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安徽省阜阳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31731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安徽省阜阳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3-2014年安徽省阜阳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3-2014年安徽省阜阳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3-2014年安徽省阜阳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3-2014年安徽省阜阳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安徽省阜阳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颓 圮 (p)弄 (nng)堂 飨 (xing)士卒桀骜不 驯 (xn) B忸 怩 (n)遒 (qi)劲租 赁 (ln)权势不可 当 ( dng) C 翌 (y)年 着 ( zhu)陆 被八 创 (chung)屏 (bng)息以待 D浸 渍 (z)漫 溯 (s)受 虐 (n)待叱 咤 (ch)风云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 “据义定音,音随义转 ”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

2、性辨别读音等。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 A 项,弄 (nng)堂,读音错误,属于专用词语,弄,应读 lng ;故排除 A。 C 项,被八创 (chung),读音错误,创,作 “伤 ”之意时,读 chung;故排除 C。 D项,叱咤 (ch),读音错误,咤,应读 zh;故排除 D。所以选 B。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 是( ) A若不 阙 秦,将焉取之 B项伯杀人,臣 活 之 C顷之未发,太子 迟 之 D烛之武 退 秦师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 A阙 :使动用法 B活,使动用法; D退,使动

3、用法。 C迟,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 为迟。所以选 C。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备他盗出入与 非常 也 行李 之往来 B为之 奈何 人 不敢 与忤视 C樊将军以 穷困 来归丹若舍郑以为 东道主 D微 夫人 之力不及此樊於期 偏袒 扼腕而进曰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的理解能力。在文言文词语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A“非常 ”是两个词 ,“非 ”是 “不 ”,“常 ”是 “平常、寻常 ”。今义是副词,很、非常 ;古义:不同一般的事。 C穷困:古

4、义 :走投无路。 今义 :生活贫困。东道主:古义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 :请客的主人。 D夫人:古义:那个人;今义:男人的妻子。所以选 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安在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答案: A 试题分析: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 A为宾语前置句; BCD均为被动句。所以选 A。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有关人士强调:最近接连发生特大爆炸事故,大家必

5、须提高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B省城旧河道的综合整治,要充分考虑拆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设法解决工程复杂、时间紧迫、施工难度大等不利条件。 C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阜阳以 公共文明建设为突破口,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保证各项活动顺应民意,贴近民心。 D包身工之所以具有如此的震撼力,主要是在于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毫不畏惧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造成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A项, “防止不再发生 ”错用否定; B 项, “解决 不利条

6、件 ”搭配不当,应为 “解决 困难 ”; D项,句式杂糅。所以选 C。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 姑妄言之 吧。 B发展低碳经济 首当其冲 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实现可持续发展。 C近年来,一些正值 豆蔻年华 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D当美国的总统大选正在 如火如荼 地进行时,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在弗罗里达州坦帕市落下帷幕,接着民主党也

7、在北卡罗来纳夏洛特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做出判断。 A项,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肯定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B项 “首当其冲 ”比喻首先受到冲击或遭遇灾难这里误用为 “首先、首要 ”的意思了; C项, “豆蔻年华 ”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所以选 D。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词语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惆怅 杀戮鸿门宴暗然神伤 B云霄文身挖墙脚殒身不恤 C和蔼搅绊孺子牛博闻强识 D凋谢佳肴万户候嬉笑怒骂 答案: B 试题分析:用比较排除法。可以

8、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 A项,暗然神伤,固定词语错误,暗 黯 ;C项,搅绊,近似字错误,绊 拌; D项,万户候,近似字错误,候 侯。所以选 B。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共 22分) 永恒的母亲 三毛 我的母亲在 19岁高中毕业那年 ,经过相亲 ,认识了我的父亲。母亲 20岁的时候 ,她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 ,下嫁父亲 ,成为一个妇人。 童年时代 ,很少看见母亲有过什么表情 ,她的脸色一向安详 ,在那安详的背后 ,总使人感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 等我上了大学的时候 ,对

9、于母亲的存在以及价值 ,才知道再做一次评价。记得放学回家来 ,看见总是在厨房里的母亲 ,突然脱口问道 :妈妈 ,你读过尼采没有 母亲说没有。又问 : 那叔本华、康德和萨特呢 还有 这些哲人难道你都不晓得 母亲还是说不晓得。我呆望着她转身而去的身影 ,一时感慨不已 ,觉得母亲居然是这么一个没有学问的人。我有些 发怒 ,向她喊 :那你去读呀 !这句喊叫 ,被母亲丢向油锅内的炒菜声挡掉了 ,我回到房间去读书 ,却听见母亲在叫 :吃饭了 !今天都是你喜欢的菜。 以前母亲除了东南亚之外 ,没有去过其他的国家。 8年前 ,当父亲和母亲排除万难 ,飞到欧洲探望荷西和我时 ,是我的不孝 ,给了母亲一场碎心的旅

10、行。荷西的意外死亡 ,使得父母亲一夜之间白了头发。更有讽刺意味的是 ,母女分别了十三年的那个中秋节 ,我们却正在埋葬一个亲爱的家人。这万万不是存心伤害父母的行为 ,却使我今生今世一想起那父母的头发 ,就要泪湿满襟。 母亲的腿上 ,好似绑着一条无形的带 子 ,那一条带子的长度 ,只够她在厨房和家中走来走去。大门虽没有上锁 ,她心里的爱 ,却使她心甘情愿把自己锁了一辈子。 我一直在怀疑 ,母亲总认为她爱父亲的深度胜于父亲爱她的程度。 还是 9年前吧 ,小兄的终身大事终于在一场喜宴里完成了。那一天 ,当全场安静下来的时候 ,父亲开始致词。父亲要说什么话 ,母亲事先并不知道 ,他娓娓动听地说了一番话。

11、最后 ,他话锋一转道 :我同时要深深感谢我的妻子 ,如果不是她 ,我不能得到这四个诚诚恳恳、正正当当的孩子 ,如果不是她 ,我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 当父亲说到这里时 ,母亲的眼泪夺眶而出 ,她站在众人面前 ,任凭泪水奔流。我相信 ,母亲一生的辛劳和付出 ,得到了全部的回收和喜极而泣的感触。 这几天 ,每当我匆匆忙忙由外面赶回家吃晚餐时 ,总是望着母亲那拿了一辈子锅铲的手发呆 ,就是这双手 ,把我们这个家管了起来。就是那条腰围 ,没有缺过我们一顿饭菜。就是这一个看上去年华渐逝的妇人 ,将她的一生一世 ,毫无怨言 ,更不求任何回报地交给了父亲和我们这些孩子。 回想到一生对于母亲的愧疚和爱 ,回想

12、到当年读大学时看不起母亲不懂哲学书籍的罪过 ,我恨不能就此在她的面前 ,向她请求宽恕。今生唯一的孝顺 ,好似只有在努力加餐这件事上 来讨得母亲的快乐。 想对母亲说 :真正了解人生的人 ,是她 ;真正走过那么长路的人 ,是她 ;真正经历过那么多沧桑的 ,全然用行为解释了爱的人 ,也是她。在人生的旅途上 ,母亲所赋予生命的深度和广度 ,没有一本哲学书籍比她更周全了。 母亲啊母亲 ,在你女儿的心里 ,你是源 ,是爱 ,是永恒。 你也是我们终生追寻的道路、真理和生命。 【小题 1】第 自然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2】请简要概括母亲的形象特征。( 6分) 【小题 3】文章

13、以 “永恒的母亲 ”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6分) 【小题 4】从全文看,作 者为什么认为 “母亲所赋予生命的深度和广度 ”,比任何一本哲学书籍都更周全 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案: 【小题 1】对比。( 1分)自己的年幼无知与后文母亲对家人深沉真挚的爱形成对比,( 1分)刻画了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形象,表达作者内心深深的忏悔和自责。( 2分) 【小题 2】形象特征: 平凡而伟大的一位家庭妇女; 历经沧桑,但内心平静恬淡安详; 对家人充满深爱; 乐于付出,无怨无悔,不求回报。(答出任意三点可给满分) 【小题 3】 母亲对生活的态度永远是以家人的幸福快乐为前提,对丈夫、对孩子的爱是永无

14、止境和永远不 变的。( 3分) 在作者的心目中,母亲的形象是永恒的,母亲永远是作者 “终生追寻的道路、真理和生命 ”。( 3分) 【小题 4】 母亲是真正了解人生的人,她用自己平凡的生命历程深刻而又朴素地诠释了人生的意义。( 2分) 母亲是真正饱经沧桑的人。她平静安详地面对并接受人生的一切坎坷与沧桑,毫无怨言。( 2分) 母亲全然用行为诠释了爱的含义。她为家人操劳一生,将自我融入家庭,融入 “母亲 ”的责任,让全家人都幸福快乐。(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一般要从内容主题、结构等方面分析作答,在内容主题方面,可结合着母亲的人物形象及 “我 ”对母亲的情感活动来答题;在结构方面,可从

15、文章第二三段与后文的关系方面作答,如与后文描写母亲的形象作对比,或者为后文写母亲的形象作铺垫。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总体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然后画出文章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 词句表述出来。如 “母亲的腿上 ,好似绑着一条无形的带子 ,那一条带子的长度 ,只够她在厨房和家中走来走去。大门虽没有上锁 ,她心里的爱 ,却使她心甘情愿把自己锁了一辈子。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乐于付出,无怨无悔

16、,不求回报的性格特点表达出来。以此类推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感悟文章主题的基础上,结合着母亲的形象特点及文中 “我 ”的情感,从 “永恒的 ”“母亲 ”两方面进行分析作答, “永恒的 ”既是指母爱永恒,也 是指在作者心中的母亲的形象是永恒的。 “母亲 ”可从母爱和母亲的形象两方面理解。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可结合着 “母亲所赋予生命的深度和广度 ”,比任何一本哲学书籍都更周全所在段落 10

17、“真正了解人生的人 ,是她 ;真正走过那么长路的人 ,是她 ;真正经历过那么多沧桑的 ,全然用行为解释了爱的人 ,也是她 ”的提示,结合着母亲的人生经历及人物形象等具体内容,从母亲真正了解人生的人、母亲是真正饱经沧桑的人、母亲全然用行为诠释了爱的含义等方面进行分析作 答。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共 17分)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

18、 可 十万。淮阴先 合 ,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 略 定楚地 。鲁为楚坚守不下。 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 遂以鲁公号葬项羽谷城。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汉王曰: “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 ”群臣皆曰: “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 以 死守之。 ”汉王三让,不得已,曰: “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 ”甲午,乃即皇帝位

19、汜水之阳。 天下大定。高祖都洛阳,诸侯皆臣属。故临江王 为项羽叛汉,令卢绾、刘贾围之,不下,数月而降,杀之洛阳。 五月,兵皆罢归家。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 “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高起、王陵对曰: “陛下 慢而侮人,项羽仁 而 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 之 ,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

20、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 所以 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 (节选自史记 高祖本纪) 【小题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项羽之卒 可 十万可:大约 B淮阴先 合 ,不利合:会合 C遂 略 定楚地略:攻占 D陛下 慢 而侮人慢:轻慢无礼 【小题 2】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此吾 所以 取天下也 所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B有功者害 之 填然鼓 之 C项羽仁 而 爱人因人之力 而 敝之,不仁 D臣等 以 死守之常 以 身翼蔽沛公 【小题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刘邦高度评价

21、了张良、萧何和韩信,突出了他们不凡的才能,其实,他更是在炫耀自己的英明。 B对于再三推辞皇位的原因,汉王自己假惺惺地解释为以国家利益为重。 C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有很多,但在高祖看来,其主要原因是项羽不会使用人才。 D汉王一方认为,刘邦虽对人轻侮傲慢,却能与天下同利;项羽虽仁义爱人,却缺乏宽广的胸怀。 【小题 4】翻译下列句子( 8分) 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 4分) 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而送之。( 4分) 译: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B 【小题 4】 汉王就率领诸侯军北上,把项羽的头给鲁县的父老们看,鲁人这才投降。 太子和知道

22、这件事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给他送行 【小题 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 B解释不正确,由原文大意可知,合:交战,交锋。所以选 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D 以,均为介词,用。 A 前者为 “ 的原因 ”;后者为 “用 的方法 ”;B前者为代词,有功劳的人;后者 “之 ”,调节音节 ,没有实在意义; C前者表并列关系;后者为表递进关系。所以选 D。

23、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B“以国家利益为重 ”是汉王接受皇位的理由,不是拒绝皇位的理由。汉王拒绝皇位的理由是 “皇帝的尊号贤人才能拥有,自己不愿意徒有虚名 ”。所以选 B。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 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

24、北、示、降、宾语前置句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白衣冠。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 汉五年(前 202),高祖和诸侯军共同进攻楚军,在垓下与项羽决战。淮阴侯韩信率领三十万大军与楚军正面对阵,他的部将孔将军在左边,费将军在右边,汉王领兵在后,绛侯周勃、柴将军跟在汉王的后面,项羽的军队大约有十万。淮阴侯首先跟楚军交锋,不利,向后退却。孔将军、费将军(从左右两边)纵兵攻上去,楚军不利,淮阴侯乘势再次攻上去,于垓下大败楚军。项羽的士兵听到汉军唱起了楚地的歌,以为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项羽于是战败逃走,楚军因此全部崩溃。汉王派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一直追到东城,杀了八

25、万楚兵,终于攻占平定了楚地。只有鲁县人还为项羽坚守, 不肯降服,(因为怀王当初封项羽为鲁公。)汉王就率领诸侯军北上,把项羽的头给鲁县的父老们看,鲁人这才投降。于是,汉王按照鲁公这一封号的礼仪,把项羽葬在谷城。回师定陶,驱马驰入齐王韩信的军营,夺了他的兵权。 正月,诸侯及将相们共同尊请汉王为皇帝。汉王说: “我听说皇帝的尊号,贤能的人才能据有,徒有空名,不是我所要的,我可承担不了皇帝的尊号。 ”大臣们都说: “大王从平民起事,诛伐暴逆,平定四海,有功的分赏土地封为王侯,如果大王不称皇帝尊号,人们对大王的封赏就都不会相信。我们这班人愿意以死相请求。 ”汉王辞让再三,实在推 辞不过了,才说: “既然

26、诸位认为这样合适,那我就为了国家的便利吧。 ”甲午日,汉王在汜水北面登临皇帝之位。 天下平定之后,高祖定都洛阳,诸侯都归顺了。从前的临江王 替项羽反叛刘邦,高祖命令卢绾、刘贾围攻他,没有攻下,几个月以后,王 投降了,高祖在洛阳将他杀死。 五月,将士兵都遣散回家了。高祖在洛阳南宫摆设酒宴。高祖说: “列侯和各位将领,你们不能瞒我,都要说真心话。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为什么呢?项羽之所以失去天下,又是因为什么呢? ”高起、王陵回答说: “陛下傲慢而且好侮辱别人;项羽仁厚而且爱护别人。可是陛下派人 攻打城池夺取土地,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给人们,跟天下人同享利益。项羽却妒贤嫉能,有功的就加害人家

27、,有才能的就怀疑人家,打了胜仗不给人家授功,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高祖说: “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项羽虽然有一位范增却不能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 原因。 ”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春晚 左纬 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 蝶随花片落,燕拂水纹飞。 试数交游看,方惊笑语稀。 一年春又尽,倚杖对斜晖。

28、 【小题 1】作者选取了哪些特有的景物来体现晚春?请作简要说明。( 4分) 【小题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那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4分) 答案: 【小题 1】本诗选取了依依的杨柳和飘落的花这两种景物来体现晚春的特点。( 2 分) “柳依依 ”自然不是枝头新绿,而是长条低拂; “花片落 ”花不是正在绽放,而是已经凋零,这两者正是晚春特有的景物。( 2分) 【小题 2】 因友人不在身边的寂寞感伤。睹物思人,但朋友已是 “笑语稀 ”,作者感伤之情油然而生。( 2分) 生命短促、来日无多的感慨。诗人倚杖怅然面对缓缓坠落的夕阳,感叹这一年的春天又过去了,人生的春天也要过去了。不由得想起人生匆匆

29、,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分析时,可从诗句中找出能体现晚春特点的景物,然后对描写景物的诗句加以解释即可。如 “柳依依 ”“花片落 ”分别是从杨柳和落花两种景物来体现晚春的特点, “柳依依 ”表明了其长条低拂; “花片落 ”表明了凋零落花的情景,这些景物特点点出了晚 春特色。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要注意题干问的 “哪些 ”,所以分析时,可根据诗句中的景物描写及直接描述来体会诗人的情感。如诗歌前两句描写晚春景象为后两句抒情奠定了感伤基调, “笑语稀 ”体现了友人不在身边的寂寞感伤之情; “

30、春又尽 ”“依杖 ”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叹;答题时,可结合着关键诗句进行分析即可。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语言表达 “西岭烟霞生袖底 ”的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南苑红雨莺唤起 B四 时烟雨瑞中天 C东洲云海落樽前 D池边绿树半山云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定要注意先找到所要仿写的语句,然后仔细揣摩它的句式结构,同时还要注意它的内容要求。要研究所给句子内容上的特点,研究句中对应的词语。抓住例句中关键性词语,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A项, “莺 ”与 “生 ”不对称; B项, “四时 ”与 “西岭 ”不对称; D项, “半 ”与 “生 ”不对称。所以选

31、C。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颁奖词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一般优美、深刻,与优秀人 物的事迹相辉映,进而感染、激励观众。请仿照下面示例给必修一第二、三单元中出现的人物形象(示例中的人物除外)写一段颁奖词。要求写出人物形象的主要事迹和最优秀的一面。( 6分) 【示例】 烛之武 :在国家危难之际,你深明大义不计前嫌挺身而出,只身而入虎狼之秦师,以利害得失说退国之强敌,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你是志士、勇士、辩士。你的绝世之智慧,惊天之功绩堪称万世典范。 人物: 颁奖词: 答案:人物:荆轲 颁奖词:站立堂堂七尺男儿躯躺下

32、悠悠千古英雄魂风瑟瑟奏歌水长长起舞利刃悲壮的一挥刺出一个永垂不朽的英名。 试题分析:颁奖词的写法可以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述人物的事迹,力求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人物。不要求详尽地交代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或是细枝末节,而是将人物事迹点到为止,让人们自然心领神会。要注意先找到所要仿写的语句,然后仔细揣摩它的句式结构,同时还要注意它的内容要求。要研究所给句子内容上的特点,研究句中对应的词语。抓住例句中关键性词语,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荆轲、樊哙、刘和珍、巴金等都可以写颁奖词,扣住形象特点,写出主要事迹。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用一句话

33、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0字)( 3分) 新华网华盛顿 10月 10日专电(记者冉维 易爱军) 美国白宫 10日发表声明说,美国总统奥巴马当日分别同法国总统萨科齐和英国首相卡梅伦通电话,三国领导人一致认为应采取果断行动解决欧洲债务危机。 白宫声明说,卡梅伦和萨科齐表示同意奥巴马的看法,即应该采取果断行动最终解决欧洲债务危机,确保欧元区及其以外地区的经济复苏。 声明说,在 10月 23日的欧盟峰会和 11月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到来之前,奥巴马将和欧洲国家领导人就此问题紧密协调。 声明说,奥巴马还同萨科齐就中东和平进程进行了简短交谈,双方一致认为相关各方必须回到谈判桌前。 目前,欧债危机继

34、续恶化,希腊、西班牙等国的债务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欧元稳定受到威胁。奥巴马已经不止一次敦促欧洲尽快拿出有力的危机应对方案。 答: 答案:美英法领导人认为应就欧债危机采取果断行动。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新闻,新闻导语部分是对新闻主体内容的概括,所以对于考查压缩语段的题,可从第一段导语部分的最后一句中找出答案:,但要注意说出哪三国领导人。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默写 默写( 10分) 【小题 1】 , ,谁主沉浮?(沁园春 长沙) 【小题 2】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 。(荆轲刺秦王) 【小题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不知; ,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小题 4】

35、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再别康桥) 【小题 5】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 【小题 6】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语录) 答案: 【小题 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小题 2】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小题 3】失其所与 以乱易整 【小题 4】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小题 5】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题 6】见贤思齐焉 试题分析:此类 “名句默写 ”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怅寥廓、徵、漫溯、斑斓、汗、焉。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

36、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李嘉诚说: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成长需自强 高三( 5)班邵蔚 古有揠苗助长之训,今有屈辱受侵之痛。成长,从来都不曾因外来因素而奔向光明。而唯有自强,方能坚实心灵,强大内心,冲 破

37、黑暗。 人人皆知 “鸡蛋成长论 ”,了解人如同鸡蛋,从内打破便可重获新生。是的,成长并非被动,它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它需要主动地面对并应对世间万物对它的种种考验,时刻为自己注入一支强心剂。自强,便是这样一种强心剂,凡自强之风物,总会收获成长,得到最坚韧的灵魂而一路高歌。 反之,被动地等待他人来敲成长的门便如同羊入虎穴而危机重重。封锁在自己营造的虚华浮影般的美梦里,不思进取,直至危若累卵却不甚知晓。假使此时泡沫之外有一丝微弱力量轻触,便足以打破这溢满了的虚妄的自足而不费吹灰之力。满清晚期,天朝大国的恢 弘之梦被列强的刀锋利炮打散的毫无踪迹,沦为洋人的朝廷,中华民族被外邦势力玩弄于股掌之

38、间,随后清王朝灭亡。泱泱大国瞬时分崩离析,败絮其中,国家成长壮大之说也无从谈起,没有自强,便没有成长。 然而追寻自强之道也许正确抉择,否则一味的自强便是 “片面的排外 ”,最终总会招致祸患于自身。古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在网罗天下一切可取的裨益之物以丰盈自身。自强自立之人,必为务实之人,他们果断采取行动,从不等待他人救济,若一味等待, “自强 ”也会变成 “自戕 ”,永远无法奔赴光明之日而没落地腐朽于人世。 自强造就成长。古 今诸多典例皆可成为意蕴深刻的鉴镜。越时勾践,汉时司马,忍辱自强,重塑人生;战国陈吴,秦汉刘项,揭竿而起,昔水犹光;梵高保尔,霍金贝多芬,命途多舛,造就绮罗

39、。人生若无法自强,便徒然荒废了这一生的美景,只剩下一具没有骨头的肉体罢了。 宫崎骏曾谓: “人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成长从来就不需要等待,成长需要的是自强,需要由内及外的勇气,需要从内打破的惊世神力。唯有自强才能使生命熠熠,也唯有自强,才能使生命之风骨传千年而犹存,是生命之神韵经万世而流芳。 蛋壳得自己打破 高三( 6)班 叶晓圆 每个蛋壳都裹 着一个生命的可能性,打破后是散黄还是雏鸡,得看是从外面打破的还是从内打破的,是借他人之力还是靠自我挣扎。 天生我材必有用,然桎梏无所不在。是折服于困难,沦为社会的附庸品,还是挣脱束缚,以成人中豪杰?答案:不言自喻,桎梏须由自己挣脱。

40、人生下来不是为了被打败的。蛋壳用以保卫尚且脆弱的生命原始体,然而却有无数的蛋守在冰箱待人打破。等待着困难的攻击而非酝酿着击溃困难,跳出冰箱。加缪说: “懦夫使自己成为懦夫,英雄把自己变为英雄。 ”如果一个人连选择战胜困难的勇气都没有,那什么都是虚妄。 别让他人打破了你的壳,别让他人 塑造你的人生。爱因斯坦说: “每个人都怀有天赋,但如果用会不会爬树来评判一条鱼,那这鱼终究认为自己是愚的。 ”是的,如果其他的蛋都已破壳成鸡了,而你又惶恐着心急地破壳的话,那你这丑小鸭永远成不了白天鹅。坚持自我,管他天高地厚管他物换星移呢!唯此,才不会丧失自我,失去生命本身,沦为实物,只为他们的生命添光加彩。在该破

41、的时间破,在该破的位点破,不用艳羡他人的羽毛,不然真成 “笨蛋 ”了。 成长可以耐得住风吹雨打,却经受不了 “揠苗助长 ”式的扶持。真正的成长,是别人千言万语谆谆教诲也抵不过的你一时豁然开朗的通窍;真正的成长 ,是十亿个遗产也比不过的筚路蓝缕后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成长,可以收一缕阳光一滴雨露的滋养,但必须依靠自我的力量来实现。 小仲马屡次付稿出版而每每遭到拒绝。他的父亲大仲马对他说: “你只要写上我父亲是大仲马 ,你便可以成功了。 ”幸而小仲马没有受到 “一蹴而就 ”诱惑,而是苦心经营,以自己的拼搏创造出璀璨的茶花女从而丰富了自我,迸发出生命的气息。 蛋壳从外面打破,小仲马是大仲马的儿子;蛋壳从

42、里面打破,小仲马便是茶花女的创作者。然而许多人急于求成,恨不得马上撞破桎梏的蛋壳又耐不住成长的煎熬与痛苦,用鸡蛋去撞墙。 结果蛋是破了,但生命没了,自我没了。 人啊,每只鸡的蛋壳都是自己破的呀。 内在自有万钧之力 高三( 5)班 萧恺彤 从外打破的人生是压力,从内,是成长。这一破掉的缺口,需要破壳而出的力量推动,才能得到鲜活自由的生命,而非成为命运的奴隶。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说出这句至理名言的,是众人皆知的香港首富李嘉诚。但他背后的故事是否也被熟知?李嘉诚幼年举家从广东迁往香港,生活困苦,少年开始成为手工学徒,而后白手起家奋斗数十年方得来首富宝座。他深谙面对残酷的生存

43、压力,若不挣脱便会陷于深沼,永远在寮屋 区为生存所困。于是他以内在的力量抵抗压力,创下又一个香港神话。 强大的内驱力使人保持生活的主动性,有如自持一叶扁舟,在时代的洪流中坚持方向,不陷于盲。痛苦是财富,似乎是亘古真理,但陈虻早已批驳道: “痛苦不是财富,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单纯的外在压力压迫着人的神经,甚至予人苦难。但如果只是一味接受压力,人在痛苦中循环前进,在食物链中被追赶而不得不前行,终有一日会被生活钳制,丧失理智,成为时代得意的牺牲品。只有依靠自发的力量变守为攻,我们方可捍卫自我,保全一隅天地。 内在的力量不仅可以抵抗外在的冲击,还是打破 自身局限,实现解救乃至救赎的关键。从来没有

44、一个上帝可以拯救人类,我们终须依靠自我的解救,天空一无所有,无法给予我们安慰。有人曾做过一个试验,把即将成熟的蝶蛹剖开,里面已长出翅膀的生物不会成为蝶,却是丑陋蠕动的毛虫。失去了痛苦的挤压和自我的挣扎,人得不到重生的涤荡,自然无法蜕变。肖申克监狱中的众人终生被困高墙电网之内,只有内心的解脱使他们重获自由;木心曾在文革期间被劳改,自言 “白天是奴隶,夜晚是王子 ”。内在的力量终究使生命保持生命之血色,使脉搏不致枯萎。 诚然,外在的力量看似坚不可摧势不可当,我们必然受其冲击 ,但并不代表我们应逆来顺受。 内在的力量自具万钧之力,在洪流抵达之际为生命开一道口,哪怕稚嫩颤抖,依然安稳立足于大地。 破碎

45、,保全,抑或重生 高三( 6)班 于俊杰 每个人都为一层薄薄的,半透明的壳所包裹。这层半透明的壳,很坚硬。它让不堪一击的我们,稍微与外界隔离;让我们能在它的保护下,依旧保全自我。 但是,不要奢望这层壳能永远保护你。再坚硬的东西都有破碎的一天,更何况是这层薄得可怜的壳。在层层的压力下,这层壳是如此的不堪一击。若你只是蜷缩在里面,它一定会最终破碎,使得里面的东西四处流淌;于是,你就迷失了自我 。这样,就是破碎了。 为了防止这件事的发生,我们必须站起来,给壳一个力,以中和外界那无尽的压力。为此,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而我们又发现,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这个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为此,我们去学习,去锻炼,让

46、自己变得更加强壮,以抵御更强的压力。这样,我们便保全了自己。 然而,又有一部分异常强壮的人发现,这一层壳,不仅是一种保护,更是一种压制。通过这层壳,他们看到的世界是模糊不清的,太阳照进的光是黯淡微弱的。雨点无法打到他们的身上,雷声更无法使他们为之一震。透过这层壳,他们更多地看到的是自己的倒影。于是,他们 决定亲手打破这层壳。这必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这时他们需要比平时大得多的力量。他们大吼着,竭尽全力的,吼出自己的一切,终于把它打碎。呼吸一口清爽的空气,他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然而这个世界似乎并不那么美好,因为他在打破了这个壳的同时,也意味着他和被压碎的人一样,必须以身体面对一切压力。有

47、一些人无法支撑更沉重的压力,留下了 “好像回到壳里去 ”的宣言后,扬长而去,并被时间所抛弃。而另一些人,他们有着真正强大的力量,能直面这一切,他们获得的是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广阔的世界,以及阳光雨露的恩赐。他们的声音,能毫 无阻碍地传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样,我们称之为重生。 然而,这些重生的人们向下望去,看到那些还在壳里挣扎,甚至已经破碎而流淌的人,却无法产生哪怕一点的的骄傲,更无法露出一丝的嘲笑,反而只有不绝的哀伤与惆怅罢了。 “破碎,保全,抑或重生 ”,这是我们每一个还在壳里的人应该考虑的。 破壳以重生 高三( 6)班 庾靖君 生命要么燃烧,要么腐烂。如同鸡蛋,若它的壳一敲即碎,则没有悬

48、念地,它将沦为腹中之物;若它的壳坚不可摧,则没有后续,它将自我腐烂。唯有自己破壳而出,方可获重生。 总有那么多的鲜活生命,蜷曲在世俗的审视中 ,趑趄在传统的栅栏里,舒展不开身子,迈不了理想的步伐。所有的世俗、传统、规则,听起来微如尘埃,却熔合成一个硬壳,罩笼在人的身上。它似乎保护了里面羸弱的躯体免受一时风浪的淘洗,然而却始终不能逃过时代的叩问。像封建礼教中三纲五常对女子人身与思想的限制,成为禁锢女子的牢笼;贞节牌坊重重地砸在头顶,落下一道死黑的大铁闸,断送女子一生的幸福。不过,时代不允许腐烂 “鸡蛋 ”的遗留,封建的外壳会被击碎,可惜已逝的生命未来得及重生。 许多时候,紧扣在脖子上的只是一把纸枷锁,薄如蝉翼,其上写满了教条,一遍又一遍地提醒着你不可僭 越的界限。你忍无可忍,却仍惮于撕毁这张沉重的纸。然而身先士卒的有如司马迁,因得罪皇上而遭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