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31755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届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届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届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届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高三3月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高三 3月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忖 ( chn)度 僭 ( jin )越摩洋工不省人事 B押 解 ( ji) 溘 然( k)长逝明信片攻城略地 C 溺 ( n)爱 炽 ( zh)热清花瓷厉行节约 D 怃 ( w)然 咄咄 ( du)逼人景泰蓝计日成功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忖度 cn 磨洋工 C 炽热 ch 青花瓷 D咄咄逼人 du 计日程功。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

2、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从北京乘坐高铁去上海,速度真了不得,五个小时后,就 _上海了。 中国小说不是静止地叙述人物的内心活动,而往往偏重通过人物的外部言行的表现使读者 到人物的内心活动。 “银河 ”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成功,必将带动许多高科技产品 _,填补某些领域的空白。 A临近体会面世 B临近领略面市 C邻近领略面世 D邻近体会面市 答案: A 试题分析:临近 :(时间、地区 )靠近;接近。如:春节临近了。 /他住在临近太

3、湖的一所疗养院里。邻近:( 1)位置接近。如:我国东部跟朝鲜接壤,跟日本邻近。( 2)附近。如:学校邻近有文化馆。 /邻近的一家姓赵的搬走了。体会:体验领会,体验领会到的东西。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面市:开始供应市场。面世:指作品、产品与世人见面,问世。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同时像 “毒奶粉 ”这样的不良现象也 应运而生 ,这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B一曲曲儿歌和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将我们的记忆带回到了那些曾经的 蹉跎岁月 ,长大了的

4、我们在体味欢乐的同时,更感到了肩头的责 任。 C一年一度的运动会精彩纷呈,且不说运动场上的生龙活虎,就连看台上 不绝如缕 的呐喊助威声也足以使人震撼。 D各国政府纷纷亮出的 “花钱消灾 ”的救市举措,使得本就不大景气的世界经济,在席卷全球的金融 “寒潮 ”中,更显得 捉襟见肘 。 答案: D 试题分析: 应运而生:应:顺应;运:原指天命,泛指时机。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蹉跎岁月: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捉襟见肘: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考点:正确使用词

5、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将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因此,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高校扩招势头将从今年起逐步遏止。 B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 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其产品多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C如果我们这一代人智慧不够,难以解决钓鱼岛争议问题,起码可以就如何防止危机升级而做出努力。 D我们的报纸、杂志、图书及一切出版物,尤其是中小学教材,要增强语言使用的规范意识,坚决杜绝用字用词不规范的问题。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逐步遏止 ”误用; B “多次被授予优质产品 ”缺失宾语中心语;D

6、 “报纸、杂志、图书及一切出版物 ”并列错误。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先秦两汉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有纪传体的史记和汉书等。 B盛唐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王维、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其中王维的诗被誉为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C欧也妮 葛朗台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它塑造了 “守财奴 ”老葛朗台这一经典的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D创作于三十年代的边城、竹林的故事均是我国 “乡土文学 ”的优秀作品。其作者分别是沈从文、

7、废名。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课下应该加强名家及文学名篇的赏读。谢灵运是东晋著名山水诗人,非唐代诗人。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本大题共 4小题,共 17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风声在耳 走在熙攘的街市上,看见攫利者飘忽的行色,听着叫卖者嘹唳的贩声,内心不禁忧郁起来:感到人到底是被生计追迫着,本质上是与觅食的兽们无多大差异的。古人把人叫 “两脚兽 ”,是确当的。既然是兽,对物质的索求,便是情理之中的事 这是生之维系的基础。并且,世人多认为,物质索求得愈多,支配起来 就愈有余裕,生命的自由就愈多。 然而,即使对物的追逐是人性的,但被物支

8、配着的人的生活,终有沦落的味道,因为人到底是人,而不是兽。想到此心情竟烦躁起来。 从街市踅回书房,翻几本闲书,一本纪德的人间食粮,一本梁宗岱批评集,一本难忘徐志摩。当我作无目的地阅读的时候,总是同时翻几本书。便发现了一个趣处:既同是面黄骨瘦之人,却均有丰腴的浪漫情怀;现实拘其不住,我行我素地活的很热烈,很幸福(至少在感觉上很幸福)。稍做思忖,我笑了:他们都是被书香涵养着的人,他们生活在精神里;因此,他们具有了超越兽性的一 种 “神性 ”,即:不为物像所动,煮字疗饥。感觉着他们的 “神性 ”,烦躁的心意在不知不觉间,平静如水。 便想到了梭罗。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筑屋而居,远离红尘,仅靠最起码的一点物

9、质资料为生,居然滋养了那原本枯瘠的心地,成就了伟大的超验主义代表作瓦尔登湖。在书中他说:多余的金钱,只能购买多余的物资;真正的生活所需,是不需钱的。沿着梭罗的指引,我想,人之所以生活得惶恐与急迫,是把追逐多余的物资,当作人生的目的了。正如饕餮的兽们,虽食已餍足,逐尸之欲却不能餍足,悲苦在于欲望本身。 所以,涵养着书香的人,与物欲淡远了, 饱尝着简约之境给内心带来的平静。这种平静,就是心灵的自由,就是幸福本身。那么,书籍对人的意义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它做着这样的证明:人与兽的区别就在于,人可以不为生存而生存。 一书在手,神游太极。这是惟有人,才能领略的境界。也就是说,人完全可以生活在精神之中。 “

10、宫殿里有悲哭,茅屋里有歌声 ” 人的幸福,是由精神支配的,不取决于物质的多寡。 “贫穷而能静静地听着风声,也是快乐的 ”。这是海德格尔 “人要诗意地栖止 ”的形象阐释。人摆脱了物质的羁束,在精神的世界里会得到无限的自由。 在书房里阅读,不亦是风声在 耳吗? 这样的意象在脑中闪现出来之后,我不禁笑出声来。连忙点上了一支烟,吐出的烟雾,有甜丝丝的味道。巴士加尔说得好: “一个人越是有思想,越是能发现人群中卓尔不凡的情调;一般人是分辨不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 ”这种差异,决定了幸福的深度和生命的质量,也决定了我手中这支烟,不仅仅是一支烟。 (取材于凸凹同名散文) 【小题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

11、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第三段中提到 “人的神性 ”,作者其意在表达人应该具有不为物质追求所羁绊 , 追求在精神世界里幸福地生活的特性 。 B文章第四段作者引述了美国作家梭罗所言,意在证明人就应该安于平淡朴素的生活的观点。 C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拟题,把沉浸于书的世界 ,摆脱了物质束缚的自由快乐之感与清风在耳的清凉快乐之感共论。 D作者在议论中多次叙写个人经验,并引用大量事例论证作者对 “物质追求与精神自由、读书与人生关系 ”的思考。在作者看来书籍对于人的生命尤为重要。 E本文构思精巧,首尾呼应;以作者感情变化为全文线索,欲扬先抑;文章思路畅达。 【小题 2】综观全文,请用四个词语概

12、括作者的情感变化。( 4分) 【小题 3】文中多次写到 “兽 ”,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4分 ) 【小题 4】文章结尾说, “这种差异,决定了幸福的深度和生命的质量,也决定了我手中的这支烟,不仅仅是一支烟。 ”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5分) 答案: 【小题 1】 B E 【小题 2】 忧郁 烦躁 平静 释然 【小题 3】通过人与 兽 的比较,强调人的生存目的与兽不同;表达了对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的否定;强调了追求精神境界,美好生活情趣的意义。 【小题 4】句中的 “差异 ”是指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下与生活情趣的有无。( 1分)这差异,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在平凡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发现 生活的情

13、趣和快乐。( 2分)此时一支烟就不仅是一支烟,其中甜丝丝的味道就有人生幸福感和生命的意义。(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说情节主旨筛选理解能力。 B项中引用美国作家梭罗的名言,意图在于证明人的欲望过多会使自己面临困境。物质追求太多,精神困境越大。 E项中欲扬先抑手法错误,文章没有使用此手法。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散文文本中作者情感变化的把握。当作者看到听到的都是人们对物欲的追求时,作者内心忧郁;当作者想到人被物欲所支配时,感到 烦躁;当感觉到一部分读书人有精神追求时内心平静;我不禁笑了,表明了我的释然。解题

14、时要注意筛选表明作者感情的词语和细节,进行归纳总结。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能力。首先要看到整篇文中的中心意图是要告诉人们不要过多的追求物质利益,要懂得追求精神境界,要有更美好的生活情趣。文章的标题 “风声在耳 ”就是强调要有释然,淡然的情怀,这是人的追求。其次要了解写 “兽 ”的目的是为了与人形成对比,强调人的追求高于兽。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 ,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散文重要语句的理解和感悟能力。首先要理解 “这种差异 ”指代的是前文中人的

15、精神境界的高下与生活情趣的有无。其次还要理解“烟 ”的象征意义即甜丝丝的味道就有人生幸福感和生命的意义。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本大题共 3小题,共 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睡眠的谜团(有删节) 为什么我们和其它许多动物会将一生的大量时间耗费在睡眠上,这是生物学领域最大的奥秘之一。睡眠究竟给生存带来什 么好处呢?难道睡眠就是为了完成某些至关重要的生物功能,诸如使身体恢复活力或者重新 “启动 ”大脑而逐步进化?这是研究人员多年来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至今依然莫衷一是,但或许他们都错了。 大多数研究者历来着眼于睡眠的两个泾渭分明

16、的阶段的功能。第一个阶段是非快速眼动睡眠,其中包括慢波睡眠这一以更缓慢、更漫长的脑波为特征的关键性时期。接下去是快速眼动睡眠:在这个阶段,身体近乎瘫痪,而大脑则处于高度活动的状态。它通常与梦境联系在一起,虽然事实上我们在睡眠周期的任何阶段都会做梦。 以往解释睡眠目的的观点是:快速眼动睡眠对维 持大脑发育是必不可少的。几乎所有新生的哺乳动物都是在睡眠中度过大部分时光,且快速眼动睡眠的比例很高。然而,一项突破性研究证实:新生的虎鲸和宽吻海豚在出生后第一个月是一直不睡觉的,而且也没有出现什么不良后果。 还有一种颇为风行、同时也得到大量试验印证的观点认为:快速眼动睡眠对于稳固记忆这项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17、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杰里 西格尔在对一系列动物的睡眠行为进行了 20 余年研究后,却得出了颇具争议性的结论。他相信,睡眠的主要功能不可能是为了记忆。西格尔认为,快速眼动睡眠产生的效益不足以使记忆稳固成为快速眼动 睡眠的一个基本功能。至今没有证据表明数百万服用抗抑郁药物的病人因为缺失快速眼动睡眠而出现记忆缺陷。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期待一个 24小时完全没有睡眠的社会呢?在被问及没有睡眠的生命是否可能时,西格尔显得颇为自信: “站在纯科学的立场上,我们无法排除这一可能性。 ” 如果西格尔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我们为什么非要睡觉不可呢? 睡眠逐步进化的根本目的非但不是履行某些重要的生物功能,相反,它只是

18、为了保存体能和使个体避免危险。 有人认为,非快速眼动,特别是慢波睡眠,恰恰是我们为使大脑能终其一生地持续学习和适应环境所付出的代价。同 时更多的研究揭示了睡眠在使免疫系统保持运转方面所起的作用。此外,据纽约市立大学的恩格尔 菲利曼在 2007年 6月的睡眠学术会议上披露,睡眠不足的人往往偏爱吃有损于健康的快餐。 【小题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也会产生梦境,但脑波更缓慢、漫长的慢波睡眠不产生梦境。 B目前的抗抑郁药物对睡眠具有抑制快速眼动睡眠的作用,但不会使病人出现记忆缺陷。 C西格尔的研究表明:快速眼动睡眠对记忆稳固无法产生效益,因而不成为其基本功能

19、。 D睡眠是所有新生哺乳动物维持大脑发育的必要条件,且多数为快速眼动睡眠。 【小题 2】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非快速眼动睡眠,特别是慢波睡眠比快速眼动睡眠对人类的作用更重要。 B虽然西格尔认为完全没有睡眠的社会有可能出现,但睡眠对人类依然有重要作用。 C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大脑处于高度活动状态,造成了该阶段更易产生梦境。 D西格尔等人对于睡眠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并没有彻底解开这个谜团。 【小题 3】根据全文文意概括说明,为什么说 “睡眠逐步进化的根本目的非但不是履行某些重要的生物功能,相反,它只是为了保存体能和使个体避免危险。 ”?( 4分) 答案: 【小题

20、1】 B 【小题 2】 A 【小题 3】 快速眼动睡眠并不能对维持大脑发育和稳固记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非快速眼动,特别是慢波睡眠,使大脑能终生持续学习和适应环境。 睡眠使免疫系统保持运转方面具有作用。 睡眠也能够影响人们对于食物的选取。(共 4点,每点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科普类文本信息的筛选与判断能力。 A 项中 “脑波更缓慢、漫长的 慢波睡眠不产生梦境 ”错误,文本中的意思是我们在睡眠周期的任何阶段都会做梦。 C 项 “快速眼动睡眠对记忆稳固无法产生效益 ”与文本 “产生的效益不足 ”程度范围不同。 D项是以往解释睡眠目的的观点。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

21、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科普类文本信息的筛选与判断能力。 A 文本中并没有 “非快速眼动睡眠,特别是慢波睡眠比快速眼动睡眠对人类的作用更重要。 ”的表述。属于无中生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有效信 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应着眼于两个方面:一、睡眠逐步进化的根本目的不是履行某些重要的生物功能。杰里 西格尔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二睡眠逐步进化是为了保存体能和使个体避免危险。这出现在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答题时要注意寻找有效段落,进行归纳总结。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2、文言文阅读 用斜线( /)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分) 皇甫谧,汉太尉嵩曾孙也。所 养 叔 母 教 曰 昔 孟 母 以 三 徙 成 子 曾 父 以 烹 豚 存 教 岂 我 居 不 卜 邻 何 尔 鲁 之 甚 乎 修 身 笃 学 自 汝 得 之 于 我 何 有 因 对 之 流 涕 谧 乃 感 激。 (选自初潭集) 答案:皇甫谧,汉太尉嵩曾孙也。所养叔母教曰 /昔孟母以三徙成子 /曾父以烹豚存教 /岂我居不卜邻 /何尔鲁之甚乎 /修身笃学 /自汝得之 /于我何有 /因对之流涕 /谧乃感激(选自初潭集) 试题分析: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章法内容全理

23、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 “曰 ”、 “云 ”、 “言 ”,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文言文阅读( 12分) 大命 (清)唐甄 岁饥,唐子之妻曰: “食无粟矣,如之何 ”唐子曰: “以粞。 ”他日,不能具粞,曰: “三糠而七粞。 ”他日,犹不能具。其妻曰: “三糠七

24、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 ”曰: “然则七糠而三粞。 ”邻有见之者,蹙额而吊之曰: “子非仕者与?何其贫若此也?意者其无 资 身之能乎 ”唐子曰: “不然。鱼在江河,则忘其所为生;其在涸泽之中,则不得其所为生。 以 江河之水广,涸泽之水浅也。今吾与予在涸泽之中,无所资以为生也。子曷 以吊我者吊天下乎 ” 唐子行于野,见妇人祭于墓而哭者。 比 其反也,犹哭。问: “何哭之哀也 ”曰 :“是吾夫之墓也。昔也吾舅织席,终身有余帛;今也吾夫织帛,终身无完席。业过其父,命则不如,是以哭之哀也。 ”唐子慨然而叹曰: “是天下之大命也夫 !昔之时,人无寝敝席者也;今之时,人鲜衣新帛者也。 ” 唐子曰: “

25、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 所 。及其不平也,此厚则彼薄,此乐则彼忧。为高台者必有 闯兀 渤苏弑赜屑胱恪豕 乙谎缰 叮 焉吓 凰曛 瘢 淌持 u甘;吴西之民,非凶岁为舰粥,杂以莜秆之灰;无食者见之,以为天下之美味也。人之生也,无不同也。今若此,不平甚矣 !提衡者权重于物 则 坠,负担者前重于后则倾,不平故也。是以舜禹之有天下也,恶衣菲食,不敢自 恣 。岂所嗜之异于人哉 惧其不平以倾天下也! ” 唐子之父死三十一年而不能葬。乃游于江西,乞于故人之宦者。家有一石一斗三升粟,惧妻及女子之饿死也。至于绣谷之山而病眩,童子问疾,不答。登楼而望,慨然而叹曰: “容容其山,旅旅其石,与地终也 !吁嗟人乎

26、!病之蚀气也,如水浸火。吾闻老聃多寿,尝读其书曰: 吾惟无身,是以无患。 盖 欲窃之而未能也。 ” (选自潜书) 【注释】 大命:指天下的命脉 粞:碎米。 曷:通 “盍 ”,何不。 【小题 1】下列句中 加点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意者其无 资 身之能乎资:供给 B 比 其反也,犹哭比:及 C犹食之而不 甘 甘:美味 D恶衣菲食,不敢自 恣 恣:恣意,放纵 【小题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 江河之水广皆 以 美于徐公 B平则万物各得其 所 或因寄 所 托,放浪形骸之外 C权重于物 则 坠夷以近, 则 游者众 D 盖 欲窃之而未能也 盖 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

27、矣 【小题 3】下列句中补出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吾与予在涸泽之中,(故)无所资以为生也 B(此)是吾夫之墓也 C以(之)为天下之美味也 D(唐子)乃游于江西,乞于故人之宦者 【小题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提出 “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 ”的观点,指出社会分配公平是治理天下的要害所在。 B第 段中,唐子用鱼水关系回应了邻人的关心:自己如同身处干涸水塘中的鱼,纵有本领也无法生存,并建议邻人用慰问自己的态度去慰问天下人,暗含讽刺。 C第 段中,唐子知道了妇人哀哭的原因后不禁感叹百姓的生活今不如昔。过去的人没有睡破席子的,如今的人连件新衣也穿不了。

28、 D唐子认为天下有 人快乐有人忧愁,有人富裕有人贫穷,有人安乐地坐车,有人走路走得脚上都长出了茧子,都是因为社会分配不公平,才造成了贫富差距。 【小题 5】将下列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4分) 三糠七粞而犹不足,子则奚以为生也 惧其不平以倾天下也! 【小题 6】唐甄在大命一文中说: “鱼在江河,则忘其所为生。 ”意为 “鱼在江河里,就忘记用来生存的本领。 ”请结合文本,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试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谈谈你的感受。( 200字以上)( 12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4】 B 【小题 5】 三成的糠和

29、七成的碎米掺在一起却仍然不够吃,你用什么办法活下去呢? (舜和禹)是害怕不公平而使天下倾覆啊! 【小题 6】理解要点: 江河之水(可理解为生存环境); 忘记(可理解为忽略或习惯带来的惰性等); 本领(可理解为生存的能力等)。 观点示例:( 1)在江河中忘记自己用来生存的本领,说的是一种 “习惯 ”的可怕性。当人们完全熟悉周边的环境后,常常 “习惯成自然 ”。从最初的步步为营到后来的按部就班直至最后的行尸走肉。这就是 “忘其所以为生 ”。( 2)在江河中忘记自己用来生存的本领,可以 理解为当周边的环境优越时,人们往往会忽视自身的努力,以致生存能力逐渐变差。 评分标准: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 2分;表

30、明自己的态度 2分;联系生活或阅读举例论证 4分;语言 4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 “犹食之而不甘 ”应译为 “尚且吃着不认为它的甘甜美好 ”,故 “甘 ”字意动,译为:认为 甘甜。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A 因为 /认为 B 地方,位置 /所字结构 C 表假设关系的连词 D 句首发语词 /表推测语气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 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是 ”本身是代词,不可再加 “此 ”。试题考查对文言文省略句的分析理解。此类试题应于原文中找到相关

31、语句,确定语境,分析句子大意,从而确定省略成分,然后加以补充。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 B选项中没有暗含讽刺之意。属于命题人主观加入成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 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 “三糠 ”译为三成糠, “七粞 ”译为七成碎米, “奚以为生 ”译为你用什么办法活下去。 (2) “不平 ”译为不公平, “倾天下 ”译为使天下倾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2、。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6】 试题分析:本题为开放型试题。考查我们结合文本,联系自己体会实际作出价值判断。解答时应注意要有明确的观点,要紧密结合文本,不可脱离文本作答。观点要贴合实际。紧紧围绕试题所给的几个角度,选择其一,谈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 级为鉴赏评价 D。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7分) 人娇 张扩 深院海棠,谁倩春工染就?映窗户,烂如锦绣。东君何意,便风狂雨骤?堪恨处,一枝未曾到手。 午日乍晴,匆匆命酒。犹及见,胭脂半透。残红几点,明朝知在否?问何似,去年看花时候? 【小题 1】下列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3、( )( 3分) A词的开篇即点出题旨 “咏海棠 ”,并巧妙运用问句引出比喻,将天然的海棠比喻为人工织成的锦绣。 B上阕结尾处用一 “恨 ”字写出了作者的惜花之情,他恨狂风骤雨的来临让人无法充分欣赏美丽的海棠花。 C词的下阕别开生面,着重描述作者 “赏残花 ”的行为。 “胭脂半透 ”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雨后海棠花的颜色与质感。 D “明朝知在否 ”的问句表达了作者一片惜花伤春之心,及对时光易逝的无尽感慨。 【小题 2】读这首海棠词,许多人认为 “午日乍晴,匆匆命酒 ”一语非常精彩,请结合全词从结构和含义两方面简析其妙处。( 4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午日乍晴,匆匆命酒 ”

34、一语紧承上阕的 “东君何意?便风狂雨骤。 ”( 1分)写出了海棠盛开时,风雨突至。诗人担忧风雨摧花,又遗憾没有充分欣赏到海棠之美。( 2分)时至午后,风雨停止 ,天气突然放晴。诗人连忙摆酒赏花, “乍 ”和 “匆匆 ”将作者的惊喜之情及对赏花的渴望刻画得淋漓尽致。(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可结合注释翻译原诗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概括筛选。其中 C选项 “胭脂 ”不是比喻手法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代诗歌重要语句妙处的把握。考题要求从结构和含义的角度思考。

35、结构上首先看这个句子所处的位置在中间位置,在看它的语义是雨后初晴,就和前面的风狂雨骤照应。含义上重点考查 “乍 ”即 “刚刚 ”所体现的心情和词语的叠用所起的对焦急心情的强调作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十题任选八题完成) ( 8分) 【小题 1】 ,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小题 2】浴乎沂, ,咏而归。(侍坐) 【小题 3】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 4】实迷途其未远,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小题 5】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 【小题 6】 ,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

36、小题 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 【小题 8】三杯两盏淡酒, 。(李清照声声慢) 【小题 9】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关汉卿窦娥冤) 【小题 10】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韩愈师说) 答案: 【小题 1】塞上长城空自许 【小题 2】风乎舞雩 【小题 3】奈何取之尽锱铢 【小题 4】觉今是而昨非 【小题 5】一樽还酹江月 【小题 6】野径云俱黑 【小题 7】赢得仓皇北顾 【小题 8】怎敌他晚来风急 【小题 9】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小题 10】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 “自许 ”、 “舞雩 ”、 “锱铢 ”、 “酹 ”、 “仓皇 ”、“错勘贤

37、愚 ”、 “枉 ”等。每句 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材料一: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颁奖仪式上,莫言面向全世界讲了一个母亲的故事: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的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 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 材料二:近日来,一些有关 “官二代 ”、 “富二代 ”目无法纪,恣意胡为的新闻不断爆出,一时间成为媒体和网友热议的焦点。一些网友调侃说,这些儿子太 “坑爹 ”,毁

38、了父亲的一世英名;另一些网友则认为这纯粹是 “爹坑儿 ”。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 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 800字的作文。 答案:知荣辱学做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 你们好!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 “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 ”可见,个体的荣辱观,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尊严,还关乎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小至个人,大至整个民族、国家和社会,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都是十分重要的。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更应该从自身做起,这就是我今天的演讲题目 “ 知荣辱学做人 ”。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 “八荣八耻 ”,是在新形势下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最新解读,是社会主义

39、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是中 华民族美德和时代精神的结合,是当代青年的 “座右铭 ”。 周恩来,一生服务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在新中国诞生后毅然回国。李四光,当外国专家定论中国没有石油时,他自信地说:中国有储量丰富的油气。焦裕禄,将贫苦的兰考人民紧紧团结起来,与风沙盐碱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雷锋,一双袜子补了又补,却寄钱救济战友的家人。这些动人的事例告诉我们,不管是过去、今天还是将来,八荣八耻的根本是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对祖国和人民有贡献的人。 荣辱观古已有之,荣辱心人皆有之。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们,其荣辱观也是不同的。恩格斯说:

40、“每个社会集团都有自己的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回答的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既要立足本国,又要面向世界;既要把握今天,又要面向未来。 每个时代、每个民族的荣辱观,归根结底是由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又极大地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 “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对荣耻的界定,对是非的判定,对美丑的区分,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着眼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统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风尚, “八荣八耻 ”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我们的民族就能够在思想道德建设上站在时代前沿,

41、引领时代风尚,推动时代进步。 人人荣辱分明,社会和谐,国事兴;人人文明自强,校园和谐,空气净!同学们,我们要知荣辱,学做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做新世纪的主人,让青春在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宏伟大业中熠熠闪光!让面向世界的中国更加强大、更加昌盛!让世界因为中国的发展和强大更加和平! 试题分析:第一则材料的内涵是赞扬母亲对孩子的正确金钱观的引导,即使生活贫穷也不做违背良心的事; 第二则材料批评了现实生活中一些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家庭疏于对孩子精神生活的引导,没有给孩子树立良好的金钱观,让孩子胡作非为,最终坑了孩子。因此我们可以从父母的角度立论即要为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还可以从孩子的角度立论,要有一定的家庭荣辱观。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