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广东省深圳市南头中学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31766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广东省深圳市南头中学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3届广东省深圳市南头中学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3届广东省深圳市南头中学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3届广东省深圳市南头中学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3届广东省深圳市南头中学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广东省深圳市南头中学高三 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偌 大 诺 言 酗 酒抚 恤供 给提 供 B 诅 咒 狙 击 栖 息 蹊 径 艾 草怨 艾 C 峥 嵘 诤 言 嗜 好 谥 号 殷 实 殷 红 D飞 镖 剽 悍 塑 料追 溯角 落 角 色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ru nu x n B、 z j q x i y C、 zhn zhn shyn ynD、 bio pio s jio ju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朗读现代汉语字音能力。 点评:本题的容量大,考查了二十四常见个字;考查的面广,重点考查了音近字、常见多

2、音字、同音字。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 调侃 ,即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出现这种现象一是受 “从众 ”心理影响,二是即使被抓,处罚也轻, 罚不当罪 ,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闯红灯在很多国家为人所 不齿 。 “中国式过马路 ”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的讨论。 “中国式过马路 ”谈不上劣根性,但肯定是一种通病。但全民讨论并且对此 忧心忡忡 ,也是过度解读的表现。 A调侃 B罚不当罪 C不齿 D忧心忡忡 答案: B 试题分析:罚不当罪:指处罚和所犯罪行不相称,多指处罚过重。此处应改

3、为“罚不责众 ”。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本题的命题形式应该大力推广,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 ”就是强调语境的重要性的,这种命题形式对语境义的考查很有帮助。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专家认为,深圳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意之都,就要围绕创意产业不断做深、做细、做实,通过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丰富创意内涵,成为与会人员的共识。 B深圳市高考 “考试指导语 ”( 2):请考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无误后将条形码横贴在单页码答题卡右上角的 “条形码粘贴处 ”栏框内,粘贴时注意不能超出框外。 C近年来,我国各地日渐增多的灰霾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灰霾天气不

4、仅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D包装和炒作,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是一种物质和精神产 品宣传的必备手段,可这要有一个限度,过了就成了忽悠,成了骗局,就会把善良的人拖进泥淖。 答案: D 试题分析:项,式杂糅, 深圳 内涵 是 专家认为 的宾语,又是 成为与会人员的共识 的主语,删掉 专家认为 或 成为与会人员的共识 。语项,不合逻辑,应去掉 “外 ”。 C 项,语序不当,应改为 “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判断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本题选材新,与现实生活联系得很紧密,让考生有亲切感。其中特别是B 项与学生的高考紧密联

5、系在一起,让学生一点都不 陌生。这与高考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精神一致。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史铁生的离去令人痛惜,作家张炜在接受周末记者采访时说: “ _。 ” 不能不去想象他的劳作,他是怎样写出这一个个字的 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地将思与诗投掷到这个异常喧嚣的世界上 我知道这是他把全部生命凝聚成一道强光,照射到无边的夜色深处 我不知道还有谁像他一样,在这样的情与境下凝神打量或闭目冥思,燃烧自己 铁生是这个时代难以消逝的声音 而后他出版的每一篇文字,只 要读到,都让我获得一次次特别的感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是对史铁

6、生总的评价,后面的几句是对这一评价的解释。 是对史铁生品格的赞扬, 是通过比较进一步突出史铁生的特点; 三句联系较为明显, 是说史铁生的创作, 是说创作的艰辛,有 文字 一个个字 相照应, 是对史铁生以生命创作出的 文字 的赞扬。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点评:本题通过叙事散文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连贯,从另一个角度考查了记事散文的谋篇布局,同时还考查了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现代文阅读 齐白石的日子 高军 齐白石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他把历年画画挣的金条都装在一个小口袋里,坐卧不离。住在北京铁栅屋时,天明即起,家里人正洒扫庭除。齐老先生到画室把荣宝斋的订件画了,然

7、后再画其他订件,言不二价,按照墙上贴的润格来办事。 世界之大,哪儿没有死皮赖脸的人,比如说: “齐老先生添条虾吧 ! 齐老先生您受累 !多画条鱼吧,我内人最喜欢鱼了 !”齐先生也不说话,只是斜着看来客一眼,又不好当场驳人的面子,慢慢把笔濡墨,沉吟半晌,一笔、二笔。鱼、虾、蟹自画面跃然而出。但都不大精神,看着好像离水好几天,要翻肚子的样子。客人不解问日: “这虾怎么看着像死虾 ”齐老先生坐在圈椅中说: “活虾子市面上多贵啊 !”主客心到神知,一拍两散。 汪曾祺先生在老舍先生一文中曾提到,齐老先生家里量米的竹升子都是自己保管的,每天吃饭要由他量了米才行。一大家子人,吃米不少,老先生舍不得。量一筒,

8、手抖一下。家里做饭媳妇就说不够 “您再给添一点 !”齐老先生就嘀咕着: “你要吃这么多啊 !”然后再给量一筒。 周总理后来给老先生换了一处比较大的住所,搬过去没几天,老人住不惯哭死哭活的要回去。大家都不明白老人的心意,大四合院,花木扶疏不好吗 老舍先生说: “别 !他这么惯了,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 ” 其实里面还另有一层,老先生喜欢在家藏东西,东藏一处,西藏一处。藏东西的地方只有他知道。这一搬出来,虽说老屋还是家里后辈住着,他也不放心。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中央电影纪录片厂拍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时,让他拿点精品出来拍,他怎么也不愿意。后来还是徐悲鸿去做工作,他才勉勉强强从画台的 “消息 ”

9、里掏出几卷画子出来。他是细木匠出身,在画台里做几个暗格或者小抽斗之类的 “消息 ”那还不是驾轻就熟。 这些画被掏出后,一卷一卷放在画台上。徐先生一打开只见宝光四射,全是老先生毕生的精品,呕心之作!有一张画在金纸上的白茶花,上有一蛱蝶翩翩欲下,画得真是精妙绝伦 ! 徐先生不住地用眼光看坐在对面的老头子,心想 “这太鸡贼呀 !”齐老先生坐在大圈椅中,两袖垂下,眼观鼻,鼻观心,不动声色,真是狡黠得可以啊 ! 黄永玉、李可染他们老问齐白石先生如何把画画好。这个问题真是让人很烦哎 !这问题真没办法用语言说明白。齐老先生画了一辈子,就知道怎 么把画子画好,因为他画不坏 !这问题真是要人亲命了,他们还死问。

10、又不能直接跟他们说:“我就是天纵之才! ”话不能这么说啊 ! 齐老先生只好把笔举到空中,拿眼睛死盯着看了一会,慢慢说: “笔不要掉下来 !”这话如同一偈,你怎么理解都行。于是两人笔不掉下来的死画,各有各造化。 但齐老先生也有齐老先生的委屈。他想山阴羲之爱写黄庭换白鹅,李太白醉写蛮书,林和靖梅妻鹤子。独他们都有,而我齐璜怎么就没有。这一天正是北平大风扬沙天,齐白石坐在画室里,听到外面有吆喝卖大白菜的,他坐不住了。他灵机一动, “我何不画一张白菜去换白菜, 那也不失为一段文人佳话呀 !” 铁栅屋外一个北方鸟蠢汉正守着一车白菜吆喝,脖子长筋抻得老长的。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戴一个小圆眼镜,正

11、看着他一车白菜出神,十分想吃的样子。这卖菜鸟蠢汉子见来了主顾忙招呼道: “老先生 !你要称几斤 称给得高高的。 ”齐老先生从后面摸出一卷纸说: “我拿这画的白菜,换你一车白菜,你可肯么 ” 这鸟蠢汉子一听,勃然大怒说: “我不看你一大把岁数,窝心脚窝死你。大北风天!有这么消遣人的吗 倒想得美 !拿一张画的假白菜,要换我一车白菜 !”一顿咆哮,弄得老先生摸不着北。 【小题 1】围绕 “齐白 石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 ”,作者从哪些方面作了阐述 (4分 ) 【小题 2】作者在文中还写到了周总理、老舍、徐悲鸿、黄永玉、李可染等非常人与齐白石的交往有什么作用? (5分 ) 【小题 3】对于齐白石以白菜画换

12、白菜,你怎么看 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 答案: 【小题 1】 (1)悉心作画,言不二价; (2)念物维艰,节俭度日; (3)安排妥帖,井井有条。 【小题 2】主要是起到烘托的作用:以大家对齐老先生的关心、理解、仰慕来烘托出老先生受人景仰;表现出齐老先生对自己画作的珍爱;烘托出老先生的艺术修为十分精湛。 【小题 3】 ( 6分。一点 2分,答案:多角度,但不能脱离文本,不悖作者写作此事的意图) (1)王羲之黄庭换白鹅、李太白醉草吓蛮书、林和靖梅妻鹤子,齐老先生以白菜画换白菜,体现出老先生作为一个艺术家的雅趣; (2)老先生不分对象,也表现出他的童趣天真; (3)老先生被卖菜汉子咆哮

13、得摸不着北,这也说明雅趣要看对象,艺术高于生活,但不能脱离生活。 【小题 1】 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 “很会过日子 ”的含义,即 “很会养家糊口 ”。从文中他替人画画,不愿多画鱼虾的细节,量米的细节,藏画的细节等即可归纳出来。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 力。 点评:本题扣住了齐白石的最与众不同的特点,从文章最生活化的细节中筛选信息,使题目有了生活气息。 【小题 2】 试题分析:人物传记中的非主人公一般是为衬托主人公的某些特点而服务的,本文刻画的齐白石的特点很明显,生活节俭,用周总的关怀来衬托;珍爱自己的画作,用徐悲鸿等人劝他来衬托;画艺精湛,用李可染等人求教来衬托。 考点:本题考查分析表达技

14、巧的能力。 点评:人物形象是人物传记的重中之重,所以是考查中的重点。本题将人物形象与表达技巧结合在一起,增加了题目的容量,拓展了答题的范围。 【小题 3】 试题分析:理解本 题一定要结合上文,齐白石老人是在 “羡慕 ”别人有典故的前提下,自己为自己找一点典故,充满了童趣。所以,回答本题时要扣住 “童趣 ”这一关键,不能随意贬低或拨高。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探究能力,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点评:这是个探究题,但探究也要以文本为依据。本文的感情倾向是很明显的,所有答题的方向也就明显了,因此相对来说本题探究的方向相对单一。 马 语 莫言 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来拂过去,使

15、我从睡梦中醒来。眼前晃动着一个巍然的大影子,宛如一堵厚重的黑墙。一股熟悉的气味令我怦然心动。我猛然惊醒,仰脸望着它 亲密的朋友 那匹黑色的、沉重的、心事重重的、屁股上烙着 “z99”字样的、盲目的、据说是从野战军里退役下来的、现在为生产队驾辕的、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的老骒马。 “马,原来是你啊 !”我从草垛边上一跃而起,双臂抱住了它粗壮的脖子。它脖子上热乎乎的温度和浓重的油腻气味让我心潮起伏、热泪滚滚,我的泪珠在它光滑的皮上滚动。它耸耸削竹般的耳朵,用饱经沧桑的口气说: “别这样,年轻人,别这样,我不喜欢这样子,没有必要这样子。好好地坐着,听我跟你说话。 ” 我端详着这个三十多年没有见

16、面的老朋友 。 它依然是当年的样子: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着的、不知道什么原因盲了的双目。于是,若干的情景就恍然如在眼前了。 我曾经多次揪它的尾毛做琴弓,它默然肃立,犹如一堵墙。我多少次坐在它宽阔平坦的背上看小人书,它一动也不动,好像一艘搁浅了的船。我多少次为它轰赶吸它鲜血的苍蝇和牛虻,它冰冷无情,连一点谢意都不表示,宛如一尊石头雕像。我多少次对着邻村的小孩子炫耀着它,编造着它的光荣的历史,说它曾经驮着兵团司令冲锋陷阵,立下过赫赫战功,它一声不吭,好像一块没有温度的铁。我多少次 向村子里的老人请教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的眼睛是怎样瞎的 无人告诉我

17、 我多少次猜测它瞎眼的经过,我多少次抚摸着它的脖子问它:马啊马,亲爱的马,告诉我,你的眼睛是怎么瞎的,是炮弹皮子崩瞎的吗?是害红眼病弄瞎的吗?是老鹰把你啄瞎的吗? 任我千遍万遍地问,它不回答。 “我现在回答你。 ”马说。马说话时柔软的嘴唇笨拙地翻动着,不时地显露出被谷草磨损了的雪白的大牙。从它的口腔里喷出来的腐草的气味熏得我昏昏欲醉。它的声音十分沉闷,仿佛通过一个曲折漫长的管道传递过来的。这样的声音令我痴迷,令我陶醉,令我惊竦 ,令我如闻天籁,不敢不认真听讲。 马说: “ 你应该知道,日本国有一个著名的关于眼睛的故事。琴女春琴被人毁容盲目后,她的徒弟、也是她的情人佐助,便自己刺瞎了眼睛。还有一

18、个古老的故事,俄狄浦斯得知自己杀父娶母之后,悔恨交加,自毁了双目。你们村子里的马文才,舍不下新婚的媳妇,为了逃避兵役,用石灰点瞎了双目。这说明,世界上有一类盲目者,为了逃避,为了占有,为了完美,为了惩罚,是心甘情愿地自己把自己弄瞎了的。当然,我知道你对他们不感兴趣,你最想知道的,是我为什么瞎了眼睛 ” 马沉吟着,分明是让这个话题勾起了它的无限辛酸的往事。我期待着,我知道在这种时刻说什么都 是多余的。马说: “几十年前我的确是一匹军马,我屁股上的烙印就是证明。用烧红的烙铁打印记时的痛苦至今还记忆犹新。我的主人是一个英武的军官。他不仅相貌出众,而且还满腹韬略。我对他一往情深,如同恋人。有一天,他竟

19、然让一个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人骑在我的背上。我心中恼怒,精力分散,穿越树林时,撞在了树上,把那个女人折了下来。军官用皮鞭抽打着我,骂我 你这匹瞎马 ! 从此,我决定再也不睁开我的眼睛 ” “原来你是装瞎 !”我从麦草垛前一跃而起。 “不,我瞎了 ” 马说着,调转身,向着那漫漫无尽的黑暗的道路,义无 反顾地走去。 (选自散文 海外版 ),有删节 ) 【小题 1】简要概括作品中 “马 ”的形象特点。 (4分 ) 【小题 2】马是装瞎的,可文章结尾它为什么说 “不,我瞎了 ” 此话如何理解 (5分 ) 【小题 3】马因为主人的一句谩骂,就自己把自己弄 “瞎 ”了。你认为它这样做值得吗 请结合文本联

20、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6分 ) 答案: 【小题 1】外部形象: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的双目 (2分 ) 内在品格:力大无穷,任劳任怨:有尊严,有傲骨,坚持自我。 (2分 ) 【小题 2】 自己几十年没睁开眼睛, 和真正的瞎子没什么区别。 (2分 ) 自己为主人出生入死,而主人却为 “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人 ”骂自己 “瞎马 ”,自己不识人,是真正的 “瞎了 ”。 (3分 ) 【小题 3】 (1)答 “值得 ”的,要答出下面几个要点: 保住了自己的尊严; 没在战场上驰骋,却可以为生产服务,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活出自己的尊严,这同样也是自身价值

21、的体现。 (2)答 “不值得 ”的,要答出下面几个要点: 它可以继续为军官服务,用出色的表现证明自己没 “瞎 ”: 它可以跑到别的部队,继续驰骋疆场; 没必要自暴自弃,沦落为普通的难看的 “心事重重 ”的 瞎马。 (观点明确 1分,结合文本说出 2条理由得 4分,结合现实 l分 )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文的主人公是马,所以马的形象即 “人 ”的形象,文中赋予马以人的特点的内容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分析人物形像,概括人物特点的能力。 点评:分析人物形象既要概括人物的性格、社会地位,也要分析其现实意义。本题要求概括的是一个拟人化的 “马 ”的形象,所以要将 “马 ”看

22、作人来思考。考生平时阅读这类文章时要注重拟人化的物的社会意义。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结合上文的语境, “我 ”是在马向我诉说了故事之后 惊问马 “没瞎 ”的,而马回答自己是瞎的。这其中饱含着多少不被理解的委屈和心酸。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 点评:本题所选句子很好,句子中 “瞎 ”字一语双关,又饱含情感,其中的情感又必须结合语境才能理解,这符合高考重点考查语境义的原则。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从题目性质来分析,本题既可赞成也可不赞成。但无论是赞成还是不赞成,都要依据原文,即为自己(马)还是为将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探究能力,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

23、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点评:这是个探究题,做探究题时要立足文本,从文本 中去找论述的依据,并把这些依据组织到答案:里去。观点应明确,看法要积极正确,不可反动消极。要揣摩命题者意图,表达否定看法时要慎重,尽量站在作者的立场去理解作者。还要充分利用题干本身提供的信息,答案:符合题干要求。 论中国的绘画 宗白华 中国绘画里所表现的最深心灵究竟是什么?答曰,它既不是以世界为有限的圆满的现实而崇拜模仿,也不是向一无尽的世界作无尽的追求,烦闷苦恼,彷徨不安。它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 “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 ”。它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因为顺着自然法则运行的宇宙是虽动而静的,与

24、自然精神合一的人生也是虽动而静的。它所描写的对象,山川、人物、花鸟、虫鱼,都充满着生命的动 气韵生动。但因为自然是顺法则的,画家是默契自然的,所以画幅中潜存着一层深深的静寂。就是尺幅里的花鸟、虫鱼,也都像是沉落遗忘于宇宙悠渺的太空中,意境旷邈幽深。至于山水画如倪云林的一丘一壑,简之又简,譬如为道,损之又损,所得着的是一片空明中金刚不灭的精萃。它表现着无限的寂静,也同时表示着是自然最深最厚的结构。有如柏拉图的观念,纵然天地毁灭,此山此水的观念是毁灭不动的。 中国人感到这宇宙的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 而这虚空却是万物的源泉,万动的根本,生生不已的创造力。老、庄名之为 “道 ”、为 “自然 ”、为

25、“虚无 ”,儒家名之为 “天 ”。万象皆从空虚中来,向空虚中去。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西洋油画先用颜色全部涂抹画底,然后在上面依据远近法(或名 “透视法 ”)幻现出目可睹手可捉摸的真景。它的境界是世界中有限的具体的一域。中国画则在一片空白上随意布放几个人物,不知是人物在空间,还是空间因人物而显。人与空间,溶成一片,俱是无尽的气韵生动。我们觉得在这无边的世界里,只有这几个人,并不嫌其少。而这几个人在这空白的环境里,并不觉 得没有世界。因为中国画底的空白在画的整个意境上并不是真空,乃正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笪重光说: “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这无画处的空白正是老、庄宇宙

26、观中的 “虚无 ”。它是万象的源泉、万动的根本。中国山水画是最客观的,超脱了小己主观地位的远近法以写大自然千里山川。或是登高远眺云山烟景、无垠的太空、浑茫的大气,整个的无边宇宙是这一片云山的背景。中国画家不是以一区域具体的自然景物为 “模特儿 ”, 对坐而描摹之,使画境与观者、作者相对立。中国画的山水往往是一片荒寒,恍如原始的天地,不见人迹,没有作者,亦没有 观者,纯然一块自然本体、自然生命。所以虽然也有阴阳明暗,远近大小,但却不是站立在一固定的观点所看见的 Plastic(造型的)形色阴影如西洋油画。西画、中画观照宇宙的立场与出发点根本不同。一是具体可捉摸的空间,由线条与光线表现。一是浑茫的

27、太空无边的宇宙,此中景物有明暗而无阴影。有人欲融合中、西画法于一张画面的,结果无不失败,因为没有注意这宇宙立场的不同。清代的朗世宁、现代的陶冷月就是个例子。中国画中不是没有作家个性的表现,他的心灵特性是早已全部化在笔墨里面。有时亦或寄托于一二人物,浑然坐忘于山水中间,如树如石 如水如云,是大自然的一体。 所以中国宋元山水画是最写实的作品,而同时是最空灵的精神表现,心灵与自然完全合一。花鸟画所表现的亦复如是。勃莱克的诗句: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 ”,真可以用来咏赞一幅精妙的宋人花鸟。一天的春色寄托在数点桃花,二三水鸟启示着自然的无限生机。中国人不是像浮士德 “追求 ”着 “无限 ”,乃是在一

28、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无限,表现了无限,所以他的态度是悠然意远而又怡然自足的。他是超脱的,但又不是出世的。他的画是讲求空灵的,但又是极写实的。他以气韵生动为理想,但又要充满着静气。一言蔽之, 他是最超越自然而又最切近自然 ,是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而同时是自然的本身。表现这种微妙艺术的工具是那最抽象最灵活的笔与墨。笔墨的运用,神妙无穷,也是千余年来各个画家的秘密,无数画学理论所发挥的。 (选自美学散步,有删节) 【小题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中国画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因为中国传统哲学认为,自然法则是虽动而静,画家顺应自然,故画中无须表现世间生命的动。 B中国古代的哲人们认

29、为,世间万象、世间万物生命的灵动,乃至生生不已的创造力,都来源于宇宙深处的无形无色的虚空。 C中国画常在一片空白上随意布放几个人物、一处云山烟景,因此往往显得荒寒,就像原始的天地,看不出作画者的个性特征。 D因为认识宇宙的立场和出发点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不可能将中国画和西洋画的画法融合在一张画中,古今失败的例子很多。 E.中国画追求深沉静默与无限自然合为一体的精神境界,而宋元山水画却是最写实的作品,堪称传统中国画中的独树一格的另类。 【小题 2】根据文意,下列对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的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画的画底不着色,而西洋画的画底全部着色。 B中国画从不使用模特,而西洋画必

30、须使用模特。 C中国画颜色单纯无光,而西洋画油色光彩灵动。 D中国画中的景物有明暗无阴影,而西洋画注重明暗阴影变化。 【小题 3】划线句 “他是最超越自然而又最切近自然 ”中的 “超越 ”与 “切近 ”是否矛盾?为什么?( 4分) 【小题 4】国画艺术大师齐白石先生擅长画虾,他画的水中之虾,栩栩如生,但画面中只见 小虾不见滴水。依据文意,分析齐白石先生的虾趣图(见图)表现出来的中国绘画的特点。( 4分) 答案: 【小题 1】 B、 D 【小题 2】 【小题 3】不矛盾。 “超越 ”是指中国画追求 空灵的精神表现, “切近 ”是指中国画超越了画者小己的主观限制,表现自然的本真。 4分。表明观点,

31、 1分;对两个词语的解释,一个 2分,两个 3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4】中国的绘画追求空灵却又写实,以气韵生动为理想,又充满静气,常以空白为画底表现宇宙灵气往来。齐白山先生的虾趣图,以空白为画底,表现无限的水中世界,虾在其中表现出最灵动的生命。白石先生的虾趣图正是中国绘画最优秀的典范。 4分。引用、概述文本意, 1分;结合文本分析, 3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 A中国画中有一层 深深的静寂 但并不是 说无须表现 生命的动 ,而是更具有了 无尽的气韵生动 ; C作者的精神都融化在笔墨里,表现在山水中,并非没有作画者的个性; E宋元山水画同样表现出空灵的精神,具有典型的中国画

32、特征,并非另类。)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只要在文中找到对应的信息就能很轻易地做出选择。这也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做这类题时要细心、耐心,要坚持从文中找答案:。 【小题 2】 试题分析:中国画并非不用模特,只是并不单纯地描画实物。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点评:推断题要在分析原 文内容的基础合理推断,命题者通常设置的陷阱为主观臆断、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因果倒置、必然变或然、未然变已然等。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仔细分析,合理推断。本题难度也不大,区分度不高。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想到的是 “超越 ”“切近 ”肯定是从

33、两个不同的方面来理解的,正如 “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如能从中得到启示,解答本题不难。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 点评:本题所选句子很有代表性,既考查了对重要概念的理解,也考查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本题中的 “超越 ”与 “切近 ”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所以不 矛盾。 【小题 4】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从文归纳出中国画的特点:中国的绘画追求空灵却又写实,以气韵生动为理想,又充满静气,常以空白为画底表现宇宙灵气往来。然后分析齐白石先生这幅画所体现出的中国画的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分析评价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 点评:本题形式很好,图文并茂,既结合了文章内容,又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34、,还考查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真正的能力考查。 文言文阅读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 。布袍脱粟 ,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 “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县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 。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戚去。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 “趣执之,无使得遁 !”宦官黄锦在侧曰: “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

35、息。 (明穆宗隆庆)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视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飚发凌厉 ,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 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 。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 ,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

36、以身矫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 ,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上再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赠太子大保,谥忠介。 (节选自明史 海瑞传) 注: 脱粟:糙米饭。 飚发凌厉:气势猛然。 纠 (zh):举发纠正。 【小题 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趣 执之,无使得遁趣:赶快、赶紧 B 墨 者多自免去墨:古代刑法之一,在脸上刺字后涂上墨 C素 疾 大户兼并疾:害怕、担心 D会高拱掌吏部,素 衔 瑞衔:衔接、相接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 A宜以南京清秩处 之之 二虫又何知 B市一棺诀妻子

37、,待罪 于 朝臣诚恐见欺 于 王而负赵 C 乃 以为南京右都御史曹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 入见。 D 以 右佥都御史巡视抚应天十府 以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小题 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正面表现海瑞 “刚正果敢 ”的一组是( 3分) 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 供县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 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 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 免去 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 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 A B C D 【小题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海瑞任淳安知县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

38、 自给自足。听说他为老母亲祝寿,仅仅买了二斤肉。 B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务而修斋醮,无人敢言,只有海瑞上疏。皇帝见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并下令左右把他抓起来。 C海瑞推行政令气势很猛烈,有些奸民乘机告状,世家大姓有被诬受冤的。朝中多名官员上书陈述他的罪状,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 D海瑞再次上任后,仍刚正果敢,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就恶人先告状,上疏诋毁海瑞。海瑞也多次请求退休,但皇帝没有同意。 【小题 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 3分) ( 2)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县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

39、马。( 3分) ( 3)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 4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4】 C 【小题 5】( 1)乡试中举人后,代理南平县教谕,调任淳安知县。( 3分,“举 ”“署 ”“迁 ”各 1分) ( 2)都御史鄢懋卿巡行所辖地区,路过淳安,县里用来招待的东西很少,(海瑞)直言本县太小,容纳不下都御史车马。( 3分, “行 ” “抗言 ”各 1分,句意 1分) ( 3)不久,给事中戴凤翔弹劾海瑞庇护奸民,迫害士大夫 (把土大夫当作鱼肉 ),沽名钓誉破坏政事,于是改调海瑞去南京任粮储之职。( 4分, “

40、已而 ”“庇 ”“鱼肉 ”各 1分,句意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B贪官污吏; C憎恨; D仇恨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实词的能力。 点评:通常实词题是选 “不正确的一项 ”,本题选 “正确的一项 ”,所以考生不能先入为主。另外,本题中的 “墨 ”“疾 ”“衔 ”虽然都是常见字,但在文中的意义是非常见的,所以一定要结合语境理解。 【小题 2】 试题分析: A人称代词,他 /指示代词,这 B介词,在 /表被动,被 C连词,于是、就 D介词凭借 身份 /连词表因果,因为 考点:本题是考查理解并分析重要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点评:本题所选的虚词均为常考虚词,并且涉及到虚词的用法很广。有连

41、词、代词 、介词等。考生复习时要分清词类。 【小题 3】 试题分析: 清廉; 侧面; 负面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点评:本题题干所选信息很巧妙,考生要选出正确选项必须先理解 “刚正果敢 ”,所以本题既考到了筛选信息的能力,更考到了理解重要句子的能力。另外,题干还要求筛选 “正面描写 ”的内容,所以考生还得注重表达技巧。 【小题 4】 试题分析: C项,最后一句 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 错 考点:本题考查分析并概括文中主要内容的能力。 点评:本题通过几个选项将文本中较难理解的句子进行了解释,符合本题的命题意图。考生在平时 的练习中,一定要学会利用文意理解题来理解文本。这类题的错误选项

42、错误点的设置很小,比如本题仅仅是在 “帝犹优诏奖瑞 ”上设了陷阱。 【小题 5】 试题分析:注意计分点:( 1)举:中举,考中。署:代理。迁:调任。( 2)行:巡行。 抗言:直言。( 3)已而:不久。庇:庇护。鱼肉:把 当作鱼肉,意译为 “迫害 ”。 考点:本题考查翻译句子并理解重要实词虚词的能力。 点评:本题 “署 ”“行 ”“抗言 ”几个计分点比较难,学生必须结合上下文读懂原文才能正确解释出来。所以,考生一定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句意,不能仅凭主观臆断。 诗歌鉴赏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注释】 寒食,节令名,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一说前

43、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因为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这天禁火寒食。 【小题 1】寒食前两句在景与情的关系处理上有何独到之处?请作简要赏析。( 3分) 【小题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案: 【小题 1】这两句诗一写繁华,一写悲苦,用的是 “以乐景写哀情 ”的反衬手法,( 2分)抒发了诗人在他乡过寒食节的极度悲伤的感情。( 1分) 【小题 2】答案:要点:孟诗表达了诗人 佳节思亲的伤感( 2分)表达同情民间疾苦的情怀。(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中 “景与情关系处理上的独到之处 ”“独到 ”二字已经暗示了答题的重点,再加之 “花满枝 ”与 “远堪悲 ”

44、这是显明的对比,所以本题不难。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点评:本题命题角度不错,考了思想情感也考了表现手法 乐景衬哀情。而乐景衬悲情也是本诗最大的特点和最成功之处。 【小题 2】 试题分析:回答本题的第二层含义要结合诗歌中 “贫居 ”二字,此处的 “贫居 ”不是诗人,而是百姓,所以诗歌的主旨就深华了。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主旨的能力。 点评:本题有有较好的区分度,因为大多数同学对第一层很容易就能分析出来,但如果思维力度不够的同学对第二层就会忽视了。但本题命题不够严谨,第一小题已经涉及到了诗歌的情感,本题与上一题有重复之嫌。 语言表达 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

45、。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 6 分) 江南 Style讲的是一个韩国 “潘俊钡陌兹彰巍涿膊谎锏摹澳袷濉被孟胱鸥髦钟字傻撵鸥恍形 热缭谘艄庀碌纳程采希 晃幻琅 茸欧纭 涫邓 泶桓龆 埃 琅 彩撬 胂蟪隼吹模蛔白魇呛诎锎罄姓 羯茫 峁 纳砟谐鱿种 螅 拥匕帕硪桓瞿腥耍幌胍 锫恚 粗皇窃诖蠼稚献澳餮 靥 锫砦琛 全世界都爱死江南 Style了,短短 3个月,它在优酷网上的点击量已超过 7亿次,创下了世界纪录。世界上的许多角落里都有人在跳 “鸟叔 ”的招牌舞步,甚至连 68岁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和 “鸟叔 ”一起跳起了骑马舞。 答案:能针对新闻事实和材料本身,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前五点,答到一

46、点 2分,第六点 3分。满分为止) ( 1)人物形象普通而卑微,幼稚而做作 ( 2)音乐节奏简单、热闹 ( 3)舞蹈动作简单、夸张、有趣 ( 4)表现了小人物的白日梦 ( 5)从众心理 ( 6)经济上的 “迪士尼效应 ”,是一种经济发达程度与娱乐业发达程度成反比的特殊现象。韩国经济持续低迷,全球经济低迷,经济复苏的预期很不乐观,衰退到来,人们便会通过看喜剧寻求心理安慰,希望借看喜剧表演来解闷、调节心理。 试题分析:新闻点评可就新闻事件中任意一点进行,所以点评的点很多,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当然,点评也有浅显和深刻之分,所以应尽可能做到深刻。另外要注意,点评是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不是概括新闻内容

47、。 考点:本题考查分析评价的能力。 点评:本题的优点在于选材 新,有时代特色,学生喜闻乐见;但提供的答案:不规范,应以文段的形式出现,不应以观点的形式出现。 中央电视台在 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前期推出的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 “幸福是什么? ”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请你至少使用比喻、对偶、排比修辞手法中的一种,谈谈对幸福的理解。(不超过 80字)( 6分) 答案:对幸福的理解。至少用比喻、对偶、排比修辞手法中一种(不超 80字)( 6分) 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张老太太说得好: “啥叫幸福?医院里没咱的病人,监狱里没咱的犯人,家门口没有讨债的,这就是幸福! ” 幸福是远方亲友的一声问候,是恋人心中的那朵玫瑰,是知己红颜的相逢一笑,是老人晒在指缝里的岁月。 幸福是袖可容天地的那种宽广,是无欺心自安的那种磊落。是七分自在三分闲的洒脱,是一蓑烟雨任生平的从容。是小桥流水淡柳如烟的雅致,是云卷云舒天蓝纯净的自然。 幸福是你我正健康地活着,以每一个快乐的微笑无愧昨天,坚守今天,眺望明天! 人命,由天不由己,幸福,由心不由境。 试题分析:本题的关键在于要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至于对 “幸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