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年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适 莽苍者(往)而 征 一国(夺取)举世誉之而不加 劝 (称赞) B生生所 资( 凭借)三径 就 荒(接近) 审 容膝之易安(明白) C家君作 宰 (县令)气 凌 彭泽之樽(超过) 穷 且益坚(贫穷) D 决 起而飞(快速的样子) 小大之 辩 (变化) 恶 乎待哉(何,什么)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征,信; C穷:困厄,处境艰难; D,辩,通 “变 ”,变化。对于课内重要这实词,平时复习要落实好注释。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
2、为理解 B。 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之 奚以 之 九万里而南为鹏 之 徙于南冥也 B奚 乐夫天命复 奚 疑 奚 以知其然也 C以 木欣欣 以 向荣家叔 以 余贫苦 D而 觉今是 而 昨非举世誉之 而 不加劝 答案: B 试题分析: B奚,疑问代词,什么。 A之: 动词,到 助词,主谓取独。 C以: 连词,相当于 “而 ”,表修饰 介词,因为。 D而: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转折。对于课内的虚词,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句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 襟 三江而
3、带五湖 A眄庭柯以 怡 颜 B雄州 雾 列,俊采星驰 C或命巾车,或 棹 孤舟 D 悦 亲戚之情话 答案: D 试题分析:例句 “襟 ”意动用法,以 为襟。 D“悦 ”意动用法,以 为愉快。A“怡 ”使动用法,使愉快。 B“雾 ”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 C“棹 ”名词作动词,用桨划。对于词类活用,平时复习要学分归类。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组句子,句式相同的一 组是 ( ) ( 2分) A 既自以心为形役 去以六月息者也 B 访风景于崇阿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C 而彼且奚适也 复驾言兮焉求 D 宾主尽东南之美 稚子候门 答案: C 试题分析: C
4、均是宾语前置句。 A 被动句 状语后置句 B 状语后置句 宾语前置句 D 判断句 省略句。 对于高考考查的几种句式,平时可归纳一些,以便于一出现就能看出是哪种句式。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对课文理解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2分) A林冲照管草料场,去打酒前, “将火炭盖了 把草厅门拽上 ” ,这反映了他性格中细心缜密的一面。 B别里科夫在生活和思想上有很多的 “套子 ”,他把自己装在 “套子 ”里是因为恐惧变革而逃避发展变化的社会。 C归田后,陶渊明农忙时参加农事,农闲时乘兴出游,心情愉悦乐观,但也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倏忽即逝。 D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
5、想象奇特。他想象出一个 “逍遥 ”的至高境界,这是一种胸怀大志、无所畏惧的人生境界。 答案: D 试题分析:这是一种在天地万物中 “无所待 ”的境界,即精神上的绝对自由的境界。 对于课内文本 内容的理解,学习时就要深入,借助资料或辅助教材理解透彻。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以下关于三国演义的情节表述, 有误 的两项是: ( )( )( 4分) A献帝不甘心受曹操控制,在衣带中放入诏书,令国舅董承设计除掉曹操,董丞被家奴告密,谋杀曹操之事败露。曹操就杀了董承全家,怒气未消,还杀了董贵妃并宣布,从此以后,外戚不奉旨进宫者斩。 B关羽得知刘备在刘表处,到相
6、府辞别曹操,恰好曹操生病,挂避客牌不见客人,张辽也托病不出,关羽无奈,只得留下书信一封辞别,并将曹操所赐之物,一一挂在库中,分毫未取,汉寿亭侯之印挂在堂上,喝退门吏,带上嫂嫂,去寻刘备。 C诸葛亮 “隆中对 ”的内容:曹操挟天子以令广土众民,占着天时,孙权据有江洒,占着地利,而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可占人和。应当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基业,采取据蜀联吴搞曹的策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以图中原。 D却说夏侯 肼啦疾肯赂咚辰徽 ,高顺败下阵来,夏侯 弊凡簧幔笊喜苄园档啬楣 罴 渲凶竽浚 暮 蠼幸簧 庇檬职渭 幌肓 壑榘纬觯 舜蠛粼唬骸案改妇 豢善 玻 彼炷捎诳谀卩 E攻打
7、张绣期间,所过之处,稻熟将刈,为赢民心,曹操传令,凡践踏麦田者,并皆斩首。但没想到自己的马因迷路闯进麦田,违反了军令,这时谋士郭嘉提醒曹操 “法应加于尊 ”,于是曹操以剑割发代首,并传示三军,显示自己带着执行。 答案: BE 试题分析: B 是得知刘备在袁绍处;曹操为了挽留关羽,假托有病,挂避客牌对其避而不见。 E曹操的马因鸟而受惊,闯进麦田;郭嘉是说 “法不加于尊 ”。 对于文学名著一定要细读,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15分) 活着的手艺 王往 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很小的时候,他
8、便对木工活感兴趣。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 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只衣柜,一张桌子,桌面多大,腿多高,他都说了尺寸。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张衣柜,一张 桌子。他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张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 长大了,他学了木匠。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刻最能显出他木匠的天才。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让他修饰
9、为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节疤让他修饰为蝴蝶翅膀上的斑纹或是鲤鱼的眼睛。树,因为木匠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 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 他为荣。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 “他来了,他来了! ”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 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和滞涩,直击那 “木头 ”的要害;我要细致而完美地再现我想象的艺术境界 多年努力,我未臻此境。 但是,这个木匠在我们村里的人缘
10、并不好。村里人叫他懒木匠。他是懒,人家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可 要请他做一些小活,他不干。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什么的,他都回答:没空。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 有一年,我赶回家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找粪舀,粪舀的柄子坏了,我刚好看见了他。递上一支烟:你忙不忙?不忙,他说。我说,帮我安个粪舀柄子。他说,这个 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的。他烟没点上就走了。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 “你请他?请不动的,我来帮你安上。 ”这个木匠边给我安着粪舀柄子,边告诉我说, “他呀,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 钱,现在工地
11、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动斧头锯子的活少了,他转了几家工地说我又不是铁匠,干不了。他去路边等活干,让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在路边等,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的。 ” 我很少回老家,去年,在广州,有一天,竟想起这个木匠来了。 那天,我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事,一些声音在我耳边聒噪: 我们杂志才办,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 你给我写本书,就讲女大学生网上发贴要做 “二奶 ”的。 我什么也没写,一个也没答应。我知道我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我想着这些烦人的事,就想到了木匠 。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猪圈门,安粪舀柄呢?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他不懒。但他比谁都
12、孤独。 春节我回去,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我想。他可能改行了。我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我恭敬地递给他一支烟问他:在哪打工?他说: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 5000工资。我说:好啊,这个适合你!他笑笑说:别的不想做。 (选自杨晓敏、郭昕主编金奖小小说) 【小题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 的两项是( )( )( 5分) A开篇写 “他 ”小时候就能用凿子制作精致的木碗,显示了 “他 ”的木匠天赋,也为后文表现 “他 ”的性格作了铺垫。 B长大之后, “他 ”学会了木匠手艺,并凭借自己无师自通的雕刻技艺,很快超
13、越了师傅,成为当地最吃香的木匠。 C “他 ”虽然被村里人称为 “懒木匠 ”,但其实并不 “懒 ”, “他 ”不愿意 “做小活 ”是因为不想委屈自己的手艺。 D文章借其它木匠之口,侧面介绍了 “他 ”这些年的打工经历,既节省了篇幅,又巧妙地展示了 “他 ”的性格特征。 E本文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写作技法,以写人为中心,描写细腻;善于运用悬念、伏笔来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小题 2】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他比谁都孤独 ”的原因。( 4分) 【小题 3】标题 “活着的手艺 ”有哪些深刻的含义,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6 分) 答案: 【小题 1】( 5分) BE 【小题 2】( 4分) 随着现
14、代建筑技术的发展, “他 ”的传统木匠手艺渐渐失了用武之地; “他 ”对木匠手艺的敬重和痴迷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和尊重。(每点2分,大意对即可。) 【小题 3】( 6分) “活着的手艺 ”指木匠的手艺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使 死去的树木以另一种形式 “活着 ”。 世上的手艺都有着自己的尊严和生命,我们必须像敬重生命一样敬重 “活着的手艺 ”。 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古老手艺不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失去生存的空间,它还会永远地 “活着 ”。(每点 2 分,大意对即可;如有其它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 B“无师自通 ”缺少文本依据, “超越师傅 ”“最吃香 ”并不仅仅因为 “雕刻技艺 ”。 E
15、文章没有运用 “悬念、伏笔 ”。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再细细比较,发现错误点。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抓住第七段中 “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动斧头锯子的活少了 ”,倒数第二段中 “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猪圈门,安粪舀柄呢?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 ”, 最后一段中 “我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 ”这些句子加以揣摩品味。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表面看是考查标题含义,实质考查对作者创作
16、意图的探讨。回答时要紧扣 “活着 ”这一词来考虑。抓住第三段中 “树,因为木匠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 ”,第五段中 “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和滞涩,直击那 “木头 ”的要害;我要细致而完美地再现我想象的艺术境界 多年努力,我未臻此境 ”,倒数第二段中 “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 ”这些关键句子分析品味,概括提炼。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共 13分 ) 朱熹,字元 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 “天也。 ”熹问曰: “天之上何物? ”松
17、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 “不若是,非人也。 ”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 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纳粟赏 行,遂受职名。熹始拜命,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役法之政,有不便于民者,
18、悉厘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 “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 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家故贫,箪瓢屡空,晏如也。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尝谓圣贤道统之传 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所著书皆行于世。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训说立于学官。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 (节选自宋史 朱熹传)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19、2分) A 引进 士子与之讲论引进:召集。 B单车 屏 徒从屏:使 退避。 C有 短 朱熹者短:诋毁,指摘。 D大抵 穷 理以致其知穷:穷困,穷厄。 【小题 2】下面句子中关于加点虚词的用法与意义,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往往称贷 于 人以给用 冰,水为之,而寒 于 水。 平生 为 文凡一百卷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为 A 相同, 也相同。 B 不同, 相同 。 C 不同, 也不同。 D 相同, 不同。 【小题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朱熹 “政事可观 ”和 “为学成就 ”的一组是( )( 2分) A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箪瓢屡空,晏如也 B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大抵穷理以致其知 C
20、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 D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所著书皆行于世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2分) A朱熹从小就聪慧过人,刚能讲话时所提出的问题就让父亲觉得惊奇。后来跟从老师学习孝经,他就用 “不若是,非人也 ”这句话表明了自己对孝道的认识。 B朱熹非常注重教育。政务繁忙之余,他经常到州郡的学校去,召集学生给他们讲学。他还重修了白鹿洞书院。 C朱熹政绩显著,曾得到皇帝肯定。他能采取灵活合理的措施应对灾荒,帮助百姓渡过难关。他还只身深入民间,察访百姓疾苦。 D朱熹认为圣贤思想学说的错误很严重,于是他竭尽精力,深入探究圣贤的思想准
21、则。 【小题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 1)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 3分) 译文: (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分) 译文: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4】 D 【小题 5】 :郡县的官吏害怕他的严峻的作风,有的甚至弃官离去,辖区之内,秩序肃然。( 3分) :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吗?(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穷:深入探究, 穷究到底。根据后面 “以致其知 ”这个结果,就能推敲出此处应为 “深入探究,穷究到底 ”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
22、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1)介词,向;( 2)介词,比( 3)动词,写 (4) 句末语气词。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 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A项前一个是表现朱熹的年轻有为,后一个表现朱熹的安贫乐道; B项前一个表现朱熹耿直、倔强的性 格; C项后一个表现朱熹高尚的气节。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4】 试题分析:不是 “圣贤思想学说的传授错误很多 ”,而是 “含混隐晦 ”。解答此类题时,阅
23、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5】 试题分析:第一句中 “风采 ”应理解为 “严峻的作风 ”; “引 ”理解为 “弃官 ”;翻译第二句时为保持句子的连贯性,两句之间应加 “还是 ”一词。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 定的赋分点,遵循 “信、达、雅 ”的三字原则,运用 “留、删、替、补、调 ”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徽州婺源人。他父亲朱松字乔年。朱熹从小聪慧
24、过人,刚能够讲话时,父亲指着天告诉他说: “这就是天。 ”朱熹问道: “天的上面是什么? ”父亲觉得十分惊奇。到他入学跟从老师读书时,老师教他读孝经,他看过一遍,就在书上写道: “不能像这样去做 ,就不能算作一个人! ”他曾经和一群小孩子在沙上玩耍,独自一人端端正正坐着用手指在沙地上画,别人一看,原来是 一幅八卦图形。 十八岁参加乡贡考试,后考中绍兴十八年进士。淳熙五年,朱熹受命掌管南康军。到任后,兴利除弊,正值当地一年不下雨,他十分重视赈济灾荒的措施,很多百姓得以保全性命。事情结束后,朱熹上表请求按照规定的标准奖赏献粮救灾的人。他还经常到州郡的学校去,召集学生给他们讲学。当时浙东发生大饥荒,
25、宰相王淮上书请求改任朱熹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要求他当天轻车前往就任。(然而)又因为朝廷对南康主动献纳粮食救荒的人没有给予奖赏,朱熹辞谢了这一职务,等到朝廷的奖赏颁发后,他才受职赴任。朱熹就任后,立刻给其他州郡写信, 召集米商,免除(蠲: jun)他们的商税,等朱熹到达浙东,外地商船运来的粮食已经聚集了很多。朱熹每日查访民情,到州县巡行考察,单车独行,不带随从,所到之地,人们都不知道他的身份。郡县的官吏害怕他的严峻的作风,有的甚至弃官离去,辖区之内,秩序肃然。所有丁钱、役法这类规定条款,如对百姓不利,他全部整理出来加以革除。朱熹在赈济灾荒之余,还按照实际进行规划,一定为百姓做长远的打算。有人
26、毁谤朱熹,说他政务荒疏,皇上对王淮曰: “朱熹政绩却是大有可观啊。 ” 朱熹在考中进士的五十年里,外地做官只有二十七年(古代官吏三年一考 绩,九考则为二十七年),在朝中做官才四十日。家境一向贫寒,以至常常断粮,但他却能安然处之。有的学生从远方来向他请教,他就用豆饭藜汤来招待,并和他们一起吃饭。朱熹常常(需要)开口向别人借钱以维持生活,但是,对于不合道义的钱,却一分不取。朱熹做学问,大致通过深入探究事物的原理,掌握其内在规律,并自我检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他曾说过,古代圣贤的思想学说流散在典籍之中,由于圣贤经书的宗旨没有阐明,圣贤思想学说的传授也就含混隐晦。于是,朱熹竭尽精力,深入探究圣贤的
27、思想准则。他所写的书在世上广泛流传。朱熹死后,朝廷 把他的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作注的书作为学校的教材。朱熹一生写的文章共一百卷,他的学生的问答一共八十卷,还有别录十卷。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5分 ) 古有 “冲冠一怒为红颜 ”,今有 “冲冠一怒为红灯 ”: 7月 9日晚,兰州一老教师手拿砖块站在斑马线上,只要有车辆闯红灯经过,便用砖块砸向违章车辆。直到目前,警方尚未追究老人责任,车主们也没有找老人赔偿。( 7月 12日兰州晨报) “拍砖 ”老教师,年过七旬, “一砸成名 ”。面对记者老人坦承: “我只砸车体,不砸玻璃,砸玻璃会伤及路人和车内的人 。计划中,打算连砸一周。
28、”看来老教师粗中有细,砸车是 “有预谋 ”的,而非一时冲动,见车就砸。 各大网站就此进行的专题调查结果,呈现出一个令人尴尬的景象:调查显示,33万人中有 16万人支持老人砸车行为 闯红灯的司机拿他人性命当儿戏,应该受到教训,砸得好砸得解气;仅有 6万多人认为老人行为过激 砸车违法,不应提倡。 之所以说这个结果不尴不尬,是因为面对飞向车辆的愤怒而暴力的板砖,大部分参与调查的网民,竟然与事发现场的围观民众发出了一样的 “叫好声 ”,当然据老人讲,现场的人们更踊跃, “还有人响应我,同我一起砸,也有 给我找石头、递水的。 ”我们很难相信,这就是我们这个大力倡建的法治社会的民众基础,难道说这些人的法律
29、理性如此淡漠,竟不知砸车违法,甚至会无意伤人吗?哪怕你砸得再小心,也会总有失手的时候吧? 你对老汉砸车行为看法如何,请选取一个角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 120字左右) 答案: 示例一、为砸车老汉叫好 违章闯红灯已成社会的痛楚。退休老教师的行为不仅仅代表其个人行为,更是对群体利益的维护。其不仅砸中了随意通行的车辆,更砸中了我国疲软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治理交通违法,靠臆想的提高文化素质,靠人 伦道德来达到自觉,是痴心妄想。在大众事件面前,依然要靠法律的处罚力度与执法公正、公平,才能杜绝此类现象的不断发生。当执法不严或不到位时,只能为老汉的行为叫好,因为这是公共安全在诉求
30、无门之下的无奈之举。 示例二、执法不严才飞起民间板砖 飞起板砖,消除心中的愤恨,也是一种无奈的抗拒方式。对此,政府部门应深刻反思。如果不是相关政府部门对交通安全漏洞长期忽视,就不会引起群众如此的愤怒。砸车事件告诉我们,政府职能缺失的地方极易滋生群体性对立的土壤,而长期的对立,结果很可能导致一方以非理性的行为造成社会的不和谐。闯红灯的代价或许是无辜生命的丧失,倘若没有老汉如此的行为,不知需要多少 “冤魂 ”才能换来有关部门对此路段的重视。构建和谐社会,政府部门必须先行。 示例三、老人砸违章车是一种 “道德暴力 ” 老人手拿砖块砸违章车的 “壮举 ”不值得提倡,它是一种渐成气 候的 “道德法官意识
31、 ”,是道德暴力对于法律尊严的践踏和亵渎,是人性之丑主导的 “道德裁判 ”,值得好好反省。老人用砖头砸车是一种用个人的理念和 “不平 ”事抗争的表现,这毫无疑问是不可取的,毕竟我们生活在法治时代,有很多相关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即使是 “不平 ”事也让相关部门处理,轮不到个人出手。以暴制暴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陷入另一个暴力之中, “平民暴力 ”虽然值得同情,但是很显然是不正确的,如果不加以制止,任其发展下去,法律的权威必然会受到冲击。 试题分析:解答类似题目,无论如何评价,首先应明确态度,不可模棱两可。阐 述理由时要充分,要关注 5分的分值,理由不能太简单。分析要辩证,不能偏激,语言表达要规
32、范。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面新闻标题的表述有不当之处,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分 ) ( 1)武进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无辜被醉酒患者挨打。 (2011年 2月 14日武进日报 ) ( 2)大旱之地感受大爱援手 “雪花爱心井 ”一周后涌出甘霖。 (2011年 8月 24日时代商报 ) ( 3)世博会胜利闭幕,超过近 7000入园参观。 (2010年 11月 2日新民晚报 ) 答案:( 3分)( 1) “挨打 ”改为 “殴打 ”( “挨 ”与 “被 ”语意重复)( 1分)( 2) “甘霖 ”改为 “甘泉 ”(用词不当)( 1分)( 3) “超过 ”或 “近 ”保留一个
33、(自相矛盾)( 1分) 试题分析:本题着重考查用词准确。一、三句中属句意重复,二句中属用词不当, “甘霖 ”是泉水与雨水两种意思,不合句意。解答此类题不但要指出还要改规范,注意引号的运用。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它的中心意思。(不超过 20 个字)( 2 分) 追求健康长寿是现代人的普遍愿望。近年,美国农业部推出了 “食物指南金字塔 ”图形,成 为美国人摄取食物的最佳方案。金字塔底层为面包米饭等谷类食物,是饮食的基础;第二层为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的主要来源;第三层为肉、蛋、奶等,是蛋白质的来源;顶层为脂肪、油类、甜食
34、,只要少量即可。许多食品学家都认为这种饮食结构设计合理,有利人的科学饮食,追求健康长寿。中国90年代也颁布过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强调 “食物要多样,粗细要搭配,三餐要合理,营养要保证,甜食不宜多,油脂要适量 ”,这与金字塔图形十分相似。 答: 。 答案:( 2分)【答案:】科学的(合理的)饮食结构(搭配)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是人健康长寿 的条件)。 试题分析:本题属压缩语段题型。抓住新闻中 “许多食品学家都认为这种饮食结构设计合理,有利人的科学饮食,追求健康长寿 ”这句关键句来提炼,同时关注字数限制,不要超过规定字数。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著导读 阅读下面
35、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3分) 王曰 : “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 对曰: “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 彼恶敢当我哉 !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 之!诗云: 王赫斯 怒,爰 整其旅,以遏徂莒 ,以笃周祜 ,以对于天下。 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 志? 一人衡行 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梁惠王下 注解: 王:齐宣王 大:使 大。 赫斯:发怒的样子。 爰:语首助词,于是。 遏:止。徂:攻击。莒:国
36、名。 笃:厚;祜:福。 厥:用法同“其 ”。 衡行:即 “横行 ”。 根据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 “小勇 ”与 “大勇 ”的理解。 答: 答案:( 3分)小勇指的是匹夫之勇,只能对付一人;( 1分)大勇指的是当国家安全、百姓利益受到侵害之时挺身而出使百姓得到安生的理义之勇;( 1分)这种以 “爱民 ”为前提的 “大勇 ”才能安定天下,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戴。( 1分) 试题分析:抓住原文中 “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与 “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加以揣摩提炼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 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3分
37、) 梁惠王曰: “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 “无以异也。 ”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 “无以异也。 ”曰: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 始作俑 者,其无后乎!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孟子 梁惠王上) 注解: 俑:古代用以殉葬的木偶或土偶。 从本章内容可以看出:孟子赞成什么,反 对什么,这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主张? 答案:( 3分)孟子赞成的是:执政者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就应该有仁心推行仁政,让百姓生活幸福( 1分)
38、;反对的是:执政者自己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而百姓们却在挨饿受冻,认为那简直就像是率领野兽吃人一样,是极大的犯罪,是不仁( 1分)。这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1分) 试题分析:抓住原文中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分析概括即可。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 为鉴赏评价 D。 简述 “官渡之战 ”( 100字左右)( 5分) 答案:( 5分)袁绍兴兵攻打官渡,袁绍的军队围攻曹军营寨一个多月。( 1分)许攸献计袁绍分兵袭击许昌,袁绍不用许攸的计策( 1分),许攸转投曹操(
39、 1分)。曹操接受许攸的计策,袭击袁军屯粮重地乌巢( 1分),将袁绍的粮草烧绝,袁绍军心大乱,最终被曹操打败( 1分)。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既要叙述战争的过程,更要点明战争的意义,过程概括要简明扼要。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下列各选项中,对小说三国演义的情节叙述, 有误 的两项是( )( )( 4分) A虎牢关前,北平太守公孙瓒亲自出战吕布,不敌败走,眼看就要被吕布追上,张飞纵马杀出,酣战吕布。随后关羽、刘备先后上来助战,围住吕布厮杀。吕布终于抵挡不住,突围败走。 B曹操进攻徐州,刘备前往相救。在刘备刚进城时和曹
40、操退兵后,陶谦都以徐州相让,刘备坚决不肯。后来陶谦在病危时第三次让徐州,刘备仍是推脱,直到陶谦死后,最终才在徐州军民百姓恳求下权领徐州事。 C刘备占据徐州后,为避免曹操前来进攻,请乔玄写信给袁绍,求袁绍相救。袁 绍起兵,让陈琳写檄文声讨曹操。曹操见了檄文,毛骨悚然,头风病发作。后来在谋士荀 目砦肯虏啪鲆庥朐 茏髡健 D关羽千里寻兄来到古城,遇到张飞。但张飞认为关羽背叛兄长,投降曹操,是负义之人,要和关羽拼个死活。甘、糜两位夫人和孙乾都无法劝住他。此时曹将蔡阳率军来到,关羽斩了蔡阳表明真心。 E玄德于水镜庄院歇息,夜来忽听有人与水镜对话,疑是伏龙,天明待问,水镜却不答。及至入城市上,见一人葛巾布
41、袍,皂绦乌履,长歌而来。此人自称徐庶,即前日与水镜先生夜谈之徐元直。 答案: CE 试题分析: C 是 “郑玄 ”不是 “乔玄 ”。曹操正在患头风病,看到檄文后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而并非是得到荀 目砦俊 徐庶初见刘备自称单福。对于文学名著一定要细读,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的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5分) 操回顾玄德曰: “何如? ”玄德答曰: “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布目视玄德曰: “是儿最无信者! ”(三国演义第十九回) “丁建阳、董卓之事 ”具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曹操要问刘
42、备这句话?吕布为什么说刘备是 “最无信者 ”? 答: 答案:具体指的是吕布先杀死丁原投靠董卓,( 1分)随后又杀死董卓的事情。( 1分)曹操问刘备这句话,是因为吕布在被俘后请求投降。( 1分)袁术攻打刘备,吕布辕门射戟平息了这场厮杀,救了刘备,而今日刘备并不念前日之恩。( 2分)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否则就无法解答。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默写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 【小题 1】 _,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小题 2】 _,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小题 3】木欣欣以向荣, _ 。(陶渊明归
43、去来兮辞) 【小题 4】 _,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小题 5】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 6】 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 7】渔舟唱晚, _。(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 8】老当益壮, _。(王勃滕王阁序) 答案: 【小题 1】舟遥遥以轻风 ,风飘飘而吹衣。 【小题 2】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小题 3】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小题 4】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小题 5】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小题 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小题 7】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小题 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
44、之心。 ( 8分。每句 1分) 试题分析:第 1句要注意 “”的写法;第 2句注意 “岫 ”的写法;第 3句注意 “涓 ”的写法,同时注意虚词 “以、而 ”的准确记忆;第 4句注意注意虚词 “以、而 ”的准确记忆;第 5句注意 “潦 ”字的写法,第 6句注意 “鹜 ”字的写法,第 7句注意“蠡 ”的字形。平时复习应强化名篇名句的反复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因为姚明,美国人记住了上海;因为鲁迅,人们前往绍兴;因为海明威,人们知道了西班牙斗牛,乃至于提到巴尔扎克,人们便想到巴黎 名流们各自以自己的方
45、式影响着世界。 材料二: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对残 疾夫妇,女人双腿瘫痪,男人双目失明。春夏秋冬,播种、管理、收获 一年四季,女人用眼睛观察世界,男人用双腿丈量生活,幸福始终洋溢在他们的脸上。时光如流水,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让世界变得更精彩。 对上述材料,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与思考,请以 “以自己的方式影响世界 ”为标题写一篇 议论文 ,不少于 800字。 答案: 参考例文 : 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 如果说,世界是一片汪洋,我们便是那一粒水珠,虽小,聚之成海,落之成瀑。就如上海人自发祭奠,老人的捐献,围堵劫匪,我们都能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 我们可以用爱心、耐心去感动世 界。八十多岁的袁淑妹老人,
46、是香港大学的宿舍管理员。四十多年来,她以自己的责任心及对同学们的爱心,日复一日的工作,被同学们看作 “宿舍的灵魂人物 ”,被评为名誉院士。或许,她的学识不够,但她却能在学生复习时主动送上食物,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的确,我们都能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如老人,用自己的爱心对待学生,让他们即使离家也能感受到浓浓的暖意。 我们可以用坚持为世界增色。美国有一名摄影师,他从二十岁立志要拍摄一张闪电直击自由女神像的照片。这一过程就经历了四十年,期间,他沉醉于这一情景,几乎没有其他作品,生活困窘;期间, 他险些被雷电击中。但他都没有放弃。最终,在一场雷雨中,他苦等两个多小时,拍摄了夙愿中的效果。这被称作 “上帝
47、之手 ”的图片,是摄影史上不可多得的好照片。或许,以现代科技可以做成这一效果,但唯有这样的真实才会让我们震撼,感慨于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的坚持可改变世界。 我们可以用学识促进世界的发展。牛顿、爱因斯坦、霍金以物理知识让我们全面认识世界;爱迪生为我们带来了光明;现代科学让我们可以预测灾难 知识的宝库时无穷的,我们可以探求其中的部分秘密,积少成多。我们可以以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改变世界。 一位司机在心脏病突发 之际紧急停车,让乘客离开;曹雪芹 “增删十载、批阅五次 ”,终成红楼梦的不朽巨作;印尼海啸时,一位小女孩用她的地理知识判断海啸来临,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或以真情打动他人、影响世界;或凭坚持取得成功,为世界增辉;或以学识不断奋进,促进世界进步。一粒沙里,也有一个世界。凭自己的努力,以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