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 2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 锃 亮( zng) 讣 告( b) 卡 脖子( qi) 舐 犊情深( sh) B巨 擘 ( b) 勾 当( gu)黑 ( x)令人 发 指( f) C戏 谑 ( xu) 伫 立( zh)三 棱 镜( lng)半身不 遂 ( su) D 秸 秆( j) 斡 旋( w) 缉 私队( j) 瞠 目结舌( chng)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讣告( f) C半身不遂( su) D秸秆( ji) 斡旋( w)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
2、,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谁为大王 为 此计者动词,献 B 为 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介词,替 C如姬 为 公子泣介词,向、对 D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 有源头活水来动词,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为 ”动词读 wi,意义有做,行,做事;当做,认做等等;作介词、连词读 wi;义项有替,给;表目的等等; A 介词替、给 B 动词,治理 D连词,因为 考点:理
3、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必以长安君为人质, 兵 乃出。军队 B收天下之 兵 ,聚之咸阳。兵符 C故上 兵 伐谋,其次伐交。士兵 D强秦之所以不敢加 兵 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军队 答案: A 试题分析: “兵 ”是一个多意义词语,它的义项有兵器,武器;军人;军队;士卒;军事; 武力;用兵策略,战略等。 B兵器 C用兵策略,战略 D战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 风流 人物。杰出、英俊 B江东虽小, 地方 千里。大地的形状是
4、方的 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 从而 师之。从:跟随;而:而且。 D盛名之下,其 实 难副。那实际情况 答案: B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理解需要结合原句来理解。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的用法,考生对这方面的知识需要有一定的归纳。地方:土地方圆,古人的一种地理观念,今义:处所,地点。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句子中,用语最得体的一项是 A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B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C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
5、需要指点的话,我们将不吝 赐教。 D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说自己 “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 ”不得体。 B项 “责成 ”一般用于上级要求下级做某项工作,这里说学生会 “责成 ”学校领导,不当。 C项 “指点 ”“不吝赐教 ”不应该从自己嘴里说出。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依次填入下列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2分) ( 1)大漠长风,驱车万里,历时一个半月。西域风情,令我如醉如痴。_ ( 2)水击石 溅, _引得满溪水花粲然,应声起舞,熠熠山泉披覆着满身
6、音符。 冰山覆雪峰,天池冰未融,古道伴长城,青海湖水涩。 冰山覆雪峰,古道伴长城,青海湖水涩,天池冰未融。 如小弦滚指弹拨,切切淙淙, 切切淙淙,如小弦滚指弹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第一组中应根据对偶的特点选择第 句;第二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两分句 间有因果关系, 正是 “水击石溅 ”发出的 “切切淙淙 ”的声音才使人联想到弹琴,且 “水击石溅 ”和 “切切淙淙 ”都是四音节,连在一起比较和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种种迹象表明,购房者的观望非但没有像往日那样,坚持几日就选择放弃,重新加
7、入到购房大军中去,而且政策的从严,让购房者对房价下降充满信心。 B北大不久前宣称,明年自主招生时将拒收生活中不孝敬父母的学生,这一举措旨在弘扬中华民族 “孝 ”的传统美德。 C由国家统计局对成都市公交行业服务质量的调查数据显示:破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关键在于必须实施大力发展公交的政策。 D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 经营者将支付至少 5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主谓搭配不当, “观望 ”不能 “坚持 ”“加入 ”, “从严 ”不能让购房者充满信心,应改为 “观望的购房者 ”“从严的政策 ”,关联词位置不对, “非但 ”调到 “观望的购房者 ”之前; C 无主语,去
8、掉 “由 ”; D “至少 ”和 “以上 ”去掉一个。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为多渠道促进我们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成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达了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 _人员硕士学位的有关规定。 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多次在这里 _ 怎样镇压农民起义。 铜鼓出土时口朝上,鼓面朝下, _ 了铜鼓起源于铜釜的说法。 A学历策划证明 B学力策划证实 C学历策动证实 D学力策动证明 答案: B 试题分析:学力,指在学习上达到的程度;学历,指学习的经历,特指曾在那些学校肄业和毕业。策划:筹划、谋划;策动:策划鼓动。证明: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
9、人或事的真实性;证实:证明其确实。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篇幅洽谈会融会贯通君 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B赋与和稀泥跚跚来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C缘份白内瘴察颜观色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D洞悉水笼头振聋发聩城门失火,泱及池鱼 答案: A 试题分析: B、与 y 1、和,跟:正确错误。虎谋皮。生死共。 2、给:赠。人方便。 3、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4、其比较连词,常跟 “不如 ”“宁可 ”连用。 5、赞助,赞许:人为善。赋予:给与。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姗姗来迟:形容走路缓缓从容的样子。 C、缘分 份: 1、整
10、体里的一部; 2、量词:指成组、成件的; 3、用在 “省、县、年、月 ”后面,表示划分的单位;分: 1、区划开 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白内障 察言观色 D、水龙头 殃及池鱼 殃:祸害 损害的意思;泱:水深广或者气魄弘大的意思。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小题。(共 9分) 鲜 在当代中国人的美食追求中,鲜是一项极为活跃、极为重要的指标。然而在所有的滋味中,鲜又是最飘忽不定、最难以把握的。 关于 “鲜 ”,辞源的主要解释是:生鱼,新鲜,野兽,洁、善,古民族名,少。汉语大词典的主要解 释是:泛指鱼类,活鱼;以鲜鱼做的鱼
11、脍;新宰杀的鸟兽肉;新鲜食物;新鲜;味美。可见 “鲜 ”字在规范的解释中,从未被认为是一种滋味。中国古人对味的归纳是甜、酸、苦、辣、咸。中国传统的五味中没有鲜。当然, “鲜 ”更不是当今人们所附会理解的那种将新鲜的鱼和羊放一起进行烹调后产生的滋味。在严格的概念意义上, “鲜 ”始终没有进入味的类型之中,充其量也只是对美味或风味的一种泛指,一种只可意会的表述。 对 “鲜 ”的理解上的变化,出现在近代。特别是上世纪初日本人发明了味精后,人们对 “鲜 ”的理解出现了一个明显转折,即原先宽泛意义上的 “鲜 ”,非味型的“鲜 ”,被作为味型的 “鲜 ”所代替。当时人们认为味精在烹调中只是起到一定的增味作
12、用,即强化食物原来的风味,可是时间一长,人们就索性将味精的味型理解为鲜味,并把所有类同、接近于味精的味都统称为鲜味。 味精的出现和使用功过并存。对鲜味的确定性追求,既带来了烹饪的发展和人们饮食口味的改善,也使原本众多的美味有被 “鲜味化 ”、同质化的危险。味精在提升食物鲜味的同时,也损伤了自然的天生丽质,它所带来的千菜一味共性化倾向,恰恰是烹饪和品味的大忌,审美的大敌。 作为工业社会标准化、模式化产物的味精,从符号意义上象征着我们与农业社会的告别。随着用量越来越大,用途被不断扩大和强化,味精对富有个性的千姿百态的美味的颠覆越来越广泛而持久,而这一点却常被现代人所忽视。尽管在当今的都市里正出现一
13、股崇尚农家菜、田园菜的饮食新潮,但在味精家族的遮蔽下,我们再也不可能尝到真正的田园风味了。 【小题 1】根据文意,属于 “中国传统的五味中没有鲜 ”的依据的一项是( 3分) A “鲜 ”和 “五味 ”相比,是最飘忽不定、最难以把握和只可意会的味型。 B在一些人看来, “鲜 ”就是将新鲜的鱼和羊同进 行烹调后产生的滋味。 C从 “鲜 ”的定义看, “鲜 ”最初主要泛指鱼类和新鲜,从未被作为一种味道。 D在中国人的味觉感受中, “鲜 ”被用来泛指或描述食物所具有的美味或风味。 【小题 2】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甜、酸、苦、辣、咸 “五味 ”是中国古人对滋味进行的归纳,而 “鲜 ”
14、则是日本民族对味型的归纳。 B人们对 “鲜 ”的认识出现在近代,从日本人发明了味精后的上世纪初起, “鲜 ”就成为了当代人的美食追求。 C味精具有增味作用,后来人们就将味精的味型理解为鲜味,并把所有类同、接近于味精的味都统称为鲜味。 D味精在烹调中可起到增味的作用,即强化食物原来的风味,使食物原来的味道 “鲜味化 ”,从而成为美味。 【小题 3】依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传统五味中不包括 “鲜 ”,反映了农耕时代的中国古人与当代人在美食上的不同追求:崇尚自然,讲究本味。 B原本只是泛指美味、只可意会的 “鲜 ”成为了一种具体的味型,说明科学技术增强了人们对滋味的感觉能力
15、。 C作为工业社会标准化、模式化产物的味精改善了 人们的口味,随着其用途的不断扩大和强化,将使众口不再难调。 D味精的出现和使用,再一次证明了人类对自然的每一次超越和由此而获得的进步,都必然同时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1】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要求找出 “中国传统的五味中没有鲜 ”的依据,下面那个选项能论证这个观点即是答案:,其余各项答非所问,不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A项 “鲜 则是日本民族对味型的归纳 ”在原文中没有依据,属于无中生有; B项对 “鲜 ”的认识自古就
16、有, “人们对 鲜 的认识 m现在近代 ”属于曲解文意; D“强化食物原来的风味 ”“从而成为美味 ”属于臆断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A项五味与美食追求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B项 “科学技术增强了人们对滋味的感觉能力 ”主观臆断; C项 “使众口不再难调 ”推断绝对化。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共 19分) 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 铁凝 那时在冀中乡村,我常在清晨无边的大地上看雾的飘游、雾的散落。看雾是怎样 染白了草垛、屋檐和冻土,看由雾而凝成的微小如芥的水珠是怎样湿润着农家的墙
17、头和人的衣着面颊。雾使簇簇枯草开放着簇簇霜花,只在雾落时橘黄的太阳才从将尽的雾里跳出地面。于是大地玲珑剔透起来,于是不论你正做着什么,都会情不自禁地感谢你拥有这样一个好的早晨。 后来我在新迁入的这座城市度过了第一个冬天。这是一个多雾的冬天,在城市的雾里,我再也看不见雾中的草垛、墙头,再也想不到雾散后大地会是怎样一派玲珑剔透。城市有了雾,会即刻不知所措起来。路灯不知所措起来,天早该大亮了,灯还大开着;车辆不知所措起来,它们不再是往日里神 气活现的煞有介事,大车、小车不分档次,都变成了蠕动,城市的节奏便因此而减了速;人也不知所措起来,早晨上班不知该乘车还是该走路,此时的乘车大约真不比走路快呢。 在
18、一个大雾的早晨,我要从这个城市的一端走到另一端。我选择了一条僻静的小巷一步步走着,我的前后左右只有不到一米远的清楚。一切嘈杂和一切注视都被阻隔在一米之外,一米之内才有了 “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的气派。 为何不作些腾云驾雾的想象呢?假如没有在雾中的行走,我便无法体味人何以能驾驭无形的雾。一个 “驾 ”字包含了人类那么多的勇气和主动,那么多的浪漫和潇洒。原来 雾不只染白了草垛、冻土,不只染湿了衣着肌肤,雾还能被你步履轻松地驾驭,这时你驾驭的又何止是雾?你分明在驾驭着雾里的一个城市,雾里的一个世界。 为何不作些黑白交替的对比呢?黑色也能阻隔嘈杂和注视,但黑夜同时也阻隔了你注视你自己。只有大雾之中你才
19、能够在看不见一切的同时,清晰无比地看见你的本身。你那被雾染着的发梢和围巾,你那由腹中升起的温暖的哈气。 于是这阻隔、这驾驭、这单对自己的注视就演变出了你的得意忘形。你不得不暂时忘掉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 ”的人间训诫,你不得不暂时忘掉脸上的怡人表情,你想到的只 有走得自在,走得稀奇古怪。 我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先走一个老太太赶集:脚尖向外一撇,脚跟狠狠着地,臀部撅起来;再走他一个老头赶路:双膝一弯,两手一背 老头走路两条腿是僵硬和平衡的;走他一个小姑娘上学:单用一只脚着地转着圈儿地走;走他一个秧歌步:胳膊摆起来和肩一样平,进三步退一步,嘴里得叨念着 “呛呛呛,七呛七 ” ;走个跋山涉水
20、,走个时装表演,走个青衣花旦,再走一个肚子疼。推车的、挑担的、背筐的、闲逛的。都走一遍还走什么?何不走个小疯子?最后我决定走个醉鬼。我是武松吧,我是鲁智深吧,我是李白和刘伶吧 原来醉着走才最最飘逸,这富有韧性的飘逸使我终于感动了我自己。 我在大雾里醉着走,直到突然碰见迎面而来的一个姑娘 你,原来你也正踉跄着自己。你是醉着自己,还是疯着自己?感谢大雾使你和我相互地不加防备,感谢大雾使你和我都措手不及,只有在雾里你我近在咫尺才发现彼此,这突然的发现使你我无法叫自己戛然而止。你和我都笑了,笑容都湿润都朦胧,宛如你与我共享着一个久远的默契。从你的笑容里我看见了我,从我的笑容里我猜你也看见了你。刹那间你
21、和我就同时消失在雾里。 当大雾终于散尽,城市又露出了她本来的面容。路灯熄了,车辆撒起了 欢儿,行人又在站牌前排起了队。我也该收拾起自己的心思和步态,像大街上所有的人那样, “正确 ”地走着奔向我的目的地。 但大雾里的我和大雾里的你却给我留下了永远的怀念,也许我们终生不会再次相遇,我就更加珍视雾中一个突然的非常的我,一个突然的非常的你。我珍视这样的相遇,或许在于它的毫无意义。 然而意义又是什么?得意忘形就不具意义?人生又能有几回忘形的得意? 你不妨在大雾时分得意一回吧,大雾不只会让你悠然地欣赏屋檐、冻土和草垛,大雾其实会将你挟裹进来与它融为一体。当你忘形地驾着大雾冲我踉跄而来,大雾里的我会给你最
22、清晰的祝福。 【小题 1】下列对标题 “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 ”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你 ”指的是不期而遇的那位和文中的 “我 ”。 B用第二人称 “你 ”增加了与读者沟通交流的亲切感。 C大雾是一种消除了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阻隔的象征。 D “得意忘形 ”表明 “你 ”已处在自我陶醉的境界中。 E、标题陈述的事实意味深长,激发了读者遐想与思考。 【小题 2】第 段中多次用 “不知所措 ”的作用是什么?( 3分) 【小题 3】请多角度赏析第 段的表达特色。 (6分 ) 【小题 4】文中问: “得意忘形就不具意义 ”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 “得意忘形 ”的含义及其意义所在。 (6分 )
23、答案: 【小题 1】 AC 【小题 2】第一个 “不知所措 ”总起下面路灯、车辆和人的 “不知所措 ”,后面的几个 “不知所措 ”强调大雾使城市失去了往常的秩序与规则,为下文 “我 ”的得意忘形铺垫。 【小题 3】 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运用排比、反复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 “我 ”的各种走姿,表现 “我 ”从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到最后欲疯欲醉 的变化过程,活灵活现,生动传神。 从句式的角度分析:善用短旬,加快语言节奏,极力表现“我 ”稀奇古怪的走姿的变化多端,千姿百态。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描写、叙述相结合,诙谐幽默,表现了 “我 ”驾雾行走时轻松雀跃的心情。评分建议:能从以上两个角度分析到位即 6
24、分。 【小题 4】 “得意忘形 ”指放肆的走,放浪形骸,率性而为;注视自我,回归本真,体验生命的自在与欢乐。 (2分 )(意义 )“得意忘形 ”是对 “正确 ”人间训诫的有意抗拒;是打破刻板生活常态的 “非常 ”改变;是人生路途中难得的放松;是卸去伪装,解放自我,获得自在生命体验 的美妙境界。 (4分 ) 【小题 1】 试题分析: A 文章题目中的 “你 ”指假定的读者, ”泛指每一个人。 C大雾的出现令城市不知所措地改变了运转节奏,使 “我 ”得以进入一个自由王国,从而引出下文 “我 ”在雾中的想像、心理活动与特别行为 ,为 “我 ”的得意忘形铺设背景,营造情境,提供可能。 考点:体会重要语
25、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回到原文第二段分析 “不知所措 ”的含义,从结构和内容上作答。第一个 “不知所措 ”总起下面路灯、车辆和人的 “不知所措 ”,后面的几个 “不知所措 ”强 调大雾使城市失去了往常的秩序与规则,为下文 “我 ”的得意忘形铺垫。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文是一篇散文,多角度分析某个段落的表达特色,可从修辞的角度、句式的角度或者表达方式的角度来分析。 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运用排比、反复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 “我 ”的各种走姿,表现 “
26、我 ”从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到最后欲疯欲醉的变化过程,活灵活现,生动传神。 从句式的角度分析:善用短旬,加快语言节奏,极力表现 “我 ”稀奇古怪的走姿的变化多端,千姿百态。 从表达 方式的角度分析:描写、叙述相结合,诙谐幽默,表现了 “我 ”驾雾行走时轻松雀跃的心情。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结合原文八至十二段我在大雾里 “醉 ”这走,待雾散后我又 “正确 ”的走本想我的目的地,可理解为 “得意忘形 ”的意思是放肆的走,放浪形骸,率性而为;注视自我,回归本真,体验生命的自在与欢乐,意义 “得意忘形 ”是对 “正确 ”人
27、间训诫的有意抗拒;是打破刻板生活常态的 “非常 ”改变;是人生路途中难得的放松;是卸去伪装,解放自我,获得自在生命体验的 美妙境界。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 19分) 金石录后序 右金石录三十卷者何?赵候德甫 所著书也。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皆是正讹谬,去取褒贬, 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皆载之,可谓多矣。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 之民
28、也。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 图求钱二十万。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 。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答题。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余性不耐, 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
29、具,遇书史百家字不阙 、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因忆侯在东莱静治堂,装卷初就,芸签缥带,柬十卷作一帙。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 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杨广江都倾覆,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 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 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绍兴二年玄 岁壮月朔甲寅,易安室题。(节选自李清照(金石录 后序) 【注】 赵侯德甫:指赵明诚,字
30、德甫李清照之夫。赵明诚曾为莱州等地太守,故称 “侯 ”。 葛天氏:传说中的远古帝王。 铅椠 (qin):古代文具。铅为铅条,可书写;椠为木板,可书文字。 (wn)阙:磨损残缺。 【小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始 归 赵氏归:回到 B后 屏 居乡里十年屏:隐退 C大橱 簿 甲乙簿:书册 D装卷初 就 就:接近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小题 3】根据上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4分) ( 1)李清照夫妇喜爱收藏,是否看上的东西都能会买回家? ( 2)李清照在阅读亡夫遗著时,睹物思人,此时此刻她是怎样的情绪? 【小题 4
31、】把第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皆载之,可谓多矣。 (2)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 【小题 5】用 “/”给下面文言语段断句。( 3分) 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杨广江都倾覆,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32、 1)李清照夫妇喜爱收藏,遇上牡丹图这样的珍品更是爱不释手,但 由于资金不足,他们也只好遗憾地放弃。所以能否买回,得看资金情况。( 2)李清照在阅读亡夫遗著时,睹物思人,百感交集,既有凄苦无奈之情,又有旷达坦然之意。 【小题 4】 (l)上足以符合圣人的主张,下足以订正史官失误的,都记载在这里,可以称得上内容丰富了。(大意正确 3分,落实 “订 ”“载 ”各 1分) (2)或者天意认为我资质不够,不足以享有这些珍奇的物件吗?或者死者(明诚)泉下有知,对这些东西仍然过分爱惜,不肯留在人间吗?(大意正确 3 分,落实 “菲薄 ”“抑 ”各 1分) 【小题 5】昔萧绎江陵陷没,不惜国亡而毁裂书画 /
33、杨广江都倾 覆,不悲身死而复取图书 /岂人性之所著,死生不能忘之欤 /或者天意以余菲薄,不足以享此尤物耶?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 /何得之艰而失之易也? 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 所以区区记其终始者 /亦欲为后世好古博雅者之戒云 【小题 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翻译必须回到原文中,根据原文 A项 “归 ”:出嫁; C项“簿 ”:登记书册; D项 “就 ”:完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均力副词,为什么。 A连词,表目的,用来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B副 词 ,于是、就介词,因为; D副词,表肯定,是副词
34、,表限制,仅仅,只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生需要读懂原文大意,原后结合原文相关语句用现代语作答,有一定难度,既考查了语句翻译能力,又考查了判断能力。( 1)根据原文 “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知李清照夫妇喜爱收藏,遇上牡丹图这样的珍品更是爱不释手,但由于资金不足,他们也只好遗憾地放弃。所以能否买回,得看资金情况。( 2)根据原文最后一段知李清照在阅读亡夫遗著时,睹物思人,百感交集,既有凄苦无奈之情,又有旷达坦然之意。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
35、析:文言文句子翻译一定要回归到原文,一般采用直译,直译不过来就采用意译,遵守 “信 ”“达 ”原则。翻译时还要注意把剧中关键字词意义用法、特殊句式译出来,这是得分点。( 1)关键词 “订 ”译为订正; “载 ”译为记载。( 2)关键词 “菲薄 ”译为资质不够; “抑 ”译为或者。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试题分析:文言断 句需要掌握文段断句的标志方法。此题抓住人名 “杨广 ”和句末语气词 “屿、耶、者 ”及句首语气词 “岂、亦 ”等可断出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以上金石录三十卷是谁的著作呢?是先夫赵
36、德甫所撰的呀。上自三代,下至五代之末,凡是铸在钟、鼎、 、鬲、盘、彝、尊、敦上的题记,以及刻在高大石碑上的显要人物和山林隐士的事迹 这些见之于金石镂刻的文字共二千卷,都校正了错字异文,进行了汰选和品评。上足以合圣人的道德标准,下能够订正史官失误的,这里都记载了,可以称得上内容丰富了! 来源 :学科网ZXXK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我才嫁给赵氏。 我夫明诚年方二十一岁,正在太学做学生。赵、李两家本是寒族,向来清贫俭朴。每月初一、十五,明诚都请假出去,把衣服押在当铺里,取五百铜钱,走进大相国寺,购买碑文和果实。回到家中,我们面对面地坐着,一边展玩碑文,一边咀嚼果实,自己觉得很象远古时代葛天氏的臣民那样
37、自由和快乐。 曾记得崇宁年间,有一个人拿来一幅南唐徐熙所画的牡丹图,要二十万钱才肯卖。当时就是贵家子弟,要筹备二十万铜钱,谈何容易啊!我们把它留了两夜,终于因为想不出法子而还给了他。我们夫妇俩为此惋惜怅惘了好几天。 后来我们回青州故乡闲居了十年。仰有所取,俯有所入,衣食有了富裕。明诚又接连做了莱州和淄州的太守,把他的全部薪俸拿出来,从事书籍的刻写。每得一本,我们就一起校勘,整理成集,题上书名。 我天性博闻强记,每次吃完饭,和明诚坐在归来堂上烹茶,指着堆积的书史,说某一典故出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猜中与否决定胜负,作为饮茶的先后。猜中了,便举杯大笑,以至把茶倒在怀中,起来时反而饮不到一口。甘
38、心在这个环境中过一辈子了!所以我们虽处于忧患贫穷之中,而胸中的志愿从没有屈服过。收书的任务既已完成,就 在归来堂中建起书库,把大橱编上了甲乙丙丁的号码,中间放上书册。如需讲读,就拿来钥匙开橱,在簿子上登记,然后取出所要的书籍。我有时把书籍损坏或弄脏了一点,他定要给以批评,并责令揩完涂改,不再象过去那样平易和蔼了。 于是罗列在几案上,堆积在枕席间,我们意会心谋,目往神授,这种乐趣远远超过声色狗马之上。 今天无意之中翻阅这本金石录,好像见到了死去的亲人。因此又想起明诚在莱州静治堂上,把它刚刚装订成册,插以芸签,束以缥带,每十卷作一帙。现在他的手迹还象新的一样,可是墓前的树木已能两手合抱了, 悲伤啊
39、!从前梁元帝 萧绎当都城江陵陷落的时候,他不去痛惜国家的灭亡,而去焚毁十四万册图书;隋炀帝杨广在江都遭到覆灭,不以身死为可悲,反而在死后把唐人载去的图书重新夺回来。难道人性之所专注的东西,能够逾越生死而念念不忘吗?或者天意认为我资质菲薄,不足以享有这些珍奇的物件吗?抑或明诚死而有知,对这些东西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吗?为什么得来非常艰难而失去又是如此容易啊! 然而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这是人间的常理。 因此我以区区之心记述这本书的始末,也想为后世好古博雅之士留下一点鉴戒。绍兴二年,太岁在壬,八月初一甲寅,易安室题。 (玄 是天干 “壬 ”的别称。壮月 就是农历 8月。)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
40、这首元曲,回答后面题目。(共 8 分) 【越调】小桃红 杨 果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 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越调】平湖乐 王 恽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小题 1】这两首元曲的前两句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述。( 4分) 【小题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两首元曲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 ( 4 分) 答案: 【小题 1】采莲姑娘唱和着采莲歌,杨柳岸一叶小舟轻轻划过的水乡欢歌采莲画面( 2分)隔着秋日的烟雾传来采菱姑娘的喧闹声,秋江澄
41、清有如横铺的白绢风光旖旎的画面。 ( 2分) 【小题 2】都是以乐景衬悲情。( 2分)前一首用采莲人的欢歌反衬抒情主人公(或作者)的(孤独悲哀和)对王朝灭亡之悲情( 1分);后用一首风光旖旎妩媚的水乡反衬苦闷思归的心情(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两首诗前两句描绘的画面,考生可结合诗意用简洁的语言回答出来即可。杨果诗的大意是 “采莲人唱和采莲歌,杨柳岸边一叶小舟轻轻地划过 。那一片欢声笑语,全然不顾忌把静夜中的鸳鸯梦惊醒,怎么了?此时有人独自来到江楼上。别云唱那让人伤心的南朝旧曲,以免引得失意的人落泪。 ”王恽诗意是 “隔着秋日的烟雾传来采菱姑娘的喧闹声,秋江澄静有如横铺的白绢。眼
42、前的风景不要流逝呀。且让我们一起尽情观赏留连,画船上美人笑意盈面。江山的确美好,可是它终归不是我的故乡,而哪一天又是我回去的日子呢? ”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从情与景的角度分析两首诗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考生要了解情与景的关系。情景关系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关系的具体表现: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 正衬;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反衬。两首诗都是以乐景衬悲情。杨诗中碧澄的湖面上一叶载着采莲女的小舟,从杨柳岸边荡了过去。一群采莲姑娘哼唱着轻快的小调,天真活泼的歌声飘荡在江南水乡的江面上。江南景色宜人,采莲
43、女天 真活泼的歌声,让人心情愉悦舒适。小船驶入莲花丛深处,碧水盈盈,水光倩影,如入仙境。日暮舟满,莲歌唱和,采莲女荡起船桨,驶向归途;夕阳笼罩下,一 对对已入梦乡的鸳鸯隐于莲叶丛中,采莲姑娘的歌声惊起了惊破了莲叶间对 对鸳鸯的美梦。被惊起的鸳鸯又激起采莲女们更开怀的笑。舟上是一片欢声笑语,采莲女 是如此意趣盎然,兴高采烈,互唱互和,打破了夜深的寂静,这就充满了诗的韵味,就是一幅有声有色的江南水乡画。但是她们的歌声笑声在当时的杨果听来竟是那 样伤感。与莲荷丛中采莲女相对照的,他自己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一边是欢歌笑语,一边是独卧江楼,感到冷清孤寂。由鸳鸯美梦的惊破,联想到自己与故国的分 离,独处一
44、方。这种孤寂,怎一个 “愁 ”字了得?他不禁心绪不宁、愁情满怀,在江楼上辗转反侧,再也无法入睡了,内心的骚动烦躁莫名其妙地变成了对采莲 女歌 声的不满。睹物思人,无名的烦恼骚动发泄到采莲女的歌声上以后,不禁怅然叹道: “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 ”然而入夜,随着江乡沉寂的增重,独卧 江楼的杨果越来越意识到客愁的苏醒与压迫。偏偏此时,作为航道的江面又传来了阵阵采莲女们唱和的采莲歌声。歌女唱着南朝旧曲,歌声又是那样凄切,引起诗人 思怀故国之情。他深深感到伤心,希望歌女不要唱那南朝旧曲。怕听了后会流泪不止。亡国的悲哀,思旧之情怀,不由得使杨果想起了玉树后庭花那首亡国之 曲。南朝旧曲就是指南朝陈后主(
45、陈叔宝)所作的乐曲玉树后庭花。陈后主沉湎于声 色,因而亡国。后来这支曲子遂成亡国之音。王恽的诗是一首感情浓郁的乡思曲,思念故乡,一般总要诉说故乡的可爱,而本曲作者却一开头就尽力描摹他乡令人神迷心醉的风光:秋天的湖面上,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一眼望去,犹如白练初展,千里横陈。在隔着轻纱般的烟霭中,传来了采菱姑娘们的喧哗声。然而处此旖旎妩媚的水乡风光,却非自己的家乡, 于是顿生思乡的惆怅。后三句直抒胸臆,抒写自己内心思乡之苦。乐景哀情,相反相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成都望江楼的一副对联,原本该书写下 联的地方是一块无字木牌。当年的作者苦于
46、对不出与之匹配的下联,最终郁闷成疾,连名字也未留下。请你以其它的景点、地名(例如合江亭、水井坊、多子巷、风波亭、白云山、朝天门、印月井、观月阁 )入联,合理选择处理,写出下联。( 3分) 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 下联: 。 答案:合江亭,合江景,合江亭畔合江景,江景万载,江亭万载。 井坊水,井坊酒,井坊水酿井坊酒,坊水久远,坊酒久远。 多子巷,多子想,多子巷中多子想,子巷几深,子想几深。 风波亭,风波停,风波亭前风波停,波亭一时,波停一时。 白云山,白云生,白云山上白云生,云山万载,云生万载。 朝天门,朝天问,朝天门里朝天问,天问万仞,天门万仞。 印月井,印
47、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观月阁,观月落,观月阁中观月落,月阁无言,月落无言。 试题分析: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 ”一联的绝妙之处在于多重理解,多重意境: 1、 “望江楼 ”既可以理解为 “望 -江楼, ”为动宾短语, 也可以理解为名为 “望江 ”的楼,是名词短语; 2、 “望江流 ”既可以理解为 “望 -江 -流 ”,也可以理解为 “望江 -流 ”,还可以理解为 “望 -江流 ”; 3、 “望 江楼上望江流 ”中, “望江楼 ”和 “江流 ”都是实实在在、经多年沧桑而一刻不变的景观,与后面的 “千古 ”相呼应; 4、 “江流千古 ”可以理解为 “江 -流 -千 古 ”,也可以理解为 “江流 -千古 ”; 5、 “江楼千古 ”, “江楼 ”虽仅指江边的楼,但用 “江 ”这个名词来修饰 “楼 ”这个名词,词义悠远; 6、 “楼 ”和 “流 ” 押韵,顺口。总之,不同的理解能让人充分领略到动与静的结合,古与今的承续。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用一句话(不超过 30个字)概 括以下一则新闻的要点( 3分)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德国汉堡大学的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颗已有140亿年历史的恒星,它的形成能够追溯至宇宙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