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湖北省黄冈市蕲春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31722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湖北省黄冈市蕲春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2014学年湖北省黄冈市蕲春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2014学年湖北省黄冈市蕲春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3-2014学年湖北省黄冈市蕲春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3-2014学年湖北省黄冈市蕲春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湖北省黄冈市蕲春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 全都正确 的一组是( ) A胆 怯 ( qu) 剜 (wn)心 岑 (cn)寂 涎 (xin)皮赖脸 B 憎 (zng)恶 唠 (lo)叨红 晕 (yn)战战 兢兢 (jng) C 襟 (jn)怀晦 朔 (shu)梵 (fn)文 翘 (qio)首以盼 D横 亘 (gn)掾 (yun)吏狭 隘 (y)日 薄 (b)西山 答案: C 试题分析: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 ,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 ,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

2、的字音 ,侧重的是 “常用字的字音 ”。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从 2009年全国及自主命题省市试卷来看 ,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高考的重点 ,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 “认读 ”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本题中 A项 “怯 ”读 “qi” ; B项 “唠 ”读 “lo”, D项 “隘 ”读 “i”。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 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组词语中, 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辖制笼统天高地迥平滑俗滥 B撮和蓬蒿天理昭然涸澈之鲋 C流敝蛾眉命运多舛没精

3、打彩 D 邻迄今轻鸢剪掠皇天厚土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撮和 ”应为 “撮合 ”、 “涸澈之鲋 ”应为 “涸辙之鲋 ”; C “流敝 ”应为“流弊 ”、 “没精打彩 ”应为 “没精打采 ”; D “邻 ”应为 “毗邻 ” 、 “皇天厚土 ”应为“皇天后土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 最恰当 的一组是( ) 谣言 于阴暗的环境,是经不起真相的照射的。因此,及时公布真相,让一夜成名的造谣者一时名毁, 。 ,某些时候,真相公布后,谣言还在继续以讹传讹,网络真相成了 “孤家寡人 ”,甚至真相与谣言相杂, 。因此战胜网络谣言,还要

4、在力度上下功夫。 A孳生急不可待固然鱼龙混杂 B滋生迫在眉睫当然混淆视听 C产生刻不容缓虽然稂莠不齐 D萌生燃眉之急纵然鱼目混珠 答案: B 试题分析: “孳生 ”同 “滋生 ”,多指不好的事物的产生。 “萌生 ”多用于抽象事物,如 “萌生邪念 ”“萌生一线希望 ”等。 “急不可待 ”侧重于心态; “刻不容缓 ”侧 重于行动; “迫在眉睫 ”侧重于外物; “燃眉之急 ”侧重于紧急,是一个名词性短语,前三者是形容词性短语。 “当然 ”表示肯定, “固然 ”后面一般要转折,表示有更需要肯定的事物。 “鱼龙混杂 ”侧重于状态, “混淆视听 ”侧重于目的和结果。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

5、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项中, 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 A 8月 30日 9时 30分,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在 3号法庭公开审理被告人杨达才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轰动全国的 “表叔 ”案将接近剧终。 B未来五年,国家将通过改造棚户区、建设公租房等方式,增加中低 收入居民的住房供给,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 C六部委联合举办的 “中华赞 ”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D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不能遏制整体恶化的态势,中国每年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与面积仍然在不断扩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成分残缺,缺少 “解决 ”的宾语,应在 “房源不足

6、”后加 “的问题 ”; C 句式杂糅, “将围绕 为主题 ”应改为 “将以 为主题 ”; D 搭配不当, “速度 ”与 “扩大 ”搭配不当。解答本题的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 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 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介词 “关于 ”“对于 ”“对 ”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类似于 “A”是 “B”的句子,注意 “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 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用 “和 ”“或 ”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前半句使用了 “

7、能否 ”“可否 ”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 有错误 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写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 B契诃夫, 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的剧作家。与美国的欧 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C德国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在叙事方法上潇洒自由,不拘一格。它借人物之口,穿插了不少独

8、立成章的中短篇小 说,而且一直使用第三人称,深刻挖掘人物内心世界,使喜剧主体具有悲剧特征。 D沈从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 “乡土文学之父 ”。边城被誉为 “现代文学史上最纯洁的一个小说文本 ”“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 ”。 答案: C 试题分析:塞万提斯是西班牙作家,它的作品 “不断转换叙事人称 ”。见必修五 P109页第三段第二行。 考点:识记常见的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共 9分,共 3小题,每小题 3分) 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来看,当时方形的土木建筑体制已形成,并成为中国后世主要建筑形式。与世界许多古文明建

9、筑不同,不是石建筑而是木建筑是中国建筑一大特色,诗经中 “如 ”“作庙翼翼 ”之类的描写,可见当时木建筑颇具规模,并具有审美功能。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特点,不以单一的独立建筑物为目标,而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接连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重视各个建筑物之间的平面整体的有机安排。从发掘的极为片段的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坑情况看,雄伟壮观;从陶俑的状貌直到建筑材料的坚实也无不显示难以想象的宏大气 魄。 “百代皆沿秦制度 ”,建筑亦然。 汉、唐、宋、明、清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建筑美学风格,这个风格就是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中国建筑主要是宫殿建筑,即供君主居住的场所,从新石器时

10、代的 “大房子 ”开始,祭拜神灵即在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世间居住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更进一步发展了神人同在的倾向。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庙宇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 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的空旷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而是暖和的木质,等等,构成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

11、与环境的和谐。瞬间直观把握的巨大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占着明显的优势,排斥了反理性的迷狂意识,正是这种迷狂意识构成许多宗教建筑的审美基本特征。 中国建筑的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的严格对称结 构上,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的特点。就单个建筑来说,比起基督教、伊斯兰教来,它确实相对低矮、平淡,甚至逊色一筹;但就整体建筑群来说,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取胜,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格。随着晚期封建社会中经济生

12、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的建筑美出现了。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种仍然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通过 “借景 ”“虚实 ”等方式,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表现了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更为自由的审美理念,但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理性精神,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过程,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 【小题 1】下列对于中国建筑的理解,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中国建筑的土木体制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形成,并且成为后世的主要建筑形式;从

13、秦到清一直保持、延续着一致的建筑艺术风格。 B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 构的特点,建筑材料暖和、坚实,建筑物之间相互接连和配合,平面铺开,雄伟壮观。 C中国建筑以平易的、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为特征,表现了中国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生活意绪。 D中国建筑的代表主要是君主居住的宫殿建筑,它威严庄重而高耸人云,给人以神秘、超越世俗的巨大空间感受。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经中 “如 ”“作庙翼翼 ”之类的描写不仅说明当时木建筑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表现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B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能使人在游历进程中感受到生 活的安适和与环境的和

14、谐,这是中国建筑理性精神的很好体现。 C中国建筑讲究对称,重视各个建筑物之间的有机安排,因此,虽然它的风格严肃方正、缺少变化,但整体布局和谐统一。 D新石器时代,人们祭拜神灵就在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场所;儒学替代宗教后,神人同在的倾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中国建筑以逶迤交错、气势雄浑的建筑群取胜,基督教、伊斯兰教建筑则以孤立高耸、出世脱俗的单个建筑见长,二者各具特色。 B封建社会晚期,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的建筑出 现了,打破了以前建筑的严格对称性,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生活、意识形态的变化。 C以阴冷的石头、空旷的空间等体现出的反

15、理性迷狂意识是西方宗教建筑的审美特征,这与中国建筑的审美观念有很大不同。 D “借景 ”“虚实 ”等方式把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表明了更为自由的审美理念逐渐取代充满理性精神的美学思想。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1】 试题分析: D项中 “高耸入云 ”, “神秘、超越世俗 ”理解有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C项中 “缺少变化 ”与文意不符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D项中 “表明了更为自由的审美理念逐渐取代充满理性精神的美学思想

16、 ”分析有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习题。(共 20分,共 4小题) 吴冠中 - 傲然不屈的艺术魂 吴志菲 说真话是鲁迅给我的影响 吴冠中走了,说真话的人又少一个。鲁迅是吴冠中追随的 “精神之父 ”,血管里融了他的血,品格上附了他的魂。 “说真话是鲁迅给我的影响,我用几十年的人生去实践这一点。 ”从 初中起,吴冠中就喜欢鲁迅,他一辈子都想说真话,但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他才有了说真话的机会。 1979年,吴冠中对 “政治第一、艺术第二 ”开火: “政治第一,艺术第二,这样的第二,永远是第二,艺术永远上不去。我说,这个看法有问题,应该辩论。

17、”整个会场竟没有人敢接他的话茬儿。 1992年,他发表文章笔墨等于零,意在说明绘画效果依凭全局笔墨构成,而不能孤立、局部地看待笔墨,提出了笔墨当随时代的观点,结果被一些人断章取义,横加指责。 2007年 3月,身为全国政协常委和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 88岁高龄的吴冠中一针见血地指出 现在的 “美协、画院就是一个衙门,养了好多官僚,是一群不下蛋的鸡 ”,呼吁取消美协、画院,建议对画家实行 “以奖代养 ”。 “现在国家给的奖不够,文化部给艺术的奖只有 3万,还是日本人捐的钱,我觉得很耻辱。 ” 吴冠中书房的书架上,有一格摆的都是不同版本的鲁迅作品。他把鲁迅看作是“民族魂 ”。他在很多方面和鲁迅一样

18、,对中国艺术现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别人不敢说的问题他颇有不说不快的劲头。 悲壮毁画与慷慨 “嫁女 ”背后 吴冠中曾有 “中国最贵画家 ”之说。即使冒名顶替的赝品,也动辄以百万成交。尽管他的作品拍卖价居高不下,但是他对自己稍有瑕疵的作品,从不肯轻易出手,而是忍痛销毁,令人惊异的是他恰恰在作品走红时销毁行动更强劲。 吴冠中绘画的一生上演了无数的烧画事件。 1991年 9月,吴冠中整理家中藏画时,将不满意的几百幅作品也全部毁掉,此举被海外人士称为 “烧豪华房子 ”。吴冠中对这一豪举给出的解释是保留让明天的行家挑不出毛病的画。 吴冠中晚年着意表现人生之惑或不惑了, “怀孕生子 ”已不易,但他对以往的

19、作品更加苛求,在家里常常抽空做这样的 功课,他一次次把不满意的作品张挂起来,一次次用挑剔的眼光审判着,一次次定案,一批批忍痛毁灭。 在烧画的同时,吴冠中对伪作的出现更是毫不含糊,为了心中至高无上的艺术不受污染而不惜对簿公堂。假如不能为艺术而生,那就为艺术而死。 他视画如命,却常常将作品捐赠给各大美术馆,他说 “我的作品是属于人民的。而艺术也只能在纯洁无私的心灵中诞生。 ” 殉道才足以维持艺术的尊严 在作品进入市场后,他完全有条件改善现有的 “生活质量 ”,可他依旧是劳动者朴素的习惯,在用钱方面像对待时间一样节俭。被他称作 “下蛋的窝儿 ”的家在北京方庄芳 古园小区的一处老居民楼内,是 20世纪

20、 90年代初搬进来的。那套小四居几乎没什么装修,家具也都是用了好些年,与平常人家无异,访客常常会惊讶于沙发上补洞的透明胶。他的住房连同被友人戏称为 “蜗居 ”的画室从来没有刻意装潢过,一次有工人到他家换水表,一进门就大惊小怪直呼: “哟!现在很难见到水泥地的人家了! ” 就是这样一个 “落笔成金 ”的画家,却一直过着近乎寒酸的平淡生活,不尚虚华。曾经有一个房地产老板提出,愿意给吴冠中在大厦的顶层盖一个四合院,顶层有阳光,适合作画。但吴冠中拒绝了,理由很简单:不需要。他对艺术创作是高追求 ,于物质生活没有追求。吴冠中曾经长期失眠,学生推荐说,足底按摩对睡眠很有好处,只 “体验 ”了一回,他还是那

21、句话: “不合适我。 ”在美术圈流传较广的是,吴冠中脚穿孙儿穿剩下的旅游鞋,经常花两元钱在楼下找个 “蹲摊 ”的理发师傅 “剃头 ”。一次,熟人遇见了他,开玩笑说:这么有价值的脑袋怎就这么廉价地 “处理 ”一下?见有人说话,吴冠中扭过头说,剃头师傅是 “行为艺术 ”,我是纸上谈兵,我们工作的领域不同,价值一样。 苦惯了的吴冠中很满意自己的生活。艺术创造的享受是一种对生命本身的享受,并不需要过多的物质条件。 【小题 1】下列关于 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 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 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 2分,有选错的给 0分)( 4分)( )( )。 A吴冠中深受鲁迅的影响,品格上附了他的

22、魂。他对于中国的艺术现状很不满,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B文章采用小标题分段的形式,显得层次分明,人物的形象表现得也较为立体。这三层之间各有侧重,又逐层推进。 C吴冠中对艺术的追求很严格,他认为,自己的作品是属于人民的;尽管爱画如命,但他还是很慷慨地把画捐给国家。 D 88岁高龄的吴冠中呼吁取消艺术衙门,对画家以奖代养,认为文化部拿日本人捐的钱 作为给艺术的奖金是耻辱。 E吴冠中认为艺术创造的享受是一种对生命本身的享受,优裕的物质条件会侵蚀人对艺术的热情,故鄙视物质享受。 【小题 2】请简要分析吴冠中先生悲壮毁画的原因。( 4分) 【小题 3】吴冠中傲然不屈的艺术魂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23、 4分) 【小题 4】吴冠中说 “艺术也只能在纯洁无私的心灵中诞生 ”,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8分) 答案:【小题 1】 D、 E 【小题 2】 对买家负责,不把作品当作谋取金钱利益的手段。 留传下来的作品要为后代负责。 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苛求完美。(每 个要点 2分,答两点即得满分) 【小题 3】 做人的德行方面:一辈子想说真话,敢说真话,坚持说真话; 艺术创作方面:不对次品、赝品留情,不向金钱低头; 生活追求方面:追求平淡,不尚虚华,不慕名利。(意思接近即可 每个要点 2 分,答两点即得满分) 【小题 4】艺术是心灵的外化表现,没有心灵的纯洁就没有艺术的纯净。(观点

24、句 2分)吴冠中一生以鲁迅为参照,要求自己不随波逐流,这种美好的德行为他的艺术能够纯洁无私奠定了基础;( 2分)吴冠中为了艺术的纯净,他不惜烧画,不惜与造假者对簿公堂;( 2分)尽管功成名就,吴冠中仍能保持 自己的本真,甘于苦寒,故而他的作品才能保持纯净。( 2分)(学生的答案:只要有观点句,有论据,言之成理就可酌情给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D项吴冠中认为文化部对艺术的关注不够,给的奖金很少,且这很少的奖金还是日本人捐的,这才是耻辱。不能误解为拿日本人捐的钱作为奖金是耻辱。 E项吴冠中没有鄙视物质享受,也没有认为优裕的物质条件会侵蚀人对艺术的热情。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

25、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从文段中这些语句 “吴冠中对这一豪举给出的解释是保留让明天的行家挑不出毛病的画 ”、 “但 他对以往的作品更加苛求 ”、 “一次次用挑剔的眼光审判着,一次次定案,一批批忍痛毁灭 ”、他说 “我的作品是属于人民的。而艺术也只能在纯洁无私的心灵中诞生。 ”可见他烧毁画的原因可总结为三个方面:对买家负责,对后代负责,对自己苛刻要求。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可从文章三个部分中分别总结出三个方面:做人方面、艺术创作方面、生活追求方面。然后在结合文中的一些具体语句分析得出答案:。 考点:

26、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 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开放式的问题,所谓开放式题,是从题目与文本的关系来看的。可分为延伸式和迁移式两大类。延伸开放题与文本的关系较紧密,迁移开放题与文本的关系较远。因为 “开放 ”,解答时变化较多,难度也因此而较大。有两种类型:第一种:与文本关系较紧密的延伸式开放题。第二种:与文本内容联系宽松的迁移式开放题。一般解题步骤:注意答题的表达式,在文本中找出支撑点,明确自己的观点,分析题目与文意是否存在着可以正反两说的可能,吃透文本精髓 ,弄清题目要求。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能力层级为

27、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请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 6处)( 3分)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选自明朝方孝孺深虑论,有删改) 答案: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 /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岂其虑之未周欤 /盖虑之所能及者 /人事之宜然 /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 /天道也。 试题分析:文言断句为四川近年高考中新出现的题型,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

28、行断句。当然还有一些取巧的方法可供借鉴:找名词、找动词、看标志、注意句式、注意修辞等。 考点:理解文言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素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然而,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加疑虑的事上突起。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范 围,那是天道的安排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共 34分,共 7小题) 离魂记 唐 陈玄 天授三年,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性简静,寡知友。无子,有女二人。其长早亡;幼女倩娘

29、,端妍绝伦。镒外甥太原王宙,幼聪悟,美容范。镒常器宙,每曰: “他时当以倩娘妻之。 ” 后各长成。 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 ,家人莫知其状。后有宾寮之选者(有位优秀的幕僚)求之,镒许焉。 女闻而郁抑 ,宙亦深恚恨。托以当调,请赴京,止之不可,遂厚遣之。宙阴恨悲恸,决别上船。日暮,至山郭数里。夜方半,宙不寐,忽闻岸上有一人,行声甚速,须臾 至船。问之, 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 。宙惊喜发狂,执手问其从来。泣曰: “君厚意如此,寝食相感。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投身奉报,是以亡命来奔。 ”宙非意所望,欣跃特甚。遂匿倩娘于船,连夜遁去。 倍道 兼行,数月至蜀。 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 。其妻常

30、思父母,涕泣言曰: “吾曩日不能相负,弃大义而来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间阻。 覆载之下,何颜独存 也? ”宙哀之,曰:“将归,无苦。 ”遂俱归衡州。 既至,宙独身先镒家,首谢其事。镒曰: “倩娘病在闺中数年,何其诡说也! ”宙曰: “见 在舟中! ”镒大惊,促使人验之。果见倩娘在船中,颜 色怡畅,讯使者曰: “大人安否? ”家人异之,疾走报镒。室中女闻,喜而起,饰妆更衣,笑而不语,出与相迎, 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 。其家以事不正,秘之。惟亲戚间有潜知之者。后四十年间,夫妻皆丧。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 玄 少常闻此说,而多异同,或谓其虚。大历末,遇莱芜县令张仲规,因备述其本末。镒则仲规堂

31、叔祖,而说极备悉,故记之。 (选自太平广记卷三五八,略有改动)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 寤寐 寤寐:醒着睡着,时时 B乃倩娘徒行 跣足 而至跣足:光 着脚 C 倍道 兼行,数月至蜀倍道:离开大路 D 见 在舟中见:通 “现 ”,现今 【小题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现倩娘对王宙情深意重的一组是( ) 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 女闻而郁抑 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 覆载之下,何颜独存 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 翕然而合为一体 ,其衣裳皆重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倩娘和王宙长大以后,

32、暗中相恋。张镒却言而无信,应允了他人提亲。 B王宙因为意中人倩娘被张镒另许他人,心生不满,借故远走京城。临行前与倩娘密约私奔。 C当舟中倩娘与闺中倩娘合为一体,衣裳也重合,始知当初追随王宙而去的乃是倩女离魂。 D小说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想象奇幻,情节曲折,倩娘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形象。 【小题 4】请把下面的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 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3分) (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3分) ( 3)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3分) 答 案:【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3、3】 B 【小题 4】( 1)年纪老迈而情怀更加豪壮,岂能因白发而改变人的心愿?境遇艰难而意志越发坚定,决不会放弃直凌青云的志向。 ( 2)哪用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 3)(我)刚出生六个月,我父亲就去世了。年龄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 【小题 1】 试题分析:倍道:兼程而行,指一日走两日的路程。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都能表现倩娘对王宙情深意重。 表现倩娘对父母的愧疚。 表现了肉体与离魂相合前的喜悦 。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B项中王宙临行前并未与倩娘密约私奔。 考点:

3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答题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 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 信 ) 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

35、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 达 ) 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本题翻译时应注意 “宁 ”字翻译正确得 1分,表反问语气,意思是岂能、哪 里、怎么等; “穷 ”字翻译正确得 1分,为 “处境艰难 ”的意思; 大意通得 1分。 “奚以 为 ”翻译正确得 1分,表示反问, “哪里用得着 呢? ”; “之 ”字翻译正确得 1分,是动词 “到 ”“去 ”“往 ”的意思; “南 ”字翻译正确得 1分,方位名词作动词

36、 “南行 ”“往南去 ”的意思。 “见背 ”翻译正确得 1分,是 “背离我,离我而去 ”的意思,这是死的委婉说法,指弃我而死去; “夺 ”字翻译正确得 1分,是 “强行改变 ”的意思;大意通得 1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武则天天授三年( 692年),清河郡有个张镒, 因为到衡州做官,就在那里安了家。张镒性情简淡好静,少有知音朋友。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女儿。长女早年夭折,幼女名唤倩娘,端庄美丽,无人能及。张镒的外甥王宙是太原人氏,自小就聪明有悟性,貌美有风仪。张镒很器重王宙,经常说: “将来定当把倩娘嫁给王宙做妻子。 ” 渐渐地,倩娘和王宙各自长大了。

37、他们私下里时时彼此爱慕思念,家人却并不知道。后来张镒有位优秀的幕僚向张家求亲,张镒就同意了。倩娘听说此事,郁郁寡欢;王宙知道后也深深怨恨。随即,王宙托词说应当调任,向张家请辞,希望去京城。张家劝止不住,于是厚礼相待送走了外甥。王宙 心中暗暗悲怆,与舅舅告别上了船。傍晚时分,船行水路穿过山峦停在了数里之外。半夜里,王宙辗转不眠,忽然听到岸上有人赶来,步履非常迅速匆忙,片刻间就到了船边。一问之下才知道,是倩娘赤着脚徒步追来。王宙欣喜若狂,抓住倩娘的手问她为何而来。倩娘哭泣着说: “你的情谊是如此厚重,我即使睡梦里都感念。如今父亲强行改变我的意愿,而我又知道你对我情深似海不会轻易改变,我想要投身侍奉

38、报答你,所以逃亡出来投奔你。 ”王宙从未期望过,欢欣雀跃。于是就将倩娘隐匿在船中,连夜船行而去。两人加速赶路,不出数月就到了四川。 又过了五年,两人 已经生了两个儿子,与张镒更是音信断绝。倩娘常思念父母,常常对着王宙哭泣说: “我从前不肯辜负你的情义,背弃了礼仪伦常和你私奔。到如今和双亲隔绝分离,已经足足五年了。活在天地间(天覆地载)却不能对父母尽孝,我还有什么脸面呢? ”王宙听了,也为妻子的话伤心,说: “我们这就将要回去,再也不必为远离双亲而痛苦。 ”于是夫妻二人一起回到了衡州。 等到了衡州,王宙独身一个人先到了舅舅张镒家中,说明了自己带走倩娘的事,并谢罪。张镒诧异道: “我女儿倩娘明明卧

39、病家中已经好几年了,你怎么这样胡说呢! ”王宙说: “倩娘现在就在船上! ”张 镒大惊,忙派家人去察看,果然看到倩娘坐在船中,神情怡然欢畅,见到来验看的家人,还询问说: “我父母是否安康? ”家人感到奇怪,急忙跑回来报告张镒。此时内室中卧病多年的女儿听闻后也欢喜地起身,梳妆更衣,笑逐颜开却不说话,这倩娘走出闺房与从外归家的倩娘相遇,二人身形叠合融为一体,就连衣服都是重合为一样。张家觉得这件事终究是离奇不正,于是隐瞒不说。只是偶有暗中知道的亲戚。后来又过了四十年,王宙、倩娘夫妇过世了。他们的两个儿子因为孝廉而获取了功名,当了县丞和县尉。 我年少的时候常常听说这个故事,或雷同或相异,有人说是假 的

40、。唐代宗大历年末( 779年),我遇见了莱芜县令张仲规,他向我详细讲述了这个故事的本末。因为张镒是他的堂叔祖,而且他讲述得十分细致完备,我因此记录下来。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答题。( 8分)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小题 1】本诗一二两句从哪些角度描绘海棠的?请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2】全诗的关键句是哪一句?请简要赏析。( 4分) 答案:【小题 1】( 1)首句写微风中的海棠形象,着意表现海棠的色彩。( 1分) “泛 “字,写出了月光照耀下,微风吹拂中,海棠花闪烁不定的情景。( 1分)第二句描写月下海棠的清香。(

41、1分) “香雾空蒙 ”,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 1分) 【小题 2】( 2) “只恐夜深花睡去 ”,是全诗的关键句。此句转折一笔,写赏花者的心态。( 1分)当月华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诗人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怎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呢?( 1分)一个 “恐 ”写出了诗人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也暗藏了诗人欲与此花共度良宵的执著。 ( 1分)一个 “只 ”字写出了爱花人 的痴情。( 1分)(言之成理就可酌情给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首先找出描写海棠的诗句,再具体分析诗句是怎样描写海棠的。从第一二两句中 “泛崇光 ”、 “

42、香雾空蒙 ”可总结出作者从海棠的色彩和清香两个方面来描绘的。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 “只恐夜深花睡去 ”,这一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句。此句转折一笔,写赏花者的心态。当月华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诗人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怎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呢?这蓄积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 花儿,居然无人欣赏,岂不让她太伤心失望了吗?夜阑人静,孤寂满怀的我,自然无法成眠;花儿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我如何独自打发这漫漫长夜?不成,能够倾听花开的声音的,只有我;能够陪我永夜心灵散步的,只有这寂寞的海棠!一个 “恐 ”

43、写出了我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也暗藏了我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一个 “只 ”字极化了爱花人的痴情,现在他满心里只有这花儿璀璨的笑靥,其余的种种不快都可暂且一笔勾销了:这是一种 “忘我 ”、 “无我 ”的超然境界。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 言表达 “点赞 ”为一网络语言,对某个内容表示赞同、喜爱。请仿照示例,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选材,将下面的话补写完整,构成排比。要求: 符合作品的特点(形象、语言、技巧和内容等) 句式相近。( 4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蕴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成了一种长

44、效的民族素质的滋养剂。徜徉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长廊中, 我为塑造了哀怨与执着湘水女神的屈原湘夫人点赞 , , 。让我们吟诵经典诗文,提高语文素养。 答案: 我为具有朴素平淡语言风格的孟浩然夜归鹿门歌点赞,( 2 分) 我为勾勒出开阔宏丽意境的杜甫登岳阳楼点赞。( 2分)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仿写语句,回答时根据前后文意思,尤其是前面给出的语句,采用相同的句式和修辞即可,本题关注古代诗歌散文,那么答案:中就一定要注意引用古代诗人和作品。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014年 1月,我省著名职业网球运动员李娜获得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和约 1400万人民币冠军奖金,湖北

45、省领导在武汉机场为李娜举行欢迎仪式并代表政府奖励李娜 80万元。这一行为引起了各界人士的热议,有人赞成,有人反对。请你为为双方各拟一条 理由,要求语言准确简明,每条不超过 25字。( 4分) 赞成: 反对: 答案:【示例】赞成:李娜向全世界展示了荆楚儿女的顽强拼搏精神,奖励李娜,是传递正能量。( 2分,言之成理 1分,表达简明得体 1分)反对:李娜不缺钱,奖励李娜可以有其他方式, 80万应该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2分,言之成理 1分,表达简明得体 1分)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材料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不能 模棱两可,在根据观点加以说明即可。回答是即可从赞成来说,也可从不赞成来说。

46、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请认真阅读下面这幅漫画,撰写一副对联,表达你的看法。 (4分 ) 上联: 下联: 答案: 生前薄养真乃不孝 死后厚祭实在荒唐 与其身后表孝道 莫若生前多关心。 试题分析:从对联的外在形式、对比的手法运用和议论性的表达方式等三个方面来构思完成。本题中两幅漫画对比比较明显,生与死,饭菜单调与丰富,容易联想到对待老人孝顺的问题。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 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 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 5个,按所答的前 5个小题计分)( 5分) (

47、 1) ,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2) ,访风景于崇阿。(王勃滕王阁序) (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 4)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庄子逍遥游) ( 5)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 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 7)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 ( 8) ,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答案:( 1)云无心以出岫( 2)俨骖 于上路( 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4)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5)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6)一蓑烟雨任平生,( 7)吞声踯躅不敢言( 8)吴楚东南坼 试题分析:解题策略:一、 对于名句默写应注意字形识记,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形识记不牢,从而提笔写错字。二、名句默写应注意 :字义识记,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义弄不清楚,从而提笔写错字。三、 名句默写应注意 :对比识记,考生有时区分不开不同诗句中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的两个字,从而将这两 个字写反了。四、 名句默写应的 :非常识记,有的诗句,按现在平常的说法或语序识记往往是错的,必须非常识记。五、 名句默写的意境识记,六、 名句默写的字识记,默写的名句中有通假字的,一定要写诗句中的原字。高考默写题本来是极易得满分的题,可是往往由于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