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年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高二 10月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字词当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央 浼 (m i)埋 怨 (mn)酩 酊 ( dng)讥 诮 (qio) B辖制 (xi)流 憩 (q)潦 水 (lo)联 袂 (mi) C 拮 据 (ji)庇 佑 (p)干 涸 (h)仓 廒 (o) D一 稔 (shn)簪 笏 (h)洗 马 (xin)决 起 (xu)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酊 dng, C庇 b, D稔 rn。本题考查难读字,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勤积累、常复习,要坚持不懈。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迤逦祈祷栗米怏怏不乐 B酒撰怂恿陶冶钟鸣鼎食 C穹宇泅水糍粑物华天宝 D尘芥沽酒愁怅天理昭然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粟米。粟,是粮食,形旁为米;栗,形旁为木。 B酒馔。馔,指饭食,形旁为饣。 D惆怅。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 A翠翠生活在湘西的 “边城 ”,是个 下里巴人 。 B如果只为了一个小小的成就便 踌躇满志 ,不但得不到别人的赞美 ,反而会遭人们嗤之以鼻。 C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同学们却 安然无恙 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
3、事情。 D在已经 气息奄奄 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后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C安然无恙:意为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与语境不合。D气息奄奄:指人生命垂危,即将断气。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要围绕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不断提高解放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B中国现代企业的灵魂在于 “中国制造 ”,怎样才能摆脱固步自封,重振华夏雄风?事实
4、证明,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决定了它们的生死存亡。 C虽然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可使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这并不很大的收益却会由于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而被抵销,结果其实际总收入还有可能下降。 D英国伦敦高等法院日前裁决,达 芬奇密码的作者丹 布郎被控抄袭另一畅销书著作权的罪名不成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结构杂糅, “围绕 ” 和 “以 为核心 ”糅在一起, “围绕 ”改成“以 ”。 B、一面对两面 “具有 ”前加 “是否 ”和后面的 “生死存亡 ”照应。 D、搭配不当,去掉 “著作权 ”或改 “抄袭 ”为 “侵犯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而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
5、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 书友存在。 , , , 。 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 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 “光棍好过 ”,也听而不问了 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解答此题要考虑句间的关系。 是一个总结句应放在 之后,且 句有关联词 “连 也 ” 的沟连,应放在后边,可体现出递进关系。 考点: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的情节叙述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对
6、明月,奠长江,横槊赋诗,高唱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让我们看到一位慷慨壮志、壮志凌云的历史英雄。 B三国演义以时间为顺序,交错叙述魏、蜀、吴三国形成的历史。小说一开始,描写汉末大乱,各路英雄陆续登场。 C诸葛亮为了平定南蛮之地,派蜀将马岱前去作战,马岱不负众望,七擒七纵南蛮的首领孟获,终于使孟获心服口服,至此平定了南蛮,蜀地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D由于马谡骄傲轻敌,不听王平的劝告,致使街亭失守,诸葛亮不得不使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为了执法严明,诸葛亮只得挥泪斩了马谡。 答案: C 试题分析:七擒七纵南蛮的首领孟获的是诸葛亮。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7、完成后面的题目。 夜半来客 美罗 阿瑟 奥萨贝尔一点也不像小说所描绘的侦探,跟他穿过这家阴暗的发着霉味的法国式旅馆走廊的福勒感到很失望。奥萨贝尔住的房间很小,在六楼,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传奇式人物应有的住处。 奥萨贝尔是个大胖子,很胖。 “你失望了吧?作家先生。 ”奥萨贝尔转过头来说。他呼哧呼哧喘着气,悄悄笑着,打开他的房门,站在一边,让他扫兴的客人先进去。 “可是,我的朋友,鼓起劲来! ”奥萨贝尔继续说道, “很快你就会看见一份文件,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东西,为了得到它,好几个男人和女人丧失了生命 这很有戏剧性,是吗? ”他边说边从身后把门关上,然后打开电灯。福勒突然毛骨悚然:屋子中央站着个男人,
8、他手里握着一支手枪。 奥萨贝尔惊愕地眨了几下眼睛。 “马柯斯, ”他上气不接下气, “你吓了我一跳。我还以为你在柏林呢。在我房间里干什么? ” 马柯斯是个瘦弱的男人,个头不高,那张脸容易让人想起狐狸脸上的表情。除了眼前这支手枪,他看起来并不十分危险。 “今晚不是有人要送一份关于某 种新式导弹的报告给你么? ”马柯斯低声说道,“我想它在我手里要比在你手里更好一些。 ” 奥萨贝尔走到一张沙发旁,一屁服坐下。 “我决不能饶过这个旅馆的管理人。 ”他咬牙切齿地说, “这可是第二次了:有人从窗外那个该诅咒的阳台翻进我的屋里来! ” 福勒的眼睛转向这房间惟一的窗户。夜幕降临,窗外漆黑。 “阳台? ”马柯斯
9、惊奇地问, “不,我用的是钥匙。早知道有阳台,我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了。 ” “这不是我的阳台, ”奥萨贝尔生气地解释着, “是隔壁房间的。可它延伸到我窗下,这两间屋过去是一个单元。任何人都可以从隔壁的空房间到阳台上去。 上次有个家伙也是这么进来的。 ” 马柯斯看了一眼福勒,命令道: “请坐好!咱们得等上半个小时。 ” “不,确凿地说,是三十一分钟。 ”奥萨贝尔闷闷不乐地说道, “会面定在十二点半。现在我想知道你是怎样得知这份文件的,马柯斯。 ” 这个瘦小的间谍不怀好意地笑起来: “我们倒想知道你们的人是怎么把它搞到手的。得啦,今儿夜里我要它重新回到我的手里,那是什么?谁在门口? ” 听到敲门声,
10、福勒跳了起来。奥萨贝尔不动声色地微笑着。 “那是警察, ”他说,“我觉得这样重要的文件,应该受到一点额外的保护。我通知过他们来这儿检查一下,以确保万无 一失。 ”敲门声一阵紧似一阵。 “现在你作何打算?奥萨贝尔先生! ” “假如我不去开门,他们会有其他办法进来的。对于开枪射击这个办法,他们是决不会犹豫的。 ” 马柯斯飞快地朝窗户退去。他用身后的一只手把窗户打开,一条腿跨进窗外的黑夜。 “把他们打发走! ”他警告说, “我在阳台上待着。支走他们,不然我就开枪! ” 敲门声更响了。有人在喊: “奥萨贝尔先生,奥萨贝尔先生! ” 马柯斯将全身重量压在一条腿上,曲扭着身体,手枪仍然对准胖子和他的客人。
11、另一支手抓住窗框。然后,他抬起另一条腿,跨过窗台。 门把转动,马柯斯飞快地用左手 推了一下窗子,朝阳台跳下去,接着一声惨叫,他落下去了。 门开了。侍者亨利手托盘子站在那里,盘子里有一只瓶子和两只玻璃杯。 “这是您要的饮料,先生。 ”他把盘子放到桌上,熟练地打开瓶子上的软木塞,然后离开了房间。 浑身大颤、脸色苍白的福勒盯着他的背影。 “可 可是 警察呢? ”他结结巴巴地问。 “哪来的警察? ”奥萨贝尔长叹了一声, “不过,我预料亨利会来的。 ” “可是,阳台上的那个人 ” 福勒又问。 “不, ”奥萨贝尔回答说, “他永远不会回来了。 ” (选自中外微型小说鉴赏) 【小题 1】简要概括并分析小说主
12、人公奥 萨贝尔的人物形象。( 6分) 【小题 2】请结合文章分析这篇小说出色的烘托映衬艺术。( 6分) 【小题 3】小说中作为间谍的马柯斯相信了奥萨贝尔的话坠下楼,你认为这样的结局合理吗?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由。( 5分) 【小题 4】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小说以奥萨贝尔接受一份重要的新式导弹报告的始末为主线,表现了一个传奇人物不凡的身手。 B小说第一段说明住所是在六楼,而那段的中心内容是福勒抱怨奥萨贝尔的住处不怎么样,这就转移了读者的注意力,为下文悄悄地埋下伏笔。 C福勒在小说中 是个起穿插作用的人物,通过他的眼睛看到的情景,通过他提出的疑问,使得情节的
13、发生和发展更加真实可信。 D面对突然出现的夜半来客,奥萨贝尔说 “我决不能饶过这个旅馆的管理人 ”,表现出他对管理人疏于管理,致使自己陷入危险的愤怒。 E这篇小说情节的发展环环相连,发展迅速,虽然短小,但堪称精悍,可与许多需要读几小时或几天的侦探故事或惊险小说相媲美。 答案: 【小题 1】奥萨贝尔是一位谨慎小心、有着超人的智慧(机智)、冷静镇定的侦探。(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他住在阴暗的发着霉味的法国式旅馆的六楼表明了奥萨贝尔的低调、隐蔽自己,从而体现他谨慎小心的性格特点;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他从容应对,一步步引敌人进入圈套, “不动神色的微笑 ”“哪来的警察? ”长叹一声, “他永远不会回来了
14、 ”表现了他超人的智慧和冷静镇定的性格特点。 【小题 2】为了突出主人公超人的智慧,小说首先以其体质之弱来烘托其智慧。从外表来看 “ 大胖子 ”,从动作神态及举止来看 “ 呼哧呼哧喘着气 ”,奥萨贝尔可谓与其职业、身份格格不入。正因为如此,其临危不惧的镇定与超人的智慧更能得到凸现。小说的另一人物 作家 福勒,则对主人公起烘云托月的作用。其 “失望 ”,其 “扫兴 ”,其 “毛骨悚然 ”的惊恐,其惊慌失措的语态,无一不对主人公起着很好的烘托作用。 【小题 3】合理。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是小说结局的特点。这篇小说,在情节设置上有着多处伏笔和铺垫,因此结局合理。 小说第一段说明住所是在六楼,
15、而那段的中心内容是福勒抱怨奥萨贝尔的住处不怎么样,这就转移了读者的注意力,为下文悄悄地埋下伏笔。 “我决不能饶过这个旅馆的管理人。 ”与后来侍者来送饮料的情节相呼应。这恰恰说明尽管这旅馆看起来很破旧,但旅馆服务方面比较周全,成为下文 有侍者专门为客人送来饮料, “熟练地打开软木塞 ”的伏笔。 “福勒的眼睛转向这房间惟一的窗户。夜幕降临,窗外漆黑。 ”与马柯斯跳下 “阳台 ”的情节相呼应。从福勒这个第三者眼睛,看到外面漆黑一片,加强了马柯斯跳楼的真实性。 奥萨贝尔对福勒说 “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东西,为了得到它,好几个男人和女人丧失了生命 这很有戏剧性 ”既为下文奥萨贝尔说敲门的是警察提供合理性,
16、也暗示了小说结尾的戏剧性。 【小题 4】 AD 【小题 1】 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首先要对人物有个准确的定位,格式是 “是个 的人 ”。然后,再根据情节逐点概 括人物性格,最后加以适当的归类,去掉重复的内容,分点作答。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烘托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映衬,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相类或相反的关系,以次要形象映照衬托主要形象的写作技法。有时大家在使用的时候又把这两个词当作近义词甚至同义词来使用。就这篇小说看,烘托主要是就主要人物自身来说的,映衬主要是就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来
17、说的。在小说中找到奥萨贝尔自身那些相类或相反的因素,看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再找 到次要人物福勒和主要人物能构成哪些关系,就不难作答了。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关于作品的情节设计是否合理的问题,一般而言要顺着作品的构思来答。在全文的每个细节处找到与马柯斯坠楼有关的原因,分条作答。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小题 4】 试题分析: A 项,小说以 “奥萨贝尔接受一份重要的新式导弹报告的始末为主线 ”错误,应该是以与马柯斯斗智为主线。 D项奥萨贝尔对旅店管理上的愤怒其实是在为间谍马柯斯设
18、圈套。 考点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近视与阅读的复杂关系 近视是一种颇为神秘的现象,科学家们还不能确切地说出造成近视的原因。有关的遗传学研究表明,在近视比较严重的家庭里,近视确实能够遗传,可是谁都搞不清楚内在的原因。最近,美国眼科医生道格拉斯 弗雷德里克又重新提出丹麦眼科医生恩斯特 戈德史密特早在 1990年就提出的理论: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 戈德史密特医生对近视问题作过全面的研究。他举过这样一个例子:芬兰北部的拉普人 20世纪 50年代的时候还生 活在远离现代文明的纯朴环境中。他们捕鱼狩猎,只有在织补渔网和吃鱼
19、的时候才会近距离地看某个物体,眼睛不需要经常地调节焦距,因而不易疲劳。那时候,芬兰北部的近视率只有 1%。后来,拉普人的孩子开始读书写字,到 1982年的时候,这一地区的近视率已经上升到12%。这就是戈德史密特医生最早提出的 “阅读使人近视 ”的理论依据。 现在,费雷德里克医生再次提出这种看法。他在英国医学杂志周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说: “有关的新数据表明,小时候的近视经历,眼睛所承受的负担:影响一个人眼睛的生长以及眼球的折射功能。 ” 很多戴眼镜 的近视患者都说,在他们小时候,父母是不让他们在光线昏暗的地方或者行驶的汽车上读书的,也不让他们把书拿得太近,可是他们照样得了近视:所以,弗雷德
20、里克医生说,眼睛的注视方式能够影响眼睛的生长发育,并影响到眼球的折射。他认为长时间的阅读和由此引起的视网膜模糊可以造成近视。 像在他之前的许多医生一样,费雷德里克医生的结论也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原来视力很好的土著居民,在接受现代文明教育之后逐渐开始近视。而且人的受教育水平与近视的患病率及严重程度也有关系。譬如律师、记者、医生和经常使用显微镜工柞的人就比农民更容易近 视。 但是,这个理论也有不能让人信服之处:既然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更容易近视,既然近视与眼睛的调节有关,该怎么解释在花同样多的时间看电视、读报纸和玩电脑的人群中,有的人近视了,而有的人却没有呢? 当然,近视还和遗传有关。有专家
21、认为单卵双生儿比同卵双生儿更容易近视,而且父母眼球的折射疾患比较容易遗传给孩子。如果父母近视,即使他们的孩子年龄尚小,还未出现近视。可是比起那些父母不近视的孩子,他们的眼球已经被拉长了。 实际上,在生命孕育的最初阶段,一切就已经注定了。几乎在母亲怀胎不到三个月的时候,胎儿的眼睛就已经 完成了他的生长过程。在这个发育阶段里,感染、早产或不正常的光线等因素都有可能使胎儿的眼球纵轴过度拉长,从而埋下隐患。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治疗近视眼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或许将来近视患者不必再戴眼镜或是做手术,只需要几粒药片,就能治好。 【小题 1】下列对有关弗雷德里克的观点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提
22、出了 “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 ”的观点。 B经过大量调查和数据分析指出近视和遗传有关。 C长期视觉经历影响眼睛的生长和眼球折射功能。 D观点的得出是基于对拉普人的生活方式的研究。 【小题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表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近视率也在增高,近视的程度也相应加重。 B虽然弗雷德里克等许多医生对近视有着相似的看法,但近视原因至今仍在不断研究之中。 C戈德史密特仅从观察中得出结论,弗雷德里克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 D生命孕育最初的三个月,母亲感染、早产、不正常光照都可能埋下近视的隐患。 【小题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23、( ) A近视患者中,绝大多数与父母近视有关。 B即便注意日常用眼习惯仍可能患上近视。 C虽尚无良方,但将来可靠吃药治疗近视。 D加强眼保健操管理可有效防治学生近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1】 试题分析: A观点是戈德史密特提出的。 B非弗雷德里克观点。 D是戈德史密特的举证。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原文 “戈德史密特医生对近视问题作过全面的研究 ”。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A 遗传只是近视的因素之一,注视方式、生活方式等都 会造成影响,且
24、比例不小。 C遗漏了 “或许 ”,变得绝对。 D根本解决方法是减轻学生的用眼负担。 考点: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虞荔,字山披,会稽馀姚人也。祖权,梁廷尉卿、永嘉太守。父检,平北始兴王谘议参军。荔幼聪敏,有志操。年九岁,随从伯阐候太常陆 , 问五经凡有十事, 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 甚异之。 又尝诣徵士何胤,时太守衡阳王亦造 焉 ,胤言之于王,王欲见荔,荔辞曰: “未有板刺 ,无容拜谒。 ”王 以 荔有高尚之志, 雅 相钦重,还郡 ,即辟为主簿,荔又辞以年小不就。及长,美风仪,博览坟籍,善属文。释褐,署法曹外兵
25、参军,兼丹阳诏狱正。梁武帝于城西置士林馆,荔 乃 制碑,奏上,帝命 勒 之,立于馆,仍用荔为士林学士。寻为司文郎,迁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舍人。时左右之任,多参权轴,内外机务,互有带掌,唯荔与顾协淡然靖退,居于西省,但 以 文史见知,当时号为清白。寻领大著作。 初,荔母随荔入台,卒于台内,寻而城陷,情礼不申,由是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虽任遇隆重, 而 居止俭素,淡然无 营 。文帝深器之,常引在左右,朝夕顾访。荔性沉密,少言论,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 ,故不列于后 焉 。 时荔第二弟寄寓于闽中,依陈宝应,荔每言之辄流涕。文帝哀 而 谓曰: “我亦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 ”乃 敕宝应求寄,
26、宝应终不遣。荔因以感疾,帝数往临视。令荔将家口入省,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文帝不许,乃令住于兰台,乘舆再三临问,手敕中使,相望于道。 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 。 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 荔终不从,天嘉二年卒,时年五十九。 文帝甚伤惜之,赠侍中,谥曰德子。及丧柩还乡里,上亲出临送,当时 荣 之。 (选自唐 姚思廉陈书 卷十九有删改) 注: 板刺,即名片。古时书写名字于竹木片上,作访问通名之用。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 雅 相钦重雅:向来 B淡然无 营 营:谋求 C帝命 勒 之于馆勒:收
27、藏 D当时 荣 之荣:认为 是荣耀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 ) A时太守衡阳王亦造 焉 复驾言兮 焉 求 B王 以 荔有高尚之志去 以 六月息者也 C 而 居止俭素泉涓涓 而 始流 D荔 乃 制碑 乃 瞻衡宇 【小题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 A又以荔蔬食 /积久非羸疾 /所堪乃敕曰 /能敦布素 /乃当为高 B又以荔蔬食积久 /非羸疾所堪 /乃敕曰 /能敦布素 /乃当为高 C又以荔蔬食 /积久 /非羸疾所堪 /乃敕曰 /能敦 /布素乃当为高 D又以荔蔬食积久 /非羸疾所堪 /乃敕曰能 /敦布素 /乃当为高 【
28、小题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2分) 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 甚异之。 我亦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 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B 【小题 4】 虞荔随问随答,没有遗漏缺失的地方,陆 感到十分惊奇(诧异) 我了呢弟弟在远方,这种思念的心情十分迫切,他人哪里知道。 你年纪已经老了,生气活力稍有减退,现在给你鱼肉,不准坚持所遵守的布衣素食的做法。 【小题 1】 试题分析:勒:雕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乃:于是,副词。 A代词,之 /疑问代词,什
29、么; B因为,介词 /凭着,介词; C 但是,连词,表转折 /表示修饰关系,连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断句的基本依据是句子的结构,另外,句首句尾的语气词、后置的介宾结构、结构相同的骈句等都可作为断句的参考。本题中 “非 所 ” 是个固定句式, “乃 ”“曰 ”也是可断句的标志。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古文翻译尽量用直译,否则很容易从得分点上飘过去。第一句: “遗失、异 ”各一分,句意一分。第二句: “远、切 ”各一分,句意一分。第三句:“固、从、所执 ”各一分,句
30、意一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虞荔字山披 ,会稽馀姚人。祖父虞权,在梁朝任廷尉卿、永嘉太守。父亲虞检,任平北始兴王咨议参军。 虞荔幼年时聪明敏睿,有志向操守。九岁那年,随从堂伯父虞阐去探望太常陆,陆 问虞荔五经中的十件事,虞荔随问随答,没有遗漏缺失的地方,陆 十分惊奇(诧异)。又曾经拜访不就朝廷征聘的士人何胤,当时太守衡阳王也来访,何胤把虞荔的情况告诉衡阳王,衡阳王要见虞荔,虞荔推辞说: “没有担任官职,不可拜见。 ”衡阳王因为虞荔有高尚的志行,极为敬重,回到郡中,立即征召虞荔为主簿,虞荔又以年纪小辞谢而不就任。到成年时,有漂亮的风度仪表, 博览古代
31、典籍,善于作文章。脱去平民布衣,署理法曹外兵参军,兼任丹阳诏狱正。梁武帝在京城西边设置士林馆,虞荔便写作碑文,呈上朝廷,梁武帝命令将碑文刻石,陈列于馆中,便任用虞荔做士林学士。接着任用为司文郎,升任通直散骑侍郎,兼任中书舍人。当时梁武帝左右任职的官员,多参与权力中枢,朝廷内外的军政大事,互相间交错兼管,惟有虞荔和顾协宁静淡泊恭谨地退避,居住在宫中西边的官署里,只以通晓文史为人所知,当时号称清白。接着领大著作的职务。 当初,虞荔的母亲随虞荔进入台城,死于台城中,接着台城失陷,哀情丧礼无法表示,虞荔因此 终身吃素食穿布衣,不听音乐,虽所担任职务待遇贵盛,而生活节俭朴素,宁静淡泊无所追求。文帝十分器
32、重他,时常带领在自己身边,早晚顾问。虞荔性格深沉谨慎,少说话,凡是诤言进谏献上可行的意见除去不可行的做法,这方面没有谁能比得上他,所以虞荔的位置不会列在别人之后。 那时虞荔的第二个弟弟虞寄居住在闽中,依附陈宝应,虞荔每次谈到他就流泪。文帝哀怜而对他说: “我也有弟弟在远方,这种思念的心情十分迫切,他人哪里知道。 ”于是下发诏令给陈宝应索要虞寄,陈宝应最终不肯遣送。虞荔因此而伤感生病,文帝几次亲往看望。命令虞荔将家中人口 搬进官署居住,虞荔以宫中不是私家居住的处所,请求留居城外,文帝不许可,便命令他家住在兰台,文帝乘舆再三亲临慰问,亲自写诏书派往探视的宫中使者,在道路上彼此都能看到。又因为虞荔吃
33、素食太久,不能承受疲病的折磨,文帝于是下诏令说: “能淳朴地穿布衣吃素食,便是高尚的节操,你年纪已经老了,生气活力稍有减退,现在给你鱼肉,不准坚持所遵守的布衣素食的做法。 ”虞荔最终不听从。天嘉二年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文帝十分哀伤惋惜,赠给他侍中的官衔,谥号叫做德子。到他的丧柩送还故乡时,文帝亲自出来送行,当时的人认为很荣耀。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谒荆公不遇 方惟深 春江渺渺抱樯流,烟草茸茸一片愁。 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 (1)诗歌在写景时使用 “渺渺 ”和 “茸茸 ”,请分析它们的作用。 4分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此诗。 4分 答案: 【小题 1
34、】 “渺渺 ”写出了春江水面的辽阔, “茸茸 ”写出了花草的柔密茂盛,水面愈宽阔,花草愈繁茂,愈透露出作者的孤寂、忧愁之感。另外,这两个叠音词使整首诗音韵和谐,增强了表达效果。 【小题 2】本诗采用以景写情的手法,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全篇无一字直接明写作者的心境,但通过春江、 烟草、柳花、春旗、落日等渲染的苍茫迷离的氛围,无不渲染或反衬出作者访友不遇的怅惘之情。(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鉴赏语言,而且是个叠词,鉴赏的方向两个,一是内容上,这两个词分别表现了什么,二是叠词的效果。一般叠词的效果多从音韵上考虑。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
35、题 2】 试题分析:景与情的关系不外是两种,一正一反。此诗可看作正面,也可看作是反面;但不管怎么看,都要言之有理。从正面看,情景交融;从反而看,则是以美丽的春景反衬怅惘的心情。同时,还要注意标题中 有访人不遇的意思,以及诗中 “一片愁、人不见 ”等词语,不难准确判断作者的情感。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默写 古诗文填空。( 5题限选 4题)( 8分) 【小题 1】 ,时矫首而遐观。 ,鸟倦飞而知还。 【小题 2】 ,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 于上路, 。 【小题 3】但以刘日薄西山, , ,朝不虑夕。 【小题 4】悦亲戚之情话, 。农人告余以春及, 。
36、【小题 5】闾阎扑地, ;舸舰迷津, 。 答案: 【小题 1】策扶老以流憩 云无心以出岫 【小题 2】潦水尽而寒潭清 访风景于崇阿 【小题 3】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小题 4】乐琴书以消忧 将有事于西畴 【小题 5】钟鸣鼎食之家 青雀黄龙之舳 试题分析:默写题句中有任何错误则该句不得分。注意 “憩、岫、潦、崇、雀、舳 ”等字的写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大作文( 50分) 一位哲人说: “成功和失败,都是人生的十字路口,从零开始,才可能有永远的新天地。 ” 另一位哲人说: “一个人可以弃旧图新,可以再接再厉,却不能从零开始。因为历史是一个永远的存在。 ” 请根
37、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可以谈见解,可以叙事抒情,自定立意,自选文体 ,自拟标题,不少于 800字。诗歌戏剧除外。 答案: 范文一:欲穷千里目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千百年前,登高望远的诗人给予我们 “善假于物 ”的智慧。牛顿也说过: “我之所以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故但凡成大事、求大智者,莫不善用前人的精神要义、文明精华。 “从零开始 ”,实在是一种不可取的做法。 且何谓 “从零开始 ”?人类文明薪尽火传,代代延续,难道要由刀耕火种开始,另辟蹊径?那么神农受断肠之苦,仓颉苦作数十载,孔子编春秋,司马迁忍辱负重,一切的艰辛又所为何事? 便单就个人而言,无论苦难挫折 或
38、成功喜悦都是人生财富,每个人都在经历中成长。孟母断织,孟轲便知为事当持之以恒;陶母退鱼,陶侃学得为官当清廉,自此公物不敢有所近。假若抛弃过去,那么人生便成断层,只怕左右碰壁,到头来都难有成就。 历览前贤,莫不从自身历史中自励,从自身经历中获益。 老子曾为监书吏,故能博览群书,学贯古今。至于尔后道德经的传世,更可为佐证。孔子曾请教关于 “礼 ”的问题,事后向学生大赞老子为蛟龙,只可仰视而无法阅尽。 子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同样得益于黄石老人所授太公兵法。设想,张良若无此巧遇,恐怕也难得传世美誉。 鲁迅先 生留日学医,自一次课堂经历悟得国之所弱,根源在于民众精神而不在于身体,于是毅然弃医从文。倘先
39、生无此经历,只怕中国文学史上便少了这样一位钢铁战士。 故前人智慧不可抛、经验不可弃,更不能一味讲求 “从零开始 ”。倘单是学识、智慧从零开始,最多愚昧,吃力不讨好而已,但若连历史都妄图 “从零开始 ”,只怕民族将不成其为民族,人民将没有精神归宿,成为一盘散沙了。 近代挨打的历史致使国人深羡西方先进的科技,进而连文化也羡慕起来了。 “愚人节 ”、 “情人节 ”、 “圣诞节 ”大有赶超中国传统节日之势。只怕忘了本,一味模仿,到头来搞得自己中 不中,西不西,邯郸学步,弄不清楚自己到底来自何方了。 外族入侵的屈辱,南京大屠杀的仇恨,台湾分裂的沉重,又何尝不是激励我们前进的精神财富呢?更何况 “从零开始
40、 ”,起点就真的是零了吗?历史不容逃避,现实不容退缩,唯有正视、超越,才能在废墟中建起一个全新的世界。 唯有立足过去,善采纳善吸取,一个人才能走得更远,站得更高;唯有立足历史,善总结善传承,一个民族才能以不败之姿屹立于世界之林。 点评:文章运用古诗作标题,引人注目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开头引用诗句及名言引出自己的观点 “从零开始,实在是一种不可取的做法 ”后,接着从人类文明、古代名人及个人进一步论证文章的观点,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结合历史及现状进行分析,有力地论证了 “从零开始,实在是一种不可取的做法 ”的观点,最后结尾采用较为整齐的句式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全文内容充实,联想丰富,洋溢着深
41、沉的文化底蕴,充满浓郁的诗情哲理,语言简洁清新,文笔错落有致,给人以语言艺术美的享受。 范文二:从零开始 上个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位大文豪 “每天拼命工作,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 ” 这位大文豪用自己的行动在告诉我们:让每一天 “从零开始 ”。 清泉寺旁,兰溪水畔,是谁在吟诵: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 是苏轼,这位大词人以豪情来鼓励我们:让心中的人生 “从零开始 ”。 从零开始,是要我们将心置于原点,不要让过去的失败牵绊前行的双脚,不要让过去的成功黏住信念的发条,将心境归于平和,让人生再回 “年少 ”。 从零开始,于是有了珠穆朗玛从海底崛起的
42、巍峨壮观,于是有了 “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远 ”的期盼,于是有了 “月缺花残莫怆然 ”的宽慰。 这里有白手起家的传奇故事,世界首富比尔 盖茨,不就是身揣两美元而来的吗?他并没有因贫穷困苦而懊恼命运,他只是将自己放在两美元的起点,起跑、飞奔 这里有蹶而复起的盖世英雄,前苏联一位飞行员截腿安上假肢之后,以惊人的毅力重新站起,再度继续他的飞行生涯。 正是对 “从零开始 ”的信赖和执著,成就了这两段成功的人生。 从零开始,圆了多少人的梦想,回报了多少人的辛劳?反思自己,是否仍每日赖在被窝里迟迟不起,恨不得每日清晨日落西?是否仍在命运的弯路岔路蒙面痛哭,悔不当初?丢失了回到起点的信心和勇气? 不要在一
43、旁空叹 “船到江心补漏迟 ”,请余出空闲将记忆的钟表调到零点,让你怀着零时的希望与抱负重新投入你的追求 满怀热情,而不是满怀悔恨的追求。 从零开始,撇开旧日的辉煌与黯然,迎接新一天的美好时光。 看,那浴火的凤凰,已重生了! 点评:本文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语言凝练。在表达上,行文流畅,结构严谨,如开头写福楼拜和苏轼,各用两段,段落和句式非常相似,文中多处以 “从零开始 ”作为段落开头,照应题目。在情感上,整篇作文情绪饱满,真情洋溢,多处直接抒情,如 “从零开始,是要我们将心置于原点 ”“ 从零开始,撇开旧日的辉煌与黯然 ,迎接新一天的美好时光 ”。恰当的引用也是本文的亮点,如 “船到江心补漏迟
44、”“于是有了 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远 的期盼,于是有了 月缺花残莫怆然 的宽慰 ”,看似随意插入,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 试题分析:乍看这两则材料,两位哲人对是否 “从零开始 ”这一问题的看法产生了分歧,甚至形成对立,如果就此草率地以某一方面的论点作为中心论点,在论述中难免会顾此失彼,违背了全面理解材料的原则。怎样运用辩证的思维将看似矛盾对立的两个观点统一起来呢?深入分析材料便不难发现,前者劝导人们要有向前看的眼光,对于过去的失败与成功,要有从头 再来的勇气和再接再厉的恒心;而后者提醒人们,在迈步前行时,也不要忘了积累和记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更不要忘了历史的责任与时代的嘱托。把两方面结合起来,进
45、行辩证的分析,就可以确立中心,涉笔成文了。 零,是一个数学概念,在我们的习惯思维中代表着没有。然而,我们仔细一想,零并不等于什么也没有,如零度就表示一个温度值。它也不只是数学中的一个概念,在我们生活中就有 “从零开始 ”等复杂的意蕴。 从零开始,就是把过去作为起点;不能从零开始,就是超越已经走过的历史。两者说法不一,前者是假定的,后者是实在的。能否从零开始,就看你 从什么角度去分析问题,是现实的还是哲学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被人们忽视的、看似简单平凡的琐事小事,以 “零 ”为切入口,写出一篇蕴含着生活哲理的好文章。比如,成功是每个人都渴望的最美好的境界,成功意味着事业有成,人生有了收获。但要取得成功,必须经历一番风雨,经受一番磨难。如何对待这些风雨和磨难;成功以后如何看待取得的成就;是从失败中崛起,走向成功,还是忘记过去, “从零开始 ”,创造永远的新天地?据此可以写成一篇议论文,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坎坷,你克服了哪些困难,你获得什 么启发,是如何 “从零开始 ”的,把这些经历写成一篇记叙文,既扣题意,又真实而生动。当然还可以通过编写童话、神话、寓言故事、小小说等来表现有关 “从零开始 ”的各种哲理。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