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湖北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赍 发( j ) 迤 逦( y)仓 廒 ( o ) 一 蹴 而就( c) B 俨 然( yn ) 毗 邻( b) 逾 越( y )轻 鸢 剪掠( yun) C 迄 今( q ) ( s) 剜 心( wn) 锱 铢必较( zh) D牌 坊 ( fng)寒 砧 ( zhn ) 憎 恶( zng) 味同 嚼 蜡( jio)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迤逦, y; B项,毗邻 p; C项,锱铢必较 z。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
2、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通谍殒身不恤提纲挈领功亏一篑 B装潢偃旗息鼓繁文缛节唉声叹气 C掂量真知卓见胸无城府殚精竭虑 D荫庇推心置腹穷兵渎武川流不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 “通谍 ”应写作 “通牒 ”; C项, “真知卓见 ”应写作 “真知灼见 ”;D项, “穷兵渎武 ”应写作 “穷兵黩武 ”。 一般而言,字形题考查的常见类型有
3、以下五种:音近(同)形似而误、音同而误、形近而误、同义异形词、义近致误。解答此类题目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审音法,即通过正确的朗读,发现书写错误; 辨义法,即通过理解、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形; 定形法,即通过形旁确定字形; 结构辨析法,即借助词语语法结构、词义对应来判断字形。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依次填入下列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 的一组是( ) 据调查,这次化工厂爆炸事故,系由天然气管道破裂,导致燃气( )造成的。目前,这次事故造成 10多人死伤,直接经济损失达 1000多万元。 今天是圆明园罹劫 150周年纪念日,圆明园的废墟仍在告白着昨日中国的屈
4、辱,同时也在警示着我们,封闭、落后就要受人( ),受人欺侮。 美国总统奥巴马虽然连任成功,但是他的感召力已经今不如昔,他能否力挽狂澜,拯救美国经济,也许人们还要( )。 A泄露挟制另眼相看 B泄露辖制另眼相看 C泄漏挟制拭目以待 D泄漏辖制拭目以待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辨析近义词,必须要从所给词语的词义、词性、轻重程度、适用对象、范围大小、感情色彩等角度考虑,一定要切合语境。“泄漏 ”是指固体、液体、气体等的外泄; “泄露 ”是指秘密外泄。 “挟制 ”指依仗势力或抓住别人的弱点,强制使其服从; “辖制 ”指管束,相比 “管制 ”范围大些。“另眼相看 ”是用在本来对这个人印
5、象不好,之后通过某件事而改变,有点贬义的意思; “拭目以待 ”是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结合语境分析,本题选择 C项。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历史证明,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一个大国的崛起过程,必然是国民意识的复苏过程,更是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空前增强的时代。 B一部乔家大院,让陈建斌和蒋勤勤走到了一起。他们迅速闪婚、生子,一切是那么顺利。现在,他们生活幸福甜蜜,也称得上是演艺圈的模范夫妻了。 C在当今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个 “软实力 ”硬不硬、强不强、大不大,与一个
6、国家的文化产业强大与否直接关联。 D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 “开天窗 ”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答案: C 试题分析: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 、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需要掌握的应试技巧有:语感
7、审读法、筋脉梳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等。此题中, A项,主宾搭配不当, “过程 ”与 “时代 ”不能搭配; B项,成分赘余; D项后面两点不是问题,而是问题解决的办法。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沈从文边城叙写了一个情节曲折的爱情故事,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物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歌颂了淳朴善良的人性,洋溢着浓厚的湘西乡土气息。 B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小说之一,擅长描写战争,也 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的英雄形象,其中最突出的是 “三绝 ”,即司马懿的 “奸绝 ”、关羽的 “义绝 ”和孔明的 “智绝 ”。特别是诸葛
8、亮舌战群儒、巧施连环计、草船借箭、借东风体现了他的睿智。 C人称 “小杜 ”的唐代作家杜牧,工诗擅文,过华清官和阿房宫赋都是他的名作,都具有很强烈的批判、讽刺效果。 D哥伦比亚的加西亚 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百年孤独被誉为 “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制 ”。 答案: B 试题分析: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 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题中 B项, “司马懿 ”应改成 “曹操 ”; “连环计 ”是庞统献的。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
9、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保护文化遗产与发展经济 发展经济与保护文化遗产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的问题。然而,如何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必须引起重视。 对于文化遗产的价值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因为,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态度是建立在对其价值的认识和判断基础上的,而这种认识和判断又与其所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分不开。发展经济与保护文化遗产之间的矛盾在发展中国家似乎表现得更为突出与明显。在中国,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也在高速推进。我们遇到了其他国家或许是上百年间才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我们在看到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得到极大提高的同时,
10、也看到了当今社会弥漫着的浮躁和过于功利之风。对于价值高低的判断,很多人使用了评价商品的方式来进行,比如价格、人气的高低。 所以,我们才看到有人要把文化遗产产业化、把孔子产业化等种种新奇的提法。然而,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对文化遗产价值进行判断,显然是错误的,甚至是可怕的。 文化遗产不仅记录着我们的过去,而且存在于今天人的生活中,它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有益的参考。文化遗产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应是动态的、发展的,有着不同时代的印痕。所以,保护文化遗产应该更重视遗产与人之间的血脉关系,关注他们之间的真实状态。文化遗产不仅要注重对其整体环境和原有历史风貌的保护,更要注意保护贯穿于其中的历史文脉和珍贵
11、的人文元素。这种价值的重要性怎能仅 用商业价值来衡量 这或许正是当今文化遗产保护的难点所在。 合理把握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不管是保护还是利用,都要有一个合适的度。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风气下,人们往往容易走极端,考虑眼前多,对于长远想得少。今天,很多人在谈文化遗产的保护或是利用时,往往采用了极端的方式,有时候甚至超越了其自身的讨论范围。实际上,发展经济与保护文化遗产两者之间的矛盾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并非不可逾越。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也会发生变化。如果对于文化遗产仅是教条、机械地进行保护,并且希望其只处于某个历史时期的断 面,与其相关的一切都一成不变,那么这种保护是不现实
12、的。因为它忽视了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忽略了社会是发展的这样一个事实,特别是忽视了现实生活中人的现状与需求。这样保护往往不会被社会所接受,也对经济的发展不利。 文化遗产是要被利用的,也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是不是能够将所有的文化遗产都要商品化,都要产业化,都要能够产生出经济价值,这是需要商榷的。这些年,由于某些文化遗产的特质,像丽江、周庄、少林寺等文化遗产给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也给许多人带来了一个对文化遗产的误区,似乎文化遗产只有通过产业 化,才能发挥它最大的效益或者说是体现它的最大价值。文化遗产虽然可能会带来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文化遗产本身并不是产业,也并非商品。类似 “
13、将世界遗产产业化 ”的提法是绝对错误的 ! 产业化的目的就是追求经济利益和效益的最大化。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会使开发者只注重遗产之中的经济价值,对于文化遗产背后的那些产生不了商业价值的文化价值缺乏应有的重视,导致开发过后的文化遗产形式与内涵分离,使文化遗产中蕴藏诸如信仰、风俗、艺术等文化内涵最终弱化乃至消失。 所以,无论是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还是在文化遗产的利用上,都不要走极端化。保 护文化遗产,就是要保证传承给我们这个时代的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尽量少受人为的干扰。 (节选自光明日报) 【小题 1】关于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文化遗产之间关系的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对于文化遗产仅是教条、
14、机械地进行保护,希望其不会变化,这样保护往往不会被社会所接受,也对经济的发展不利。 B文化遗产要商品化、产业化,才能产生经济价值,但是文化遗产本身并不是产业,也并不是商品。 C文化遗产是要被利用的,也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如丽江、周庄、少林寺等文化遗产就给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 D正确认知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用价格和人气等评价商品的方式来判断文化遗产的价值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小题 2】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会导致开发过后的文化遗产形式与内涵不能统一,使文化遗产中蕴藏的一些文化内涵最终弱化或消失。 B对文化遗产要保护其整体环境、历史风
15、貌、历史文脉和人文元素等,用商业价值来衡量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性正是当今文化遗产保护的难点所在。 C文化遗产关系到人的生活,它是动态的、发展的,有着不同时代的印痕,代表着先进的民族文化。 D发展经济与保护文化遗产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很多人在谈文化遗产的保护或是利用时,往往采用了极端的方式。 【小题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所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决定着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和判断,进而决定着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态度。 B发展经济与保护文化遗产之间的矛盾在发展中国家似乎表现得更为突出与明显,关于如何处理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我国的高度重视
16、。 C重视文化遗产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是发展的事实以及现实生活中人的现状与需求等因素,保护文化遗产的愿望就能够实现。 D保护文化遗产,就是要保证传承给我们这个时代的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之处于自然状态,避免人为的因素掺杂其中。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A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解答需要结合文本内容,逐项排查, C项错,原文是说, “是不是能够将所有的文化遗产都要商品化,都要产业化,都要能够产生出经济价值,这是需要商榷的 ”。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
17、比照,题中, B 项, 未然变已然,原文第三段结尾处是说 “或许 ”; C项,无中生有,原文无 “代表着先进的民族文化 ”一说法; D项,强加因果。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B项 “已经引起了我国的高度重视 ”一说法没有根据; C项,说法过于绝对; D项,原文是说 “尽量少受人为的干扰 ”。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大 师 聂鑫森 上午九点钟的时候 ,八旬著名山水画家黄云山,正坐在画室的大画案前用紫砂壶啜着茶,目光却移动在一张铺好的四尺宣纸上,于下笔之前,构思着一
18、幅深山行旅图。门铃小心翼翼地响了。过了好一阵,门铃再一次响起,透出一种急迫的心情。 黄云山重重地放下紫砂壶,他急急地走出画室,穿过客厅,猛一下把门打开了。站在门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陌生汉子,风尘仆仆,右手提着一个旅行袋,左手拿着一幅折叠着的没有装裱的画。 黄云山问: “你找谁? ” 来人彬彬有礼地向他鞠了一躬,说: “您是笔樵先生吧? ” 黄云山很意外,来人居然知道他名字,便点了点头。 “笔樵先生 ,我叫秋小峦,是一个乡村教师。我从外省一个偏远小县来到北京,只是为了了却父亲秋溪谷的一个心愿。他也当了一辈子的乡村教师,也在业余画了一辈子的山水画,对您又极为倾服。不久前因病辞世时嘱咐我: 无论如何
19、要携画去京请笔樵先生法眼一鉴,看此生努力可否白费,回来后在坟前转告我,我也就可以闭目于九泉之下了。 ” 秋小峦说得极快,为的是怕耽误黄云山的时间。 黄云山有些犹豫,像这样上门求教求画求鉴定的人太多了。他年事已高,实在是没有精力应付了。 “笔樵先生,十九年前,也就是 1978年,我父亲行将退休,县教育局组织老教师进京 参观。他多方打听到您的地址并找到这里来拜访,恰好您外出讲学,便留下一封信交给了尊夫人。 ” 黄云山 “呵 ”了一声,似乎有点印象,又似乎一点印象也没有。他把一只手习惯地扶住门框,依旧没有请客人进屋的意思。 “您放心,我不进您的家,只想耽误先生几分钟,请您看一看这张画,我也就可以向死
20、去的父亲作个交代了。 ” 秋小峦的眼圈红了,眼角有泪光闪烁。 “好吧。 ”黄云山为秋小峦的孝心所感动,脸上有了笑意。 他接过那张折叠好的画,缓缓地打开,是一幅用积墨法画出的楚山春寒图,苍苍茫茫,云烟满纸,繁密处不能多添一笔,却能做到不板 、不结、不死;在最浓墨处也能分辨出草、树、石的层次,称得上是大气磅礴,浑厚华滋。 黄云山激动起来,大声说: “恕老朽怠慢,请进! ” 他们一起走进画室。 黄云山问: “除了此画,还有吗? ” “旅行袋里还有二十余幅,其他的都在家里。 ” “待我净了手、焚香,我要好好看看你父亲的大手笔。国有颜回而不知,我深以为耻! ” 黄云山净了手,又擦拭干净,忙给秋小峦沏上一
21、杯茶,再寻出一个铜香炉,插上一根点着的檀香。 满室芬芳 。 黄云山足足看了两个小时,然后长叹一声,说: “能得积墨妙处的有明末清初的龚贤,现代画家中,就要数黄宾虹和你父亲了。可惜这两位也都先后过世,悲哉!悲哉!从你父亲的用纸上,可看出他生前生活的窘困,而从画面上又看出他的豁达乐观和淡泊名利,我辈惭愧! ” 他们坐下来亲切地交谈。黄云山问的很细,诸如秋溪谷的身世、师承、生活、读书 秋小峦虔诚地一一回答。 黄云山说: “你一定要进京来为你父亲办一个遗作展,他是一个进入美术史的人物,是真正的大师。我给你写几封引荐信,让我的老友们开开眼,别高踞北京以为天下无人。费用、场地、新闻 发布会,我们来安排,不
22、用你操心。 ” 然后,他站起来,向秋小峦鞠了一躬,说: “一是谢谢你的孝心,为了尊父的嘱托,不远千里而来;二是请你原谅我的失礼,差点与一位大师的作品失之交臂。 ”秋小峦忍不住大声恸哭起来。 看看壁上的挂钟,十一点了。秋小峦慌忙站起来,揩干泪,说: “笔樵先生,我该走了! ” “不忙,在此午餐! ” 两个月后, “秋溪谷先生遗作展 ”在北京的美术馆举行,观者如堵,好评如潮。在众多记者和名流参加的学术讨论会上,黄云山真诚地对秋小峦说: “我愿以我平生的一幅得意之作,交换你父亲的任何一幅小品,以便时时展读,与 他倾心交谈! ” 掌声如雷鸣般响起来。 (选自 2009年第 3期小说选刊 ) 【小题 1
23、】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注意:只选一项且对得 2分,有错选或 2个以上选项得 0分, 2选项全对得 4分) A小说以 “大师 ”为线索,写了一个已故民间绘画大师被发现,其遗作被推出的过程。 B小说开头写门铃小心翼翼地响起,表现秋小峦拜见黄云山时谨慎礼貌的心理。 C “国有颜回而不知,我深以为耻! ”的意思是说,黄云山先生认为,我们国内有一个像颜回一样闻名的大师秋溪谷,他竟然不知道,感到很羞耻。 D小说写 黄云山观画时净手焚香的细节,表达他对画作的珍视和对绘画作者的敬重之情。 E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 【小题 2】结合上下
24、文,请你简要说说 “满室芬芳 ”的意思和作用。( 4分) 【小题 3】试分析一下黄云山先生和秋小峦会面过程中黄云山的心理变化过程。( 4分) 【小题 4】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写这篇小说的意图,并且谈论一下我们应从主人公黄云山先生身上学些什么?( 8分) 答案:【小题 1】 AC 【小题 2】: “满室芬芳 ”表面意思是满屋子飘满浓郁的焚香之味;深层意思是满屋都飘散着秋 溪谷先生绘画的墨香。 (意思对即可 )其作用是承上启下,即内容上由接受鉴定画作转到欣赏推崇画作,情节上由故事发展转向故事高潮,感情上由对画作的接纳转到珍爱,由对画家的 “相识 ”发展到敬重。 (意思对即可 ) 【小题 3】不耐烦
25、-意外 犹豫 感动 折服。 【小题 4】意图: 歌颂主人公黄云山倾力向世人推举已故民间绘画大师及其艺术珍品的高风亮节。 对一些凭借环境优势而自傲自大、孤陋寡闻的艺术家进行善意的批评。 歌颂像在秋小峦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尽孝传统美德。 呼吁艺术家眼睛向下,向民间学习,发现并珍爱民间艺术家及其艺 术珍品。 (能答出三点即可 ) 学习: 助人为乐的精神。 虚怀若谷,眼睛向下的艺术品格。 不惜降低自己身价推介民间艺术家,珍藏民间艺术珍品的精神。 敢于批评绘画界不正之风的正直品格。 (答出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对选项逐一排查。 A项,小说是以 “
26、大师 ”对 “陌生汉子 ”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C项, “像颜回一样闻名 ”错,是说国内有一个象颜回一样默默生活在农村生活的真正大师。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回答要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概括,回答意思要从表面意思和深层意思上总结;至于作用的分析,要从情节和结构上总结。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分析黄云山先生和秋小峦会面过程中黄云山的心理变化过程,只需要从文中找出对黄云山的心里叙写的句子即可,从反感别人打扰他构思作画,到别人居然知道他的名字,到来人上门是求教
27、求画求鉴定,到明白来人的孝心,到看到真正大师的画等一系列的感情变化,分析而知。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 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目,回答意图,需要联系文本内容,从文中 “现代画家中,就要数黄宾虹和你父亲了。可惜这两位也都先后过世,悲哉!悲哉!从你父亲的用纸上,可看出他生前生活的窘困,而从画面上又看出他的豁达乐观和淡泊名利,我辈惭愧! ”、 “我给你写几封引荐信,让我的老友们开开眼,别高踞北京以为天下无人 ”等可以概括作答;回答学习内容,则要从全文的叙述中,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即可。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
28、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欧阳生哀辞 韩 愈 欧阳詹世居闽越,自詹已上,皆为闽越官,至州佐、县令者,累累有焉。闽越地肥衍,有山泉禽鱼之乐,虽有长材秀民,通文书吏事与上国 齿 者,未尝肯出仕。 今上初,故宰相常衮为福建诸州观察使,治其地。衮以文辞进,有名于时;又作大官,临莅其民;乡县小民有能诵书作文辞者,衮亲与之为客主之礼,观游宴飨,必召与之。时未几,皆化翕然 。 詹于时独秀出,衮加敬爱,诸生皆推服 。闽越之人举进士繇詹始。 建中、贞元间,余 就食 江南,未接人事,往往闻詹名闾巷间,詹之称于江南也久;贞元三年, 余始至京师举进士,闻詹名尤甚。八年春,遂与詹
29、文辞同考试登第,始相识。自后詹归闽中,余或在京师他处,不见詹久者,惟詹归闽中时为然。 其他时与詹离,率不历岁,移时则必合,合必两忘其所趋, 久然后去,故余与詹相知为深。詹事父母尽孝道,仁于妻子,于朋友义以诚。气醇以方,容貌嶷嶷然 。其燕私善谑以和 ,其文章切深喜往复,善自道,读其书,知其于慈孝最隆也。 十五年冬,余以徐州从事朝正于京师,詹为国子监四门助教,将率其徒伏阙下举余为博士, 会 监有狱,不果上。观其心,有益于余,将忘其身之贱而为之也。 呜呼!詹今其死矣!詹闽越人也 ,父母老矣,舍朝夕之养,以来京师,其心将以有得于是,而归为父母荣也。虽其父母之心亦皆然: 詹在侧虽无离忧其志不乐也詹在京师
30、虽有离忧其志乐也若詹者, 所谓以志养志者欤!詹虽未得位,其名声流于人人,其德行信于朋友,虽詹与其父母皆可无憾也。詹之事业文章,李翊既为之传, 故作哀辞以舒余哀,以传于后,以遗其父母 ,而解其悲哀,以卒 詹志云。 【注】 上国:指京城等文化发达的地区。 皆化翕然:很快形成了一种好风尚。 嶷嶷然:端庄温厚的样子。 燕私:指个人的闲暇时间。善谑以和:喜欢说话且话语柔和。 【小题 1】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 正确的一项是( ) A通文书吏事与上国 齿 者齿:相等 B以 卒 詹志云卒: 最终 C 会 监有狱会:恰逢 D余 就食 江南就食:谋生 【小题 2】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欧阳詹有名望的一项是( )
31、自詹已上,皆为闽越官 衮加敬爱,诸生皆推服 往往闻詹名闾巷间 其德行信于朋友 观游宴飨,必召与之 詹之事业文章,李翊既为之传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詹祖上世代都在闽、越一带做官,他本人也因文才出众倍受时任福建诸州观察使的常衮的爱惜敬重,成了当地参加科举考试的第一人。 B文章对欧阳詹进行了评价,他尽孝道,以父母望其成名的意志为意志来孝养父母。虽不寿而终,但是他的德行和表现其才华的文章,却是与世长存的。 C欧阳詹看重友情,曾率领自己的生徒们到朝廷上去举荐韩愈做四门博士,结果因国子监有诉讼之事,加上自己的地位卑微,举荐以失败告终。 D韩愈写
32、作此文,主要在于抒己之哀痛,慰死者之双亲,完成朋友的遗愿。因为担心欧阳詹死后湮没无闻,所以把他的才学、品德写进文章,加以彰显,以永传后世。 【小题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 1)詹于时独秀出,衮加敬爱,诸生皆推服。( 3分) ( 2)其他时与詹离,率不历岁,移时则必合,合必两忘其所趋。( 3分) ( 3)故作哀辞以舒余哀,以传于后,以遗其父母。( 3分) 【小题 5】请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 6处)( 3分) 詹 在 侧 虽 无 离 忧 其 志 不 乐 也 詹 在 京 师 虽 有 离 忧 其 志 乐 也 若 詹 者 ,
33、 所 谓以 志 养 志 者 欤!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C 【小题 4】( 1)欧阳詹在那时,超过众人,一枝独秀,常衮对他更是加倍爱护,其他文士对欧阳詹也都推崇信服。( 2)其他时候与欧阳詹告别,大都不满一年,离别过不多久就能再见,见了面两人都会忘了想去的地方。( 3)所以我写下这篇哀辞来表达我的悲哀,把他流传下去,来送给他的父母。 【小题 5】詹 在 侧 / 虽 无 离 忧 / 其 志 不 乐 也 /詹 在 京 师 / 虽 有 离 忧 / 其 志 乐 也 /若 詹 者 【小题 1】 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
34、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 “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 ”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B项,卒,了结。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是 说欧阳詹祖上都在闽粤一带做官; 是说常衮对当地文人的重视,不仅仅是欧阳詹一人; 李翊为其作传,并不能说明其有名望,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
35、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C项,原文是说打算去举荐,结果没有举荐,有强加因果之嫌。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 “留 ”“删 ”“调 ”“换 ”“补 ”的
36、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 1)出:超过;推服:推崇信服;句意 1分。( 2)率:大都;移时:不多久;句意 1分。( 3)故:所以;遗:送给;句意 1分。 考点:理 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不必苦思。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
37、能对语句进行断句。当然还有一些取巧的方法可供借鉴:找名词、找动词、看标志、注意句式、注意修辞等,断句时应结合上下文,紧紧抓住“曰 ”“云 ”“言 ”等字,切记,常用虚词是标志,常见如下: 句首的语气词 “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 ”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句末语气词 “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 ”等后面可断句; 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 ”“纵 ”“是故 ”“于是 ”“向使 ”“然而 ”“无论 ”“至若 ”“是以 ”“继而 ”“纵使 ”“然则 ”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 “顷之 ”“向之 ”“未几
38、 ”“已而 ”“斯须 ”“既而 ”“俄而 ”等,也可以帮助断句。本句可翻译成:儿子在身边,虽然没有离别的忧愁,心里却并不快乐;儿子在京师,虽 有离别的忧愁,但心里在为他高兴。像欧阳詹这样的人。据此可以断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欧阳詹世代都居住在闽越地方,他的祖先都在闽越做过官,其中做到州佐、县令的也有不少。闽越土地肥沃,有山泉禽鱼带来的乡野乐趣,虽然百姓中也有不少杰出人物,他们通文墨,懂法令,可以与京师名士相媲美,但却不肯出来做官。当今皇帝建号之初,以前的宰相常衮任福建诸州观察使,管辖闽越这地方。乡县的庶民百姓凡能读书、作文、吟诗的,常衮亲自结交他
39、们,以上宾的礼节接待,一同交游饮宴。欧阳詹那时一枝独秀, 常衮对他更是加倍爱护,其他文士对欧阳詹也都推崇信服。 建中、贞元年间,我寓居江南谋生,与人交往不多,但往往能在民间听到欧阳詹的大名,可见欧阳詹名闻江南已有很长时间了。贞元三年,我初次进京应试,那时听到欧阳詹的名声更大了。贞元八年春天,我与欧阳詹同榜考中进士,那时才相识。以后欧阳詹回到闽中省亲,我有时在京师,有时在别处,长时间没有见到他,只有欧阳詹回闽中时才这样。其他时候与欧阳詹离别,都不满一年,离别过不多久就能再见,见了面就不想往别处去,长时间之后才离开。所以我与欧阳詹交往很深。 欧阳詹侍奉父母恪尽孝道,对 妻儿仁爱,对朋友义气而真诚。
40、他气质淳朴,品行端正,体貌不凡。他平时喜欢说些玩笑话来调节心情,他的文章寓义深远、迂回曲折,善于用自己的话说明问题。读他的诗文,知道他对慈孝之道最为推崇。十五年冬天,我以徐州从事的身份进京向皇帝朝贺,欧阳詹当时任国子监四门博士助教,准备率领他的学生到宫门跪请皇上,推举我为博士,正巧那时国子监有狱讼之事,上书一事没有结果。看他一片诚心,只要对我有利,他可以忘却自己位卑言微而去做的。 唉,欧阳詹现在去世了!欧阳詹是闽越人,父母年迈,他舍弃朝夕奉养父母之职,来到京城,他的本愿是为了在京 城能有所得,衣锦荣归使父母感到荣耀。即便他父母的心愿也都是这样:儿子在身边,虽然没有离别的忧愁,心里却并不快乐;儿
41、子在京师,虽有离别的忧愁,但心里在为他高兴。像欧阳詹这样的人,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以达成父母的愿望来敬养父母的人吧! 欧阳詹虽然没有得到高的官位,但他的名声流传在京城人中,他的德行已取信于朋友间,他和他的父母都没什么可遗憾的了。欧阳詹的事业和文章,李翱已经为他写了传记,所以我写下这篇哀辞以寄托我的哀思,用它流传下去,寄给他的父母,宽解他们的哀伤,并了结欧阳詹的心志。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 后回答问题。( 8分) 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 1)这首诗是王维辞官归隐途中所写,请你谈谈这首诗中诗
42、人情感的变化( 3分) ( 2)这首诗的颈联颇受后人称赞,请你谈谈你的体会( 5分) 答案:【小题 1】 前两联写出发时看到的景色,反映出诗人安详闲适的心境。 颈联以荒城、古渡、落日、秋山等意象,描绘了一幅黯淡凄凉的傍晚野外秋景图,衬托出作者接近归隐地时的凄清心境。 尾联,作者写自己要闭门谢客、静心独处、不问世事,情绪又趋向平和。 【小题 2】 诗人选取了荒城、古渡、落日、秋山这四种适合自己心境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野外傍晚秋景图:荒凉的城池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瑟的秋山。 这图景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衬托出诗人落寞凄清的心境。 【小题 1
43、】 试题分析:要分 析这首诗中诗人情感的变化,需要结合诗句注意解读,同时要联系 “王维辞官归隐途中所写 ”这一隐含信息,从首联、颔联中 “闲闲 ”、 “如有意 ”、 “相与还 ”等词语可以看出诗人的闲适心境;从颈联中的一些意象描写可以看出衬托出诗人的凄清心境;从尾联中 “归来且闭关 ”可以看出诗人的淡泊心境。据此可作答。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一联运用的还是寓情于景的手法。两句十个字,写了四种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图画:荒凉 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
44、飒的秋山。这是傍晚野外的秋景图,是诗人在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满黯淡凄凉色彩的景物,对此加以渲染,正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衬托出作者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下面是某校举办话剧表演大赛后的得分表,如果你是本次大赛的学生评委,请你就这张得分表来谈谈你的体会。(至少说出两点体会,不超过 60个字, 4分) 高二话剧表演大赛评分表 班级 剧目 作者 评分 2 雷雨 曹禺 89 5 孔雀东南飞 80 3 山楂树之恋 张艺谋(导演) 78 7 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 90 6 变色龙 契诃夫 84 8 完璧归赵 司马
45、迁 84 1 日出 曹禺 92 4 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 83 答案:、所选剧目大部分来自课本,且古今中外都有,这对课本内容诗歌很好的回顾。( 2)节选自戏剧的节目评分上相对而言更高,这体现了同学们在改编时的戏剧语言和戏剧冲突设计有待提高。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表格数据作答的应用文体,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1、仔细观察表格,看表中的语言文字以及数字比较。组织答案:时应做到:抓住内容要点来展开概括总结作答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学完陈情表后,丁敏同学深有感触,决心就 “孝 ”这个话题做一个专访 专访她本校的一位语文老师。而专访
46、过程中,设计专访的问题成为了专访的 “拦路虎 ”,请你帮她设计几个问题。(至少 3个问题, 4分) 答案:( 1)对于这篇以 “孝 ”闻名的文章,您感受最深的是哪一句? ( 2)除了李密的陈情表外,关于 “孝 ”的一些典故,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 3)在市场经济下,关于孝道和利益之间,该如何看待? ( 4)在父母干涉自己的决定时,应该如何对待? 试题分析:这其实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要注意文体的得体和语体的得体,问题的得体要符合文体的特殊要求、注意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的区分。本题需要注意联系 “孝 ”这个专题做的采访,所以,需要围绕 “孝 ”方面的内容展开询问。 考点:语言表达简
47、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的这幅图是英国人麦克威尔士于 1980年在非洲拍摄的照片,请给这幅图拟个标题,并谈谈你的感受。( 60字以内, 4分 ) 答案:标题:怜悯、关爱、牵手、苦难、悲惨世界等,任选其一即可;感受:世界上的贫富不均,导致了人们的生活差异如此之大,实在是这个世界的悲哀。呼吁世界应该缩小差距,实现共同进步和发展。 试题分析:这其实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题目,解答此题,要读懂图画,理解其寓意。根据图画,应注意从两只手的形状来分析作答。答案:不唯一,只要占 “边 ”就行。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 5句)( 5分) ( 1)心非木石岂无感, _。(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 3) _,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4) _,露脚斜飞湿寒兔。(李贺李凭箜篌引) ( 5)定乎内外之分, _。(庄子逍遥游) ( 6)吴楚东南坼,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