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31719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这一类书 林林总总 ,但是想要从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又真的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可并不容易。 B王建林平时只知道绘图测量,家里的事一概不管,这次妻子出差,自己做饭时便如 泥牛人海 ,慌了手脚,乱了方寸。 C主持人本来也就是客气一下,可他却丝毫没有礼让的意思,拿起话筒就 七嘴八舌 ,让别的嘉宾开口不得。 D做事业就要 听风是雨 ,由此及彼,这样才能目光长远,有前瞻性,在未来的商业大潮中把握航向,挺立潮头。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

2、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做出判断。 A 林林总总:形容繁多。 B泥牛入海:比喻一去不复返。 C七嘴八舌:形容人多语杂,讲个不停。 D听风是雨:比喻只听到一点风声就当真的,含贬义。所以选 A。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早在明朝嘉靖年同,钓鱼岛和黄尾屿就被确认不属于琉球,清初我国地图就刊载钓鱼 诸岛。这里是我国东海靖鱼场。 _, _, _。_, _, _。在这个海峡港湾中,还盛产飞花鱼,台湾省基隆、苏澳两地渔民,常靠此渔医生存。 风平浪静,成为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湾 所以我国浙江、福建和台

3、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 在钓鱼岛与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岛之间 带来了大批鱼群 太平洋黑潮流经这里 有一条宽达 1 000多米的 “蛇岛海峡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前一句 “国东海靖鱼场 ”,后一句 “在这个海峡港湾中 ”可知,下面的内容应该是分别从 “鱼 ”“港湾 ”两方面解说,由此可得出解说 “鱼 ” 和解说 “港湾 ” 两部分。然后从因果关系角度可得出 ;从位置、特点、作用的角度得出 。所以选 B。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昨日,绵阳安县一年一度的民俗节日 “ 雎水踩桥会

4、 ”,吸引了当地及附近市州 20多万名游客,比去年人数多了一倍, B中方对马航失联飞机的中国籍乘客 资料进行了详细调查,没有发现任何有破坏行为的证据,可以排除中国乘客涉嫌进行恐怖活动的嫌疑。 C日本四大铁路公司将携手向海外输出新干线技术和设备,推动日本高速铁路标准成为国际化标准的进程,以利于获取更多的订单。 D一家由外商投资的聚琪塑胶制品加工厂今年年底将要在龙溪县建成投产,该厂申报的废旧塑料加工项目获得了龙溪县环保局的审查和批准。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A偷换主语,最后一句

5、前加 “游客人数 ”。 B重复累赘, “涉嫌 ”与 “嫌疑 ”有重复。 D。搭配不当, “获得 ”与 “审查 ”不搭配。所以选 C。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禅与儒家的同异似乎比较清楚。儒强调人际关系,重视静中之动,强调动。如周易的 “生生不息 ”、 “天行健 ”等。从而,儒家以雄强刚健为美,以气胜。无论是孟子、韩愈,不仅在文艺理论上,而且在艺术风格上都充分体现这一点。即使是杜甫,沉郁雄浑中的气势凛然,也仍然是其风格特色。像那著名的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虽也涉及宇宙、历史、人生和存在

6、意义,但它仍然是儒家的襟怀和感伤,而不是禅或道。 禅与道(庄)的同异比较难做清晰区分。特别是艺术领域中,庄、禅更常常浑然一体难以区分,但二者仍 有差别。庄子实质上仍执着于生死,禅则以参透生死观自许。所以前者(庄)重生,也不认世界为虚幻,只认为不要为种种有限的具体现实事物所束缚,必须超越它们;后者(禅)视世界、物我均虚幻,真实的存在只在于心灵的顿悟觉感中。它不重生,亦不轻生。世界的任何事物对它既有意义,也无意义,都可以无所谓,所以根本不必去强求什么超越,因为所谓超越本身也是荒谬无意义的。从而,它追求的便不是什么理想人格,而只是某种彻悟心境。 所以, “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于四海之外 ”(庄子 齐

7、物论 )便是道,而非禅。“空山无人,花开水流 ”(苏轼)便是 禅,而非道。因为后者尽管描写的是色(自然),指向的却是空(那虚无的本体);前者即使描写的是空,指向的仍是实(人格的本体)。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是禅而非道;尽管它似乎很接近道。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潜),却是道而非禅,尽管似乎也有禅意。但如仔细品味分辨,则陶诗虽平淡却阔大的人格气韵与王、苏的精巧聪明的心灵妙境仍有所不同。这也正是道与禅的相似和相关处。从而就更不用说李白(道)与他们的差异了。陶、李均基本属道,但一平宁静远,一高华飘逸。由此略可见出儒道禅的不同风味:儒的入世积极,道的洒脱阔大 ,禅的妙悟自得。

8、当然,上述所有这些,都只具有非常相对的意义,千万不可执著和拘泥,特别是在文艺评论和审美品味上,划上一个非此即彼的概念分类是很愚蠢的。陶(潜)李(白)是身合儒、道,王(维)苏(轼)便可说是身属儒家而心兼禅、道。儒、道、禅在这里已难截然划开了。 与屈(原)相比,禅更淡泊宁静。屈那种强烈执着的情感操守,那种火一般的爱憎态度,那对生死的执着选择,在禅中是早已看不见了。存留着屈骚传统的玄学时代的士大夫和文艺家们的纵情伤感,那种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对生的眷恋和死的恐惧,在这里也完全消失了。无论是政治 斗争的激情怨愤,或者是人生感伤的情怀意绪,在禅悦里都被沉埋起来。 所以,充满禅意的作品,即以上述的

9、王维、苏轼的诗来说,比起庄、屈来,便更具有一种充满机巧的智慧美。 (摘编自李泽厚华夏美学) 【小题 1】下列关于儒、道、禅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孟子、韩愈的雄强刚健,杜甫沉郁雄浑中的气势凛然和陈子昂的苍凉悲壮,无不是儒家思想、儒家精神的具体体现。 B道家的庄子执着于生死,重视生,认为要超越具体现实事物的束缚;禅则不重生,亦不轻生,任何事物对它都无所谓。 C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是禅, “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似乎有禅却是道,它们正是道与禅相似的具体体现。 D儒、道、禅之间 “不同的风味 ”都是非常相对意义上的区别,三家是不能明确分类的,特别是在文艺和审美方面。 【小题 2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禅与儒家的同异似乎比较清楚,与道(庄)则比较难做清晰区分,因而不必在文艺评论和审美品味上做非此即彼的概念分类。 B “空山无人,花开水流 ”描写的是自然,即所谓 “色 ”,指向的却是虚无的本体,即所谓 “空 ”,所以它不是道,而是禅。 C屈原执着于生死,庄子实质上也执着于生死,但屈 原的强烈执着的情感操守和庄子的精神的区别事实上是非常清楚的。 D王维的诗和苏轼的诗因为大都充满了禅意,所以比起庄子、屈原来,便更具有一种充满机巧的智慧之美。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比较了禅与儒、道的异同,认为在文艺评论和审美品味这些

11、艺术领域里,儒、道、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 B那种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的对生的眷恋和死的恐惧,在玄学时代的士大夫和文艺家那里都消失了,只留下了纵情感伤。 C儒强调人际关系,道要超越现实束缚,禅追求顿悟觉感,由此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味:儒人世积极,道洒脱阔大,禅妙悟自得。 D儒的现实,道的超越,禅的虚幻,互相交融,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从而造就了王维、苏轼这样风格独特的诗人。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小题 3】 B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答题区间在第二、第三段,可将选项带入进行比较做出取舍。D项, “三家是不能明确分类的,特别是在文艺和审美方面。 ”表

12、述不正确,不是儒道禅三家本身不能分类,而是三者所具有的某些特点在某些领域难于分类。所以选 D。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之差别,做出判断。D项, “大都充满了禅意 ”表述不正确, “大都 ”在文章中没有依据。所以选 D。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在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将选项带入原文进行比较做出取舍。B“在玄学时代的士大夫和文艺家那里 ”的说法错误,原文的 “眷恋和恐惧 ”所指的“这里 ”是指 “在禅里 ”。所以选 B。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13、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题。 看望 德国 海 格兰特 上午最后一节课刚开始,有人从外头喊: “培德 莱默斯,你妈妈来看你来了!收拾一下东西,今天别上课了。 ” 妈妈来了!培德全身的血往上涌,耳根都红了。他把数学本子收到一块儿,然后磕磕绊绊地离开了教室。 她在接待室里,坐在最前排的一把椅子上。满脸皱纹、瘦瘦小小的妈妈穿着一件旧式大衣,灰色的头发上是一条黑头巾。身边是那只古老的笨重的方格纹手提包一一这种手提包现在只有粗壮结实的农民才提着它出门。 “培德,儿子! ”他感觉到了妈妈长了茧子的手握住了自己的手,闻到了她那只有过节才穿的衣服上的樟脑丸味儿。他的心在感动和压抑之间

14、犹豫。为什么她偏要在今天,在上课的日子里来!在这儿,大家都会看见她!那些有钱的、傲慢的男孩子们,他们的父母,都是开着小汽车到寄宿学校来,把礼物、钱随便那么一撒。 “校长说你可以带我去看看你的房间,你今天不用上课了。真好,不是吗? ” 上帝,她已经去过校长那儿了!就穿这件不像样子的大衣!他抹了抹潮湿的额头,带着愤愤的果断,抓起那个古老的方格纹手提包 这种手提包不装东西就够沉的了。 他快 速地几乎是跑着上楼梯,走进那间小小锅双人房间。 “那就是我的床。那边,靠窗子的,是齐姆森的。他爸爸是工厂主,富得要命,一辆汽车就像我们房间那么大! ” 妈妈几乎是虔诚地注视着那张床,她大概在惊讶齐姆森盖的竟然不是

15、金被子吧!然后,她带着幸福的微笑又转向他,并且打开那个方格纹手提包。 “我带来了几件新衬衣,培德。是柔软的好料子做的,颜色也是时下流行的。这是一块罂粟蛋糕,你最喜爱吃的,里面放了好多葡萄干呢!现在就吃一小块吧! ” 她温存地笑着,愉快地走到他面前。但是,他不耐烦地拒绝了。 “现在不吃,妈妈,就要下课了,一会 儿所有的人就都涌到这里来。别让他们看到你。 ” “怎么 ” 她那张被太阳晒黑的脸孔,一下子涨红了。在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 “是这样。好吧,那我还是走吧。 ” 但这时过道里已经有了响声,紧接着齐姆森就走进房间里来了。该死!正好是这个齐姆森!他的友谊对培德来说至关重要。齐姆森有一种

16、苛求的、爱好挑剔的审美观。 “这是我妈妈, ”培德笨拙地结结巴巴地介绍, “她来给我送换洗衣服和蛋糕。 ”他感到脑袋在痛。齐姆森说了自己的名字,一面用培德一向羡慕极了的姿势动作优美地鞠着躬,一面彬彬有礼地微笑着。 “这真是太好了。家里人 来探望永远是最高兴的事。不是吗,莱默斯? ”这肯定是一句客套话,培德带着乡下人的猜疑想道。但是妈妈却满面笑容地向齐姆森道谢: “是啊,我给他送新衬衣来了。我们刚刚收完麦子,我来看看他。 ” 母子俩匆忙地悄悄地下了楼梯。一直到大门口,他才舒了一口气。 到了车站, “你可以坐下一趟火车走, ”他没有把握地建议, “也许还能在候车室内喝杯咖啡呢。 ” “不了,就这样

17、吧,儿子。我现在知道你过得很好,也不那么想家了,我这就上车。 ” 他还想说些什么,随便说些什么,但喉咙哽咽,什么也说不出来。,这时列车员关上了门。他从窗口又一次看见她 的刻画着艰辛和忧虑的发灰的脸庞。 “妈妈! ”他喊着,可是火车开动了。 回到房间,他又看见了桌子上那块妈妈摆放的昙粟蛋糕,气味芳香。可是他一点也不饿。他走到窗子边,久久地呆望着外面。他的咽喉总感觉到异样疼痛。齐姆森进来了,一眼看见还没有动过的蛋糕。 “你究竟为什么那么快让你妈妈走了! ”齐姆森严肃地,几乎是阴沉地问, “你呀,要是我有这样一个妈妈就好了! ” 培德这才想起,齐姆森的父母已经离婚了。他愣在那里,他知道无可反驳。机灵

18、的齐姆森又带着他惯有的明朗微笑,指着蛋糕: “来来,动手啊,不然要发霉了。 ”他们一起大嚼蛋糕 的时候,培德喉咙的压迫感渐渐消失了。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小说写培德听到妈妈来的消息时,特意刻画了他的神情和动作,以表现他的反常,从而制造了悬念,也使行文有了波澜。 B “要是我有这样一个妈妈就好了! ”齐姆森的话让培德压抑的心理得到了纾解 齐姆森渴望有个农民身份的母亲。 C培德总共只说了四句话,其中有三句话是对妈妈说的,自始至终,他都是一副满脸不高兴的神态,直到母亲离开后。 D妈妈满心欢喜地来看儿子,得到的却是儿子的满脸不高兴。母亲很伤心,以至

19、于 很失望地拒绝了儿子喝咖啡的提议。 E本文刻画了培德的形象主要运用了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的手段,而最主要的是对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 【小题 2】 “方格手提包 ”在小说中出现了三次,每次出现各有什么主要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3】培德 莱默斯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小说主要用第三人称叙事,要是从培德的角度,改用第一人称 “我 ”来讲述这个故事会有怎样的不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分 ) 答案: 【小题 1】 AE 【小题 2】第一次出现:交代了妈妈的农民身份,为下文情 节的发展作了必要的铺垫。第二次出现:借助培德的动作,刻画培

20、德气恼心情,虚荣心理。第三次出现:借助妈妈拉手提包时的动作,刻画了她的慌乱无措、负疚、失落等复杂心情。 【小题 3】 虚荣心强,爱面子。因为自己家庭不富有,母亲衣着简朴而觉得丢了脸。 内心深处爱自己的母亲,也关心母亲。刚见到母亲时也 “心存感动 ”,到车站时要妈妈 “喝咖啡 ”。 心有愧疚。母亲回去时他 “喉咙哽咽 ”, “总感觉到异样疼痛 ”。 【小题 4】 第三人称叙事被称为 “全知叙事 ”,本小说采用这种叙事角度对小说中的每个人物从外在形象直到内心活动、从语言到心理做 全面的刻画,有利于把每个细节都纤毫无遗地展示给读者。给读者以俯身全局的感觉。读者在这种叙事角度下全面观察了培德和母亲的见

21、面以及他跟齐默斯的交往,从而对人物和故事有了全面的感受和批判。 小说要是从培德的角度,改用第一人称 “我 ”来讲述这个故事,因为第一人称叙事是一种 “有限视角 ”,小说只能站在培德的角度,用培德的眼睛观察、从培德的心理出发来思考,所以读者的认识受到限制,只能看到 “我 ”看到的, “我 ”听到的和 “我 ”感受到的,从而会给读者留下许多 “空白 ”让读者自己去揣摩、思考。当然,相对于第三人称的 “客观 ”,第一人称叙 事总能给人一种 “亲历感 ”,这样的话,培德的形象可能更能跟读者拉近距离。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可从内容结构和表现手法角度分析。 B“渴望有个农民身份的 ”说法错误; C

22、“他都是一副满脸不高兴的神态 ”不正确,母子二人到车站的时候,培德心情已经有所变化; D拒绝喝咖啡的原因有伤心的成分,但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农民身份的母亲一贯的简朴。所以选 AE。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题一般要根据上下文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方面分析作答。第一次出现在第三段, “身边是那只 古老的笨重的方格纹手提包一一这种手提包现在只有粗壮结实的农民才提着它出门。 ” 从 “方格纹手提包 ”的修饰语和使用对象,可得出在内容上,起着交代妈妈的农民身份的作用;从后文培德因妈妈的身份而感觉丢面子的情节看,此处起着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

23、第二次出现,可结合着 “他抹了抹潮湿的额头,带着愤愤的果断,抓起那个古老的方格纹手提包 这种手提包不装东西就够沉的了 ”理解,由 “潮湿 ”“愤愤的 ”及 “抓 ”这一动作可体会出培德气恼、虚荣的心理。第三次可结合着儿子的介绍来理解妈妈内心的无奈与失落。故可从展示人物内心活动角度作答。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可先从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培德的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关于培德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评价性的语句进行归类概括。可结合着具体语句,从虚荣心、对母亲的爱、愧疚等角度概括。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

24、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可结合着具体语句,从叙事第一人称和叙事第三人称在小说中的不同作用分析作答。第三人称的作用: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第一人称的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通过对比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各自的优缺点,从而可从第一人称的作用和局限性两方面分析。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侍父一元游宦江东,

25、遂家金陵。环尤好学, 工 书,重然诺,好周人急。 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其母张氏年六十余,哭九江城下,无所归。有识允恭者,怜其老,告之曰: “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 盍 往依之? ”母如其言,附舟诣谭,。谭 谢 不纳,母大困。从人至金陵,因访一元家所在,问: “一元今无恙否? ”道上人对以: “一元死已久,惟子环存,其家直鹭洲坊中。 ” 母服破衣,雨行至环家。环方对客坐,见母,大惊,因问曰: “母非常夫人乎,何为而至于此? ”母泣告以故。环亦泣,扶就坐,拜之,复呼妻子出拜 。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麋食母,抱衾寝母。母问其平生所亲厚故人及幼子伯章。环知故人无在者,不足付,又

26、不知伯章存亡,姑慰之曰: “天方雨,雨止为母访之。苟无人事母,环虽贫, 独 不能奉母乎?愿母无他思。 ”母见环家贫,雨止,坚欲出问他故人。环令媵女从其行,至暮果无所遇而返,坐乃定。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表衾。自环以下,皆以母事之。母有痰疾,环亲为烹药,进匕箸。以母故,不敢大声语。 越十年,异地逢其子伯章,泣谓之曰: “太夫人在环家,日夜念少子成疾,不可不早往见。 ”伯章若无所闻,第日: “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 ”环归半岁 ,伯章来。母见少子,相持大哭。 既而伯章见母老,恐不能行,竟绐以他事辞去,不复顾。 环奉母弥谨。然母愈念伯章,疾顿加,后三年遂卒。环具棺椁殓殡之礼,买地城南钟家山葬之。岁时常

27、祭其墓云。 史官日: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 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多矣! 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令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人哉! (节选自宋濂杜环小传)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环尤好学,工书工:擅长 B盍往依之盍 :何不 C谭谢不纳,母大困谢:推托,推辞 D环虽贫,独不能奉母乎独:独自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杜环 “好周人急 ”的一组是( 3分) 奉糜食母,抱衾寝母 环知故人无在者,不足付 环令媵女从其行,至暮 环虽贫,独不能奉母乎 以母故,不敢大声语

28、日夜念少子成疾,不可不早往见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杜环的祖先是庐陵人,他陪父亲杜一元在江东 带过着宦游生活,最后把家安在金陵。杜环特别好学,书法好, 重视对别人的承诺。 B兵部主事常允恭的母亲因家庭变故无处可归,在九江城下哭泣,经人指点后便到金陵找到常允恭的朋友谭敬先,但谭敬先没有收留她。 C遍寻亲朋来果后,常母就在杜环家中住了下来,虽然家贫,但杜环还是购置布帛让妻子为常母做衣服和被子,常母有病,杜环也亲自为她煮药,照顾周到。 D常母因思念自己的孩子,病情加重,三年后去世,杜环为她置办棺椁,举行了葬礼,在城南钟家山买了一块地

29、安葬了她,每年还按时给她扫墓。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既而伯章见母老,恐不能行,竟给以他事辞去,不复顾。 (2)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多矣!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4】( 1)不久常伯章见母亲年老担心她不能走远路,竟然找了个借口来欺骗母亲,告辞离开了杜家,不再来探望。( 5分)( 2)到事情变化,形势窘迫时,不能兑现自己的承诺,而背弃对方离开的人太多了。( 5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 D 项解

30、释不正确,由原文大意可知,独:表反问译为 “难道 ”。所以选 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题可先疏通选项句意,然后根据文意及句意来判断是否直接表明杜环 “好周人急 ”。 为杜妻行为, 只是杜环了解到的老人亲友的情况, 是说他俸养老人态度恭谨。所以选 C。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B 项,与原文内容不符,谭敬先是安庆守,身在安庆,到金陵找到他错。所以 选 B。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

31、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既而,给, “以他事 ”后置句穷、蹈、去。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阅读下面大学老子选文,回答问题。 (5分 )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大学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故)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老子 ) 【小题 1】请分别简要概

32、括大学和老子对 “人 ”的要求。 (2分 ) 【小题 2】结合文段 ,谈谈你对 “身修 ”与 “天下平 ”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解。( 3分) 答案: 【小题 1】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子:抛弃知识、仁义、贪欲等,无欲无求,恢复自然无为本性。 【小题 2】提高个人修养是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 试题分析:第一问可在疏通句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用自己的话概括即 可。关键词 “修身 ”“齐家 ”“国治 ”“天下平 ”“弃智 ”“弃义 ”“弃利 ”。第二问,可根据文段中对 “修身 ”“齐家 ”“国治 ”“天下平 ”之间的论述,可得出 “国治 ”是 “平天下 ”的前提,“家齐 ”是 “国治 ”的前

33、提, “身修 ”是 “家齐 ”的前提,由此可得出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赠内人 注 张祜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斜拔玉钗灯影畔,别开红焰救飞蛾。 注 唐代选入宫中宜春院的歌舞伎弥 “内人 ”。她们一入深宫内 院,就与外界隔绝。这首诗题为 “赠内人 ”,其实并不可能真向她们投赠诗篇,不过借此题目来驰骋诗人的遐想和遥念而已。 【小题 1】本诗的首句看似平常,却意蕴丰富,请具体分析。( 5分) 【小题 2】这是一首宫怨诗,作者只从宫中人月下和灯畔的动作便折射出其处境和心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

34、析。( 6分) 答案: 【小题 1】 “禁门宫树 ”,点明地点,烘托出了宫禁森严、重门深闭的环境气氛。( 2分) “月痕 ”,点明时间,给人以暗淡朦胧之感,( 2分)而接以 “过 ”字,则暗示月下之人在百无聊赖之中伫立凝望已久。( 1分) 【小题 2】诗的第二句写 “内人 ”仰首凝望鹭窠的动作,飞鸟尚可自由飞出宫禁,也有温暖巢穴,自己何时才能走出宫门,重回故乡!凝望中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幸福的憧憬。( 3分) 诗歌的三、四两句中 “内人 ”斜拔玉钗、拔救飞蛾的动作显示了这位少女的善良心地。当她看到飞蛾投火时感伤自己的命运好似飞蛾,便剔开红焰,救出飞蛾,既是对飞蛾的一腔同情,也是出于自我命运的哀

35、怜。(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重点根据题干中 “意蕴 ”来作为思考重点,即首句所表现的意境和蕴含的情感。可抓住首句 “禁门宫树月痕过 ”,展开联想和想象,由 “禁 ”可联想到宫中戒备森严的情景; 由 “宫树 ”可联想到宫内环境暗淡的气氛;由 “过 ”可联想到夜色已深的情景;由下句 “媚眼 ”可联想到在宫树下之人已伫立许久。综合起来,可得出答案:。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可结合着关键词 “宿鹭窠 ”“救飞蛾 ”展开联想和想象,尽力描绘出当时的情形。 “宿鹭窠 ”写的是从宫外飞回巢的鸟, “内人 ”触景生情,感伤自

36、己竟不如鸟儿来去自由,由此可体会出 “内人 ”对自由的渴望,幸福的憧憬。 “救飞蛾 ”表现了 “内人 ”的善良,这一救飞蛾的动作也反映了对自己命运的感伤。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在下面介绍 “黑匣子 ”的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 20个字。 (6分 ) 它能将飞机的高度、速度、航向、飞机状况等飞行参数都记录下来。 。它有很厚的钢板和许多层绝热防冲击保护材料。在 1100 的火焰中能经受 30分钟的烧烤,能承受 2吨重物挤压 5分钟,能够在酸液、海水等多种液体中浸泡几个月。所以,空难发生后, 。

37、 答案: 黑小子是飞机上的记录仪器 黑匣子能在许多恶劣的环境中都能安然无恙 黑匣子可以帮助人们调查事故真相。 试题分析:在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由下文的 “飞机 ”“飞行参数 ”“记录 ”可得出 黑小子是飞机上的记录仪器。从下文的制造材料等可得出 应从它能经受恶劣的环境考验的特点。第三处应从黑匣子的功能角度作答。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分,共 8分) (1)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_, _。(荀子劝学)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38、 _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_!(韩愈师说) (3)_,金块珠砾, 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4)五十而知天命, _, _,不逾矩。(论语) 答案:(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君子不齿 其可怪也欤!( 3)鼎铛玉石,弃之逦迤( 4)六十 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试题分析:此类 “名句默写 ”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生、欤、鼎铛、逦迤。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39、800字的文章。 (60分 ) 甲生:我喜欢论语、庄子。 乙生:我爱读变形记、百年孤独。 丙生:我爱看水浒、三国。 丁生:我喜欢笑傲江湖、小时代。 一生说: “还是经 典作品好。 ”一生说: “流行的也不错。 ”一生说: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好。 ”一生说: “外国现代派文学更让人 开眼 。 ” 你对上述这些阅读兴趣和爱好有什么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屈原卜居 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

40、就显得长;事物总有不足之处,智者也会有不明智的时候。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应扬长避短。 牛顿是物理学家,但不善辞令,不善长与异性交往,以至终身未婚;孙膑是军事家,但因为髌骨伤残,不能亲临前线;陈景润是有名的数学家,但不是个好数学教师,而且不懂生活方面的自理。短处并不影响他们成为对世界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才。 甘戊出使齐国,要渡过一条河。船夫说: “河水只是个小间隔,你都过不去,还能到君主那里去游说吗? ”甘戊回答: “你说得不对,事物各有长处。那种谨慎老实、诚恳厚道的臣子可以侍奉君主,却不能带兵打仗;骐骥这样的好马,日行千里,如果把它放到屋子里,让它捕老鼠,还不如小猫;干将是锋利的宝剑,天下闻名

41、,可是 如果用它做木工活,还比不上普通的斧头。现在用船桨划船,让船顺着水势起伏漂流,我不如你,但游说各国的君主,你就不如我了。 ”爱默生说: “在我的眼里没有野草,野草只是没有被发现价值的植物。 ”名贵的人参或普通的半夏,在没有被发现药用价值之前都是平凡的野草。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要自卑,记住你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古语云: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不要羡慕别人,要自己开出一片芬芳。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 “写文章要像女人的裙子一样,越短越好。 ”这是针对当时有人写长且空洞的文章而言的,并非一般规律。文章,长有长的优势,短有短的优 势。同样,长有长的缺点,短也有短的缺点。还是毛主席说的好: “有

42、话则长,无话则短。 ” 朱维铮先生重读近代史的第一部分 “篇之中,史有疑 ”,对一些近代史中的定论提出了质疑。定论不是不能质疑,或者加以反对,但要言之有据,方能令人信服。朱先生用不到两千字的短文来质疑这些成说,有些论证显得不够充分,反而使人对朱先生的观点不得不再提出质疑。不到两千字的文章的确够 “迷你 ”的,但短到衣不蔽体,就与短的目的相悖了。 正所谓尺有所短,也联想出寸有所长,其实尺与寸差不多。 在一些大的企业,偶尔会有机器坏掉,一般来说是普通工人就可以修好的,但是老板却很挑,非要在外面找好的工人,技术高的工人来维修,不仅花了一大笔钱,而且也是小题大做。在 21世纪,现在的人们对选拔人才的要

43、求很高,非要找个全才不可。其实普普通通的人比那些高材生的技术还好,因为现在的啃老族太多了,导致父母的溺爱,什么都不会做,依赖心太强。所以,不用费太大的劲找全才,全才身边处处有,要把眼放宽看待。 正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我们要学会向别人求助。一个人想知道天堂与地狱的区别。他先来到地狱,地狱的人正在吃粥。但奇怪的是 ,一个个面黄肌瘦,饿的大喊大叫,原来他们使用的勺子有一米多长。虽然争先恐后盛粥往嘴里送,但因勺子比手长,就是吃不着。 地狱真悲惨呀! 这个人想。然后,这个人又来到了天堂。天堂的人正好也在吃粥。一个个却红光满面。但奇怪的是,天堂的人使用的也是一米多长的勺子,不同之处在于 -他们在互相喂对方。 “天堂真幸福呀。 ”这个人想。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我们每个人必须要照顾自己的人生,但这并不排除我们也需要他人的帮助,学会求助,它会带给你生命的贵人,生活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人生百忌,忌不会求助。正 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学会求助才会带给你生命的贵人,生活才没有过不去的坎。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讲述了不同的学生阅读兴趣和爱好不同,不同的学生对作品类型的评价也不尽相同。由此可得出立意:人要有自己的爱好与追求;兴趣能促进成功。也可以延伸出深层次立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全面发展。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