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庾 Y 信盘桓 hun拱券 xun混 hn水摸鱼 B憎 zng恶仓廪 ln蹿 cun红剜 wn肉补疮 C晕 yn车诘 ji难棕榈 l气息奄 yn奄 D夭阏 辐 f射土坯 p责臣逋 b慢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庾 Y 信, B憎 zng恶, D辐 f射。憎恶、辐射很容易读错声调,切记。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赍发狼籍因缘不落言筌 B熹微陨首流弊幅圆辽阔 C貂蝉房檩倚靠舸舰迷津 D雎
2、园妨碍接榫安分守己 答案: A 试题分析: B幅员:广狭称幅,周围称员。 C舸舰弥津,弥,满的意思。D睢( su)园 ,雎, j。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北京时间 10月 11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加拿大作家门罗。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再次与诺奖失之交臂。 B虽然莫言其貌不扬,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不仅博学多识,而且性行高洁,大有光风霁月的襟怀。 C今年 6月,法国电信旗下子公司宣布将加强与中国通信设备商的合作。无独有偶,在全球处一流地位的商沃达丰运营商已经频繁地向中国的
3、3G终端厂商抛出橄榄枝。 D曾国藩的日记与家书,写这些个鸡栏、菜圃小事,与其说是给家人子弟看,不如说是给慈禧太后看,期在无形中消除老板的疑心,表示自己不过是一个求田问舍的乡巴佬,以保全首领而已。 答案: C 试题分析: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多用于贬义)。 A 交臂:胳膊碰胳膊,指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失掉好机会。B光风霁月,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D本意是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房价。用来比喻没有远大志向。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句是 (
4、 ) A没听到批评声,正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一些党员干部丢失了敢于批评、勇于负责的好传统,面对矛盾、问题甚至违法乱纪行为,选择了 “揣着明白装糊涂 ”。 B有人可能会有疑问:我国目前正值发展黄金机遇期, 在人们甩开膀子争取业绩的时候,提带薪休假是不是有些不合时宜,会不会影响经济发展? C某夜,独坐窗前,翻看读书笔记,无意中看到几句话: “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细细玩味,顿觉神清气爽。 D有两个有名的苹果:一个 “砸 ”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一个被史蒂夫 乔布斯玩得魅力乍泄,吸引玩家无数。 答案: A 试题分析: B最后的两个问句是连续问,所以应该把最后一个逗号改
5、为问号。 C句号应改放在引号的内面。 D第一个逗号改为分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考试作文要求学生使用规范语言,对 “我晕 ”“我倒 ”“酷毙了 ”“帅呆了 ”等新词酷语能否在考场作文中使用,会不会影响得分,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B “鲇鱼 ”台风挟带的惊人的雨量 21日重创宜兰及台湾东北部地区,导致当地暴雨成灾。台观光部门表示,由于塌方及道路损毁, 25个旅游团共 559名大陆游客被困。 C比赛中,残疾人运动员勇敢地将肢体的残缺暴露在观众面前,第一次观看残疾人比赛的健全观众有震撼,有深思,也有不忍,是难以名状的。 D记者分别采
6、访了李启铭和他的父亲李刚,面对镜头,两个人都失声痛哭,李启铭表达了悔意,李刚起身长时间深深鞠躬,向受伤者及其家属表达歉意。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表意不清, “能否、会不会 ”如何否定?。 B 搭配不当,可改为:“挟带惊人雨量的 “鲇鱼 ”台风。 C成分残缺,在 “是难以名状的 ”之前加 “这种感觉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 开城门,自己在城楼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伏兵,引兵而退。等到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
7、时,赵云赶回解围。 B听说关羽在东吴被害,张飞立即起兵报仇。因为丧兄心痛,他经常醉酒并随意打骂军士,末将范疆、张达无故被鞭打,心生怨恨,就趁张飞熟睡之际将他杀死,投奔东吴去了。 C曹操的性格具有复杂性。小说中借人物之口称之为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但不同于董卓孙权袁绍之流的小人之奸,因为他还有谋霸业、统天下的雄才大略;他很狭隘,但也宽容。他看似矛盾的言行使他被称为一个具有历史深度的典型人物。 D刘备讨伐东吴,兵败白帝城,忧伤成疾,临终他把诸葛亮召来,对他说 :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儿子刘禅若可辅佐就辅佐他,如其不才,可取代之。诸葛亮泣拜表示要 “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刘备
8、又嘱赵云 “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 ”,遗命刘禅与丞相从事,应 “事之如父 ”。 答案: C 试题分析: “董卓孙权袁绍之流的小人之奸 ”错。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 屋 张 炜 ( 1)我居住的这座都市,东西南三个方向都是丛丛高山,它们笼罩在雾气下的神秘诱惑我,甚至是召唤 我。我每次走进大山深处时,心境都为之一变,有时甚至会为这样的情绪所惊喜,在心底自问一句:多么奇怪啊,仅仅是半天不到的时间就来到了这里,而此地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啊。寂静的山谷,树的谛听和注视,还有鸟儿问答。山石裸露,云母、石英的闪光。黄昏时刻,一种低沉的山之咏叹开始
9、了,它感动我们,我们却找不出它的源头。这是一种无所不在的、若有若无的声音。大山的早晨也有这种咏叹,但那又是另一种色调和意味。 ( 2)山中绝少人烟,只偶尔看到几处遗下的小小山屋。它们如今完全被丢弃了,主人是谁又为何离去,这已经是个谜了。大约仅仅是几十年 前,这些山屋还被人兴致勃勃地打造,而今打造者却弃它而去,再无踪影。人的兴致真是奇怪的东西,它总是忽东忽西没有确定,变化无常。但我可以想象其中的原因:山下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热闹了,山上的人于是再也待不住了。 ( 3)小屋里的人不是和尚,他们是守山人,林场工人,或其他什么人。他们下山寻找新的日子,于是把原来的工作连同心情一块儿丢下了。我稍稍有些困惑不
10、解的是,难道现在的山上就不需要那些工作了?比如说大山不需守、林木不需护,连同其他一些山里的营生,在现代都可以一并省略? ( 4)不管怎么说,一个个挺好的小屋就这样被遗留山 上,它们空空的,静静的,黑黝黝的。屋里有一种烟火气还隐约可闻,但这需要用心去嗅。我长时间在山中徘徊,寻访了许多山屋:也就在这样的时刻,我竟然私心大发。我在盘算一些事情。因为我发现这些小屋比最好的帐篷还要坚固,而且就扎在了帐篷应该扎的地方。我欣喜地发现这远离尘嚣的山屋可以成为我这个饕餮之徒眼中的美馐。看过了一个个山屋,搬进了其中的一座。因为一个渐渐走近中年的男人有些惧怕了,他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一只被尘嚣围追堵截的狼。逃离之心
11、人皆有,有缘遁迹几人能?多么奢侈的思想和行为,多么繁华的简朴。 ( 5)偶尔有好友来访 ,他们总不忘捎来一些吃和用的东西。这样的白天或夜晚啊,是多么愉快的时刻,好像整个的友谊都变得簇新了。大家一块儿从拥挤中,从无边的繁琐中挣扎出来,这时大大地舒出一口气。山下,凡是不好的消息都不愿提起,暂且让我们与他方隔绝。这里有树林山泉和鸟兽,有久违的一切,于是什么都不缺了。朋友当中的大多数没有长时间离城的条件,他们只好匆匆地来,恋恋不舍地去。我从他们的身影联想起自己,想这几十年的光阴,想那些消磨和耗损,想每一个人究竟会被什么拖累、拖累一生?这样直想到许久,想到头疼。 ( 6)我有一个聪慧的朋友说过:人与物质
12、的 关系不是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更不是役使和被役使的关系,而应该加以调整,调整为崭新的关系。究竟怎样调整?没有说。不过我深深理解这种渴望和想象。是的,人在物质世界中要获得一点点自由,大概离不开这种调整。人的烦恼在许多时候的确来自这种不正常的关系。可怕的、没有尽头的物质欲望把我们自己淹死了,可我们仍旧在一刻不停地往这浑浊的污潭中加水,一直弄到彻底的灭顶之灾。 ( 7)我在山屋中愉快而真实地生活,高效率地劳动,日常生活用品却消耗甚少。我这会儿真的感受到了美国梭罗的自得,也真的认为一个人并不需要那么多。同时我也进一步明 白了,简朴的生活并不等于简陋的生活,更不等于难以为计的尴尬,不是无米之炊。(有删
13、改) 【小题 1】从全文来看,作者对山屋的情感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请简要回答。( 6分) 【小题 2】作者为什么要放弃都市生活而隐居山屋?概括回答。( 6分) 【小题 3】综观全文,作者的山居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概括。( 5 分) 【小题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 ( 4分) A每次走进大山深处,作者的心境都会为之一变。主要是因为山间景致太美,恍若人间仙境;徜徉其间,世间的一切烦恼皆可忘却。 B山下城市 生活的繁华热闹对于山民有着难以抵挡的诱惑力,山民们因此丢弃山屋,下山寻找新的生活。 C “饕餮之徒眼中的美馐 ”使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久困都市、渴望
14、隐居的作者得其所愿之后的欣喜和兴奋。 D作者以山屋为中心,从多角度、多侧面来描写山屋及其周围的环境,构成一个立体画面,写出山屋的神韵,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E、文章在表达方式上以抒情为主,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表达了作者融入自然,借以摆脱现实困扰的心声。 答案: 【小题 1】)为山屋被主人丢弃而困惑( 2分) 为山屋远离尘嚣而欣喜( 2分) 为山屋带给自己清新的思绪、活泼的想念、愉快的心情、安定的志趣而愉悦、眷恋。( 2分) 【小题 2】为了 逃离都市生活中尘嚣的围追堵截, 摆脱现实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消磨和耗损, 求得内心的安宁、自在和闲适以及身体的健康, 提高自己工作的效率。(共 4点
15、,每点 2分,答到 3点即可得 6分 ) 【小题 3】是一种远离现实的尘嚣、简朴而不简陋、自由浪漫、心安理得、和谐自如的生活。( 1点 1分) 【小题 4】 AD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要结合全文,从全文中筛选相关的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加以整合,按时间顺序答出。 考点:筛 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也是筛选并整合,但要注意,本题中的有些要点在原文中可能是一笔带过,但同样是答题的要点。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概括的是作者的山居生活,不是作者的则不宜作为答案:。 考点:筛
16、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 A项原因解说有误。作者心境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山间寂静的氛围让作者觉得可以摆脱现实生活的尘嚣带来的重负。 D项对山屋描写文字的分析错误。文章主要抒发了自己山居生活的感触和认识,对山屋的描写较为简略,突出了山屋幽僻寂静的特征,不存在 “从多角度、多侧面来描写山屋及其周围的环境,构成一个立体画面,写出了山屋的神韵 ”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9分,每小题 3分) 剑侠小说是武侠小说的分支,炼剑学艺和剑术行侠是剑侠小说的
17、两大主题,这两大主题又源自中国民间文化心理的两个支撑点 剑崇拜与游侠精神。围绕这两大主题所衍生出来的许多的炼剑修行 、镇妖诛邪、斩奸除佞、匡扶正义的人物形象和传奇故事,都是中国民间文化心理在文学中的集中表现。 “剑侠 ”一词,北宋时期已有记载。苏东坡在渔樵闲话录中就曾对唐传奇中的女剑侠发出感慨: “噫!吾闻剑侠世有之矣!然以女子柔弱之质,而能持刀以决凶人之首,非以有神术所资,恶能是哉! ”宋洪迈夷坚志补卷一四 “郭轮观灯 ”篇中也有 “剑侠 ”称谓出现。在此之前,虽已有剑侠小说风行于世,但时人尚未以 “剑侠 ”名之。至明代始有人在太平广记 “豪侠 ”类的基础上辑唐宋剑侠小说精品编成剑侠传一书,
18、 “剑侠小说 ”遂成为此类小说的固定称谓 。 唐代以前,未有成熟之剑侠小说问世,但有些作品可看作剑侠小说的雏形。搜神记 三王墓是比较重要的作品。这篇小说以铸剑传说为题材,突出宣扬了干将之子赤比的不屈不挠的复仇与反抗精神。小说将复仇与反抗暴政联系起来,塑造了一位自掌正义、为民伸冤的侠客形象。这篇小说有剑有侠,剑与侠都是不可或缺的情节要素,推动了后世的剑侠小说创作。受时代风气之影响,魏晋小说情节怪诞,侠客虽以法力行侠人间,但此时 “剑术 ”未成。 唐代是剑侠小说的勃兴时期。 “安史之乱 ”之后,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水深火热。此时佛道二教十 分流行,人们对宗教深信不疑。加上叙事文体
19、的发展完善,传奇小说的日臻成熟,剑侠小说的大量涌现也就顺理成章了。唐代剑侠小说约有数十篇,其中虬髯客传、聂隐娘、红线、昆仑奴、崔慎思妾、贾人妻、义侠、僧侠、兰陵老人等篇都是极具影响的作品。唐代剑侠小说不仅数量较多,而且质量优异,在中国剑侠小说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后世剑侠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模式、叙事手法和 “剑术 ”演示,几乎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依据。 宋元人创作的剑侠小说偏于对唐人小说的模仿,缺乏创新,在情节上不如前人曲折、生 动,文笔没有唐人的气势,人物形象更是远不及唐人小说有神采,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宋元剑侠小说之 “剑术 ”描写,侧重道教法术,如咒语、画符、托梦、隐形之类,与唐代
20、剑侠小说有所不同。再有,宋元剑侠小说内容往往涉及国土沦陷、流浪思乡、亡国之恨。此种差别当与宋元时代道教广为流行以及异族入侵,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现实有关。 明代是剑侠小说创作的低潮,但有两篇小说对剑侠小说的发展关系重大。一是钱希言所著文言小说集狯园中的青丘子。二是话本小说程元玉店肆代偿钱,十一娘云岗纵谈侠。 清代是剑侠小说创作的繁荣时期。此 时不但涌现出大量的文言短篇剑侠小说,还出现了七剑十三侠、仙侠五花剑等长篇白话剑侠小说,很多著名的文人如蒲松龄、纪昀、袁枚、沈起凤等都加入了作者的行列。尤其到了晚清,社会激荡,民生多艰,这类小说更是充斥坊间,广为流传。在小说内容上,这一时期的剑侠小说都自
21、觉地将善恶、忠奸的斗争作为小说的重要情节,剑侠凭借神术入世行侠,诛佞锄奸,造福人类。小说作者想象力丰富,剑术描写神奇诡异,匪夷所思。清代剑侠小说不但剑术描写神奇,而且炼剑的过程与运剑的方法往往与儒释道的传统观念互相融合,儒家的经世致用、佛教的神通、道教的法术和民间对剑的崇拜心理汇合,一起构成神奇剑术的理论依据。如此修练出来的剑术,自然既具有儒家的伦理道德倾向,又有着佛道救人济物、镇妖除邪的宗教救世精神。清代剑侠小说上承唐代剑侠小说的余绪,下开民国剑侠小说的先河,承上启下,影响深远。 (摘自文学遗产,有删节) 【小题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剑侠小说的两大
22、主题炼剑学艺和剑术行侠,源自于剑崇拜与游侠精神。剑侠小说的人物塑造、曲折的故事是中国民间文化心理在文学中的体现。 B苏东坡的渔樵闲话录和洪迈的夷坚志补 都出现了 “剑侠 ”一词,这表明北宋时期剑侠小说已经普遍流行。 C唐以前,还没有成熟的剑侠小说出现。明代以前, “剑侠小说 ”还没有真正成为一类小说的固定称谓。 D搜神记 三王墓有剑有侠,剑与侠都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是剑侠小说的雏形,对后世剑侠小说的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宋元明清的剑侠小说,在情节、人物性格的塑造、叙事手法上,几乎都可以在唐代的剑侠小说中找到依据,唐代极具影响的剑侠小说约有
23、数十篇。 B晚清时期社会多变,剑侠小说遍布民间,在情 节上都出现了善与恶、忠与奸的斗争。 C宋元时期道教广为流行,异族入侵,百姓背井离乡,因此这个时期的剑侠小说多写到国土沦陷、流浪思乡、亡国之恨。 D清代剑侠小说的剑术描写十分神奇,剑侠最后修炼出来的剑术,既具有儒家的伦理道德倾向,又有佛教道教的救世精神。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代剑侠小说的那些剑侠,炼剑的过程和运剑的方法融合了儒家的经世致用、佛教的神通、道教的法术观念。 B宋元人创作的剑侠小说也有自己的特色,但总的来说缺乏创新,情节、文笔、人物形象都远远不如唐人小说。 C唐代剑侠小说之所以能蓬勃发展
24、,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如藩镇割据、军阀混战、佛道二教十分流行相关。 D清代剑侠小说十分繁荣,这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涌现出许多的文言短篇,出现了白话长篇,很多著名的文人也创作剑侠小说。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B 【小题 1】 试题分析:强加因果。苏东坡和洪迈的作品都出现了 “剑侠 ”一词,与 “北宋时期剑侠小说已经普遍流行 ”并没有必然联系。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依据原文第三段可知,唐代的剑侠小说约有数十篇,唐代极具影响的剑侠小说只有几篇。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依
25、据原文第四段可知,宋元的剑侠小说情节不如前人,文笔不如唐人,人物形象更是远不及唐人,不是三者都远远不如唐人小说。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9分,每小题 3分)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迹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遇之,虑其耻,退自匿。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怪其故,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觉,痛咎谢,城曰: “寒而饮,何责焉? ”岁饥,屑榆为粥,讲论 不辍。或哀其馁,与之食,不纳。 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
26、。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邹 m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李泌为宰相,言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既 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 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肯言 。及裴延龄诬逐陆贽等,帝怒甚,无敢言,城闻,曰: “吾谏官,不可令天子杀无罪大臣。 ”乃上疏极论延龄罪,慷慨引义,申直贽等,累日不止。闻者寒惧,城愈厉。帝大怒,召宰相抵城罪。坐是下迁国子司业,简孝秀德行升堂上,沉酗不率教者皆罢。躬讲经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 薛约者,狂而直,言事得罪,谪连州。吏捕迹,得之城家。 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
27、都外与别 。帝恶城党有罪,出为道州刺史。至道州,治民如治家,宜罚罚之,宜赏赏之,不 以簿书介意。月俸取足则已,官收其余。 注 想见:思慕。 风采:此指某些官吏具有的刚正的风格。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觉,痛咎谢咎:归咎、责怪 B屑榆为粥,讲论不辍屑:碎末 C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委:丢下 D简孝秀德行升堂上简:选拔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B会里人邹 m欲葬亲,贷于人无得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28、D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 【小题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阳城为人谦虚恭谨简单朴素,品行深受人们的景仰,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人有了争执,不去官府而都找阳城来裁决。 B阳城为人宽厚仁慈。对于偷盗他家树的人,阳城退步避让,以免对方羞愧;对于擅自以米换酒渴并醉倒于路的仆人,阳城将他背回了家,并宽慰他,让他不必自责。 C阳城忠于职守,直言敢谏。他虽不象其他谏官那样勤心政事,但在大臣遭陷害 ,无人敢言时,他却不怕触犯君威,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D阳城教化有道。他担任国子司业,对于太学诸生,提倡修养孝道德行。在他的教育下,太学诸生都能严守法度
29、。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 1)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 4分) ( 2)城坐吏于门,引约饮食讫,步至都外与别。( 4分) ( 3)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浸闻得失且熟,犹未肯言。( 4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C 【小题 4】 山东节度府听说阳城有德 ,派使者送给阳城五百匹细绢,告诫使者不允许再拿回来。 阳城让刑吏坐在门口等候,自己请薛约吃完了饭,又步行把他送到城外才与他道别。 就职之后,其他的谏官们都就繁杂锁屑的政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而阳城虽然渐渐地了
30、解并熟知了政事的所得所失,却还是不肯进谏。 【小题 1】 试题分析:屑:弄为屑末。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A两个 “而 ”都是表转折。 B两个 “于 ”都表对象,但第一个是 “向 ”,第二个是 “对 ”。 C第一个 “且 ”是将要的意思,第二个 “且 ”是尚且的意思。D第一个 “与 ”介词,和;第二个 “与 ”是连词,和。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说阳城 “不勤心政事 ”是不对的,他对政事已经逐渐很了解,只是不象别的谏官那样就繁杂琐屑的小事频繁进谏而已。 考点:筛选文中
31、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4】 试题分析:尽量直译,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如第一句的 “发、遗、戒 ”,第二句的 “坐、引、与 ”,第三句的 “它、厌苦、浸 ”。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阳城性情谦虚敬肃简约朴素,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不去官府而是到阳城处裁决。有一个偷盗阳城的树的人,阳城遇见了他,担心他会羞愧,就退步躲藏起来。阳城家中曾经断了粮,派仆人去借米,仆人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路上。阳城为仆人迟迟未归而感到奇怪,就去迎接他,仆人睡在路上还未醒,阳城就把他背了回来。等到仆人醒了
32、,深深自责谢罪,阳城说: “天冷喝酒,有什么值得责备的呢? ”荒年,阳城把榆钱磨碎了煮粥为食,依然坚持讲学。有人怜悯他饥饿,给他食物,他 不肯接受。山东节度府听说阳城有德,派使者送给阳城五百匹细绢,告诫使者不允许再拿回来。阳城坚决推辞,使者把绢丢下就回去了,阳城就把绢放在一边从未开封。正遇到同乡人邹 m想要安葬亲人,向别人借贷无门,阳城知道了他的情况,就把绢全部送给了他。 李泌担任宰相,向德宗举荐阳城,德宗征召他来朝,任命他为右谏议大夫。当初,阳城未出任官职时,士大夫们都思慕他的刚正的风格。担任谏官之后,士大夫们都认为他定会为忠于职守而不惜死,天下的官员们就更加畏惧他。就职之后,其他的谏官们都
33、就繁杂锁屑的政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而阳城虽 然渐渐地了解并熟知了政事的所得所失,却还是不肯进谏。直到裴延龄诬陷、放逐陆贽等官员时,因为皇帝对陆贽等非常愤怒,官员们都无 人敢向皇帝进言,阳城听说了,就说: “我担任谏官,不能够让皇上冤杀无罪的大臣。 ”于是就上奏章激烈的指斥裴延龄的罪状,意气激昂地依据大义,为陆贽等人申辩是非,多日不止。听者都很恐惧,但阳城的态度更加严厉。皇帝大怒,召宰相来治阳城的罪,阳城因此罪名被贬官为国子司业。阳城把学生们找来说: “凡是求学的人,学习的原因是为了懂得忠和孝,你们有长期没有回去探望亲人的吗? ”第二天到阳城那申请回家奉养老人 的有二十多人,有三年没有回
34、家侍奉老人的,阳城就斥责他。阳城亲自教授经典,在他的教育下,太学诸生们都能严守法度。 薛约性格不羁又正直,因为进谏政事而获罪,被贬谪去连州。刑吏循踪追捕,在阳城家中将他抓获。阳城让刑吏坐在门口等候,自己请薛约吃完了饭,又步行把他送到城外才与他道别,皇帝不满阳城结党的罪过,将他贬出京城,出任道州刺史。到了道州,阳城就象治家一样治理民众,适合处置的就予以处罚,适合奖赏的就予以奖赏。每月的俸禄只取够用,余下的就上交官府了。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与胡兴安夜别 何 逊 居人 行转轼 ,客子暂维 舟。 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 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方抱新离恨,独守故
35、园秋。 【注】 居人:指送行者胡兴安。 行转轼:将要掉转车回去。 维:栓、系。 【小题 1】诗中的 “笑 ”字,具有特殊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全诗分析。( 4分) 【小题 2】本诗的颈联历来为人称道。有人说它所写为眼前实景,也有人认为是联想之景。请谈谈你的看法。( 4分) 答案: 【小题 1】离别之际,诗人强颜欢笑(苦笑),这是以笑衬愁,写出诗人不忍心分别的心情。 【小题 2】写眼前实景:颈联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 描绘了一幅夜色图。露水无情地浸湿了寒塘边的冷草,凄清酸楚,月亮映照着清澈的水流,是诗人夜别之时眼前所见之景,渲染了凄清悲凉的离别氛围。或:写联想之景:颈联写诗人想到自己与友人离别后,在
36、凄清的夜晚,冷月之下孤独艰难地前行,路边寒塘的冷草被露水浸湿,月亮映照着清澈的水流,是诗人联想之景,表达了诗人寂寞惆怅的情怀。 【小题 1】 试题分析:注意整首诗的基调是离别,此 “笑 ”就不是欢乐了,那么这 “笑 ”和离愁是什么关系呢?是反衬。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一联是写 景,均为清凉之景,而且空间跨度大,角度不一,一个是眼前之景,一个是想象分手后的情景。一个是陆路边上之景,一个是水中之景,分扣坐车和坐船,表现的是两人分手后的情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画中是一位父亲的形象,写一段
37、文字解读父亲的神情,侧重描绘岁月沧桑刻在他手上、脸上的烙印。 要求:( 1)突出人物的肖像变化。( 2)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3)不少于 200字。 答案:例文:秋初灼眼的阳光下,父亲一张古铜色的脸,好像被镀上了一层亮亮的金色,上面刀刻一样的皱纹像条理分明的叶脉,千沟万壑,向人们诉说他饱含沧桑的阅历。在这张刻满皱纹的面孔上,微笑显得那么朴实、真诚,一双凹进去的眼睛里闪动着欢快喜悦的神色。那双粗糙得像老松树皮,裂开了一道道口子,磨出厚厚老茧的双手捧着一个旧瓷碗,半碗浊酒里散发着麦香和阳光的味道。父亲的身后,是用汗水换来的片片金黄,也许今年是个丰收年,这对父亲来说该是最大的满足吧。
38、试题分析:本题是小作文,而且是看图作文,一定要能看懂画中之意,题目中也有些提 示,注意画中人物是一个 “父亲 ”的身份,突出的 “肖像变化 ”则大有讲究,因为一幅画是静止的,那么 “变化 ”从何而来,就要仔细琢磨了。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默写 名篇名句默写:( 8分) 【小题 1】愿陛下 ,听臣微志, ,保卒余年。 【小题 2】 ,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 。 【小题 3】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 【小题 4】 ,常在床蓐 ; ,未曾废离。 答案: 【小题 1】矜悯愚诚 庶刘侥幸 【小题 2】倚南窗以寄傲 门虽设而常关 【小题 3】响穷彭蠡之
39、滨 声断衡阳之浦 【 小题 4】夙婴疾病 臣待汤药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中有任何书写错误,则该句不得分。注意 “矜悯、庶、蠡、婴 ”等字的写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按要求作文。 兰 亭 远 方 花开花落 生死沉浮 演绎着自然与人生的悲欢 今人浮躁的心灵 更需栽种兰花,建造兰亭 抒写新的兰亭华章 这首小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请以 “栽种兰花,建造兰亭 ”为话题,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不少于 700字。 (3)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答案: 范文一 谁来拯救我们浮躁的心灵 问世间钱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
40、拼,在如今的社会里、用这改编的诗句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了,人人知道 “钱不是万能的 ”箴言,更知道 “有钱能使鬼推磨 “的俗语,可是很多把后者刻苦铭心记在脑海,于是不由自主的在欲望、诱惑面前迷失了自我,误入歧途,为什么他们到身败名裂、锒铛入狱 家破人亡 妻离子散的结局才追悔莫及呢?难道一开始他们就不知道那样去做会后果不堪设想吗?不!他们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事?也知道可能会导致凄惨的下场,只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吧了,这正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中 “投机取巧 ”的心理, 所以社会才每天那么多揪心的 “新闻 ”在发生,在这 21世纪的今天的中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两极分化严重的社会局面,人们那浮躁的心理也越来越沉
41、重,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社会怎么了?谁来拯救我们那颗浮躁的心灵?这让我陷入了沉思 、深思 、反思! 谁来拯救我们浮躁的心灵?钱能帮我们解决吗?肯定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减一下,但是在一定社会生产力下,它资料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有限物质难以满足无限的欲望,浮躁的心灵是始终无法沉淀下来,如今是不管有钱人还是没钱人浮躁心理都是忽隐忽现,大学生自杀 到博士跳楼,富士康员工到企业高管的寻死 ,强奸抢劫 杀人放火,贪污腐败 骄奢淫逸的事情已是司空见惯了,这一系列的极端的问题都是源于最初心灵的浮躁,没有颗坚定不移的积极的向上的正面的信仰,中国人就是缺乏信仰,一旦跳跃所谓的道德底线什么事都可以干出来,跳
42、跃道德底线便碰到法律的红线, 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有时只时间的问题,尽管如今我们是法治的社会主义国家,面对这种危害社会的问题处理很严,很可惜是治标不治本,杀一儆百效果甚微了。最关键从源头开始,拯救我们浮躁的心灵,当我因为理性与现实的差距的感到不满足或不平衡时候我告诉自己有人比我更差,当我因为所处有优越 感的时候我会告诉自己有更多的人比自己好,比下有余比上不足,我也坚信着个信念,这样很好平和自己内心矛盾,我们得跟自己比,跟别人比不小心就误入了歧途,迷失自我。 在物欲横流充满无限诱惑的社会里,谁来拯救我们浮躁的心灵?让我们人生在正轨上道路上行驶走向辉煌,唯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人生
43、观 价值观,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记住 “君子爱财取有道 用之有度 ”, “多行不义必自毙 ”的古训,很多人已经用青春和生命检验过其真理性了,检验的代价也不菲的,你愿意再次检验一下吗? 范文二:读兰亭集序有感 在暮春之时, 群贤会于山阴之兰亭,依靠在两岸的崇山峻岭上,穿梭于茂林修竹之中。聆听着清流的清脆声与激湍奔腾的怒吼,在美丽的山水画中畅叙幽情,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然而在这俯仰之间,无限的快乐也将衬托出几分惆怅。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作者感叹生命的短暂,却又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得以看出作者对生命的热爱的珍惜。 司马迁说
44、: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他告诉了我们如何看待死亡。而看了兰亭集序之后,我明白了自己该如何活着。正如泰戈尔所说:“使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 死,我们害怕;即使碰到了它的衣角我们也惊慌不已,所以我们尽可能地远离,希望一直不会在某个转弯路口,碰见它。生,我们留恋;在年轻时,我们忘却关注这个世界;年老后,我们多想一直睁着眼睛,多想看看这即将离我远去的世界。人总是这样,在失去之时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珍惜眼前的美好,只留下唉声叹气,抱怨当时的无知。 时间如白驹过隙,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是激起千层大浪,还是默默无闻,随之而逝?美好的生命是易逝的,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珍惜生命
45、的一分一秒。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充满无限生机的世界里,我们更应该怀有乐观的心态,抛去无谓的遐想,去迎接美好的明天。你无需邀请群贤畅游兰亭,你不必一觞一咏,出口成章,你也不必仰观宇宙,俯察品类,你只需抓紧流淌在你身边的一分一秒,让时间成为你生活的最佳伴侣,让时间充实你的生活,也让时间填补你人生无常,人生短暂的遗憾。 试题分析:这个作文材料的审题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可以化以为易。先看材料,一是跟兰亭集序的主题思想有关,二是针对的是今人浮躁的心灵。那么兰亭集序的主题是什么呢?主要抒发的是 “人生苦短,命运难测 ”的痛惜之情。面对人生的短暂 ,我们是及时行乐,还是发奋作为?面对功名利禄,我们是心浮气躁亟亟以求,还是保持宁静的心境去探求人生的真谛?兰亭,是一处能让我们去静观人生的净土;兰花,是一种能让我们保持高尚情操慰藉。 大致明白了材料的内涵,我们就可以去构思一篇议论文了。注意题目明确规定是写议论文。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