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31753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2014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2014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2014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2014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最近,深圳民间组织了 “万人购房团 ”,但从结果来看,所谓的 “万人购房团 ”除了虚张声势外 别无长物 ,只是个引起空气震动的口号。 B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 不孚众望 ,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C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 不刊之论 啊! D 2012年 12月 24日,江西省贵溪市一载有 15名幼儿园学生的面包车侧翻坠入水塘

2、,导致 11人死亡,这一重大交通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故 痛不欲生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 “别无长物 ”,的意思是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不符合语境。 B项 “不孚众望 ”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注意其与 “不负众望 ”没有令大家失望相区别。语意用错。 C项 “不刊之论 ”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 D项 “痛不欲生 ”悲痛得 不想活下去。形容悲痛到极点。搭配不当。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3、,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农民工版春天里传递的情感与价值,完全是来自于一种自觉的意识,_, _。 _, _, _, _。 从而引起人们普遍的艺术共鸣 恰恰就是这种完全自发与自然的态度 反而产生超越原唱者的力量感 它是完全尊重社会现实自发的本真表达 不但让人不会嫌弃他们的粗陋 彻底 摆脱了一切约定俗成的文化框架与艺术习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选择项来看,首句该选 或 , 说的是 “态度 ”而其上文原句说的是 “意识 ”,这两者显然不能用 “恰恰是 ”相连。排除 A B 两项。接下来 , 说的是人们不嫌弃粗陋, 说的是他们的演唱摆脱了 “约定俗成 ”的东西,应该是

4、先 “演唱 ”,才有人们的 “反应 ”,所以 应在 前,这样,答案:可确定为C。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由于河北运输烟花爆竹的车辆发生爆炸,致使连霍高速公路河南渑池段义昌大桥南半幅桥面垮塌,造成 10人死亡, 11人受伤。 B 6岁的邓鸣贺已连续两年登陆春晚,蛇年春晚上,邓鸣贺与妹妹邓鸣璐一起上场表演儿童节目剪花花,被称为 “豫剧红孩儿 ”。 C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湄公河 “10 5”惨案 4名罪犯糯康、桑康 乍萨、伊莱、扎西卡,于 3月 1日在云南昆明被依法执行注射死刑。 D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 “口无遮拦

5、 ”、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缺主语; B项搭配不当; D项歧义句。修改和辨析病句是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的学生应掌握的考点,一般在考试中会出现六种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解答本题的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 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 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介词 “关于 ”“对于 ”“对 ”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类似于 “A”是 “B”的句子,注意 “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 动词后有很长的修

6、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用 “和 ”“或 ”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前半句使用了 “能否 ”“可否 ”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 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 陈 翔 所谓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无偿地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是公众参与社会 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志愿精神是当代全球社会推崇的重要价值理念,它是体现一个民族精神风貌、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在一些国家,志愿精神

7、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是个人对生命价值、人类社会积极态度的彰显。因此,以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为基本内容的志愿精神是全世界所追求的美好的、崇高的文化精神,是一种以无私助人为价值取向的生命价值观,它对社会进步、文明创造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在封建时代,志愿精神有其时代的社会价值内容和价值特征,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志愿精神演化成为一种高尚理念和价值奉献 。志愿精神的培育过程必然是公民对志愿精神所体现的价值理念的认同过程,是对志愿精神内涵的认知、评价、选择、实践的动态开发和深化过程,进而落实、推进和成型,最终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一种稳定的思想意识和价值标准。 当代中国,大学生是青

8、年群体中的精英,他们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和塑造的关键年龄阶段,处于社会责任和完整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是社会未来主流意识形态的承载者,是志愿精神传承及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志愿精神,自然要遵循价值观形成的固有规律,经由价值认同环节来完成培育重任。价值认同的过程,是大学生塑造自身志愿精神 和价值观念的必由路径,也是改造思想、统一意识的重要途径。志愿精神的培育需要对志愿精神内涵的认知、态度和情感等进行不断内化,即从价值观层面去认知、评价、选择。 探索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方法,不仅能引导大学生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构建和谐校园,更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培育

9、大学生志愿精神,首先是对志愿精神的认知,其核心方法是对志愿精神的宣教,在大学生思想上渗透,使他们获得情感上的尊重、实践中的荣誉体验,进而形成稳定的德性需求和志愿伦理规范的思想品德。大学生要准确把握志愿精 神的科学内涵,要了解怎样的公民行为体现了志愿精神,要明白志愿精神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及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是对志愿精神的情感认同,在认知的基础上,对志愿精神形成肯定、喜爱及积极参与等态度,这些情感体验,是满足人们自身的 “友爱、归属与尊重 ”的心理与情感需要。 大学生的志愿精神不能仅仅停留在认知和情感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形成行动认同。只有通过认知、情感和深入行动三方面,大学生的志愿

10、精神才能有效地内化成稳定的公益伦理。特别是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志愿精神的传播和志愿价值的体现,会进一步促进和推动大学生志愿 活动的榜样效应和志愿精神的传承发展,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志愿精神践行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为带动全社会的志愿风气和未来社会的良好道德秩序做出有益的、积极的贡献。 (选自光明日报 2013年 2月 16日,有改动 ) 【小题 1】下列关于 “志愿精神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志愿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的社会价值内容和价值特征也不相同,在我国现阶段演化成为一种高尚理念和价值奉献。 B志愿精神是美好、崇高的文化精神,体现的是无私助人的生命价值观,在推动社会前进、促进文明创造等

11、方面作用重大。 C志愿精神是体现民 族精神风貌、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 D志愿精神可以培育,通过培育使公民认同志愿精神的价值理念,并最终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一种稳定的思想意识和价值标准。 【小题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方法的一项是( ) A在大学生中宣教志愿精神,在思想上渗透,使他们在情感上和实践中有所获得,形成稳定的思想品德。 B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构建和谐校园,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使大学生在情感上认同志愿精神,形成肯定、喜爱、 积极参与等情感体验,以满足自身的心理与情感需要。 D开展大学生志

12、愿服务实践活动,形成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行动认同,使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落实志愿精神。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在青年群体中处于精英地位,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 B大学生承载着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应真正成为志愿精神践行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C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榜样效应和志愿精神的传承发展,带动了全社会的志愿风气和未来社会的良好道德秩序。 D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要遵循价值观形成的固有规律,不断内化志愿精神内涵的认知、态度和情感。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1】 试题分析

13、:本题为科普说明文考查。科普说明文是现在高考的热点,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科普说明文的解题技巧 : 1、首先,考生需通读短文,把握文章大意,了解该短文是解释何种科学现象或科学道理,抓住体现本文主题的关键词和关键句,提高阅读速度。 2、要做好科普类文章试题,考生还要掌握这类文章的特点及结构,真正读懂并理解它。在阅读这类文章时要遵循此类文章的一般结构 :导语、背景、主体和结尾。导语一般位于总篇文章的首段,背景交代一个事实的起因,主体则对导语概括事实进行详细叙述。结尾往往也是中心思想的概括,并常常与导语相呼应。阅读时,要注意短文的开头和结尾。它们往往提出或归纳某一要点或中心思想。 3、在了解全文大

14、意和结构的基础上,学会解决 what、 how、 why等一类的问题,它们是文章的关键,如能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将会更迅速地抓住文章的主题。 另外,还要重点关注文中一些慨念的表述。忠于原文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一定要把选项中的表述与原文中的语句进行比较找出差别。 本题中原 文是 “志愿精神是当代全球社会推崇的重要价值理念,它是体现一个民族精神风貌、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在一些国家,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的精髓,是个人对生命价值、人类社会积极态度的彰显。 ”答题区域在文章第一段。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B项是 “探索大学生

15、志愿精神培育方法 ”的意义所在,不是方法。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方法在文中第五、六段中,主要有三个:首先是对志愿精神的认知;其次是对志愿精神的情感认同;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形成行动认同。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A项 “根本原因 ”错,答案:区域在文章第三段。 B项 “他们是社会未来主流意识形态的承载者 ”答案:区域在文章第三段。本项属于曲解原文。 C项“志愿精神的传播和志愿价值的体现,会进一步促进和推动大学生志愿活动的榜样效应和志愿精神的传承发展 ”答案:区域在最后一段。属于偷换概念。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

16、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题 谢晋的人生大智慧 李世琦 就在文化名人人生智慧丛书送来的第二天,我从 媒体上得知了谢晋去世的噩耗,我看着手中的谢晋人生智慧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8年 9月版 )怅然若失,在这个大师稀缺的时代,又一位大师走了 对新中国电影史稍微熟悉一点的人,对谢晋的电影作品都会顺口说出几部来。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女篮 5号、舞台姐妹、红色娘子军,到八九十年代的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天云山传奇、鸦片战争,他为观众奉献了源源不断的精品,有的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笔者还在读大学时,就经常听到人们以敬佩的口吻说电影界的 “二谢 ”(另一位是谢铁骊

17、)。这次因为 编辑文化名人人生智慧丛书,一字一句读了谢晋人生智慧书稿,才对这位大导演有了深入的了解,领略了他的人生大智慧。 回顾谢晋的一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高远的精神境界。他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他强烈的爱国之心。谢晋的家乡是浙江绍兴,这里人杰地灵,代有英贤。古有王羲之、陆游,今有蔡元培、鲁迅、秋瑾,给予他深深的精神熏陶。他的远祖是东晋名相谢安,就是那位在谈笑间大破强敌的淝水之战的指挥者。为了继承先祖的精神,他为自己取号 “淝捷 ”,这是人们很少知道的。中学时,他上了春晖中学。这虽然是一所地方中学,却是一所名校,当时有 “北有南开,南有春晖 ”之称,叶圣陶、夏 D尊、丰子恺、朱光潜、朱自清、张天

18、翼等曾在此亲执教鞭,这使他年纪轻轻就眼界大开,起点很高。后来,每次到西安看到汉唐的文化遗迹,他都为中华民族深感自豪,同时又觉得有一种愧对祖先的羞愧感。正是这种感觉导引了电影鸦片战争的诞生。 谢晋似乎注定是要做电影导演的。他的母亲特别爱看电影,他家附近就有不少影院、剧场,看电影、看戏特别方便。由于母亲的影响,早年的谢晋成了电影迷。 1938年,他随父亲到香港。当时,正好武汉的抗敌演剧队到香港演出,充满激情的救亡歌声使谢晋每次都热泪盈眶 。第二年,回到上海,他积极参加了于伶领导的学生业余戏剧活动,在多幕剧岳飞中扮演岳云,开始走上戏剧艺术之路。 1941年,他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报考从南京内迁四川江

19、安的国立剧专,这一年,他 18岁。虽然条件艰苦,但这里有曹禺、焦菊隐、张骏祥、马彦祥、陈鲤庭等著名戏剧艺术家,他们的爱国激情和艺术修养使他受益良多,为他后来的电影导演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谢晋能够成就自己的电影事业,是和他强烈的 “巨片意识 ”分不开的。他时刻把自己的工作和祖国、民族的命运、前途联系在一起,超越了个人的荣辱、得失,是和那些整天想着赚钱 、得奖的人有云泥之别的。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不管是被打成 “右派 ”,还是新时期的如日中天,他始终忠诚于电影艺术,宠辱不惊,老而弥笃。正如该书作者所言: “少年之时的谢晋那胸中充溢的爱国激情,在他一生中,成了贯穿他生涯历程的红线,正是这条红线

20、使得他有透视历史的眼光,他总是用一种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去构思能够载入史册的巨片。 ”而谢晋自己,一直把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他说: “司马迁的史记、曹雪芹的红楼梦能与天地同存,绝不是偶然的。这些光辉的作品,耗尽了作者全部的心血和生命。作为一个电影工作 者,落后于世界水平不怕,只要有这么一点精神,经过刻苦的努力,一步一步跑下去,跑到生命的终点,一定会对人民有所贡献。 ” 像所有的大艺术家一样,谢晋的成功还在于他的独立思考。他深有体会地说:“做导演要有毅力、信念,对作品的判断,要不受来自左的或右的思潮的干扰。 ”这实在是历经多次政治运动而矢志不移的金玉良言。 从家庭方面看,谢晋

21、的生活是有些不幸的,他的四个孩子中有两个是残障。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一直在尽心竭力地照顾两个残障儿子。这也是他拍摄影片启明星的原因之一。但生活中的不幸,并没有影响他的艺术追求。他豪迈地 说: “那种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在母亲的怀抱里长大的,从来没有经受过曲折的人,是绝对不能成功的。百折不挠才是人生的大道。 ”谢晋的智者之言不是很值得人们深长思久? (选自( 2008年光明日报)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5 分) A谢晋的离世,让作者怅然若失,在作者看来,谢晋在电影界是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他的离开使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师变得稀缺。 B文章第三

22、自然段中提到了众多人物,目的是表现谢晋的家乡是一块人杰地灵、贤才辈出的地方。 C谢晋的成功,让我们 深深懂得:远大的目标、孜孜以求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以及独立思考的品质,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 D受母亲的影响,谢晋从小就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对理想与目标的追求过程中,谢晋表现出了对电影的高度热爱,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加上众多艺术家的培养,他终于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E谢晋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正是这些生活中的不幸,一方面为他的电影创作提供了灵感,另一方面使他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小题 2】谢晋的人生大智慧包含哪些内容?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6分) 【小题

23、 3】谢晋 说: “司马迁的史记、曹切芹的红楼梦能与天地同存,决不是偶然的。 ”为什么说这些伟大作品的成功 “决不是偶然的 ”? “作为一个电影工作者,只要有这么一点精神 ” ,这里的 “精神 ”又指什么?( 6分) 答案: 【小题 1】 C E 【小题 2】 做人要有高远的精神境界,其核心,是拥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 做事情要有一种痴迷的态度,不论阻力有多大,都要义无反顾地去坚持(或:要经受住挫折的洗礼,要百折不挠地毅力); 做人要有远大的目标 能够独立思考。(每点 2分,共 6分) 【小题 3】司马迁、曹雪芹在作品写作之前,都有一个宏大而高远的目标,使得这些伟大的作品在诞生之初就在广度、深度

24、、高度上超越了其它作品;其次,它们都耗尽了作者全部的心血和生命。因此说这样的作品能与天地共存绝非偶然。( 4分) “精神 ”即孜孜以求、坚忍不拔的精神(或:百折不挠、执着追求的精神)(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项答案:区域在第一段应为 “在这个大师稀缺的时代,又一位大师走了 ” 选项中 “他的离开,使得稀缺 ”不当,属于因果倒置; B项目的不止在说人杰地灵,也是在说他他精神世界的核心,他强烈的爱国之心;属于片面理解语 意; D项答案:区域在第四段,应为他受到母亲影响从小成了电影迷。 “从小就明确 ”不当,属于曲解文意。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

25、小题 2】 试题分析:答案:区域在文章第三、六、七段。关键是抓住 “给我印象最深的 ”、“他深有体会地说 ”、 “他豪迈地说 ”这些提示性语言。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划线语句会发现司马迁、曹雪芹能写出与天地同存的光辉的作品是因为他们有宏大而高远的目标,它们都耗尽了作者全部的 心血和生命。而这与谢晋的智慧正好构成 “精神 ”的内涵。 考点 27: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 25分)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

26、六国,兵 以 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 其 太傅鞠武曰: “燕、秦不两立, 愿 太傅幸而图之。 ”武对曰: “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 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太子曰: “然则何由 ”太傅曰: “请入,图之。 ” 居之有间,樊将军亡秦 之 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 “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 !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虽有管、晏,不能为谋。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 灭口 。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讲于单于,然后 乃 可图也。 ”太子丹曰: “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昏然,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

27、将军 困穷 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 ”鞠武曰: “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 ”太子曰: “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 ”鞠武曰: “敬诺。 ” 出 见田光,道太子曰: “愿图国事于先生。 ”田光曰: “敬奉教。 ”乃造焉。太子跪而逢迎, 却 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田光曰: “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 ”太子曰: “愿因先生得愿交于荆轲

28、,可乎 ”田光曰: “敬诺。 ” (战国策) 【小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夫樊将军 穷困 于天下穷困:走投无路 B愿太子急遣樊 将军入匈奴以 灭口 灭口:杀死 C 愿 太子幸而图之愿:希望 D 却 行为道,跪地拂席却:后退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樊将军亡秦 之 燕 B谓 其 太傅鞫武曰 愿大王少假借 之 ,使毕使于前吾 其 还也。亦去之 C然后 乃 可图也 D兵 以 临易水,恐其祸至 臣 乃 得有以报太子 以 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小题 3】与 “燕太子丹质于秦 ”一句句式不同的

29、一项是( )( 3分) A丹终不迫于强秦 B愿图国事于先生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D燕王拜送于庭(荆轲刺秦王) 【小题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表现太子丹重视贤士的一组是( )( 3分) 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 避席而请 太子丹患之 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 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地拂席 愿因先生得交荆轲,可乎 A B C D 【小题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鞫武认为燕国在西边与韩、赵、魏三国结盟,在南边与齐国和楚国联合,在北边与匈奴单于结交,然后可以想办法对付秦国。 B太子知道有位田光先生,深谋远虑,勇敢沉着,因

30、此就和他商量国家大事。 C樊将军从秦国逃到燕国,燕太子接待了他,并拒绝了太傅将他送往匈奴的主张。 D面对强大的秦国,燕太子希望太傅帮助他,为他出谋划策。太傅向他推荐了田光,田光觉得自己已老,无能为力,就向太子推荐了荆轲。 【小题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 2)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4】 C 【小题 5】 B 【小题 6】 ( 1)怎 么能因为(在秦国做人质时)被凌辱的怨恨,就想要触犯秦王呢 ( 2)虽然这样,我不能因为精力已经消亡就耽误国家的

31、大事。我交好的荆轲,是可以承担这个使命的。 【小题 1】 试题分析:结合前后文意思可知 “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是 “希望太子赶紧让樊将军投奔匈奴,以便消除秦国发兵攻燕的借口。 ”的意思。可得出 “灭口 ”是 “消除借口 ”的意思。对于文言实词的解释除了掌握其本义外,还应注意将其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A项前一个 “之 ”做动词,到, 去;后一个 “之 ”做代词,他。 B项前一个 “其 ”做代词,自己的;后一个 “其 ”表示祈使语气,同时带有商量的语气,可以翻译成 “还是 ”。 C项两个 “乃 ”都

32、做副词,才的意思。 D项前一个 “以 ”解释为已近;后一个 “以 ”做介词,因为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A项为被动句,其他选项为介词结构后置。被动句是文言文中一种特殊的句子形式,掌握其用法特点对理解文言文帮助很大。被动句是相对于主动句而言的。在动词性谓语中,主语是施动者,即动作行为的发生者,这种句子称为主动句 ;反之,主语是受动者,即动作行为的接受者,这种句子称为被动句。文言文中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 “于 ”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表示被动的句意。 2、用 “为 ”( wi)表示被动。 3、用 “见 ”表

33、示被动。 4、用 “被 ”表示被动。 5、不用标志性词语的被动句。在考试中一般考查带标志的被动句。所以同学们应熟练掌握几种被动句的典型标志,当然这些都应该在了解被动句的含义基础上才行。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 表现太子重义, 表现太子对国事的焦虑,其他几句均表示太子 对贤士的尊重礼待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5】 试题分析:不是太子知道,而是鞫武认为田光 “深谋远虑,勇敢沉着 ”。从文中第二段愿太傅更虑之。 ”鞠武曰: “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 ”太子曰: “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 ”

34、鞠武曰: “敬诺。 ”这句话可知,太子并不知道田光。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6】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重要实词和虚词)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 词达句顺。本题中应注意 “奈何 ”、 “以 ”、 “见陵 ”、 “善 ”等字的解释,另要注意“以(之) ”省略句、 “可使也 ”判断句等特殊句式。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燕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逃回燕国。太子丹一看秦国就要灭亡六国,秦兵已经攻打到易水,担心亡国惨祸行将降临燕国。太子丹忧心如焚

35、,于是就对自己的太傅鞠武说: “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太傅能考虑这件事 !”鞠武回答说: “秦国土地遍布天下,兵临韩、赵、魏三国之后,易水以北的燕地命运难卜。为什么因为在秦国做人质时被凌辱的怨恨,就想要触犯秦王呢 ”燕太子丹说: “既然这样那可怎么办呢 ”鞠武说: “请太子进内室,谋划这件事 !” 过了一些时候,樊将军从秦国逃亡到燕国,太子丹收留了他。鞠武就进谏说:“不可以收留樊将军,秦王政暴虐无道,而且一向很愤恨燕国,听了令人简直胆战心惊,又何况听说樊将军在燕国呢 !这就等于把肉放在饿虎通过的路上,那燕国的大祸一定无法挽救!即使管仲、晏婴再世也毫无办法,希望太子赶紧让樊将军投奔匈奴,以便消除秦

36、国发兵攻燕的借口。请让我往西跟韩、魏结盟,往南跟齐、楚订约,往北跟匈奴讲和,这样之后才可以想办法对付秦国。 ”燕太子丹说: “太傅的计 划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但是我现在内心迷糊不清,恐怕一刻也不能再等。而且还不只这些,樊将军走投无路才来投靠我,我绝对不能因为被强秦威胁,就抛弃我所同情的朋友,把他打发到匈奴去,这该是我拼命的时候了,太傅您得另想办法才好。 ”把我可怜的朋友赶到匈奴,我宁肯因此而结束我的生命,希望太傅再想想别的办法 !”鞠武说: “燕国有一位田光先生,此人智谋深远,个性勇敢刚毅,太子可和他密商一切 !”燕太子丹说: “希望通过太傅和田光先生结交 ,可以吗 ”鞠武说: “遵命 ”

37、鞠武出来就去拜访田光,介绍太子丹的事说: “太子希望跟先生密商国事 。 ”田光先生说: “遵命。 ”于是就前去拜访太子丹。太子丹跪立迎接,倒退着走给田光引路,又跪在地下替田光拂净席位。田光坐下以后,左右一个人都没有,太子丹离开自己的座位向田光请教说: “燕、秦势不两立,请先生多多考虑 !”田光说: “我听说千里马在强盛时一天能跑千里路,等到它衰老时,劣等马也能够跑到它的前边。现在太子只听说我壮年时的情况,却不知道我的精力已经消耗完了。虽然这样,我不能因为精力已经消亡就耽误国家的大事,我交好的荆轲,是可以承担这个使命的。 ”燕太子丹说: “希望能通过先生和荆轲结交,行吗 ”田光先生说: “遵命

38、!”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1分)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 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 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小题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5分) 【小题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小题 1】诗的前两句运用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 图,( 3分)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分) 【小题 2】诗的后两句表

39、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2)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 2分)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为考查诗歌意象。本题是对诗歌意象的考查。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 “意 ”之 “象 ”,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 “物象 ”,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 说就是借物抒情。解答时一般指出具体意象,再用这些意象构建诗人眼中的画面。最后得出诗人眼中画面的寓意。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40、。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诗的一、二句景中有情,显示出主将准确地掌握了时机和敌情,这就意味着已经居于主动地位,取得了主动权,取得了克敌制胜的先决条件,这一切正预示着战争的顺利,因而,胜利也就成了人们意料中的结果,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之情自然流露;读到三、四句非但没有突兀、生硬之感,反而有一种水到渠成, “更催 ”二字暗示战事已按主将部署胜利展开。两句一气而下,笔 意酣畅,字字千钧,既显示出战场上势如破竹的气势,也表现了主将刚毅果断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神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下面是朱光潜诗论中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

41、话概括朱光潜对陶渊明的评价,不超过 15个字。 (5分 ) 自钟嵘推渊明为 “隐逸诗人之宗 ”,一般人都看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自颜真卿做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 己所景仰的荆轲、张良那种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他处处都最近人情,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答案: (陶渊明是 )最近人情的隐士与忠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 (概括提炼 )的能力。可先给选段按句子编号,再逐个句子进行归纳、提炼。朱光潜的评价共三句话。第一句总说

42、陶渊明身上的隐逸与忠贞,第二句类比分析,将其具体化。第三句则提到了他的平凡、最近人情。将三个句子的中心意思合并起来,就是 “最近人情 ”“隐逸 ”“忠贞 ”。再将其组合成一句话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参照下面材料中划线的部分,仿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式,要求结构相似,文段语意完整。( 6分) 从古至今,离别都是使人痛苦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是燕太子丹与荆轲之间的 “壮别 ”; “ ”, ; “ ”, 。 答案: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王维与友人间的 “愁别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这是白居易与主人之

43、间的 “惨别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看冷落清秋节 ”,这是柳永与恋人之间的 “伤别 ”。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关键首先在于把握题干要求,其次是例句的特点。例句结构为:引用离别诗句, 并指出谁的离别,及离别的特点。学生可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积累回答。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仿写语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默写 名句名篇默写( 8分) 【小题 1】又前而为歌曰: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 【小题 2】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出师表) 【小题 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桃花源记) 【小题 4】重岩叠嶂, ,自非亭午夜分, 。(三峡)

44、【小题 5】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小题 6】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小石潭记) 答案: 【小题 1】风萧萧兮易水寒 【小题 2】不求闻达于诸侯 【小题 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小题 4】隐天蔽日 不见曦月 【小题 5】无案牍之劳形 【小题 6】水尤清洌 试题分析:默写必须依托牢固的记忆,尤其是一些名句中的重要字词。如本题中 “萧萧 ”、 “诸侯 ”、 “缤纷 ”、 “隐 ”、 “蔽 ”、 “曦月 ”、 “案牍 ”、 “清洌 ”等字。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最近,社

45、会上涌现出了更多的 “最美 ”,从 “最美妈妈 ”、 “最美女教 师 ”、 “最美司机 ” 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平凡而伟大的道德力量,以及对于民众的震撼和潜移默化式的教育。 “最美 ”已成为社会上一道最温馨与和谐的靓丽风景。虽然,很多 “最美英雄 ”都付出了沉重,甚至是生命的代价,然而,在他们高尚的道德感召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民众自觉加入 “最美 ”行列。有评论说, “最美 绝非迸发于瞬间,而是孕育日久,犹如那蓦然盛开的鲜花,早已有阳光雨露滋养,含苞待放多时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与人为善,善莫大焉 善

46、,是埋藏于每个人心灵中的花种。一个真诚的笑容,一次伸手的搀扶,一碗清澈的凉水,一句真心的鼓励 只是这些,只要这些,善的种子就会在心间开出最美丽的花,散发最甜美的香气,结出最丰硕的果实。 与人为善,心灵得以慰藉。为善是中国思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讲的仁义道德,佛家讲的普度众生,道家讲的修身养性,都是一种与人为善精神的体现。古人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其中的 “道 ”是什么,何以变化而生万物,恐怕其中的精髓就是 “为善 ”。力所能及的行善,如果你指望从中获得回报,那么,它的汇报是心灵的平静 ,它可以使我们活得坦然,活得踏实,甚至可以使我们活得骄傲。 “最美妈妈 ”吴菊萍

47、、 “最美教师 ”张丽莉、“最美司机 ”吴斌,他们并没有得到丰厚的物质回报,但他们的行善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称赞,他们的心灵自然也就得到了最大的慰藉。 与人为善,事业可成。善有善报,行善之人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行善的同时,便为自己种下了 “善德 ”的种子。 “汉初三杰 ”之一的张良,有个著名的 “祀下之履 ”的故事,他恭恭敬敬地替老人多次捡鞋并穿好,后来也因此得到一部兵书,继而成了一名优秀的军事家。张良正因为有指点江山、运筹万里的宏图,心中怀有济苍 生于乱世的善念,才能使其行善而受益终生。姬昌初春打猎获得母鹿而不取,因 “善 ”而闻名,此后所以兴周;反之,不善之人,即使一朝得势,也往往落得个千古骂名,为人不齿。 与人为善,社会得以和谐。社会是个整体,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者众人去维护,只要人人都献出一分善,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两根萝卜度一日,三十万元助学子 ”这是海口善良教授陈启贤的真实写照!老人吝啬又大方,他对自己的生活吝啬,只为将那善良的帮助带给他人,让我们嗅到他那善良那美丽的馨香!放眼望去,生活中,岂一个陈启贤?中国首善陈光标、信义兄弟孙东林孙水林 太多太多的善良人,释放着善良的馨香,可谓花香沁满园!在这样的馨香浸润下 ,社会岂能不美好不和谐 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那深沉的一轨,体现了日耳曼民族大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