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31750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2014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上学期 10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福利是社会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乡中孤、老、残、幼及精神病患者的利益休戚相关。 B尽管当前平板电脑销售火爆,但专家预计,另外一个新兴的概念产品 “超极本 ”,在今年下半年将 翻云覆雨 ,成为市场的新宠。 C风骨不仅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作品的品质,但遗憾的是,近些年来,风骨不再成为多数作家的自觉追求,风骨之说颇有些 大音希声 。 D一批逼真的文物仿制品出口到海外,被一些中国藏家以天价购买后又回流到中国,这真令人 啼笑皆非 。 答案: D

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整体感悟大体内容的情况下,再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思考分析词语的大体意思,然后判定是否正确。啼笑皆非: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既令人难受又令人发笑。 A休戚相关:彼此间福祸相互关联。 B翻云覆雨:比喻左右逢源,或惯于玩弄手段。 C大音希声: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即达到极致的东西是不可捉摸的。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面一段文字衔 接 最恰当 的一组是( 3分) 消费时代的市场影响力,不等同于文学成就。 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的创作,是建立在一定的阅读和社会经历基础上的。 但不可否认, “80后作家 ”也确实为中

3、国文学带来了一些新元素。 享有不俗的市场影响力,使 “80后作家 ”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 “80后作家 ”的创作却并未走出 “成长 ”和 “青春 ”的文学书写谱系。 但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就,则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句子中, 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虽然海水淡水化具有洁净、环保、供给稳定等特点,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但是还没有被广大沿海地区所利用。

4、B目前,我国饮用水的标准不统一,生产企业不仅无所适从,公众也容易引起质疑,影响行业正常发展。 C成龙欲将早年购入的四间中国古建筑捐给新加坡,此事引起了 众人热议,大家对这几间古建筑的命运十分关注。 D教育专家指出,父母不应让还未成年的孩子离开自己,否则,过早地离开会使他们的心理、性格受到不良影响。 答案: C 试题分析:辨析病句最常用的办法是结构分析法,即找出句子的 “主干 ”和 “枝叶 ”,再逐一查找它们是否有成分赘余或残缺、搭配不当等考纲所列的六种毛病。本题中,结构混乱, “被 所 ” 杂糅,语序不当, “生产企业不仅无所适从 ”应为 “不仅生产企业无所适从 ”语意重复, “否则 ”“过早

5、地离开 ”二者删掉一个。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漫议中国 “鼎 ” 鼎在中国由来已久。它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食品。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记述: “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粘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演变为传国的重器了。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从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 “定鼎 ”。

6、鼎自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后, “鼎 ”字也被 赋予了显赫、尊贵、盛大等政治引申意义。譬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三足鼎立、问鼎等等。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是文明的见证,又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早在 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 “后母戊 ”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它呈长方形,四足,高 133 厘米,重 875 公斤,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器。鼎腹内有 “后母戊 ”三字,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 载了商周

7、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还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 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 -鼎为主要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最具审美价值的工艺品。现代汉字中的 “鼎 ”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 “鼎 ”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 盛况。这种礼俗在我国已传承至今。 由于自古以来,鼎就是我国一种庄严的重要礼器,象征着祖

8、国昌盛、稳固、团结、统一和权威,亦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故在当今一些重大外交场合和国家一些重大政治活动中,都会由鼎来唱主角。 上世纪 1995年 10月 21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为庆贺联合国 50华诞,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 “ 世纪宝鼎 ”。该 “世纪宝鼎 ”是具有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采用整体铸造,一次浇注成功。鼎身高 2 1米,象征 21世纪。姿呈三足鼎立,双耳高耸,满身纹饰。有金文: “铸赠世纪宝鼎,庆贺 联合国五十华诞。 ”鼎底座高 0 5米, 2米见方,上铸 56条夔龙纹饰,象征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鼎的整个造型,雄伟祥和,气势宏大,古朴典型,美观庄

9、重。 2006年 1月 1日,我国以法律形式规定免征在我国已征收了 2600年的农业税。同年 9月 29日,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的一尊 “告别田赋鼎 ”问世了。这是一位普通农民用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庄重的方式来铭记这一千古盛事。 【小题 1】下列对 “鼎 ”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鼎最初是古代炖煮和盛放食物的烹饪之器,后演变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B鼎上的铭文极具史 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所以 “鼎 ”是比其它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 C鼎最早是用粘土烧制的陶鼎,大约在 4000多年前发展为青铜器铸造的铜鼎。 D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见证了中华古代文明,又传承了中华悠久文化。

10、 【小题 2】下列各项中不能表明鼎是一种 “重要礼器 ”的一项是( ) A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 B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了 “世纪宝鼎 ”,庆贺联合国 50华诞。 C商灭夏,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周灭商,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D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 三妮的铸 “告别田赋鼎 ”,铭记我国免征农业税这一盛事。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大篆铭文记载了当时的典章制度史实,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 B “鼎 ”作为象形字,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又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盛大等诸多意义,因而有着丰富的

11、文化内涵。 C三足两耳是鼎的一种形态,方鼎的数量相对较少,但现存古代最大的青铜器却是 “后母戊 ”大方鼎。 D “世纪宝鼎 ”以其特有的姿形、纹饰、金文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作为礼器又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1】 试题分析:原文 “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 ”说明并非只有鼎才有铭文,也不能说鼎因有铭文而是 “比其它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带着思考题回到原文中,找到

12、原句,结合上下句进行比较、理解。本项说明鼎是传 国重器,而不是重要的礼器。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大篆铭文 ”只是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文字。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 ( 4)题。( 25分) 解读毕加索 面对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强悍茁壮、伟大狂放的艺术家,我们常常只有惊叹。其他都是惊叹之余或曲终之后的惋惜与回味,或许还有细细地咀嚼 品咂其中的苦味和甘甜,以及咸涩。 在人类的历史上,有一些艺术家是难以超越的,他们本来就是这样一些强大特异的生命。这些生命仿佛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一生可以纵

13、横涂抹而不知疲倦。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拥有一个长长的生命、漫漫地创造历史:从很早即开始起步,直到最后才缓缓终止。毕加索最早的作品是十岁左右画出的,如十四岁的裸脚女孩、老渔民等杰出的作品 仅此一条就决定了这是一个非凡的绘画天才。 纵观他一生的无数作品,可以从中找到各种风格倾向各种情绪,这些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它们本身即组成一个宇宙,其中繁星闪烁,风云变幻,既有风和日丽也有雷鸣 电闪,更有惊涛骇浪,那种动人的美,让人过目不忘的最为独到的呈现与表达,简直比比皆是。我们可以一口气列举出站在球上的孩子特技表演者的家庭与孩子奥尔喜肖像持扇的女子 多到一时难以穷尽。最伟大的艺术家,他们的心底从来都是充斥了

14、不安:怀疑自己的意义、自己的创造、自己的人生道路,这种怀疑的结果就是艺术生涯中的无数次激变,是无头无尾的探求,大嬉戏和大玩笑,包括大绝望大痛苦;还有恶作剧,装傻与佯疯,傲世与自卑,欺世与自欺 这一切综合一起,让后来人去清理和辨析,去极为困难地分拣。后来人常常是不知所措的, 在这亘古未见的一大堆斑驳灿烂面前,大半只有叹息,而没有能力去鉴别 他们甚至在这样的生命面前连起码的冷静都要丧失,视听失灵,这就是艺术家和受众的双重悲剧。 有人不止一次指出他是现代绘画史上的 “巨灵 ”,除了 “野兽派 ”以外,几乎开创了所有潮流的先河。它们使当时和后来的艺术处于激活状态,它们也使各种尝试变得可信和可能。但当我

15、们面对一大堆千奇百怪、巧思百出,有时直接就是丑陋怪异到目不忍睹的东西时,难道不应该产生一些怀疑吗?是我们错了还是当年的大师错了?追问的结果是:大概谁都没错,是时代错了。在一个人类正被物化、异 化,正在走入失去自我的现代荒漠的时代,作为个体,一个生命,你尽可以呼号,但没有回音,更没有应答 至此,我们或许可以稍稍窥见毕加索当年的伤痛。面对那样的时代,人们所能做到的大概也就是像当时的大师那样,做下这疯癫无忌的大喧哗和大游戏了。他要可意地尽情地嘲讽一番,既嘲讽自己,又嘲讽时代;既嘲讽去者又嘲讽来者。因为不如此就不足以表达心中的全部感触、百缠纠结无从摆脱的矛盾与痛苦。 不仅如此,他还要面对一个颠倒黑白、

16、指鹿为马的时代,特别是一个虚荣的时代。看来一个艺术家被逼到了尽头,就偏要穿上皇帝的新衣,偏要以此为乐 他与另一些人的不同就在于他的自觉与清醒。毕加索兴之所至任意涂抹,像儿童一样嬉戏不休,上下游荡,四方徘徊,进入化境般的流畅自如,实际上却是隐含了一个生命的全部悲凉无告。这儿有泪水,有傻笑,更有绝境的哀求,在他这儿等于是以歌当哭。 就最后而言,就其背后的意义来说,毕加索是消极的。 他没有将一个人追求完美的努力、将这种生命的搏斗进行到最后。他以另一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屈服。我每一次看到他的不可征服的创造,就在心里悄悄发出叹息:伟大的毕加索,屈服的毕加索。 注:毕加索 (1881 1973年 )西班牙画

17、家,法国现代 派主要代表,一生画法和风格迭变。 【小题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第三段说 “这些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 ”,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能力鉴别,只有叹息。 B第三段中 “其中繁星闪烁 更有惊涛骇浪 ”一句以多种自然现象作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毕加索作品多样化的风格和种种复杂的情绪。 C人类被物化异化,正走入失去自我的现代荒漠时代,而个人的呼号又无回音,这使毕加索心中有着 “无从摆脱的矛盾与痛苦 ”。 D “自觉与清醒 ”是毕加索与其他艺术家的不同之处,他的 “自觉与清醒 ”表现为借助作品长歌当哭。 E本文开篇以 “惊叹 ”和 “惋惜 ”总领下文,

18、然后先对应 “惊叹 ”突出毕加索的 “伟大 ”,再对应 “惋惜 ”表现其 “屈服 ”,最后以 “伟大的毕加索,屈服的毕加索 ”作结。 【小题 2】文章开头说,毕加索是一个 “伟大狂放的艺术家 ”,毕加索的 “伟大 ”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 6分) 【小题 3】从全文内容看,作者为什么称毕加索是 “屈服的毕加索 ”?( 6分) 【小题 4】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内心往往充满了痛苦甚至绝望,你怎么看待这种痛苦和绝望?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鉴赏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 【小题 1】 E给 3分, A给 2分 【小题 2】 毕加索有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或 “有着漫长的创

19、造的历史 ”) 其作品内容和风格多种多样,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 几乎开创了所有潮流的先河。 【小题 3】 心底充满了不安怀疑和绝望痛苦。 在现代荒漠的时代,作为生命个体,他只能尽情地嘲讽一番而无从摆脱痛苦和绝望,只能以歌当哭。(依据四五两段内容,从时代环境方面阐述) 就最后而言,就其背后的意义而言,毕加索是消极的。他没有将一个人追求完美的努力、将这种生命的搏斗进行到最后。 【小题 4】 示例:往往内心 的痛苦和绝望能造就伟大的艺术家,造就艺术的奇迹。 正是因为无从摆脱的矛盾与痛苦才让毕加索把内心的痛苦折射在作品中,从而创造出让人领略不完、诠释不尽的 “美 ”;正是因为无从摆脱的痛苦与绝望才能使

20、毕加索深刻地体会生命的本真,从而引发了无穷的追问,对人生、时代进行深刻的思考。 毕加索是这样,中外的许多大艺术也是这样。李白,被赐金放还,寄情山水,成为诗仙;杜甫,贫病交加,命途多舛,却被称诗圣;贝多芬失聪、失恋,完成了命运交响曲;巴尔扎克一生债务缠身,他用冷遇和绝望著就了人间喜剧。 所以说,内心的痛苦和绝望往往 能造就伟大的艺术家,造就艺术的奇迹。 【小题 1】 试题分析:不是先表现 “伟大 ”再表现 “屈服 ”,两方面内容是结合在一起阐述的。 “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 ”的原因是其风格多种多样,而不是 “我们没有能力鉴别 ”。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21、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文章第一段总说毕加索是一个 “伟大狂放的艺术家 ”,然后接下来的三个段落分说其 “伟大狂放 ”的三个具体表现,每一部分简要概括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 一道重要语句理解题,其答案:点分别在据第三段和第六、七段,根据 “同义互解 ”的方法,概括出其内涵来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学生应该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联系现实生活,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但要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

22、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珙字共父。生有奇质,以荫补承务郎,登进士乙科,迁礼部郎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 风 言者逐之。桧死,召为吏部员外郎,兼权中书舍人。金犯边,王师北向,诏檄多出其手,词气激烈,闻者泣下从幸建康,车驾将还,军务未有所付,时张浚留守建康,众望属之。及诏出,以杨存中为江、淮宣抚使,珙不书录黄,仍论其不可。上怒,命再下,宰相召珙曰:“再缴则累张公。 ”珙曰: “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 ”执奏如初,存中命乃寝 。 安南贡象,所过发夫除道,毁屋庐,数十州骚然。珙奏曰: “象之用于郊祀,不见于经。且

23、 使吾中国之疲 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 ! 湖北茶盗数千人入境,疆吏以告,珙曰: “此非必死之寇,缓之则散而求生,急之则聚而致死。 ”揭榜请以自新,声言兵且至,令属州县 具 数千人食,盗果散去,其存者无几,珙乃遣兵,戒曰: “来毋亟战,去毋穷追,不去者击之耳。 ”盗意益缓 ; 于是一战败之 ,尽擒以归,诛首恶数十,余隶军籍。 淳熙二年,移知建康府。 会水且旱,首奏蠲夏税钱六十万缗、秋苗米十六万六千斛。禁止上流税米遏籴,得商人米三百万斛。贷诸司钱合三万,遣官籴米上江,得十四万九千斛。又运米村落,置场平价振粜,贷者不取偿。起是年九月,尽明年四月,阖境无捐瘠流徙者。 进观文殿学士,属疾,

24、请致仕。疾 革 ,草遗奏言: “陈俊卿忠良确实,可以任重致远,张 蜓 蚀颊 梢允耙挪广冢 肛秸儆弥 !奔扔质质榫 蛴胫祆洌 溲越砸晕茨芪 鸪芪 蕖埃 晡迨 撸 种宜唷罹蛹倚 棠缸渴希 暌延馕迨 “ 禄佟谕夤 林 荩 厮胤 灾赵率 彩芫 裕 掠行 吕粞灾 摹 u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节选自宋史 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风 言者逐之风:通 “讽 ”,暗 示。 B存中命乃 寝 寝:停止。 C令属州县 具 数千人食具:准备。 D疾 革 ,草遗奏言革:痊愈。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珙为人刚正的一组

25、是 ( ) 召礼官会问,珙不至 词气激烈,闻者泣下 珙不书录黄,仍论其不可 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 尽擒以归,诛首恶数十 事有小失,下吏言之立改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珙治盗不失仁爱。他认为茶盗非必死之寇,应晓之以理,振之以威,令其自行散去 ;告诫 部下不急攻来者,不穷追逃者;击溃茶盗后,只诛杀首恶,而让其余人从军。 B刘珙关心民生疾苦。淳熙二年,刘珙所辖地区水旱交互为患,他上奏朝廷免除百姓夏秋两季的钱粮赋税,多渠道征集粮食,确保米价平稳,全境百姓因此不至于流离失所。 C刘珙忧劳国事。抱病之后,他仍进言朝廷召用忠诚纯良、才学深

26、厚的人士来担负重任、补纠缺失 ;在写给张 蛴胫祆涞木鞅鹦胖校 钌钜藕段茨芪 鹧 蕖 D刘珙为人孝顺明礼。继母卓氏五十多岁去世,他哀伤至极以至于损害了身体;远近亲属去世 ,他都会穿上白色的丧服直到礼制规定的时间。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 5分) (2) 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5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4】 ( 1)况且让我们中原(地区)的疲困百姓,被远方蛮夷的野兽困扰,难道是仁义圣明的(君主)做的事吗! 5分;译出大

27、意给 2分; “中国 ”( “中原 ”)、 “于 ”(表被动)、 “岂 ”( “难道 ”“怎么 ”)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分。 ( 2)治理过的几处地方,老百姓爱戴他如同父母,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有的人停止集市贸易在街道上痛哭并共同祭祀他。 5分;译出大意给 2分; “临 ”( “治理 ”“管理 ”“为官 ”等)、 “相与 ”( “共同 ”“一同 ”“一起 ”等)、 “祠 ”( “祭祀 ”“祭奠 ”等)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革:读 j,急,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28、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表明刘珙的诏檄感奋人心; 表明刘珙成功破敌; 表明刘珙善纳人言。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应为:继母去世时,刘珙五十多岁。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 刘珙字共父。生来就有特殊的禀赋,因祖上庇荫补任承务郎,后考中进士乙科,升任礼部郎官。秦桧想要追赐自己的父亲谥号,召集礼官会

29、合询问,刘珙 不到会,秦桧发怒,暗示言官驱逐他。秦桧死后,刘珙才被召还朝担任吏部员外郎,兼任代理中书舍人。金人侵犯边界,宋军战败,诏令檄文多出自刘珙之手,语气激昂壮烈,听到的人都流泪。随从皇上到建康,车驾将要回宫,军队事务还没有可以托付的人,当时张浚留守建康,众人都寄期望于他。等到诏令发出,是派杨存中任江、淮宣抚使,刘珙不书写录黄 (录黄,宋时中书省承旨起草的一种文件 ),并议论说不能这样。皇上发怒,命令再次发下,宰相召见刘珙说:“再进言就会连累张公。 ”刘珙说: “我是为国家着想,哪里有闲空为张公策划。 ”坚持上奏和最初一样,杨 存中的任命于是停止。 安南进贡大象,经过的地方发动民夫开道,毁

30、坏房舍,几十个州动荡不安。刘珙上奏说: “大象用于郊礼祭祀,不见于经书。况且让我们中原(地区)的疲困百姓,被远方蛮夷的野兽困扰,难道是仁义圣明的(君主)做的事吗! ”湖北有茶盗几千人入境,守卫的官吏把这事报告朝廷,刘珙说: “这些人不是拼命的贼寇,对他们宽松他们就会分散各自求生存,对他们逼得紧他们就会聚集反抗至死。 ”贴出榜文晓谕他们悔过自新,宣称军队就要来了,命令所属州县准备几千人吃的食物,盗贼果然散去,那些留下来的没有多少人。刘珙于是发兵,告诫部下说 : “盗贼来了不要急于作战,盗贼退走时不要穷追不舍,那些不肯退走的才予以打击罢了。 ”盗贼的士气更加松弛,于是仅一次战斗就击败了他们,全部生

31、擒而归,杀掉为首作恶的几十人,其余的都列入军籍。 淳熙二年,刘珙调任建康知府。适逢水灾后又是旱灾,他首先上奏免除夏粮税钱六十万缗、秋苗米税十六万六千斛。禁止富豪大户囤积税米不出售,购得商人米三百万斛。从各衙门借钱共三万,派官员到长江上游买米,得米十四万九千斛。又运米到乡村,设置场地按平价以救济性质卖米,对借米的人也不收取抵押品。开始于当年九月,结束于第二年四月,全境没有饿死 逃亡的人。 进为观文殿学士,生了病,请求退休。病重时,起草遗奏说: “陈俊卿忠良实在,可以担负大事,张 蜓 蚀亢裾 桑 梢圆咕廊笔 峡煺偌 斡盟 恰!比缓笥中葱庞胝 蚝椭祆渚鞅穑 档幕岸际且晕茨芪 冶 鹧 芏 藕丁朗蔽迨

32、咚辏 趾胖宜唷 br刘珙在家事亲孝顺,继母卓氏去世的时候,他年龄已经超过五十岁,哀伤至极以至于损害了身体。远近亲属去世,他都会穿上白色的丧服直到礼制规定的时间。他喜欢接受直率的意见,做事稍有过错,下属官吏指出来就立即改正。治理过的几处地方,老百姓爱戴他如同父母,听到他去世的消 息,有的人停止集市贸易在街道上痛哭并共同祭祀他。 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酬李穆见寄 刘长卿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小题 1】和三、四两句比,一、二两句的写作角度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分) 【小题 2】三、四两句蕴含了怎

33、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小题 1】不同点:一、二两句分别站在访客的角度写,三、四两句从主人的角度写。( 2分) 作用:想象访客旅途艰辛,暗含对远客的体贴以及对客人来访的感激。( 3 分 ) 【小题 2】诗人想要打扫柴门迎接远方的来客,既有对访者的盼望,又流露出有客来访的欣喜,还体现了诗人的好客之情。( 4分) “青苔黄叶满贫家 ”,表明贫居无人登门,颇有寂寞之感,从而因为有客来访而感到惊喜。( 2分) 【小题 1】 首句 “孤舟相访至天涯 ”指李穆的新安之行。 “孤舟 ”逆江而行,带有一丝凄楚意味; “至天涯 ”形容行程之远,旅途之艰。不说 “自天涯 ”而说 “至天涯 ”

34、,是作者站在行路者的角度上说的。体贴爱婿的心情,期盼与愉悦的情绪,尽在不言中。 次句 “万转云山 ”,形容千折万转,白云绕着青山,每一转折,都会使人产生快到 目的地的猜想。然而一打听,前面的路程总是出乎意料的远。 “路更赊 ”, “赊 ”即远,这三字是富于旅途生活实际感受的妙语。这两句既是实写路程之遥,也含岳父对爱婿的怜惜之心。不过诗人并未就此把自己的心情作赤裸裸的表露,而是在诗句之中巧妙地隐括了李穆原唱的诗意,毫不着迹,运用入化。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两句则笔锋一转,进而

35、写主人期盼客至的急切心情。这里仍未明言期盼、愉悦之意,而是展现门前青苔铺路、黄叶满地的景象,末句以景结情,更见精彩,其含意极为丰富。 “青苔黄叶满贫家 ”,既表明贫居无人登门,颇有寂寞之感,从而为客至而喜;同时又相当于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的自谦,称 “贫 ”之中流露出自甘寂寞的隐士风度。三四句用了倒装句法,按理是 “青苔黄叶满贫家 ”,才 “欲扫柴门迎远客 ”。亲自打扫门前 “青苔黄叶 ”,迎客之举,透出翁婿情深。 “欲扫柴门 ”句使人联想到杜甫“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的名句。可见此诗的 “景 ”是 “平常景 ”, “情 ”却非同一般,令人感到亲切、自然、温馨。

36、读者从诗句的含咀中自能意会。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请根据以下语段的内容,在结尾处的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文字,使句意完整。不超过 40个字。( 5分) 吐槽就是相当于 “抬杠 ”、 “揭老底 ”、 “拆台 ”等,现在社会上对吐槽一词的理解不尽一致,还存在着滥用误用的情况。下面是 “吐槽 ”的一些特点: 一、绝大部分吐槽都是针对被吐槽者离谱的言行而产生的,没有离谱就没有槽点,而吐槽 的内容也必须公正客观。比如有人说 “果然还是宅在家里一辈子舒服啊 ”,某网友就会吐槽, “会那样想的只有你吧 ”。这类吐槽体现了普遍的价值观。 二、吐槽是对他人的

37、言论或行为的回应,对话中第一个发言的不叫吐槽,称不上对话的更不是。 三、吐槽的语言不能艰深晦涩,应该浅显易懂,否则别人就会接着吐槽, “你这谁能听得懂啊? ”吐槽一般也就一句话,不会太长。 四、吐槽的目的,是指出对方话语或行为的离谱之处加以揶揄或感慨,任何包含指责与愤怒的攻击性言论都不算是吐槽,吐槽不存在恶意。 总之,真正意义上的吐槽应是 。 答案:客观公正地 用通俗简短的方式回应被吐槽人离谱的言行,以达到揶揄或感慨目的的言论。 试题分析:这实际上是一道下定义类的概括压缩试题,其解题的思路是先找出其宾语的中心语,即 “言论 ”,然后再从材料中筛选出能表现其属性或特质的关键词语作宾语的定语即可。

38、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仿照下面例句,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与例句相同。 雨滴到底有多轻 , 落到桃花上,轻轻地为桃树抹上了一点口红。 春风到底有多柔 , 吹到柳树上 , 慢慢地为柳树拂开了一双睡眼。 , , 。 , , 。 答案:(南风到底有多暖 ,来到麦田上 ,悄悄地为麦子披上了一件金装。 秋风到底有多爽 ,走到果园里 ,悠悠地为苹果涂上了一脸醉意。 北风到底有多寒 ,吹到云层上 ,渐渐地让雪花跳起了一阵舞蹈。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39、。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 1)鹏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 ( 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 3)且举世誉 之而不加劝, , ,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答案: (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3)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我 ”,是每个人在考虑具体问题乃至面对整个人生时常

40、常顾及的概念。对自我的淡化或强化,表现在生活的诸多方面,我们常常面对 “无我 ”与 “有我 ”的拷问。 请以 “无我 还是 有我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答案: 无我 ”还是 “有我 ” “无我 ”,大概是无私奉献,利人而为。 “有我 ”,应是心中存私,利己而为。然而在实际生活中, “无我 ”与 “有我 ”并不冲突,做了一件利己的事,同时也使他人受益,不求回报,正所谓 “无心插柳 ”,而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德国人普朗克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山村支教,我们认为他感动了中国,但他却说他只是为了推行他的素质教育。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它近乎确凿地告诉我们, “无

41、我 ”与 “有我 ”在现实中并非是对立的。子曰: “达 己者达人。 ” 在我们身体力行着 “有我 ”的信条时,却无形中为他人,为社会开辟了一条金光大道。普朗克为了 “私立 ”的行为给山村中的孩子带去了多少希望。说他是 “无我 ”吗?难免有些牵强。说他是 “有我 ”吗?好像是,却又不尽然。他的行为在 “无我 ”与 “有我 ”之间闪转挪移,难辨其踪。 “有我 ”与 “无我 ”之间的泾渭界线已然模糊。又或者 我们不妨大胆地推测 “ 有我 ”与 “无我 ”本就是统一? 李开复曾就职于美国的苹果、微软、谷歌的要害部门,其薪酬之高令人欣羡,然而在事业巅峰期的他却毅然回国,开办创新科技工厂,使大量青年就业。

42、当问起 他时,他却回答,这是为了我的梦想。普朗克,李开复的例子只是千千万万缩影中的两个。一个为了 “推行自己的素质教育实验 ”在大山中一待数十年,造福众多孩子;一个 “为了我的梦想 ”,为千万青年提供了就业良机。 “有我 ”的信念却是 “无我 ”的善举。胡雪岩因为希望将商号开遍中国而散家财赈灾捐国库。霍英东希望 “我的国家繁荣富强 ”在抗战期间一再冒生命危险救济红军。 “有我 ”的个人理想与 “无我 ”的大同社会美好愿景并不冲突,小人别之,君子一以贯之。 为了个人的生计,他们铺设了全国铁路网,公路网,但我们歌颂他们为建设祖国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城市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他们做起了清洁员,但我们仍认

43、为他们是伟大而光荣的劳动者。 在社会的传承与发展中, “无我 ”与 “有我 ”,都是平凡的,也都是伟大的。我终于明白, “无我 ”与 “有我 ”没有区别,只要我们坚持 “有我 ”时的同时不伤及 “非我 ”,并为 “无我 ”做出贡献,我们也能感动中国,感动世界。 试题分析: “无我 还是 有我 ”是个选择。这是对人生、对现实的思考: 是现实中,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 以及如何做人,都将面临的思考,是90后孩子们所作所为在人们心目中印象所导致的思考,是在写作,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将 融入的一种什么态度的思考 也告诉人们:有与无,在这里不一定是完全对立的,只是人们要去突出或抑制的 常见切入角度 首先:要解词,我代指什么?利益?荣誉?个性? 有我: 贬义: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为了自我 褒义:个性的张扬,个人价值的体现。 有我不等于自我 有我推动历史的发展,自信以及对自己能力的肯定 做任何事情都要投入:歌星的歌声中,乐曲中是否有我? 无我:在利益与荣誉面前, 无我不等于丧失自我 无我中有我 -外在无我,内在有我(统一的服装;规矩 表达自我)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 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