不与人争辩,不自惭形秽以及打扮乡村、守卫乡村的殷勤联想到自己,让自己也能像篱笆墙一样,在生命 中摒弃假恶浊,坚守真善清。 与篱笆相守,实际上是守住心灵。守住心灵,就是守住内心的宁静、清洁、本真,不要让物欲膨胀了我们的内心,不要让浮躁扰乱了我们的本性。 与乡村相守,就是守住乡村的文明。守住乡村文明,远离现代城市喧嚣,在淳朴的乡村尽享人情之美、本真之美,是最大的快乐。 (每点 2分,答出两点即可,

16、能结合文本谈出自己的理解,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 作用:总结全文,不仅点题,照应了前文,还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远离污浊、虚假、丑恶,坚守心灵的宁静,永葆真诚、善良、质朴的思想感情。( 2分) 【小题 1】 试题 分析: B第( 1)段借篱笆会引起 “你 ”对远方亲人的怀念表达作者自己对篱笆、对亲人的热爱之情。作者身处篱笆与亲人之中,不能说是 “怀念和敬佩 ”,且此情感也只是主旨的一部分。 E结尾并非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从上文作者对乡村充满热爱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愿与篱笆、乡村相守到老是合乎情理的;不是 “篱笆与乡村相守到老 ”,而是作者愿与篱笆、乡村相守到老。 考点:分析作品结

17、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 考生答题时先要点明句子所写内容,然后指出该句所用手法,总结出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即可。第 10段的画线句子在段落结尾处,既是对全段的总结,又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第 10段重点突出了篱笆的弱德之美,从上文来看弱德之美就是一种青细柔长之美,是一种温情之美,从手法上看 “不与人争辩,也不自惭形秽 ”运用了对比和拟人的手法,“生命的青绿会一直蔓延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表达的是作者对篱笆的赞美,同时为下文揭示主旨做了铺垫。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

18、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 类题目解答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看标题内容,包括标题的本义和深层含义:是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第二思考题目在结构上的作用:是否线索,贯穿全文,第三,思考与主旨的关系:是否文眼,能否揭示主旨,阐明文章中心,第四如果是写人的文章,要思考与人物的关系:能否表明人物性格,是否显示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态度。本文的题目既是线索,又是抒情的载体,考生可依据文本表达清楚。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19、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所考查句子在文章结尾处,要结合全文的主旨和本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来分析。从内容上看,作者在文中写的篱笆实是一种象征和比喻,借对篱笆的赞美,来赞美一种弱德之美,作者赞美这种弱德之美实际上是要表达出自己对内心本真的坚守。所以考生在答题时应首先分析出篱笆在文中的含义,答出弱德之美的具体含义,然后答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再分析所考查句子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注意一定要言之成理。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中国瓷器艺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英语的 “China”既是瓷器的意思,又指中国,可见瓷

20、器与中国的关系何其密切。现在,瓷器不单是使用得最广泛、最受欢迎的用具,其精湛的工艺与艺术成就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 深藏其中的艺术内涵、工艺技巧、科学知识、各朝代的历史情况,以及意识形态与信仰特征等,均是饶有趣味的研究题材。 瓷器是用瓷石或高岭土做胎,在 1200C左右的高温中烧成,胎体较陶器坚固,且经久耐用的器皿。瓷器表面施有一层高温釉,不仅使器物具有美观效果,而且便于清洗。 瓷器的胎体可塑性极强,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的器 物,便于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要。由于制瓷原料成本低,瓷器可以大量生产,与金、银、铜等金属器物相比,瓷器既经济又实用,所以一经问世,就深得世人喜爱。 瓷器不仅是可供使用的物质器

21、皿,而且在造型、色泽和装饰工艺等方面,具有极高的艺术性、美学鉴赏性和收藏价值,堪称实用与观赏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交融的产物。中国既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瓷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瓷器生产国。 瓷器成熟于东汉晚期,后经魏晋南北朝 400多年的发展,形成中国陶瓷史上的第一个发展期,这时期以青瓷独盛为主要特征,且历久不袁。 唐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 第一个高峰期,当时除南方越窑青瓷与北方邢窑白瓷相互媲美,形成所谓 “南青北白 ”的格局外,其它如三彩陶器、黑釉、花釉、绞胎以及釉下彩绘也尽显风采。 宋代是中国制瓷业极其辉煌的历史时期,各地新兴窑场不断,涌现出不少驰名中外的瓷窑。所谓 “五大名窑 定、汝、官

22、、哥、钧 ”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除此五大名窑外,宋代还形成了八大瓷窑体系。 宋代,与宋王朝并存的还有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这些地区的瓷器,以鲜明的游牧民族风格和地域特征著称于世。元朝,当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后,不仅迅速发展为明清瓷器生产的主流,同时也是行销海外 的主要品种。红釉、蓝釉等高温颜色釉的烧制成功,也是中国制瓷工艺史上的又一重大突破。 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中国瓷器在这个时期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其主要特征是形成了五彩缤纷的彩瓷世界,各种高温及低温颜色釉瓷的烧制技术,也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 【小题 1】下列对 “中国瓷器艺术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瓷器精湛的

23、工艺与艺术成就在世界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B中国瓷器的胎体可塑性极强,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的器物,由于制瓷原料成本低,经济实用,所以一经问世,就深受世人喜爱。 C中国瓷器在造型 、色泽和装饰工艺等方面,具有极高的美学鉴赏性。 D中国瓷器堪称实用与观赏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交融的产物。 【小题 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瓷器是用瓷石和高岭土做胎,在 1200c的高温中烧成的,胎体较陶器坚固,经久耐用。 B瓷器成熟于东汉,后经魏晋南北朝 400多年的发展,形成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发展期,这时期的瓷器以青花瓷为代表。 C唐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当时南方越窑青瓷与北方邢窑白瓷相互媲美,其

24、他如三彩陶器、黑釉、花釉、绞胎以及釉下彩绘尽显风采。 D宋朝出现的成熟 的青花瓷,迅速发展为元明清瓷器生产的主流,同时也是瓷器行销海外的主要品种。 【小题 3】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 ”一词在英语中用 “China”表示,而 “china”也是瓷器的意思,这可能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瓷器与中国关系密切有关。 B研究中国瓷器,不仅涉及各朝代的历史情况,而且还触及到意识形态与信仰特征。 C “五大名窑 定、汝、官、哥、钧 ”的涌现,和 “八大瓷窑体系 ”的形成,标志着宋代中国制瓷业的辉煌。 D明清时期景德镇能够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是因为各种烧

25、制技术相当成熟。红釉、蓝釉等高温颜色釉刚刚烧制成功,可以大量生产。与金、银、铜器物相比,瓷器既经济又实用。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1】 试题分析: B表述的主体为 “中国瓷器的胎体 ”,与题干不符。理解的侧重点在“制作 ”与 “成本 ”上,也偏离了 “中国瓷器艺术 ”。 这种题型较为简单,无非是抓住概念的特点来衡量,即揭示事物本质属性(最为全面的)的选项是正确的;还有一种就是重要概念(词语)之间形成的各种判断(试题中表现为选项),解答这 一类型题目的技巧是 抓住选项中的 “关联词 ”(揭示逻辑关系,即各种各样的判断) “虚词 ”等标志,;若没有这些

26、标志,就要认真分析选项句子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再回到文中仔细对照。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C由第 6段的表述可以得出答案:。 A项 “和 ”应为 “或 ”, “1200的高温 ”少了 “左右 ”: B项 “东汉 ”应为 “东汉晚期 ”, “一个 ”应为 “第一个 ”, “青花瓷 ”应为 “青瓷 ”: D项 “成熟的青花瓷 ”出在 “元朝 ”, “元明清 ”应为 “明清 ”。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 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D“红釉、蓝釉等高温颜色釉 ”在元代已经烧制成功。该项的整个表述也属强加因果。做这种题

27、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臣闻事有若缓而其变甚急者,天下之势是也。天下之人,幼而习之,长而成之,相咻而成风,相 比 而成俗,纵横颠倒,纷纷而不知以自定。当此之时,其上之人刑之则惧,驱之则听,其势若无能为者。然及其为变,常至于破坏而不可御。故夫天子者,观天下之势而制其所向,以定其所归者也。 夫天下之人,弛而纵之,拱手而视其所为,则其势无所不至。 其状如长江大河,日夜浑浑,趋于下而不能止,抵曲则激,

28、激而无所泄,则咆勃溃乱,荡然而四出,坏堤防、 包 陵谷,汗漫而无所制。故善治水者,因其所入而导之,则其势不至于激怒坌涌而不可收。既激矣,又能徐徐而泄之,则其势不至于破决荡溢而不可止。然天下之人常狎其安流无事之不足畏也,而不为去其所激;观 其激作相 蹙 ,溃乱未发之际,而以为不至于大惧,不能徐泄其怒,是以遂至横流于中原而不可卒治。 昔者天下既安,其人皆欲安坐而守之,循循以为敦厚,默默以为忠信。忠臣义士之义愤闷而不得发,豪俊之士不忍其郁郁之心,起而振之。 而世之士大夫好勇而轻进、喜气而不慑者,皆乐从而群和之,直言忤世而不顾,直行犯上而不忌。 今之君子累累而从事于此矣。然天下犹有所不从,其余风故俗犹

29、众而未去,相与抗拒,而胜负之数未有所定,邪正相搏,曲直相 犯 ,二者溃溃而不知其所终极,盖天下之势已小激矣。而上之人不从而遂决其壅,臣恐天下之贤人,不胜其忿而自决 之也。夫惟天子之尊,有所欲为,而天下从之。今不为决之于上,而听其自决,则天下之不同者,将悻然而不服。而天下之豪俊,亦将奋踊不顾而决之,发而不中,故大者伤,小者死,横溃而不可救。譬如东汉之士,李膺、杜密、范滂、张俭之党,慷慨议论,本以矫拂世俗之弊,而当时之君,不为分别天下之邪正以快其气,而使天下之士发愤以自决之,而天下遂以大乱。由此观之,则夫英雄之士,不可以不少遂其意也。 是以治水者,惟能使之日夜流注而不息。则虽有蛟龙鲸鲵之患,亦将顺

30、流奔走,奋迅悦豫, 而不暇及于为变。苟其潴畜浑乱,壅闭而不决,则水之百怪皆将 勃然放肆,求以自快其意而不可御。故夫天下亦不可不为少决,以顺适其意也。 选自唐宋名家文集 苏辙集君术策五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坏堤防、 包 陵谷包:淹没 B相 比 而成俗比:勾结 C观其激作相 蹙 蹙:通 “蹴 ”,踩、踏 D曲直相 犯 犯 :冲突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李膺、杜密、范滂、张俭 之 党臣以为布衣 之 交尚不相欺 B因其 所 入而导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 所 劫哉 C臣闻事有若缓 而 其变甚急者至于幽暗昏惑 而 无物

31、以相之 D本 以 矫拂世俗之弊具 以 沛公言报项王 【小题 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 ( 1)夫天下之人,弛而纵之,拱手而视其所为,则其势无所不至。 (4分 ) ( 2)而世之士大夫好勇而轻进、喜气而不慑者,皆乐从而群和之,直言忤世而不顾,直行犯上而不忌。 (4分 ) 【小题 4】文言文中,苏辙针对 “君术 ”提出了哪些建议 请简要概括。 (5分 )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1)天下的人民,如果让他们宽弛而放纵,拱手不管,任其为所欲为,那么他们势必会什么坏事都做得出。( “驰 ”1分, “视其所为 ”1分,其他 2分) (2)而世

32、上那些喜好勇敢轻于进取、气盛而不容易被震慑的士大夫都乐于跟从他们群起而唱和,正直敢言忤逆世俗而在所不顾,刚直而行触犯圣上而毫不忌讳。( “慑 ”1分, “和 ”1分, “忤 ”1分,其他 1分) 【小题 4】( 1)为人君者要善于把握天下的大势。( 2)做到防微杜渐。( 3)对天下的英雄豪杰,要适当地顺从他们的意愿。( 4)治理天下要适当疏通民意,使人们郁积的心情得到顺应和快适。(答出一点 1分,两点 3分,三点 4分,四点 5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比,接近,随从。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考点:理解常见

33、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C均表转折关系连词; B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短语与 “为 ”呼应,构成 “为 所 ” 句式,表示被动; A这,代词的,助词; D用 /把。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积累常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另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 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

34、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 “留 ”“删 ”“调 ”“换 ”“补 ”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驰 ”, 宽弛; “视其所为 ”,任其为所欲为。 (2)“慑 ”,被震 慑;“和 ”,唱和; “忤 ”,忤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需要通读全文,梳理出相关信息然后归纳概括。由第一段“故夫天子者,观天下之势而制其所向,以定其所归者也 ”可以总结出第一点;由第二段可总结出 “防微杜渐 ”;由第三

35、段 “由此观之,则夫英雄之士,不可以不少遂其意也 ”可总结出第三点;由第四段 “故夫天下亦不可不为少决,以顺适其意也。 ”可总结出第四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参考译文】 臣听说,有的事情看起演化似乎很缓慢,但它 一旦发生变化的时候,却又异常迅速。天下的大势就是这样的。天下人,幼年的时候让他们学习,长大以后教他们按照成人的标准行事。大家在彼此的喧闹呼叫声中慢慢养成一种风气,在相互随从当中逐渐造就一种习俗。但这样的群体却是涣散的。人们向各个方向涌动的都有,乱纷纷的一片,难以形成一股势力。在这种时候,那上面的统治者惩罚他们,他们就会恐惧;驱逐他们,他们就会

36、顺从,那样子看起好像不能有所作为。然而一旦等到他们出变乱,常常至于破坏巨大而不可防御。所以,做天子的,应该是观察天下的趋势然后制定发展的方向,确定天下归从的人。 那天下 的人民,如果让他们宽弛而放纵,拱手不管,任其为所欲为,那他们势必会无所不至。那情形就像长江大河,日日夜夜,浑浩流转,流向下游不能止息。一旦受到阻挡,转变流向,就会激荡不已,激荡不已又得不到宣泄,就会向四处漫溢。结果,冲垮了堤岸,淹没了丘陵山谷,浩瀚汪洋,再也无法控制。所以,善于治水的人,总是顺着水的流向而疏导它。这样,水流就不至于变得湍急奔涌而不可驾驭。而假如水流已经出现了湍急的情况,则又能够慢慢地让它排泄。这样,就不至于发生

37、冲决堤岸、四处漫溢而不可控制的局面。然而天下的人们常常在长江大河安然流淌没有什么灾 祸的时候,轻视狎玩,认为没有什么可怕的,而不去考虑去除那造成激荡的隐患;当看到水流相激荡,相蹙踏,还未发生溃乱的时候,认为不值得过于恐惧,这个时候不能缓缓地宣泄水流的怒气,因此最终造成了横流原野而无法根治。 过去天下安定以后,那些人想要安坐无为保守天下,把循规蹈矩当做敦厚,把默默无言当做忠信。使得忠臣义士的愤怒郁闷之气不得发泄,豪迈俊杰之士忍不住心中的郁怒,起振作士气。而世上那些喜好勇敢轻于进取、气盛而不容易被震慑的士大夫都乐于跟从他们群起而唱和,正直敢言忤逆世俗而在所不顾,刚直而行触犯圣上而毫不忌讳。现今 的

38、君子成群结队地做这种事。只不过天下的人们还没有全部起响应他们。这是因为,旧的风俗习惯还在许多方面留存着,并没有完全消除。这样,新旧两种思想和势力就在社会上形成对抗,谁胜谁负,一时还难以预料。结果,邪正曲直的双方互相搏击,互相冲突,两种力量交织在一起,乱作一团,谁也不知道最后将会出现什么局面。这种状况说明,天下的形势已经由平静而稍稍转向激荡了。然而,身居高位的人却不顺应趋势,对这种堵塞现象加以疏导。臣恐怕天下一些贤能的人将抑制不住他们的愤怒情绪,要自己起冲决堵塞的障碍了。世上只有国君凭借自己的威严,想干什么 事情的时候,天下的人们才会全部听从。现在上边不加疏导,却听任下边的人们自己冲突。这样,那

39、部分并不赞同的人便会愤愤不平,心中不服;而天下的豪杰俊迈之士,也会奋勇不顾而冲决堤坝,怒气喷发如果不能成功,大的就会受伤,小的也会死亡,横然溃决无法挽救。比如,东汉时的李膺、杜密、范滂、张俭这些人,慷慨议论,本意只是想用此矫正世俗的弊病。然而,当时的国君却对那正和邪的势力不加区分,使正气得不到伸张,天下的有识之士不得不奋起而自行冲决障碍,结果便造成了天下大乱的局面。由此看,对天下的英雄豪杰,是不能不适当地顺从他们的意愿的 。 所以治水的人,只要能使水流日夜不停地流淌,那即使有蛟龙和鲸鲵那样巨大的怪物,也会顺流奔走,踊跃愉悦,没有工夫得及制造变乱。即使水流蓄积浑浊,壅塞而不疏决,那水中各种各样的

40、怪物都将会勃然兴起,放肆作怪,寻求自己的快意而致使水流不可阻挡。所以治理天下也不可不稍微地疏通民意,使人们郁积德心情得到顺应和快适。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8分 ) 南 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小 题 1】这首诗的前半篇和后半篇各描绘了一幅画,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述这两幅画。( 3分) 【小题 2】从全诗看,诗人的邻居锦里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试作简要的分析。( 5分) 答案:【小题 1】前半篇展现出来的是一幅山庄访隐图;后半篇描绘了一幅江村送别图。(答

41、出一点给 1分,两点给 3分) 【小题 2】锦里先生是安贫乐道、诚恳热情、满足于和谐、宁静的田园生活的清寒隐士。( 1 分)锦里先生是一位头戴 “乌角巾 ”的清寒隐士,虽有 “园收芋粟 ”,境况却不富裕。( 1 分)家中的儿童习惯于笑语迎客,可见他虽耿介却不孤僻,是个安贫乐道之士。( 1 分 )他家的庭院台阶上啄食的鸟雀,因平日无人惊扰,见人来也不惊飞,可见他平日生活的和谐、宁静。( 1分)锦里先生居家在环境清幽的江村,很满足于朴素的田园生活,客人来访,主人殷勤接待,客人尽日淹留,直至相送于月下,可见主人的诚恳和热情。(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南邻是用两幅画面组成的一道诗,诗中有画,

42、画中有诗。前半篇展现出来的是一幅山庄访隐图。杜甫到人家作客,诗先写这家人家给予杜甫的印象。诗人首先看到的,主人是位头戴 “乌角巾 ”的山人;进门是个园子,园里种了不少的芋头;栗子也都熟了。说 “未全贫 ”,则这家境况 并不富裕。可是从山人和全家的愉快表情中,可以知道他是个安贫乐道之士,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说起山人,人们总会联想到隐士的许多怪脾气,但这位山人却不是这样。进了庭院,儿童笑语相迎。原来这家时常有人来往,连孩子们都很好客。阶除上啄食的鸟雀,看人来也不惊飞,因为平时并没有人去惊扰、伤害它们。这气氛是和谐、宁静的。三、四两句是具体的画图,是一幅形神兼备的绝妙的写意画,连主人耿介而不

43、孤僻,诚恳而又热情的性格都给画出来了。随着时间的推进,下半篇又换了另一幅江村送别图。 “白沙 ”、 “翠竹 ”,明净无尘,在新月掩映下,意 境显得特别清幽。这就是这家人家的外景。由于是 “江村 ”,所以河港纵横, “柴门 ”外便是一条小河。王嗣 杜臆曰: “野航 乃乡村过渡小船,所谓 一苇杭之 者,故 恰受两三人 ”。杜甫在主人的 “相送 ”下登上了这 “野航 ”;来时,他也是从这儿摆渡的。从 “惯看宾客儿童喜 ”到 “相送柴门月色新 ”,不难想象,主人是殷勤接待,客人是竟日淹留。中间 “具鸡黍 ”、 “话桑麻 ”这类事情,都略而不写。这是诗人的剪裁,也是画家的选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44、、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 “锦里先生乌角 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锦江有一位先生头戴黑色方巾,他的园子里,每年可收许多的芋头和板栗,不能算是穷人,说 “未全贫 ”,则这家境况并不富裕。 “惯看宾客儿童喜 ”他家常有宾客来,孩子们都习惯了,总是乐呵呵的,可以知道他是个安贫乐道之士,很满足于这种朴素的田园生活。 “得食阶除鸟雀驯 ”鸟雀也常常在台阶上觅食,它们已被驯服了。这气氛是和谐、宁静的。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秋天锦江里的水深不过四五尺,野渡的船只能容下两三个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天色已晚,江边的白沙滩,翠绿的竹林渐

45、渐笼罩在夜色中,锦里 先生把我们送出柴门,此时一轮明月刚刚升起。 “白沙 ”、 “翠竹 ”,明净无尘,在新月掩映下,意境显得特别清幽。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准确提取下面文字里的信息,写出技术人员修复古画的实验步骤。 (不超出规定字数 )(6分 ) 为了挽救博物馆的名画,技术人员想到了用性质非常活泼的单原子氧清除油画上的清漆膜。同时,为了对珍贵的古油画负责,也让博物馆管理人员放心,技术人员决定先用一张涂有清漆膜的普通油画实验。技术人员把制取的足够的单原子氧引入放有油画的真空馆做实验。开始阶段,单原予氧撕开了清漆分子中的碳和氧之间的粘合,并

46、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随着这些气体不断被真空泵抽出,古油画表面的清漆越越薄,不久便旧貌换新颜,而且整幅油画毫发未损。 步骤一: (不超过 10个字 ) 步骤二: (不超过 15个字 ) 步骤三: ( 不超过 15个字 ) 答案:步骤一:制作足够的单原子氧 步骤二:把单原子氧引入放有油画的真空馆。 步骤三:用真空泵不断抽出生成的气体。 试题分析:本题所供文段一共四个句子(以句号为准),和问题相关的信息主要在后两个句子中。 “技术人员把制取的足够的单原子氧引入放有油画的真空馆做实验 ”,这里有两个步骤,先要制取足够的单原子氧,然后将单原子氧引入放有油画的真空馆; “开始阶段 而且整幅油画毫发未损

47、”是最后的步骤,即用真空泵抽出生成的气体。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面文字是从某学生 “成长记录 ”中节选的,请根据 这些内容为该同学写一段评价性文字。要求:评价要客观,语气要委婉,有利于该同学的发展,不超过 60 字。( 4分) ( 1)某月某日在值日时,与同学发生争执,并辱骂该同学。 ( 2)某月某日上课迟到 20 分钟,并且扰乱了课党秩序。 ( 3)某月某日在校外遇到一非法分子抢劫同学材物,挺身而出,将其制止。 ( 4)某月某日在 ”校园文化节 ”上一曲萨克斯精彩绝伦,为班级争得了荣誉。 ( 5)某月某日上课迟到 5 分钟。 答案:示例:你多才多艺又能够见义

48、勇为,在许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如果能在生活细节和文明习惯方面再提高一点素养,你 就是最棒的。 (根据实际指出优点, 2分;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 2分 )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写评价报告,一般来说,评价报告的内容应能引导学生振作精神,鼓励学生不断努力,为学生解除心理压力。因此应重在表扬优点,鼓励学生继续发扬,同时也要委婉地指出缺点,建议学生改正。本题所供材料中3、 4 两点是优点,可作为重点鼓励的内容; 1、 2、 5 三点是缺点,应委婉指出,并建议学生改正,另外本题还要注意字数限制。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用斜线 (/)给下面 的短文断句。 (限划 12处 )(4分 ) 且二君之论不务明君臣之义正诸侯之礼徒事争于游戏之乐苑囿之大欲以奢侈相胜荒淫相越此不可以扬名发誉而适足以贬君自损也且夫齐楚之事又乌足道乎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 (司马相如上林赋) 答案:且二君之论 /不务明君臣之义 /正诸侯之礼 /徒事争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