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jobexamine331 文档编号:31744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浙江省杭州十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黏 合( nin)罗布 泊 ( p)百 舸 争流( ) B 模 样 (m)黑 ( q)酒阑灯 /u(xi) C田 塍 (chn)什 刹 海( ch) 铩 羽而归 (sh) D颠 簸 (b)差 不多( ch)按 捺 不住 (ni)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黑 应读 “x”, C田塍应读 “chng”, D按捺不住应读 “n”。本题着重考查了多音字、形声字的读音,泊、模、刹、差是多音字,黏、舸、 、 隆蟆 嗍且孜蠖列紊 帧缚家 乇鸸刈 嘁糇钟胍孜蠖列紊 帧b

2、r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摇曳愧杀啮噬费寝忘食 B横辐战栗抑或容销金镜 C文身悠邈逃遁恪尽职守 D犄角不啻慵赖穷困潦倒 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1)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 之一。 ( 2)人与祖国的复杂关系,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思索,而要真正体悟崇高的爱国情感,则 _需要思考, 需要我们付诸行动。 ( 3)不要以为这两个问题 。中国与西方文化资源的互补,或许可以为 21世纪的人类文明提供许多新的发展思路。 A发源地既 /也无足轻重 B发祥地不仅 /更无足轻重 C发源地

3、不仅 /更举足轻重 D发祥地既 /也举足轻重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既考查了近义词辨析又考查了虚词的使用。发源地,河流开始流出的地方;发祥地,原指帝王祖先兴起的地方,现用来指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不仅 更,递进关系;既 也,并列关系。无足轻重,不重要;举足轻重,很重要。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教育投入的责任和合理的分配比例,所以地方政府倾向偏重于将资金投入到生产性的公共项目中。 B浙江省在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施行填报平行志愿。此举大大提高了考生的录取率,受到考生和家长的好评。

4、 C未来的教育不仅要更加尊重人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未来的医疗事业也会更加重视人自身权益的保障和维护。 D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我国西部广大地区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发展,做好水的开源节流工作是西部大开发成功的关键之一。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重复赘余,删掉 “倾向 ”或 “偏重 ”。 B项成分残缺, “施行 ”后缺失宾语中心词 “举措 ”。 C项语序不当, “不仅 ”放句首。复习中可整理一部分重复赘余、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的句子 ,以便此种类型的句子在试题中出现时一眼就能看出病因。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

5、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 。 A我们当然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是否能够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B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既是伟大的成功者 又是平凡的幸福者。 C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D我们当然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到底是伟大的成功者还是平凡的幸福者。 答案: C 试题分析: C项是紧承前句 “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

6、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 ”自然而然得出的结论。 A项 “是否能够获得 ”模棱两可,与前句不符; BD“伟大的成功者平凡的幸福者 ”与横线前句子联系不够紧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年轻时应该去远方 肖复兴 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 E-mail,告诉我他要利用这个假期,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要穿越的 11个州的路线图。出发后的第三天,他从得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那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 亨利的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

7、歌星猫王的故居。 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漂泊,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 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我们闲谈起来,我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 “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 10 美元。 ”就是怀揣着仅仅的 10 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就了

8、他的性格。 我也想起我自己,在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 不少的苦。北大荒的 “大烟炮儿 ”一刮,就先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 这一切 ,不仅谱就了我青春的曲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

9、泊 。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象力,便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做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也要借着风力飘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这未开垦的处女地。 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窗;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你也才能够品味出,日子不再只是白 日里没完没了的堵车、夜晚时没完没了的电视剧。 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

10、“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就给它安装一百只桨,扬起五个或六个或七个布帆来。我绝不把它驾驶到愚蠢的市场上去 我将带我的朋友阿细和我做伴。我们要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里的 7个大海和 13条河道。我将在绝早的晨光里张帆航行。中午,你正在池塘洗澡的时候,我们将在一个陌生的国王的国土上了。 ”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就别到愚蠢的市场去,而先去漂泊远航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漂泊,才会拥有这样充满泰戈尔童话般 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小题 1】第一段在全文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分) 【小题 2】第 段中带点的 “这一切

11、 ”指代什么?( 2分) 【小题 3】赏析第 段中画线的句子。( 4分) 【小题 4】作者认为年轻时去漂泊的理由有哪些?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 5分) 【小题 5】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 “年轻时就要去远方漂泊 ”,对此你如何理解?你是如何看待漂泊对于人生的意义?( 6分) 答案: 【小题 1】第一段写儿子在美国漫游,表明独自去远方漂泊之意,点题,并引出下文中国留学生和 “我 ”去远方的故事。(共 3分,每点 1分) 【小题 2】第 段中带点的 “这一切 ”指代:指 “我 ”见识到的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以及 “我 ”触摸到的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共 2分,每个要点各一分) 【小题 3】运用

12、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年轻的时候尽管幼稚,但应该努力地拼搏,勇敢地去远方闯荡,去放飞心灵。(共 4 分,修辞手法 2 分,分析表达作用和效果 2分) 【小题 4】 漂泊能扩大人生的范围,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漂泊能培养吃苦耐劳的能力, 锻炼坚强的意志; 漂泊能丰富人生体验,增加美好的回忆; 漂泊能摆脱一成不变的生活,走出枯燥的牢笼; 漂泊能纵展想象力,给人生带来浪漫色彩。(共 5分,每点 1分) 【小题 5】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闯荡,超越庸常的生活,不要让生命留下遗憾;作者旨在激励年轻人勇于开拓,去经历,去磨练,去培养自我的独立能力和奋斗能力。(第一问句子的含义 2分,作者的用意 2分

13、。第二问, 2分,有观点和简要的阐述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时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考虑。内容上要紧扣主题,结构要从承上启下两个角度展开。另外还要考虑本段 处在第一段的位置上,应想到为下文作铺垫,提供背景类似的词语。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句中重要词语的理解。抓住前句 “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 ”就可揣摩出 “这一切 ”指代的内容。解答时不要仅仅局限于本句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揣摩,还要考虑全文的中心。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

14、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 “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 ”很显然运 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赏析语句首先应考虑句子有没有运用表现手法,可优先考虑修辞方法。另外还要考虑句式特点,有无整散结合,有无长短结合,再者可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词,比如动词、形容词、叠音词来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解答类似题目,应按照叙述顺序,从前到后加以概括即可。在概括时要抓住文中的关键句,第 段中 “漂泊,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

15、宽更远 ”,第 段中 “漂泊是 他的命运,也成就了他的性格 ”,第 段中 “不仅谱就了我青春的曲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第 段中 “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象力 ”“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做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这些句子都是关键句子。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本题实质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伤意图。抓住第 段 “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 ”,第 段中 “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做无愧 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

16、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第 段中 “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漂泊,才会拥有这样充满泰戈尔童话般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这些关键句子就可探究出作者的创作意图。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 J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 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17、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 ,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 v 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 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漫 漫而

18、游漫:随意 B 穷 回溪穷:尽 C箕踞而 遨 遨:观赏 D故为之文以 志 志:记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则施施 而 行吾尝终日 而 思矣 B穷山 之 高而止蚓无爪牙 之 利 C醉则更相枕 以 卧 以 为轮 D游于是 乎 始生 乎 吾前 【小题 3】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先写以前对永州异山秀水的游览,表明这些幽泉怪石给作者带来精神的愉悦和解脱,以此作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游不同于以往。 B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第一次反映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第二次表现作者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前后构成对比。 C

19、作者虽然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当他发现西山之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文题 “始得 ”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 “始与未始 ”结构全文。 D作者对西山特立之貌的描写赋予了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和恢弘远大的志向,西山即我,我即西山,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小 题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 1)自余为 J人,居是州,恒惴栗。 ( 2)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A 【小题 4】( 1)自从我成为罪人(遭到贬谪),居住在这个州以来,常常忧惧不安( “J人 ”“惴栗 ”译错各扣 1分)( 2)苍茫的暮色,从远处而来,

20、直到一无所见,而我却仍然不想归去。(意思对即可得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穷:走遍。根据 “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 ”可推测穷与 “上 ”“入 ”用法一样,为动词,结合语境应理解为 “走遍 ”。理解实词一定 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A而均表修饰, B前名为结构助词,的;后句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C前句为连词,而;后句为介词,把; D前句为语气助词;后句为介词,在。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 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

21、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以往所游并没有真正给作者带来精神的愉悦和解脱。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 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翻译第一句时注意 “J人 ”解释为罪人, “惴栗 ”解释为忧惧不安;第二句时注意 “苍然 ”解释为苍茫, “至无所见 ”理解为直到一无所见。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 “信、达、雅 ”的三字原则,运用 “留、删、替、补、调 ”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考点:理解

22、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梅圣俞诗集序 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 穷人 之辞也。凡士之 蕴 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 奇怪 。内有忧思感愤之 郁积 ,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 则 愈工。然则非诗之能 穷 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 于 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 辟 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 惊 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

23、义之说, 其 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 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 “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 歌咏 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 收拾 。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 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

24、类次也,辄 序 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 因 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 掇 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注】 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少年举进士不第,仁宗时赐进士出身,多任小吏,仕途上不得志。 荫 yn补:子孙因前辈功勋而得官为荫,官吏或缺被选充职为补。梅尧臣 26岁时因叔父梅询荫补为太庙斋郎。 王文康公:王曙,宋仁宗时宰相。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 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凡士之 蕴 其所有蕴:藏 B犹从 辟 书辟:征召 C 次 为十卷次:依次

25、D 掇 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 掇:采取,择取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盖愈穷 则 愈工于其身也, 则 耻师焉 B辄抑 于 有司此非孟德之困 于 周郎者乎 C 其 为文章 其 皆出于此乎 D 因 索于其家 因 坐法华西亭 【小题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多出于古 穷人 之辞也 B内有忧思感愤之 郁积 C以 歌咏 大宋之功德 D圣俞诗既多,不自 收拾 【小题 4】与例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4分) 例:假舟楫者,非能 水 也 A然则非诗之能 穷 人 B往往探其 奇怪 C出语已 惊 其长老 D辄 序 而藏之

26、【小题 5】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作者开篇提出世人的看法并加以分析,段末提出自己的观点,即 “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 B梅圣俞孩童时就显露出诗歌才华,学习六经仁义的学问后,写的文章简古纯正,但他不求取悦世人,因此世人只知道他会写诗。 C王文康曾高度评价梅圣俞的诗歌,感叹已经二百年没有这样的杰作,却没有向朝廷推 荐梅圣俞,使其得到任用。 D这篇书序主要论述了梅圣俞的诗歌艺术,同时表达了对梅圣俞虽才智超群却未能 “得用于朝廷 ”的惋惜和悲叹。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4】 D 【小题 5】 D 【小题 1】 试题

27、分析:次:编排。根据前句 “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 ”可推断此处 “次 ”为编排的意思。理解实词一定要回语境,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B均为介词,表被动, A前句为副词,就;后句为副词,却。 C前句为代词,他;后句为副词,大概; D前句为副词,就;后句为连词,因为。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 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着重考查了古今异义。穷人:处境困厄的人。对于课内的

28、古今异义词,平时复习要做好整理与落实。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类活用。 D与例句都是名词作动词。 A、 C使动用法, B形容词作名词。对于词类活用,平时复习要学分归类。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试题分析:这篇文章主要不是论述梅圣俞的诗歌艺术,而是借书序表达对梅圣俞得不到朝廷任用的命运的惋惜和悲叹。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参考译文: 我听到世上的人常说:诗人显达

29、得意的少,困厄潦倒的多。难道果真是这样的吗 大概是因为世间所流传下来的诗,大多是出于古代困厄之士的作品。大凡 胸藏才智、抱负,却又不能在当世施展的士人,大都喜爱放任恣纵于山头水边。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等外部事物,常常探索研究它们的奇特怪异之处;而他们内心郁结着的忧愁感慨愤激等情绪,感发寄托在怨恨讽刺的作品之中,倾诉着逐臣寡妇的哀叹,写出了人们所难于言传的感受。大概诗人越是困厄,写出来的诗就越高妙。如此说来,那么就不是写诗能使人困厄,而应该是诗人遭遇困厄以后才能写出好诗来。 我的朋友梅圣俞,年轻时由于荫袭补为下级官吏,屡次被推荐去考进士,总是遭到主考部门的压制,在地方上困厄了十多年。年已五

30、十了,还要靠别人下聘书 ,去当人家的办事员。郁积着自己的才能智慧,不能在事业上充分地表现出来。他家乡在宛陵,幼年时就学习诗歌,从他还是个孩童时起,写出诗句来就已使得父老长辈惊异了。等到长大,学习了六经仁义的学问,他写出的文章简古纯正,不希求苟且取悦于世人,因此世人只知道他会写诗罢了。然而当时人不论贤愚,谈论诗歌必然会向圣俞请教。圣俞也把自己不得志的地方,喜欢通过诗歌来发泄,因此他平时所写的东西,其中诗歌就特别多。社会上已经知道他了,却没有人向朝廷推荐他。从前王文康公曾看到他的诗作,慨叹地说: “二百年没有这样的作品了! ”虽然对他了解 很深,可还是没有加以推荐。假使他有幸得到朝廷的任用,写出如

31、诗经中雅、颂那样的作品,来歌颂大宋的功业恩德,献给宗庙,使他类似于商颂、周颂、鲁颂等作者,难道不是很壮伟的吗?可惜他到老也不得志,只能写困厄者的诗歌,白白地在虫鱼之类上抒发穷苦愁闷的感叹。社会上只喜爱他诗歌的工巧,却不知道他困厄已久将要老死了,这难道不值得叹息吗? 圣俞的诗很多,自己却不收拾整理。他的内侄谢景初担心它太多容易散失,选取他从洛阳到吴兴这段时间的作品,编为十卷。我曾经酷爱圣俞的诗作,担心不能全部得到它,十分高兴谢氏能为它分类编排,就为 之作序并保存起来。 从那以后过了十五年,圣俞因病在京师去世,我已痛哭着为他写好了墓志铭,便向他家索求,得到他的遗稿一千多篇,连同先前所保存的,选取其

32、中特别好的共六百七十七篇,分为十五卷。啊,我对圣俞的诗歌已经评论得很多了,所以不再重复。 庐陵欧阳修序。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6分) 晓至湖 上 清 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 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 (选自清诗选) 注 湖:杭州西湖。 折: 弯曲。 景:影。 【小题 1】画线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加以解说( 2分) 【小题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4分) 答案: 【小题 1】 对比:以 “有声 ”与 “无声 ”对比 对偶:以 “折苇 ”对 “遥山 ”,

33、近景与远景结合,以 “动有声 ”对 “淡无影 ”,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每点各 1分) 【小题 2】 喜爱幽静: “人意静 ”、 “寒雾生 ”等; 亲近自然: “临水 ”、 “稍见初日开 ”等; 向往自由: “学野凫 ”、 “逐清景 ”等; 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安得 ”。(意思对即可。)(共 3分,答出三个要点即可得满分,不必结合诗句分析)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因为本句是典型的写景句,因此可想到一些常用的写景上的表现手法,比如动静结合,远近、色彩、上下等写景角度。句中的对比与对偶手法较为明显。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

34、小题 2】 试题分析:根据 “临水人意静 ”可揣摩出喜爱幽静与亲近自然的感情,根据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可揣摩出向往自由与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仿照例句,以 “冬天 ”为描写对象,写一段话。 (3分 ) 例句:有人感叹秋天,因为她的萧索,仿佛伤感和落寞的人生;有人赞美秋天,因为她的高阔,犹如沉稳而博大的胸怀。 仿写: 答案:示例:有人感叹冬天,因为她的肃杀,仿佛冷酷而悲凉的社会;有人赞颂冬天,因为她的洁净,犹如清纯而高雅的情趣。( 3分,语意切合,句式相同,比喻恰当。有欠缺酌扣) 试题分析:本题属仿写题,

35、解答时既要仿形式更要仿内涵,形式要严格一致。同时要考虑话题的积极意义,比喻的修辞手法一定要用。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默写 补 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 3分)。 【小题 1】指点江山, ,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小题 2】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壁赋) 【小题 3】肴核既尽, 。 ,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小题 4】 ,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小题 5】 ,师不必贤于弟子。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答案: 【小题 1】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小题 2】寄蜉蝣于天地 羡长江之无

36、穷 【小题 3】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 【小题 4】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小题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试题分析:小题 1要注意 “侯 ”的写法;小题 2注意 “蜉、蝣 ”的字形;小题 3注意 “藉 ”的字形;小题 4注意 “锲 ”字的形旁。平时复习应强化名篇名句的反复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加法与减法。有的人在做加法,知识增多了,财富增加了,思想增强了,人生更丰盈了;而有的人在做减法,减去欲望,减去名利,减去纷扰,人生更纯粹了。 加是一种成长,减是一种成熟。一加一减

37、乃人生大智慧。 人生无非两种境界: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以人生的加减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注意】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 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 参考例文 : 人生的的加减法 人生就像数学里的加减运算,一个人总是在不断地增加些什么,又不断地减少些什么。生活地快乐的人就是天生的 “数学家 ”,因为他们精于 “加减运算 ”,增加美好的,减少不好的,让自己每天 都生活得快乐和充实。而那些整天忧郁的人呢?相反,他们在不停地给自己增加麻烦,使自己烦恼重重。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给自己

38、减少无所谓的烦恼,增加无限的快乐呢?所以,我们要有所增加,有所减少,拥有人生无可比拟的美丽和洒脱。 增加感恩,减少仇恨。感恩的心是维系温暖的太阳,它可以让仇恨的坚冰融化,让博爱的种子在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伟人林肯少年时因为家境贫寒而不得不受人资助才能完成自己的学业。当他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报答恩人。一位屡次与林肯作对的政敌获罪时节,林肯并没有想到要趁机报复他,而是宽大地处理了了 他。在林肯心中并没有仇恨,有的只是国家大事而产生的不同意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待仇敌,更要相逢一笑泯恩仇。 增加热情,减少冷漠。高尔基曾骄傲地说过: “青春是热情的太阳。 ”作为青少年,我们每个人

39、都应该朝气蓬勃,奋发向上,自信地迎接每一天的太阳;不要死板拘泥,老气横秋。一代伟人毛泽东从少年时期就充满了热情。他虽然 “身无分文 ”,但却 “心忧天下 ”。他豪迈雄健地问道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他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虽然时局艰难,但他始终在探索中华民族的出路。正是凭着无限的 热情,他把革命的星星之火点燃了神州大地,建立了红色政权。同学们,不要对一切都熟视无睹,充满热情吧! 增加微笑,减少叹息。辛弃疾曾说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叹息又能改变什么呢?它只会让你徒增烦恼,让你 “年未老,心已老 ”。微笑吧,微笑可以

40、吹散笼罩在你脑海里的乌云。每天给自己一个微笑,不论情况多么复杂,不论问题多么严重,都不要忘记了这份每天必做的作业。给自己一个微笑,给别人一个微笑。让无谓的叹息消失吧! 同学们,人生中的加减法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加减得当,该加就加,该减就减,你就会在生活这 场数学运算中 “秀 ”出精彩的自己。 试题分析: “人生的的加减法 ”这是一个充满思辨性的作文题目。 “生活中的加减法 ”可以是贯穿于生活中的一种理念,一种为人处事的态度方式,一种人生进程中的思维智慧等。 在情感观念上,你是崇尚加法生活,还是推崇减法生活,还是提倡有加有减的生活,这本身不存在是非对错优劣,关键取决于你要加进或减去的内容,以及为此所要达到的目的。加法生活也许是一种负重生活,但它带来物质的富足、人生的多彩。减法生活也许是一种简便生活,但它平淡、少些成就感。所以,我们不能说加法生活好,也不能说减法生活好,人生 也许只能在加加减减的不断调和与平衡中精彩而美好吧。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