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31753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3-2014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3-2014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3-2014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3-2014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 恰当 的一项是( )( 3分) A角色的个性鲜明,是电视剧康熙王朝最值得欣赏的地方。甚至连配角都 栩栩如生 ,令人难忘。 B为了应付高考,老师越教越细,学生越学越碎,其结果是肢解了一篇篇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 目无全牛 ,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C斯韦思林杯终于回到了我们的怀抱!当普天 弹冠相庆 时,人们不由得不佩服蔡振华。 D垓下之战中,项羽或是喑哑叱咤,或是言语呕呕,或是仰天悲叹,无不合乎他的性格与为人:这一人物形象刻画得生动真切, 呼之欲出。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 “

2、栩栩如生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不形容个性鲜明。而且, “配角 ”是人,活人,怎么能说 “活人像活的一样 ”呢? B项 “目无全牛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庄子。养生主: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这里误解为 “支离破碎的东西 ”。 C项 “弹冠相庆 ”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义。 D 项 “呼之欲出 ”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该释义收录于现代汉语词典(第 6版)中)。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面填入空白处的几句话,衔

3、接 最恰当 的一组是( )( 3分) 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 , , 。 , ; 。 甚至不考虑其他什么范围存在 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 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 不试图越出这个范围 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内运动 神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得到提高的地位 但是神要求人自 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守的活动范围,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内活动,而不试图越出这个范围,甚至不考虑有其它范围存在。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 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但是,神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

4、神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变得高尚的地位。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 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目前,人造关节所用的材料不外乎金属和塑料两大类。由于人体内钾、钠、氯等化学物质能使金属材料腐蚀生锈、塑料老化,所以选用的金属和塑料的化学性能必须高度稳定。 B 2013年 8月,高三年级举行了备战高考宣誓仪式。仪式上,不仅学校领导对高三学生给予了美好的祝愿,而且也对高三学生寄予了殷切的希望。 C学校为了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弘扬校园文化,教工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放飞梦想 新年联欢会,于 12月 31日下午 13时许在办公大楼六楼大

5、厅拉开序幕。 D空难发生后,当地政府的有关官员迅速赶赴现场处理善后事宜,同 时对当事的老人、儿童和重伤者给予了特殊关照。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介词使用不当,应把 “不仅 ”放在 “学校领导 ”之后; C项前后主语不一致; D项语意混乱,表述不清。 “老人、儿童和重伤者 ”概念交插。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 3分) 边塞与边塞诗 边塞诗的兴盛在唐代,那时候,边塞的概念是具体的 基本上是陇右。陇右自古为羌戎之地、华夏边陲,是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历经汉唐王朝的大力开发和 “丝绸之路 ”的畅通,这里便成了农耕文明与游牧

6、文明乃至西方文明交流、融合最活跃的地区。广义的陇右,东起陕西甘肃的界山陇山,西达沙州 (今甘肃敦煌 );狭义的陇右则具体为甘肃黄河以东、青海青海湖以东至陇山。在古代,军事家们有一个共识:欲保关中,先固陇右;欲保陇右,先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陇右,一直是历代中原王朝军事防御的核心区域,在唐初,突厥军队曾经逼近大唐 帝国的首都长安城,甚至差点迫使大唐帝国迁都。此时的突厥汗国,已控制了东至辽河上游、西至里海沿岸、南至大漠以北、北至贝加尔湖的广大地区。中原内地自然早成了他们觊觎的对象。因而那时边塞逐步收缩于陇右的狭义概念上。边塞的战事,使众多的诗人们豪情满怀或者悲苦结肠,尤其是河西走廊,在石羊河

7、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留下了不朽的边塞诗篇章。 追溯历史,西汉与匈奴南北对峙,互相抗衡,汉朝为防御匈奴南犯,不惜倾尽国力,修筑了扼守边防的长城,当时称为边塞,简称塞,或称障塞。沿边塞修筑的障、城、亭、燧,是驻军防戍的军事建筑 。一段时期,这样的地区成为典型的边塞。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的国力逐渐殷实。突厥的骚扰逐渐平息,就在高昌设立了驻守西域的最高统治机构 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直至碎叶河以南地区。在那个鼎盛的时期,边塞又指向了敦煌郡的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地方,不少的优秀诗作已经涉及到了新疆的广大地区。汉书后汉书魏书北史隋书直到明史都为边塞立传。唐代边战频繁的地区,主要在三边 西北、朔方、东北

8、。一部全唐诗中,边塞诗约 2000首,而其中 1500首与西北边塞有关。 到唐代,由于中国历史舞台上活跃着唐、吐蕃 、突厥以及后起的回鹘、南诏等几大政权,他们相互角逐、相互兼并,相互扩充各自的势力范围,这就促使唐朝政府大力在边地修筑城堡,以增强边地的防御能力。因为边防的战事,一座座城堡拔地而起,这是军事防卫的需要。另一方面。地方的行政核心区逐渐发展为城市,城市的经济文化辐射力又影响和促进了整个边防线上的生产发展和商贸往来。这些,在边塞诗的歌吟中,是不可回避的。然而,随着战争的发生,城堡遭遇了强大的破坏力,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格调高挑的边塞诗也开始黯然神伤。 边塞毕竟是边塞,其地理上的偏远,文化

9、上的边缘,物质上的单调,环 境上的严酷,也是锤炼边塞诗不可或缺的元素。如果没有边塞的艰苦和遥远,就没有边塞诗的磅礴气势和苦难锋刃。在边塞诗中旅行,边塞的风,边塞的沙尘,边塞的壮丽与辽阔,边塞的风俗与美味,会磨砺我们的风骨,会滋生我们的豪情。放达的人生,尽在边塞诗中。 (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 2009年第 2期 ) 【小题 1】下列选项不属于唐代边塞诗内容涉及范围的一项是( ) A为了增强边地的防御能力,政府大力在边地修筑城堡,一座座城堡拔地而起。 B地方的行政核心区逐渐发展为城市,城市的经济文化辐射力又影响和促进了整个边防线上的生产 发展和商贸往来。 C战争的发生,使城堡遭遇了强大的破坏力,民不

10、聊生,生灵涂炭。 D为防御外敌南犯而不惜倾尽全力修筑扼守边防的长城和沿之修筑的障、城、亭、燧等驻军防戍的军事建筑。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边塞就是陇右。广义的陇右,东起陕西甘肃的界山陇山,西达沙州。 B盛唐时期不少的优秀边塞诗作涉及到了新疆的广大地区,是由于这一时期唐朝国力逐渐殷实,边塞的范围指向阳关和玉门关以西。 C唐朝政府大力在边地修筑城堡,增强边地的防御能力的原因是吐蕃、突厥、回鹘、南 诏等几大政权加大了对唐朝的侵扰力度。 D唐初,突厥汗国觊觎中原内地,那时的边塞一直是指甘肃黄河以东、青海青海湖以东至陇山一带地区。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

11、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原文中引用古代军事家们的共识,意在强调只要排斥、打击甚至消灭西域的各少数民族就可以保全关中地区。 B一部全唐诗中,边塞诗约 2000首,而其中 1500首与西北边塞有关,这说明唐代边战主要发生在包括西北在内的三边地区。 C边塞诗形成的原因之一是边塞特有的地理、文化、物质、环境特点。文化上的边缘,物质上的单调,环境上的严酷,造就了边塞诗,锤炼了边塞诗。 D边塞诗记录着边塞,表现着边塞。阅读边塞诗,可以让我们的风骨、豪情得到磨砺、滋生,边塞诗包含了人生的放达。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1】 试题分析: D项是汉朝西汉采取的措施

12、, “边塞诗内容涉及范围 ”的主要信息搜索空间应该在第 段, A B C 项可以找到对应原文。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A项概念范围扩大,原文 段中 “边塞的概念是具体的 基本上是陇右 ”。 C根据原文, “唐、吐蕃、突厥以及后起的回鹘、南诏等几大政权,他们相互角逐、相互兼并,相互扩充各自的势力范围 ”“ 促使唐朝政府大力在边地修筑城堡 ”。 D项对应的原文是 “在唐初 中原内地自然早成了他们觊觎的对象。因而那时边塞逐步收缩于陇右的狭义概念上 ”,强调是 “逐步收缩 ”,而不是“一直 ”。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

13、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A项中 “只要 就 ”判断绝对,且引用的目的在于强调陇右的军事战略意义。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 25分) 季羡林 清华其神,北大其魂 卞毓方 季羡林注定与北大、清华有缘。他十九岁进清华,二十三岁毕业,四载寒窗,奠定了百年学问的基础。 1981年,他以古稀之身作清华颂,文中说: “在清华的四年生活,是我一生中最难忘、最愉快的四年。在那时候,国家民族正处在危急存亡的紧急关头,清华园也不可能成为世外桃源。但是园子内的生活始终是生气勃勃的,充满了活力的。民主的气氛,科学的传统,始终占着主导的地

14、位。我同广大的清华校友一样 ,现在所以有一点点知识,难道不就是在清华园中打下的基础吗?离开清华以后,我当然也学习了不少的新知识,但是在每一个阶段,只要我感觉到学习有所收获,我立刻想到清华园,没有在那里打下的基础,所有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 1935年,季羡林得母校清华的栽培,赴德留学。 1946年回国,又承清华教授陈寅恪的引荐,进了北大。季羡林执教北大,迄今已届六十年。他对清华的依恋,已如前述。那么,他对北大又是一番什么情思呢? 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季羡林发表了一篇短文我看北大,内中有对于这个问题的归纳。他说: “北大的历史不是一百 年,而是几千年。因为,北大最初的名称是京师大学堂,而京

15、师大学堂的前身则是国子监。国子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前身又是太学,则历史更长了。从最古的太学起,中经国子监,一直到近代的大学,学生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在近代史上,历次反抗邪恶势力的运动,几乎都是从北大开始。这是历史事实,谁也否认不掉的。五四运动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次。虽然名义上是提倡科学与民主,骨子里仍然是一场爱国运动。 ”绕了这样一个大弯子,袖里藏的是什么样的乾坤呢?这就是我们期待的答案:。季羡林说: “我在北大这样一所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背 后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的学府,真正是如鱼得水,这才真正是我安身立命之地。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我身上的优点不多,惟爱国不敢后人。以我这样

16、一个怀有深沉的爱国思想的人,竟能在有着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北大几乎度过了我的一生,我除了有幸福之感外,还有什么呢?还能何所求呢? ” 为季羡林作传,其间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把握传主的风格。你可以强调他的渊博,他的朴实,他的勤奋,他的温和而倔强,洒脱而严谨,清澈而幽默 但是,总觉得还差那么一点点,不够传神。直至有一天,读到他关于北大派和清华派的话题 他说: “北大和清华有没有差别 呢?当然有的。据我个人的印象,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地位方面,在对中国教育、学术和文化的贡献方面,两校可以说是力量匹敌,无从轩轾。这是同一性。但是,在双方的风范 我一时想不出更确切的词儿,姑且用之 方面,却

17、并不相同。如果允许我使用我在拙文门外中外文论絮语中提出来的文艺批评的话语中的话,我想说,北大的风范可用人们对杜甫诗的评论 沉郁顿挫 来概括,而对清华则可用杜甫对李白诗的评价 清新俊逸 来概括。 ”(漫谈北大派和清华派) “清新俊逸 ”, “沉郁顿挫 ”,季羡林清华毕业,北大执教,在他身上 ,这两种风范是水乳交融、恰到好处地搀合在一起的。简言之,他的清新俊逸似李白,他的沉郁顿挫似杜甫,正所谓 “清华其神,北大其魂 ”。于是这八个字,成为解读季羡林的钥匙。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根据作者的评价可以知道季羡林先生是一位渊博、朴实、勤奋,温和而倔强,

18、洒脱而严谨,清澈而幽默的人。 B季羡林在他的文章清华颂中认为,清华奠定了他一生学问的基础,没有在清华打下的基础就没有他日后的成就,也就不可能走进北大任教。 C 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季羡林发表了一 篇短文我看北大,他认为北大的历史不是一百年,而是几千年。从最古的太学起,中经国子监,一直到近代的大学,这是历史事实,谁也否认不掉的。 D文章一共提及季羡林先生的三篇文章,分别是清华颂我看北大门外中外文论絮语,也提到了作者卞毓方本人的一篇文章 漫谈北大派和清华派。 E 1946年季羡林从德国留学归来,经清华教授陈寅格的引荐进了北大执教。四年的清华求学生活让他对清华充满感激,而六十年的北大执教经历,让

19、他的内心充盈着幸福之感。 【小题 2】文中多次引用了季羡林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 【小题 3】作者卞毓方说 “清华其神,北大其魂 ”是解读季羡林的钥匙,清华其神和北大其魂的内涵是什么?( 6分) 【小题 4】结合文章记述的清华、北大对季羡林的影响,探究一下他成功的因素有哪些,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8分) 答案: 【小题 1】 A E 【小题 2】 表达了季羡林对两所学校深厚的情谊,直接展示季羡林的 “神 ”和 “魂 ”。这样的笔墨使传记的记述更加生动,人物形象更丰满。 引用传主的话,让传主自己站出来展示自己的思想,使传记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 为作者解读传主的精神境界提供了依据

20、。 【小题 3】清华其 神是指清华大学生气勃勃的,充满了活力,那种民主的气氛、科学的传统在季羡林的生命中留下的烙印,成为了他的人生根基,使季羡林形成了清新俊逸的风格( 3分) 北大其魂是指北大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季羡林恰恰也有着深沉的爱国思想,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 3分) 【小题 4】成功的因素之一是打下坚实的基础。清华的求学历程成为季羡林日后学习新知、学有所获的根基。( 2分)成功的因素之二是传统文化的影响。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北大为他一生的治学提供了安身立命之地。( 2分) 启示部分学生可结合以上成功因素的一 点或两点进行阐发,言之成理即可。( 4分) 【小题

21、1】 试题分析: B“也就不可能走进北大任教 ”不是季羡林在清华颂中的表达,“这一切 ”指代的是前文中的 “学习了新知 ”“学习有所收获 ”; C断章取义; D四篇文章均为季羡林的作品。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作者要用这些原话来直接展示季羡林的 “神 ”和 “魂 ”。作用:使文章真实可靠,具有感染力,为作者独特的解读提供依据。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 析: 清华园的活力和民主科学的氛围打下了他厚实的知识基础,北大悠久的爱国传统让他有了安身立命之地,这两者就

22、是季老的 “神魂 ”所在,抓住清华北大的风范,就可以了解季老思想的铸炼和神髓,因此作者认为 “清华其神,北大其魂 ”成为解读季羡林的钥匙。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小题 4】 试题分析:根据文章内容可分析出两方面成功的因素: 1、打下坚实的基础。 2、传统文化的影响。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习题。 青草湖边的人家古来就有养鸭的习惯。这里出产的鸭蛋个儿大,双黄的多,半个省都有名。 李老壮是养鸭专业户,天天撑着小船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沿湖十八村,村村都有人在湖上放鸭。大家经

23、常在湖上碰面,彼此都混得很熟。 这天,对面来了个赶着鸭群的姑娘。姑娘鸭蛋脸儿,黑葡萄眼儿,渔歌唱得脆响,像在满湖里撒珍珠。 两群鸭子齐头并进,姑娘在船上递话过来: “大伯,您是哪个村的 ” “湖东李村, ”老壮瓮声瓮气地回答, “你呢,姑娘? ” “湖西王庄。 ” “老王呢? ” “老了,退休了。 ”姑娘抬起竹篙,用力一撑,小船转向,鸭群拐了个 弯儿。 “再见,大伯! ” 他们就这样认识了。 有一天,老壮又和姑娘在湖上碰了面。几句闲话之后,姑娘郑重其事地问: “大伯,你们村有个叫李老壮的吗? ” 老壮愣了一下神,反问道: “有这么个人,你问他干什么? ” 姑娘的脸红了,上嘴唇咬咬下嘴唇,说:

24、“没事,随便问问。 ” “不会是随便问问吧? ”老壮耷拉着眼皮说。 “这户人家怎么样? ”姑娘问。 “难说。 ” “听说李老壮手脚不太干净,前几年偷队里的鸭子被抓住,在湖东八个村里游过乡? ” “游过。 ”老壮掉转船头, 把鸭子撵得惊飞起来。 姑娘提起的这件事戳到了李老壮的伤疤上 。 “四人帮 ”横行那些年,上头下令,不准个人养鸭,李老壮家那十几只鸭子被生产队 “共了产 ”,老壮甭提有多心疼了。老实人爱生哑巴气,一生气就办了荒唐事。他深更半夜摸到鸭棚里提了两只鸭子 运气不济 被巡夜的民兵当场抓住了。 主任没打他,也没骂他,只是把两只鸭子拴在一起,挂在他的脖子上,在湖东八个村里游乡。为这事老壮差

25、点上了吊。 姑娘提起这事,不由老壮不窝火。从此,他对她起了反感。姑娘还是那么热情,那么开朗。一见面,先送他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再送他一堆蜜甜的 “大伯 ”。老壮面子上应付着,心里却在暗暗地骂:瞧你那个鲤鱼 精样子,浪说浪笑,不是好货! 一转眼春去夏来,有一天,晴朗的天空突然布满了乌云,雷鸣电闪地下了一场暴雨。在一片芦苇边上,老壮碰到了十几只鸭子。 “好鸭! ”老壮不由地赞了一声。只见这十几只鸭子浑身雪白,身体肥硕,像一只只小船儿在水面上漂荡,十分招人喜爱。老壮突然想起在湖西王庄公社农技站工作的儿子说过,他们刚从京郊引进了一批良种鸭,大概就是这些吧?老壮一边想着,一边把这十几只肥鸭赶进自己的鸭群。

26、 Ks5u 第二天,老壮一进湖就碰上了王庄的放鸭姑娘。 “大伯,你看没看到十几只鸭子?昨儿个的暴风雨把我的鸭群冲散了,回家 一点数,少了十四只。是刚从农技站买的良种鸭,把我急得一夜没睡好觉呢! ” “姑娘,你可是问巧了! ”李老壮看到姑娘那着急的样子,早已忘记了前些日子的不快,用手一指鸭群,说: “那不是,一只也不少,都在我这儿呢。 ” “太谢谢您啦,大伯。我把鸭赶过来吧? ” “我来。 ”李老壮挥动竹篙,把那十四只白鸭从自家鸭群里轰出来。放鸭姑娘 “呷呷 ”地唤着,白鸭归了群。 “大伯,咱们在一个湖里放了大半年鸭子,俺还不知道您姓甚名谁呢! ”姑娘把小船撑到老壮的小船边,用唱歌般的发音发问。

27、 “姓李,名老壮! ” “呀!您就是苇林、李苇林,不,李 技术员的 ” “不差,我就是李苇林他爹, ”李老壮胡子翘起来,好像和姑娘斗气似地说, “我就是那个因为偷鸭子游过乡的李老壮! ” 姑娘又一次惊叫起来,脸红成了一朵粉荷花。 “大伯,谢谢您 ” 她匆匆忙忙地对着老壮鞠了一躬,撑着船,赶着鸭,没命地逃了。 “姑娘,你认识我家苇林?见到他捎个话儿,让他带几只良种鸭回来! ”李老壮高声喊着。 一片芦苇挡住了姑娘和她的鸭群。 李老壮长舒了一口气,感到十分轻松愉快。他自言自语地说: “这姑娘,真是好相貌,人品也好,怪不得人说青草湖边出美人呢! ” (选自莫言小说放鸭,有删减) 【小题 1】下面对文章

28、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放鸭姑娘向李老壮打听他早年偷队里鸭子的往事,是因为李苇林向她讲过自己家的故事,姑娘想验证一下李苇林话语的真伪。 B李老壮对姑娘提到自己的伤疤非常恼火,从此很反感她。但当他知道这个有礼貌的姑娘认识自己的儿子后,又对姑娘产生了好感。 C暴雨过后,在一片芦苇边上,老壮碰到了十几只鸭子,他很喜欢自己儿子单位刚刚引进的良种鸭,于是就把它们赶进自己的鸭群。 D这篇小说借助人物之间简单的对话和肖像描写 ,含蓄地讲述了一个和鸭子有关的爱情故事,巧妙地表现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E这篇小说写改革开放后农村生活的变化,选材典型,文笔犀利,语言诙谐幽默,带有莫言小

29、说的典型特征。 【小题 2】文中画线句子是如何表现人物心理状态的?试作简析。( 6分) 【小题 3】李老壮对放鸭姑娘的态度前后有何变化?试作简析。( 6分) 【小题 4】李老壮说养鸭姑娘 “人品也好 ”,其实这也是作者的态度。请你结合原文谈谈养鸭姑娘 “人品好 ”有哪些表现。( 8分) 答案: 【小题 1】 B D 【小题 2】用了间接描写的手法。( 2 分)李老壮技艺失常,动作变形 ,( 2 分)反映他对陈年旧事被人重提感到羞愤,( 1分)对养鸭姑娘产生反感。( 1分) 【小题 3】 李老壮像其他养鸭人一样,容易与人相处;对会唱歌、热情开朗的养鸭姑娘自然产生好感。 李老壮的陈年伤疤被养鸭姑娘

30、触及,很丢面子,因而对其产生反感。 得知养鸭姑娘 “揭伤疤 ”事出有因、是无心之失,对真诚识礼的养鸭姑娘重建好感,对她与其子的关系感到满意。(结合原文分析,意思对即可。每答对 1点得 2分。) 【小题 4】(关注人品是我们民族的普遍心理。) 见面打招呼,分手时不忘道别,对长辈称呼合乎礼节,可见开朗、识礼、有教养。 打探 意中人的家庭情况,只关注其家风和社会评价,可见其对道德规范的尊重。 收回冲散的鸭子后认真问明施助人的姓名,可见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得知对方就是李老壮时,为自己曾经的冒失唐突感到难堪,可见是个会同情他人、反省自己的人。 相信自己的接触了解,消除偏见成见,向李老壮道歉,可见是个有眼

31、力、有主见的人。(结合原文分析,意思对即可。答对 1点得 2分,最多得 6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A 项 “李苇林向她讲过自己家的故事,姑娘想验证一下李苇林话语的真伪 ”无依据; C项 “他很喜欢自己儿子单位刚刚引进的良种鸭 ”错; E项 “文笔犀 利,语言诙谐幽默 ”不当。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细节描写。所谓细节,就是指描写对象身上的那种富有个性特色的细微之处。细节描写就是抓住这些地方来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的一种特殊方法。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

32、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 代。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人物形象(或性格)是作者通过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人物描写手段展现出来的,不同小说的人物描写侧重点不同,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话和肖像描写来表现的。所以,抓住小说的典型情节及能代表人物性格的外貌、

33、语言、行动心理等细节进行分析,就可以归纳出人物形象(性格)了。注意:简要分析题答题时要尽可能把 表现人物性格的依据答出来。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可结合文章中的具体语句分析得出养鸭姑娘的人品特点,答题时必须结合文中的原句。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 19分) 张亢,字公寿,少豪迈有奇节。为应天府推官,治白沙、石梁二渠,民无水患。通判镇戎军,上言: “元昊喜诛杀,势必难制,宜亟防边。 ”因论西北攻守之计,仁宗欲用之

34、,会丁母忧。元昊反, 为泾原路兵马钤辖,累迁知廓州。初,亢请乘驿入对,诏令手疏上之,后多施用。会元昊益炽,以兵围河外,纵游骑钞麟、府间,二州闭壁不出。民乏饮,黄金一两易水一杯。徙亢管勾麟、府军马事。单骑叩城,出所授敕示城上,门启。既入,即纵民出采薪刍汲涧谷。然夏人犹时出钞掠,亢为筑堡置兵守之。 其时禁兵皆败北,无斗志,乃募役兵敢战者,夜伏隘道,邀击夏人游骑。 比明,有持首级来献者,亢以锦袍赐之,禁兵始惭奋曰: “我顾不若彼乎? ”咸愿一战。亢知可用,始谋击琉璃堡,夜引兵袭击,大破之。战于兔毛川,亢自抗以大阵,而使骁将伏短兵强弩数千于山后 。亢以万胜军皆京师新募市井无赖子弟,罢软不能战,敌目曰

35、“东军 ”,素易之,而怯虎翼军勇悍。亢阴易其旗以误敌,敌果趣 “东军 ”,而值虎翼卒。搏战良久,伏发,敌大溃,斩首二千级。范仲淹宣抚河东,复奏亢前所增广堡砦,宜使就总其事。诏既下,明镐以为不可,屡牒止之。 亢曰: “受诏置堡砦,岂可得经略牒而止耶?坐违节度,死所甘心,堡砦必为也。 ”每得牒,置案上,督役愈急。及堡成,乃发封自劾,朝廷置不问。蕃汉归者数千户,岁减戍兵万人,河外遂为并、汾屏蔽。亢好施轻财,凡燕犒馈遗,类皆过厚,至遣人贸易助其费,犹不足。以此人乐为之用。驭 军严,所至有风迹,民图像祠之。 注:砦,同 “寨 ” (节选自宋史 张亢传)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36、项是 ( )( 3分) A仁宗欲用之,会 丁 母忧。丁:遭逢。 B “我 顾 不若彼乎?顾:只是。 C夜 引 兵袭击,大破之引:带领。 D 累 迁知廓州累 :屡次,多次。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亢有智谋的一组是 ( )( 3分) 驭军严明,所至有风迹,民图像祠之 势必难制,宜亟防边 有持首级来献者,亢以锦袍赐之 因论西北攻守之计,仁宗欲用之 使骁将伏短兵强弩数千于山后 凡燕犒馈遗,类皆过厚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张亢在琉璃堡之战,他先赏赐勇士,激起禁兵斗志后夜袭破敌;兔毛川之战,他巧诱敌军,最终取得了胜利

37、,显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 B在他守边期间,蕃汉回归的人很多,戍边士兵人数大为减少,人人都愿意为他效劳,百姓非常爱戴他,政绩突出。 C他预见到元昊反叛,及时提出西北攻守策略;元昊反叛后,他手写奏章,建议大多被仁宗采纳。从而看出张亢有政治远见。 D张亢也是一 个胆魄过人,他单骑入城,解除州民忧患;后来为增建堡砦,搁置停修公文,因此他获得当地百姓的爱戴。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其时禁兵皆败北,无斗志,乃募役兵敢战者,夜伏隘道,邀击夏人游骑。 ( 2)亢曰: “受诏置堡砦,岂可得经略牒而止耶?坐违节度,死所甘心,堡砦必为也。 ” 答案: 【小题 1】 B

38、【小题 2】 A 【小题 3】 D 【小题 4】( 1)当时禁兵都打了败仗,没有斗志,张亢于是招募敢于战斗的士兵,夜里埋伏在险隘的道路上,半路阻击夏人的流动骑兵。 ( 2)张亢说: “我受诏命修置堡寨,怎能因为收到经略使的文书就停止呢?犯违抗节度命令的罪,死也甘心,堡寨是一定要建的。 ” 【小题 1】 试题分析: B项 “顾 ”反道,难道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驭军严明,所至有风迹,民图像祠之 ”是政绩; “凡燕犒馈遗,类皆过厚 ”是慷慨好施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张亢政绩突出。在

39、他守边期间,蕃汉回归的人很多,戍边士兵人数大为减少,人人都愿意为他效劳,而获得百姓非常爱戴他。而不 “胆魄过 人,他单骑入城,解除州民忧患;后来为增建堡砦,搁置停修公文 ”。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答题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

40、,前后通顺。一定要直译,一般 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 信 ) 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 达 ) 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本题翻译时应注意 “败北 ”、 “隘道 ”、 “邀 ”、 “置 ”、“牒 ”、 “坐 ”等字的解释。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 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

41、文】 张亢,字公寿,年轻时性格豪迈有出众的气节。担任应天府推官时,整治了白沙、石梁两渠,百姓不再受水患之苦。通判镇戎军时,上奏说: “元昊喜欢杀戮,将来必定难以控制,应该立即防守边境。 ”趁机论述西北防守的计策,仁宗想重用他,适逢他母亲去世,回家守丧。元昊反叛后,(张亢)担任泾原路兵马钤辖,多次升迁后任 州知府。当初,张亢请求乘驿车入京面奏,皇帝下诏命他手写奏章上奏(即可),上奏的主张后来大多被采用。适逢元昊势力更加强大,用军队围攻河外,放任流动骑兵在麟州、府州之间掠夺,二州闭门不出。百姓缺乏饮水,城内一两黄金换一杯 水。调张亢担任办理麟州、府州军马事。张亢独自一人去敲城门,拿出朝廷所授的敕书

42、让城上的人看,城门打开。入城后,就让州民出城砍柴割草并到涧谷里打水。然而夏人还不时地出来抢掠,张亢就修筑了城堡派兵守卫。当时禁兵都打了败仗,没有斗志,张亢于是招募敢于战斗的士兵,夜里埋伏在险隘的道路上,半路阻击夏人的流动骑兵。等到天明,有拿着敌人的首级来献的,张亢用锦袍赏赐他们,禁兵才惭愧而振奋地说: “我们难道不如他们吗? ”都愿作战。张亢知道士气可用,才谋划攻击琉璃堡,夜里率领军队去袭击,大败敌军。在兔毛川作战,张亢自己用大阵抵御, 而让勇将在山后埋伏了几千持短兵器强劲弓弩的士兵。张亢因为万胜军全是从京城新招募的市井无赖子弟,软弱不能战斗,敌人称他们为 “东军 ”,向来轻视他们,但害怕虎翼

43、军的勇敢强悍。张亢就暗中更换了他们的旗帜来误导敌人,敌人果然奔向 “东军 ”,却遇到虎翼军士兵。搏战了很久,伏兵出动,敌军大败,斩杀敌首两千级。范仲淹安抚河东,又上奏说张亢以前增建扩展的堡寨,应该让他前去总管这件事。诏书已经下达,明镐认为不可,屡次传送文书阻止。张亢说:“我受诏命修置堡寨,怎能因为收到经略使的文书就停止呢?犯违抗节度命令的罪,死也甘心,堡寨是一 定要建的。 ”每次收到文书,就搁置到案几上,督促工役更加紧急。等到堡寨建成,才打开文书,弹劾自己,朝廷搁置起来不追究。蕃汉回归的有几千户,一年减少戍边士兵一万人,河外于是成为并、汾的屏障。张亢喜好施与,轻视钱财,凡是宴席犒劳或馈赠,大都

44、很丰厚,甚至派人贸易资助其费用,总还觉得不够。因此人们乐于为他所用。他治军严明,所到之处很有政绩,百姓画了他的图像祭祀他。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习题。 (11分 ) 春 日 南宋 吴锡畴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 溪老 ,五亩园私涑水翁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 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 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 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小题 1】 颈联中 “逆、私 ”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 5分) 【小题

45、2】 “幽情 ”在诗中指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小题 1】 “逆 ”是迎接的意思, “私 ”是偏爱的意思。( 2 分)颈联使用拟人手法,( 1分)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 曲折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2分) 【小题 2】 “幽情 ”在本诗中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伤春之情。( 2分)一是忧国之情。( 2分)盛春已经过去了,而南宋也是国运衰微,盛景不再,大势已去,故这 “幽情 ”从表面看似是伤春,从全诗看它饱含着忧国伤时的隐痛。( 2 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答练字题首先要解释字义, “逆 ”是 “迎接 ” “私

46、”是 “偏爱 ”,再答此字的手法,赋予绿草田园以人性人情,写出它们对其主人的亲昵之状,最后答出情感,即表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 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 “幽情 ”表面上看似是伤春,从全诗看它暗含着忧国伤时的隐痛。盛春不再,正象征着南宋王朝的国运一去不复返。伤春亦是忧国,浑然一体,隐约朦胧,使诗人感到郁闷惆怅。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语言表达 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 10个字。( 5分) 积苦力学的经历给了曾国藩独特的启示。他发现 。笨

47、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 。笨拙的人 ,因此抗打击能力特别强。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 此不留死角。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意下 “困勉之功 ”, ,基础打得松松垮垮。所以, ,其实却是最快的,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成功,不留遗弊。 答: 答案: 笨拙有笨拙的好处 比别人更虚心 从小接受挫折教育 遇到困难绕着走 “拙 ”看起来慢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句连贯的题目,答题时注意上下句,句全段的意思,首先后 ,是一个结论句,后面是 “其实却是最快的 ”, “其实 ”代表者转折,后面意思是 “实质最快 ”前面是应该是 “表面上看慢 ”的意思的语句; 是顺应前面的不愿意下 “困勉之功 ”的意思而来,应该还是小聪明的人的具体表现; 后面是结果的句子,结果是 “抗打击能力特别强 ”,那此处应该是 “接受打击 ”之类的句子; 也是结论性的句子,前面是 “没有资本 ”,应该是 “刻苦努力 ”之类的句子; 是全段的中心句,通过综合文意,可以看出,此文段论述的是 “笨拙 ”的好处。 考点:语言 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新闻,请简要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少于 60字) (6分 ) 中央电视台 2012年 10月 14日 “新闻直播间 ”节目播出 “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 1小时 6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