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31728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2014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2014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2014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2014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朱 拓 ( t)笑 靥 ( yn)搭 讪 ( shn )少不 更 事( gng) B 模 样( m) 栈 道 (zhn)霜 鬓 (bn)刀 削 面店( xio) C 吮 吸( shn)执 拗 ( ni)猿 猱 (no)按 捺 不住( li) D崔 嵬 (wi)脸 颊 ( ji) 炮 烙 (po)踌 躇满志( chu)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普通话读音。考查材料紧扣教材,大多来自必修三前三单元,其中不少字词读音与四川话有一定差别,如拓、削、炮等,

2、要注意区别。A靥 y, C捺 n , D炮 po。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寒暄唾弃忖度不落巢臼 B慰藉隽永蒙胧眼花 乱 C鞭笞赋予萦绕诞皮赖脸 D雾霭沟壑纨绔叹为观止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识别汉字书写的能力。汉字使用是随着语境的确定而确定的,此题语言材料部分来自已学课文,提示我们平时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字词基础知识的练习和积累。 A巢 窠; B乱 缭乱; C诞 涎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现在能看到的红楼梦只有前 8

3、0 回是曹雪芹所做,后 40 回是高鹗续写,但有专家认为曹雪芹实际已经成稿,只不过后四十回遗失了,这从序言中 “ 十载,增删五次 ”可以看出。 ( 2)我们普通人和作家看到的世界是一样的,而作家却能够捕捉到那些触动人心的细节、场景,找到生活的闪光点、奇异处,从而产生创作灵感。而我们普通人却对自己的生活习以为常,鲜有新奇感受。因此可以说文学创作对于那些对生活 的人是基本无缘的。 ( 3)我们有些人总是喜欢幻想,幻想不刻苦就能取得好成绩,但是,不努力就想获得成功,简直是 。 A批阅视若罔闻不经之谈 B批阅熟视无睹无稽之谈 C披阅熟视无睹无稽之谈 D披阅视若罔闻不经之谈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

4、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题涉及一般实词和成语,三组词语都是近义词辨析,对于双音节词语,多半从不同的语素着手辨析,对于成语,则只能通过词义及使用语境要求加以区别。 A批阅 :对文件阅读后施加的批改、评语或批示;披阅 :翻看(书籍),展卷阅读。 B视若罔闻 : 看到了当没看到,比喻不当回事;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客观事物不关心。 D不经之谈 : 不合道理 ,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无稽之谈 :无法考查 ,没有根据的说法。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 统计,蜜蜂

5、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 50万朵的花粉。 B在这个边远的小城里,一家为顾客提供各类用品、服装、文具、家电的大型超市即将开业。 C发射试验通讯卫星取得圆满成功,表明我国已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成、研制、发射、跟踪、测控和试验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工程体系的能力。 D “十一 ”假期,莫言旧居接待的游客超过千人。游客中既有单纯去参观沾 “文气 ”的,也不乏 “抠墙皮、挖砖块 ”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别语病的能力。语病题是高考必考试题,修业年级学习时对养成语病的敏感判断能力,高考复习就容易多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重在平时积累和掌握。 A、搭配不当, “朵 ”不能修饰 “花粉 ”改为

6、 “要采集 50万朵花的花粉 ”; B、分类不当, “各类用品 ”与包含 “服装、文具、家电 ”; C、成分残缺, “能力 ”缺谓语, “独立 ”前加上 “具有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薛宝钗的悲剧人生 住大观园蘅芜苑的薛宝钗跟林黛玉相比,从外貌到性格,以至才情,是两 种不同的美:一个丰满如太真,一个苗条如西子;一个端庄凝重,一个天真孤傲;一个雍容典雅,一个俏丽明洁; “若两峰对峙,双水分流,各及其妙,莫能相下 ”。(俞平伯语) 薛宝钗是一个特殊的悲剧人物。宝钗身上虽然也有少女的天真活泼,但她严格按照封建礼教做人: “罕

7、言寡语 ”、 “装愚守拙 ”, “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她 “人情练达 ”, “世事洞明 ”。加之她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的容貌和知书识礼,勤于 “女红 ”,完全达到了封建世家要求女子的 “德、容、言、工 ”的标准,成为一个 “宜至宜家 ”的 “窈窕淑女 ”,在她身上,体现了几千年封建社会所要求于妇女的伦理和教养的标准。但她太冷漠和超然,其冷静几近于冷酷,书中就多次以 “冷香丸 ”、 “冷美人 ”、 “任是无情也动人 ”等隐喻强调她性格的这一特点。当我们读到金钏儿投井、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出家及抄捡大观园等震撼人心的章节时,不难发现她超乎常人的冷静。我们

8、是应该叹服她的冷静还是应该感叹于封建的道德标准对少女天真的扼杀。 就算对待爱情,宝钗也控制着,虽然她对贾宝玉并非全无感情,但她选择理智地听从于 “父母之命 ”。在她的生命中不知道有没有贾宝玉之外的男人让她动心过, 但估计她是早就 把自己的婚姻交给了左右她的封建力量。而她的贤淑、冷静和大度等封建伦理女性道德标准的楷模让她在和黛玉相比的劣势中最终获胜,所谓 “金玉良缘 ”之说,虽是出于癞头和尚冥冥之中的安排,实则反映出贾府这样的 “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 ”为迫使宝玉尽心 “正务 ”,读书上进,以便继承祖业而在婚姻问题上作出的抉择。 照理说,宝钗获得了她需要的婚姻,成了贾府年轻女性人心所向的宝

9、二奶奶,但她没有收获爱情的幸福,她和宝玉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理想却大相径庭。因此,“金玉良缘 ”对宝玉、宝钗来说,只是一杯没有爱情的苦酒。尽管薛宝钗能克尽妇道, 象传说中的孟光那样 “举案齐眉 ”,几近完美;但贾宝玉仍不能忘情于悲凄而逝的林黛玉;而薛宝钗也不免在孤寂冷落中抱恨终身。 薛宝钗的悲剧很难引起人们的同情,却自有其发人深思之处。整个封建社会象张开的血盆大口,连拥护它的人也一并吞下腹去。说来可悲,封建伦理道德,可以让一个人顶礼膜拜,俯首贴耳到如此地步!宝钗实在是被吃的,但她是拿出以身殉道的精神,服服帖帖,泰然自若的面对悲剧结局,这是薛宝钗悲剧更深刻的体现。 【小题 1】下列对贾母王夫人等选择

10、宝钗不选黛玉的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贾母虽然知道宝玉喜欢黛玉,但还是 选择宝钗的目的是为了家族的振兴。 B宝钗更冷静、沉着和大气,不似林黛玉那样小气、斤斤计较、尖酸刻薄。 C贾母的最终选择,说明贾母已然不喜欢先前十分宠爱的外孙、小气的黛玉了。 D宝钗知书识礼,勤于 “女红 ”,完全达到了封建世家要求女子的 “德、容、言、工 ”的标准,她更能够帮助宝玉实现家族的振兴。 【小题 2】下列对薛宝钗的悲剧人生理解,概括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薛宝钗的悲剧主要体现在爱情上,她获得了她需要的婚姻,却没有获得宝玉的爱情。 B薛宝钗的悲剧不是她自己造成的,根源主要在于封建伦理道德吞噬了女性美好的人生。 C

11、薛宝钗的悲剧产生不是宝玉所造成的,因为宝玉也是受害者,贾母王夫人等让他娶了个自己不爱的人。 D薛宝钗的悲剧的可悲之处在于,面对吞噬她美好幸福人生的礼教她竟然拿殉道者的精神,服服帖帖,泰然自若,这悲剧是深沉的。 【小题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A在作者看来,薛宝钗死守封建教条,刻意按照封建女子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不敢说、不敢爱,将婚姻幸福都交给父母,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的。 B薛宝钗在贾府里谨言慎行,甚至于在金钏儿投井、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出家及抄捡大观园等震撼人心的章节时,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冷静,甚至冷酷,主要是为了做宝二奶奶而做出的隐忍之举。 C宝钗获得了她需要的婚姻,成

12、了贾府年轻女性人心所向的宝二奶奶,但她没有收获爱情的幸福,根源是宝玉始终喜欢林黛玉。 D宝钗和黛玉虽然性格志趣有很大差异,但 “若两峰对峙,双水分流,各及其妙,莫能相下 ”,他们都同是悲剧人物,他们的幸福都是被封建道德礼教扼杀了的。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1】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按条件筛选指定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筛选条件是 “贾母王夫人等选择宝钗不选黛玉的原因 ”,C项 “贾母已然不喜欢先前十分宠爱的外孙、小气的黛玉了 ”错,婚姻的选择与亲情之爱并不具有排他性,贾母的选择并不能说明贾母不喜欢黛玉。文中也无此信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13、。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具体观点的分析概括能力。要求理解的是 “对薛宝钗的悲剧人生 ”的分析概括, B项前一分句是对宝钗个人原因的全盘否定,而文中 “她严格按照封建礼教做人 ”“她太冷漠和超然,其冷静几近于冷 酷 ”等语句表明,作者认为宝钗的悲剧并非与自己无关。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语句的能力。此题涉及对文中多方面内容的理解,且与上两题不同的是选择表达正确的一项,那就要在三个选项中找出理解错误。 A “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 ”错 ,原文说 “薛宝钗的悲剧很难引起

14、人们的同情 ”; B是性格追求所致,并非因想做宝二奶奶 ,原文说 “她严格按照封建礼教做人 ”, “但她太冷漠和超然,其冷静几近于冷酷,书中就多次以 冷香丸 、冷美人 、 任是无情也动人 等隐喻强调她性格的这一特点; C根源理解错,是因为宝玉与宝钗的 “生活态度和人生理想却大相径庭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最后的黄豆 爷爷是染布的。他爱吃黄豆出了名。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岁那年刷刷地在地上架起了好几口大染锅。这吃饭的手艺是 “偷 ”来的。 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斗蛐蛐。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

15、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爷爷蹲着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料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 “呆瓜 ” 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爷爷。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不呆。 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几口大锅开始染布。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到爷爷一边敲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把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青色衬着爸爸额头的汗珠,沉稳得像傍晚袭来的夜幕。 后来,那家大染坊被爷爷挤垮了。没过半月,爷爷快乐的嚼着黄豆把那几口锅搬进了大染坊。于是,镇子里又了有

16、大染坊。那名声像染布匠拿 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 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的多嚼几把黄豆,还取了奶奶。迎亲那天,爷爷喝了好多酒,醉了,进洞房时还绊了一脚,兜里的黄豆全撒在地上,他捡了好一阵子,奶奶什么反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后来跟我讲这事时,爷爷还叹气,这一绊,不是什么好兆头,要不,后半辈子也不会活得这样磕磕绊绊。说这事时,爷爷喘着粗气,我帮着捶了半天背,他还是喘得满脸猪肝紫。 其实,爷爷在生父亲的气。 闲时,爷爷经常是一边慢慢嚼着黄豆一边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 生。他说,父亲是一个 “倒钱筒 ”。父亲是爷爷的独苗,奶奶宠

17、着他,惯着他。听爷爷说,父亲才十岁,就开始进大烟馆。没钱,就赊账。烟馆老板拿着赊账本来计钱时,爷爷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父亲就像一颗荒野的树那样疯长。 我十岁那年,三天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大染坊被抵了赌债。那一天爷爷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 搬出大染坊时,爷爷习惯性地掏出黄豆,迟疑了一下,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 没几年,爷爷病得不行了。父亲依然整天不着家,爷爷的安危只是他耳边刮过的一阵微风。临终前的那个晚上, 爷爷示意我到他跟前,他手中攥着一个小布袋,打开来,是些黄豆。昏暗的灯光下,豆子炒得金灿灿的,爷爷说,这辈子只剩下这点黄豆了,他的声音很轻,连他

18、旁边油灯的火苗都没有动一下,他颤巍巍拈出一颗豆子,习惯性地放入口中,又试着嚼它。不知是黄豆太硬,还是爷爷老了,牙品不行,他没嚼动,又把豆子放入袋中。 他叹叹气,说这辈子就爱这黄豆,人走了带上它,也算来世上留个念想。他慈爱地对我说,如果你长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爷爷这里来拿这黄豆吃。不过,你要是争气,最好就别来找我了,他语气中满是沮丧。 我愣愣的,不太明白,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晨,爷爷走了,手里紧紧攥着那小袋嚼不动的黄豆。邻居帮忙葬了爷爷后,父亲才回来。没人怪他,他在邻里眼中只是一个能够看得见的影子。 父亲长号着,声间凄厉,如同塌了脊梁。大家都知道他为什么哭,整整两天两夜,他雇了好几个人把小屋

19、子掏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连瓦背也全掀掉了,还是没有找到传说中爷爷那几坨金子。他疯了。 后来,一个金匠跟我说爷爷确实有几坨金子。不过,爷爷临终前偷偷让他打成了一颗颗金珠子。 我蓦然明白,爷爷那小袋黄豆是什么了。爷爷给我留了一笔活命钱。 有人曾问我,金子最终找到了吗? 当然没有。爷爷的坟 头早被我平了,当时还有人说,我跟我那疯死掉的父亲一样,也是忤逆不孝。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企业,人们称我是什么 “著名企业家 ”。不久前,一次慈善会上,我说了,死后捐出全部财产,我那个儿子和老婆都不跟我说话了。为什么这么做?有记者问我,我一时语塞,眼前浮现出爷爷那小袋最后的黄豆。 (改自王琼华最后一碗黄豆) 【小题 1

20、】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 “我 ”平掉爷爷的坟头,是既不想让任何人打扰爷爷死后的安宁,又表明了不依赖祖辈财富、自己创业的决绝。 B文中说 “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树那样疯长 ”,一是形容他处于青少年时期,身体长得快;二是形容他备受溺爱,放纵无拘。 C本文语言平实,情感饱满,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各具特点,叙事手法新颖,主题有教益。 D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时,爷爷蹲在一高地看人染布,这暗示着爷爷对读书的渴望和对财富的羡慕。 E本文运用动作、语言、细节和对比等艺术手法,生动凸显人物个性;人物行为也具有深厚寓意。 【小题 2】小说以 “最后的黄豆 ”为标题,有哪

21、些作用?( 6分) 【小题 3】小说最后解开金豆之谜,文章先前做了哪些铺垫?( 6分) 【小题 4】这篇小说寓意深刻,对我们的人生有许多启示,请结合现实或自身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6分) 答案: 【小题 1】 A 、 E 【小题 2】 标题 “最后的黄豆 ”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故事情节的发展与黄豆密切关联, “爷爷 ”创业、守成过程和黄豆紧密联系起来; 主人公 “爷爷 ”的心理、专注、执著和顽强的性格和个性化的人物特征也通过黄豆得以显现揭示; 文章的寓意也通过最后的 “黄豆 ”被埋而得以点明和升华。(每答出一点给 2分,答对 3点得 6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 3】 爷爷生前的交代;

22、父亲疯狂地寻找爷爷传说中的那几 坨金子; 金匠说爷爷偷偷让他把它们打成了一颗颗金珠子。(每点 2分,共 6分。) 【小题 4】启示一:就人生追求而言,单纯的物质追求并不会让人幸福,相反可能带来生活中的不幸。 启示二:就亲情而言,真正的爱不是溺爱,而要帮助下一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启示三:就传承而言,精神财富的传承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精神的力量才能真正改变人生。 (答出寓意每点给 2分;意思对即可。论述启示时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启示或其他启示进行论述,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 2分;论述合理、表述清晰给 4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

23、生辨析小说构思和表现手法的能力。结合小说相关内容,项并没有形容身体长得快的意思。项 “语言平实 ”“情节跌宕起伏 ”“叙事手法新颖 ”的分析都不够恰当。项 “暗示着爷爷对读书的渴望和对财富的羡慕 ”的分析是错误的。爷爷专注看染布,起初是对染布有兴趣,后来大灾后才成为爷爷谋生的职业。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题目的作用。这是一个常考题,题目中 “嚼黄豆 ”是小说主要人物的一个习惯动作,而且问的 是 “在全文 ”有何作用,因此回答本题除考虑到结构上起到线索的作用外,主要应围绕小说三要素与主题的关系来分析。 考

24、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伏笔和照应的表达技巧。小说为最后揭开黄豆谜底,前文三处设伏。这是作者的艺术匠心,认真揣摩小说故事情节,不难发现这三处伏笔。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小说主题的能力。小说寓意就是小说的主题,这篇小说之所以寓意深刻,主要源于小说 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解读,可以从爷爷奋斗一生却最终没有得到幸福,从父亲挥金如土最终贫困潦倒,还可以从 “我 ”听从爷爷的遗训,成为著名企业家等三个角度去提炼, “结合现实或自身谈谈你感受最深的

25、一点 ”即是要谈谈小说的现实意义。答题时选择一个角度概括主题并联系实际加以分析才能满足题干要求。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用斜线( /)给下面的短文划线句子断句。(限划 9处)( 4分) “读书须知出入法。 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 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 。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 ” (南宋 陈善扪虱新话) 答案: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 /终当求所以出 /见得亲切 /此是入书法 /用得透脱 /此是出书法 /盖不能入得书 /则不知古人用心处 /不能出得书 /则又死

26、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 ”(共 9 处,画对两处 1 分,共 4 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断句属于翻译理解知识点。此题开头提出论点,最后有结论,给阐述部分断句,文中有几个对应词语:所以入、所以出,入书法、出书法,入得书、出得书等,这些都是断句的标志性词语。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贺若弼,字辅伯,河南洛阳人也。父敦,以武烈知名,仕周为金州总管,宇文护忌而害之。临刑,呼弼谓之曰: “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成吾志。且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 ”因引锥刺弼舌出血,诫以慎口。 弼少慷慨有大志,骁勇便弓马

27、,解属文,博涉书记,有重名于当世。周齐王宪闻而敬之,引为记室。未几,封当亭县公,迁小内史。周武帝时,上柱国乌丸轨言于帝曰: “太子非帝王器,臣亦尝与贺若弼论之。 ”帝呼弼问之,弼知太子不可动摇,恐祸及己,诡对曰: “皇太子德业日新,未睹其阙。 ”帝默然。弼既退,轨让其背己,弼曰: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所以不敢轻议也。 ”及宣帝嗣位,轨竟见诛,弼乃获免。寻与韦孝宽伐陈,攻拔数十城,弼计居多。 高祖受禅,阴有并江南之志,访可任者。高 曰: “朝臣之内,文武才干,无若贺若弼者。 ”高祖曰: “公得之矣。 ”开皇九年,大举伐陈,以弼为行军总管。将渡江,酹酒而祝曰: “弼亲承庙略,远振国威,伐

28、罪吊民,除凶翦暴,上天长江,鉴其若此。如使福善祸淫,大军利涉;如事有乖违,得葬江鱼腹中,死且不恨。 ” 先是,弼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历阳。于是大列旗帜,营幕被野。陈人以为大兵至,悉发国中士马。既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及此,弼以大军济江,陈人弗之觉也。 袭陈南徐州,拔之,执其刺史黄恪。军令严肃,秋毫不犯。有军士于民间沽酒者,弼立斩之。进屯蒋山之白土冈,陈将鲁达、周智安、任蛮奴、田瑞、樊毅、孔范、萧摩诃等以劲兵拒战。田瑞先犯弼军,弼击走之。鲁达等相继递进,弼军屡却。弼揣知其骄,士卒且惰,于是督厉将士,殊死战,遂大破之。(隋书 列传第十七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

29、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骁勇 便 弓马便:熟习 B恐祸及己, 诡 对曰诡:欺骗 C未睹其 阙 阙:宫殿 D士卒且 惰 惰 : 懈怠 【小题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且吾 以 舌死 晋侯秦伯围郑, 以 其无礼于晋 B 弼 乃 获免 乃 重修岳阳楼 C 既知防人交代, 其 众复散 则齐国 其 庶几乎 D 死 且 不恨 若属皆 且 为所虏 【小题 3】把第 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 1)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所以不敢轻议也。( 4分) ( 2)及此,弼以大军济江,陈人弗之觉也。( 4分) 【小题 4】第 卷文言文中,传主贺若弼具有什么样的性

30、格特点?请简要概括并结合内容分析。( 5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1)君主的口不严密则容易失信于臣下,臣下的口不严密则会生命难保,所以不敢轻易议论。 ( 2)趁着这个机会,贺若弼率领大军渡江时,陈朝人竟根本没有察觉到他们。 【小题 4】 为人谨慎,从处理太子废立的意见上表现明显; 文武双全,年少时便习弓马,解属文,博涉书记; 聪明机智,军事才能出众,在打仗时特别善于动脑筋。( 点 2分, 点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 解文言实词的能力。文言实词多为一词多义,如果此题仅按一词多义理解则很容易误入歧途,所以还要联系上下文看看是否有古今异

31、义、词类活用、通假等现象。 C项 “阙 ”通 “缺 ”,缺点,过失。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文言虚词也在词义上大多是多个义项的,而意义不同是用法(即语法功能)不同的结果。此题考查的均是常用虚词。 A因为,介词; B竟然,却 /于是,就 均作副词; C他的,代词 /恐怕,副词; D尚且 /将要,均作副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文言翻译要抓住重点实词、特殊句式及其他特殊文言现象,这些既是知识点又是考点。本题重点词语:密,

32、严密;失臣,省略句 “失 (信于 )臣 ”;身,自己 (的性命 );济,渡过;弗之觉,倒装句 “弗觉之 ”。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传主人物形象。人物的形象(性格)是由人物的言行表现出来的,文言文人物传记多是记载传主的生平事迹,在记载事迹的同时偶有对传主的评价,所以我们逐个 梳理传主事迹并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就能找到人物形象特征。本文先后记载了以下事迹:贺若弼父亲遇害时对他的遗训,在回答废立太子时对周武帝的 “诡对 ”(表明其小心谨慎); “少慷慨有大志,骁勇便弓马,解属文,博涉书记,有重名于当世 ”(文武双全);接受高祖重托吞并江南

33、 (表现其军事才能 )。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参考译文: 贺若弼,字辅伯,河南洛阳人,父亲贺若敦,因有武艺忠烈而闻名,在周任官为金州总管,遭宇文护妒忌而杀害。临刑时,叫贺若弼来对他说: “我一定要平定江南,但这志向没 有实现,你一定要完成我的遗志;而且我是因舌头说话而死,你不可不引以为训。 ”于是用锥刺贺若弼舌头直到出血,警诫他讲话要谨慎。 贺若弼少年时精神振奋,情绪激昂,有大志,勇敢而善于弯弓骑马,会写文章,博览群书,在当时很有名声。周齐王宇文宪闻名而很敬重他引他为记室。不久以后,被封当亭县公,升为小内史。周武帝时,上柱国乌丸轨对皇帝说 “太子

34、不具有做帝王的才能,臣也曾与贺若弼谈论过。 ”皇帝叫贺若弼来问,贺若弼知道太子地位不可动摇,恐怕祸难落到自己头上,就讲假话说: “皇太子道德学问日有提高,没有看到他的缺点。 ”皇帝沉默不言 。贺若弼回来后,乌丸轨责备他背叛自己,贺若弼说: “君主的口不密则失信臣下,臣下的口不密则生命难保,所以不敢轻易议论。 ”等到宣帝即帝位,乌丸轨最终被杀,而贺若弼却避免了杀身之祸。不久与韦孝宽一起征伐陈朝,攻克数十城,其中多数是贺若弼的计谋。拜官寿州刺史,改封襄邑县公。高祖杨坚为丞相,尉迟迥在邺城作乱,恐怕贺若弼有变化,派长孙平骑驿马去取代他。 高祖称帝,暗有并吞江南的打算,寻找可以担负此重大任务的人。高

35、说: “朝延的大臣当中,从文武才干来说,没有一个比得上贺若弼的人。 ”高祖说: “您算说对了。 ”于是任命贺若弼为 吴州总管,委任他平定陈朝的大事。贺若弼很高兴地把这件事作为自己的任务。与寿州总管源雄同任官于重镇。贺若弼送诗给源雄说: “交河是骠骑将军的帐幕,合浦是伏波将军的军营,勿使在骐阁上,没有我二人的名字。 ”他献上攻取陈朝的十项计策、皇帝认为很好赐给他宝刀。 开皇九年,大举征伐陈朝,任命贺若弼为行军总管。即将渡江,他用酒洒地祝愿说: “贺若弼亲受皇帝庙算谋略,远处去宣扬国家威望,征伐有罪的人,救民于水火之中,除去凶恶暴虐的罪犯。上天和长江,你们明鉴这一切。如果你们想使善人得到福气,坏人

36、得到灾难,那么大军就能顺利渡江;如 果事情与这相反,那么我们就在长江葬身鱼腹之中,死也不遗憾。 ” 早先,贺若弼请求沿江防守的士兵每在交接的时候,必定要集中在历阳。于是每次在历阳树立了许多旗帜,军营帐幕漫山遍野。陈朝人以为大兵来攻,征发了全国大部分士兵马匹来防御。过后知道是隋驻防的士兵交替,他们许多征集的士兵也就散走了。后来多次这样,以为是平常的事,就不再布置兵力来防备了。趁着这个机会,贺若弼率领大军渡江时,陈朝人竟根本没有察觉到他们。贺若弼袭击陈的南徐州,攻克了,抓获它的刺史黄恪。隋军军令严肃,秋毫无犯,有的士兵在民间沽买酒喝,贺若弼立即斩首 。他进军驻屯蒋山的白土冈,陈朝将领鲁广达、周智安

37、、任蛮奴、田瑞、樊毅、孔范、萧摩诃等率领强劲士兵抵抗。田瑞先攻贺若弼军,贺若弼把他打跑了。鲁广达等军相继进攻,贺若弼军屡屡败退,贺若弼估计他们士兵已经松懈,而且疲劳就严厉督促将士们殊死战斗,于是大败陈军。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8分)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小题 1】首句 “复 ”字有什么意味?请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2】本诗在构思上是怎样表现情感的?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 【小题 1】 “复 ”字是 “又 ”的意思,与前后文 “岁岁 ”“朝朝 ”相照应,写出了征人征戍的时间长,征戍生活的单

38、调枯燥,流露一种对征戍生活无可奈何的厌倦之感。 【小题 2】前二句主要从时间的角度写征人的感受、情绪,后二句则从空间的角度张大视角,青冢 黄河 黑山,展示征戍地域之广阔,同前面的 “金河 ”、 “玉关 ”、 “马策 ”、 “刀环 ”的重复,单调感一脉相承。诗的前半写征戍无止期,后半则写征途无尽头,结构上也恰好对称,第三句则用王昭君埋于青冢的典故,透着 “欲归无计 ”的渺茫,全诗构思精巧,极富有表现力。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关键词的能力。 “复 ”字在文中是 “又 ”的意思,说明抒情主人公年年岁岁都在金河和玉门关一带征战。由内容和题目可知,诗歌表达了长期征战边关的怨恨又无

39、可奈何之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达出来的情感态度。由于本诗前后分别叙事写景,分析情感的重点在于抓住诗歌描写的 “金河、玉关、马策、刀环、白雪、青冢、黄河、黑山 ”等意象,这些意象强烈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长期征战边关,欲归无计,无可奈何,前程渺茫哀怨之情。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语言表达 请你对一个不喜欢贾宝玉或贾政或王熙凤或林黛玉或薛宝钗的同学讲讲这几个人身上可取的地方,把你的说辞写出来,要求必须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加以说明,不少于 60字。( 4分) 答案:例:

40、王熙凤:她虽然逢场作戏,好做表面文章,随机应变很有心计,但王熙凤也是大家闺秀,名门望族,办事周到,善解人意,精明能干的一个女强人。 林黛玉:黛玉虽然体弱多病,弱柳扶风,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她也有寄人篱下的无奈,她的美貌多情,多才多艺,情真意切,用情专一,是封建时代难 得的一个敢于追求幸福的才女。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劝说词、从人物优点方面概括形象的能力。题干给我们提供的备选人物多,拟写劝说词劝说别人喜欢他自己不喜欢的人物,不喜欢这个人物的同学是主要看到了这个人物的缺点,这就要你把人物的优点挖掘出来并用比较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

41、达运用E。 请联系自己所读的名著,仿照下面给出的句子,另写三句话。( 6分) 人们从司马迁的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学得神奇的想象,从文天祥的正气歌中 学得做人的原则; 我从 中学得 ; 我从 中学得 ; 我从 中学得 。 答案:示例:我从高尔基的童年中学得对待苦难的态度,我从孔子的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我从鲁迅的呐喊中学得批判精神,我从列夫 托尔斯泰的复活中学得道德的执著。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句的表达能力。要求仿写的内容是填写历史文化名人、名人作品和作品的特点或教育意义。直到高一以前,我们了解的历史文化名人不计其数,从中另选三个使你受到启发的名人及作品进行简明准确地

42、表达则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 6小题)( 6分) ( 1) ,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 ( 2)青泥何盘盘, 。(李白蜀道难) ( 3) ,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 ( 4)间关鹦语花底滑 , 。(白居易琵琶行) ( 5)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 6)灭烛怜光满, 。 (张九龄望月怀远) ( 7) ,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 ) ( 8)欲为圣明除弊事,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 孙湘) 答案:( 1)艰难苦恨繁霜鬓;( 2)百步九折萦岩峦;( 3)无丝竹

43、之乱耳;( 4)幽咽泉流冰下难;( 5)鸡声茅店月;( 6)披衣觉露滋;( 7)唯草木之零落兮( 8)肯将衰朽惜残年!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家名句默写。考查材料一半来自初中教材,这也提示我们除了全面掌握当册背诵篇目外,还要加强初中背诵及必修三以前高中部分背诵默写篇目的背诵和默写。此题难写易错字较少,总体难度小。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微博上流传着一个段子:一部高档手机, 70的功能都是 没用的;一款高档轿车, 70的速度都是多余的;一栋豪华别野, 70的房间都是空闲的。你是否也会忧然大悟:哦,是这么回事!环视一下自己,你那高配置的

44、生活里,有多少资源待在角落里被闲置着、浪费着? 也许是时候了,我们把身段放低一点儿,要求降低一点儿了。低配一点儿,越来越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态度,不勉强,不逞强,有力掌控自己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幸福人生。 请以 “低配人生 ”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 800字。 答案:参考作文 低配人生 两千五百年前老子提出的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是对低配人生的最初注 解。那么低配人生到底是什么呢 所谓低配人生,并非让你压缩生存空间,降低生活质量,而是在这个诱惑与欲望不断扩张的世界里,学会辨别与放弃。 克制欲望是低配人生的核心。有微博称 “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宫,房子总共近 9000 间

45、,屋内陈设极其奢华,珠宝琳琅满目,但皇帝住的地方也不过十多平方米而已。 ”为什么清朝历代皇帝都为之倾注大量心血呢 屋子再大,睡觉只需要一张床 ;菜肴再多,吃饭也不过一张嘴。如此铺张浪费,又能得到什么 最后只使得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而千年前以孝廉著称的汉景帝,居陋室,饮粗茶,着布衣,却为汉朝的 繁华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拒绝诱惑是低配人生的准则。王毛仲因为扶助唐玄宗登基有功劳,而不断向玄宗伸手要官,最后要来的却是一道赐死的御旨。老子曾说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只有不断拒绝诱惑才能避免灾难,更好地生活。 居里夫人为了使客人早点离开而只放两张椅子,为了更好地研究而不与媒体过多交流

46、。钱钟书面对友人的请客,幽默地回应: “吃了鸡蛋之后,感觉很好,又何必去见下那只蛋的母鸡呢 ”他们,一个是闻名中外的科学家,一个是享有盛名的文坛巨匠,却都选择低配人生,拒绝物质的诱惑。 降低标准是低配人生的真谛。有人 说,不要总想着自己没有什么,要经常想想自己还有什么。赤壁赋中苏子与客泛舟赤壁之下,客叹曰: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子却不以为然,仅驳道: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在其百年前的诗仙,虽然被流放,但是得不到功名利禄却仍有自然为伴,依旧洒脱豪爽。 有时候,我们拥有的物质越多,给理想的空间就越少。适当低配的人

47、生,不仅会让我们克制欲望,更从容地提高幸福指数,也会让我们远离诱惑,更专注于自己的梦想与目标,在知足中寻得快乐的真谛。 试题分析: 所谓低配人生,并不是让我们忆苦思苦, “艰苦奋斗 ”,过苦行僧的生活,也不是要压缩自己的生存空间,降低生活质量,而是要在这个欲望不断扩张的世界里,学会辨别与放弃。这种生活态度,才是真正的幸福人生。这条微博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共鸣,是因为,我们殚精竭虑追求的原来是一些自己本来就不需要的东西。对于这些无用价值、多余的追求,使很多人付出了时间、精力、心灵乃至家庭幸福的代价。回过头来看看,才发现自己误入岐途,悔之已晚。这是一个给材料的命题作文题目,审题立意环节首先要廓清题义,即明确概念的内涵界定概念的外延,以防偏题跑题。什 么是 “低配人生 ”?(内涵)“低配人生 ”是就什么而言的?(外延)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物质文明长足发展。(背景)崇尚简单实用,摒弃奢华虚荣,倡导低配生活。(观点)联系题目提供的材料, “低配人生 ”应该是针对生活,无关其他的。 从议论文的标题类型来看, “低配人生 ”就是一个论点型标题,值得注意的是,标题作文是无须拟题,更不能更改标题的。明确 “标题即中心论点 ”之后,谋篇布局时只须将这个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就可以运思行文了。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