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浙江省茅盾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31745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浙江省茅盾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2014年浙江省茅盾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2014年浙江省茅盾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3-2014年浙江省茅盾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3-2014年浙江省茅盾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浙江省茅盾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估 量 ( ling)纷繁 芜 杂( w) 恫 吓( ng) 恻 隐( c) B 迸 出( bng) 笼 络人心 (lng )黝 黑( yu)半 晌 ( shng) C 缄 默( jin)义愤填 膺 ( yng) 吮 血( shn) 嫉 恨( j) D崔 嵬 ( wi)弃甲 曳 兵( y)引 擎 ( qng)卑 鄙 ( b)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

2、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 A估量( ling) 恫吓( dng)。故正确选项 A。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雨果是 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作品有短篇小说悲惨世界,长篇小说九三年巴黎圣母院等。 B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代 表作品有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雷雨。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风格豪迈飘逸,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杜甫齐名,人称 “李杜 ”。 D我有一个梦想作者马

3、丁 路德 金是美国浸礼会牧师,非暴力民权运动领袖,获 1964年诺贝尔和平奖,后遇刺身亡。 答案: A 试题分析:雨果是法国作家。 考点:识记名著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句中加点字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填然 鼓 之 B七十者 衣 帛食肉 C然而不 王 者 D弃甲曳 兵 而走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鼓 ”名词动用,敲鼓; B: “衣 ”名词动用,穿衣; C: “王 ”名词动用,称王。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因为 长句,歌以赠之 B铁骑突出 刀枪 鸣 C河内凶,则移粟于 河东 D曲终收

4、拨 当心 画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因为 ”这里是两个词,于是写下的意思; C: “河东 ”是指黄河以东的意思;D: “当心 ”是正中间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句子的句式与 “未之有也 ”相同的一项是( ) A非我也,兵也 B蚓无爪牙之利 C夫晋,何厌之有 D申之以孝悌之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 例句宾语前置; A项:判断句; B项:定语后置; D项:状语后置。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B数罟不入 闯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涂有饿莩而不

5、知发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无 ”通 “毋 ”; C: “颁 ”通 “斑 ”; D: “涂 ”通 “途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A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B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 f岩不可攀。 C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D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比喻 B设问 C设问、借代 D互文。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

6、的器皿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 是葫芦。 _,_。 _。 _, _。 _。 早的记载见乏诗经,如公刘篇中 “酌之用匏 ”的 “匏 ”就是指葫芦 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孤,即可当容器使用 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昨常悠久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语段上半句 “葫芦 ”可以判断出紧跟下句为 ,介绍 “葫芦 ”情况, 句它指代 句葫芦较为顺畅, 介绍葫芦的制作过程, 介绍葫芦的历史, 是对整个语段进行总结。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

7、表达运用E 下列名句,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的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 B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C虽然大家都中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可也没有一 个人不认为,幸福并不完全由物质条件决定 D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 A项不合逻辑。 “贫困市民 ”和 “下岗职工 ”存在包含关系,不能并列。 B项

8、成分残缺。滥用介词 “关于 ”,导致主语残缺,应去掉 “关于 ”。 D项搭配不当, “挑起 任务 ”动宾搭配不当,可将 “挑起 ”改为 “承担 ”或将 “任务 ”改为 “重担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 用 E。 下列各句加点的词句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州长仍旧仲裁及拒绝执行联邦政府法令 大放厥词 的阿拉巴马,有一天,黑人男孩和白人男孩可以无拘无束地手牵着手,情同手足。 B春节期间,受经济利益驱使,少数群众不按操作规程生产烟花爆竹,导致发生了 耸人听闻 的爆炸事件。 C刚退休不久的老王常对老伴抱怨: “你看我才退下来几天,就 门前冷落鞍马稀 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

9、D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 豁然开朗 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词语使用判断的题目,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情况下,根据语境,结合着成语的解释来判断。 B“耸人听闻 ”指 “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不合语境,应该改成 “骇人听闻 ”,故选 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列各处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群众看见了伽西莫多赤裸的驼背,突起的胸脯,长着许多硬皮和汗毛的肩膀,便 _出一阵哄笑。 ( 2)那姑娘有些疑惑,想起了前一晚那件未遂的暴行,便像小孩害

10、怕被野兽咬着似的, _地把手缩回去了。 ( 3)辛德勒 _良久,最终作出决定要尽力挽救那些即将遭灭顶之灾的犹太人。 A爆发恐惧考虑 B暴发恐惧权衡 C爆发惊恐权衡 D暴发惊恐考虑 答案: C 试题分析:爆发:指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暴发:突然发作。恐惧:惧怕;惊恐:惊慌恐惧。考虑:思索问题,以便做出决定;权衡:衡量、考虑。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躁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 B冰冷的水龙头仿佛一张张巨人的血盆大口要吞没这骚动的人群。 C现在绝非耻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济的时候。 D他蜷

11、缩在绳绑里,一阵惊皇和痛苦的抽搐散布到他脸上每一根经络。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主要考查音近(同)字、形似(近)字等正确书写,容易混淆,可以根据语句的上下文意思并结合着词语意思来分析判断。把握不准的可以用排除法进行筛选。 A干躁 干燥 B耻谈 侈谈,镇静济 镇静剂 D惊皇 惊惶,经络 筋络。故正确选项是 C。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曹 禺 传(节选) 关于雷雨的写作,曹禺曾回答过不少人的访问,也曾写过不少文章。他曾把一篇未曾发表的手稿寄给我 “作为纪念 ”,比较详细地记述了他创作雷雨的过程: 写雷雨,大约从我

12、 19岁在天津南开大学时动了这个心思。我已经演了几年话剧,同时改编戏,导演戏。接触不少中国和外国的好戏,虽然开拓了我的眼界,丰富了一些舞台实践和作剧经验,但我的心像在一片渺无人烟的沙漠里,豪雨狂落几阵,都立刻渗透干尽,又干亢燠闷起来,我不知怎样往前迈出艰难的步子。我开始日夜摸索,醒着和梦着,像是眺望时有时无的幻影。好长的时光啊!猛孤丁地眼前居然 从石岩缝里生出一棵葱绿的嫩芽 我要写戏。 我觉得这是我一生的道路。在我个人光怪陆离的境遇中,我看见过、听到过多少使我思考的人物和世态。无法无天的魔鬼使我愤怒,满腹冤仇的不幸者使我同情,使我流下痛心的眼泪。我写了许多种人物的小传,其数量远不止雷雨中的八个

13、人。记不清修改了多少遍,这些残篇断简堆满了床下。到了 1932年,我在清华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这部戏才成了一个比较成形的样子。 他写出雷雨时才 23岁;这个岁数,对于一般人来说,也许正处在人生朦胧的降段,而他却拿出了这样一个杰出的作品,这本身就给他的创作蒙 上一层神秘莫测的色彩。他从来不是冷静的人,而是一个情感十分敏感的人。他把一些人看成是 “魔鬼 ”,把一些人看成是 “不幸者 ”,激起他的愤怒,勾起他的同情,使他落泪。这些抑压的愤懑情绪在他心中激荡着、积累着、灼热着他的情绪,增强着他的不安。他不是那种念了什么小说写法、剧作法之类的书,在那里刻意编织故事的写匠,也不是有着什么明确的匡正社会、扶救

14、人心的目的,和有着高度自觉创作使命的人。他在雷雨 序中的回答是真实的: “现在回忆起三年前提笔的光景,我以为我不应该用欺骗来炫耀自己的见地,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 刺或攻击些什么。也许写到末了,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抑压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然而在起首,我初次有了雷雨一个模糊的影像的时候,逗起我的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 ” 雷雨 序是一篇相当重要的文字,他处处说他不知道雷雨是怎样创作的,但又处处写着他是怎样创作的。这可以说他是第一次这样含糊而又明确地写出他的创作宣言,宣布着他的创作纲领。在这里没有一条创作的法则

15、,也没有明确的理论语言,但创作的精髓却深刻地为他把握着,感受着,创作的规律也在其中蕴藏着。坦诚而率真,生动而朴实地写出了他创作的甘苦,创作的动机,创造的灵感,创作的过程,其它如人物的塑造,借鉴和创造,形象的思维,人物的配置,剧情的调整,戏剧的情景,艺术的分寸感等等,都为他天才地感到了,即使连他的不可理喻的 “原始的情绪 ”、 “蛮性的遗留 ”、 “神秘的吸引 ”,以及对宇宙的憧憬,都道出了他创作的真相。但是,雷雨 序贯穿的一个主要点,是这样一句话: “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 ”是情感的汹涌激流推动他创作,是情感的潮水伴随着人物和场景的诞生,是情感酿成 “对宇宙间许多神秘事物的一种不可言喻

16、 的憧憬 ”,是情感酿成戏剧中的氛围和情境。不论他称它为情感、情绪也好,或者称它为 “野蛮的情绪 ”、 “原始的情绪 ”也好,但都是他创作中所强烈感受到的。他曾这样说:与这样原始或者野蛮的情绪俱来的还有其他的方面,那便是我性情中燠热的氛围。 【小题 1】作者创作雷雨前的生活基础有哪些?( 4分) 【小题 2】文章前半部分多引述曹禺的 “未曾发表的手稿 ”,后半部分则较多引述雷雨 序,试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4分) 【小题 3】曹禺说,他不知道雷雨是怎样创作的, “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此什么 ”,这 是一种文学创作方式;而另一种文学创作方式,是创作前有明显的目的性,思

17、想主题鲜明,如红与黑巴黎圣母院等。你更喜欢哪种创作方式,并简要说明理由。( 4分) 答案: 【小题 1】( 1)自己的生活。包括看戏,演戏,改编戏,导演戏等舞台实践和作剧经验,以及他个人光怪陆离的境遇和创作经验。( 2分) ( 2)思考他人的生活。包括观察、思考周围其他人的生活。(看见过、听到过多少使他思考的人物和世态)( 2分) 【小题 2】作者较多引述曹禺的 “未曾发表的手稿 ”与雷雨 序,都是为了力图真实展现曹禺创作雷雨的历程与动机。 文章前半部分较多引述曹禺的 “未曾发表的手稿 ”,还有设置悬念,引发下文的作用; 后半部分较多引述雷雨 序,还有用来佐证作者对于曹禺创作雷雨动机的判断的作

18、用。 【小题 3】( 1)喜欢第一种。理由:这种创作方式往往自然天成,不饰雕琢,随感情而作,不讲究为了什么,目的是书写胸中之块垒,这种创作方式一般适用于激情澎湃的作家。如郭沫若创作的女神等。这样的作品表面看,创作前无目的,而实际创作的作品也往往有强烈的主题倾向性。 ( 2)喜欢第二种,理由:文学作品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有很多作家在创作前都有很强烈的责任感 与主题意识,希望通过作品来反映现实或揭露现实,通过一定的主题倾向性来干预生活。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侧重 “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

19、。 考点: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引述的作用是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观点。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 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具体答题时,还要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的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的任意罗列,更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冠作隧意的褒贬。本题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去思考。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20、。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黑箱 ”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 ”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 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

21、、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首先 ,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 不仅牛顿,都能直接 “站在巨人的肩上 ”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 “无知识 ”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

22、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人们很 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 “不知情 ”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黑箱在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之时,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共享而贬值甚至被人遗忘。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 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例如电磁理

23、论、牛顿力学,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技术所构成的平台还有一个历史维度。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今,例如中国的针灸,以及散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等科技黑箱都是如此。这提示我们,对于历史上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此外,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 (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 3的技术) 【小题 1】下列 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箱,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而科技黑箱,则至少它的设计者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含

24、有的知识。 B与黑箱不同,科技黑箱的操作是可控的,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其工作原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C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D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如电脑、手机,都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可以说,是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 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当今世界,每一个科技黑箱的使用者都能像牛顿一样 “站在巨人的肩上 ”继续前进,这个 “巨人 ”就是科技黑箱。 B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

25、现的根本原因。 C越是高端的科技黑箱,主体对它的干预就越大;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实践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 D使用者表面上是在支配着科技黑箱,但实际上他们是在 “不知情 ”的情况下受到了科技黑箱潜移默化的影响。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的科技黑箱能够为相对 “无知识 ”的年轻一代提供崛起和赶超的机会,他们即使没有掌握科技黑箱中的知识,也可以享用这些知识。 B 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但提示我们,应当对这些知识予以宽容。 C科技黑箱不仅包括当代的高科技成果,也包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很多技术,如中国的针灸以及

26、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 D由于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于是就可能发生滥用的现象,其直接后果就是科技这把双刃剑的那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D 【 小题 1】 试题分析:原文第一段第四句话 “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原文是 “选择 ”而备选项为 “修正 ”,显而易见,不符合文意。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分析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B 项原文信息, “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

27、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备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将备选项与原文比较,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 ”。可以看出 D项在说法上明显有问题, “科技黑箱 ”与 “科技 ”在概念含义上是不同的。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雷雨片断,完成小题。 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是你?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望侍萍。半晌。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

28、)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 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 鲁侍萍 (悲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小题 1】划线句 “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有言外之意,下列分析正确一项是( ) A三十年了,你还是念念不忘我。 B三十年了,你终于还是找到我了,我还是没躲过你的追寻。 C已经三十年了,你到我这里来,还有什么用呢? D你没有死,这将对我的名誉地位构成严重的威胁。 【小题 2】鲁侍萍不止一次 说到命运, “不公平的命指

29、使我来的 ”, “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对侍萍的命运观,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侍萍不能解释自己三十年来为什么受那么多苦,不得不自认是 “不公平的命 ”所使然。 B鲁侍萍在苦难中挣扎,悲叹自己的 “命苦 ”,她相信命运,但也表现出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与不平。 C她虽然一再说 “命运 ”如何,但并无深意,只是客观反映了她对自己苦难一生的悲叹。 D三十年的苦和恨,使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侍萍觉醒了,她所说的 “命 ”,从根本上看,是对不公平世道的控诉与抗争。 【小题 3】下列课文语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月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 停止思想 ”讳饰的手法,表达了

30、尊重之情同时突出了马克思是一个思想家,而且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逝世的惋惜之情。 B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 爽朗的秋天 ” 比喻黑人获得平等、自由和民主的时代, “酷暑 ”比喻美国黑人争取平等、自由和民主的的斗争精神和义愤填膺的反抗情绪。 C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 借代修辞,含蓄发人深思。它具 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明敌人对马克思的攻击很多,但十分无力;二是说明马克思对敌人十分蔑视,表现了马克思崇高的思想境界。 D 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贫困的孤岛上。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

31、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 这两句话它深刻地揭示了美国黑人地位( “角落里 ”)低下,物质生活贫困( “贫困孤岛上) ”和精神生活贫乏( “萎缩 ”)。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1】 试题分析:潜台词是角色内心想表达而没有说出来的那部 分意思。三十年了,你还是找来了。显然,周朴园不是要说自己的躲避,而是想说,三十年,没想到你没有死,你这一来,我的一切都将受到极大的威胁 名声、地位。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侍萍是广大不幸的底层人民的代表,他们从思想上还不能清楚地认识到造成自己命运悲剧

32、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只有慨叹命运的不幸,当然,朦胧中,他们也深切的感受到种种不公,所以,在侍萍的话语中,既有对命运的悲吟,也有对生活不公的责问。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而不是借代。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 闯兀 惚畈豢墒骋病 镆允比肷搅郑 哪静豢墒靡病扔胗惚畈豢墒常 哪静豢墒茫 鞘姑裱 牢藓兑病 牢藓叮 醯乐 家病!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

33、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 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小题 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数罟 不入 闯兀该艿挠嫱 B斧 斤 以时入山林(斧子) C谨 庠序 之教(古代的地方学校) D涂有饿莩而不知 发 (发现) 【小题 2】选出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狗彘食人食 而 不知检 冰水为之 而 寒于水 B斧斤 以 时入山林

34、挟飞仙 以 遨游 C五亩 之 宅 句读 之 不知 D何异 于 刺人而杀之 君幸 于 赵王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中的 “发 ”应为打开粮仓的意思。故答案:选 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 “意义和用法 ”必须都相同,分析思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根据所在句子的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判断。 A均为连词,表转折关系。 B第一个 “以 ”,介词,按照;第二个连词,表修饰。 C第一个 “之

35、”,助词,的;第二个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D第一个 “于 ”,介词,和;第二个介词,被。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翻译下列各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答案: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如果做到了这些却不能称王,这种情况是从未出现过的。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 “杀死人的不是我,而是兵器 ”的说法有什么不同?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

36、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预报 金 王 寂 秋后亭皋 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 ,沙鸥相对不惊飞 。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 矶。 注 亭皋:水边的平地。 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 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 “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 【小题 1】 “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4分) 【小题 2】作者为何说 “荒却溪南旧钓矶 ”?( 2分) 答案: 【小题 1】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水的变化。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暗含

37、着晓云弥漫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既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的宽阔,又暗含着下雨之前水面的窄狭。 【小题 2】因为钓鱼是有机心之事,作者已忘机而不在钓鱼所以说荒废了旧钓矶。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诗歌艺术技巧的能力。内容上题干已点明 写出了山水的变化,题干主要是要结合诗歌分析其表达效果。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答,会更好。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理解诗歌从诗句开始,然后从整体上思考。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语言表达 把下面一例新闻报道

38、改写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25个字)(分)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科学家领导的一 个国际研究小组近日获得欧盟 1200万欧元的资助,利用陀螺仪技术开发一种微型生物传感器,帮助医生对癌症进行早期诊断。 研究人员在直径不足十分之一毫米,仅相当于一粒尘土大小的光盘表面上,涂上只与肿瘤标记物发生结合反应的特定蛋白或 DNA。这种微型光盘有两种振荡模式,当肿瘤标记物与光盘上的蛋白或 DNA结合后,由于重量失衡,将导致光盘的振荡频率发生改变。通过测量振荡频率的差别,可以确定是否存在肿瘤标记物。理论上认为,即便只有一个肿瘤标记物分子与光盘结合,也能利用这种便携式的医学设备测量出来,这将为医生提供一种非常重要 的

39、早期诊断癌症的治疗技术手段。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控制癌症的关键。 答案:英科学家获资研发微型生物传感器诊断早期癌症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一句话新闻要注意新闻的五要素即 5W,何时( when)何地( where)、何人( who)、何事( what)、何因( why),答题时可以抓住 “导语 ”的内容进行压缩。导语是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近日获得欧盟 1200万欧元的资助,利用陀螺仪技术开发一种微型生物传感器,帮助医生对癌症进行早期诊断 ”提出人 英国科学家。事件 获得资助,原因 利用生物传感器对癌症进行早期诊断,整理这些内容可得到答案:。

40、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请概括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被称为 “天然发射场 ”的四点原因,每点不超过 5个字。 (分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低,海拔高,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在这里发射卫星,既可以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又可以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同时坚实的地质结构,对地面发射设施设备、跟踪测量、 通讯布网有利。这里,晴好天气多,几乎没有雾天,试验周期和允许发射的时间较多;交通通讯方便,为运输火箭、卫星和燃料提供保障。因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被称为 “天然发射场。 答案: 地理位置佳 地质结构优(实) 气象条件宜(好) 交通通讯畅 试题分析:此题要注意一个关

41、键词是 “天然 ”,即具备天然优势条件。在分析概括时,要从这个天然角度进行分析概括。先速读,了解大意,再细读找 “天然 ”优势条件,最后概括出答案:。如 “中心纬度低,海拔高,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 ”,概括为地理位置佳;如 “坚实的地质结构 ”可以概括为地质结构优; “晴好天气多,几乎没有雾天 ”可以概括为气象条件好; “交通通讯方便,为运输火箭、卫星和燃料提供保障 ”可以概括为交通通讯好。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恰当排列下列语句的顺序,使语意完整顺畅 。(只填序号)(分) 因此,在现实主义小说中,我们看到了大量的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真实

42、描写。 现实主义认为,环境与人有着牢不可破的关系,这是小说 “真实 ”性的必要条件。 强调对当代生活和风俗的 “精微的观察 ”,势必要忠实于空间场景的描写。 这些描写充满了物质感,追求细节的真实、具体 因而,现实主义作家之间常常互相挑剔,指出壁炉的摆放方向不对、百灵鸟是生活在草原上而不是森林里 西方 19 世纪对现实主义定义是 “艺术应该忠实地表现这个真实的世界,因此,它应该通过精微的观察和仔细的辨析来研究当代生活 和风俗。 ” 答案: ( 3分,全部正确才给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思维能力。解答这种试题需要弄清楚句与句间的内在关系,先组小句群,再连缀成文。本题第 句提出观点

43、,放在首句,第 句紧承第 句,对现实主义的定义进行阐释, 句是结论, 句承接 句 “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真实描写 ”, 句指出 “追求细节的真实、具体 ”的现象。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默写 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小题) ()同是天涯沦落人, 。 (白居易琵琶行 ) () ,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 ()无边落木萧萧下, _。 (杜甫登高) ()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 ()西当太白有鸟道, 。 (李白蜀道难 ) ()剑阁峥嵘而崔嵬 , 。 (李白蜀道难 ) ()察邻国之政, 。(寡人之于国也) ()邻国之

44、民不加少, ,何也?(寡人之于国也) 答案: ()相逢何必曾相识 ()千呼万唤始出来 ()不尽长江滚滚来 ()艰难苦恨繁双 ()可 以横绝峨嵋巅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寡人之民不加多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分)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必须写议论文。

45、( 2)不少于 700 字。(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自信和自知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可能,但为什么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却失败了呢?反过来说,成功者并不是命运指引,并不是天生就是一个成功者,他为什么能成功呢?其实这一问题首先碰到的就是心理障碍的问题。成功当然需要许多条件,如好学、勤奋、机遇等等,但这些对一般人来说都是具备的。你勤奋学习到深夜,他甚至通宵达旦地苦学,但并不一定他就比你更成功。你有过几次机会,他却只有一次机会,然而他反倒能把握住这唯一的机会而获得成功,而你却空失机会等等。这些外在的条件,还可以 列举很多,正因为太多了,因此,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条

46、件。最重要的成功因素是你的内心条件 自信和自知,即 “你不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拥有什么 ”。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想着你自己拥有什么,这样你的心态就会放松。比如登山,首先想到的就是你拥有能登上这座山峰的能力,哪怕这座山再高也能征服它。在没有开始登山之前,有无这样的信心是大不一样的。自信,还意味着你始终相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如果你从一开始就怀疑自己的判断是错误的,那么你还有什么勇气去征服这座山峰呢? 如果说自信是成功的内在心理第一要素的话,那 么与自信须臾不离的另外一个要素是自知。 “人贵有自知之明 ”。假如你整天执着于没有拥有什么,而想要拥有什么,特别是自己不切实际的愿望,可是结果总是事与愿违,最终导致的是自己失去信心,郁郁寡欢,甚至走上极端,发生悲剧。 自知和自信表面来看是矛盾的,自信要求相信自己,而自知则要求不要过分相信自己,但这两者在更深的层次上则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自知之明,就不可能树立自信;没有自信,自知只会让人畏缩不前。在成功的道路上,自知意味着什么呢?自知意味着你知道自己不要总去想着没有拥有什么,而要想着自己已经拥有什么。往往是这样,有 真才实学的人,总是谦虚谨慎的,大智若愚就是这些人的真实写照。因为有学问的人知道,未知领域是那样的广大,有限的知识和这种无限的领域比起来,几乎只能等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