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31737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坍 圮 (q)商 榷 ( qu) 屏 窒( bng) 恪 尽职守 (k) B桑 梓 ( z) 拮 据( j)炮 烙 ( lu) 翘 首以待 (qio) C奇 诡 ( gu)粗 犷 (kun) 韶 光( sho) 锲 而不舍( qi) D 窈 陷( yo) 纨 绔( wn) 熨 帖( y) 孺 慕之情( r)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

2、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 A坍圮 p; B拮据 ji; C粗犷 gun。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甄别 沧桑 根深蒂固 锱珠必较 B抉择 搭讪 雾霭弥漫 羽扇纶巾 C深邃 嬉戏 不经之谈 含心茹苦 D寒暄 惊蜇 天作之合 沸反盈天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主要考查音近(同)字、形似(近)等正确书写,容易混淆,把握不准的可以用排除法进行筛选。 A锱铢; C含辛茹苦 ; D惊蛰。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3分) A我们第一代华侨,寄籍外洋,但始终情系故土,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从普通居民到绅士名流,都表示出 休戚与共 、风雨同舟的情谊。 B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 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要想和自然友好相处,唯有先学会 “像山一样思考 ”, 功败垂成 ,在此一悟。 C溪头的山,树密雾浓,蓊郁的水汽从谷底冉冉升起,时稠时稀,蒸腾多姿,幻化无定, 美轮美奂 ,极富云气氤氲的情调。 D纳粹政府的 危言危行 ,逐步通过学校教育渗透进少年的心灵,即便躺在担架上,他依然觉得 “炮声均匀而有节奏 ”, “多出色的炮队啊 ”!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

4、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功败垂成,指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属于 “望文生义 ”; 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属于 “对象不合 ”; 危言危行,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属于 “色彩 有误 ”。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加点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假舟楫者,非能 水 也 骊山 北 构而西折 而 耻 学于师 顺流而 东 也 朝 歌 夜弦 日 削月割 舞 幽壑之潜蛟 侣 鱼虾而友糜鹿 A / / / B / / / C / / / D / / /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别为 “名词作动词 ”、 “名词作状语 ”、 “意动用法 ”、 “

5、使动用法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对有关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阿房宫赋借古讽今,针砭时弊。它借阿房宫兴起和毁灭的史实,深刻地表明了统治者穷奢极欲是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从而用以讽劝和警告唐敬宗,以免重蹈亡秦之覆辙。 B边城中,船总的两个儿子都喜欢翠翠,他们相约采用 “走车路 ”的方式,让翠翠选择,结果,天保在竞争中落败,心灰意冷的他驾船外出闯滩,意外身亡。 C呐喊是鲁迅 1918年至 1922年间所作的短篇小说集,创作意图为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 ”,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祝福 都收在呐喊中。 D红楼梦中荣国府里的最

6、高统治者是贾母,管理日常事务的是王熙风。王熙风在贾母面前百般奉承,背后却干尽了贪赃揽财的勾当,贾母因此称她叫“凤辣子 ”。 答案: A 试题分析: B“走车路 ”错,应为 “走车路 ”与 “走马路 ”; C祝福选自彷徨;D强加因果,且贾母并不知道王熙凤种种贪赃揽财的勾当。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小题。 重新发现文学 雷达 莫言获奖之后,我参加过一个 “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的大型学术研讨会,我在发言中对这个 “会标 ”提了一点儿不同看法。现在的中国文学已不是走向世界与否的问题,现在的中国文学已走进了世界,它不在世界文学 “之外 ”,而是 “之

7、内 ”。莫言的获奖便是一个明证。中国文学的一部分正在为世界所接受,所欣赏。把近年获诺奖的外国作家的作品,与中国一些优秀作家的作品加以比较,我以为我们的并不太差,份量也不轻,在文学理念上也并不落后。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判断。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现在需要的也许是重新发现文学。为什么这样说呢?自上世纪 90年代以来, 文学就一再被边缘化。纯文学期刊和纯文学书籍的发行量和受众数,不但上不去,反而降下来。与之相对应,是大众消费文化的高涨,是影像热、类型热、微博热等的此起彼伏,热得发烫。现在是多媒体时代,图像时代,浅阅读时代,或被称为全民娱乐时代,肯坐下来静心读文学的人不多。快感阅读在取代心灵阅读,实用阅读在

8、压倒审美阅读。在这样的氛围中,难道不应该重新发现文学的价值和意义,重新认识当今文学取得的实际成就和它的闪闪珠贝吗? 莫言的获奖对于中国文学来说,至少意味着文学的自信力在一定时空中的回归、树立和生长。我们也许还记得鲁迅在世时 对诺奖的态度。他认为自己不够格,同时认为林语堂等人也不够格。原因在于,他既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大传统是否定的,不愿中国青年读中国古书,同时又觉得中国作家借鉴西洋文学还不成熟,以至于他觉得自己比起果戈理、易卜生们还差了一大截。鲁迅的这些话当然是有道理的,那时的中国不但 “技不如人 ”, “制不如人 ”,其文学也还远未能走向世界。改革开放 30多年以来,我们提出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9、。上世纪整个80年代至今,我们都在不断地打开门户,大力借鉴西方文化中有益的东西,大胆学习实验如现代主义及后现代的某些审美经验,逐渐树立起我们的文学 自信。不仅有先锋作家们争写实验小说,还有全民族的思想解放和观念爆炸。此后有所冷静,这种寻找和探索也从未止息,只是更侧重于指向了中国经验和本土化的传统。这是当代文学史上珍贵的一份精神纪录。三十多年,这个时间还短吗?没有这个阶段,就不会有今天中国文坛的如许成绩,更直白地说,也就不会有今天莫言的获奖。莫言只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突出代表,他让许多中国作家意识到,自己已身处世界文坛之中,而非 “之外 ”,或者说大部分身子处于同一个世界,只要将汉语言文学写到尽

10、致,同时又有条件得以译介、传播,就会得到世界的认可,就会有丰硕的 收获。这是一种文学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恢复。 (节选自 2013年 11月 30日文汇报) 【小题 1】作者在第二段指出 “自上世纪 90年代以来,文学就一再被边缘化 ”,文学边缘化的表现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6分) 【小题 2】全文多次写到了莫言获奖,各有什么作用?( 6分) 【小题 3】重新发现文学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纯文学,如何才能使纯文学更好地发展?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小题 1】 纯文学不受欢迎,大众消费文化高涨;( 2分)全民娱乐;( 2分)快感阅读、实用阅读(或浅阅读)流行。( 2分) 【小题 2】

11、 引出话 题,说明中国文学已逐渐被世界接受;( 2分)表明中国文学的自信力在一定时空中的回归、树立和生长;( 2分)证明改革开放 30多年来中国文学的成绩值得肯定。( 2分) 【小题 3】 对纯文学的发展持宽容、鼓励的态度;借鉴西方,弘扬传统,创作出优秀作品;注重心灵阅读,审美阅读,能静下心来阅读纯文学;更好地进行译介、传播。(每点 2分,答对 3点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从下文可以概括出三个方面。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 。内容方面,用于表明观点。结构方面,用于引出话题。 考点:

1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答案:点在最后一段,分析出三条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作品 ,完成小题。 林斤澜 !哈哈哈哈 汪曾祺 林斤澜这个名字很怪。他原名庆澜,意思是庆祝河水安澜,大概生他那年他们家乡曾遭过一次水灾,后来水退了。不知从哪年,他自己改名 “斤澜 ”。我跟他说过, “斤澜 ”没讲,他也说 :没讲 !他们家的人名字都有点怪,夫人叫 “古叶 ”, 女儿叫 “布谷 ”。大概都是他给起的。斤澜好怪,好与众不同。他的矮凳桥风情里有三个女孩子,三姐妹叫笑翼、笑耳、笑杉。小城镇哪

13、里会有这样的名字呢 我捉摸了很久,才恍然大悟 :原来只是小一、小二、小三。笑翼的妈妈给儿女起名字时不会起这样的怪名字的,这都是林斤澜搞的鬼。夏尚质,周尚文,林尚怪,林斤澜被称为 “怪味胡豆 ”,罪有应得。 斤澜曾患心脏病, 30 岁就得过一次心肌梗死。后来又得过一次,但都活下来了。60岁时他就说过他活得已经够了本,再活就是白饶。斤澜的身体不算好,但他不在乎。我这些年出外旅游,总是 “逢高不上,遇山 而止 ”,斤澜则是有山就爬。他慢条斯理的,一步一步地走,还误不了看山看水,结果总是他头一个到山顶,一览众山小,笑看众头低。他应该节制饮食,但是他不,每有小聚,他都是谈笑风生,饮啖自若,不论是黄酒、白

14、酒、葡萄酒、啤酒,全都招呼。最近有一次,他同时喝了三种酒。人常说酒喝杂了不好,斤澜说 :“没事! ”斤澜爱吃肉,三天不吃肉就觉得难受。他是温州人,说起生吃海鲜,眉飞色舞。吃海鲜,喝黄酒,嘿 !不过温州的 “老酒汗 ”(黄酒再蒸一次 )我实在喝不出好来。温州人还有一种喝法,在黄酒里加鸡蛋,煮热,这算什么酒 !斤澜的吃喝是很平民化的 。我和他曾在屯溪街头一小吃店的檐下,就一盘煮螺蛳,一人喝了两瓶加饭。他爱吃豆腐,老豆腐、嫩豆腐、毛豆腐、臭豆腐,都好。煎炒煮炸,都好。我陪他在乐山小饭馆吃了乡坝头上的菜豆花,好 ! 斤澜的平民化生活习惯来自于他对生活的平民意识,这种平民意识当然会渗入他的作品。 斤澜的

15、哈哈笑是很有名的。这是他的保护色。斤澜每遇有人提到某人、某事,不想表态,就把提问者的原话重复一次,然后就殿以哈哈的笑声。 “,哈哈哈哈 ”“ 这件事,哈哈哈哈 ” 把想要从口中掏出他的真实看法的新闻记者之类的人弄得莫名其妙,斤澜这种使人摸不着 头脑抓不住尾巴的笑声,使他摆脱了尴尬,而且得到一层安全的甲壳。在反右派运动中,他就是这样应付过来的。 林斤澜不被打成右派,是无天理,因此我说他是 “漏网右派 ”,他也欣然接受。 斤澜极少臧否人物,但是是非清楚,爱憎分明。他一直在北京市文联工作,对市文联的领导,一般干部的遗闻佚事了如指掌。比如老舍挨斗,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揭发批判老舍的人是赖也赖不掉的

16、。他觉得萧军有骨头有侠气,真是一条汉子。红卫兵想要萧军低头认罪,萧军就是不低头,两腿直立,如同生了根。萧军没有动手,他说 :“我要是一动手,七八个小青年就得趴下。 ”红卫兵斗骆宾基,萧军说 :“你们谁敢动骆宾基一根毫毛 !”京剧演员荀慧生病重,是萧军背着他上车的。 “文革 ”后,文联作协批斗浩然,斤澜听着,忽然大叫 :“浩然是好人哪 !”当场昏厥。 斤澜平时似很温和,总是含笑看世界,但他的感情是非常强烈的。 斤澜对青年作家 (现在都已是中年了 )是很关心的。对他们的作品几乎一篇不落地都看了,包括一些评论家的不断花样翻新,用一种不中不西希里古怪的语言所写的论文。他看得很仔细,能用这种古怪语言和他

17、们对话。这一点,他比我强得多。 林斤澜 !哈哈哈哈 (选自汪曾祺散文选,有删改。) 【 小题 1】文中第二段详细描写林斤澜的 “饮食 ”情况,刻画出人物怎样的特点?( 4分) 【小题 2】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作者对于林斤澜怎样的看法?( 4分) 【小题 3】与课文金岳霖先生一样,本文在材料组织上看似松散,其实是一种 “苦心经营的随便 ”,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6分) 【小题 4】请探究作者以 “林斤澜!哈哈哈哈 ” 为题的用意。( 6分) 答案: 【小题 1】他患有心脏病却不节制饮食,表现其乐观、随性的生活态度;他对于饮食并不讲究,表现其 “平民化 ”的生活习惯。(每点 2分) 【小题

18、 2】 林斤澜最符合所谓 “右派 ”的标准,作者对他以 “哈哈笑 ”的方式躲过运动感到庆幸和赞赏;( 2分) 林斤澜待人处事虽然温和善良,相信世界的美好,但并非 “好好先生 ”,骨子里是非清楚,爱憎分明。( 2分) 【小题 3】 较为全面:既有对其为文的评价,又有对其为人的介绍。( 2分) 表里结合:既有表象的 “怪 ”“好与众不同 ”,又有深厚的 “平民 ”意识;既有 “哈哈笑 ”式的回避矛盾,亦有骨子里坚守的是非与善恶的底线。人物性格刻画饱满而有层次。( 2分) 正侧结合:既有直接对林斤澜的描写,又通过与 “我 ”的比较、对其所赞赏的萧 军的描写进行衬托。( 2分) 【小题 4】 这个标题

19、标新立异,不落窠臼,也与林斤澜喜好险怪、好与众不同的文风相近相称,使人觉得有趣; “哈哈笑 ”是林斤澜 “招牌式 ”的笑声,具有个性特点,听其声便可想见其人; “,哈哈哈哈 ” 是林斤澜的一种处世智慧,这里套用其格式,既可以表现其性格,也含有戏谑的意味,表现作者与林斤澜之间亲近的关系; 林斤澜的性格中有一些看似相左相反的矛盾,给人以有趣、好玩的印象,同时也给人以一种言之不尽、耐人寻味之感。(每点 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其它言之成理亦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 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需要学生从文中人物的言行入手,分析言行后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因素。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

20、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正确揣摩重点词语的含意。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可以从 “形散而神不散 ”的角度分析。 考点:体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联系全文,可以概括出四个方面的作用,答出其中三 点即可。 考点: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安先生墓表 张方平 嘉 中,仆领益郡。念蜀异日常有高贤奇士,今独乏耶?或曰: “

21、眉山处士苏洵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然非为亢者也,为行而未成,我不求诸人而人莫我知也,故今年四十余不仕。公有思见之意,宜来。 ”久之,苏君果至。听其言,知其博物洽闻矣。既而得其所著权书、衡论阅之,因论苏君: “左丘明、司马迁之善叙事,贾谊之明王道,君兼之矣。 远方不足成君名,盍游京师乎? ”因以书先之于翰林欧 阳永叔。君然仆言,至京师。永叔一见,大称叹,献其书于朝。自是名动天下,士争传诵其文,时文为之一变,称为老苏。先生亮直寡合,有倦游之意,独与其子居。又数年,召试紫微阁,不至,乃除试秘书省校书郎。俾就太常修纂建隆以来礼书,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集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奏未报而以疾卒,享

22、年五十有八。 先生字明允。考 序,大理寺评事,累赠职方员外郎,以节义自重,蜀人贵之。生三子,澹、涣,教训甚至,各成名官。先生其季也。已冠,犹不知书。职方没,始读书,不一二年,出诸老先生之右。一日,因览其文作而曰: “吾今之学,犹未知学也已。 ”取旧文稿悉焚之,杜门绝宾友, 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书,贯穿古今,由是著述根柢深矣。嘉 初,王安石名始盛,党友倾一时。欧阳修亦已善之,劝先生与之游,而安石亦愿交于先生。先生曰: “知其人矣,是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天下患。 ”安石之母死,士大夫皆吊,先生独不往,作辨奸一篇。当时见者多为不然。先生既没三年,而安石用事,其言乃信。其事业不得举而措诸天下,独新礼百篇,

23、今为太常施用。若夫乡党之行,家世之详,则有别传存焉。今举始卒之大概,以表其墓。 (节选自唐宋八大家 苏洵集,有删改) 【注】 考: 原指父亲,后多指已死的父亲。 :同 “翻 ”。 【小题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君然仆言,至京师 然:认为 对 B乃除试秘书省校书郎 除:除去,撤消 C书成,奏未报而以疾卒 报:答复,回复 D杜门绝宾友 杜:关门,封闭 【小题 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行义以达其道 不赂者以赂者丧 B因以书先之于翰林欧阳永叔 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 C司马迁之善叙事 句读之不知 D今为太常施用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小题 3】

24、下列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嘉 年间,张方平管辖益郡,得知苏洵是蜀地的高贤奇士,结识苏洵后,他认为苏洵学识丰富,文章兼有左丘明、司马迁善叙事与贾谊明仁政的长处。 B张方平写信给欧阳修推荐苏洵,欧阳修对于苏洵的文章极为称赞,将之推荐给朝廷, 苏洵由此而名闻天下,士人争相传诵他的文章,当时文风也因之改变。 C苏序教子甚严,苏洵的两个哥哥成为有名的官员,而苏洵直到二十岁才开始发愤读书,一两年后觉得先前所作文章不佳而全部焚毁,此后遍阅经典,遂成大家。 D王安石母亲去世,苏洵并不前往吊唁,而 且写了一篇辨奸,当时看到的人对此多不以为然。直到苏洵去世后三年,王安石执政,人们才发现苏洵是对的。

25、【小题 4】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9分 ) 远方不足成君名,盍游京师乎?( 3分)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分)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4】 僻远的地方不足以成就您的名望,为什么不到京城去游历呢?( “不足 ”“盍 ”“游 ”各 1分)( 3分)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行 为没有过错了。( “博学 ”“参省 ”“知明 ”各 1分)( 3分) 如果凭偌大的天下,而采取下策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苟 ”“下 ”“故事

26、 ”各 1分)(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应为 “任命,授职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B 于是,就( A前为 “来 ”,后为 “因为 ”; C前为取独,后为宾语前置标志; D 前为 “被 ”,后为 “做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 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已冠,犹不知书。 ”苏洵在他的父亲去世后才开始发愤读书。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

27、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嘉 年间,我管辖益郡。常想蜀地往日常常有高尚贤良之人与奇异之士,难道现在就没有了吗?有人说: “眉山隐士苏洵以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向,依照义而贯彻自 己的主张,然而他不是个高傲的人,他是因为时机不成熟,不求助于人而人们不了解他,所以今年四十多岁了仍没有做官。您有想见他的意思,应该请他来。 ”过了好长时间,苏洵真的到了。我听他的言语,知道他是个知识渊博的人。不久看到他所写的权书、衡论,就对苏洵说: “左丘明、司马

28、迁善于叙事,贾谊善于阐明仁政,这两方面的特点你都有。僻远的地方不足以成就你的名望,为什么不到京城去游历呢? ”于是先写了封信给翰林欧阳修(推荐苏洵)。苏洵认为我的话是对的,到了京城。欧阳修一见,十分称赞,将苏洵的文章献给朝廷。自此苏洵名动天下,士 人争相传诵他的文章,当时的文风为之一变,称他为 “老苏 ”。先生诚实正直,难与世人相合,厌倦游宦,只与他的儿子住在一起。又过了几年,皇帝召他到紫微阁面试,没有到,就(降职)任命他做秘书省校书郎。派他到太常寺参与修纂建隆以来的礼书,任命他做霸州文安县主簿(领取朝廷俸禄)。编写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编成后,上奏朝廷还没有回复苏洵就因病去世了,享年五十八岁

29、。 先生字明允。父亲苏序,大理寺评事,累赠职方员外郎,重视自己的节操与义行,蜀人推重他。生有三个儿子,苏澹、苏涣,教导训诫很严,苏澹、苏涣成为有名的官员。先生排 行最小。已经二十岁了,还不知道认真读书。苏序去世,才开始认真读书,不到一二年,就超过了苏序。有一天,看自己所写的文章,说: “我现在所学,是还不懂得学习啊。 ”拿来以前的文稿都烧掉,闭门谢客,阅读诗书经传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贯穿古今,由此著述根底深厚。嘉 初,王安石名望正盛,朋党一时遍布。欧阳修也认为他好,劝说先生与他交往,而王安石也愿意与先生交往。先生说: “我了解他的为人了,这是个言行与人情世故有违背的人,(这样的人)很少不成为天

30、下的祸患。 ”王安石母亲去世,士大夫都去吊唁,先生独独不去,写了一篇文章辨奸。 当时看到的人多不以为然。先生去世三年后,王安石执政,他的话才被人们认可。先生的想法不能被天下人实施,只有新礼百篇,现在被太常寺施行。至于他在家乡的行为举止,详细的家世,有别传记载。现在我只是列举了他生卒的大致情况,作为他的墓表。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赤壁怀古 南宋 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 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

31、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 貔虎:貔和虎。亦泛指猛兽。 【小题 1】 “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 ”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3分) 【小题 2】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 ”与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哪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妙在何处?( 2分) 【小题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 3分) 答案: 【小题 1】比喻、拟人、夸张;( 2分,写出两种即可)生动地描绘出吴蜀联军的高昂士气,火攻曹军时 的翻江倒海之势。( 1分) 【小题 2】 “谈笑间、强虏(樯橹)灰飞烟灭 ”( 1分);极言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 1分) 【小题 3】以景结情,拟

32、人( 1分,答出一点即可, “设问 ”亦可);景存世迁;( 1分)以无心赏柳表达对国势衰微的感伤。(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综合运用了三种修辞手法,其作用主要是内容作用,用于烘托人物,渲染环境。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 这二者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周瑜轻松取得赤壁之点的胜利。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 级为识记 A。 【小题 3】 试题分析: 这首词是典型的以景结情结构,以悲景衬哀情。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仿造划线的句子,把句子补写完整,注意

33、符合语境的要求。( 3分) 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 失根的兰花 , , , ,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 答案: 示例: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定中结构,喻体符合语境即可)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韩愈师说) ,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4、(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荡胸生层云, 。 (杜甫望岳) 答案: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挟 飞仙以遨游 鼎铛玉石 弃掷逦迤 舞榭歌台 柴门闻犬吠 决眦入归鸟(每空 1分)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史

35、铁生我与地坛 请以 “味道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记叙文,角度自选 ,立意自定。 答案: 味道 我爱父亲身上的味道。淡淡的烟草味,让我嗅到一种成熟的气息。童年的味道,总是太多太多,父亲身上独特的男人味却让我难忘。那充满安全感的味道一直伴随着我长大。 父亲凡事总是处变不惊,张弛有度。而我,总是在心中默默崇拜着父亲,常常向别的孩子夸耀着自己的父亲。父亲的臂膀强劲有力,每当他背起我时,我总是将面颊贴在他的背部,感受着父亲的体温传给我的温暖,幸福的感觉在心底蔓延开来。那时,我还爱趴在父亲的大衣上,蜷缩着身子,大衣上的烟草味,是我童年最深刻的记忆。 慢慢地,我长大了。父亲仍穿着深黑色的大衣或早

36、已褪色的工作服,我的心里总感到一阵失落,可我从来没有埋怨过父亲。每次父亲送我上学还未到校门口,我就赶紧抢过书包丢下一句 “爸爸,再见 ”,便匆匆跑去。我明白,父亲也一定感到了我的异常,但他从未提起。即使我的心中带着一丝丝对父亲的不满,也仍然非常爱他。每当他骑车带着我,我坐在自行车的后座时,双手环抱着他的腰。我在他的身上闻到了一种沧桑的味道,那样深沉,陪伴我走过小学时光。 转眼间,我已经告别了初中生活,步入了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充斥着我的全部生活,我与父亲的接触越来越少 。他不再送我上学,不再帮我提书包,不再牵着我的手走过热闹的大街小巷。父亲的皱纹越来越多了,鬓角早已斑白,充血的眼睛里写满了疲惫

37、。总想关心一下他,又不知如何开口,因为我看到他真诚的笑容,他的笑容向我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我很好,没关系。我与父亲越来越疏远了。某日,我突然想起从前与父亲一起去菜场的情景,于是请求父亲带我一起去买菜。当我看到父亲仍像儿时的记忆中一样张开大手的那一刻,我哭了。我赶紧牵住父亲的手,父亲也特别高兴,一路上他紧紧拉着我,脸上挂满兴奋的笑容。看着他的笑容,我却感到愧疚。这几年,我一直冷落父亲,可 是父亲对我的爱从未改变。将头深深埋在父亲的胸前,那一刻,我闻到一种神圣的味道。这味道里包含着满满的爱,包含着经历世事的沧桑,包含着人到中年的无奈,还有最初那成熟的烟草味。这样伟大的父亲,这样熟悉的味道,见证了岁月

38、的积淀 时间久了,爸爸身上特别的味道就是他的化身。爸爸老了,我更加珍惜那种味道,它给我带来美好难忘的回忆。 试题分析: 本题开放性极强,可写的素材很多,想成文似不难。但若要写得有特色、有深度,则需要教师针对学生审题和选材进行灵活指导。 就审题而言,写味道,实是描述味道。味道有多解:浅则可理解为气 味、滋味;深则是人们的某种体验和感受;另外还有事物包含的特点或哲理。教师可以在审题环节进行 “说文解字 ”谈 “味道 ”:从两个字 当中可以拆分出 “口 ”、 “首 ”、“走 ”、 “目 ”等部件,然后让同学们自己察觉出味道不仅要用口尝、用鼻闻,更要会用耳听,用眼赏、用心看,而且还要留心在生活实践中体

39、悟。 至于选材,不仅要选同学们能品味的东西,而且还要选值得品味的东西。人生世间,不外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自我认知三方面的关系。教师可以依次指导。先通过具体可尝的滋味,运用联想和比喻来体悟生活。比如,通过体育课后的一杯白开水 联想到同学之间的关爱,或者通过白开水最解渴而体悟平平淡淡才是真。在品悟自然方面,可以以朱自清的春、巴金的日月为例,引导同学们在四季寒暑、自然现象、山川美景当中品悟道理。学生可品味温暖又热烈的阳光,品味海纳百川的包容和波涛汹涌的无情。在社会生活方面,则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一次经历品悟人生哲理。有的在今昔对比中品味出成长和友谊,有的则在自己的失败或亲人的别离时,品到忏悔

40、的味道。在尝遍人生百态之后,再用多媒体带同学们走一走,品一品江南水乡的清秀味,塞外风情的豪壮感,然后以 “鸟倦飞而知还 ”的名句自然引入品 尝故乡南京的味道。通过风景、饮食、民俗、方言的展示,引导同学们在衣食住行中品金陵风味。古韵今辉、王气衰颓、人心宽厚、多元共存等特征会在学生的表达中自然形成。从口味品到风土人情,同学们的眼界开阔了,一定能因人而异选好材。 然而,要写完整的味道还需注意两点。一是在表达方面。要善于通过描写再现滋味,通过比喻和联想注重多重感官结合。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自己品悟的过程讲透。千万不能只谈品味到的结论,而忽略自己品味的方式和过程。二是在立意方面,如果能从抒情和议论当中生发哲理,则一定会为文章画龙点睛。有的同学在对比 故乡今夕的时候,认为金陵的味道变了,自己在为现代文明自豪的同时,也为过去味道的消逝而感到丝丝遗憾,发人深省。 总之,要写好味道就是要会 “道味 ”,想详细 “道味 ”,就必须领悟 “味之道 ”。味道的各层含义就是味之道,运用描写、比喻、通感、联想、对比等手法就能“道味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地完成这篇佳作了。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