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第二次四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31764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第二次四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3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第二次四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3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第二次四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3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第二次四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3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第二次四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第二次四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 A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 “中国名片 ”。 B为了救出被埋在井下的矿工,连续几天他都在指挥救人,吃不上饭,睡不好觉,一刻不得休息,他感到自己已经心劳日拙,疲惫不堪。 C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中央宣讲团的同志们紧密结合实际,紧密结合干部群众所思所想,认真进行宣讲,努力做到深入浅出、入脑入心。 D尽管当前平板电脑销售火爆,但专家预计,另外一个新兴的概念产品 “超极本 ”,

2、在今年下半年将翻云覆雨,成为市场的新宠。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栩栩如生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用错了对象。B“心劳日拙 ”费尽心机,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处境越来越糟。 D“翻云覆雨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比喻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不合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 大多数人选择网购的理由是省钱 ,“同样的东西 ,网上买的比商场便宜 ”。 。 因为网络中新奇有趣,受人追捧的商品太多了 但仔细一算账,更多的是没有什么用、图便宜或新奇买回来的闲置品 事实的确如此 所以

3、普遍的现象是,消费者一开通网银,就沉溺于网购不能自拔 虽然买回不少物美价廉的产品 但很少有人只在网上购买单一货品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对 “网络省钱 “的肯定放在最先 ; 由 “但 ”转入对网购负面影响的说明 ; 强调购买 “闲置品 ”此类试题应综观全局,做出排除判断,不能只看一点,否则易造成错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 A今年 11月以来,大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气象机构预测,近期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对驱散大雾天气起到积极作用。 B有人开玩笑说,如果你还不

4、知道韩国歌手 “鸟叔 ”的江南 Style,那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 你们村里至今没通网络,第二种则是你是从古代穿越来的。 C从无到有,中国航母出现在东方的海平面上。从试航、改装到正式入列,“辽宁舰 ”迈出的这一步,注定是中国航母从梦想走向现实的一大步。 D如果我们这一代人智慧不够,难以解决钓鱼岛争议,起码可以就如何防止危机不再升级而作出努力,这有助于中日战略关系重新起航。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搭配不当, “天气 ”不能 “驱散 ”; C语序不当,应为:从改装、试航到正式入列; D. 不合逻辑,去掉 “不再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5、成后面试题。 瑞典文学院 10月 11日宣布,将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消息一出,所有华人无不为之振奋,一扫中国文学与诺贝尔奖无缘的尴尬。与此同时,引发了中国民众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进一步深入了解。 诺贝尔文学奖的审美标准是 “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杰出文学作品 ”。虽然瑞典文学院始终以 “理想主义 ”作为最高标准来评选作品,但是,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对 “理想主义 ”的理解有所不同。 自 19世纪中叶起,欧洲资本主义进入稳定发展时期,社会矛盾虽然日益尖锐,但人们仍然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受此影响,诺贝尔文学奖最初十几年多关注那些透过温和的人道主义显现出真、善、美的文学作品。光明、

6、崇高、热情、高雅是此时获奖作品的共同风格。例如, 1910年德国作家海泽的获奖是因为他的作品 “所达到的充满理想主义光辉的、完美的艺术境界 ”。不难发现,此时欧洲人的文学审美观念趋向于追求古典式的和谐之美,而人与现实的和谐是这种古典美的核心,它折射出当时欧洲人对人与现实关系的向往与期待。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人类遭到空前的浩 劫,欧洲人古典的乌托邦梦想随着战火灰飞烟灭。西方知识分子开始了对世界的全面反思,用更加冷峻的目光来审视人与现实的关系。传统文学观念受到严重的冲击,乐观主义倾向开始淡出20 世纪西方文学的舞台,文学的视角转移到从人生的悲剧性体验中发现美与善。如果说战前的西方文学多从美的角

7、度来审视人与现实的关系,从而建立起对人类未来的美好幻想,那么,此时的西方文学更多地从丑的角度来反思现实对人类心灵的扭曲与异化。这一时期的诺贝尔文学奖更多地表彰那些具有浓厚悲剧意识的作家。如 1919年瑞典文学院将文学奖颁给瑞士作家施皮特勒,正是因 为他的史诗奥林匹斯的春天 “表达了人类在强加于自身的各种欲望搏斗时表现出的自由意志、各种理想、各种想象以及人类的痛苦、绝望等等 ”。 接踵而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的冷战和全球核威胁,使人类的精神从悲观走向了绝望。在这片思想的荒原上,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开始风靡世界。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存在是荒诞与痛苦的,人生的意义终将化为虚无。存在主义哲学对二战后

8、世界文学影响深远,文学的审美重心由对人与现实的关系的反思上升到对人的本质的反思。西方现代作家以文学为手段来探究人类存在的价值,不再努力去描绘外在于人的社会现实, 而是尽可能地去表现人在被异化的社会中所体验到的压抑、焦虑、孤独和虚无。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受到西方文学界的普遍质疑,现代主义文学反传统、反理性、反艺术的倾向开始得到主流批评界的普遍认同。 20世纪 70年代末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等后现代主义理论盛行,诺贝尔文学奖的评价标准开始向意识形态评价方向倾斜,更多地关注文学中的阶级、种族、性别、殖民、文化等问题,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审美标准。文学批评不再抽象地对

9、人进行形而上学的反思,而更注重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对人进行现实的反思,这与后现 代文学批评反对形而上学、反对普遍性,突出差别性、个别性的文学观念相关。 【小题 1】下列对 “诺贝尔文学奖 ”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诺贝尔文学奖始终以 “理想主义 ”作为最高标准来评选作品,但不同历史阶段对 “理想主义 ”的理解有所不同。 B诺贝尔文学奖最初多关注那些透过温和的人道主义显现出真、善、美的文学作品,使人们在尖锐的社会矛盾下仍然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 C 20世纪 70年代末以来,诺贝尔文学奖的评价标准开始向意识形态评价方向倾斜,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审美标准。 D从百年诺贝尔文学奖对 获

10、奖作品的文学主题关注重心的变迁,我们可以窥见 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文学批评的审美观念的变化态势。 【小题 2】下列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自 19世纪中叶起,欧洲人在反思人与现实的关系时,开始追求以人与现实的和谐为核心的古典式的和谐之美,它折射出当时欧洲人对人与现实关系的向往与期待。 B传统文学观念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受到严重的冲击,于是,从人生的悲剧性体验中发现美与善开始取代乐观主义倾向。 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西方文学更多地从丑的角度来反思现实对人类心灵的扭曲与 异化。这一时期的诺贝尔文学奖更多地表彰那些具有浓厚悲剧意识的作家。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

11、的冷战和全球核威胁,使人类的精神从悲观走向了绝望,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开始流行。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后现代文学批评反对形而上学、反对普遍性,突出差别性、个别性的文学观念使文学批评更注重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对人进行现实的反思。 B从 19世纪中叶起,经两次世界大战,进入 20世纪以来,诺贝尔文学奖的审美标准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由原来的低层次不断上升,最终呈现一种多元 化的审美标准。 C二战后,西方现代作家不再努力去描绘外在于人的社会现实,而是由对人与现实的关系的反思上升到对人的本质的反思。 D二战后,现代主义文学尽可能表现人在被异化的社会中所体验

12、到的压抑、焦虑、孤独和虚无,反传统、反理性、反艺术的倾向开始得到主流批评界的普遍认同。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1】 试题分析:因果倒置,应是 “社会矛盾虽然日益尖锐,但人们仍然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受此影响,诺贝尔文学奖最初十几年多关注那些透过温和的人道主义显现出真、善、美的文学作品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筛选能力。重点考查文中代词的作用。C项中在原文的叙述是: “此时的西方文学更多地从丑的角度来反思现实对人类心灵的扭曲与异化。这一时期的诺贝尔文学奖更多地表彰那些具

13、有浓厚悲剧意识的作家。 ”而这里的 “此时 ”由文中可知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所以选项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信息的筛选判断能力。 B选项中 “原来的低层次 ”的说法不正确, 原文中没有任何的根据。属于无中生有的错误类型。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25分 ) 莫言自述 1957年,我家来了个大学生邻居。他讲,当时他在济南的时候,认识一个山东省比较 “腐败 ”的作家。这个作家究竟 “腐败 ”到什么程度呢?一天三顿吃饺子。我们当时一年也吃不

14、上一次饺子。我当时就问他: “叔叔,如果我将来能够写出一本小说来,我是不是能一天三顿吃饺子 ” 所以,我想我最初对文学对当作家的梦想,就是冲着一天三顿吃饺子开始了。我后来把村里面的书借来看了以后,头脑当 中才真正有关于文学的概念。 我的想象力还是不错的,为什么不错呢?因为我的想象力是饿出来的。童年时赶上自然灾害,为了填肚子,野草、树皮,什么都吃,甚至连煤块都敢啃。1961年春天,村里的小学拉来了一车亮晶晶的煤块,和小伙伴一拥而上,每人抢起一块煤,咯嘣咯嘣啃起来,觉得那煤块越嚼越香,还说着 “味道好极了 ”。 我小学五年级就被学校赶出来了,就一个人牵着两头牛放牧。那时候我就能从牛的眼睛里边看到自

15、己的倒影。有时候躺在草地上,看到天上的白云,听到鸟叫,听到周围青草生长的声音,呼吸大地发出的气味。这种跟大地接触的机会,这种很长时间孤独地跟动物在一起的状态,都让我想入非非。 直到现在,我依然动用的还是我二十岁以前积累的生活资源。我二十岁以后的东西,基本上还没有正儿八经地去写。 想象力,也有外来接受的地方。我们山东高密这个地方,离写出聊斋志异的蒲松龄的故乡也不远,隔了三百多里路。我听老人讲了很多很多关于鬼神的故事。上世纪六十年代,死人非常多。我们村子里最高纪录是一天死了 18 个人。一出门就看到原野里有鬼火在闪烁,而且经常有各种各样火一样的球在天空中飘来飘去。我当医生的姑姑就告诉我,这是狐狸在

16、恋爱。人一旦进入这种环境,就会有 一种恐惧,你就觉得你周围充满了一些神秘的生物,你在走路的时候经常听到脚后面有一个声音在跟随着你。 我的小说语言也是比较庞杂的,这里面既有古典的书面型的语言,也有一些读西方翻译过来的小说这样的语言,更多的还是来自乡土。 我们山东话的许多方言土语,一旦写到书上,是非常典雅古朴的古语,反而能够被人理解。我们说一把刀锋利,不说锋利,而说 “风快 ”。说一个姑娘漂亮,也不说漂亮,我们讲 “奇俊 ”。说今天天气很热,我们不说很热,而说 “怪热 ”。 这些方言土语,写到小说里,完全可以看得懂,而且有非常强的感染力。一个真正的文学家,就是应该千方百计地丰富本民族的语言。不能仅

17、仅把方言土语用到小说人物的对话中,而要把方言土语用到叙述中。 我从小就是一个非常爱说话的孩子。在我们农村叫做 “炮孩子 ”。后来我写了小说叫四十一炮,里面就有一个 “炮孩子 ”,其中也有我个人的经历。也因为我喜欢说话,喜欢说真话,给我们的家里带来了很多的麻烦。所以过了几十年以后,当我要写小说准备发表时,使用的笔名叫 “莫言 ”,就是告诫自己要少说话。 事实证明,我一句话也没有少说,而且经常在一 些特别庄严的场合,说出实话来。我觉得讲真话毫无疑问是一个作家宝贵的素质。 如果一个作家讲假话,不但对社会无益,也会大大影响文学的品格。因为好的文学作品,肯定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在里边,尤其是真实地反映了下层

18、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 我有一种偏见,我觉得文学艺术,它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人性中恶的部分。 所以我的很多小说一旦发表以后,有些读者也不高兴。因为我把有些黑暗暴露得太彻底。当然我不会迎合这样的读者,而牺牲自己文学创 作的原则。我最近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指生死疲劳),写了一个后记,最后一句话就是说 “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 ”。 有人说我为获奖,作品特意贴中国标签?什么是中国标签?我不知道。我在檀香刑后记里面说,我想在语言上有我自己的特色,根本不是想写给外国翻译家看。 一个作家不可能把自己的写

19、作追求限定在一个什么奖上,也没听说哪一个作家为了得什么奖调整了自己写作的方向,改变了自己写作的方法。而且,即便你想改变,变得了吗?该怎么写,还怎么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以是孙子,是懦夫,是可怜虫,但 在写小说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 【小题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回忆大学生邻居的故事交待了作者文学梦想及文学概念的来源,也让我们对那个历史时期群众物质极其匮乏的生活状态有所感知。 B为莫言的写作源源不断提供素材的是他二十岁以前积累的生活资源,二十岁以后就基本上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东西去写了。 C鬼神妖

20、怪的各种传说在莫言的家乡很盛行,尤其是许多老人讲的鬼神故事对莫言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的影响。 D以 “莫言 ”为笔名,意在提醒自 己少说话,他却一句话也没少说,这种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也属于作者自己要揭示的人性中恶的部分。 E.这篇文章是莫言被授予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后的自述,平易如话家常,没有故作深沉的情感和晦涩的词汇,一如作者的小说语言一样平实朴素。 【小题 2】文学创作的成功需要作者有非凡的才情和丰富的想象力,莫言的想象力是如何获得的 请结合全文概述。( 6分) 【小题 3】莫言在写小说时,说自己是 “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 ”,请结合原文简析莫言的 “胆 ”体现在哪里?( 6分

21、) 【小题 4】老托尔斯泰说: “写你的村庄,你就写了世界。 ”莫言几十年如一日地开垦 “高密东北乡 ”(莫言家乡的象征)的文学王国,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对中国文学的启示是什么?请结合原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8分) 答案: 【小题 1】 CE( E项 3分, C项 2分, A项 1分) 【小题 2】 莫言的想象力首先来源于童年饥饿的记忆。童年时赶上自然灾害,为了填肚子,野草、树皮,什么都吃,甚至连煤块都说 “味道好极了 ”。 莫言的想象力来源于乡村的生活资源。能从牛的眼睛里边看到自己的倒影。有时候躺在草地上,看到天上的白云,听到鸟叫,听到周围青草生长的声音,呼吸大地发出的气味。这种跟

22、 大地接触的机会,这种很长时间孤独地跟动物在一起的状态,都让我想入非非。 莫言的想象力来源于对鬼神故事的恐惧。小时候听了很多鬼神妖怪的故事,当时的生活环境就会有一种恐惧,莫言就觉得周围充满了一些神秘的生物,想象力就产生了。 答对一点 2分,三点 6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 3】 敢说实话,敢讲真话。莫言觉得讲真话是一个作家宝贵的素质,他坚持在文学作品中有真实的东西。 敢于揭露。他不把文学作为唱赞歌的工具。他认为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人性 中恶的部分。 有原则,有特色。不会因为迎合部分读者,而牺牲自己文学创作的原则。 “

23、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 ”。在语言上有自己的特色,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答对一点 2分,三点 6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题 4】( 8分)示例一:各个民族的文学都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并能被世界范围的读者所理解。中国乡土文学有着深厚的魅力。 莫言谈自己的文学创作灵感主要来自于二十岁以前积累的生活资源,而那种生活是属于乡村的生活。原文中关于放牧一段描述,就是最好的说明。作家总是从熟悉的生活写起,总是把自己身边的人物,甚至把自己的亲 人当作小说中的人物来描写。 原文中莫言说自己的小说语言是庞杂的,既有古典的书面型的语言,也有一些读西方翻译过来的小说这样的语言,更多的还是来自乡土。他把许多方言

24、土语,写到书上,非常典雅古朴同时也通俗易懂,而且有非常强的感染力。他认为一个真正的文学家,就是应该千方百计地丰富本民族的语言。不能仅仅把方言土语用到小说人物的对话中,而要把方言土语用到叙述中。 示例二:莫言获奖对中国文学有这样一个启示,就是增强作品的独创性,每个作家只有找到自己的独创性,才能得到世界更大的认可。 莫言小说语言是比较庞杂的,有一些读 西方翻译过来的小说这样的语言,但更多的还是来自乡土。他在语言上有自己的特色。 他并没有为了得诺贝尔奖而调整了自己写作的方向,改变了自己写作的方法。 他一直坚持自己的写作风格。 很多作家是在为政策而写作,为文学奖而写作,为市场而写作,这都是不对的,会写

25、得庸俗,失去特色。莫言的获奖也许对中国纯文学是一种提升和推动,会让作家更加将身心沉潜到文学中,是为文学写作的作家更能找到自信。 (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 2分;有结合原 文的论述、理由充分,给 6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错在 “文学概念 ”不是通过大学生邻居来家获得的。 B、 D错在最后一句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概括分析能力。我们看文章用大量篇幅叙述说明作者的乡村生活中的饥饿的记忆、乡村的美好生活、还有乡村的神鬼故事

26、。所以我们总结段意,自然得到此题答案:。 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概括总结能力。文章中有很多地方传达出作家的 “胆 ”比如:作家讲述自己童年的糗事,这本身就需要胆量,这可以是作家讲真话,说真情的表现。另外作家在创作时也强调 “如果一个作家讲假话,不但对社会无益,也会大大影响文学的品格。因为好的文学作品,肯定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在里边 ”这也证明他讲真话的 “胆 ”。还有莫言讲作品应该揭露黑暗,讲作家应该有自己的创作特色。这些在文章中都有体现。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

27、题分析:本题是应用文中的开放性试题,主要应包 括观点 +内容分析 +联系社会现实。此类试题要注意答题步骤中的分步意识,观点、内容分析、联系社会现实,都应涉及,不应过多突出一点,不及其余。另外本题重在谈自己的感受,不要过多的谈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 25分) 紫 貂 猎貂,主猎紫貂。紫貂,俗名大叶子,毛皮珍贵。用紫貂皮制成的裘装,得风则暖,着水不濡,点雪即消。满清王朝规定 :非皇室与二品以上王公大臣不得着貂皮。 据说,老辈人猎貂,为使貂皮无损,在风雪天赤身裸体躺在有紫貂的山里。紫貂心善,常以体覆

28、盖冰冻主人,使其暖,便被捉。只是,十人捉貂,常十人不得生还。 三皮把脸贴在母亲的胸膛,一股凉意立即从他的脸皮传到心里,便禁不住心颤了一下,两行热泪夺眶而出。随着凉意而来的,还有母亲胸腔里那如风匣一般的呼嗒声。 老中医的话在三皮耳畔响起:这病,有张貂皮暖着就好了。 三皮起身去了猎人四爷家。 四爷望着下了决心要去猎貂的三皮,缓缓的从身后拽出一坛陈年老酒来,起了封皮,一股浓烈的酒香立刻溢满屋子。闻着酒香,三皮身子就暖暖的了。四爷把 酒递给三皮说: “喝了吧!能顶一阵子的。 ” 三皮喝了酒,就去了红马山。四爷找到三皮时,三皮都冻僵了,可僵了的三皮没有死,嘴里一口一口地呼着白气呢!一只紫貂像一张小毯子似

29、的把三皮的胸口捂个严严实实。 四爷把伏卧在三皮胸口的紫貂拾起,装进蛇皮口袋里。用雪擦了三皮的身体,又用狍皮袄裹了三皮,把三皮背了回来。 三皮醒过来,看到了母亲的眼泪和贴在母亲胸口的紫貂皮。三皮说: “紫貂也疼咱母亲呢! ” 四爷说: “是紫貂知道你有孝心呢! ” 日军占领东北,各地抗联勇击日寇。 一日,一抗联小分队路过,小住。三皮在四爷家里见到抗联队长 不住地捶腰,嘴里咝咝痛苦呻吟,一问得知,因天寒地冻腰处枪伤疼痛。 三皮便对四爷说: “给我坛陈年老酒吧! ” 四爷含泪而起,亲自斟酒给三皮。 三皮顶着风雪上了山。 四爷寻上山来,远远便看见了三皮,惊奇万分,感叹不已。躺在雪地上的三皮身上覆盖着一

30、层厚厚的貂毯,从头到脚,只留下两个鼻孔出气,数不清多少只紫貂卧在三皮身上 四爷流着热泪长叹: “仁心呢! ” 三皮参加了抗联。 参加了抗联的三皮在一次战斗中被日军俘虏。 三皮没熬得住日军的诱惑,成了汉奸。 汉奸三皮领着日军找到了抗联小分队的营地,上百条铮铮不屈的汉子血洒黑 土。 清理抗联物品的时候,日军少佐发现了抗联队长腰间的紫貂皮,惊喜地扯下来。一看,却有四五个枪眼,可惜的哇哇直叫。 三皮过来,谄笑着,得意地说道: “这还是我猎到的呢 ” 少佐目露神采,寒光闪闪的战刀一指三皮: “你的,再猎一只给我。 ” 三皮惊出了一身冷汗。望着寒光闪闪的战刀,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脱光了衣衫。 四爷在山上发现

31、了死去多日、冻得硬邦邦、光条条的三皮。 四爷来到三皮跟前,看到三皮胸口处有个碗大的洞。四爷往里面看了看,里面没有了心,早让紫貂掏吃了。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 是( )( )( 5分) A小说开始介绍 “紫貂心善,常以体覆盖冰冻主人 ”的习性,不仅表现其灵性,与 小说内容相呼应,而且富有神秘传奇色彩。 B “紫貂也疼咱母亲呢! ”“是紫貂知道你有孝心呢! ”三皮与四爷的对话,不仅映衬 了三皮的 “孝心 ”,而且为三皮的叛变投敌作了铺垫。 C “老中医的话在三皮耳畔响起:这病,有张貂皮暖着就好了。 ”这句话照应题目, 突出了紫貂皮的妙用。 D小说中的四爷起着见证

32、人的作用,他的 “陈年老酒 ”也如同 “紫貂 ”一般,给小 说带来传奇的色彩。 E小说的结尾突兀诡谲,开头介绍紫貂有 心善的习性,这里又写它残忍地掏吃人心, 不合情理,自相矛盾,是一处明显的败笔。 【小题 2】联系全文,说说小说开头两段对 “猎貂 ”的介绍有什么作用。( 6分) 【小题 3】小说在刻画人物方面用了哪些技巧?试举两个例子进行赏析。( 6 分) 【小题 4】关于小说主人公,有的说是 “三皮 ”,有的说是 “紫貂 ”,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 8分) 答案: 【小题 1】 A D 【小题 2】 前两段介绍了紫貂皮的珍贵,猎貂之难和紫貂心善。为下文写三皮捕貂、变节和被掏心的情节作铺

33、垫。 为下文塑造三皮这个人物形象,为小说赞美忠孝节义,鞭挞变节辱行的主题张本。(每点 3分) 【小题 3】作者使用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等方法来塑造人物。( 2 分)如 “三皮把脸贴在母亲的胸膛,一股凉意立即从他的脸皮传到心里,便禁不住心颤了一下,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此处作者用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突显了三皮的 “孝 ”;再如 “四爷含泪而起,亲自斟酒给三皮 ”,把对三皮的赞赏之情浓缩在四爷的神态、动作中,可谓言简意赅,含 蕴丰富。(每例 2分) 【小题 4】参考一:三皮为小说主人公。 从篇幅看,三皮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 从情节看,三皮的三次 “猎貂 ”就是小说的核心情节。

34、从主题思想看,三皮最能表现 “赞美忠孝节义,鞭挞变节辱行 ”这一主题思想。 从手法看,紫貂着墨不多,只起到衬托三皮的作用。 参考二: “紫貂 ”是主人公。 从标题看,小说以 “紫貂 ”为题,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形象。 从情节看, “紫貂 ”贯穿小说始终,两 “救 ”一 “掏心 ”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 从主题看,紫貂寄予了作者的价值倾向与感情寄托,鲜明地表达了“惩恶扬善 ”这一主题。 从手法 看,三皮着墨虽多,只是为了衬托紫貂这一正面形象。(观点 2分,理由写出三点就给 6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项 2分, D项 3分, C项 1分; B项 “为三皮的叛变投敌作了铺垫 ”错,应为与后面四

35、爷的感叹 “仁心 ”相呼应,突出其 “善心 ”; E项 “不合情理 ”“自相矛盾 ”“败笔 ”错; C项这句话的主要作用是推动情节发展。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特定情节设置的作用。此类试题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做考虑:一从文章的结构看作用,比如:领启全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为下 文做铺垫。二是从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看作用,比如:渲染人物心情,烘托人物性格形象等。三是从小说的主旨看作用,比如:突出主题,升华主旨等。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

36、学生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把握及技巧分析。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大多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 (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 (间接描写 )。抓住这一点理解小说,举例分析。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是应用文中的开放性试题,主要应包括观点 +内容分析。此类试题要注意答题步骤中的分步意识,观点、内容分析,都应涉及,不应过多突出一点,不及其余。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试题。 景皇帝讳师,字子元,宣帝长子也。

37、雅有风彩,沈毅多大略。少流美誉,与夏侯玄、何晏齐名。晏常称曰, “惟几也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是也。 ”魏景初中,拜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为选用之法,举不越功,吏无私焉。宣穆皇后崩,居丧以至孝闻。宣帝之 将诛曹爽,深谋秘策,独与帝潜画,文帝弗之知也。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宣帝曰 “此子竟可也。 ”初, 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 。事平,以功封长平乡侯,食邑千户,寻加卫将军。及宣帝薨,议者咸云 “伊尹既卒,伊陟嗣事 ”,天子命帝以抚军大将军辅政。魏嘉平四年春正月,迁大将军,加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

38、尚书事。命百官举贤才,明少长,恤穷独,理废滞。四海倾注,朝野肃然。或有请改易制度者,帝曰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诗人之美也。三 祖典制,所宜遵奉;自非军事,不得妄有改革。 ”五年夏五月,吴太傅诸葛恪围新城,朝议虑其分兵以寇淮泗,欲戍诸水口。帝曰 “诸葛恪新得政于吴,欲徼一时之利,并兵合肥,以冀万一,不暇复为青徐患也。且水口非一,多戍则用兵众,少戍则不足以御寇。 ”恪果并力合肥,卒如所度。帝于是使镇东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等距之。俭、钦请战,帝曰 “恪卷甲深入,投兵死地,其锋未易当。且新城小而固,攻之未可拔。 ”遂命诸将高垒以弊之。相持数月,恪攻城力屈,死伤太半。 帝乃敕钦督锐卒趋合榆,要其

39、归路,俭帅诸将以为后继 。恪惧而遁,钦逆击,大破之,斩首 万余级。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既而使人觇之觇:窥视 B伊陟嗣事嗣:继承 C卒如所度卒:队伍 D扬州刺史文钦等距之距:通 “拒 ”,抵御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景帝 “沈毅多大略 ”的一组是( )( 3分) 为选用之法,举不越功,吏无私焉 宣穆皇后崩,居丧以至孝闻 宣帝之将诛曹爽,深谋秘策,独与帝潜画 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 朝议虑其分兵以寇淮泗,欲戍诸水口 遂命诸将高垒以弊之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40、A景帝才华出众。他年少时就博得好名声;高雅有风采,沉着坚毅,深谋远虑;与 年少时的景帝名望相同的何晏曾称他是一个几乎能够成就天下事的人。 B景帝重视人才。他制定选用人才的方法,命令百官推举人才,关心人,体恤人, 因此赢得了人心,自己也得到了朝廷内外的尊重。 C景帝遵守旧制。当有人提出要改变现有制度时,景帝引用诗句,表示祖先留下来 的典章制度应当遵守,但他同时也表示,如果有战争则例外。 D景帝洞察战况。诸葛恪合肥 起兵,应验了景帝战初的判断;景帝下令以防守消耗 敌人的力量,再根据战况,令属下主动出击,结果大败敌军,生擒诸葛恪。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41、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 5分) (2) 帝乃敕钦督锐卒趋合榆,要其归路,俭帅诸将以为后继。( 5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D 【小题 4】 (1)景帝暗地里收养了三千名不怕死的士人,分散在百姓中,到这时一个早晨就集合起来,众人不知道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的。 (“阴 ”“死士三千 ”“人间 ”各 1分,句意 2分 ) (2)景帝就命令文钦督率精锐部队奔赴合榆,拦截敌军的退路,毋丘俭率领众将作为后援。 (“敕 ”“趋 ”“要 ”各 1分,句意 2分 ) 【参考译文】 景皇帝名师,字子元,是宣帝的儿子。高雅有风采,沉着坚毅很有远大的

42、谋略。他年少时就流传有好声誉,和夏侯玄、何晏名望相同。何晏时常称说: “差不多可以成就天下事的,是司马子元。 ”魏景初年间,任散骑常侍,多次升官为中卫军。制定选用人才的方法,提拔人不超越他的功绩,任免官吏无私情。宣穆皇后去世,景帝服丧以极其孝顺闻名。宣帝将要诛杀曹爽时, 精心秘密谋划,单独跟景帝悄悄策划,文帝不知道这件事。将要动手的前一天晚上才告诉他,之后派人窥视,景帝像平常一样入睡,而文帝不能安然就寝。清晨在司马门会集兵队,景帝镇静内外,布置非常严整。宣帝说: “这个儿子终究真行啊。 ”当初,景帝暗地里收养了三千名不怕死的士人,分散在百姓中,到这时一个早晨就集合起来,众人不知道这些人是从哪里

43、来的。事件平息后,因为有功被封为长平乡侯,食邑千户,接着加封为卫将军。等到宣帝死时,议政的人们都说: “伊尹已死,伊陟继承事业。 ”天子任命景帝为抚军大将军辅佐朝政。魏嘉平四年春正月,升为大将 军,加封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命令百官推举人才,明确年少与年长者的尊卑,体恤贫困与孤独的人,清理被废除不用的人。四海倾心向往,朝廷内外恭敬。间或有人请求要改变制度,景帝说: “好像什么都不知道,顺从上代帝王的法度去做 ,这是诗人所赞美的。三代祖先的典章制度,是应当遵守的;如果不是有战争,不能随意更改。 ”五年夏五月,吴国太傅诸葛恪包围新城,朝廷的议论担心他分兵侵犯准泗,打算守卫各水路口岸。

44、景帝说: “诸葛恪新近在吴国得到权势,想求得一时的好处,聚兵合肥,希望侥幸得手,没有精力再在青徐找麻烦。再说水 路口岸不是一个,多守卫就用兵多,少守卫又不足以抵挡敌人。 ”诸葛恪果然在合肥集中兵力,最终正像景帝所推测的那样。景帝便派镇东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等人抵御敌军。毋丘俭、文钦请求出战,景帝说: “诸葛恪全力深入我方,把军队置于险境,他们的锋芒难以抵挡。再说新城既小又坚固,敌军进攻也难以攻克。 ”于是命令众将领筑城防守。相持了好几个月,诸葛恪攻城的力量耗尽,死伤超过半数。景帝就命令文钦督率精锐部队奔赴合榆,拦截敌军的退路,毋丘俭率领众将作后继。诸葛恪因害怕而逃跑,文钦迎上去攻击,大败敌

45、军,杀敌一万多人。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卒:最终,终于。这种意思用法熟见于中学课本。例如: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表现其 “孝 ”; 为众人的意见,二者都不是符合选项题支,排除这两项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 D 项中 “生擒诸葛恪 ”错误,原文只是说 “恪惧而遁 ”,意思是诸葛恪害怕逃跑了。 考点:归 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

46、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 1)注意以下得分点的翻译,阴:暗地里;死士三千:三千名不怕死的士人;莫知:不知道;所出:来的地方。即从哪里来。 ( 2)注意以下得分点的翻译,敕:命令; 卒:精锐部队;趋:奔赴;要:拦截。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试题。 念奴娇 登石头城 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 ,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 石

47、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 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小题 1】本词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来创设意境,请结合上片或下片作简要赏析。( 5分) 【小题 2】作者在此首词中抒发了哪些感慨,请分条概括并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小题 1】上片:实写了石头城天地无物、惟有青山如壁的空旷寂寥之景;( 2分)虚写了昔日战争连年的激烈残酷、豪杰消逝的苍凉悲壮之景。( 2分)虚实结合使意境更深 远,情感更深沉。( 1分) 下片:实写了离宫荒凉破败,辇路芳草萋萋,松径寂静无人,鬼火高低明灭,秦淮一片明月的空冷阴森之景;( 2分)虚写了歌女在歌舞中、酒樽前、明镜里青春渐逝的孤寂凄惨。( 2

48、 分)虚实结合使意境更深远,情感更深沉。( 1 分) (指出实写、虚写的内容的各 1分;有结合诗句简析的各 1分,有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的 1分。) 【小题 2】 对世事(历史)变迁 /昔盛今衰的悲哀( 1 分)。曾经的繁华六朝,现已成空荡的江山;曾经的行宫内院,早已是芳草萋萋。世事(历史)沧桑 /盛衰无常,让人倍加感伤。( 1分) 对自然永恒 、物是人非 /人生短暂的无奈( 1分)。曾经的江山明月离宫依旧存在,而曾经的豪杰宫人却已随时光流逝而 “消磨 ”,一片空冷孤寂,让人顿觉自然永恒、人生短暂。( 1分) 对战争残酷的心痛( 1分)。战火纷飞,摧毁了往日的繁华,只剩下生灵涂炭,白骨遍野,让人心痛。( 1分) 对青春易逝的感伤( 1分)。多少美丽如花的歌舞粉黛,对镜施粉理鬓,却又青丝变白发,消磨了青春美丽,这应该是诗人对自已也是对世人青春易逝的感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